什么是“三平”精神,“三平”精神的由来
三平精神
三平精神一、何谓“三平精神”“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在详和的年代里,平凡,构成了社会的主色调。
但平凡之中有差异。
工人出产产品,合格与否检测便知;农民种植粮食,丰收与否直观易见。
而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很难衡量的个体创造性过程。
平面地理解教师,教育就有可能陷入“沙漠”。
教育注定是一辈子的事,但为了孩子们,又必须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年复一年地与平凡牵手相依。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职业使人安身立命,事业使人安“心”立命。
平凡中孕育着对教育事业的满怀幸福感,别人觉得很“苦”的事却品味得很“甜”。
教育工作者要有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
超于世俗,始终不渝,追求乐学、敬业、恬淡、释然伟大境界。
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事业注入澎湃的激情便产生了不竭的动力。
钟爱教育事业,治学一丝不苟,每个阶段逐上台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以别开生面的教益和启迪。
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当是学生的指路明灯。
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个人的学识才情很重要,但缺乏责任感就不堪大用。
教书育人应两不误。
责任搭起了一座桥梁,这头连着奉献,那头连着牺牲。
解读“三平精神”,争当保持先进性的楷模,只要有了这种精神的驱动,岗位虽平凡,却不会甘于平庸;虽不及青松挺拔,萋萋芳草却让绿色美化沃土;虽不如海洋壮阔,座座湖泊却用绚烂点缀地球。
二、“三平精神”的由来2003年12月,时任福建省长的卢展工首倡“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
2004年1月,海西战略提出并开始实施。
2009年5月,“海西”从地方政策提升到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
置身气势如虹的海西建设中,“三平精神”已升华为新时代的海西精神,它已渗透在每个海西建设者的血液里,融入海西建设的实践中。
“三平精神”从哪里来?它来自低调、务实的福建地域文化传统,更来自改革开放三十年爱拼才会赢的创富实践,而在海西建设的这个大平台上,“三平精神”最终升华为新时代海西精神,成为全体闽人的精神印记。
三平精神的文化内涵
“三平精神”的文化内涵河南作为文化大省,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河洛文明是中国文明的根脉,丰富的文化遗存、众多的历史名人以及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说明了河南曾经辉煌的历史。
文化造就了中原的繁荣与昌盛,文化铸就了河南人的精神与品格。
“三平精神”就是河南人精神的最好概括。
一、“三平精神”体现了河南独特的地域文化性格。
文化虽然有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但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
河南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徽文化、滇文化等相比,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
河南人的勤劳、朴实、善良、坚韧、豪爽、大气、刚勇,侠义闻名遐迩。
河南地域文化性格的形成既有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河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在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性格中自成一格,特行独立。
而“三平精神”中“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既是对河南人性格的高度概括,又有明确的现实指向。
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的洪战辉,带着有病的母亲打工上学的当代孝子张尚昀,不怕脏不怕累的垃圾清运公司职工朱和平,冒着生命危险胆大心细的排爆专家王百姓,在青岛三次冒险跳海救人的魏青刚,32年如一日伺候前妻的三位亲人的普通工人谢延信,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为抢救两名儿童献出自己37岁生命的温州务工人员李学生……这些河南人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高深的文化、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很艰难,但他们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有道义、有胆量,他们做事没有想到回报,他们做人没有想到出名,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塑造了光辉的河南形象。
二、“三平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个性思想的体现。
什么是三平精神
诠释三平精神什么是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就应弘扬三平精神,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是学生的榜样,时时处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教师是辛勤工作的园丁,学校便是园丁工作的苗圃。
关心学校,爱护学校,珍惜学校荣誉,便是教师的责任。
如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
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他毅然接受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追求,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
即使身在病榻,他还牵挂着新疆学生的学习,还坚持指导着身边的弟子。
做教师,他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做人,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效应,但却绽放出时代的光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
在当今社会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学生的关注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
二、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自己所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的积极追求。
三平
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
教育系统中的三平精神就教育系统而言,“三平精神”既是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也是对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为深入学习实践“三平”精神,把学习“三平”精神贯穿于全省师德师风建设之中,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以“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为主题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河南省开展“三平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一、“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实现中原崛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对广大教师而言,为实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伟大追求,必须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为实现毕生奉献的教育事业,必须保持一颗平静心,淡泊明志;为履行“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崇高职责,必须在平常中追求乐学敬业的境界。
长期以来,全省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孙阳吉、王生英、孙晨等一个个先进人物就是广大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树立起了河南教师的光荣伟大形象,他们身上凝聚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境界,彰显出河南人特有的“三平”精神。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为中原崛起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紧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师德建设,努力建好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学习“三平”精神
中图分类号 : 4 G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1 (0 )0 0 9— 2 10 - 3 2 1 2 — 17 0 1 1
原崛 起、 南振 兴所应秉持 的核心精神 , 中原优 秀文化 的历 史传 河 是 中华 民族在几千年 的教育实践中 , 形成 了优 良的师德传统。 高 承 , 也是社 会主 义核 心价值体 系内涵和特征 的具体体现。 把弘扬“ 三 校作 为传 播现代 文明的摇篮 ,是 构建社会主 义和 谐社会 的重要 阵 平精神 ” 师德 师风建设相结 合 , 与 对于办人 民满 意的教育 有极 其重 地。进~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是促进高等教 育全面、 协调 、 可持续 要 的意 义 。 发展的重要保证。河 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 2 1 全国“ 0 0年 两会 ” 期间 1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 内涵 提 出的“ 三平 ” 精神 , 平 凡之 中的伟大 追求 , 静之 中的满腔 热 即“ 平 “ 师德 , 即教师的职业道 德 , 是教 师在长期 的教育 实践 活动 中形 血 , 常之中的极 强烈责任感 ”其 内涵深刻 , 平 , 意义深远 , 把握 住 了中 成的 比较稳定 的道 德观念、 为、 行 规范和品质 的总和 ” 。师德作 为一 种特 殊的社会意识 形态 , 既有历史的继承性 , 也有鲜 明的时代特征 。 作者简介 : 郭晓娜( 9 1 )女 , 1 8 , 河南郑 州人 , 一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 院讲 师, 主要 随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及 素质 教 育 的 要 求 , 校 教 育教 学对 象 与 任 务 高 从事医学专业教育教 学研 究工作 ; 闰春 生( 9 2 , , 17 一)男 河南郑 州 的特殊性 , 决定 了高校师德在具 有师德一般性 要求的基础 上 , 内 其 人,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讲师 , 教务 办主任 , 主要从事医学专业教 涵应更加丰富 , 不仅包括教育教学道德 , 而且包括教 师的政治 方向、
“三平”精神
“三平”精神之贡献“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是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一经提出便深受追捧,不仅成为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而且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
“三平”精神同样也是师言、师德、师魂的标杆,“三平”精神也应被装进行囊,融入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小草是平凡的,它没有花的芬芳、没有树那般高大,但它也不奢求花的芬芳、不艳羡树的高大,因为它平凡但不平庸。
它始终坚守在自己的位置,默默奉献,把小小的自己书写成伟大的姿态。
而作为一名老师,也应如小草一般,在平凡中耕耘、在平凡中贡献、在平凡中彰显自己的价值,在平凡中追求伟大。
教育事业是一湾静水,但正是这份平静才得以静水流深。
而这份平静的事业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而是在平静之中流淌着满腔热情。
教师并不是教书匠,在平平淡淡的教育生涯中,要始终葆有与时俱进、革除弊端的教育热情。
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不断摈弃先前教学中的败笔,而不是一个模子套全部学生,每节课都应是一节全新的课,而不是上节课的简单复制,把每一分热情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教学相长,不断实现飞跃。
教育同样要求平常之中有极强烈的责任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托起太阳的人。
这等重任岂能容一丝懈怠、半点敷衍?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促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教师的使命。
在这项使命面前,我们要践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把爱心、关心和对每个孩子的信心贯穿在丝丝缕缕的工作中。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和班主任,我没有显赫的名望也没有丰厚的报酬,我也不在乎名利,因为三尺讲堂就是我发光发热的地方,在那里我看到并提升着自己的价值。
从事教育事业十多年来,我始终相信教师不是雕刻家,却雕塑着这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
学三平精神 做三平教师
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就教育系统而言,“三平精神”既是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也是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平凡、平静、平常”,看似普通,却包含着一种务实执着的精神气质;“追求、激情、责任”,在平凡之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之中怀有满腔热血,在平常之中保持强烈责任感,才能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创造,对人生境界的提升。
在我们学校发展的今天,需要进一步学习“三平精神”,领会“三平”精神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不断赋予“三平”精神新的时代内容。
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我们学校有着50余年的办学历史,逐步形成了严谨笃学,敬业乐群,求真务实,不断创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良好师德传统,优良的传统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传统使学校在社会上保持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有了重要保证。
在学校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无不体现学校及学校教师的伟大追求。
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育人目标的指引、追求,就不会形成今天良好的师德,健康的学风,更难以形成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团结拼博的精神面貌。
特色鲜明的学校除了由专业、教学的特色彰显外,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师资队伍来体现育人的特色。
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
教风与学风、校风是一个整体,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更谈不上良好的校风。
在高等职业教育又迎来新的发展的今天,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要求下,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把“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深入到我们的内心,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把“三平精神”转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
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但平凡中更显其伟大。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但同时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
一个教师只要有追求、有激情、有责任感,就一定能自强不息、求索不止,就一定能见证辉煌、成就事业。
三平精神
四种河南人: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你们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为首都建设增光添彩,也树立了我们河南人在外的良好形象。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3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河南代表团在北京河南大厦举行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的一番话,让参加座谈会的30名代表十分感动。
卢书记让进京务工人员代表逐一做自我介绍。
他们中间有走公益之路,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称号的河南在京环保志愿者李高峰;有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救人捞车,被誉为民工英雄的窦刘堂;有刻苦勤奋、富有爱心的北京301医院护工刘春梅;有倾情农民工子弟、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易本耀;有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进京务工青年”称号的施工队队长赵喜吉;有扫出一片美好天地的保洁队队长周建;有力保一方平安的保安队队长张开;有自称农村小丫头,带着梦想来到北京、现在成了媒体业优秀职员的王金红等,他们是在京务工的120多万河南人的优秀代表。
30名务工人员动情地讲述着各自在京城闯荡的艰辛经历,讲述着他们靠吃苦耐劳、靠诚实守信、靠满腔热情赢得首都人对河南人尊重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讲述着河南人做人做事的可贵准则,卢展工等省领导认真倾听、不时插话询问。
卢展工称赞说,大家的经历和发言,充分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
我们中原崛起很需要这种精神。
学习三平精神体会
学习三平精神体会三平精神是指以平等、平和、平衡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待,注重和谐共处,追求个人与社会、内心与外在的平衡。
三平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帮助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心灵的平静与和谐。
在学习三平精神的过程中,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
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价值和尊严,不论是贫富、高低、年老或是年幼。
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互相尊重和信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人高人一等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导致的。
而三平精神告诉我们应该摒弃这些功利主义的观念,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不论他们拥有的条件如何。
其次,平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出现。
如果我们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加冷静和客观地看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平和不仅仅是指在冲突发生时保持冷静和理性,更是指将和平的思维方式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与家人相处、与同事合作还是与他人交往,我们都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去处理问题,保持心灵的平静。
最后,平衡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指导。
平衡是指在追求个人目标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选择的困惑,比如是追求事业还是追求家庭,是追求物质财富还是追求精神境界。
而平衡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找到一种既能够满足自己需求又不会损害他人利益的生活方式。
只有在个人与社会、内心与外在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
通过学习三平精神,我深刻体会到了平等、平和、平衡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以平衡的思维方式去生活,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心灵的平静与和谐。
什么是三平-精神,三平-精神的由来-范文
什么是“三平”精神,“三平”精神的由来
“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寥寥数语,勾勒出河南人的精气神,生动展示了新时期的河南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河南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凡伟业。
就拿在京务工的河南人来说,他们有的是护工,有的是保安,有的是酒店员工,有的成长为管理人员,有的成长为企业家……尽管职业普通,工作平凡,但他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让人敬慕的先进事迹,树立了河南人的良好形象。
伟大之所以能出自平凡,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保持着一股韧劲,凝聚着新时期的河南精神——“三平”精神。
第 1 页。
弘扬三平精神做时代的新型教师德育论文
弘扬三平精神做时代的新型教师德育论文弘扬“三平精神”做时代的新型教师内黄县高堤乡第一中学周红霞“三平精神”是指“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是对河南人的地域性格的凝练勾勒,也是对新时期河南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
卢展工书记又指出“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种崇高就是体现在‘三平精神’之中”。
对于承载着教育2700多万学生艰巨使命的129万河南教育工作者来说,“三平精神”既是我省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认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把“三平精神”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去!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的确,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
只要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也就选择了平凡。
在教师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不像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像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不像商人,卖了商品,收获金钱;不像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有句古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
然而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
是我的学生那天真的笑脸,童稚的声音给了我幸福的体验,是我的学生那渴求知识的双眼给了我勤奋工作的动力。
记得有一次有我走进五年级教室,看到一位同学衣衫不整,由于那个星期学校正在抓文明礼仪工作,所以,我盯着那位同学看了几眼。
于是,全班同学一齐关注起来。
我没有训斥,没有只言片语的批评,而是走上前去,帮他扣好了钮扣,整好了衣领。
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很平凡的举动,竟迎来了全班学生的掌声。
更想不到的是,打那以后,再也不曾见到衣衫不整的同学。
就这一件小事,使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平凡,再次体验到了这一平凡中的荣耀。
还有一次,学生史吴冰同学在给我的纸条里写到:我依然记得那开学的第一天,我站在教室门口,你微笑着走过来问我:“你叫什么名字?”让我在开学的第一天就体会到你的关怀。
三平精神
三平精神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上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
谈谈你的认识。
专家解析:“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三平”精神的每句都由两部分组成,“平凡”、“平静”、“平常”点出了一种生活常态和生存状态;“伟大追求”、“满腔热血”、“极强烈责任感”,则更强调了人的积极努力和进取精神。
“三平”精神蕴含着对人生的深沉感悟,让人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人的态度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三平”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每一个******************员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底线。
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群,就会发现好高骛远却不愿吃苦者有之,萎靡不振却怨天尤人者有之,迷信特权而投机取巧者有之。
“三平”精神恰是针对这些不良心态的金石良药,是端正追求、振奋精神的醒世恒言。
对每个人来说,凡事既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又要不甘平庸,积极进取,不抛弃、不放弃,扎扎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民德如草,官德如风。
社会风气的好坏,与党风、政风关系密切。
因此,党员干部更要做弘扬、实践“三平”精神的模范。
与普通人相比,党员干部所受的诱惑更多。
职位升迁,牵肠挂肚;金钱美色,心驰神往;谀词谄语,骨醉身轻。
如此种种,沾上一个,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掉进****的埋人坑。
因而,党员干部更要注重自身修为,正确地看待金钱权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们应大力弘扬“三平”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人生。
想知道更多时政请点击地球云网站!。
弘扬“三平”精神,努力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论文
弘扬“三平”精神,努力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摘要】“三平”精神的内容据说最早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后来在同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时,卢书记盛赞他们是“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关键字】三平精神教育教学实践敬业“三平”精神这三个“平”,我认为体现在我们教师的身上尤为重要,体现在每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更当贴切,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及其教师队伍是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虽然我们地处省会、校居繁华、身处高校,虽然我们都曾志向远大,历经坎坷,然而我们身边却有不少的教师用自己持久弥坚的精力毅力、无私辛勤朴实无华的工作实效体现并诠释着这种精神。
想想我院公共教学部的数学辅导教师们敢为孺子牛,使得学院派出的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7支代表队全部获奖;社科体育部的体育教师们,多年来点滴积累,在去年的全省高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各项学生竞赛中捷报连连。
再看看我们思想政治教研室身边默默无闻的“三平”教师,他们有的年过半百、鬓发染雪,如诲人不倦严于律己的陆绳武老师、默默奉献和蔼可亲的孔祥敏老师、关注时弊善于思考的王彦明老师,他们虽资历深厚却那样平凡、平静、平常而让人感动;还有的老师默默积淀热情不减,如侃侃而谈达观自信的郭淑敏老师、与生为友微博交流的王萍老师、鼓励发言积极引导的徐伟琴老师和亲切可人、笑对烦忧的孙瑞老师,虽致远人生却那样敬业、上进、虚心和有爱心让人羡慕……再有温艳红、夏令海、温茹、王萍、武强、陈冬丽老师等历练不懈,首次参加全省、全院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榜上有名,赢得荣誉,实力不凡;退休不退岗的张环英老师,继续以饱满谨严的工作作风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不甘清闲,育人不辍,平而不凡。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青年学子。
他们很平凡,他们做的事也很平常,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我不再感到孤单,耕耘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环顾四周,还有这么多志同道合者奋力同行,因为“三平精神”照亮温暖了我心。
学三平精神做四种河南人
“弘扬‘三平’精神,争做‘四种’河南人”是省委省政府、团省委提出的又一鲜明的弘扬河南精神的伟大口号,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更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要求。
“平凡、平静、平常”,看似普通,却包含着一种务实执着的精神气质;“追求、激情、责任”说起来容易,却意味着要付出勇气和智慧。
“三平”精神突出的是求真务实,倡导的是持之不懈的奋斗。
它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河南人的精神风貌,是河南精神的生动展现和最新概括。
中原大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
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的传统美德熏陶,铸就了中原儿女淳朴善良、吃苦耐劳、踏踏实实、侠肝义胆、知难而上的群体性格。
黑格尔说,精神是时代最盛开的花朵。
“三平”精神突出的是求真务实,倡导的是持之以恒,与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是对当代河南人精神风貌的升华总结,是对新时期河南精神的继承发扬、最新概括。
新时期,新起点,河南发展的各项任务更加艰巨。
全省各地、各行各业,尤其我们大学生要树立“三平”精神。
应该自觉把自身学习融入到破解发展难题、助推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实践之中,树立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毕业后既脚踏实地,又志向远大,百折不挠追求,无怨无悔付出,用一畦一垄的耕耘、一点一滴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活力“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短短的三句话,不仅把我们大学如何生活概括的尽善尽美,还把大学生以后的路交代的清清楚楚。
我想这三句话无论放在哪行哪业都是至理名言。
只要能读懂这三句话,真正能领悟这三句话的涵义,我想他的人生会在顷刻之间升华,他的人生道路也会因此而少走几条弯路。
我们河南当代大学生践行“学习三平精神,做四种河南人”的口号就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1、践行“三平”精神,广大青年就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目标方向,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动力,是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
学习三平精神心得体会范本(二篇)
学习三平精神心得体会范本三平精神是指平等、平和、平衡的精神,它是对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要求,也是对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约束。
三平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我通过学习三平精神,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首先,平等是三平精神的基础。
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其他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不平等而引发许多矛盾和冲突。
学习三平精神告诉我,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差异,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和衡量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能力,我们要给予彼此平等的机会和待遇,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其次,平和是三平精神的核心。
平和是指在面对困难和冲突时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轻易发怒或产生恶意。
学习三平精神让我明白,平和是处理问题的重要技能。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意见不合和冲突,但我们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和智慧去应对,而不是以暴力或伤害来解决问题。
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最后,平衡是三平精神的目标。
平衡是指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追求均衡,避免过度追求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因为事业、家庭、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而感到不平衡。
学习三平精神让我认识到生活是多维度的,我们需要在各个方面寻找平衡,不让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我们要在工作与休息、家庭与事业、物质与精神等方面取得平衡,以保持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幸福感。
通过学习三平精神,我深刻理解到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需要平等、平和和平衡。
只有在平等的环境中,每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只有在平和的氛围中,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稳定;只有在平衡的生活中,个人才能获得长远的幸福。
作为一个青年人,我将始终秉持三平精神,努力实践和践行,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他人。
在学习三平精神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现代社会追求个人利益和竞争,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深入人心。
这给平等、平和和平衡带来了困难和阻碍。
“三平”精神:河南人民的新名片
“三平”精神:河南人民的新名片王耀以“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为主要内涵的“三平”精神,反映了河南人民求真务实的作风、敢闯敢拼的勇气、爱国爱乡的情怀,是河南人民性格特征的精辟概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河南人民身上的生动体现。
深刻认识“三平”精神的丰富内涵,用“三平”精神打造河南人民新名片,使之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平”精神是河南人民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明礼重义和仁爱忠信的价值观、天下大同的文化气概、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循道立德的思想品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和辩证的思维理念等,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成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厚重的中原文化,培育了河南人民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开拓创新、和衷共济等优秀精神品质。
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已深深融入河南人民的血脉。
“三平”精神与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是一脉相承的,是河南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是河南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成为具有河南特色的区域精神。
“三平”精神是河南人民对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现。
在新形势下,河南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改革开放的熏陶使河南人民更加开放包容,表现出自信豁达的气度、雍容恢弘的气魄、海纳百川的精神、天下一家的胸怀。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河南人民以博大的胸怀吸纳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四海宾客。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使河南人民更加诚信敬业。
诚信敬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塑造信誉品牌的核心要素。
河南人民坚持明礼诚信、爱岗敬业,以明确的发展目标、朴素的价值理念、忘我的工作热情展现了“三平”精神的可贵。
改革开放以来,安阳建筑、长垣厨师、遂平家政、唐河保安、栾川渔工等豫字号“劳务品牌”叫响全国。
践行“三平”,锻造师魂
践行“三平”,锻造师魂“三平”精神首先是一种人生状态,再者就是一种人生目标;既是一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又是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
教师应拥有“三平”精神,追求“三平”目标,实践“三平”精神,追求“三平”人生境界,才是一个有伟大追求的人,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号,无愧于教育这个神圣的职业。
标签:“三平”精神;教育“三平”精神。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三平”精神,首先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诠释:平凡是福,平静是福,平常是福。
同时平凡不是平庸,而是平凡之中有伟大追求,平静不是消沉,而是平静之中有满腔热血,平常不是平淡,不是敷衍,而是平常之中有极强烈的责任感。
这是“三平”对人生目标的诠释。
孔云曲说:才华为器,品德为道,道在器之上。
好教师首先是人格之师,其次才是知识之师。
总之教师应立足于“三平”,追求“三平”,做“三平”教师,度“三平”人生,用爱和奉献去塑造有生命的教育。
一、学习“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1.平凡之中的不平凡教师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守护神、传承者、乃至创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剔除人性中的假恶丑,凸显人性的职业,是学生文化生命成长的守护者、主导者,要确保学生人性健全,心理健康,甚至担负着一个民族体魄的健全与发展,影响着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担负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任。
守护学生的心灵,教书育人,痴情于讲台,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航灯,便是教师的天职。
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群鲜活的生命,一颗颗需要滋润的心灵,如果你不爱他,鲜活的生命终因爱心滋润不足而不再生机盎然,学生心灵甚至成为一片可怕的干涸的荒原。
因此,质朴的平凡中透视着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同时,传导授业解惑,以学生为中心,以平凡的自我为学生打开一片放飞心灵的神奇的自由天堂。
所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的最大追求,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教育是以心服于人,而非以力服于人。
三平精神
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既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也是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民教师,要以“三平”精神为宗旨,践行师德六条,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2010年6月27日下午,当记者走进灵宝市大王一中九(7)班教室,发现不但整洁,布置也非同寻常。
六个窗帘中,靠北的三个全是风景卷帘;前右角的小桌上放着电饼铛、电饭锅等器物;后面上方是一条励志横幅,中间是写有班主任寄语的黑板报,稍低处桌上摆放着自制的教具……还有一些零星的点缀,镜子、衣钩、布花、汽球、裱墙的白纸——分明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啊!这一个班级,50名学生,却没有一名值日生。
可大家都主动参与班级劳动:教室内外的地面,每天总是坚持拖上4次;黑板总有人认认真真地擦干净;门窗和玻璃,总有人默默地擦拭;教室内外的花草,总有人精心养护;笤帚坏了,会有人悄悄绑好;抹布烂了,也会有人拿出新的……记者到学校时正逢周末,可教室地面却非常整洁。
这就是张怡玲所带的班级。
张怡玲老师的故事我们听了很多,相信我们每个人也感触很多,三平精神不是靠我们每个人去说,他要求我们踏踏实实的去做,去以自己的现身说法发扬三平精神的精髓。
再回看身边的“三平”教师:远在禹州的朱慧洁老师让我钦佩不已。
参加工作29年,先后取得北师大历史学本科文凭、华中师大汉语言本科文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竭耕耘,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被学生称为“最美丽的教师”。
动员学习教师三平精神发言稿
动员学习教师三平精神发言稿什么是“三平精神”?简而言之,三平精神就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责任感”。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认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把“三平”精神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去!我们身边的“三平”教师也不乏其人,远在**老师的事迹让我感到可敬可佩;她参加工作29年,先后取得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本科文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被学生称为“最美丽的教师”。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在平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极强责任感,正由于这种责任感,她成了大家眼中“最美丽的教师”。
朱老师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是幸福而又光荣的。
正是“三平精神”,让朱慧洁老师更加美丽。
我们学校里默默无闻的**老师;同样是那样平凡、平静、平常,同样让人感动。
王老师曾经这样说:“如果孩子们是一棵棵小树,我就是缕缕阳光,伴随他们健壮成长;如果孩子们是一朵朵小花,我就是阵阵春风,让他们开得更艳。
”正如王老师所说的,她用自己的爱心来温暖孩子们。
认识王老师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干起工作什么都不顾的“拼命三郎”。
王老师参加工作已经32年了,长期担任班主任以来,她不顾自己身患高血压、颈椎病等多种疾病,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教学效果较好,曾经多次获得镇、县表彰。
她所管理的班级,事无巨细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最难做的事,她来办;最麻烦的事,她来解决;最棘手的学生,她来关爱。
“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的整个天空”;这是**老师对“三平”精神最好的诠释。
再看看我们学校那些默默无闻的“三平”教师,他们大都年过半百,同样是那样平凡、平静、平常而让人感动。
他们敬业,他们上进,他们虚心,他们有爱心,他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温暖着孩子们。
他们很平凡,他们做的事也很平常,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回想到此,扪心自问,我们也很平凡,但在平凡的工作中是否有孜孜不倦地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平淡无奇的工作,何谈追求?我们也很平静,但平静之中是否饱含满腔热情呢?我们也很平常,一日三餐,诸事纷杂,但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平”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像“三平”教师的楷模那样,做“三平”精神的真正实践者!党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有收获也有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什么是“三平”精神,“三平”精神的由来导读:本文是关于什么是“三平”精神,“三平”精神的由来,希望能帮助到您!
“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寥寥数语,勾勒出河南人的精气神,生动展示了新时期的河南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河南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凡伟业。
就拿在京务工的河南人来说,他们有的是护工,有的是保安,有的是酒店员工,有的成长为管理人员,有的成长为企业家……尽管职业普通,工作平凡,但他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让人敬慕的先进事迹,树立了河南人的良好形象。
伟大之所以能出自平凡,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保持着一股韧劲,凝聚着新时期的河南精神——“三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