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发声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播音发声基础

播音发声基础

播音发声基础(一)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播音员播音的综合感觉: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播音怎样获得综合感觉: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播音对吐字的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第一节气畅(呼吸控制)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首先要掌握呼吸的基本状态。

这种基本状态的吸气和呼气要领分别如下:吸气要领: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这是一种深吸气。

而在生活中只有将人体内余气全部吐出后才能有吸气的需求。

在体会吸气要领时,应先将体内余气用叹气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气,此时才容易体会到将气吸到肺底、两助打开的感觉,否则易成为胸式呼吸。

在自被吸气的过程中,腹肌的配合是不明显的(尤其是女性)。

在胸腹联合式呼吸训练中,吸气时我们要求除隔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肉群紧张工作外,腹肌、肋间内肌等呼气肌要从自然吸气时的松弛、休息状态。

进入“准备工作”的预备状态,即“腹壁站定”状态。

在吸气时,腹肌有意识地向中医经络的“气海”至“关元”穴集中,使腹肌与隔肌进人弱抗拮状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吸气时腹肌的紧张度不可过强,过强的腹肌收缩会阻碍隔肌下降而影响胸腔上下径的扩大,进而影响吸气量的增加。

当吸气进行到比自然状态呼吸稍多又不至于失去控制能力时(初练者吸气至五、六成满即可,不必贪多),即可转入呼气阶段。

在训练时。

,吸气及呼气之间的屏气时间要尽量短而流畅,忌人为地扼喉。

若吸气过满,超出了呼吸肌的抗拮控制能力,喉头声带会自动地屏气、扼喉,这不利于控制气流正常发声。

呼气的要领:第一步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训练重点;第二步是锻炼呼气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气呼气发声可持续30秒-40秒;第三步训练呼气与发声“挂钩”,掌握发声时呼气的调节方法。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播音与主持是一项需要专业技巧和语音基础知识的工作。

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声技巧可以帮助播音员和主持人提高表达能力和专业水平。

下面是一个播音与主持的语音基础知识与发声教程,希望对想要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一、语音基础知识1.发声器官:人的声音是通过声带、气管、喉头和口腔等发声器官共同发声的。

掌握这些发声器官的结构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声。

2.声音产生与共鸣:声带在气流的作用下振动,发出声音。

声音通过共鸣腔体的放大和共鸣而形成清晰的语音。

3.语音音素:语音是由音节、音素和声调等基本单元组成的。

了解不同语音音素的发音特点和调节方式可以帮助播音员更加准确地发音。

4.语调与节奏:语调是指语音的升降变化,而节奏是指语音的快慢节奏。

准确掌握语调和节奏可以使语音更生动有韵律感。

二、播音发声技巧1.呼吸与发声:正确的呼吸是保证声音有效发声的基础。

深呼吸通过腹式呼吸让音量更加充沛,而鼻腔呼吸可以使音质更加清澈。

2.发音准确:发音准确是播音员的基本要求。

注意字音的发音细节,例如清晰的辅音发音和准确的元音发音。

3.朗读技巧:朗读是播音员的基本功。

通过良好的字句把握、适当的停顿、连读和断句等技巧可以使朗读更加流畅和自然。

4.声音缓急和语速掌握:要根据不同的情感和主题调节声音的缓急和语速。

对于庄重的场合,声音可以放慢,音量可以加大。

而对于活泼的场合,则可以加快语速和增加音的跳动感。

5.发音美感:发声不仅要准确,还要注意美感。

掌握合适的音量、音调和音色可以使语音更加美妙。

以上是《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的主要内容。

播音与主持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训练的技能,希望通过这个教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播音与主持的语音基础知识和发声技巧,提高自身的播音与主持水平。

1播音发声概说1

1播音发声概说1
6

臣说到,真正的好马,马头就是“王”、 要正要方;眼睛是“丞相”,要神要亮;脊背骨 是“将军”,要硬要强;肚子是“城池”,要宽 要张;四条腿是“王的命令”,要快要长;两耳 像劈开的竹管,尖而刚;皮毛像太阳下的缎子, 闪亮光。
这样的马,不乱吃、不乱动,骑上去,它不 狂奔、不乱跑。但是在宽阔无边的草原上,它驰 骋起来,千里万里,像风也似地飞过,在它眼里, 没有不能到的地方。这才真是生死可以相托的好 马。
一、学习播音发声的意义与方法
播音员和主持人主要是用声音进行工 作的,有声语言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 播音创作必须通过声音来体现。我们要 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一幅好嗓子,声音 应讲究艺术性,讲究美感。
1
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 1、清晰纯净,自然流畅 ; 2、宽松通畅,圆润明朗 ; 3、色调丰富,运用自如 。
动幅度大小决定的。 ③音长:指声音的长短,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决于发声
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④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音色决
定于声波的含量。
4
3、发声的心理基础 播音发声不同于一般的言语发声过
程,它涉及到听觉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信 息在神经、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这是 发声的心理基础。
5
四、播音发声的特点 播音员和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 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下腹拉 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 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 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 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7
2
三、发声基础
1、发声的生理基础 ①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廓以及隔
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 ②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 ③成音系统——即共鸣系统,声道在喉以
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 以下有胸腔。

播音知识点大纲总结

播音知识点大纲总结

播音知识点大纲总结第一章播音的基本功一、声音的分类1. 声音的基本属性2. 声音的基本分类3. 不同声音的特点二、声带的基本结构1. 声带的构造2. 声带的功能3. 声带的保护三、发声练习1. 发声的基本原理2. 发声的基本训练方法3. 发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四、气息调控1. 呼吸的基本原理2. 呼吸的基本训练方法3. 呼吸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五、咬字训练1. 咬字的基本原理2. 咬字的基本训练方法3. 咬字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二章播音的表现技巧一、语音语调1. 语音的基本原理2. 语音的基本训练方法3. 语音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二、朗读技巧1. 朗读的基本原理2. 朗读的基本训练方法3. 朗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情感表达1. 情感表达的基本原理2. 情感表达的基本训练方法3. 情感表达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四、节奏感1. 节奏感的基本原理2. 节奏感的基本训练方法3. 节奏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五、声音的特效1. 特效声音的基本原理2. 特效声音的基本训练方法3. 特效声音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三章播音的实践技能一、新闻播音技巧1. 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2. 新闻播音的技术要点3. 新闻播音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二、广播剧演出技巧1. 广播剧演出的基本要求2. 广播剧演出的技术要点3. 广播剧演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配音技巧1. 配音的基本要求2. 配音的技术要点3. 配音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四、主持人技能1. 主持人的基本要求2. 主持人的技术要点3. 主持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五、音频混音技巧1. 音频混音的基本原理2. 音频混音的基本操作3. 音频混音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章播音的职业素养一、职业道德1. 播音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2. 播音从业者的职业规范3. 播音从业者的职业操守二、团队合作1. 播音团队的合作原则2. 播音团队的协作技巧3. 播音团队的问题解决方法三、自我管理1. 播音从业者的自我管理技巧2. 播音从业者的自我成长规划3. 播音从业者的问题应对能力四、危机处理1. 播音从业者的危机意识2. 播音从业者的危机处理技巧3. 播音从业者的危机公关能力以上为播音知识点大纲总结,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播音发声理论

播音发声理论

一、填空1 、普通话的音节是由声母、韵母、音调组成。

2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通用语言。

3 、在普通话语流音变中,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读等几个方面。

4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5 、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别是55 、35 、214 、51 。

6 、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可以把声母分成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7 、当前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 、汉语在台湾统称国语,在马来西亚统称华语。

9 、n 和l 是两个不同的音,n 是鼻音,l 是边音。

10 、普通话声母中送气音有p 、t 、k 、q 、ch 、 c ,与其相应的不送气音是 b 、 d 、g 、j 、zh 、z 。

11 、舌尖后浊擦音是r ,舌根清擦音是h ,舌尖前擦音是s 。

12 、舌根送气清塞音是k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是 d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是 c 。

13 、普通话中声母有21 个,其中20 个是辅音声母, 1 个是零声母。

韵母有39 个, 其中单韵母有10 个,复韵母有13 个,鼻韵母有16 个。

14 、韵腹是韵母的主要元音,位置在韵腹前面的是韵头,在韵腹后面的是韵尾。

---- 一定是韵尾.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但一定有韵腹。

15.二、选择1 、“z ”按照声母发音部位的分类属于﹍﹍ A 。

A 、舌尖前音B 、舌尖后音C 、舌尖中音D 、舌面音2 、下列韵母都属于鼻韵母的是( C )A 、ao in uoB 、ou ua enC 、en un uangD 、an ai ei3 、声调符号是标在﹍﹍﹍ C 之上的A 、韵尾B 、韵头C 、韵腹D 、声母4 、武汉属于以下哪个方言区 AA 、北方方言B 、赣方言C 、湘方言D 、吴方言5 、词组中的两字调类相同的是 DA 、积极B 、窗框C 、召唤D 、夹杂6 、以下声调与“体积”一致的是 CA 、古诗B 、给予C 、保藏D 、不能7 、声母都是边音的词是 BA 、嫩绿B 、榴莲C 、农奴D 、暖流8 、声母是翘舌音的是 DA 、怎踩涩B 、最傻摔C 、草常转D 、蝉唇麝9 、韵母相同的一组是 AA 、森岑很B 、品刑冥C 、春群顺D 、抽牛留10 、以下韵母不同的一组是 AA 、圈B 、换C 、栓D 、段11 、韵母都是前鼻音的词语是 DA 、岑参B 、惊醒C 、阴影D 、憎恨12 、韵母都是后鼻音的词语是 AA 、宁静B 、陈琳吧C 、晴雯D 、任泉13 、以下词语中不能读成儿化的是 CA 、聊天儿B 、本色儿C 、混血儿D 、裤衩儿14 、以下不读成轻声词语的是 DA 、秀气B 、娘家C 、软和D 、面貌15 、以下“啊”应读成na (哪)的是 BA 、快吃啊!B 、报国无门啊!C 、行啊!D 、苦啊!16 、“一”读法相同的两个词语是 BA 、一些一致B 、一分一回C 、一定唯一D 、听一听一天17 、下列词语声调的实际读法与例字完全相同的是例字:李小姐 CA 、也可以B 、领导者C 、虎骨酒D 、奖给你18 、下列词组中“不”字的读法与其他组不同的一组是 CA 、不三不四B 、不请不到C 、不怨不悔D 、不伦不类19 、多音节“血”的读音有﹍﹍ B 个。

播音发声学

播音发声学

播音发声学一、什么是播音发声学?播音发声学是研究人类语音产生和传播的科学,主要涉及人类声音的物理、生理、心理等方面,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口腔表达方式来实现声音的艺术表现。

二、声音的物理特性1. 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通过介质(如空气)传递。

声波具有频率和振幅两个基本特征,频率越高,振幅越大,则所产生的声音越响亮。

2. 声带人类发出声音主要依靠喉部内的两个小片状组织——声带。

当空气从肺部流过喉部时,会使得声带振动,并产生相应的声波。

3. 声学过程人类发出语言时,需要经过三个基本步骤:空气进入肺部——空气流过喉部——空气经由口腔或鼻腔传出。

这三个步骤共同构成了语言发音的基本原理。

三、正确的呼吸方法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通过放松膈肌,使得空气充分进入肺部。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得声音更加稳定、持久,并且可以避免喉咙疲劳。

2. 深呼吸深呼吸是指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将气息尽可能地深入肺部。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提高声音的响亮度和音质,同时也能够增加人体的氧气摄取量。

四、发声技巧1. 发音准确性发音准确性是指在发声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发出每一个词语的每一个音节。

这需要有良好的语感和语言学基础。

2. 声调掌握声调掌握是指在发声过程中,能够正确地把握每个词语所包含的不同声调,并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来表达出来。

3. 节奏感掌握节奏感掌握是指在发声过程中,能够正确地把握每个句子所包含的节奏,并通过合理的停顿和重读来表达出来。

五、口腔表达方式1. 发音清晰度发音清晰度是指在口腔表达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发出每一个音节,并使得每个音节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流畅。

2. 口齿伶俐口齿伶俐是指在口腔表达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表达出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这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3. 声音美感声音美感是指在口腔表达过程中,能够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和表达方式来实现声音的艺术性。

这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

六、总结播音发声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关注人类语言产生和传播的物理、生理、心理等方面,还涉及到艺术表现等领域。

播音发声概说

播音发声概说

谢谢观赏
播音发声概说
目录
发声的物理基础 发生的生理基础 发生的心理基础 播音发声的特点
过渡页
发生的物理基础 所有的声音都可以用四种要素即音高、音强、音长 和音色来分析。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一个人 要改变自己的音高,需要控制声带拉紧或放松。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的振幅大小决定 的。音强增强,发音体振幅加大表明声源消耗能量加 大。作为人类发声动力的呼出气流需要增大流量、提 高流速。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即声音的时值,它取决于 发声体震动的持续时间。 音色,也叫音质或品音,是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 音色决定于声波的含量。
播音发声的特点 • 播音发声的特点是,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 润;生意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接近 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 • 发音吐字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修炼的一项基本功。播音 员、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应该是这样的:声音像一 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直至咽腔, 沿上颚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 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出弹出,流动 向前。 • 概括为: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僵不挤,声音贯通(发 音);字音轻弹,如珠如流(吐字);气随情动,声随情 走(情声气相结合)。
发生的生理基础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动力系统 由肺呼出的气流时发生的动力。 2.声源系统 由肺呼出的气流经过气管通过喉部时,处于喉部 的声带可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 • 3.成音系统 • 声带震动发出的声音叫喉原音,喉原音很微弱, 但经过共鸣后得到扩大和美化,形成不同的语言 音色,形成不同的声音色彩。声道是人类发声的 共鸣器官。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 腔与鼻腔;喉以下的胸腔也起着重要的共鸣作用 。

播音发声

播音发声

下篇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1、清晰纯净,自然流畅;2、宽松通畅,圆润xx;3、色调丰富,运用自如。

三、发声基础1、发声的生理基础①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廓以及隔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

②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

③成音系统——即共鸣系统,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以下有胸腔。

2、发声的物理基础①音高②音强③音长④音色3、发声的心理基础涉及听觉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在神经、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这是发声的心理基础。

四、播音发声的特点播音员和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下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第二单元呼吸控制二、播音对气息的要求稳劲、节省、持久、自如、协调。

三、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紧,小腹控制渐强。

呼气时,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与两肋使其不能回弹。

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

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腹壁站定:腹壁站定状态是指随吸气运动,上腹随两肋打开,稍有突起。

腹壁站定既是上腹保持住的感觉。

“气乃情所至”气息控制的枢纽是感情的运动。

换气的基本方法:偷气抢气就气第三单元口腔控制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播音发声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一、咬字和咬字器官咬字的过程:由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声带发出声音,经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内受到各种节制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

这个节制的过程我们叫做咬字的过程。

咬字器官:口腔内对声音起节制作用的各个部位,就是咬字器官。

(双唇、舌、颚)二、吐字归音xx结构特点:吐字归音的要领:出字有力,叼住弹出;立字饱满,拉开立起;归音弱收到位,趋势鲜明。

《播音发声学》

《播音发声学》

《播音发声学》播音发声学资料整理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一.一个命题在说话人大脑中产生到被听话人理解,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1。

言语的产生2.言语的传输。

3.言语的感知二.发声的物理基础1.所有的声音都可以用四种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来分析2.不同音色产生的因素主要有:①.发音体的不同②。

发音方法的不同③。

共鸣器形状不同。

三.发声的生理基础:1.动力基础。

(由肺呼出的气流是发声的动力)2.生源系统。

(由肺呼出的气流经过器官通过喉部时,处于喉部的声带可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震动,发出声音。

生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3.成音系统(声带震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喉元音,喉元音很微弱,但经过共鸣后得到扩大和美化,形成不同的语言音色,形成不同的声音色彩。

声带是人类发声的共鸣器官。

)四.播音发声的特点是: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的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

【扩展:1.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播音员用声一般应该在自然隐喻内,中声区偏低的部分运用较多,音色要大方、明朗、干净,艺术夸张、装饰较少,很少使用假声。

2.要求播音发声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高,音高、音强的变化不宜太大,但是在其他声音背景中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3.要求播音发声吐字清晰、准确,同时圆润、流畅。

4.受众对她们的发声也有较高的要求:亲切、自如、优美、动听,感染力强并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

5.对音量的要求:强度不高,幅度不大,层次较多。

】。

第二单元:呼吸控制一.胸腹联合式呼吸法1.概念:指胸、腹所有呼吸器官都参与了呼吸运动,使胸廓、横膈膜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扩大胸廓的周围径而且扩大胸腔的上下径,因而能够吸入足够的气息,气息的容量大。

另外,由于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两肋及横膈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所形成的均衡对抗,有利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

2.呼吸原理:①.气压差原理。

播音发声

播音发声

下篇播音发声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1、清晰纯净,自然流畅;2、宽松通畅,圆润明朗;3、色调丰富,运用自如。

三、发声基础1、发声的生理基础①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廓以及隔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

②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

③成音系统——即共鸣系统,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以下有胸腔。

2、发声的物理基础①音高②音强③音长④音色3、发声的心理基础涉及听觉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在神经、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这是发声的心理基础。

四、播音发声的特点播音员和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下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第二单元呼吸控制二、播音对气息的要求稳劲、节省、持久、自如、协调。

三、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紧,小腹控制渐强。

呼气时,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与两肋使其不能回弹。

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

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腹壁站定:腹壁站定状态是指随吸气运动,上腹随两肋打开,稍有突起。

腹壁站定既是上腹保持住的感觉。

“气乃情所至”气息控制的枢纽是感情的运动。

换气的基本方法:偷气抢气就气第三单元口腔控制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播音发声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一、咬字和咬字器官咬字的过程:由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声带发出声音,经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内受到各种节制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

这个节制的过程我们叫做咬字的过程。

咬字器官:口腔内对声音起节制作用的各个部位,就是咬字器官。

(双唇、舌、颚)二、吐字归音汉语言结构特点:吐字归音的要领:出字有力,叼住弹出;立字饱满,拉开立起;归音弱收到位,趋势鲜明。

播音发声(最终五篇)

播音发声(最终五篇)

播音发声(最终五篇)第一篇:播音发声下篇播音发声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1、清晰纯净,自然流畅;2、宽松通畅,圆润明朗;3、色调丰富,运用自如。

三、发声基础1、发声的生理基础①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廓以及隔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

②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

③成音系统——即共鸣系统,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以下有胸腔。

2、发声的物理基础①音高②音强③音长④音色3、发声的心理基础涉及听觉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在神经、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这是发声的心理基础。

四、播音发声的特点播音员和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下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第二单元呼吸控制二、播音对气息的要求稳劲、节省、持久、自如、协调。

三、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紧,小腹控制渐强。

呼气时,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与两肋使其不能回弹。

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

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腹壁站定:腹壁站定状态是指随吸气运动,上腹随两肋打开,稍有突起。

腹壁站定既是上腹保持住的感觉。

“气乃情所至”气息控制的枢纽是感情的运动。

换气的基本方法:偷气抢气就气第三单元口腔控制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播音发声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一、咬字和咬字器官咬字的过程:由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声带发出声音,经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内受到各种节制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

这个节制的过程我们叫做咬字的过程。

咬字器官:口腔内对声音起节制作用的各个部位,就是咬字器官。

(双唇、舌、颚)二、吐字归音汉语言结构特点:吐字归音的要领:出字有力,叼住弹出;立字饱满,拉开立起;归音弱收到位,趋势鲜明。

播音发声基础理论

播音发声基础理论

普通话语音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一、普通话的定义1、语音:以xx语音为标准音2、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3、语法:以典范的现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4、中心词: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1、北京语音音系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清辅音声母多,听感清脆嘹亮。

3、声调系统简单但变化鲜明;声调调值高音成分多,低音成分少,语音清亮高扬,具有音乐色彩。

4、音节之间界限分明,语音具有节奏感。

5、词汇的双音节化,词的轻重格式以及轻声儿化的使用使语言表达作用更加准确丰富。

三、语音的物理、生理及心理基础1、语音的四个物理概念——音高、音强、音长、音色2、语音的生理基础——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3、语音的心理基础——发音过程和监听(语音听辨)过程。

五、语音基本概念1、音节和音素,音位和音系2、元音和辅音3、单元音、复合元音及复合音、复合鼻尾音4、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5、舌位和舌位动程6、一般单纯元音、特殊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复合元音7、送气与否和清浊与否8、一般单纯元音发音条件和舌面元音舌位图9、辅音发音要领表和辅音发音过程10、声母和零声母11、韵母和四呼12、声调、调类和调值13、轻声、儿化和语流音变第二单元声母一、声母的概念根据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一个音节分为声和韵两部分。

1、声母:即指“声”,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

辅音声母的发音过程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2、零声母:没有辅音声母叫零声母,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叫零声母音节。

二、按发音部位分类1、双唇阻:b p m2、唇齿阻:f3、舌尖前阻:z c s4、舌尖中阻:d t n l5、舌尖后阻:zh ch sh r6、舌面阻:j q x7、舌根阻:g k h三、按发音方法分类1、xx2、擦音3、塞擦音4、鼻音5、边音6、送气与否7、清浊的区分四、零声母发音要领:注意发音起始的辅音成分1、开口呼零声母音节2、非开口呼零声母音节第三单元韵母一、韵母的概念1、韵母:根据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叫韵母。

播音发声_复习

播音发声_复习

播音发声复习提纲12、发声的物理基础:(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2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3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43、发声的生理基础:(1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

(2)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

(34、发声的心理基础:(1程中,大脑又通过动觉反馈和听觉反馈来监督和控制调节,其中听觉反馈又有体外和体内两条路线,称为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2)人的心情(好坏)、状态(兴奋或抑56、小议论:“音色”面面观内容有:(1)何谓音色(2)音色的含义(3由什么决定(4色)作出说明和议论。

(1)介绍三个系统(2)简要叙述人体发生的过程(或称8。

要想处理好呼吸的控制,必须从掌握胸腹联合式910、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的要领:可分为吸气、站定和呼出三个环节。

(1)口、鼻同时吸入,像闻花香那样做深呼吸,让气息沿着后背,(2)站定:利用腹肌的力量,(3)呼气:缓缓地、均匀地、有控制地呼出。

1112、换气的总要求:句首换气无声到位,句中换气小量补充,13、略论呼吸与发声的关系:(1状态直接影响到发声的能力和质量。

(2。

1415、咬字器官:唇、齿、舌、腭16、吐字归音的要领:出字——叼住弹出;立字——拉开立起;归音——趋向鲜明,到位弱收。

整个字呈枣核形,颗粒饱满清晰。

17、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的要领:(1)打开口腔:打牙关、提笑肌、挺软腭、松下巴(2)力量集中:唇:力量集中在前三分之一处。

舌:力量集中在中纵线上。

发音时,成阻部位要呈点状接触而不是片状接触,才能使之灵巧、准确、清晰。

18、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的着力位置:由喉发出的声束经咽腔沿上腭中线前行,向硬腭前部流动冲击,有声挂前腭的感觉,并由上腭部位透出口腔。

19、联系口语表达实际,简介吐字和发声中的口腔控制。

应通过举例(包括韵母、音节、词语等)介绍口腔控制的技巧(主要是打开口腔和力量集中)。

20、结合自己的练习体会,谈吐字归音的要领和技巧。

第二讲-播音主持语言发声基本功

第二讲-播音主持语言发声基本功

一、学会胸腹联合呼吸
❖ 腹式呼吸——通过横膈肌的上下移动, 带动腹部的 扩大或收缩进行呼吸, 是人在平静状态下主要的呼 吸方式
❖ 胸式呼吸——非正常状态下的呼吸, 一般在紧张、 惊恐或生病的时候才有, 靠双肩耸起扩大胸腔, 气息 短浅, 使得声音纤细
❖ 胸腹联合呼吸——是横膈升降与胸廓张缩相结合的 一种呼吸方式, 吸入气量大, 是播音主持的基本呼吸 方式
❖ 匀。【实践】用中等语速朗读 ❖ 活。【实践】一口气说完每个句号的内容, 注
意根据句子的长短控制吸气的气量
❖ 一, 一个一 ❖ 一二, 二一, 一, 一个一 ❖ 一二三, 三二一, 二一, 一, 一个一 ❖ 一二三四, 四三二一, 三二一, 二一, 一, 一个一 ❖ 一二三四五, 五四三二一, 四三二一, 三二一, 二
❖ c 和z的发音区别不大, 不同的地方在于c气流较强。 如“猜测”、“残存”的声母。苍翠欲滴、草草了事
❖ s 发音时, 舌尖接近上齿背。气流从窄缝中挤出, 摩 擦成声, 声带不颤动。如“嫂嫂”、“洒扫”的声母。 丝丝入扣、随机应变
4.舌尖中音:
❖ d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 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如“达到”、“大地”的声母。顶天立地、登峰造极
胸腹联合呼吸的吸气要领
❖ 要领: 两肩放松,两肋打开,小腹站定,吸气 到位。小腹站定指小腹始终保持“微收”的 状态,吸气到位指气息下沉吸到肺底
❖ 慢吸: 建议用“沁人心脾”的闻花感觉来练习 ❖ 快吸: “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 ❖ 【实践】请别人在身后将双手手掌放在你
的两肋处(腰带处),并稍加压力,不必可 以想着吸气,而是两肋用力将别人的手掌推 开

播音发声学

播音发声学

播音发声学基本概念发声学是播音专业的专业基础之一播音发声学是汉语普通话播音专业的专业基础教程之一,目的是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掌握播音发声的理论,懂得练习方法的根据,以利于播音发声实践。

播音发声是语言发声的一种,它的理论涉及到语言学、汉语普通话语音,以及发声的物理、心理机制和生理活动诸方面。

发声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习成效最终要以实际发声能力和质量来检验。

播音发声有其物理基础和心理基础,包括讲述声音的形成与传播,人体发音原理、发音系统、听觉心理等等。

播音发声学首先是对发音和吐字的训练,着重讲了播音发声时的气息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和口腔控制,对播音主持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吐字归因的生理和心理训练。

播音实践中气息的运用播音中强调以情运气,气随情动。

就是说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认识准确了,还要使思想感情随之运动起来,只有真正的动起来了,才可能气随情动,才能动得自如。

播音中如果总是用冷眼旁观的态度对待稿件,无动于衷,即使嗓音条件再好,呼吸再通场,基本功再扎实,播出来的东西,也是平平淡淡,毫无味道。

所以,调动思想感情的运动至关重要,只有思想感情动起来了,有了强烈的播讲愿望,呼吸才能自如地变化,语言也会富有色彩。

播音员在播送具体稿件的时候,要能轻松自如的表达长短、繁简不同的句型和深度不同的稿件,为此,必须学会多种不同的呼吸方法。

偷气,当句子较长,意思不能中断,不允许中间停顿换气时就得偷气。

偷气吸得少,动作要快而且小,不能让听众感觉出来,即快而不露换气。

一般在一个句子完了之后,可以换口气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也给听众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

一般来说换气比偷气时间稍长。

补气,句子比较长,中间有逗号等标点,或感情要转入高潮,为了表达更激昂的感情,积蓄力量,中间要补气。

这个动作和时间比换气要快、要短,比偷气又慢些、长些。

大吸气,一般用于感情比较激昂或气势比较大的一句话的开头。

用大吸气来表达这种激昂的情感,大吸气有点像“闻”或深呼吸时的感觉,倒吸气,一般要作为一种表达的技巧使用的,以口吸气,并且要发出吸气的声音,多用于表达惊讶、恐怖、悲伤等感情。

发声基础

发声基础
式出现的,而是以多种对比项目的复合形式出 现的。
实用文档
嗓 音 的 保 护
实用文档
如何保护嗓子——
1、大量喝水,避免饮用酒精和咖啡。
2、不要吸烟。 3、不要过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 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不要过高或过低。 4、不要过多地清嗓子。因为当你做这种动作的时候,气 流就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 5、当您因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哑的时候,尽量不要 讲话。 还可采用菊花、金银花或胖大海泡水当茶喝,或 喝点蜂蜜茶。 6、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7、少吃辣的、冰的、油炸的食物。过甜的食物也尽量少 吃。
气息发声原理及练声技巧
-------江诗 婷
实用文档
播音发声概说
一 发声的物理基础 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1、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
频率。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即响度),是由
声波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 3、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生体
振动的持续时间。 4、音色:即音质或音品,指声音的特色和
实用文档
播音发声的特点
特点: 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 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 丰富,表情达意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 态自如,声音流畅。
我们对播音发声的要求可归纳为这 样几句话:
准确规范,清晰流畅; 圆润集中,朴实明朗; 刚柔并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的 几句话:
釜山国际电影节中的釜山电影推广计划入选 名单日前揭晓,我国年轻导演刘浩的新作 《诗人》入选。据介绍,今年是历届活动中 入选影片最多的一次,共有27部作品入选。
例二:今天,中美纺织品谈判专家在北 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第四轮磋商,此次中方 派出了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高虎城为团长的中方代表团。据了解,美方 代表团由美国贸易办公室纺织品特别谈判代 表大卫·斯普纳领衔。

播音主持吐字发声理论基础的学习

播音主持吐字发声理论基础的学习

播音主持吐字发声理论基础的学习语气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复杂形态。

下面小编了播音主持吐字发声理论基础的学习,供你参考。

播音主持吐字发声理论基础的学习:播读不同感情色彩和内容的稿件时,声音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的变化。

这种声音的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想当然得千变万化,一定是根据稿件产生思维情感的运动继而使声音富于变化。

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稿件要求声音就像是有弹性一样,发生各种状态的改变。

有弹性的声音是在自然的声音上逐步培养出一种富于色彩、有感染力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更能与作品融合,适应作品思想感情的变化。

这样的声音使听众听起来舒服、悦耳,伸缩性好,变化多,而且不生硬,不直接。

想要拥有富于变化的声音,除了坚持不懈地练习口腔控制、呼吸控制,还要通过共鸣练习调整自己的声音。

人们常常把共鸣好的播音员形象地比喻为是"自带音箱".的确,共鸣不仅有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的作用,而且共鸣腔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语言,完成不同感情色彩的表情达意。

我们的共鸣器官主要有:口腔--是可调节共鸣腔。

它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

强调打开口腔,使之在发音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

同时要求各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尤其是唇、舌力量的集中,舌位要准确、鲜明,过程要流畅、完整。

鼻腔--不可调节共鸣腔。

首先注意处理好鼻腔共鸣在区分鼻音与非鼻音的区别意义上的作用。

其次,使用鼻腔共鸣要适度,否则会降低语音清晰度,音色混浊,有堵、腻的感觉。

胸腔--不可调节共鸣腔。

它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

胸腔共鸣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

头腔--鼻腔以上的共鸣。

不可调节共鸣腔。

发声时,在高音区会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

根据以上各个共鸣腔体的特点,结合播音发声的需要:音域在自然音域内,中声区偏低的部分运用较多;音色要朴实大方、圆润集中,明朗干净;装饰音较少,很少使用假声;强度不大、幅度不大、层次丰富多样的音量等,这几方面决定播音员主持人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

播音发声基础(四)

播音发声基础(四)

播音发声基础(四)播音发声基础(四)口腔的静、动态控制1、静态控制:打开口腔、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欲达声挂前腭:(1)调整呼吸,声波成束(2)声波畅通,音饱色纯(3)声射腭前,声音鲜明2、动态控制:字头(吐字)、字腹(立字)、字尾(归音)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停暂敏捷,干净利落。

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适当,圆润丰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扁发,扁音圆发字尾:尾音较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第三节声美(共鸣控制)广电对播音的有声语言提出的特殊要求:音位准确、声音纯正、干净集中、穿透力强。

播音共鸣的特点: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口腔共鸣为主,以混合共鸣为后备,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结实,掌握如吐字,真声共鸣。

音色练习(一)体会声带的活动状态。

1.气泡音。

声门闭合,气流从中均匀通过,发出一连串气泡似的声音。

此时,两侧声带相互靠拢,声音明亮。

气泡音可用于发声前的准备活动和发声后的嗓音恢复。

2.带疑问色彩的[m]音。

声门开始是闭合状态,然后迅速打开,闭口发音时是带有疑问色彩的[m]音,音色由明亮迅速转暗,音高由低变高。

如果张口发音。

音色类似于eng,通过发音可以体会声门由闭到开的变化过程。

(二)音色对比练习。

下列练习每个音都使用相同音高,通过音色变化体会声带的不同状态。

l.两层次音色对比练习。

每个单元音要有两种音色变化,体会喉部在发柔和虚声与明亮的实声两种状态时的不同感觉。

a(实声)————— a(虚声)i(实声)————— i(虚声)u(实声)—————u(虚声)ü(实声)—————ü(虚声)2.多层次音色对比练习。

a (实声)———a(虚实声)——a (虚声)i (实声)———i(虚实声)——i (虚声)u(实声)———u(虚实声)——u(虚声)ü(实声)———ü(虚实声)——ü(虚声)(三)音色连续变化练习。

一看就懂的播音发声基础

一看就懂的播音发声基础

一看就懂的播音发声基础拥有科学发声技巧的好处这里就不强调了。

我们直接进入主题,看一下声音锻炼到底从哪几个方面开始着手。

第一、声音的宽度控制。

这里的宽度一般指音域的范围,它是指人类发声在音高上由低到高的发声能力范围。

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指其个人支配自己声音的宽窄。

一个人从低音到高音范围大,他的音域就宽,相反他的音域就窄。

听,声如大海般宽广深邃说话使用的音域范围,一般在5~6个音,女声比男声高八度,也叫话声域。

而超出话声域的范围就属于自然音域,它是一般人不必经过专门训练而自然流畅的使用范围。

在自然音域中除了发得不自如的最低及最高的两三个音,中间的一段称为自如声区。

播音员、主持人的自如声区,应该达到一个半八度为好。

第二、声音的音量控制。

有了一定的声音宽度、一定的音域,是不是就能把声音送到受众的耳朵里呢?还不行。

还需要一定的音量。

音量取决于声带振动的振幅,声带的振幅是由气压大小来决定的,气压的大小又是由呼气强度大小来决定的。

振幅愈大,声音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实际上,音量,也可称为响度。

声音的响度,对于发声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日常生活语言的自然响度与个人的习惯样有强有弱,但这种大自然的音量,响亮度不能适应播音语言的需要必须加强锻炼。

它关系到声音的圆润度,关系到“字正腔圆”的问题。

因此,训练时应从用气方面入手,没有充足的气息,要想得到响亮、浑厚的声音是不可能的。

(以后的分享中会专门讲到气息问题)火车带你的声音去远方第三、声音的色彩。

声音的色彩,声学上称为音色。

是指嗓子是否悦耳动听,行腔圆润。

声音的色彩,要适合你的节目,适合你所要表达的内容。

受众不但从中得到了信息,而且令人心旷神怡,给受众以美的享受。

有人喜欢任志宏、雅坤的声音。

同样鞠萍清脆、甜美、柔和的声音,也有很多小观众喜爱。

可以说,声音的色彩,已经成为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主要方面了。

生活中每个人的声音色彩不一样,大家并不觉得怎么样,只要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就行了,不管他是嘶哑的声音,还是干瘪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语音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一、普通话的定义1、语音:以xx语音为标准音2、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3、语法:以典范的现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4、中心词: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1、北京语音音系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清辅音声母多,听感清脆嘹亮。

3、声调系统简单但变化鲜明;声调调值高音成分多,低音成分少,语音清亮高扬,具有音乐色彩。

4、音节之间界限分明,语音具有节奏感。

5、词汇的双音节化,词的轻重格式以及轻声儿化的使用使语言表达作用更加准确丰富。

三、语音的物理、生理及心理基础1、语音的四个物理概念——音高、音强、音长、音色2、语音的生理基础——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3、语音的心理基础——发音过程和监听(语音听辨)过程。

五、语音基本概念1、音节和音素,音位和音系2、元音和辅音3、单元音、复合元音及复合音、复合鼻尾音4、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5、舌位和舌位动程6、一般单纯元音、特殊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复合元音7、送气与否和清浊与否8、一般单纯元音发音条件和舌面元音舌位图9、辅音发音要领表和辅音发音过程10、声母和零声母11、韵母和四呼12、声调、调类和调值13、轻声、儿化和语流音变第二单元声母一、声母的概念根据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一个音节分为声和韵两部分。

1、声母:即指“声”,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

辅音声母的发音过程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2、零声母:没有辅音声母叫零声母,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叫零声母音节。

二、按发音部位分类1、双唇阻:b p m2、唇齿阻:f3、舌尖前阻:z c s4、舌尖中阻:d t n l5、舌尖后阻:zh ch sh r6、舌面阻:j q x7、舌根阻:g k h三、按发音方法分类1、xx2、擦音3、塞擦音4、鼻音5、边音6、送气与否7、清浊的区分四、零声母发音要领:注意发音起始的辅音成分1、开口呼零声母音节2、非开口呼零声母音节第三单元韵母一、韵母的概念1、韵母:根据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叫韵母。

2、韵腹:音节中,口腔开度最大、声音最响亮的那个元音是韵腹;韵母是单元音的,这个元音就是韵腹。

又叫主要元音。

3、韵头:韵腹前面的元音。

又叫介音或头音。

4、韵尾: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

又叫尾音。

二、按语音结构分类(一)单韵母——10个1、舌面元音单韵母:a、o、e、ê、i、u、ü2、特殊元音单韵母:①舌尖元音单韵母:-i(前)、-i(后)②卷舌元音单韵母:er3、舌面单元音的发音条件:①舌位的前后②舌位的高低③唇形的圆展(二)复合元音韵母——13个1、复韵母发音的特点①舌位动程:舌位移动的过程。

②不是简单的两个或三个元音的相加。

③无论二合还是三合复韵母,发音过程中总有一个元音开口度最大、声音最响亮且发音持续时间较长,叫做“韵腹”。

④根据韵腹在音节中所处位置把复韵母分为前响二合复韵母、后响二合复韵母、中响三合复韵母2、复韵母发音要领①前响二合复韵母:ai ei ao ou②后响二合复韵母:ia ie ua uo üe③中响三合复韵母:iao iou uai uei3、区分宽窄复韵母(舌位动程大小)ai——ei ao——ou ia——ie ua——uoiao——iou uai——uei(三)鼻音韵母(带鼻尾音韵母)1、前鼻音韵母: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2、后鼻音韵母: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三、韵母按四呼进行分类1、开口呼:指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ü的韵母。

2、xxxx:指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

3、合口呼:指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4、撮口呼:指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

第四单元声调一、声调的概念1、现代汉语语音学中,声调指的是——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声调贯穿音节始终,主要作用在韵腹上。

汉语一个音节基本上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又叫字调。

2、世界语言可以分为语调语言和声调语言两大类。

汉语属声调语言。

二、声调的性质和特点1、声调的性质——决定于音高变化。

2、声调的特点:声调的音高变化是相对的。

三、普通话的调类和调值1、调类指的是对声调的分类。

普通话声调可以分为4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2、调值也叫调形,指声调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记录调值。

四、普通话声调发音要领1、阴平:高平调,552、xx:中升调,353、上声:降升调,2144、去声:全降调,51第五单元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一、普通话音节结构——普通话音节最多由四部分组成1、声母,主要指辅音声母。

2、韵头,又叫介音或头音。

3、韵腹,主要元音。

4、韵尾,又叫尾音。

二、普通话音节的声韵拼合关系——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关系,即声母和韵母之间的连接的关系。

第六单元语流音变一、语流音变的概念1、定义: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叫语流音变。

2、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变调和语气词“啊”的音变、词的轻重格式。

二、轻声1、什么是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声调,而在句子里有些音节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念第页成较轻、较短的调子,叫做轻声。

2、轻声的作用:区别词性和词义等。

3、轻声出现的规律三、儿化1、什么是儿化:又叫儿化韵,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2、儿化的作用:修辞和表示语法功能。

①表示喜爱、亲切的情感。

②表示少或小的意思。

③区别词性或词义。

3、儿化音变的发音规律四、变调1、什么是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2、上声变调规律3、去声变调规律4、“一”的变调规律5、“不”的变调规律6、重叠形容词的变调五、语气词“啊”的音变——“啊”作为语气助词用在句尾时,因受它前面音节收尾音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的音变。

1、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a、o(ao、iao除外)、e、ê、i、ü时,“啊”读做ya;2、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u时(包括ao、iao),“啊”读成wa;3、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时,“啊”读成na;4、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g时,“啊”读成nga;5、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i(后)、r和er(包括儿化韵)时,“啊”读成ra;6、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i(前)时,“啊”读成za。

六、词的轻重格式1、概念:在汉语普通话及各方言中,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的各个音节有着约定俗成的轻重强弱差别,成为词的轻重格式。

2、双音节词的轻重格式3、三音节词的轻重格式4、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播音发声1.发声的物理基础: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大小的振幅决定的;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它决定于声波的含量所含泛音的数量和它们相对强度。

2.发音器官在发音中起不同作用的器官按呼出气流运动方向由下而上分为三部分,即:动力系统、声源系统、成音系统。

3.动力器官——肺,由肺呼出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振动器官——喉头内的声带,它是声源;共鸣器官——喉腔、咽腔、口腔、鼻腔以及胸腔、头腔。

4.胸廓的运动可以改变胸腔的周围径,主要是通过肋间肌的运动实现的。

而膈肌运动主要是改变胸腔的上下径。

5.声源系统主要是指的是喉和声带。

第页6.7.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喉原音,喉原音很微弱。

声道是人类发声的共鸣器官,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

在喉以下有胸腔。

8.听感反馈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体外路线,声波通过空气振动传入耳中,另一条是体内路线,声波通过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振动直接传入耳中。

9.播音发声的特点: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10.在我们否认自然音域中,除去最低的和最高的几个发得不自如的音之外,中间的一段我们叫它自如声区。

播音发声一般要求自如声区能达到一个半八度以上为好。

11.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12.发音的总体感觉: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僵不挤,声带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13.呼吸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14.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对呼吸控制的要求(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调节气息,气息顺畅均匀、深浅适中、运用自如。

15.广播电视艺术语言发声采用的有控制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换气的要领:换气时口鼻同时进气;进气应无声;两句话中换气应该在下句话的开头,避免憋气;进气量多少取决于表达的需要。

17.换气的总要求:句首换气无声到位,句中换气少量补充,句子之间自如从容,句子结尾余气托送。

18.换气的基本方法:偷气;抢气;就气。

19.为什么播音发声要特别讲究吐字?听众、观众对广播电视这种传播形式的发音吐字会产生一种社会性的需求和评价标准,虽然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和评价标准会有不断变化的要求,但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播音主持艺术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都会有一些相对稳定一致的要求。

20.咬字器官:唇、齿、舌、腭。

准确指的是字音准确规范;清晰指的是字音清晰;圆润是播音吐字的第三个基本要求、集中指的是声音集中。

21.播音应用吐字归音除强调字腹的饱满之外,还要求吐字过程的圆润、平滑、力求做到字头、字腹、字尾浑然一体。

22.吐字归音:是使字音清楚、准确、完整、饱满的传统发音手段。

23.吐字归音的要领:出字---叼住弹出;立字---拉开立起;归音---趋向鲜明,到位弱收;整个字呈枣核型,颗粒饱满清晰。

24.咬字器官的互相配合的要领:首先是打开口腔,提起颧肌,打开牙关,挺起软腭,放松下巴;力量的集中,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处,舌的力量集中首先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缝线上。

25.什么叫声挂前腭?由喉发出的声束经咽腔沿上腭纵线前行,向硬腭前部流动冲击,从而使字音挂在硬腭穹窿前部的感觉,并由上唇以上的部位透出口腔。

这样发出的声音集中、明朗、润泽、穿透力强、发音省力。

26.喉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分为,环状软骨、甲状软骨、勺状软骨、会厌软骨、声带。

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组软骨的协调动作让声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27.音高的变化:人在发声时,声带张力越大,声音可能越高,相反则可能越低;此外,16.第页在等音量限制下,气息压力增高时易于激发声带的高频振动,相反则降低;在保证音色和谐的前提下,人支配自己的音调发生高低变化的能力范围,在艺术发声中称为“音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