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遗址文物

合集下载

晋祠景点介绍解说

晋祠景点介绍解说

晋祠景点介绍解说晋祠是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处历史文化遗址,它建于北魏,是为了纪念晋国惠帝而建造的。

晋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白玉建筑群,同时也是中国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晋祠被誉为“中华石窟、华夏美术馆”。

晋祠占地面积达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分为三大部分:主殿区、东配殿区、西配殿区,包括“三殿”、“四庙”、“五巷”等一系列建筑。

主殿的建筑风格与飞檐翘角、斗拱卷草的独特装饰,以及汉白玉的雕刻艺术,展现出北魏时期的建筑艺术水平。

晋祠不仅是一处宫殿式建筑,也是一处博物馆式的文化遗址。

晋祠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陈列是三殿馆藏的108尊大汉白玉佛像,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汉白玉佛像群。

这些佛像高达2米,栩栩如生,展现出了唐代佛教艺术的精髓。

此外,晋祠还收藏着许多其它文物和艺术珍品,比如漆器、陶瓷、织锦等,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太原春”织锦。

这些文物和艺术珍品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晋祠建筑群不仅有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

晋祠的建筑,包括其建造方式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贵代表,值得人们前来欣赏和研究。

当今,中国的许多建筑都得到了晋祠建筑的启发和借鉴,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晋祠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总之,晋祠是中国著名的文化遗址,它既是一处历史文化博物馆,也是一处博大精深的古代宫殿式建筑。

它的建筑与文物,以及其舒适宜人的气氛,使其成为一个完美的游览胜地。

并且,它也充分阐释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人们传达了珍贵的文化信息和启示。

出土于侯马晋国遗址中的文物

出土于侯马晋国遗址中的文物

出土于侯马晋国遗址中的文物侯马晋国遗址是中国河南省侯马市的一个重要考古遗址,该遗址是晋国的都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下面将介绍一些出土于侯马晋国遗址中的精彩文物。

一、青铜器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包括鼎、簋、爵等。

这些青铜器制作精良,造型优美,雕刻细致。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件名为“侯马大鼎”的青铜器,该鼎高1.33米,重达875千克,是中国考古史上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件大鼎造型庄重大气,纹饰精美,铭文清晰可辨,是研究晋国历史和社会制度的重要依据。

二、玉器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玉器数量也相当可观,其中包括玉璧、玉璋、玉琮等。

这些玉器制作精细,质地优良,光泽艳丽。

其中一件名为“侯马玉琮”的玉器,造型简约典雅,纹饰精美,被誉为中国玉器艺术的瑰宝之一。

三、陶器陶器是古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器物,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包括陶罐、陶盘、陶壶等。

这些陶器制作精细,造型各异,装饰图案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和审美观念。

其中一件名为“侯马彩陶罐”的陶器,釉色鲜艳,纹饰精美,是中国古代彩陶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四、石器除了青铜器、玉器和陶器,侯马晋国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石器,如石斧、石锛等。

这些石器制作粗糙,形状简单,主要用于狩猎和农业生产。

这些石器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铜钱在侯马晋国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铜钱。

这些铜钱大多呈圆形,中间有孔,用以串成串,方便携带和交易。

这些铜钱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货币制度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六、文书除了实物文物,侯马晋国遗址还出土了许多文书和书写材料。

这些文书主要是刻在竹简、木简或陶片上,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这些文书的发现,为研究晋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上所述只是侯马晋国遗址出土文物的冰山一角,这些文物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晋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简要解说晋祠50字

简要解说晋祠50字

简要解说晋祠50字
晋祠位于中国山西省的太原市,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是为了纪念晋国文化而建立的,于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建筑庄严宏伟,整个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建筑采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
历史氛围。

晋祠主要保存了晋国时期的文物和文献,其中最有名的是《孔子圣教序》,被誉为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晋祠不仅仅是一个
历史遗址,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

它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展
览和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晋祠的存在和保护,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人们了解和尊重历史,激发对文
化的热爱和探索。

晋国博物馆文物

晋国博物馆文物

晋国博物馆文物晋国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有助于展示晋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以下是探讨晋国博物馆收藏的文物的步骤:第一步:介绍晋国博物馆晋国博物馆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是一家展示晋国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该博物馆建于1984年,地处晋中市老城区,博物馆共分为七个展馆,其中展示草木、动物等车饰、青铜器、陶瓷、玉、书画、织锦等历代文物和艺术品。

第二步:晋国博物馆文物的分类晋国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主要分为四类,包括青铜器、瓷器、书画和织锦。

其中,青铜器是晋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物,是晋国的象征之一。

青铜器被分为礼器和武器两类,其中武器主要是剑和箭头,礼器则包括鼎、爵、盂、壶等。

瓷器则以汝窑、定窑为主,这些器物造型优美,采用了多种技法,是晋国文化的瑰宝。

书画部分则有《红楼梦》手抄本、徽、洛、诗书法、笔墨等,反映了晋国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织锦方面,晋国博物馆收藏了以宋、元织锦为主,织锦精美,技艺独特。

第三步:晋国博物馆文物的特点晋国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有着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们代表着晋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物是晋国历史上的见证者,体现了晋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它们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些文物的出土和保存,为研究晋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后,这些文物的样式、技法和品质各具特色,反映了晋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四步:晋国博物馆文物的意义晋国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些文物展示了晋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和珍品,有利于人们了解和传承晋国的历史文化。

其次,这些文物作为晋国的文化遗产,有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晋国博物馆通过文物的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晋国的历史文化,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和理解晋国的文化价值。

在总体上,晋国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具有极高的价值。

它们是晋国历史文化上的重要见证者,反映了这段历史的特征。

对于人们了解晋国历史文化、传承晋国优秀文化传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周晚期是一个重要且丰富的时期。近年来,随着考古 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这一时期的了解也在逐渐加深。2023年,天马曲村 遗址北赵晋侯墓地迎来了第三次发掘,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西周晚期墓葬制度提 供了珍贵的材料。
在这次发掘中,31号墓的发现引人注目。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与8号墓有着 密切关系。随葬物品丰富而精美,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量精美的佩玉。这些佩玉 包括玉、石覆面以及六璜联珠玉饰等,工艺精湛,图案独特,表现出西周晚期 高超的玉器制作技艺。
猪尊的出土过程充满了故事性。据考古队员回忆,当时他们在清理一座墓葬时, 发现了一个形状奇特的陶器。这个陶器的外形是一只猪,立刻引起了队员们的 兴趣。经过仔细的清理和鉴定,他们确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猪尊。
猪尊是一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它反映了晋国在西周时期的文化特点。 从猪尊的外形可以看出,它的制作十分精美,猪的细节特征被生动地刻画出来, 显示了晋国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同时,猪尊也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在一个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力的时代,猪作为主要的家畜之一,成为了 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 六次发掘
基本内容
1980年至1989年间,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对曲村-天马遗址进行了六 次考古发掘。这些发掘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使我们对晋国在西周时期 的文化面貌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次演示将重点介绍其中一次发掘的主角-晋侯 墓地。
晋侯墓地位于天马曲村遗址的北部,这里曾经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王室成 员的安息之地。1990年、1992年、1993年,对曲村-天马遗址又进行了三次发 掘,这些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晋国文化的认识。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西南,这是一个兼具祭祀和埋 葬功能的遗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次发掘的晋侯墓地,是这个遗址的重 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发掘虽然结束了,但考古学家们对这次发掘的资料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和解析,以期待在未来的发掘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畅游曲沃之晋国博物馆

畅游曲沃之晋国博物馆

畅游曲沃景区
之晋国博物馆
位于曲村镇北赵村,核心景点晋国博物馆,是依托“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为一体,完整展示“晋文化”风貌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处“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2.4万平米,建筑面积1.3万平米,绿化面积2.7万平米,展厅总面积近9000平米。

分为晋国历史文化展厅、曲村—天马遗址发掘史展厅和晋侯墓地遗址陈列厅等三大展厅。

集中展示了西周时期晋国9代晋侯和夫人的墓葬以及出土的一万两千余件各类珍贵文物,其中陪葬车马坑是目前我国所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比秦始皇陵兵马俑早606年。

同时也是研究西周军事装备、制车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极具观赏价值。

2014年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其中海内外专家、学者、外国友人、华侨华裔5000余人次。

2016年晋国博物馆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其中展厅墓葬出土的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

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

禽体丰满,两翼上卷。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

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

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

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曲沃天马遗址晋叔家父盘介绍

曲沃天马遗址晋叔家父盘介绍

曲沃天马遗址晋叔家父盘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曲沃天马遗址位于山西省临猗县曲沃乡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现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晋叔家父盘。

晋叔家父盘是曲沃天马遗址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文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青铜器艺术的珍品。

据考证,这件青铜器是西周时期晋国王室贵族家庭的用具,也是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和礼制的象征。

晋叔家父盘呈圆形,直径约36厘米,高约6.5厘米,整体呈扁平状,盘口略微向上翘,盘沿饰有装饰性的钩形图案。

盘中央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马头浮雕,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平台三个马足,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白璧无瑕,细腻典雅,展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

晋叔家父盘的出土,不仅为人们了解古代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研究中国青铜器艺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晋叔家父盘的研究分析,人们可以窥见西周时期晋国王室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揭示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晋叔家父盘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物保护和展览方面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目前,晋叔家父盘作为曲沃天马遗址的重要文物之一,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着这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明与智慧。

在曲沃天马遗址中,晋叔家父盘的出土无疑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发现,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青铜器工艺的高超水平,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珍惜这些宝贵的文物,让它们得以永久保存,为后人传承下去。

【如需使用,请注明文章来源“百科大全”】。

第二篇示例:曲窝天马遗址位于山西省曲窝县,是一处晋国时期的古代遗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曲沃晋国博物馆.doc

曲沃晋国博物馆.doc

曲沃晋国博物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

曲沃晋国博物馆是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

国博物馆建设目的在于还原晋侯墓葬历史现状,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

发展历史曲沃晋国博物馆历经4年建设,占地220余亩,斥资约1.98亿元,拥有300余件珍贵文物。

陈列文物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发掘,遗址晋侯墓地共出土青铜器、玉器等各类珍贵文物1.2万余件,同时该墓地还有10座陪葬车马坑,以及各时期房屋、陶窑、祭祀坑遗址等,其中1号车马坑已出土陪葬战车48辆,战马百余匹,是目前我国所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

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其考古价值和文化价值轰动全国、震惊世界,其发掘成果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课题的解决提供了支撑。

建馆意义曲沃晋国博物馆是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的我省第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

曲村—天马遗址是晋国早期都城所在地,是名副其实的“三晋之源”,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重点保护的100个大遗址之一,遗址除了新石器、秦汉、金元明文化遗迹遗物外,最丰富的是晋文化,特别是遗址中晋侯墓地9代19座晋侯及夫人墓葬的发现与发掘,把我国晋文化研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和高度。

建馆目的曲沃晋国博物馆的建设,目的在于还原晋侯墓葬历史现状,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

项目于2008年9月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馆内工程主要包括晋国历史展厅、遗址发掘史展厅、遗址保护展厅等,3大展厅分别向世人呈现晋国由兴至衰长达600余年的历史,中国考古学人长达半世纪的考古历程和3个车马坑遗迹体现西周时期晋国的丧葬制度。

青铜时代_晋国霸业——探秘山西博物院

青铜时代_晋国霸业——探秘山西博物院

兽形觥:西周,高29厘米,长30.5厘米,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

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

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

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

青铜时代 晋国霸业——探秘山西博物院丨白英五千年华夏文明看山西,作为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山西地上地下的古代遗珍灿若星辰。

而山西博物院,正是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使山西博物院独具魅力的,不仅仅是独特新颖的建筑造型,更是众多价值连城的馆藏文物。

从史前文明到明清书画,从夏商战火到晋朝风云,山西博物院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诉说着波澜壮阔的历史。

如斗似鼎 气势如虹走过漪汾桥,远远地就看到位于滨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这是一组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建筑,造型独特,雄伟庄严。

总平面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构图手法,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共同拱卫衬托着位于主次轴线交会处的主馆,形成庄重对称的格局。

主馆的造型如斗似鼎,方正规矩,逐层向外斜挑,体现了古人“如鸟斯革,如羽晕斯飞”的审美取向。

主馆的主题形象,被赋予了“斗”和“鼎”的寓意。

“斗”象征丰收喜悦,“鼎”象征安定吉祥,表达了“和平发展”的象征意义和美好祝愿。

这座气势如虹的建筑,默默地伫立在汾河西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望着朝阳下渐渐苏醒的龙城和落日余晖中车水马龙的都市,诉说着三晋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走进宽敞明亮的圆形中央大厅,正中是金光璀璨的“山西博物院”标识,内部空间设计仿自应县木塔造型,大厅上方的采光顶呈八角状逐渐向内收拢,生成“太极中央,四面八方”之势,融天、地、人、时空于一体,利用水池、叠水、雕塑、展品等景观设计创造文化氛围。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

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展厅一直借用太原文庙,2004年新馆落成后,正式定名为山西博物院。

山西历史文化古迹

山西历史文化古迹

山西历史文化古迹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省份。

这里拥有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古迹,以下是其中一些:1.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是晋国的宗祠。

晋祠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如圣母殿、鱼沼飞梁等。

2.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华严寺内有许多珍贵的佛像和壁画,是大同市的文化地标之一。

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街道布局完整,被誉为“中国的古都”。

4.永济黄河老桥: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黄河大桥,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黄河大桥之一。

永济黄河老桥始建于唐朝,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

5.芮城古城: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遗址,也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代表之一。

芮城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城墙高大坚固,城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遗址。

6.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中国著名的寻根祭祖圣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移民的历史见证之一。

洪洞大槐树始建于明代,是许多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7.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朝,塔身高大雄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8.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关帝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朝,是许多华人信仰的中心之一。

9.晋商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是中国第一个以晋商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晋商博物馆内展示了晋商文化的历史、文化和商业活动等,是了解晋商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10.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展示了八路军在太行山区的抗日战争历程和革命精神。

以上仅是山西历史文化古迹的代表之一,山西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值得探索和发现。

晋国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晋国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晋国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晋国博物馆镇馆之宝——铭刻国家记忆的石碑
晋国博物馆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之一,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

而其中的镇馆之宝,是一块古老的石碑,承载着晋国的历史与荣耀。

这块石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被发现于一座古老的墓葬之中。

石碑正面刻
有精美的浮雕,以极高的技艺展现了古代晋国的文化和社会风貌。

浮雕中的人物形象栩栩
如生,表达了晋国人民智慧和勇敢的品质。

更加令人震撼的是石碑的背面。

镌刻在背面的字体古朴而独特,每一个字都深深刻在
这块坚硬的石头之上。

这些字体所蕴含的信息,成为了探寻晋国历史的线索。

石碑上的文字记录了晋国的建国历程、历代君王的事迹、社会制度以及重大事件。


过仔细研读这些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晋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君臣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晋国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晋国博物馆的专家通过对石碑的研究,解读了其中的许多信息。

这份镇馆之宝让我们
对晋国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揭示了更多的谜团和未解之迷。

它是晋国博物馆馆
藏中的瑰宝,也是我们理解晋国历史的重要途径。

每一次站在石碑前,看着古朴的浮雕和文字,仿佛我们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晋国
的兴衰与辉煌。

这块镇馆之宝见证了晋国的辉煌历史,铭刻了晋国人民的智慧和奋斗,也
让我们对晋国的过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晋国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保护和研究这块石碑,以期能够揭示更多的历史信息,并通
过展览和研究活动和观众分享精彩的晋国历史。

这块石碑不仅仅是一件文物,更是晋国博
物馆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走近晋国历史的窗口。

侯马铸铜遗址

侯马铸铜遗址

侯马铸铜遗址
中国东周时期晋国铸造青铜器作坊的遗址。

位于山西侯马晋城遗址牛村古城南。

面积20万平方米。

1955年起发掘。

遗址内发现居住址、窖穴、水井、道路、陶窑、熔铜炉及铸铜工具、铜锭、铅锭、陶范等。

共出土3万余块陶范,其中有1000余块可辨认所铸的器形,万余块雕刻有夔龙、夔凤、云雷、饕餮、人物等纹饰。

出土物证明,当时这里铸造各种礼器、乐器、工具、兵器、货币、车马器和装饰品。

经研究,可知当时铸造青铜器具,要经过塑模、翻范、烘烤、合范、浇铸等道工序;制造工具、兵器、货币等使用单范或合范铸造,礼、乐器则用复合范,且分铸法的运用更加熟练。

焊接技术在这一时期已被应用,已掌握锡焊、铜焊、铅锡合金焊接等技术。

大约在春秋中期以后,还出现青铜器表面嵌入红铜片和金银丝的“嵌铜”和“错金银”等工艺,鎏金技术和在器表刻划花纹的工艺已兴起。

这一发现揭示出东周时期的铸铜技术及工艺水平,推进了中国冶金史的研究。

春秋晋国文物

春秋晋国文物

春秋晋国文物
春秋时期的晋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其文物遗产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与春秋晋国有关的文物类型和特点:
1. 青铜器:晋国的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纹饰而著称。

这些青铜器多为礼器,用于祭祀、宴会等重要场合,反映了晋国贵族的奢华生活和对礼制的重视。

2. 玉器:春秋时期的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高峰,晋国的玉器以其精美的雕工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玉器多用于装饰和象征身份,也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3. 陶器:晋国的陶器种类繁多,包括日常生活用具、建筑装饰等。

这些陶器不仅实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

4. 竹简和木牍:春秋时期的晋国,竹简和木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

这些文献记录了当时的法律、历史、文学等内容,是研究晋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5. 兵器:晋国的兵器种类繁多,包括剑、矛、盾等。

这些兵器的制作精良,反映了晋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和军事技术的发展。

6. 车马器:春秋时期的晋国,车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车马器包括车轴、马具等,这些文物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交通工具和战争方式的宝贵资料。

7. 墓葬文物:晋国的墓葬文物包括陶俑、金银饰品、玉器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晋国贵族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

春秋晋国的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且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晋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成就和军事实力。

以晋国博物馆为例谈遗址保护中的建筑设计

以晋国博物馆为例谈遗址保护中的建筑设计

以晋国博物馆为例谈遗址保护中的建筑设计作者:陈敏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摘要: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项目为例,结合晋侯墓地遗址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阐述了遗址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从功能布局、参观流线等简述设计的特点,并总结了保护措施,使其更好地反映中华文化和继承。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设计保护一、项目背景曲村天马遗址的核心区域发掘出土九组十九座晋国早期国君和夫人的墓葬,十座车马坑,出土文物12000多件套。

根据保护计划,确定以墓葬为中心约300米,南北宽约300米的废墟博物馆,设计保护九组晋侯墓葬和已经被发现的马匹坑。

基诺博物馆建设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废墟博物馆,重点是保护研究。

晋国博物馆建设项目是以文物保护为中心,以旅游为中心,集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遗址博物馆。

二、设计理念1、作为遗址博物馆的遗址博物馆,我们根据项目的特点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设计的最终“概念和目标”。

1.1运用最新的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展现多元文化的积淀。

1.2通过现代艺术手段,重现了2700年前晋国遗址的景观环境,展示了广袤、遥远、神秘的晋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设计过程与手法2.1“国”字形平面。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

[2]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

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

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

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这对后世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晋文化遗产的。

晋国博物馆广场根据轴方向的原有遗址群,继承空间图纸上的远古祖先首都建设,建筑甚至可以包括是坟墓,它反映了意识的中心,在中国传统文化天地。

在这片自然景观的地形中脱颖而出的人工印记,也生动地展示了古代晋国人民的开拓精神。

2.2技术和材料。

晋国博物馆将以现代建筑技术和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意义的建筑手段和材料,展示广袤的晋文化。

晋朝的历史遗迹与考古发现

晋朝的历史遗迹与考古发现

晋朝的历史遗迹与考古发现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衰与壮丽的历史故事引人入胜。

在晋朝的历史遗迹与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面貌与人们的生活。

本文将以晋朝的历史遗迹与考古发现为主线,探讨那些令人震撼的发现和它们对于我们了解晋朝的重要性。

一、洛阳-晋都的重要遗址晋朝的首都洛阳是当时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洛阳故城是晋都的主要遗址之一,它保留了大量与当时政治决策和统治有关的建筑、墓葬以及生活用品、器物等。

这些遗址为研究晋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二、山西平遥古城与壶口瀑布山西平遥古城是晋朝的一个重要古城,也是中国现存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市之一。

古城内的建筑、街道和市井风貌展示了晋朝时期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特点。

而山西的壶口瀑布是中国最大的黄河瀑布群,它被誉为“黄河第一奇观”。

壶口瀑布作为自然景观与晋朝历史遗迹交相辉映,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观赏体验。

三、晋陵-晋明陵与晋惠帝陵晋陵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皇家园林陵寝,内有晋朝时期的众多帝王陵墓。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晋明陵,它是当时文化名人晋愍帝司马邺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被誉为中国古代陵墓艺术的瑰宝。

晋明陵墓葬结构独特,有精致的壁画、石刻和陶俑等,展示了晋朝时期的艺术风貌。

而晋惠帝陵则是晋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大牛湖文化遗址-晋朝的官方证明大牛湖文化遗址位于山西阳泉市,出土了大量晋朝时期的文物,对于研究晋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陶器、漆器、玉器等,展示了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艺术风格。

这些考古发现为我们理解晋朝时期的社会状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结:晋朝的历史遗迹与考古发现带给我们了解晋朝历史的重要线索和证据。

洛阳故城、山西平遥古城与壶口瀑布、晋陵的晋明陵与晋惠帝陵以及大牛湖文化遗址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它们丰富了我们对于晋朝历史的认识,并促进了晋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春秋晋国离宫——铜鞮宫访记

春秋晋国离宫——铜鞮宫访记

铜鞮是沁县古县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建制县之一。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诸侯兼并争霸日趋激烈,列国王室贵族奢靡风气日盛,当时集中地反映在城郭宫室的营建上。

晋国由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其宫室建筑代表了当时列国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

晋国见于文献记载而留有名字的宫室,首推当今沁县南境濒临白玉河的铜鞮宫和新绛西南境汾、浍二河汇流处的虒祁宫。

铜鞮宫是晋平公修筑的一处别宫,规模宏大,连绵数里。

铜鞮宫遗址位于沁县南22.5公里处南池乡古城村与沙圪道村之间,北靠召则岭,南依杨安山,坐落于两河间的台地上,白玉河自西向东流贯其北,待贤河北来环绕其南。

铜鞮宫东南城保存最好,遗存高6米,底宽10 余米,略呈圆柱状,春 秋 晋 国 离 宫——铜鞮宫访记◇ 张敏慧夯土层尚可辨识者高65厘米,计10层,每层厚6.5厘米。

夯土层中有夹砂灰陶鬲足及陶片。

这座城角遗址,传奇般地经历2500多年,成为铜鞮宫迄今最为显著的标识。

最早记载铜鞮的文献,是以离宫的名字出现的。

铜鞮称县之前,“铜鞮”二字在典籍中多次出现。

《左传·成公九年》(前582年)记载:“是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执诸铜鞮。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记载: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朝聘,子产坏晋馆垣,晋平公派士文伯来责问子产,子产曰“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从中可知,当时铜鞮宫不仅影响甚远,而且建造规模也是十分宏大的。

春秋时期,铜鞮作为晋国东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晋国完成其霸业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乐霄为铜鞮大夫。

”晋杜预注:“铜鞮,晋别县,在上党。

”铜鞮宫的命名取意于所在的铜鞮城,铜鞮城则出于其濒临的铜鞮河,铜鞮河则又出于古来属于北方少数民族所聚居之地,正如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所说“鞮,北狄西戎号也”。

山西晋祠历史介绍

山西晋祠历史介绍

山西晋祠历史介绍
山西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坡头村,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山西晋国的文化祠堂。

山西晋祠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

来自河南洛阳郡的宗族,派出孙渊林和孙尚朔兄弟去晋
阳(今山西)建立晋国。

从此,晋国成为东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山西晋祠也逐
渐发展壮大,被尊为晋高祖的孙渊林和孙尚朔的宗祠。

山西晋祠里收藏了晋国历史文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九祖皇像”,即晋高祖孙渊林
和孙尚朔在晋灵渊皇宫里构筑出的一组九将石像,是中国当时一个非常伟大的文化创作和
发明。

九祖皇像模仿汉族前贤,其中一尊立于池中,另一尊礼拜于其前,另外七尊分别身
着武装、居室、晒竹、圣聚、书画、朝拜、劝学等八种汉族朝拜仪式,形象逼真,色彩明丽,给Heian朝的当时封建礼仪给予了独特的贡献。

此外,山西晋祠还记载着晋代历史上著名的六朝文物。

比如晋代宗族仁宗集的“仁宗
诗文表”、晋代名宦印正的“印正诗文表”、晋代宦官李廷耀的“廷耀咏表”、晋代名历
录著者高兵的“高兵望亭旧刻”、德宗甄愍的“德宗定都六礼表”以及孝朝帝圣金检礼部
的“帝检礼部”等。

这些历史文物,对于研究当时晋国礼仪和历史礼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山西晋祠目前还是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而且还拥有历史学院、民族学院、建筑学院
等一所不可多得的国家级文物文化旅游研究基地,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山西晋祠历经千年变迁,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是山西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无
论是晋祠位于清风吟碧波碧,或是九祖皇像传递出千年古老的文明历史,都吸引着无数游
客前来参观游览,深深被这里的历史文化景观所打动。

晋国博物馆墓坑介绍

晋国博物馆墓坑介绍

晋国博物馆墓坑介绍晋国博物馆那墓坑啊,可真是个神秘又让人惊叹的存在。

一走进晋国博物馆,看到那墓坑,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晋国的大门。

那墓坑,就像一个巨大的时间胶囊,把晋国的好多秘密都给封存起来了。

你看那坑的形状,规规矩矩的,又带着一种庄严的感觉,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静静地躺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这墓坑可深着呢,往下看的时候,感觉就像在看一个无底洞,当然啦,它是有底的。

那里面的构造特别复杂,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只不过这个迷宫不是给人玩的,而是古人用来安放他们心中重要东西的地方。

墓道就像长长的手臂,伸展开来,仿佛在欢迎着什么,又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这墓道的墙壁啊,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还能让人感觉到当年修建时的用心,那石头一块一块的,整整齐齐,就像听话的孩子排成队一样。

墓坑里面的陪葬品也特别有意思。

那些青铜器啊,就像一群忠诚的士兵,守护着墓主人。

有的青铜器造型奇特,像那个鸟尊,那姿态就像一只真正的鸟儿要展翅高飞一样,你说古人怎么就有这么奇妙的想法呢?还有那些陶器,虽然没有青铜器那么华丽,但朴实中透着一种亲切,就像一个个憨厚的农夫,静静地待在那里。

这些陪葬品放在墓坑里,就像是在给墓主人开一个盛大的派对,大家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再看那墓坑的规模,大得超乎想象。

这就好比是在地上挖了一个超级大的坑,能放下好多好多东西。

这要是在现代,得用多少挖掘机才能挖出这么大的坑啊。

可是古代的人呢,就靠着他们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一点地把这个大坑给挖出来了,这得付出多少的汗水和努力啊。

你说他们是不是特别有毅力?这就像我们做一件特别难的事情,明明知道不容易,可就是要坚持下去,古代的工匠们就是这样,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为了他们的主人,把这个墓坑打造得如此壮观。

墓坑周围的环境也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那光线暗暗的,就像给墓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偶尔有一束光从某个角落射进来,就像老天爷在偷偷地给我们透露一点古代的秘密一样。

三晋古塔?---?灵岩寺塔

三晋古塔?---?灵岩寺塔

三晋古塔 --- 灵岩寺塔【灵岩寺塔】--- 药师七佛多宝塔 ---“小相村和大相村一样,在汾阳文水之间的公路旁,但是大相村在路东,而小相村却在路西,而且离汾阳亦较远。

灵岩寺在山坡上,远在村后(西),一塔挺秀,楼阁巍然,殿瓦琉璃,辉映闪烁夕阳中,望去易知为明清物,但景物婉丽可人,不容过路人弃置不睬。

”这是距今七十七年前的夏天,梁公和林徽因先生在与今天307国道的方位和走向大致差不多的位置上,看到的一幕景象。

这一幕景象在今天的晋国晋中平原的西部边缘--- 汾阳市杏花村镇,这条即使在从前也不算很宽的国道,是晋国通往秦国、凉国以及西域的主要交通干线。

环绕汾阳市和孝义市周围的这一大片区域内,云集着众多的金元木结构古建筑,以及为数不少的古塔,是晋国文物的密集区之一。

【“市保”标志碑】【灵岩寺及塔】当年梁公和林先生看到的灵岩寺及塔,如今依然存在,但是斗转星移七十余年已经不是他们看到的样子了:灵岩寺及塔,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小相村西的坡地上。

由于村庄无节制的扩大蔓延,这里已经成了热闹的村庄,而当年梁公他们看到的灵岩寺及塔尚在“村后”很远处。

如今的灵岩寺是在梁公他们看到的灵岩寺遗址上草草修建的,好在原灵岩寺主要是砖石结构的券窑建筑,而非纯粹的木结构,所以看起来新建的灵岩寺不算蹩脚。

而灵岩寺塔侥幸完好保存了下来,至今状况仍是当年梁公他们看到的样子。

该塔原在灵岩寺院内为中心,而现在塔到了新建的灵岩寺的山门前。

由于民居的侵占,灵岩寺遗址已经模糊不清了。

【灵岩寺及塔旧照(林徽因先生)】【塔名石刻】【灵岩寺塔基座】灵岩寺塔,也叫“药师七佛多宝塔”,据塔铭记载看,灵岩寺塔建于大明嘉靖二十七(公元1548)年。

也有资料说该塔建于公元1549年,那是因为灵岩寺塔身上还有一块塔铭的落款是“大明嘉靖二十八年”。

灵岩寺塔外观八角十三级,形制特殊,为“楼阁密檐组合式”,类似于正定天宁寺塔。

塔身砖石混合结构,通高36米;塔基掩于地下看不到;塔座为青石质须弥座,须弥座的上下枭为单层覆仰莲瓣,上下枋素面;塔座束腰部分转角处精雕扛角神各一,每边正面以雕刻成花瓶状的立旌划分为三间,饰以精致的花草禽兽等浮雕,甚是美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

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

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铭文前段14行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

铭文用笔厚重质朴,笔势遒劲雄伟,形体舒展、挺拔,虽用圆笔,也有其伟岸与雍容之态度。

"大克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石书法鼎盛时代,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倍受推崇。

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

第四节曲沃晋侯墓地晋侯墓地位于山西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曲村天马遗址内,位于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曲村村东,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沃晋侯墓地是一处西周早期晋国王侯贵族墓地,也是西周时期晋国的早期晋侯墓地,其埋葬时代几乎贯穿整个西周时期。

晋侯墓地现共发现晋侯及夫人墓九组十九座,出土有大量华丽精美的玉器、青铜礼器等随葬品。

随葬的玉器种类繁多,装饰华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玉器,除附属车马坑和若干陪葬品尚未清理外,整个墓地已被完整揭露出来。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曲沃和翼城两县的交界处,东距翼城县城12公里、西南距侯马城区(新田遗址)30公里。

遗址所在为侯马盆地的北部边缘。

遗址的分布范围大致在天马、曲村、北赵、三张四个自然村之间,东西约3800米、南北约2800米,总面积约近11平方公里。

晋侯墓地即位于上述遗址范围的中部。

天马-曲村遗址发现于1962年,翌年进行过小规模的试掘和钻探。

自1979年初开始,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天马-曲村遗址开展了持续十余年的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期间发掘了近千座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晋国中小型墓葬及数万平方米的居住址。

1986年晋侯墓被盗掘,90年代初盗掘之风日盛。

1992年初春,北京大学考古系人员向国家文物局及国务院办公室报告了盗墓情况,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批准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晋侯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

自1992年4月至1994年10月考古队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

共清理晋侯及其夫人的墓葬8组17座、陪葬墓4座、祭祀坑数十座,并探明车马坑5座。

2000年,又发掘1组2座墓葬。

晋侯墓地是目前同时期、同规格墓地中保存最完整、排列最清楚、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处。

9组19座墓葬,从西周早期偏晚阶段延续至春秋初年。

晋侯墓地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2000余件,其中数百件青铜器,几乎涵盖了同期青铜器的全部器类,其中猪尊、兔尊、鼎形方盒、方座筒形器、裸人为足的盉等是十分少见之器。

青铜器铭文可以证经补史,晋侯墓地中就有5位晋侯的名号。

另一类是大量出土的玉器,由玉覆面、佩玉、葬玉、玩玉等组成。

晋侯墓地中还出土有金器、漆器、陶器、骨器、石器等,特别是成组出现的编磬与编钟一起为晋国早期乐器,是礼仪之邦的晋国礼乐文明的真实写照。

一号车马坑21*15M,陪葬战马百余匹、战车24辆,是目前所发现全国西周时期最大的,而且是真车真马,比秦始皇兵马俑早606年(公元前812年)。

晋国墓地完整的布局、有序的排列和带铭文铜器的出土,对晋国史、周代历史,社会与墓葬制度及青铜器研究等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它为人们了解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工艺科技以及葬俗礼仪提供了实证,为"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提供了年代标尺。

该遗址的发掘连续被评为1992、1993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并被《考古》杂志评为"二十世纪中国100个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晋侯墓地保留了丰富的信息,揭示了晋国早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

晋国墓群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和"中国二十世纪考古大发现"之一,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晋国博物馆在晋侯墓地基础上新建,无疑对研究晋国早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和西周早期晋国的历史文化等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价值。

据悉,新建晋国博物馆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已经山西省发改委审批通过。

建成后的晋国博物馆将是山西迄今为止最大的晋国博物馆。

(位于曲沃县城东北曲村--天马遗址的中心,北依崇山,东、南面为滏河河谷,占地面积有20000余平方米。

曲村--天马遗址被曲村、天马、北赵、毛张四个自然村覆盖,东西长3800米,南北宽2800米,共计约11平方公里。

遗址涵盖有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和龙山文化层、夏文化层、西周到战国文化层及秦汉元明文化层等四大文化层,核心部分是晋侯墓地。

晋侯墓地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发现的,自九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北京大学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了七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晋侯墓地的考古发掘在92年、9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曲村--天马遗址规模宏大,延续的时间较长,考古资料表明,这里在西周初期就兴起,在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是鼎盛时期,春秋以后,逐渐衰落。

1996年国务院公布该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侯马晋国遗址春秋时代的晋国,从晋景公十五年(前584)到晋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家分晋,共经历了208年。

在这208年里,都城新田(今侯马一带)为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此时正是我国奴隶制度崩溃、封建社会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解放后发掘出的侯马晋国遗址,为我们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简介晋国遗址现已在侯马发现的古城遗址有5座。

位于牛村的一座古城称牛村古城,位于晋国遗址文物平望村附近的一座古城称平望古城。

古城遗址现场被压在地下一米左右深处。

平望古城遗址的东南角和牛村古城遗址的西北角叠压在一起。

牛村古城南北长1340米,东西宽1100米至1400米,城墙是分块夯筑的,南墙内有一条绕墙而行的行车道,墙外有宽6米、深4米的护城河。

宫殿建筑遗迹,位居城中北部。

殿基成正方形,高约0.8米,长宽各52米。

平望古城的宫殿遗迹,在城中偏南,分为三级,最下一级是正方形,长宽各7.5米,第二级高出地面4米,第三级位于第二级的北半部,南北35米,东西45米。

两座古城都有一米多厚的建筑坍塌物。

同时发现的还有白店古城、台神古城、马在古城。

从古城遗址可以想像出当时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国都建筑是何等宏伟。

据《左传》记载:成公六年(公元前585)晋人由故绛(jiang4深红色)迁都于汾浍(hui4水名)之交的新田,仍称绛,直至晋亡(据《史记》为前376年;据《竹书纪年》为前370或前369)。

以后该地归于魏,渐晋国遗址废弃。

旧说新田在今曲沃县西,据考古发现证明应即今侯马晋国遗址。

1954年由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后经多次勘查发掘,主要有:1956~1957年发掘、勘探,发现古城;1961年发掘平阳机械厂2号铸铜遗址;1962、1965年对遗址进行全面勘探;1962~1964年发掘平阳机械厂22号铸铜遗址;1965~1966年发掘盟誓遗址;1959~1986年多次发掘上马墓地;1984~1986年发掘北坞古城府库遗址和呈王古城东建筑群遗址。

侯马晋国都城废弃后未经大的兴建和破坏,地下遗存保存较好,是春秋中晚期的代表性城址。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东周古城址7座。

城墙为夯土构筑,仅有湮埋地下部分,宽度3~16米不等。

位于西北部的4座古城互相毗连。

其中白店古城位置偏南,保存甚差,整体情况不详。

其他3座晋国遗址古城整体平面呈品字形。

西南的台神古城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宽约1250米;东南的牛村古城东北部呈缺角状,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宽约1100米;北部的平望古城东北角外凸,南北长约1025米,东西宽约900米。

这3座古城面积约4.7平方公里,应是新田的主体部分。

平望古城中部有大型夯土台基1座,南北长约95米,宽约75米,北高南低呈阶梯形,现存高约8.5米。

台基南分布大型夯土基址20余处。

牛村古城西北部有方形夯土台基1座,每边长约52.5米,现存高6.5米。

南面亦分布一些残破夯土基址,其东、南两面有长约400米的夯土围墙与牛村古城城墙相接。

这些地方应是当时的宫殿区。

此外,台神古城西北汾河岸上有大型夯土台基一处。

东北部的马庄古城平面曲尺形,中部有南北向城墙相隔,东城南北长约350米,宽约300米,内有夯土台基1处;西城南北晋国遗址文物长约250米,宽约200米。

东部的呈王古城平面曲尺形,中部有东西向城墙相隔,北城东西长约400米,宽约168米,内有数处建筑基址;南城东西长约214米,宽约105米。

北坞古城在遗址东北部北坞村东南,距中心地带较远,时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包括东西并列两座近方形的古城。

东城边长约550米,西城边长约380米。

东城中部探出成组建筑基址,西南部发掘出3座东西并列的府库类遗址,每座南北长58米,宽16米。

按其时代、形制等分析,可能为卿大夫的封邑。

牛村古城南郊一带分布着密集的铸铜、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

浍河南岸上马村东为一处西周至东周时期的墓地。

呈王古城东南一带为与祭祀有关的排葬墓、埋牲坑、盟誓遗址和建筑基址。

分布在牛村古城南郊。

2号与22号两处铸铜遗址相距约400米,面积各约2万余平方米。

发掘出房屋70余座,井、窖穴、灰坑、窑、瓮棺葬等遗迹1500余个和一处长70余米、宽晋国遗址7~8米的工作场所。

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少量为窑洞式,平面长方形、方形或圆形,一端有台阶式门道。

窖穴、灰坑多长方形、圆形,个别弃埋有人骨骸。

水井皆长方形,深13~15米,大部两侧壁上有脚窝。

出土与铸铜有关的生产工具有铜和骨制的多种刻刀和多量砺石,还有大量陶范、熔炉、通风管、炼渣和100余件铅锭。

熔炉一般直径约30厘米,草泥质,由一、二层炉圈和炉盆相接构成。

通风管亦草泥质,多呈牛角状,长40~50厘米。

共出土陶范约5万余块。

各遗址生产上可能有分工。

2号遗址的产品以鼎、簠、壶、舟、匜、鉴等礼器和编钟为主,另有车軎、当卢、马衔等车马器和阳燧、带钩、镜等用具。

陶范中约半数为模,多数范未经浇铸,有的且已合好待铸。

22号遗址产品以、斧、凿等工具为主,多达数千件,另有少量剑、戈、镞等兵器和空首布范。

绝大部分范经浇铸,另出多量熔炉、通风管。

西南的54号遗址出土空首布芯10万个以上。

空首布范和空首布皆为耸肩、尖足,个体较大。

西北部一个灰坑1964年采集带钩和车马器范1万余块,带钩形制多样,有的大小成列。

陶范中有花纹的约1万块。

最常见的主体纹饰为二方或四方连续纹样的蟠螭纹,形式富于变化。

云雷、绹索、鳞片、贝纹多作为镶边、界带或衬地。

常见纹饰还有蟠虺、蟠螭衔虺、兽面、龙、凤、虎、牛、鸟、垂叶、涡纹等。

其中蟠螭衔虺、兽面衔螭及凤纹为多层浮雕式,雄浑古朴,极富特色。

还晋国遗址有作为器物座承的人形,其中女性为立人,头戴月牙形冠,着长衣,腰系带,打双蝴蝶结;男性为跪坐人形,"断发纹身",腰系带,背部斜插短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