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历史年表

合集下载

晋朝年史

晋朝年史

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四年。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

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

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

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

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

公元290年病逝,时年55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

司马衷,字正度,河内温县人。

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

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

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

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

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

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

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

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

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

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

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

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匈奴贵族政权刘汉军俘虏,次年后被刘汉主刘聪用毒酒毒杀,时年30岁。

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

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

初为秦王,驻守长安。

历代皇帝更替——晋

历代皇帝更替——晋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始于武帝司马炎,终于愍帝司马邺,共4帝。

晋朝统一了全国,但由于皇帝昏庸,只4帝就土崩瓦解。

国家又陷于分裂。

西晋皇帝谱1,武帝司马炎(236-290)公元265年乙酉年十二月称帝,年号(泰始),公元275年乙未年改元(咸宁),公元280年庚子年四月改元(太康),公元290年庚戌年改元(太熙),共在位26年,武帝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265年,司马炎即晋王。

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280年,攻下建业,吴国灭亡,完成了统一事业。

晋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

司马炎死于290年,时年55岁。

2,惠帝司马衷(259-306)公元290年庚戌年四月即位,年号(永熙),公元291年辛亥年改元(永平),同年三月又改元(元康),公元300年庚申年改元(永庚),公元301年辛酉年四月改元(永宁),公元302年壬戌年十二月改元(太安),公元304年甲子年改元(永安),同年七月改元(建武),同年十一月改元(永安),同年十二月又改元(永兴),公元306年丙寅年六月改元(光熙),共在位17年,惠帝,武帝第二子。

司马衷是一个白痴。

即位后,无力理政,发生诸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司马衷死于306年,时年48 岁。

3,怀帝司马炽(284-264)(306-312)年在位,公元307年丁卯年年号(永嘉),在位6年,怀帝,晋武帝第二十五子。

司马炽继承了惠帝的烂摊子,并无雄才大略。

312年,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俘,次年被杀。

时年30岁。

4,愍帝司马邺(300-317)(公元313年葵酉年四月年号建兴-316)在位,在位4年,司马邺,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

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

,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

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始于元帝司马睿,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265年12月 - 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帝国。

旋大封司马氏皇族为王,亲王统率500-5000人不等的封国军队,内斗从此埋下祸根。

270年6月 - 鲜卑秃发部落首领树机能在万斛堆起兵叛晋。

271年1月 - 并州匈奴监国右贤王刘猛叛晋出塞。

279年12月 - 秃发树机能战败被杀,凉州平定。

280年3月 - 晋龙骧将军王浚率军攻入建业,吴主孙皓请降,吴国亡,中国一统。

281年10月 - 鲜卑慕容部落兴起,首领大单于慕容涉归开始攻击辽西。

290年4月 -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白痴皇帝司马衷即位,皇后贾南风掌权。

291年3月–贾皇后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消灭当权的杨氏集团(皇太后杨芷的娘家),并召汝南王司马亮进京辅政。

八王之乱开始。

6月 - 不满司马亮削夺诸王军权,司马玮与贾皇后再次发动政变,杀司马亮。

而贾皇后在太子少傅张华建议下,随即又瓦解司马玮所部,逮捕并处死司马玮。

294年5月 - 匈奴部落首领郝散叛晋。

8月 - 郝散归降后被杀。

295年本年 - 鲜卑索头部落拓跋氏兴起。

296年夏季 - 郝散的弟弟联合羌人和卢水胡人起兵叛晋。

秋季 - 秦、雍二州匈奴、羌、氐各部落全部起兵叛晋,拥立氐人齐万年为皇帝,官军不能平定。

12月 - 仇池氐族首领杨茂搜自略阳返仇池,自称辅国将军、右贤王。

298年本年 - 略阳巴氐人李特兄弟,受秦、雍流民拥护,率流民自汉中进入梁、益二州以避战乱。

299年1月 - 齐万年叛乱平定。

本年 - 太子洗马江统上《徙戎论》,主张将中原各少数民族外迁,未被采纳。

300年3月 - 贾皇后使人杀害废太子司马遹。

4月 - 赵王司马伦借机发动政变,逮捕并废黜贾皇后,随即又假传圣旨将其毒死。

贾氏集团被消灭。

8月 - 淮南王司马允(不在八王之列)因不满司马伦剥夺其军权,出兵攻击司马伦,失败被杀。

本年 - 益州刺史赵钦,因是贾皇后亲族,拒绝朝廷征调返京,起兵攻略州郡,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并自建年号。

东晋十六国年表

东晋十六国年表

东晋十六国年表304年,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

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后称汉王,建立汉赵王朝。

306年,成汉李雄自称皇帝,国号「成」。

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

八王之乱结束。

307年,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石勒投效汉赵王朝308年,汉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汉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汉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

十月,汉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310年,汉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六月,汉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

史称「永嘉之祸」。

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313年,二月,汉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

汉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汉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316年十一月,汉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

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

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十二月,汉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晋王司马睿正式称帝。

七月,汉赵刘聪死,子刘粲继位。

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

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

319年,刘曜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

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汉赵帝国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帝国建立。

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嵬,失败。

慕容嵬攻陷平州320年,晋凉州刺史张寔被杀,弟张茂继位,前凉王国建立。

东晋豫州刺史祖逖与后赵赵王石勒隔黄河对峙。

321年,后赵石虎击败辽西段氏,河北、山西尽入后赵版图。

晋十六国南北朝历史年表

晋十六国南北朝历史年表

备注
废帝(萧 昭业)
后废帝 (萧昭文) 明帝(萧 鸾,498)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萧 宝融)
祖冲之 (429500)逝
502
齐(479502)亡
Liang 梁 (502557,计 56年)
公元 干支 年号 皇帝 备注
武帝(萧
502
天监 衍,-
549)即位
印度达摩
祖师
520
普通
(Bodhidh
哀帝(司 马丕,365)
葛洪 (284363?) 逝,著有 《抱朴子 》
废帝(司 马奕)
简文帝 (司马 昱,372)
陶渊明 (365427)生 桓温第三 次北伐, 大破南 燕,粮道 却为南燕 、前秦所 截,温还 建康,废 帝奕
孝武帝
372
(司马 曜,-
396)
373
宁康
376
太元
净土宗始
祖慧远
379
arma)东

527
大通
529
中大通
《文选》
作者昭明
531
太子(萧 统,501-
535
531) 逝

544 甲子年
546
中大同
547
太清
简文帝
549
(萧纲,-
551)
550
大宝
551
天正
豫章王 (萧栋)
元帝(萧
552
承圣 绎,-
554)
554
贞阳侯 (萧渊明)
555
天成
555
绍泰
敬帝(萧 万智)
556
晋 十 六 国 南 北 朝 历 史 年 表
维基百 科,自由 的百科全 书 跳转到: 导航, 搜 索

晋国末期大事年表(前453年~前349年)

晋国末期大事年表(前453年~前349年)

前453年(晋出公二十二年)赵无恤、魏驹、韩虎共灭智瑶而分其地。

是年河绝于扈。

前452年(晋出公二十三年)晋大夫智开率其邑奔秦。

晋出公闻三家共分智氏之地,打算讨伐三卿,并将此事转告齐、鲁两国,却被三家攻伐,晋出公被迫出走,奔楚,道死。

(《史记》误以三家杀智伯事为四卿分范、中行事,且误作出公十七年奔齐)三家立晋昭公曾孙骄为国君,是为晋哀公。

前451年(晋哀公元年)此年为晋哀公元年,《史记晋世家》作晋哀公,《世本》作晋懿公,《竹书纪年》作晋敬公,这里谥号姑且依照《晋世家》。

或许“哀”、“懿”、“敬”皆是晋侯骄的谥号,一君三谥,如韩威侯即韩宣惠王,亦一君三谥也。

前448年(晋哀公四年)晋大夫智宽率其邑人奔秦。

前446年(晋哀公六年)魏驹(魏桓子)卒,其子魏斯(魏文侯)立(《史记》谓文侯乃桓子孙,误)。

前441年(晋哀公十一年)晋赵嘉会诸侯之大夫,与越令尹宋盟于巩,遂以伐齐,齐人始为长城于济。

(赵嘉即赵桓子,赵襄子之子,《史记》误作赵襄子同母弟。

此条出自《清华简系年》,晋哀公十一年时赵襄子尚在世,故有学者认为此条中“赵桓子会诸侯之大夫”当为“赵襄子会诸侯之大夫”之误,今从原文。

)前434年(晋哀公十八年)晋哀公薨,子柳立,是为晋幽公。

前433年(晋幽公元年)幽公立,独有绛、曲沃,馀皆入韩、赵、魏三家。

幽公反朝韩、赵、魏三家。

前431年(晋幽公三年)是年为卫昭公元年,是时三晋强,卫如小侯,属之。

前430年(晋幽公四年)晋赵狗率师与越王朱句伐齐,晋师入(齐)长城句俞之门。

前427年(晋幽公七年)晋大旱,地长生盐。

前425年(晋幽公九年)赵无恤(赵襄子)卒,献子赵浣立,治中牟。

赵浣,赵无恤兄赵伯鲁之孙。

赵无恤之子赵嘉(《史记》误作赵襄子同母弟)逐赵献子自立,是为赵桓子。

韩虎(韩康子)亦卒,子韩启章立,是为韩武子。

丹水出相反击。

前424年(晋幽公十年)晋魏斯始称侯,是为魏文侯。

(《史记楚世家》:“简王八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始列为诸侯。

晋国详细年表

晋国详细年表

晋国灭亡了虢国,回 师时灭虞,俘虏了虞 公和虞国大夫百里奚 。晋献公把女儿许配 给秦穆公,把百里奚 当作陪嫁的仆人送到 秦国。
654
献公派兵再伐屈,夷 吾奔梁
晋伐翟,受到反击而
退兵。当时晋国强
652
盛,“西有河西,与 秦接境,北边翟,东
至河内”。骊姬之妹
为献公生卓子。
齐桓公在葵丘主持盛 大盟会,晋献公因为 重病缠身,没有赴会
、卫叔武(卫成公之
弟,成公在野,未前
往)及莒子,盟于践
土。
晋以臣面见诸侯之 君,彰显其高人一头
631 的优越感,也标志着
晋国霸业达到了巅峰 。
630
晋文公纠合秦穆公联 合向郑国发起进攻
629
以赵衰稀释狐氏大权 。赵氏开始强盛。
一代霸主晋文公与世
628
长辞,晋国大丧。众 臣拥立公子欢即位,
史称晋襄公。
执掌国家政权。
楚庄王逝世。晋国讨伐
591
齐国,齐国派太子强到 晋国做人质,晋军才停
止进攻。
齐国讨伐鲁国,夺取了
隆。鲁国向卫国告急。
卫国和鲁国都通过郤克
589 赂晋国求救。晋国就派
郤克、栾书、韩厥用八
百辆战车和鲁国、卫国
共同讨伐齐国
齐军大败而逃,晋才答
应与齐讲和而离去。
588
想尊称晋景公做王,景 公辞谢不敢当
鲁成公朝拜晋君,晋
君很不礼貌,鲁君生
587 气地走了,背叛了晋
国。晋国讨伐了郑
国,攻下了汜。
梁山发生山崩。晋君
586 询部伯宗,伯宗认为
不值得大惊小怪。
584
吴、晋两国开始有交 往,约定讨伐楚国。
晋国杀死了赵同、赵 括,并灭亡了他们的家 族。韩厥说:“怎么能 忘记赵衰、赵盾的功劳

三国两晋 纪年表

三国两晋 纪年表

中国历代皇帝表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l7年。

两晋: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

历十一帝,建都:金陵l、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l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三国(220年—280年)220年:魏国建立,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三国开始,东汉灭亡221年:蜀国建立,刘备称帝,孙权称吴王222年:吴国建立222年:彝陵(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所败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234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病死249年:高平陵事变,曹爽、何晏等被杀,司马懿专擅魏政263年:魏灭蜀,刘徽注《九章算术》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西晋武帝,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316年)280年:西晋杜预、王浚等伐吴,吴亡291—306年八王之乱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国号汉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东晋(317年—420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319年:汉刘曜改国号赵,史称前赵,羯族人石勒称赵王,史称后赵354年:桓温北伐,到达灞上376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383年:淝水之战,苻坚大举进攻东晋失败399年:孙恩起义,名僧法显赴天竺南北朝(420年—589年)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

南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北方462年:祖冲之创大明历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南齐,宋亡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南齐亡524年:六镇起义、关陇起义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548—552年侯景之乱550年:高洋建立北齐,东魏亡557年:宇文觉称天王,是为孝闵帝,北周建国。

宇文护废觉,立宇文毓为天王,是为明帝,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高祖陈霸先,国号陈560年:宇文护废明帝,立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宇文邕561年:北周上番服役由八番改为十二番564年:北齐颁新律令。

又重新颁布均田令574年:周武帝禁佛、道两教,毁经、像,命沙门、道士还俗575年:周大举攻齐,连战皆捷,旋退577年:周武帝率兵入邺,北齐亡579年:周宣帝传位于太子阐,是为静帝580年:北周宣帝死,杨坚擅权581年:杨坚即皇帝位,国号隋,北周亡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晋国详细年表11-7-30

晋国详细年表11-7-30

公元前812 809 806 803 785 782 781 771746 745 739 731 724 718 715 710 708 705 703 697 679 677 672 665 661晋文侯在汾水流域扩张晋国疆土,并得到周平王的承认,邠地就是晋文侯并吞的。

文侯薨,昭侯即位。

昭侯封其叔姬成师于曲沃,是为曲沃桓叔,曲沃大于翼城,埋下了日后曲沃与翼(曲沃庄伯知道鄂侯死讯后,兴兵伐晋,周平王派虢公率兵伐曲沃庄伯,庄伯退回曲晋入侵曲沃以南的小邑陉廷,陉廷与曲沃武公在次年联兵伐晋,哀侯被俘。

晋人立曲沃武公派自己的叔父姬韩万杀了晋哀侯。

曲沃武公于小子四年(前705年)诱杀了晋小子侯,周桓王派兵伐曲沃武公,武公退晋穆侯即位,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九任统治者周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

姬仇率领其追随者袭殇叔而立,是为晋文侯。

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

平王宜臼和携王余臣各自称王,周二王并立。

文侯杀周携王,周室归一。

曲沃庄伯在晋国都城翼弑杀了孝侯,晋人攻曲沃庄伯,庄伯退回曲沃。

晋人立孝侯伐条。

生太子姬仇晋大臣潘父弑杀了昭侯,迎立曲沃桓叔。

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退曲沃桓叔卒,子鳝代桓叔,是为曲沃庄伯。

周卿士虢仲与芮、梁、贾、荀四国之君伐晋曲沃武公。

然不能阻止曲沃攻翼。

晋文公重耳出生。

曲沃武公伐晋侯缗,入翼,杀晋侯缗,尽有晋地。

更号晋武公。

晋灭霍、魏、耿。

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伐千亩,有功。

生少子姬成师。

穆侯去世后,其弟殇叔自立,太子姬仇出奔。

760曲沃庄伯卒,子称立,是为曲沃武公。

晋武公薨,子献公诡诸立。

公子申生,乃仁德君子,再加之他是齐桓公外孙,不久晋伐骊戎,得骊姬及其妹,二人受到献公宠幸。

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656654647646641638637634633631晋惠公让太子圉到秦当人质。

重耳离开齐国,在曹国被无礼对待。

晋军大败,惠公被俘,秦晋两国订立盟约,然后被礼送回晋,继续为君,直至逝世秦国发生灾荒,也请求晋国交给一些粮食,惠公没有给秦国运粮。

晋朝编年史

晋朝编年史

晋朝编年史晋王朝:(公元265~420年)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期:公元265年:乙酉,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吴末帝孙皓甘露元年;曹魏政权抚军大将军、晋王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西晋王朝正式建立,司马炎称晋武帝,建元“泰始”公元266年:丙戌,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吴末帝孙皓甘露二年(宝鼎元年)公元267年:丁亥,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吴末帝孙皓宝鼎二年公元268年:戊子,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四年;吴末帝孙皓宝鼎三年(西晋与孙吴之间持续爆发“江夏之战”、“襄阳之战”、“合肥之战”)公元269年:己丑,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五年;吴末帝孙皓宝鼎四年(建衡元年)公元270年:庚寅,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吴末帝孙皓建衡二年;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在今宁夏中卫沙坡头爆发“万斛堆之战”公元271年:辛卯,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吴末帝孙皓建衡二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越南爆发“交趾之战”);西晋与羌胡之间爆发“青山之战”;西晋与匈奴去卑单于之间在今河北保定地区爆发“并州之战”公元272年:壬辰,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八年;吴末帝孙皓凤凰元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湖北宜昌爆发“西陵之战”公元273年:癸巳,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九年;吴末帝孙皓凤凰二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江西弋阳爆发“弋阳之战”公元274年:甲午,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十年;吴末帝孙皓凤凰三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安徽淮北爆发“枳里之战”公元275年:乙未,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元年;吴末帝孙皓天册元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湖北武汉爆发“江夏之战”公元276年:丙申,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二年;吴末帝孙皓天玺元年;鲜卑民族发动侵扰西晋边地之战;晋武帝持续发动攻击北胡之战、攻击鲜卑之战公元277年:丁酉,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三年;吴末帝孙皓天纪元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湖北武汉爆发“江夏之战”;晋武帝发动攻击鲜卑之战公元278年:戊戌,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四年;吴末帝孙皓天纪二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安徽潜山爆发“皖城之战”;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爆发“武威之战”公元279年:己亥,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吴末帝孙皓天纪三年;西晋司马都督马隆发动攻击鲜卑的“凉州之战”(今甘肃武威凉州) 公元280年:庚子,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六年(太康元年);吴末帝孙皓天纪四年(孙吴政权被西晋龙骧将军王浚击灭,孙皓归降,被晋武帝授予归命侯,晋武帝重新完成中国统一,历史正式进入晋王朝时期);鲜卑部落乘乱发动攻击西晋的“西平之战”(今辽宁盘山)公元281年:辛丑,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二年;鲜卑部落持续发动攻击西晋的“昌黎之战”(今河北秦皇岛)、“辽西之战”公元282年:壬寅,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爆发“昌黎之战”公元283年:癸卯,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原孙吴故将莞奉发动反晋之战公元284年:甲辰,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五年公元285年:乙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六年;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在今河北晋州爆发“肥如之战”;鲜卑大都督慕容·廆发动攻击扶余之战(今辽宁松原)公元286年:丙午,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七年;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爆发“辽东之战”公元287年:丁未,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八年;南康郡平固县吏李丰发动反晋之战公元288年:戊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九年公元289年:己酉,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十年公元290年:庚戌,晋武帝司马炎太熙元年(永熙元年)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期:公元290年:庚戌,晋惠帝司马衷太熙元年(永熙元年)公元291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永平元年(元康元年);西晋爆发延后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八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强大一时的西晋王朝从此开始急剧衰败公元292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二年公元293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三年公元294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四年;匈奴去卑单于在今山西长治发动攻击西晋的“上党之战”公元295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五年公元296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六年;西晋与氐羌之间在今陕西武功爆发“中亭之战”公元297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七年公元298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八年公元299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九年公元300年:庚申,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益州刺史赵廞发动反晋之战公元301年:辛酉,晋惠帝司马衷永康二年(永宁元年);赵王司马伦再次发动大规模内乱;流民起义军领袖李特持续发动攻击益州刺史赵廞的“成都之战”、以及反晋起义的“绵竹之战”、“广汉之战”公元302年:壬戌,晋惠帝司马衷永宁二年(太安元年);齐王司马冏再次发动大规模内乱;鲜卑民族宇文部首领宇文·莫圭与北燕国慕容·廆之间在今辽宁义县爆发“棘城之战”;益州牧李特与河间王司马顒、益州刺史罗尚之间爆发争战公元303年:癸亥,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益州牧李特在四川地区脱离西晋,自称成都王,建立“大成”政权(成都王李雄与益州刺史罗尚随即在今四川郫县地区发动攻击大成的“郫城之战”;益州刺史罗尚接着发动袭击大成政权都城成都西部的“少城之战”);江夏郡道士张昌发动反晋起义;西晋诸王之间爆发“争权洛阳之战”公元304年:甲子,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大成李特二年(大成王李特病逝,其侄李雄在成都称王,建立成汉国,史称成都王,建元“建兴”);西晋匈奴北单于刘渊自称后汉王,建立汉赵,史称高祖,建元“元熙”;中书侍郎刘沈发动攻击河间王司马顒的“长安之战”;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之间在今河南安阳汤阴爆发“荡阴之战”;辅国大将军王濬与成都王司马颖之间在今河北石家庄赵县爆发“平棘之战”公元305年:乙丑,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大成成都王李雄建兴二年;汉赵高祖刘渊元熙二年;西平公(太尉)张轨发动攻击韩陇西太守稚、鲜卑首领若罗·拔能之战;代国政权拓跋·猗狏发动击败汉赵高祖刘渊之战;东海王司马越联合司空司马虓发动攻击长安之战;平阳将军公孙藩发动反晋之战公元306年:丙寅,晋惠帝司马衷永安三年(光熙元年);大成成都王李雄建兴三年,李雄正式称帝,是为大成武帝,改元“晏平”;汉赵高祖刘渊元熙三年;北方一县(黄县,今山东烟台龙口)县令、流民军领袖刘伯根发动流民起义;云南宁州(今云南玉溪)五荟夷发动反晋之战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公元307年:丁卯,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二年;汉赵高祖刘渊元熙三年;蜀郡农民邓定、隗文在今陕西汉中起义并发动“汉中之战”,魏郡马牧(今河南永城)农民汲桑起义并在今山东阳谷发动攻击西晋的“武阳之战”;顿丘郡太守魏植发动反晋之战公元308年:戊辰,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二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三年;汉赵高祖刘渊永凤元年(汉赵高祖发动攻击西晋的“魏郡之战”);洛阳州将军北宫纯发动攻击东莱农民起义军王弥的“洛阳之战”公元309年:己巳,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三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四年;汉赵高祖刘渊河瑞元年(汉赵高祖诏令其子刘聪发动攻击西晋的“洛阳之战”;汉赵将领刘芒荡发动反汉赵国之战;汉赵羯族将领石勒脱离汉赵政权,成立后赵政权,自称王)公元310年:庚午,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四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五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光兴元年(汉赵烈宗持续发动攻击西晋的“怀之战”、“洛阳之战”);并州刺史刘琨发动攻击匈奴铁弗部刘虎及白部鲜卑之战,雍州流民领袖王如发动流民起义公元311年:辛未,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元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元年(西晋与汉赵之间爆发“长安之战”,汉赵烈宗发动攻击西晋的“洛阳之战”);后赵上党公石勒与西晋太尉王衍之间在今山西大同爆发“平城之战”;巴蜀流民领袖杜弢发动反晋起义公元312年:壬申,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六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二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二年(西晋与汉赵之间在今山西太原地区爆发“兰谷之战”、“晋阳之战”);西晋辅国大将军王濬与后赵上党公石勒之间在今河北邢台爆发“襄国之战”公元313年:癸酉,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三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三年(汉赵烈宗帝诏令其弟刘曜发动攻击西晋的“长安之战”);代北拓跋·猗卢联合鲜卑大都督慕容·廆发动攻击西晋的“辽西之战”晋愍帝司马邺执政时期:公元313年:癸酉,晋愍帝司马邺永嘉七年(建兴元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四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四年;西平公(凉州刺史)张寔自立为帝,建前凉国,史称高祖明王;流民起义军领袖杨武在今陕西汉中发动攻击西晋的“梁州之战”公元314年:甲戌,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二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五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五年(汉赵烈宗帝诏令其弟刘曜再次发动攻击西晋的“长安之战”);前凉高祖明王张寔永安元年;后赵上党公石勒在今北京大兴发动攻击西晋的“幽州之战”公元315年:乙亥,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三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六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建元元年;前凉高祖明王张寔永安二年;吴兴郡豪门徐馥发动反晋之战公元316年:丙子,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七年;前凉高祖明王张寔永安三年;汉赵烈宗帝刘聪麟嘉元年(汉赵上党公王石勒发动伏击原代国旧信义将军箕谵之战,继而汉赵烈宗帝诏令其弟大将军刘曜持续发动攻击西晋的“北地之战”、“长安之战”,最后一举攻克西晋的都城洛阳,西晋王朝历国祚五十一年至此灭亡)。

春秋晋国史大事年表

春秋晋国史大事年表

第一章:文侯勤王至曲沃代翼(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679年)前770年(辛未 周平王元年、晋文侯十一年)晋文侯、秦襄公等帅兵护送平王,入于洛邑,自是年史称东周(出土楚简《系年》则曰::“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

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

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将东迁之事系于前759年)。

周平王宜臼赐秦襄公以岐山以西之地,秦始列于诸侯。

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周携王。

前760年(辛巳 周平王十一年、晋文侯二十一年)晋文侯杀周携王余臣(《今本竹书纪年》、《清华简·系年》系此事为平王二十一年,兹从《古本竹书纪年》),周王室统一。

前757年(甲申 周平王十四年、晋文侯二十四年)晋人灭韩。

前746年(乙未 周平王二十五年、晋文侯三十五年)晋文侯仇薨,子昭侯伯立。

前745年(丙申 周平王二十六年、晋昭侯元年、曲沃桓叔元年)晋昭侯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号桓叔,其邑大于晋都,晋由是分裂。

晋靖侯之孙栾宾相桓叔。

前739年(壬寅 周平王三十二年、晋昭侯七年、曲沃桓叔七年、晋孝侯元年) 晋大夫潘父弑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晋人拒之,桓叔败归曲沃。

晋大夫共立昭侯子平,是为孝侯(按《史记》,孝侯当年改元,即昭侯七年为孝侯元年)。

前731年(庚戌 周平王四十年、晋孝侯九年、曲沃桓叔十五年)晋曲沃桓叔成师卒,子鱓(《晋世家》作鳝,《十二诸侯年表》作代)立,是为曲沃庄伯。

前729年(壬子 周平王四十二年、晋孝侯十一年、曲沃庄伯二年)狄攻晋翼郊。

前724年(丁巳 周平王四十七年、晋孝侯十六年、曲沃庄伯七年)晋曲沃庄伯入翼弑晋孝侯,晋大夫逐曲沃庄伯,立孝侯子郄,是为鄂侯。

前723年(戊午 周平王四十八年、晋鄂侯元年、曲沃庄伯八年)晋曲沃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

前719年(壬戌 周桓王元年、晋鄂侯五年、曲沃庄伯十二年)晋鄂侯焚曲沃之禾而还。

西晋大事年表

西晋大事年表

西晋大事年表
附录:
1、西晋(公元265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

西晋为时仅51年,
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

2、八王之乱是中国在西晋时期,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

八王之乱从元康
元年(291年)开始到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

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

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
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正统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4、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

西晋墓穴中除了青瓷,还发现有墓穴
模型、铜镜等。

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陈寿所著。

中国历史年表·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年表·两晋南北朝
丙戌(二)
386
中帝(慕容顗)
建明(1)
丙戌(三)
386
文帝(-望,又名瑶)
建平(1)
丙戌(三)
386
代帝(-忠)
建武(1)
丙戌(三)
386
河东王(-永)
中兴(9)
丙戌(十)
386
陇西部[乞伏氏](265-385)
乞伏祐邻
乙酉
265
乞伏结权
乞伏利那
乞伏祁埿
乞伏述延
乞伏傉大寒
乞伏司繁
(47)
己丑
329
辛丑(八)
401
建始(1)
丁未
407
南燕[慕容氏](398-410) *
世祖献武帝(慕容德)
燕平(2)
戊戌(二)
398
建平(6)
庚子
400
末帝(-超)
太上(6)
乙巳(十一)
405
西燕[慕容氏](384-394)
济北王(慕容泓)
燕兴(1)
甲申(四)
384
威帝(-冲)
更始(2)
乙酉
385
成祖(段随)
昌平(1)
燕元(3)
甲申
384
建兴(11)
丙戌(二)
386
烈祖惠愍帝(-宝)
永康(2)
丙申(四)
396
开封公(-详)
建始(1)
丁酉(五)
397
赵王(-麟)
延平(1)
丁酉(七)
397
昌黎王(兰汗)
青龙(1)
戊戌(四)
398
中宗昭武帝(慕容盛)
建平(1)
戊戌(十)
398
长乐(3)
己亥

历史年表-7晋

历史年表-7晋

晋(西晋)(公元265—316年)265 乙酉晋元帝司马炎泰始元年 (吴末帝孙皓甘露元年) 266 丙戌二年 (二年)(吴末帝孙皓宝鼎元年)267 丁亥三年 (二年)268 戊子四年 (三年)269 己丑五年 (四年)(吴末帝孙皓建衡元年)270 庚寅六年 (二年)271 辛卯七年 (三年)272 壬辰八年(吴末帝孙皓凤凰元年)273 癸巳九年 (二年)274 甲午十年 (三年)275 乙未咸宁元年(吴末帝孙皓天册元年)276 丙申二年(吴末帝孙皓天玺元年)277 丁酉三年(吴末帝孙皓天纪元年)278 戊戌四年(二年)279 己亥五年(三年)280 庚子六年(四年)281 辛丑二年282 壬寅三年283 癸卯四年284 甲辰五年285 乙巳六年286 丙午七年287 丁未八年288 戊申九年289 己酉十年290 庚戌元年291 辛亥元年292 壬子二年293 癸丑三年294 甲寅四年295 乙卯五年296 丙辰六年297 丁巳七年298 戊午八年299 己未九年300 庚申永康元年 301 辛酉二年永宁元年302 壬戌二年303 癸亥二年(成李特建初元年)304 甲子永安元年(成李雄建兴元年)305 乙丑二年306 丙寅三年(成李雄晏平元年光熙元年)307 丁卯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308 戊辰二年(汉刘渊永凤元年)309 己巳三年(汉刘渊河瑞元年)310 庚午四年(汉刘聪光兴元年)311 辛未五年(成李雄玉衡元年)(汉刘聪嘉平元年)312 壬申六年313 癸酉七年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元年314 甲戌二年(前凉张实永安元年)315 乙亥三年(汉刘聪建元元年)316 丙子四年(汉刘聪麟嘉元年)晋(东晋、十六国)(公元317—420年)317 丁丑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318 戊寅二年(汉刘粲汉昌元年大兴元年)(前赵刘曜光初元年)319 己卯二年(后赵石勒元年)320 庚辰三年(前凉张茂永元元年)321 辛巳四年322 壬午永昌元年323 癸未二年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元年324 甲申二年(前凉张骏太元元年)325 乙酉三年326 丙戌四年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元年327 丁亥二年328 戊子三年(后赵石勒太和元年)329 己丑四年330 庚寅五年(后赵石勒建平元年)331 辛卯六年332 壬辰七年333 癸巳八年(后赵石弘延熙元年)334 甲午九年(成李班玉衡二十四年)335 乙未咸康元年(后赵石虎建武元年)(成李期玉恒元年) 336 丙申二年337 丁酉三年(前燕慕容皝 元年)338 戊戌四年(汉李寿汉兴元年)339 己亥五年340 庚子六年341 辛丑七年342 壬寅八年343 癸卯晋康帝司马岳建元元年344 甲辰二年(汉李势太和元年)345 乙巳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元年346 丙午二年(汉李势嘉宁元年)(前凉张重华永乐元年)347 丁未三年348 戊申四年349 己酉五年(后赵石虎太宁元年)350 庚戌六年(后赵石祗永宁元年)351 辛亥七年(前秦苻健皇始元年)352 壬子八年(前燕慕容儁元玺元年)353 癸丑九年354 甲寅十年(前凉张祚和平元年)355 乙卯十一年(前秦苻生寿光元年)(前凉张玄靓太始元年) 356 丙辰十二年357 丁巳升平元年(前秦苻坚永兴元年)(前燕慕容儁光寿元年) 358 戊午二年359 己未三年(前秦苻坚甘露元年)360 庚申四年(前燕慕容〈日韦〉 建熙元年)361 辛酉五年362 壬戌晋哀帝司马丕隆和元年363 癸亥二年(前凉张天锡太清元年兴宁元年)364 甲子二年365 乙丑三年(前秦苻坚建元元年)366 丙寅晋废帝司马奕太和元年367 丁卯二年369 己巳四年370 庚午五年371 辛未六年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元年372 壬申二年373 癸酉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元年374 甲戌二年375 乙亥三年376 丙子太元元年377 丁丑二年378 戊寅三年379 己卯四年380 庚辰五年381 辛巳六年382 壬午七年383 癸未八年384 甲申九年(后燕慕容垂燕元元年)(后秦姚苌白雀元年) 385 乙酉十年(前秦苻丕太安元年)(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 386 丙戌十一年(前秦苻登太初元年)387 丁亥十二年388 戊子十三年(西秦乞伏乾归太初元年)389 己丑十四年(后凉吕光麟嘉元年)390 庚寅十五年392 壬辰十七年393 癸巳十八年394 甲午十九年(前秦苻崇延初元年)(后秦姚兴皇初元年) 395 乙未二十年396 丙申二十一(后燕慕容宝永康元年)397 丁酉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398 戊戌二年(后燕慕容盛建平元年)(南燕慕容德元年)ㄗ控庥阹區« 檜嬲Ë 啋爛ㄘ399 己亥三年(后燕慕容盛长乐元年)(后秦姚兴弘始元年)(北凉段业天玺元年)(后凉吕光承康元年)(后凉吕绍承康元年)(后凉吕纂咸宁元年)400 庚子四年(南凉秃发利孤建和元年)(南燕慕容德建平元年)(西凉李暠 庚子元年)401 辛丑五年(后凉吕隆神鼎元年)(后燕慕容熙光始元年)(北凉沮渠蒙逊永安元年)暠402 壬寅元兴元年(南凉秃发薷檀弘昌元年)403 癸卯二年404 甲辰三年(北魏拓跋珪天赐元年)405 乙巳义熙元年(南燕慕容超太上元年)(西凉李暠 建初元年)406 丙午二年407 丁未三年(夏赫连勃勃龙升元年)(后燕慕容熙建始元年)(后燕高云正始元年)408 戊申四年(南凉秃发薷檀嘉平元年)409 己酉五年(西秦乞伏乾归更始元年)(北魏拓跋嗣永兴元年)(北燕冯跋太平元年)410 庚戌六年411 辛亥七年412 壬子八年(北凉沮渠蒙逊玄始元年)(西秦乞伏炽磐永康元年)413 癸丑九年(夏赫连勃勃凤翔元年)414 甲寅十年(北魏拓跋嗣神瑞元年)415 乙卯十一年416 丙辰十二年(后秦姚泓永和元年)(北魏拓跋嗣泰常元年)417 丁巳十三年 (西凉李歆嘉兴元年)418 戊午十四年 (夏赫连勃勃昌武元年)419 己未元熙元年 ( 夏赫连勃勃真兴元年) 420 庚申二年(西秦乞伏炽磐建弘元年)(西凉李洵永建元年)。

两晋

两晋

265八月,司马昭死,子司马炎继相国,晋王位.十二月,废魏主,称帝,是为晋武帝,国号晋,都洛阳.275中原大疫,洛阳死者以万数晋武帝咸宁五年280晋灭吴,统一全国.291八王之乱开始304十六国开始;306八王之乱结束316,西晋亡317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史称东晋;祖逖北伐319刘曜徙都长安,改国号赵,史称前赵;石勒自称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329后赵出兵攻占上邽,杀太子熙,前赵亡晋成帝咸和五年337鲜卑慕容皝称燕王,建燕国,史称前燕晋成帝咸康四年338鲜卑拓跋什翼犍继代王位;大成国李寿自立,改国号为汉晋穆帝永和三年350冉闵灭后赵,自立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1苻健在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384鲜卑慕容垂在荥阳称燕王;慕容泓称济北王;羌族姚苌在渭北起兵,史称后秦;后燕慕容垂定都中山385西燕慕容冲称帝,入长安;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筑勇士城,史称西秦386鲜卑拓跋珪称代王,都盛乐,改称魏;394后燕慕容垂攻破长子,西燕亡;前秦苻登为后秦姚兴所杀,前秦亡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7鲜卑秃发乌孤称西平王,筑廉川堡为都,此为南凉之始北魏天兴元年398慕容德自立为燕王,史称南燕;400李暠自称凉公,都敦煌,西凉始此晋安帝隆安五年401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史称北凉; 403桓玄废晋安帝,自称帝,国号楚;后凉降于后秦407赫连勃勃称大夏天王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后燕亡.冯跋建立北燕;刘裕北伐南燕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刘裕破广固,南燕亡;卢循,徐道覆北进逼建康,为刘裕所败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卢循败死,至此,孙恩,卢循起义遂告结束晋安帝义熙八年412法显航海回国,次年至建康,著有《佛国记》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刘裕主持"义熙土断"晋安帝义熙十年414西秦袭取乐都,秃发傉檀降,南凉亡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刘裕北伐入长安,后秦亡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赫连勃勃陷长安,在霸桥称帝宋武帝永初元年。

春秋晋国史大事年表

春秋晋国史大事年表

第一章:文侯勤王至曲沃代翼(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679年)前770年(辛未 周平王元年、晋文侯十一年)晋文侯、秦襄公等帅兵护送平王,入于洛邑,自是年史称东周(出土楚简《系年》则曰::“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

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

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将东迁之事系于前759年)。

周平王宜臼赐秦襄公以岐山以西之地,秦始列于诸侯。

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周携王。

前760年(辛巳 周平王十一年、晋文侯二十一年)晋文侯杀周携王余臣(《今本竹书纪年》、《清华简·系年》系此事为平王二十一年,兹从《古本竹书纪年》),周王室统一。

前757年(甲申 周平王十四年、晋文侯二十四年)晋人灭韩。

前746年(乙未 周平王二十五年、晋文侯三十五年)晋文侯仇薨,子昭侯伯立。

前745年(丙申 周平王二十六年、晋昭侯元年、曲沃桓叔元年)晋昭侯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号桓叔,其邑大于晋都,晋由是分裂。

晋靖侯之孙栾宾相桓叔。

前739年(壬寅 周平王三十二年、晋昭侯七年、曲沃桓叔七年、晋孝侯元年) 晋大夫潘父弑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晋人拒之,桓叔败归曲沃。

晋大夫共立昭侯子平,是为孝侯(按《史记》,孝侯当年改元,即昭侯七年为孝侯元年)。

前731年(庚戌 周平王四十年、晋孝侯九年、曲沃桓叔十五年)晋曲沃桓叔成师卒,子鱓(《晋世家》作鳝,《十二诸侯年表》作代)立,是为曲沃庄伯。

前729年(壬子 周平王四十二年、晋孝侯十一年、曲沃庄伯二年)狄攻晋翼郊。

前724年(丁巳 周平王四十七年、晋孝侯十六年、曲沃庄伯七年)晋曲沃庄伯入翼弑晋孝侯,晋大夫逐曲沃庄伯,立孝侯子郄,是为鄂侯。

前723年(戊午 周平王四十八年、晋鄂侯元年、曲沃庄伯八年)晋曲沃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

前719年(壬戌 周桓王元年、晋鄂侯五年、曲沃庄伯十二年)晋鄂侯焚曲沃之禾而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785年
晋穆侯卒,其弟殇叔篡位自立,晋穆侯太子姬仇逃难于外。
前784-前781年
晋殇叔姬殇在位。
公元前781年
姬仇率其众袭杀晋殇叔,夺回君位,是为晋文侯。晋文侯在晋国的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君主。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11年,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杀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晋文侯姬仇与秦襄公,郑武公共立幽王的太子宜臼,是为周平王,并辅助平王东迁洛邑。周幽王余党虢石父又立幽王庶子余臣于携,史称携王。《诗经》有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公元前668年
晋士芳为大司空,增筑都城(绛,即翼)。虢两次攻晋。
公元前666年
晋献公十一年,命太子申生居曲沃,重耳居蒲城(今山西石楼东南),夷吾居屈(今吉县北),只留骊姬子奚齐及其娣所生卓子于绛。骊姬与梁五、东关嬖五劝献公以奚齐为嗣。
公元前661年
晋献公十六年,作二军。灭耿(今山西河津东南)、霍(今霍州西南)、魏(今芮城)。为太子申生城曲沃;以耿赐赵夙,以魏赐毕万,,赵、魏渐成晋国强族。
公元前632年
晋文公五年
晋文公“围魏救赵”。晋攻曹、卫以激楚。晋军破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北),执曹共公。卫人畏晋,成公出奔,大夫元晅立成公弟叔武。楚成王欲免与晋决战,命申公叔侯撤出穀的戍兵;命子玉解宋围,子玉不肯。晋许曹、卫复国,曹、卫绝楚。子玉怒,进兵逼晋军。晋文公退三舍(每舍三十里),子玉进兵不止。晋军七百乘与宋、齐、秦之师破楚军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楚责令子玉自杀。史称:城濮之战。晋、齐、鲁、宋、郑、蔡、莒、卫在践土(今河原阳西南)会盟。周襄王至会所,命晋侯为侯伯。史称:践土会盟。晋增置三行(步兵)。晋命卫成公回国。成公杀叔武,元晅奔晋。晋执成公,交周王处理。从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到今年,文公一战称霸,结束了十来年天下无盟主的局面。齐桓公在位43年,身死霸灭。晋文公在位9年,其后,晋国霸主地位延续一百多年。
公元前635年
秦将纳周襄王,晋狐偃以“求诸侯莫如勤王”劝晋文公。晋文公出兵勤王,送周襄王回周,杀太叔带。周以阳樊、温、原、攒茅四夷给晋。晋遂有太行山以南,黄河北岸之地。
公元前633年
楚成王39年,与陈、蔡、郑、许围宋,宋向晋告急。晋文公做三军,中军:郤穀、郤溱,上军:狐毛、狐偃,下军:栾枝、先轸。次春,郤穀死,先轸代之,胥臣佐下军。
公元前716年
曲沃庄伯死,在位十五年,子姬称继位是为曲沃武公。
公元前709年
晋哀侯九年,曲沃武公攻翼,俘哀侯。晋人立哀侯子小子,是为小子侯,以年为元年。
公元前706年
晋曲沃武公诱杀小子侯。桓王复使虢仲讨伐曲沃,武公不得做晋君,走保曲沃。虢:奉王命立哀侯的弟弟缗为晋侯,并于次年(公元前705年)调集芮、梁、苟,贾四国兵大讨曲沃。
公元前760年
晋文侯攻杀非正统的携王,结束了周室达十年之久的二王并立局面。晋文侯勤事王室,再造周命,周平王嘉其功,赏赐晋文侯。周平王嘉文侯之功,作《文侯之命》,这篇文诰至今被保存在《书经》中。在晋国历史上得到周天子这种赏赐的仅有三人,叔虞其一,文侯其二,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其三。
公元前758年
晋文侯将韩地(山西省河津县东)赐予曲沃桓叔之子、庄伯之弟姬万。姬万自此以韩为氏,称韩万。韩氏始立家。
公元前723年
晋鄂侯元年。时曲沃比晋强盛
公元前718年
晋鄂侯六年,曲沃庄伯联合郑、邢二国攻晋,周桓王遣尹氏、武氏助曲沃。鄂侯奔随(山西介休东南)。既而曲沃叛王,王命西虢公攻曲沃。晋人立鄂侯子姬光,是为哀侯。
公元前717年
由于光已践君位,晋侯郄不便复辟,晋国初封时成王所赐叔虞的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的后嘉父从随迎晋侯郄到鄂邑(山西乡宁县甫)成为退居赋闲的太上皇,后人称他为鄂侯。
公元前739年
桓叔指使晋大夫潘父杀昭侯于绛而迎曲沃桓叔(即成师)。晋人击败桓叔,立昭侯子姬平,是为孝侯,以本年为元年。从此绛与曲沃的对立公开化,晋国实际上两个政权并存了
公元前732年
晋孝侯8年,改国都绛曰翼。
公元前731年
曲沃桓叔成师死,子鱓立,是为曲沃庄伯。
公元前724年
曲沃庄伯入翼(今山西翼城东南),杀晋孝侯。孝侯在位十六年。晋大夫逐庄伯,立孝侯子郗,是为鄂侯。
公元前638年
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陆浑本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又姜戎亦自西北向东迁移,襄王时迁居今晋南,“除剪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逐渐改变这地区的面貌,附于晋。晋太子圉自秦逃回。周召太叔带回国。楚攻宋,战于泓水(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襄公待楚军渡河成列而后战,大败,受伤。
公元前637年
年份
事件
公元前1042年
周成王封其弟于唐,都翼(今山西翼城),史称:剪桐封弟。姬虞受封治唐,农业、牧业都得到发展,政绩斐然可观。于是“感召”上天,出现了禾稻“异亩同颖”的祥瑞之异,即稻谷丰收,长出特别高大丰硕的植株“嘉禾”。成王十一年(前1053年),叔虞献嘉禾于成王,受到周成王的嘉奖和周公的赋诗歌颂。
晋惠公死,在位十四年。子怀公圉立。怀公命随重耳出亡者回国。狐突之子毛及偃在外,狐突不召,遂被杀。重耳迷恋上流亡生活,想老死齐国,而忘记了他重振晋国的责任。齐姜曾劝他“怀与安,实败名”,但他就是不听。随从都没有办法,还是齐姜想了个主意,将重耳灌醉,把他弄出了齐国。重耳一行过曹国,曹共工不礼待重耳,重耳至宋国,宋襄公受伤修养,听说重耳至宋,厚赠重耳名马珠宝等。至郑国,郑文公亦不礼待重耳。重耳至楚,楚成王礼待之,送重耳赴秦。秦穆公又以怀赢(秦穆公娶晋献公之女所生女,重耳之外甥女,圉之妻,重耳之侄媳)嫁重耳。周使狄人攻郑国,立狄女隗氏为后。
公元前636年
秦送重耳回晋。晋人迎重耳,杀怀公。惠公旧臣吕甥、郃芮已附重耳,复谋叛乱,被寺人披——勃鞮(di)告发,《古文观止》,寺人披见文公。晋侯潜出,仍赖秦国之力平乱,杀吕、郁。是年为晋文公元年。黄石公《素书》说:国将霸者士皆归,概谓文公也。周襄王废隗后,狄人攻周,立太叔带为王。周襄王奔郑国,求救于诸侯。
公元前651年
晋献公死,在位26年,其子奚齐继位。大夫里克杀奚齐,大夫荀息立卓子,里克杀卓子,荀息及骊姬皆死。齐、秦以兵送夷吾还国,是为惠公。夷吾先许割地赂秦,既入,不给。
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杀里克及其党。
公元前649年
周太叔带(即惠王时的王子带)招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居伊水、洛水之间)攻王城,烧东门。秦、晋攻戎救周。晋惠公为周与戎议和。
晋成侯,姬服人
公元前859年
晋厉侯姬福卒,其子晋靖侯姬宜臼即位。
公元前858年
晋靖侯姬宜臼在位18年,前858-841年。
前840-前823年
晋釐侯姬司徒在位,
前822-812年
晋献侯姬籍在位
前811-前785年
晋穆侯姬费壬在位,公元前811年,晋国迁都绛。晋穆侯(前812-前785在位),是晋国的第九任统治者,在位27年,于前785年去世。
晋侯燮在位,即燮父或姬燮父。由于先君叔虞曾有过晋献嘉禾的令名,改成晋侯以志纪念,以后便将国号也改为晋国。晋侯燮和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以及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此三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春秋时代的公元前530年,楚灵王仍忿然提起此事。
晋武侯,姬宁族。晋宁族,姬姓名宁族,谥号为晋武侯。晋国的第三任君王。他的祖父是第一任王唐叔虞,他的父亲是晋国第二任王晋侯燮。晋侯燮去世后,其子晋武侯姬宁族继承王位,为晋武侯。晋武侯去世后,其儿子晋服继承王位,为晋成侯。
公元前648年
周太叔带奔齐。
公元前647年
晋饥,求助于秦,秦粮船自雍至绛,络绎不绝,称“泛舟之役”。
公元前646年
秦穆公十四年,秦饥,求助于晋,晋惠公拒之。
公元前645年
秦穆公十五年,攻晋,战于韩原(今山西稷山西),大破晋军,擒惠公,既归而释之。秦尽得晋河西地,并置官司于河东。晋败后作“爰田”,“州兵”,甲兵益多。今年,管仲死。
公元前654年
晋献公二十三年,遣贾华攻屈,夷吾奔梁(今陕西韩城南),百旦奚逃至楚边邑。秦穆公以五羖羊皮赎之,使任国政,并因其推荐而迎蹇叔
公元前653年
晋里克攻狄,获小胜。周惠王死。太子郑畏太叔带,不敢发丧,向齐求助
公元前652年
鲁、宋、卫、许、曹、陈与周人盟于于洮(曹地,今山东鄄城西南),郑亦与会,共谋王室。周发丧,襄王郑立。狄攻晋,报上年晋攻狄之役。
公元前631年
郑亲楚,晋与周及齐、鲁、宋、秦、陈之大夫盟于翟泉(在洛阳城内),谋攻郑。
公元前660年
晋献公遣申生攻东山皋落氏(赤狄)。
公元前658年
用荀息计,以良马与璧假道于虞(今山西平陆北),攻虢灭下阳(在虞都之南)。
公元前656年
晋骊姬诬太子进毒酒,申生自杀。
公元前655年
晋献公遣寺人披攻蒲,那时候太监还不叫太监,而是叫寺人。这人单名一个披字,所以就叫寺人披。宦官履鞮——即勃鞮,率军攻入蒲城,并逼迫重耳自杀。危机中重耳逾墙逃命,履鞮去追捕,却只割断了重耳的衣袖。重耳逃到母亲的娘家狄国,此时他已经四十三岁了。重耳奔翟(狄,当系赤狄,在今晋东南)。晋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以唇亡齿寒谏虞公,不听。宫之奇携家人出亡,黄石公《素书》说:邦将亡者贤先避,概谓宫之奇也。晋灭虢(北虢,今河南三门峡东南),还,灭虞,执虞公与大夫百里奚,为奴,从献公女秦穆夫人赴秦。后来,在唐朝时,太宗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夺政,由于魏征曾为太子李建成出谋,希望太子能先下手除掉李世民,李世民以此事问及魏征,魏征对曰: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在秦则辅佐穆公称霸,然穆公任人唯贤而虞公不辨忠奸之故也。
公元前746年
晋文侯姬仇卒,在位35年。其子姬伯继位,是为晋昭侯。
公元前745年
晋昭侯封叔父姬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曲沃距都城翼约30公里,号为曲沃桓叔。晋大夫师服力谏昭侯,昭侯不听,大概是势不得不然。桓叔被封于曲沃时已经是五十八岁的老人了,比起刚刚;位的昭侯,政治斗争的经验自然丰富得多。司马迁说他。“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史记·晋世家》)。曲沃是晋国的大邑,典章文物荟萃:此地成为晋国第二个政治经济中心,桓叔封曲沃,改变了晋国的重心,桓叔形同二君,这就为曲沃代翼提供了客观条件。当年郑庄公封其弟于京,由于京地城池比郑国都大,郑庄公大夫祭足就提及此事,以提醒郑庄公。郑庄公回答道:他会自取其祸的。郑庄公对其弟叛与否胸有成竹。而晋昭侯似乎并没有接受郑庄公的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