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趋势_PPT课件
英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分析
英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分析20世纪末,一些发达的市场国家为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先后对金融监管模式作了重大改革,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继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上台以来,英国金融业已由分业监管转向了混业监管。
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管局(Financial;Services;Au;rhority),已经取代了若干个独立的监管机构,统一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监管职能,从而成为英国整个金融行业唯一的监管局。
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对英国和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
一、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政策背景;1.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不断加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型化、多样化、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英国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
发生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使英国金融业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业并购浪潮,使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实现了跨行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界限愈来愈模糊不清。
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也开始经营金融产品和业务,如英国的房屋建筑业协会通过开展住房信贷业务日益银行化,事实上已经成为金融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混业经营的日益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一。
毕业论文2.金融业分业监管的缺陷日渐暴露。
1998年6月1日之前英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共有9家金融监管机构,分别是英格兰银行的审慎监管司(SSBE)、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私人投资监管局(PIA)、投资监管局(IMRO)、证券与期货管理局(SFA)、房屋协会委员会(BSC)、财政部保险业董事会(IDT)、互助会委员会(FSC)和友好协会注册局(RFS)。
;这些监管机构分别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房屋协会等机构的监管职能。
由于在英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跨行业的金融市场,银行、保险公司与投资基金都在争夺共同的顾客,经营着类似的金融产品。
英国金融监管镜鉴
全球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中,英国改革力度最大,其明显特征是由“超级监管者”转向“超级央行”。
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正面临重构,不久前各种改革建议说法纷纭。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走过的曲折之路,是我国可借鉴的案例和模式之一。
继2015年底推动宏观审慎监管升级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进一步将多项外汇和资金跨境的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范畴。
以宏观审慎的名义扩充监管范围和权限,是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国家央行的经验做法,也表明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应被赋予更加重要的角色。
全球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中,英国改革力度最大,其模式的明显特征是由“超级监管者”转向“超级央行”。
在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英国拆分了原来大一统的混业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fsa),以增强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为主线,围绕构建“双峰”监管体制下的监管协调机制和推动银行业结构性监管改革这两大“支柱”,不断强化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三大方面改革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英国实行单一监管模式,即根据《2000年金融服务市场法》,将原先的9个监管机构合并为了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成为所有金融业的监管机构,即“超级监管者”。
而英格兰银行,则专注于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金融危机重创英国金融业之后,曾引以为豪的金融监管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2009年,英国政府提出彻底的系统性改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管体制从单一到双峰。
2010年,英国政府将fsa拆分为两个机构:审慎监管局(pra)和行为监管局(fca)。
pra作为英格兰银行的下设机构并负责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的监管;而fca则对所有公司的商业行为进行监管,侧重于对消费者的保护。
由此,英格兰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开始兼具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双重职能。
二是监管方式从“三方共治”到“超级央行”。
1997年至2010年,英国一直实行“三驾马车”监管模式,即:由fsa与英格兰银行、财政部共同分担金融体系保护责任,但这一“三方共治”的监管体系在金融危机中严重失灵。
2016年英国金融监管分析报告
2016年英国金融监管分析报告2016年4月目录一、次贷危机前的英国金融监管 (8)1、金融自由化时期金融监管的演进 (9)(1)金融自由化之初 (9)(2)分业监管框架 (11)(3)三方共治 (12)(4)金融起飞 (15)2、对次贷危机前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思考 (17)(1)分业监管模式的局限 (17)(2)金融稳定局模式的局限 (17)(3)宏观审慎监管缺失的原因 (18)三、次贷危机后的英国金融监管 (20)1、工党执政时期 (20)2、现行的英国金融监管框架 (21)(1)英格兰银行(BOE) (22)(2)金融政策委员会(FPC) (23)(3)审慎监管局(PRA) (25)(4)金融行为局(FCA) (26)3、当前监管框架的宏观审慎特征 (27)(1)系统性风险 (28)(2)系统性风险缓冲 (28)(3)逆周期监管 (31)三、小结 (32)1、英国金融监管当局面对的是一个规模庞大、国际化、多样化的蓬勃发展的金融业 (32)2、英国自金融自由化以来金融业的扩张也启示我们,金融监管需要在政策松紧之间平衡效率和风险 (32)3、宏观审慎监管是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的大趋势 (33)四、附录 (34)1、金融自由化时期英国的宏观经济背景 (34)2、巴塞尔III下对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要求 (35)3、逆周期资本缓冲 (38)4、英国资本要求框架展望 (42)本报告回顾了英国自上世纪70 年代金融自由化以来的金融监管体系演进历程。
英国现行的监管框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之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体现了宏观审慎的特征。
现行的监管框架以英格兰银行为核心实施功能性监管: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审慎监管局(PRA)和行为监管局(FCA)共同负责微观审慎监管。
相比美国复杂而碎片化的监管,英国的监管框架逻辑和主线更加清晰,权责更为分明,是我国金融监管发展可以参考的良好范本。
金融自由化之前的英国金融监管主要以自律监管为主。
英国金融行业宏观监管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英国金融行业宏观监管专题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行业概况 (4)第二节次贷危机前的英国金融监管 (6)一、金融自由化时期金融监管的演进 (6)1、金融自由化之初 (6)2、分业监管框架 (7)3、三方共治 (8)4、金融起飞 (9)二、对次贷危机前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思考 (11)1、分业监管模式的局限 (11)2、金融稳定局模式的局限 (11)3、宏观审慎监管缺失的原因 (12)第三节次贷危机后的英国金融监管 (14)一、工党执政时期 (14)二、现行的英国金融监管框架 (14)1、英格兰银行(BOE) (15)2、金融政策委员会(FPC) (16)3、审慎监管局(PRA) (17)4、金融行为局(FCA) (17)三、当前监管框架的宏观审慎特征 (18)1、系统性风险 (19)2、系统性风险缓冲 (19)3、逆周期监管 (21)第四节总结 (23)第五节金融市场现状及展望 (25)一、金融自由化时期英国的宏观经济背景 (25)二、巴塞尔III下对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要求 (25)三、逆周期资本缓冲 (29)四、英国资本要求框架展望 (32)图表目录图表1:英国银行体系的特征 (5)图表2:英国的分业监管框架 (7)图表3:次贷危机前三方共治的金融监管体系 (9)图表4:英美两国GDP增速相当(%) (10)图表5:90年代末以来英国金融资产/GDP飞速增长(倍) (10)图表6:英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框架 (15)图表7:宏观审慎监管是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新特征 (18)图表8:系统性风险的提升增加了尾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0)图表9:2019年英国一级资本要求分解(计划) (32)表格目录表格1:FPC征求意见稿中风险加权资产的系统性风险缓冲分档 (20)表格2:各国家/地区最小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占GDP比重(%) (20)表格3:当前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损失吸收能力的资本要求水平 (26)表格4:现有及已提案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资本要求框架 (27)表格5:业务的差别将导致逆周期资本缓冲CCyB有所差别 (31)第一节行业概况英国金融监管当局面对的是一个规模庞大、国际化、多样化的蓬勃发展的金融业。
金融监管大变局_英国篇
【金融监管大变局】系列:英国金融监管体系大起底——干货!西方古典经济学眼中有只著名的“无形之手”——这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它强调经济运行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自动调节,那就是市场运行规律。
事实上,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轨迹,常常是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不断尝试勒紧“无形之手”有可能脱缰的脚步。
这一点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更加明显,经历了金融自由化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有形之手”的需求再度增强。
而在古典经济学的发源地,英国政府对金融监管体系和架构“刮骨疗伤”,一度被认为是全球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改革力度最大的。
今天我们放眼英国金融监管改革走过的曲折之路,看看英国到底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经验——英国在金融领域长期奉行自律管理为主、监管为辅的自由主义政策,直到20世纪70年代,金融监管都通过非法定形式进行,主要依靠市场约束和行业自律。
1946年首部《英格兰银行法》规定,经财政部批准,英格兰银行可对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指导,但并未付诸实践。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英国经济向好,批发货币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开始大量吸收批发性存款,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
分业监管格局20世纪70-80年代1973-1975年,英国金融体系首次出现证券公司和大量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危机,使英国政府意识到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1979年,英国首部《银行法》颁布,正式赋予英格兰银行金融监管权。
同年,首部《存款人保护法》发布,金融监管逐步走上正轨,建立起分业监管格局(见图一)。
其中,英格兰银行负责监管银行业;贸易工业部下设的保险业董事会负责监管保险业;建筑协会委员会负责监管建筑协会;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及其下设的三家行业自律组织分别监管证券公司、投资与基金公司和养老金。
图一:英国分业监管框架注:SFA(证券与期货管理局)、IMRO(投资管理监管组织)、PIA(私人投资监管局)为证券与投资管理局下设的三家行业自律组织统一监管格局20 世纪80年代末-2008年金融危机1986年,撒切尔政府进行了波澜壮阔的私有化改革,同时也推动了大规模的金融自由化,大幅度减少金融监管,随之带来了英国的“金融大爆炸”和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
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及进展
附件二FSA、IMA及EFAMA等英国监管主体交流访问报告目录一、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改革 (2)二、欧盟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6)三、英国对公募和私募基金的法律监管制度 (10)四、欧洲统一监管框架对英国未来监管的影响 (19)一、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改革1.目前的英国金融监管体制英国传统上实行的是以金融机构自律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金融监管体制。
政府监管权长期以来高度集中在隶属于财政部的英格兰银行。
英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已从此前的分业监管变成了以金融服务局为主体的单一的监管模式,具体金融市场监管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英国现行金融市场监管体制FSA是英国整个金融行业惟一的监管机构。
根据有关法律,FSA 拥有监管金融业的全部法律权限,但值得注意到是其并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监管组织。
2.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及进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英国监管机构迅速审视原有监管体系缺陷,并拟定了系统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计划。
本次改革的要点主要包括:(1)裁撤现有的金融服务管理局,将其金融监管职能分拆为三个机构来承担:在英格兰银行下新设金融政策委员会(Financial Policy Committee, FPC),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机构;新设审慎监管局(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PRA),负责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新设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负责消费者保护。
(2)恢复及强化央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和权力。
FPC由英格兰银行总裁担任主席,负责宏观审慎监管,监控及解决威胁整体经济金融稳定的系统风险及金融脆弱性,系金融稳定政策的最高决策单位,负责制定维持金融稳定的必要措施。
新成立的PRA作为英格兰银行的子公司,负责对银行、投资银行、房贷合作社及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FPC 与PRA 均设立于央行框架内,进一步强化了央行的监管职能。
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及其启示(一)
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及其启示(一)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及其启示(一)摘要:文章以英国为例,简述了1997年开始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原因措施意义以及其后在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完善和发展自有金融监管模式的启示关键词: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启示一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金融监管模式是指一国关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法规的结构性体制安排20世纪末,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对金融监管模式作了重大改革,尤以英国最为典型,其改革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改革前的分业监管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英国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发生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使英国金融业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也开始经营金融产品和业务,混业经营的日益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直到1998年之前,英国实行的仍然是以政府监管和自律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分业监管体制在分业监管时期监管机构分别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房屋协会等机构的监管职能,同时自律组织发挥了较大作用,三个证券自律组织分别负责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的执业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在英国分业监管使得一个金融机构同时受几个监管机构同时监管的现象大量存在,不仅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间容易产生争议,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显现无余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分业监管有效性的降低,特别是在巴林银行事件后,英国国内要求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监管模式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2.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主要内容有:第一,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决定由10家机构合并,组成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这10家机构包括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证券期货协会(SFA)私人投资监管局(PIA)投资监管组织(IMRO)格兰银行的审慎监管司(SSBE)注册互助委员会(RFC)房屋协会委员会(BSC)互助合作委员会(FSC)由贸易工业部划转到财政部的保险监管司以及伦敦交易所的英国发行上市监管部(UKLA)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局更名为金融监管局(FSA),1998年起,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责移交给FSA,FSA依法行使监管权力FSA虽然要全面负责对拥有一百多万员工的英国金融业的监管,但其机构并不庞大,现有雇员仅二千多人,这主要依靠其先进的监管手段,因此使得监管机构降低了成本,效率却反而有所增加第二,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英国曾实施过较长时期的自律式监管体制,改革放弃了伦敦金融市场行业自律管理体系,重建全行业的金融服务监管体系;2000年6月,英国女王正式批准了《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这是英国自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关于金融服务的法律,它于200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后,取代了此前制定的一系列用于监管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堪称英国金融业的一部“基本法”该法明确了新成立的FSA和被监管者的权力责任及义务,统一了监管标准,规范了金融市场的运作第三,制定新的金融监管规则根据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的授权,FSA已经制定并公布了一整套宏观的适用于整个金融市场被监管机构的监管条例,主要内容有:(1)被监管者经营业务一定要诚实;(2)被监管者一定要尽职细心地以应有的技能开展业务;(3)被监管者在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下,一定要负责和有效地采取适当的谨慎态度组织和管理其业务;(4)被监管者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金融资源和财力以应付可能的危机;(5)被监管者一定要遵守相应的市场行为准则标准;(6)被监管者一定要公平对待其客户,并对客户的利益给予应有的考虑和重视;(7)被监管者一定要对其客户的信息需求给予应有的重视,提供给客户的信息应该明了公平不能误导;(8)当被监管者对其客户的资产负有责任时,一定要做出适当的安排以保护这些客户的资产;(9)被监管者必须以公开及合作的态度接受法的监管,及时向FSA通报必须报告的情况第四,确立新的金融监管理念FSA成立之初就表示将要采取崭新的监管方式,FSA负责人也十分强调FSA管理的“崭新性”与昔日英格兰银行证券与投资管理局等9个金融监管机构不同的是,FSA在监管中特别强调以下环节:节约有效地使用资源进行金融监管;管理层是否尽职尽责;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尽可能不压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之间开展有序的金融竞争;保持英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特征另外,在监管目标方面,FSA将通过积极关注金融发展动态,实现瞻前监管,帮助客户达成公平而合理的交易。
英国金融监管从分业到双峰变迁与启示
中国发展观察世界英国金融监管从分业到双峰:变迁与启示李木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监管改革进程加快,一些国家从分业监管逐步走向双峰监管。
在这一改革中,英国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尝试分析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再到双峰监管的重大转变,以为我国深化金融监管改革提供参考。
历史背景英国拥有世界最悠久的金融发展史。
早在公元1世纪,英国就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
从17世纪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镑曾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国际主要计价结算货币。
英国的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规模巨大,银行业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历史上,英国长期实行金融分业经营。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英国开始逐步向综合经营,一些英国大型银行通过兼并收购,成为综合金融集团。
面对如此庞大、复杂且集中的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选择适合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对其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英国一直积极探索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创新,英国率先经历了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再到双峰监管的历史变迁。
分业监管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英国现代金融业的形成。
英国政府分别于1720年和1844年通过了《泡沫法》和《英格兰银行法》,成为英国最早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1971年,英国废除了银行间利率协议与英格兰银行贴现率强制性挂钩的做法,将英格兰银行最低贷款利率作为中心利率。
并且通过1979年颁布的《银行法》以及在1987年对其进行的修订,逐步放宽了对银行业的管理和控制。
1979年英国取消了对外金融交易管制,实现了金融自由化。
1981年8月英格兰银行最低贷款利率取消,实现了利率自由化。
1986年10月英国取消了传统的证券交易所固定佣金比率规定,取消了股票经纪人和批发商的界限,使交易商和经纪商合而为一,允许本国和外国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申请为交易所会员公司。
尤其是,伦敦证券市场自由化,推动了英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大型商业银行可以介入证券交易,成为全能型金融机构。
英国国际收支分析ppt课件
英国货物贸易一直呈现逆差状态,并且逆差不不断扩大,逆差的出现主要 是由于服装和成品油的进口量较大但出口量不多,服装的进口量近年还在 不断增加。
外国直接投资贷项、借项及余额
英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的净收入是经常账户 平衡表的一个关键组 成部分,净收入可以 与主要收入分开,评 估外国直接投资净收 益对经常账户余额的 影响,除了2016年以 外,自1997年以来, 外国直接投资收益的 平衡每年都有盈余, 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 收益的盈余大幅度缩 小。
亿英镑,英国负债和资产的价值均有所增加。
所增加。
3 最近一个季度的净流入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对英国 6 最近一个季度,英国的国际净投资头寸缩小。
资产的投资大于英国居民对海外资产的投资。
02
原因分析
2018年第4季度经常账户赤字不断扩大是由于主要
一
收入账户余额赤字不断恶化,扩大了11亿英镑,
贸易账户余额扩大了6亿英镑。
单位:亿元
差额 3776 5182 -1577 171 1090
-15 1105 1877 105 -2557 -273 1953 -4866
2018年中英第四季度国际收支状况单项分析比较
英国国际收支状况
英国经常账户赤字在2018年第4季度(10 月至12月)扩大了7亿英镑,达到237亿 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4%, 主要收入赤字恶化了11亿英镑至84亿英 镑。该金融账户在2018年第4季度净流入 英国358亿英镑,比2018年第3季度流入 英国180亿英镑有所增加。截至2018年第 4季度末,英国净负债的价值为1428亿英 镑,英国负债和资产的价值均有所增加。
定性的背景下,全球股市表现相对较差。
截至2018年第4季度末(10月至12月),英国海外资产存量为11.0万亿英镑(增长907亿英镑),而英国 对海外居民的负债则为11.2万亿英镑(增长870亿英镑)。与负债相比,资产价值的小幅增长导致英国的 净外部负债(即超过资产的负债)在2018年第4季度末从2018年第3季度末(7月至9月)的净负债1465 亿英镑缩小至1428亿英镑。
流动性风险监管:英国新政与全球趋势
英国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了较大冲击,这也表明英国金融监管体系在系统性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因此英国成为了推进金融监管改革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
同时金融危机在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催生和促进金融监管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全球流动性风险监管将呈现一系列新的趋势。
英国流动性监管新政出台的背景与目标金融危机暴露英国监管诸多不足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英国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混业监管机制,但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英国金融机构损失惨重,截至2009年第4季度,英国所有金融实体资产减记和损失总计达2400亿美元,为弥补这些损失而筹集的资本金已达1823亿美元。
虽然目前英国金融机构已渡过生存性危机阶段,但其在危机中遭受的冲击与损失,也充分暴露出英国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较大不足。
一是针对市场失灵问题存在监管缺失。
在多元化经营背景下,金融创新工具花样翻新,业务范围持续扩大,金融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其杠杆比率也迅速提升。
在短期高利润诱惑下,金融机构放弃了在中长期的可持续稳健发展,而采取了高风险的运营模式。
在市场机制调节失灵的情况下,金融服务局未能实施有效调控,致使风险不断积累,最终爆发危机。
二是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监管与防范不足。
伦敦是最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具有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条件和宽松的金融监管制度。
金融市场欣欣向荣的景况使得金融服务局疏于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与防范。
甚至在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时,英国金融服务局仍然对本国的金融市场保持乐观判断,未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
三是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监管与防范不足。
在危机爆发前,虽然英国金融服务局已经在流动性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仍然未能阻止英国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爆发。
2007年9月北岩银行爆发挤兑风潮,并最终依靠临时性国有化政策得以摆脱困境。
北岩银行挤兑事件较为突出地暴露了英国金融服务局在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监管与防范方面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监管理念的转变
伴随英国监管体制的改革,英国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也在 转变。一是从“混业”走向“分业”。英国监管当局的宏观审 慎主要体现在监管体制改革、落实《巴塞尔协议Ⅲ》以及引入 “圈护”(ring-fencing)理念。2011年4月,英国银行业独立委 员会提出了“圈护”的建议,意将风险程度较高的投行业务与 风险较低的零售银行进行隔离,以独立的公司运营,建立“防 火墙”,禁止零售银行的沉淀资金用作高风险投资业务,并建 议到2019年之前逐步实施。欧盟发布了“利卡宁报告”,也提 出了“分业”的理念,比如投行业务超过零售业务量的15%就 应该分离。鉴于“分业”可能会降低银行业的竞争力,增加银 行运营成本,英国仍在研究如何实施“圈护”政策。二是限制 大银行并激活竞争。为了激活银行业竞争,英国监管当局拟限 制大银行和降低行业进入门槛,鼓励银行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激活信贷,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三是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 为了保护消费者、促进公平交易,针对市场上的违规行为,监 管当局要求银行必须根据客户需求详细解释每一项金融产品的 风险和收益,体现了保护消费者、保护弱势群体的监管理念。
当前英国银行业的现状
英国银行业以劳埃德银行(LLOYDS)、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巴克莱集团 (BARCLAYS)、汇丰集团(HSBC)四大本 国银行集团为支柱,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 危机的冲击下,暴露了很多经营弊端,面临 着诸多问题。
据报道,英国银行可能隐藏了高达300亿英镑的 亏损。PIRC的数据显示,汇丰银行隐藏了104亿英镑 的亏损,苏格兰皇家银行为94亿英镑,巴克利银行 为73亿英镑,劳埃德银行集团为25亿英镑,渣打银 行为22亿英镑,这些银行未披露的亏损共计达318亿 英镑。这些损失不会出现在公司的账目中,但是会 妨碍银行放贷。 (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 2013 年3月13日报道)
250万英镑 亏损5.7亿英镑 327万英镑 亏损51.65亿英
镑
260万英镑 利2.46亿英镑
HSBC
204
CEO:Stuart Gulliver
743万英镑 盈利127亿英镑
违规经营导致监管部门的罚款。
在以利润为主导的经营理念下,银行业的“市 场操纵”和“恶性竞争”,成为伦敦金融市场健康 发展的弊病。一是操纵市场利率。2012年,巴克莱 银行因2005年至2009年期间操纵伦敦银行间拆借利 率(LIBOR)和欧洲银行同业欧元拆借利率 (EURIBOR),被处以巨额罚款,并导致三名高管 辞职。违规操纵利率事件涉及市场多家大型银行, 均被英美监管部门进行了处罚。二是违规销售贷款 保险。英国大部分银行都曾向小额贷款、住房贷款 的申请人推销了贷款保险,向其收取5-30%甚至更高 比例的保险费,而这些人并不需要这些保险,或者 根本不具备被保险的资格。三是违规销售金融产品 事件。据监管部门披露,英国多家银行自2001年以
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监管体制的改革。 (二)监管理念的转变。 (三)监管技术的革新。 (四)英国财政部的重要作用。
(一)监管体制的改革
2013年4月1日,根据《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英国 金融监管体系由“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财政部” 三方监管模式,调整为“双峰”监管模式:在英格兰银 行管理下,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该委员会从 宏观层面监控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并负责协调和指导 金融监管机构。同时,将原金融服务局(FSA)分拆成 立金融审慎监管局(PRA)、金融行为准则局(FCA), 英国将以PRA和FCA为主要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体制称 之为“双峰模式(two peaks)”。PRA负责对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1400多家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审慎 监管;FCA负责约26000家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产品监 管和保护金融消费者,以及不在PRA管辖范围内的金融 机构审慎监管。PRA和FCA对风险的容忍度更低,将采 取更主动、更强硬的监管手段。
银行业高管薪酬备受诟病
+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银行高管薪酬备受关注,特别是在较保守的英国,
银行业高管因持有较高的薪酬而受到了公众持续不断的质疑和批评。
但为了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政府对银行高管薪酬持有模棱
两可的态度,一方面不时地附和公众对银行高管薪酬提出批评,在薪
酬监管方面出台了《薪酬实践守则》;另一方面却未采取实质性措施,
英国是现代金融体制的的发源地。16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首家股
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出 现以及新的信用制度的确立。英国金融业已有300多年的 发展历史,现在全国除了在爱丁堡、曼彻斯特、卡迪夫、 利物浦、利兹和格拉斯哥有6个金融交易中心外,还在伦 敦形成了欧洲最大,同时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 金融城,具有包括最多的外国银行注册、世界最多的国 外股票交易市场、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世界最大 的资金管理中心等特点,同时英国也是最早对分业银行 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国家。探寻英国金融业现状及发展, 对于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 义。
对高管薪酬的安排持默认态度,并且反对欧盟关于确定薪酬上限的提
议。
银行
薪酬超过1百 主要负责人
万英镑的高 管人数
薪酬
2012业 绩
LLOYDS RBS BARCLAYS
20 95 428
CEO:Antonio HortaOsorio CEO:Stephen Hester
CEO:Anthony Jenkins
报道:
2014年11月25日,一家独立智库机构表示,英国银行业 在过去15年因不良行为招致38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712.71亿 元)的罚款和赔偿,修复这种不良行为需要几十年时间。 New City Agenda和卡斯商学院的一份研究英国零售银行业的文化 报告称,在2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银行业一直被激进的销售 文化所统治。如果达到销售目标,一些分行职员会获得奖金、 iPods、甚至温布尔登网球赛门票。银行业者自2007/09金融 危机以来已收到2,080万件申诉比原来多了四倍,面临一系列 丑闻,例如企图操纵汇率和基准利率,以及不当销售贷款保 险和复杂的利率对冲产品等。(来自英国路透社报道)
2013年8月23日,英国银行业再爆丑闻,汇控(00005) 等13家英国银行及发卡机构因不当销售信用卡及身份盗窃保 险,遭英国金融操守局(FCA)要求,须向客户赔偿13亿英 镑(约157亿港元)。(来自香港经济日报)
英国银行业监管的改革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提出了 一系列的监管改革方案,提出对金融监管体 系进行全面改革,突出体现了“金融稳定、 严格监管、权益保护”的理念,并在监管政 策上与欧美保持原则一致,维护着伦敦国际 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