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护理存在的问题护理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护理工作,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护理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存在的问题。
1. 护理流程不完善护理流程不完善是护理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下,有时候不同护士之间对于同一病人的护理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这样就会导致病人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接受到不同质量的护理服务。
2. 护理纪录不规范护理纪录是护士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监控病人状况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依据。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护理纪录可能会出现不规范的情况,例如缺少关键信息、字迹不清晰、纪录时的主观性等,这将对后续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产生不利影响。
3. 护理态度不到位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但是一些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态度不到位的情况。
例如态度冷漠、语言粗鲁、不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等等,这将影响到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4. 护理知识和技能不足由于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护理的复杂性,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护士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知识和技能水平不足,这将影响到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整改措施为了改进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护理流程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可以建立和完善护理流程和标准。
所有护士必须对护理流程有清晰的了解,并按照流程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病人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接受到一致性的护理服务。
2. 规范护理纪录为了提高护理纪录的规范性,可以制定一套统一的护理纪录规范,明确每项护理内容的纪录要求和格式。
同时,可以加强对护理纪录规范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护士们能够正确、完整地进行纪录。
3. 提升护理态度为了确保护士们能够提供温暖、耐心和关爱的护理服务,可以加强对护理态度的教育和培训。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十一篇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十一篇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1基础护理存在问题: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
2、输液卡巡察填写不规范,巡察不适时,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的不符。
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
4、床头卡填写错误。
5、床单元不洁。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3、未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
4、护士长督查力度不足,检查不认真。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认真、认真。
2、加强基础护理。
3、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护理规范执行。
二、整体护理存在问题:1、病人不知用药学问。
2、病人不知责任护士、护士长。
3、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足。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三、消毒隔离存在问题:1、吉尔碘无打开时间、过期。
2、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3、配置的液体无加药时间,加药时间大于2小时。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不认真,未按操作流程工作。
2、护士院感意识不强。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足。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
2、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院感学问,并落实。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四、病区管理存在问题:1、床上床下物品多、功能带上有杂物,床头柜上物品多。
2、陪护多、坐、睡床上。
3、高危药品登记本记录不适时。
4、病房使用电饭锅。
5、使用非医院配制的被褥。
缺陷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
2、护士忙于护理工作,忽视病房管理。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足。
整改措施:1、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2、加强病房管理,让病人参加病房管理。
3、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4、高危药品按规范管理。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须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医疗领域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然而,在护理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1. 护理质量低下:护理质量低下是护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工作负荷大、时间紧迫等原因,护士可能会出现疏忽、错误等问题,导致护理质量低下。
2. 缺乏沟通与关怀: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和关怀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一些护士可能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或者对患者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理解,导致沟通与关怀不到位。
3. 护理知识不足:护理是一门专业知识密集的工作,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然而,一些护士可能因为学习不够扎实,或者护理技能不够熟练,导致护理知识不足。
4. 不良的工作环境:护理工作环境对于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然而,一些医疗机构中,护理部门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噪音、拥挤、不卫生等问题,给护士的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5. 缺少合作与团队精神:护理工作是一项集体工作,需要不同护士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然而,一些护士可能存在任务分配不合理、相互间的不信任等问题,导致合作与团队精神的缺失。
二、改进措施1.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定期的护理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以及建立值班巡查制度等。
同时,护士个人也应自觉加强自我管理和提高护理质量。
2. 提高沟通与关怀能力:医疗机构可以加强护士的沟通与关怀能力培训,提高其对患者的关注和理解。
同时,护士也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3. 加强护理教育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士的护理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护士个人也应注重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
4. 改善工作环境:医疗机构应改善护理部门的工作环境,提供噪音低、空气清新、宽敞明亮的工作场所。
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患者的日常生活、病情观察、治疗执行等多个方面。
在护理过程中,常见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护理人员短缺,护士往往需要承担较重的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应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确保每个科室、每个病区的护理人员数量充足,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二、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也是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部分护理人员对疾病知识、护理技能掌握不足,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
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护理人员在记录过程中存在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
这可能导致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医护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为规范护理记录,医院应制定完善的护理记录规范,加强对护理人员记录工作的培训和指导。
四、护患沟通不畅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部分护理人员在沟通时存在态度生硬、语言表达不清等问题,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为改善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沟通技巧,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五、护理安全管理不到位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院在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如跌倒、坠床、压疮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六、护理人员压力过大护理工作压力大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疲劳、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护理工作质量。
为缓解护理人员压力,医院应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
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三篇

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三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篇一、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欠缺对学习认识的高度。
由于平时较多的工作加以延误,产生了学不学不是很重要,做到工作才重要的以干代学的思想,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欠缺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平时的学习中,只注重看些时世新闻之类书籍,对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涉猎较少;只注重基本的材料整理方面的知识,对有一定深度的业务知识涉猎较少。
学习的知识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做为一名基层领导,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没有开创进取的精神,总是用老眼光分析问题,没有开拓创新意识,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
4、创新意识不够强。
看待具体工作习惯使用书本,不善于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倾向,做事缩手缩脚,敢试敢闯、求新求变的意识不够强。
5、工作方法不够活。
自己认准的事理,就抓住不放,甚至自以为是,不善于吸取他人意见,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差,在处理问题上特别是紧急突发事件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不够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
6、作风上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在工作中听不进不同的批评和意见,自认为自己什么都对,对什么都懂,其实都是一知半解,没有竭力维护好群众的正当利益。
自我要求不够严,严以待人,宽以待己。
二、今后的整改的措施;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明确个人奋斗目标,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努力进一步提高觉悟,增强党性,解放思想,争创实绩。
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习主线,通过学习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上有较大的改变,使之更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在身体力行上不断有新进步,在推动工作上不断有新进展。
政治理论学习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定期与同事学习讨论敞开思想,联系工作,结合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严肃的、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自己能够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护理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然而,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整改,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存在的问题1.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目前,一些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存在较大问题。
部分护士在工作中粗心大意,不负责任,甚至存在漠视患者的情况。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2. 护理设施不完善:一些医疗机构的护理设施不够完善,不符合卫生标准。
例如,病房内的卫生条件较差,护士站的设施不完备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3. 护理流程不规范: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由于护理流程不够规范,护理人员可能存在操作失误、信息传递不畅等情况。
这会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甚至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4. 护理沟通不畅:护理工作中,护士与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但是,在一些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不够畅通,甚至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的情况。
这会导致护理工作出现脱节,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护理整改措施1.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
同时,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激励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
2. 完善护理设施:医疗机构应加大对护理设施的投入,确保护理设施符合卫生标准。
并定期对护理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转。
3. 规范护理流程: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护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
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规范意识。
4. 加强护理沟通:医疗机构应建立定期的护理例会和交流平台,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
同时,建立健全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护理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位。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去解决。
只有通过整改措施的实施,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医疗护理领域,护理问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护理流程、患者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
当出现护理问题时,重要的是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问题并改进护理质量。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问题: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当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容易导致医疗工作人员和其他患者感染。
这是一个严重的护理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遏制疾病的传播。
整改措施:1.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医疗工作人员应经常洗手,并在必要时使用手部消毒剂。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传染性疾病情况,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3. 划定感染区域:将传染性患者与其他非传染性患者进行隔离,确保感染病原体不会传播。
4. 定期培训医疗工作人员:医疗工作人员应接受培训,了解如何正确应对传染性疾病,以及如何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二、护理问题: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许多患者的常见问题。
在住院期间,患者可能由于疾病或手术等原因而导致食欲不振,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整改措施:1.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在患者入院时,应对其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了解其营养状况和食欲情况,以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2. 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根据患者的需要,为其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3.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消化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确保他们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
4. 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和营养指标,如血红蛋白水平,以评估其健康状况,并相应调整饮食计划。
三、护理问题:疼痛管理不足疼痛是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问题之一。
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延长康复时间。
因此,疼痛管理是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整改措施:1. 评估疼痛程度:护理人员应及时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采用疼痛评估工具来确定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6篇

第一篇: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初步调查,发现现存的问题如下:1、普遍护理人员不注重仪表,缺少文明礼貌.2、个别护士未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存在对病人不负责任的现象。
例:术前扃人备皮不及时,术后病人铺床不到位。
病情观察不细致。
不巡视病房等等.3、测量生命指征不认真,尤其是测量脉搏几乎不测。
4、打换药包和拆线包经常打错.5、外科病人,手术病人有漏费现象6、医嘱执行不及时.有漏签字。
7,技术操作欠熟炼,操作者为省时省力忽略操作细节,违反操作流程,对患者解棒不耐心,不全面。
缺乏有效的护理沟通,缺乏工作热情,消极怠工,敷衍应时的态度。
8、工作不够细心,交接班不够详细,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9、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病情演变观察不到位,不能有效的对病人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健康教育。
IO4不认真执行无窗操作原则,个别护士操作不洗手,不戢口罩。
Ik护理人员对抢救药品物品使用掌握不全面。
分析原因:1、责任心不强,缺少敬业精神和慎独的态度.2,缺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虚假填写和应付差事的现象。
3、病区管理存在一定欠缺没规划,没规范。
4、护士缺乏法律意识,对护理交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5、部分护理人员对待遇不满意。
整改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建立科室技术考核制度,加强学习和培训各项护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3、指导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中加强与患者及家幅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爱立友好的护患关系。
4、严格拒绝事故和差错的发生,勤督促、勤检查,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5、明确岗位责任制,定岗定位、各负其责.提高慎独能力。
通过考核考试,提问的方法,来提高财抢救药品物品的各种仪器使用和注意事项的能力。
6、加强提高护理安全教育学习,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7、制定护理绩效考核细则第二篇: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护理安全因素不断增加,病人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如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诊疗过程中的技术、药物、食物、心理等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哂护理效果和病人安危,也影喃医院在病人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造成医疗成本的上升,物质消耗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加重。
护理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在医疗领域中,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敏锐地发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疼痛管理疼痛是患者在患病和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它可能由手术创伤、疾病本身(如关节炎、癌症等)、治疗操作(如注射、插管等)引起。
护理问题:1、患者对疼痛的表达不准确或不充分,导致疼痛评估困难。
2、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护理措施:1、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倾听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和频率等,以准确判断疼痛的原因和类型。
3、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非药物止痛方法也很重要,如提供舒适的体位、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等)。
二、皮肤护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护理问题:1、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压疮。
2、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措施:1、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
2、加强皮肤的清洁和护理,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3、对于皮肤干燥的患者,可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的湿润。
4、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破损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三、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抵抗疾病。
护理问题:1、患者食欲不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2、某些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可能影响营养的吸收。
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饮食摄入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2、鼓励患者进食,提供色香味俱佳、易于消化的食物。
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
3、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静脉营养等方式提供营养支持。
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在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应对各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将介绍一些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患者疼痛患者疼痛是护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面对患者的疼痛,护理人员首先应该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的程度和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靠床活动不足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靠床活动不足的问题,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帮助患者翻身、进行 passively exercise 等活动,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饮食问题患者的饮食问题也是护理中常见的难题之一。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病情或个人原因导致饮食不良,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4. 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规范,采取有效的手卫生措施、消毒和隔离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对于感染患者的护理,更要加强监测和隔离措施,保障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5. 精神护理患者的精神状态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关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可以通过沟通、音乐、艺术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精神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6. 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传达相关信息,解答疑问,帮助患者了解治疗进程和方案。
同时,也需要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协作,促进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护理中的常见问题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护理人员应该冷静应对,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大全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大全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是医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 皮肤护理问题。
患者长期卧床或者行动不便时,容易出现皮肤溃烂、疤痕增生等问题。
我们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护理品进行按摩和保湿,避免长时间受压。
2. 导尿护理问题。
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导尿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导尿袋,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饮食护理问题。
患者在疾病期间需要特殊的饮食护理,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量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和血糖、血压等指标。
4. 睡眠护理问题。
患者在医院环境中容易出现睡眠问题,比如失眠、多梦等。
我们需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多的干扰,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放松按摩和音乐疗法,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5. 心理护理问题。
患者在疾病期间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6. 疼痛护理问题。
部分患者在疾病期间会出现疼痛不适,我们需要及时进行疼痛评估,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并采取非药物疗法,比如按摩、理疗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7. 感染控制护理问题。
在医院环境中,感染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需要做好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_护理服务问题整改措施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_护理服务问题整改措施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服务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本文分析了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1. 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是提供护理服务的主体,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护理工作压力大,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影响护理服务质量。
3. 护理流程不规范:部分护理工作流程不完善,导致护理操作不规范,影响病人康复。
4.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护理人员文书书写不规范,影响医疗纠纷的判定。
5. 健康教育不足: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不够,导致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6. 护理安全问题: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如跌倒、压疮、管道滑脱等,影响病人安全。
7. 沟通不畅:护理人员与病人、家属及同事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护理服务质量下降。
8. 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科室护理服务不足,影响医疗质量。
二、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护理队伍。
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护理服务质量。
3. 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护理工作流程,确保护理操作规范化。
4.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加强护理文书书写培训,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医疗纠纷判定准确性。
5. 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促进治疗效果。
6. 提升护理安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确保病人安全。
7. 优化沟通渠道:加强护理人员与病人、家属及同事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内容护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内容护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然而,当前我国护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一、护理存在问题1.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患者就诊量逐年增加,但护理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远不及患者增长速度,导致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加重,难以全面关注每位患者的护理需求。
2.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护理人才培养力度,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仍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3. 护理质量不稳定护理质量波动较大,部分医院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护理工作流程不规范,导致护理质量受到影响。
4. 护理安全意识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容易导致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
5. 护理服务满意度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护理服务满意度整体较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不高。
二、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配备政府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投入,确保护理人员数量与患者需求相匹配。
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护理人员编制,确保护理人员充足。
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开展分层培训,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3. 规范护理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制,明确护理工作职责,规范护理工作流程。
加强护理质量监控,确保护理质量稳定。
4. 增强护理安全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开展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加强重点环节管理,防范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
5.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患者为中心,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加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6.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注重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团队凝聚力。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加以整改。
一、护理存在的问题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由于患者数量较多,而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导致每位护士需要负责照顾过多的患者,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
护士可能无法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如换药、巡视等,增加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不满情绪。
2、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对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的了解。
这可能导致在护理操作中出现失误,如输液穿刺不成功、护理记录不规范等,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3、护患沟通不畅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和有效,未能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有些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冷漠、语言生硬,缺乏耐心和关爱,容易引起患者的误解和不满,影响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4、护理服务不够细致在护理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容易被忽视。
例如,病房环境不够整洁、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护理不到位等。
这些看似小的问题,却可能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进程。
5、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护理文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记录,但有些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时存在字迹潦草、内容不完整、记录不及时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也可能在医疗纠纷中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
6、护理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在护理操作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疗器械使用不当等。
同时,对患者的安全评估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和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二、整改措施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需求,合理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确保每位护士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优化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避免护士过度劳累,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鼓励护士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和理念。
护理问题及整改措施_护理问题整改措施

护理问题及整改措施_护理问题整改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护理操作等方面。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问题:使用不当的护理技术或操作错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因为经验不足或不熟悉操作规程而导致操作错误,或者使用不合适的护理技术,造成患者的身体不适或安全问题。
整改措施:1.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确保护士熟悉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术。
2.制定和贯彻操作规程,明确每项护理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避免护理过程中的错误操作。
3.开展护理技术考核和培训,对护士进行技能训练和考核,确保护士使用正确的护理技术。
4.建立护理操作错误的记录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二、护理问题:护理沟通不畅或不及时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医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遵从性。
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可能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提高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效果。
2.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明确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方式,确保护士及时传达患者的相关信息。
3.开展沟通培训和演练,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能够从容面对各种沟通情境。
4.鼓励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反馈,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三、护理问题:忽视或不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护士可能会无意中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或侵犯患者的隐私权。
整改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教育,使护士充分认识到患者隐私权的重要性和保护隐私权的责任。
2.建立隐私保护制度,明确护理操作中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措施和要求,避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3.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尊重患者隐私权的意识和行为规范。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护理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负责照顾病人的生活和护理需要。
然而,在实践中,护理也经常面临着各种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护理存在的问题1. 护理不专业在许多医疗机构中,由于护理工作需要对病人进行繁琐的动作,并经常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处理,因此护理工作常被纳入到技术员的范畴中。
然而,即便是在这些工作范围内,护理人员也不常常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缺少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护理人员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然而,在许多医疗机构中,管理和培训护理人员常常被忽视。
由于对护理的管理和培训缺少有效的指导和监管,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不断下降。
3. 护理质量低下在一些机构中,护理人员缺乏判断力和经验,无法给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导致护理质量低下。
其中一些机构依赖于临时雇佣的人员,临时护工经常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护理经验。
4. 护理安全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护理人员缺乏符合标准的工具和方法,无法保证护理的安全性。
他们缺乏常规维护工具和设备,护理人员通常处理不了复杂和困难的病例,也缺乏紧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这可能导致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5. 护理环境问题在一些机构里,护理环境没有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
例如,环境过于拥挤,导致病人难以休息;或者病房缺乏足够的隐私,导致病人感到不舒服。
二、护理的整改措施1. 建立专业护理人员体系严格按照医疗行业职业体系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医护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挑选培养专业的护士人员,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有关方面可以建立过硬的技能基础,为各类护理人员设立培训机制,推广专业护理人员应对多领域病例的方法。
2. 加强对护理培训和管理的关注建立严格的护理管理机制,增强护理班组的组织能力,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
应制定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护士人员的专业培训方案,提高护士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
此外,监管机构应保证护理人员按照体制规定接受定期职业培训。
护理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问题及整改措施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其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问题1.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是当前护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由于护理人员数量的不足,导致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不仅影响了护理质量,也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疲劳和压力过大的情况。
2.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表现为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
3.护理流程不规范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流程不规范,如护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护理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
4.护理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对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如在药物管理、患者转运等方面存在疏漏,可能导致患者安全风险。
5.护理管理体制不完善护理管理体制不完善,表现在护理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合理,护理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整改措施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医院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护理人员数量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同时,也要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培训内容应包括护理知识、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临床工作。
3.规范护理流程医院应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并加强对护理流程的监督和执行。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
4.增强护理安全意识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医院也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护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
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常见问题1.1 患者跌倒- 原因:患者行动不便、地面湿滑、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等。
- 解决方法: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地面干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定期检查家具的高度和稳定性。
1.2 患者压疮- 原因:长时间卧床、局部压力过大、皮肤血液循环障碍等。
- 解决方法: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床垫,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使用抗压疮膏。
1.3 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原因:药物相互作用、患者个体差异、药物剂量不当等。
- 解决方法:仔细评估患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1.4 患者管道滑落- 原因:固定不牢、患者活动过度、管道质量问题等。
- 解决方法:妥善固定管道,使用合适的固定材料,教育患者正确活动,检查管道质量。
2. 解决方法2.1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方法:定期培训,考核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2 优化护理流程- 方法: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2.3 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 方法:提供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护理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2.4 完善管理制度- 方法: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工作按照规定进行,提高护理质量。
2.5 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方法: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舒适,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护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护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就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护理存在的问题1. 护理记录不够完整和详细:有些护士在护理记录中只是简单地记录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护理措施,而没有记载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和检查结果等重要信息。
这样会影响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观察和判断,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护理操作不规范:有些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没有按照规范操作程序和操作技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误伤等情况。
比如,在给患者打针时没有做好消毒工作,或者在换药时没有注意洗手等。
3. 沟通不畅: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和其他相关部门、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准确地传递和接收信息。
但是有些护士在沟通中态度不够耐心和友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关怀不足:有些护士在照顾患者时,只是机械地完成护理操作,而缺乏对患者的关怀和慰问。
这样会降低患者的治疗意愿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5. 护理知识水平不够:医院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但是有些护士对护理操作和常见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和失误。
二、整改措施1. 完善护理记录:护士要认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和检查结果等重要信息,并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
同时,护士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和更新,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服务。
2. 规范操作程序: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和操作技术,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和准确。
此外,护士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部消毒和穿戴护士服的工作,避免感染和误伤的发生。
3. 加强沟通:护士在与其他部门、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时,要以友好和耐心的态度进行。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护士要注意言语表达和情绪控制,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和接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一、护理问题:疼痛护理措施:1、观察、记录并汇报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延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2、减少疼痛刺激:①教会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托住伤口。
②当伤口固定过紧过松时,适当调整。
③伤口疼痛及时换药观察。
④病人需要活动、翻身时,固定好受伤或手术肢体。
⑤寻找减轻疼痛的姿势与体位。
⑥及时变换体位,减轻固定体位引起的不适、压迫。
⑦去除刺激物。
⑧转移性话题、抚慰、按摩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⑨争取家属和亲人的支持和配合。
3、减轻疼痛:①配合医生针对病因治疗。
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及时通畅引流或冲洗;使用镇痛药(包括癌症末期治疗)。
②心理方法: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给予同情,解释诊治与疾病的必然过程,有针对性疏导病人心理。
催眠与暗示,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与不适。
③物理方法:局部外用药涂抹,热、冷敷,理疗、针灸、按摩等。
二、护理问题:焦虑/恐惧护理措施1、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主动热情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介绍病区环境、经管医生、责任护士等,让患者及家属尽快融入环境中,以消除陌生感。
2、主动与患者家属接触、沟通,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同时在生活上给予患者细致的照顾,耐心详细介绍特殊检查、治疗护理的意义及配合要点,争取家属的支持及患者的积极配合。
3、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心理支持法:①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释放内心的痛苦,正确引导患者,使患者面对现实;②对于病人的想法,护士给予相应的分析与解释,缓解其焦虑情绪;③给予积极暗示,介绍同病种、已恢复的患者与其交谈;④多与病人聊天,转移注意力,让他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
(2)认知疗法:①鼓励患者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②发现问题后,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能够配合我们进行各项检查与护理工作,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的结果”。
(3)行为矫正法: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叹气联系、意识性呼吸训练等。
(4)音乐疗法:①听音乐;②读音节;③读唱词等,以缓解焦虑、失眠、头胀等症状。
三、护理问题:废用综合症的危险护理措施:1、向病人及家属反复讲解废用综合症的不良后果,促进他们的积极配合与锻炼。
2、向患者家属讲解锻炼目的、方法及重要性。
3、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四肢主被动功能锻炼,早期协助患者进行四肢肌肉向心性按摩及各关节伸屈锻炼,包括各手指、足趾、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伸屈锻炼,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按摩时手法应轻柔、缓慢,每日活动数次,每次10min,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准,以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与时间,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步适应,达到恢复生理功能的目的。
4、因病人不能在医院完全康复,所以出院时应做好各方面指导,以便在出院后能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从而获得最大的功能恢复。
四、护理问题:坠积性肺炎的危险护理措施:1、注意保暖,病房禁止吸烟。
2、床边备吸痰盘、吸痰器,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指脉氧及痰鸣音情况,病情允许定时翻身叩背每2小时一次,及时吸痰,吸痰时加大氧流量。
3、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
4、深部痰液不易咳出时,及时报告医生行气管切开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配合雾化吸入,以减少吸吸道炎症的发生,减轻粘膜水肿及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
6、鼓励患者进食,增加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7、患者适量饮水,每日约1500-2000ml。
8、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2次。
五、护理问题: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泌尿系感染的常见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等。
2、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
3、保持会阴清洁,每日进行会阴冲洗2次,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
4、按需或按时夹放尿管,尿袋低于耻骨联合,防止逆行感染。
5、教会病人膀胱括约肌训练方法。
六、护理问题:便秘的可能护理措施:1、每日在早餐后定时协助病人排便,并给病人合适的环境(如用屏风或布帘遮挡)。
2、餐后30分钟指导并协助患者行腹部环状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
3、病情允许时,告诉病人在排便时适当用力,以促进排便,协助进行增强腹部肌肉力量的锻炼。
4、饮食应少食多餐,选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多饮水,每天饮水1500-2000ml,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5、协助医师为病人消除引起便秘的直接因素,如妥善处理骨盆骨折、痔疮局部用药、手术解除脊髓压迫症状等。
6、肛门排气。
7、开塞露塞肛。
8、轻压肛门部位促进排便,大便干结时戴手套用手指抠出粪便。
9、使用缓泻剂,如口服大黄、碳酸氢钠以软化大便而排出秘结成团的粪结石。
10、保持病人身体清洁和舒适,大便后清洁肛门并洗手,及时更换污染床单,开窗排异味等。
七、护理问题:躯体移动障碍护理措施:1、协助卧床病人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2、移动病人躯体时,动作稳、准、轻,以免增加其痛苦。
3、告诉病人疾病康复过程,使病人心中有数,增强自理信心,并逐渐增加自理能力。
4、指导并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喝水、漱口、洗脸等。
5、教会病人床上活动,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强直。
6、做好皮肤护理,协助病人翻身每2小时一次,预防压疮。
八、护理问题:自理缺陷护理措施:1、鼓励协助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病人身体基本需要。
2、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
3、协助病人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头、饮食等生活护理,将日常用品放于病人伸手可及处。
4、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5、按摩和被动运动患肢、鼓励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肯定每一点滴进步,增强病人的信心。
6、给病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康复训练环境及必要的设施。
7、协助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能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九、护理问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从手术时间、年龄、危险因素评估。
2、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病人,应采取预防措施:(1)基本预防措施:手术操作尽量轻柔、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规范使用止血带;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早期功能锻练、下床活动;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多饮水,避免脱水;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控制血脂。
(2)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
(3)药物预防措施: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权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增加出血风险的利弊。
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采用物理预防措施,当高出血风险下降时可采用药物联合预防。
3、注意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病人有无下肢疼痛、足趾被动牵拉痛、浅静脉曲张、体温增高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血栓迹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粘膜情况,警惕肺栓塞形成,一旦出现肺栓塞,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立即安慰患者保持镇静,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不要深呼吸、强烈咳嗽或用力活动,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予以高流量吸氧(4~6L/min)。
同时立即报告医生,测血压、脉搏、呼吸,急请麻醉科医师到科行气管插管。
(2)准备好抢救药械:吸引器、吸痰包、氧气、急救车、气管切开包、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同时急请呼吸科医师会诊。
(3)心电监测、指脉氧监测,并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应选择前臂较好的血管,遵医嘱及时补液及时用药,保持输液通畅,以防药物外渗延误抢救,口头医嘱做到“听、问、看、补”。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持续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指脉氧等动态监测,每10min记录一次。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6)如患者病情变化时有输液,应送检并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十、护理问题:睡眠紊乱护理措施1、积极配合医师处理引起睡眠紊乱的客观因素,如疼痛、呼吸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
2、因持续牵引而不能入睡时,遵医嘱可适当减轻牵引重量,并在床旁设置挡板,防止碰撞。
3、指导病人促进睡眠(1)舒适体位。
(2)睡前减少活动量。
(3)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水。
(4)睡前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做背部按摩。
(5)听优美的音乐,看娱乐性的读物。
(6)睡前饮热牛奶。
4、创造有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1)保持室内温度舒适、盖被厚薄适宜。
(2)避免大声喧哗,保持睡眠环境安静。
(3)在病人睡眠时关好门窗,拉上窗帘,夜间适宜地灯。
5、尽量满足病人的入睡习惯和方式。
6、建立与病人以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作息时间。
7、有计划的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8、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地深呼吸及全身肌肉放松疗法等。
9、限制病人晚餐后的饮水量,睡前排尿,便器放在床旁以便于取用。
10、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恐惧的因素。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并观察疗效。
十一、护理问题:体温过高护理措施:1、及时报告医生病人的发热情况,观察热型的变化,配合医师查明发热原因。
2、降温措施:按顺序如下:①通风透气。
②调节室温,通过空调保持室温18~22℃,湿度50%~70%。
③温水、酒精擦浴。
④冷敷,冰帽,降温毯。
⑤遵医嘱使用退热剂。
⑥冰盐水灌肠。
⑦冬眠疗法等。
采取降温措施后每半小时复查一次体温,持续观察变化;>37℃,每天测4次;>39℃,每天测6次。
3、辅助措施:①保持床单位清洁,擦洗、更衣、换床单时避免着凉。
②保持眼、口腔、呼吸道、外耳道、尿道、肛门及各管道口的清洁,及时保护,防止干燥,炎症。
③保证水分的补充,1500-2000ml/天。
④保证营养的摄入。
宜清淡、易消化、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
⑤卧床休息,吸氧。
4、遵医嘱合理补液,防止体温骤降引起虚脱。
十二、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护理措施:1、告知病人牵引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其配合,尽早适应牵引。
2、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
(1)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2)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
(3)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床头、床尾滑动,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4)牵引的重量不可随意放松或增减,重锤应保持悬空,如碰及地面或旁靠于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3、为保持反牵引力,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
4、对皮肤牵引的患者,应随时注意胶布或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
十三、护理问题: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缺血性挛缩)的可能1、对四肢损伤、手术病人床头交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