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社会学课后习题

社会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系统性质,这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的客观依据。

B、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2【单选】下列观点是卡西尔提出的是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D、人是“有责任的”存在物,是一种道德主体3【多选题】以下关于社会学的说法正确是()A、社会学中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

B、社会学不研究经济问题。

C、学习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D、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此只要掌握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就行了。

4【判断题】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问题。

(错)5【判断题】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1【多选题】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的社会学家有()A、费孝通B、潘光C、陈达D、吴文藻2【判断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年相隔已48年。

我的答案:√3【判断题】1950年3月,潘光旦在《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中提出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我的答案:×4【多选】以下有关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不正确的是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B、费孝通写《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倡议将社会学系的任务明确定位为培养“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所需干部”C、1952年6月院系调整后仅存的两个社会学系是北大社会学系和清华社会学系D、不少社会学家被划分为右派分子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不易研究。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答: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文化的特征:可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全括性;整体性;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文化的类型主要有:(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①物质文化。

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②非物质文化。

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①主文化。

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②亚文化。

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a.民族亚文化。

指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b.职业亚文化。

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c.越轨亚文化。

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③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①主文化。

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②反文化。

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①评比性文化。

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②非评比性文化。

又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

中性文化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

社会学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社会学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社会学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6、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是指互动()参考答案:B.深度2.7、罗斯认为,社会控制可包括意志、情感、判断的社会控制三类,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是从()角度来加以论述的。

参考答案:D.社会心理学3.6、社会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参考答案:A.罗斯4.5、对偏离行为最早的( )解释是由意大利军医隆布罗梭在19世纪后期提出的。

参考答案:B.生物学5.4、“他人对我是明镜,其中反映我自身”,这一观点属于参考答案:C.符号互动论6.4、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参考答案: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7.6、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是()。

参考答案:C.经济8.1、组织目标通常是()。

参考答案:B.特定的、有限的9.认为个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角度研究社会化的。

参考答案:C.个性发展角度10.成人教育是一种( )的过程。

参考答案:D.发展社会化11.以表现社会制度、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为目的的社会角色称()。

参考答案:B.表现性角色12.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是指()。

参考答案:A.再社会化13.1、社会控制通常表现为()。

参考答案:D.规范控制14.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此需要( )。

参考答案:B.继续社会化15.2、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语言。

参考答案:正确16.2、组织的核心是()。

参考答案:A.权力的划分17.3、追求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称()。

参考答案:A.组织18.3、社会上的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

参考答案:C.竞争19.4、组织和初级群体区别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区)【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区)【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区1.滕尼斯区分gemeinschaft(“礼俗社会”)与gesellschaft(“法理社会”)用意何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答:(1)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含义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

其特征是: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传统的约束,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指现代工业化社会,规模较大,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感情色彩的次级关系居统治地位,人们的行为主要受正式的规章、法律等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2)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用意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予以运用的,提出有别于“法理社会”(gesellschaft)的另外一种“理想类型”(“社区”即gesellschaft),本意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共同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滕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共同体(社区)的时代”向“社会的时代”演进。

滕尼斯在提出社区(共同体)这一概念时,并不着重它的地域特征,而是强调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

(3)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已不仅仅局限于滕尼斯当初的定义了。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区概念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主要包括:(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2)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2.试析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

答:(1)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

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①当环境被当成供应站使用时,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来源。

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

②当环境作为居住地或栖息地时,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

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坏。

③当环境被用为废物库时,它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

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

④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

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

(2)邓拉普模型的局限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种族)【圣才出品】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种族)【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3章种族、族群性与迁移13.1复习笔记一、核心概念1.种族(1)约瑟夫·阿瑟·德·戈宾诺约瑟夫·阿瑟·德·戈宾诺伯爵(1816~1882)被称为现代种族主义之父,他提出存在三大种族: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在戈宾诺看来,白种人拥有更为优越的智力、道德和意志力。

黑种人是最低能的,带有鲜明的动物本性,缺乏道德,而且情绪不稳定。

(2)对“种族”的不同看法①许多社会科学家一致提出,种族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在学术界沿用这一概念,只能是延续种族具有生物学基础这一普遍持有的观念。

②其他社会科学家则有不同意见,认为种族作为一个概念,即使其生物学基础已经站不住脚,但对许多人而言它仍是有意义的。

对于社会学的分析而言,种族即使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也仍然至关重要。

(3)种族化按照对于种族的理解,对个体或人群进行分类,这个过程叫做种族化。

在历史上,种族化意味着根据某些人群先天所具有的体征,将其贴上构成独特的生物群体的标签。

在有些情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况下,种族化采取“法规化”的制度形式。

更常见的是,日常的社会体制以既成事实的方式被种族化。

在种族化的体制内,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他们在那个体制中的种族化位置所塑造和约束。

2.族群性(1)族群性的概念族群性指的是使某个给定的人类共同体区别于其他共同体的文化实践和观点。

族群性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

通过社会化,年轻人被其所属共同体的生活方式、规范和信念所同化。

(2)族群性的意义对许多人而言,族群性是个体和群体认同的核心,但其意义对于每个人皆有不同。

它能提供与过去相延续的重要脉络,并经常通过文化传统的实践而永葆活力。

虽然族群性在传统的范围内延续着,但它并非静止不变。

它在变动不居的环境面前是灵活流变、乐于调适的。

社会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社会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社会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把握?答: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

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第三,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调一致。

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答: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主要通过其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为社会服务。

3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答:(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答:(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县城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觉、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长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饿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度正确的饿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答:(1)自18世纪末叶起,西方社会发生了两次大革命,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和思想大革命,到19世纪30一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完成。

另一次是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2)两次大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新兴的工业社会,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一方面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社会运行也暴露出许多弊病和不协调因素,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失业、犯罪等等。

(3)对于这些问题用传统的方法和在原有的科学体系内已无法做出满意的解释和回答,于是,社会学作为一门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独立的新学科便应运而生,它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以解决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寻求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规律为内容,并且将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哪些特点?答:(1)立足于实践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研究者要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创新理论,同时用源于实践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最基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其他特点都是在这个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2)思维方式的辩证性辩证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眼光,对事物开展动态的矛盾分析,要把各种社会事实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开展具体分析,既要重视事物的实践过程,也要注意事物的空间位置。

(3)研究方式的批判性批判性,是要审查现存事物存在的根据,揭示其存在的合法性或被异化、扭曲的原因,以积极的眼光否定其消极性、肯定其合理性,推进事物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批判不仅仅是对消极现象的否定与推翻,批判还是对积极现象的肯定与维护。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圣才出品】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3章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3.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设问1.《茶室交易》男人之间找寻匿名、即时的性交往,发生在世界各地,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之前,这种现象却始终是一种广为盛行却很少研究的人类互动形式。

在美国,同性恋社群称有这类活动的厕所为“茶室”。

社会学家劳德·汉弗莱斯探访了这些公厕,对参与者进行了研究,并以此撰成《茶室交易》一书。

《茶室交易》中所研究的厕所,极好地体现了成为社会学家所问的许多种问题的主题现象。

现代理论思路的一些要素有助于我们理解汉弗莱斯的研究所涉及的问题。

互动论的、功能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解释这一现象。

2.社会学的研究(1)社会学研究的事业社会学研究的事业,大致上就是要像汉弗莱斯所做的那样,超越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表层理解。

好的研究应当能够帮助我们以新的方式理解我们的社会生活。

研究中提出的问题以及所得出的发现应该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奇。

社会学家无论是进行理论阐述还是从事具体研究,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常常也困扰着其他许多人,但这类研究的结果却常常与我们的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常识信念相悖。

(2)社会学理论阐述和具体研究的目标社会学理论阐述和具体研究的目标是摆脱普通人通常思考此类问题的臆测方式。

好的社会学研究努力使问题尽可能精确,并力求在得出结论前搜集事实性证据。

为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就必须知道,适用于某个特定研究的最为有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如何才能最好地分析结果。

(3)经验性问题与事实性问题社会学家在具体研究中所提出的常常是一些经验性问题或曰事实性问题。

社会学家常常想询问一些比较性问题,把某一社会中的某一社会背景同其他社会中的另一例证或相对立的例证相联系。

在社会学中,我们不仅需要拿现存的社会彼此参照来考虑,而且还要对它们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

社会学家在这种情况下所提出的就是发展性问题。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答案)知识分享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答案)知识分享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答案)社会学课后练习第一章一、填空1、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在其代表作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2、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运行论)。

3、社会运行基本上可以分为(理论社会学)、(经验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三类。

4、斯宾塞是(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提出了(社会进化论)的思想5、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塞)、(达伦多夫)。

6、最早把西方社会学引入我国的人是(康有为),他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译作(群学)7、英克尔斯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是(历史)、(经验主义)、(分析)。

8、韦伯的社会学又称之为(理解社会学)。

9、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定量)和(定性)。

二、名词1、社会学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三、简述1、列举20世纪40—80年代西方社会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理论:科塞,达伦多夫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符号互动理论:布鲁默,戈夫曼发展理论:列维,斯梅尔塞,艾森斯塔德2、社会学的特征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3、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互生互动,相互影响)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1,社会的运动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程2,从经济条件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关系2,重视社会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4,提出政治社会具体对象四、论述1、论社会学的功能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构成)【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构成)【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构成1.社会是怎样构成的?答: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人口、资源、环境、文化是社会的基本构成。

(1)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

①社会中的人口要素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体现。

a.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

b.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②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

(2)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

①资源大体分为两大类型:a.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可分为两类:可再生性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资源;b.人文资源人文资源可划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

②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以及整体性等特性。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社会存在和运行所依托的空间的、物质的基础。

(4)文化要素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总和。

②人类总是要通过文化活动来组织和安排生活,并通过文化来维系人群的关系,构成相当稳定的社会秩序。

③文化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机制,个人通过学习文化掌握成为社会成员所需的规则、技能和知识。

社会秩序总是在一定文化提供的互动规则下形成的。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答: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的功能主要有:(1)整合的功能整合或社会整合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2)交流的功能①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②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为人类互动提供良好条件;③社会为人类交往提供了规范,使人类互动能合理地、得体地进行。

风笑天第三版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风笑天第三版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风笑天第三版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第一章导论基本概念: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

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方法论: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思考与实践: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答: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在于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所以会面临以下困难:1.人的特殊性(主体意识、主观意志)2.研究的干扰性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自然、伦理、政治因素)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个部分构成,不同的方法沦、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答: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三大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方法论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其中哲学方法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最基本的方法论。

方法论决定和影响着在社会研究中如何去观察、研究社会现象,以及采用什么具体方法和专门的技术工具。

同时,具体方法和技术、工具的发展将促进方法论本身的发展。

不同的研究方式与不同的方法论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组织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答:(1)组织的概念①组织的两种理解: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②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

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

②对外是指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1.简析“社会”和“社会系统”的概念。

答:(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联系与区别主要表现为:①联系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也称作“社会系统”。

②区别社会是最为本源的概念,它等同于“人类社会”,更侧重于人群的聚集、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系统更侧重于社会是一个体系,强调社会的“有机体”特点,强调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一种关系。

②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

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③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④社会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种运行中,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答:社会的功能主要包括:(1)整合的功能整合(社会整合),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我国正处于急剧的变迁时期,社会群体、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均较为突出。

我国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措施包括:①在文化方面,要注意解决原来的传统的文化模式与新兴的或外来的文化模式的整合问题;②在社会规范方面,既要注意解决“社会失范”问题,又要注意解决多种规范相互冲突的问题;③在观念方面,要注意解决多元价值观的社会整合问题;④在功能方面,要注意解决改革过程中社会诸种功能不相配合的问题。

(2)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互动的场所,为合理地、得体地互动提供规范。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笫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答:社会学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1)时代背景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到20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已在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

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这两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后果,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革命的巨大作用在于,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作为上述变化突出表现的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

正是这些社会变化和社会后果,使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的问题,突出出来了。

(2)思想源泉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②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当然也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③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三大发现,促进了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④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别比、自杀率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答:(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内容、方面。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化与个体化)【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化与个体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答:该观点主要来自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社会互动理论。

(1)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2)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第二阶段,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第三阶段,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3)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答:(1)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①基本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

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②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③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④逆向社会化。

即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⑤再社会化。

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2)社会化过程涉及的社会群体和机构主要包括:①家庭a.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

社会学课后练习

社会学课后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1至多个答案)1、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一词的学者是( A )A、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迪尔凯姆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 ACD )A、实践的原则B、改良主义的立场C、辩证的思维方式D、研究方式的批判性E、价值中立原则3、一个人全面放弃以前已经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是哪种社会化类型( C )A、继续社会化B、初级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4、社会化的基本功能有( ABD )A、文化传承B、个性发展C、向上流动D、角色学习5、认为不管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才是寻找工作和职位升迁的关键,是哪种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观点。

( C )A、“结构洞”理论B、嵌入理论C、社会资源理论D、拟剧论6、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均为异代的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哪种家庭结构形式?( A )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断代家庭D、核心家庭7、以下哪些选项属于非正式制度?( ADE )A、习惯B、法律C、法规D、惯例E、禁忌8、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BCD )A、价值理念B、制约对象C、预期目标D、行动规则9、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BCEFG )A、机会公正B、程序公正C、结果公正D、贫富均等 E 、权利平等 F、性别平等 G、代际平等10、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有哪些( ABD )A、社会整合理论B、社会解组理论C、常人方法学D、文化失调理论11、西方社会学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BCE )A、实践的原则B、改良主义的立场C、机械的二元对立倾向D、研究方式的批判性E、价值中立原则12、成年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角色要求而继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是哪种类型的社会化( A )A、继续社会化B、初级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13、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方式有( ABCD )A、语言媒介B、符号系统C、意义表达D、情景解释14、以下哪些是网络分析的理论?( ABC )A、“结构洞”理论B、嵌入理论C、社会资源理论D、拟剧论15、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所组成的家庭是哪种家庭结构形式?( D )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断代家庭D、核心家庭16、以下哪些选项属于正式制度?( BC )A、习惯B、法律C、法规D、惯例E、禁忌1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是谁提出来的?( B )A、费孝通B、毛泽东C、李大钊D、雷洁琼18、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人的基本属性是( B )。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答: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以下几方面:(1)社会变革的需要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其自身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法国革命引起长时期的动荡,整个社会被混乱和失序困扰。

②工业和城市的兴起伴随着农民、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的大批破产,工人生活的极端贫困与资产阶级财富增长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引起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工人起义和罢工斗争一浪高过一浪。

③城市的不断扩张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拥挤、污染、噪声、交通等等,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广大知识分子阶层对资产阶级革命所宣扬的“理性王国”的结果也普遍感到失望,幻想破灭,代之以痛苦和怀疑。

④一些社会思想家强烈要求对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现实主义的分析和评价,他们希望改善现有社会关系,恢复社会的秩序。

虽然他们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这种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①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大的空间。

②自然科学对传统观念和神学体系的猛烈冲击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和成功,使社会思想家赞叹、效法,他们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指导,提出了“自然的社会理论”。

③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自然科学的方法既可用于研究自然界也可用来观察和研究社会。

“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推动了对社会的研究,为具体描述社会现象的精确性提供了原理和方法论。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①在17~18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下,经验的社会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

这种研究的兴起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

其次是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的经验和资料,如英国法官约翰·霍华德的《英国和韦尔士监狱的状况》(1777年)、英国伊顿爵士的《贫民的状况》(1797年)等两部著作。

社会学课后习题

社会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系统性质,这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的客观依据。

B、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2【单选】下列观点是卡西尔提出的是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D、人是“有责任的”存在物,是一种道德主体3【多选题】以下关于社会学的说法正确是()A、社会学中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

B、社会学不研究经济问题。

C、学习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D、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此只要掌握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就行了。

4【判断题】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问题。

(错)5【判断题】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1【多选题】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的社会学家有()A、费孝通B、潘光C、陈达D、吴文藻2【判断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年相隔已48年。

我的答案:√3【判断题】1950年3月,潘光旦在《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中提出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我的答案:×4【多选】以下有关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不正确的是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B、费孝通写《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倡议将社会学系的任务明确定位为培养“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所需干部”C、1952年6月院系调整后仅存的两个社会学系是北大社会学系和清华社会学系D、不少社会学家被划分为右派分子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不易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不定项选择题(1至多个答案)1、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一词的学者是( A )A、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迪尔凯姆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 ACD )A、实践的原则B、改良主义的立场C、辩证的思维方式D、研究方式的批判性E、价值中立原则3、一个人全面放弃以前已经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是哪种社会化类型( C )A、继续社会化B、初级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4、社会化的基本功能有( ABD )A、文化传承B、个性发展C、向上流动D、角色学习5、认为不管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才是寻找工作和职位升迁的关键,是哪种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观点。

( C )A、“结构洞”理论B、嵌入理论C、社会资源理论D、拟剧论6、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均为异代的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哪种家庭结构形式( A )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断代家庭D、核心家庭7、以下哪些选项属于非正式制度( ADE )A、习惯B、法律C、法规D、惯例E、禁忌8、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BCD )A、价值理念B、制约对象C、预期目标D、行动规则9、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BCEFG )A、机会公正B、程序公正C、结果公正D、贫富均等 E 、权利平等 F、性别平等 G、代际平等10、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有哪些( ABD )A、社会整合理论B、社会解组理论C、常人方法学D、文化失调理论11、西方社会学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BCE )A、实践的原则B、改良主义的立场C、机械的二元对立倾向D、研究方式的批判性E、价值中立原则12、成年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角色要求而继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是哪种类型的社会化( A )A、继续社会化B、初级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13、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方式有( ABCD )A、语言媒介B、符号系统C、意义表达D、情景解释14、以下哪些是网络分析的理论( ABC )A、“结构洞”理论B、嵌入理论C、社会资源理论D、拟剧论15、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所组成的家庭是哪种家庭结构形式( D )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断代家庭D、核心家庭16、以下哪些选项属于正式制度( BC )A、习惯B、法律C、法规D、惯例E、禁忌1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着名论断是谁提出来的( B )A、费孝通B、毛泽东C、李大钊D、雷洁琼18、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人的基本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性本善D、性本恶19、根据文化的表现形态可以划分为( AD )。

A、物质文化B、主文化C、亚文化D、非物质文化20、社会化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为( ABCD )。

A、自主性B、选择性C、创新性D、能动性21、按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以及心理认同可以划分为( AB )。

A、所属群体B、参照群体C、内在群体D、外在群体22、以下哪项不属于外在制度( ACD )A、道德伦理B、章程C、风俗习惯D、思想信念23、马克思认为导致社会流动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D )。

A、工业化B、全球化C、社会不平等D、城市化24、“缓冲带”理论是提出者是( B )。

A、索罗金B、帕金C、马克思D、李普塞特25、社会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BD )A、价值性B、方向性C、直线性D、目的性26、个人、群体或民族对比较先进的制度通过研究、分析和借鉴等方法而作出的制度选择是哪种制度选择方式( A )A、制度学习B、制度模仿C、制度创新D、制度移植27、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机会公正B、性别平等C、结果公正D、贫富均等 E 、权利平等28、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条件。

( C )A、历代社会思想B、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C、信息技术的发展D、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29、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可以划分为( CD )。

A、所属群体B、初级群体C、内在群体D、外在群体30、以下哪项不属于非正式制度( B )A、道德伦理B、章程C、风俗习惯D、思想信念31、协调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战略有( ABD )A、调整产业结构B、调整职业结构C、调整性别结构D、调整教育结构3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33、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个人先赋条件有( AC )。

A、家庭出身B、个人成就C、亲属关系D、工作经验34、马克斯.韦伯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有( ABC )。

A、财富B、权力 C 、声望D、职业E、社会经济生产方式35、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BCD )。

A、血缘群体B、地缘群体 C 、业缘群体D、趣缘群体E、正式群体36、社会学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B )。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 D、规范功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B、家庭C、阶级D、同龄群体二、判断题1、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政治活动为前提的。

(×)2、社会互动的主体就是个体。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也改造自己的环境。

(√)4、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

(√)5、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6、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7、人类对社会制度的选择不受限制,可以任意建立或选择制度。

(×)8、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又必须以社会发展为基础。

(√)9、和谐社会就是没有冲突的社会。

(×)10、社会发展是传统与现代性的统一。

(√)11、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1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交往”理论就是“社会互动”理论。

(×)1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人的社会性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

(√)14、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

(×)15、格兰诺维特提出了“结构洞”理论。

(×)16、社会制度只具有主观性不具有客观性。

(×)17、社会制度同人们的社会选择行为是一种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关系。

(√)18、“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19、群体内部冲突对规模较大群体的损害要大于对小群体的损害。

(×)20、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是一回事。

(×)21、家庭属于初级群体。

(√)22、社会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欧洲化”。

(×)23、转型期我国初级群体得到加强。

(×)24、我国现阶段不存在社会分层。

(×)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P3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P983、社会交往P834、政治社会化P995、社会群体冲突P1166、社会问题P2797、人的社会属性P678、社会结构P789、社会关系P10410、社会流动P22611、权利平等P29812、社会P7113、内源式发展P27714、社会群体P11115、阶级P198四、简答1、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

P2802、简述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功能。

(课件)3、简述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基本观点。

P200--2044、简述社会网络的积极功能。

P107--1085、简述文化的功能。

P776、简述社会发展的特征。

P2677、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P222--2248、简述社会制度的含义。

P173--1749、简述社会网络的消极功能。

P10810、简述社会的主要特征。

P7211、简述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P6--712、简述现阶段我国社会群体冲突增多的基本背景。

P117--11913、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P183--18614、简述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P27915、简述西方社会学的局限性。

P914、简述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P182--18315、简述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P296--300五、论述1、马恩认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

”“公正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

”“随着阶级差别的消失,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请根据马恩的观点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理论的主要内容。

P293--2952、请联系中国实际论述如何协调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冲突。

P119--1203、论述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的基本观点。

P200--2044、联系具体的社会制度论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P183--1865、结合实际论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P232--2346、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

P2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