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ECU开发流程、发动机电气匹配技术解析

汽车ECU开发流程、发动机电气匹配技术解析
汽车ECU开发流程、发动机电气匹配技术解析

引言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已经平均占到汽车总成本的1/3,并且这个比率还在不断提高,有专家认为,未来10年内,这个比率将达到40%。例如像宝来这样的中档轿车至少拥有十几个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所谓ECU,实际上就是一部带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有自己的处理器、I/O设备和存储器,能独立控制汽车的某一系统,例如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和ABS系统等。至于高档轿车,往往拥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ECU,这些ECU通过数字总线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计算机局域网。

1汽车ECU开发流程

1.1汽车ECU开发的V循环方法

1.1.1设计计算

发动机匹配项目设计计算的目的是根据汽车要求的性能确定发动机和变速器等部件的类型和参数。它分为以下3种方法。

(1)手工计算

主要是根据汽车驱动力与行使阻力的平衡图来确定汽车在不同档位情况下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从而评价变速器的不同传动比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确定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参数。这种方法计算繁琐,结果不够准确。

(2)仿真计算

在设计汽车和各部件模型的基础上,输入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汽车部件和整车的性能参数,指定要求的行驶循环,最后计算出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制动性能。它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和打印各种分析报告和图表结果,计算快速准确,能反映汽车系统中任何参数的变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目前国内常见的车辆仿真商业软件有奥地利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AVLLISTGmbH)开发的汽车性能仿真分析软件CRUISE。

(3)参数优化

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制动性能作为目标函数,将发动机功率、汽车重量和变速器的各档传动比等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寻求最优匹配组合,使汽车达到最佳性能价格比。

1.1.2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布置

在完成发动机匹配设计计算后,根据初步确定的计算参数和汽车布置形式,可以从市场上选择一款或多款发动机和变速器,然后选择和开发相应制动、转向和空调系统等部件,在发动机舱和车身上试布置。也可以通过建立汽车和部件的CAD数字模型,在CAD软件环境中试装配,检查干涉情况,并进行调整。在确定汽车主要部件的位置后,可以进行后续工作。

1.2发动机附件系统的开发

通常汽车发动机供应商只提供基础发动机或发动机基体,它缺少部分外围附件系统,因此需要汽车制造商开发这些系统。这些附件系统包括:风扇及风扇离合器、进排气管道、空气过滤器、发动机油泵、发动机悬置、动力转向泵、三元催化器、空调压缩机、燃油供应系统。

1.3设计与分析

1.3.1CAD设计

在现代汽车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CAD软件来设计汽车和部件的数字模型。

主要的汽车设计CAD软件有:美国UnigraphicsSolutions公司的Unigraphics、美国ParametricTechnologyCorp公司的Pro/ENGINEER、法国DassauhSystems(达索)公司的CATIA。

主要的CAD建模方法有:特征造型、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逆向扫描。

1.3.2CAE分析

主要的汽车CAE分析软件有:ANSYS(安世)股份公司的ANSYS系列软件、MSCSoftware公司的Adams、Nastran和Patran等系列软件、LMS公司的Sysnoise、Falancs 和https://www.360docs.net/doc/1f12566107.html,b等系列噪声分析软件。

发动机匹配项目中的CAE分析项目有:发动机的噪声与振动分析、发动机支撑的分析、发动机热力学分析、汽车碰撞分析、计算流体力学分析(验证散热器的尺寸和发动机进气流动特性)。

1.4主要试验项目

主要试验项目包括:发动机和汽车台架试验、发动机噪声与振动试验、发动机悬置的振动频率测量试验、排气系统的耐久性试验、发动机过滤器和冷却系统的压力和流动试验。

2发动机的电气匹配技术

2.1发动机管理系统及其开发技术

2.1.1发动机管理系统

发动机管理系统(EMS)是在发动机电子点火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电子控制喷射、排放控制、电子点火、起动、防盗、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系统。EMS能实现对发动机各系统的精确和灵活控制,是改善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和排放的主要手段。发动机管理系统由微处理器、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组成,通过传感器检测各种工作状态和参数,然后由微处理器经过计算、分析、判断后发出指令给各执行器完成各种动作,使发动机在各种工作状况下都能以最佳状态工作。

2.1.2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发技术

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发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嵌入式系统、发动机技术等多个领域,是汽车电气控制系统中最复杂的系统。目前汽车制造商在匹配发动机系统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EMS的开发工作。这是因为通常由发动机供应商提供的基础发动机上,已经配有现成的EMS,汽车制造商仅需要联系相应的EMS开发商进行标定工作。

目前流行的EMS开发过程是,在MATLABSimulink仿真计算平台上,采用可视化和模块化的方法,建立发动机控制模型,待调试成功后,编译成机器执行代码,然后下载到汽车ECU中。例如英国Pi技术公司推出的发动机和汽车控制系统OpenECU开发工具,提供了一种自动代码生成和快速原型的解决方案,它的应用范围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底盘和混合动力控制系统以及汽车批量生产系统。OpenECU平台能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自动生成控制代码,然后在汽车ECU中运行。

2.2发动机的标定技术

2.2.1发动机标定

发动机的标定试验,是指在汽车不同的工作状态和气候环境下,对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参数进行不断调试,找到发动机最佳工作状态下一组参数的测试技术。它通常分为室内台架试验和室外道路试验,室外道路试验要求在汽车试车场进行,另外还要进行“高寒、高温和高海拔”的“三高”试验。发动机标定试验的主要工具是发动机标定软件和发动机标定设备。

通常某一型号的发动机ECU内部的控制算法软件是固定的,但其包含的数千个自由参数是可调的,对于不同的车型这些参数都需要通过发动机匹配标定进行调试优化,使得整车通过各种排放与驾驶性能指标。

匹配标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台架试验、可控环境实验室试验、基于数学模型的标定计算、排放试验、功能验证试验等。在整个工程过程中,必须将各种先进的标定工具(硬件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无缝连接标定系统,其中包括ECU的通讯、软件烧写、标定参数管理、在线标定、温度采集系统、模拟数据采集系统等。

2.2.2发动机标定软件

发动机标定软件具有从发动机传感器采集试验数据,经过技术处理后,再将其写入(或下载)到汽车ECU中,同时由于在标定试验中需要处理大量试验数据,发动机标定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由于现代发动机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控制参数也由最初的十几个急剧上升到目前的上千个,这导致试验次数呈几何级数上升。要求对每一个标定参数的所有工况都进行排列组合的试验,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现在也出现了基于试验优化技术的标定软件,例如MathWorks公司推出的MATLAB基于模型的标定工具箱(MBC),它可以优化试验方案,减少标定试验的次数,降低试验费用,缩短试验周期。

2.2.3发动机标定设备

在发动机标定试验中,需要测量发动机的转速、温度和压力等多种物理量,另外需要将标定软件生成的标定数据写入汽车ECU中,发动机标定设备可以实现这些功能。

2.2.4发动机标定试验

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项目包括:发动机实际充气效率、空燃比、点火正时、基本发动机热机标定;整车标定试验项目包括:整车废气排放控制、整车驾驶性、热带环境、高原环境、寒带环境、车辆零部件故障诊断系统标定、系统验证。

3结语

目前发动机匹配领域的很多开发技术仍然需要借助国外公司来协助完成,部分技术概念在汽车教材中也是空白,例如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标定技术。作者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国内汽车制造商开发新车型提供参考。

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汽车电子硬件设计》-详细目录发布时间:2011-05-29 22:58:53 我把目录给整理了一下,并且把一部分以图形的方式画了出来,全部画出来以后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把内容给联系起来,这样对我也是一种直观的整理方式。 对《汽车电子硬件设计》的建议 第0章汽车电子和产业概览 汽车电子企业和汽车电子产业链 汽车电子企业的变化 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

第1章汽车电子环境 1.1 气候与化学环境 基本温度实验、模块的外壳防护等级、湿热试验、化学环境和盐雾1.2 机械负荷 振动、冲击和跌落

1.3 电气负荷 过电压与反电压、开路与短路、地偏移和供电的非理想情况1.4 电磁兼容 电源传导干扰、静电 第2章汽车电子开发流程 2.1 质量体系 TS16949、八项基本原则

2.2 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 模块的开发流程、V型过程、职责划分、团队构建、Review方法、文件系统、流程化的思考 第3章汽车电子硬件设计方法 3.1 可靠性预测 元器件失效率计算、失效分布、使用的修正和降额设计 3.2 最坏情况分析 基本介绍、极值分析法、均方根分析、蒙特卡罗分析、PSPICE 3.3 DFMEA 故障解决方法、DFMEA的基本内容 3.4 故障树分析 基本介绍、实际应用 3.5 潜在路径分析 熔丝盒问题、潜在电路的分析 3.6 热分析 稳态的散热计算、热特性参数、PCB导线设置

第4章元器件注意事项 4.1 对于元器件的规范要求 ROHS、氧化和湿敏 4.1 电阻 选值、元件工艺、最坏精度、散热分析、防浪涌能力、大封装问题 4.2 电容 数字电路的噪声、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MLCC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容、容值偏差4.3 二极管 特性和参数、稳压管的使用、细致的功耗计算 4.4 三极管 饱和的条件、注意事项

汽车整车开发流程-quan

汽车整车开发流程

目录 一、方案策划阶段 (1) 二、概念设计阶段 (1) 1.总体布置草图 (2) 2.造型设计 (2) 三、工程设计阶段 (9) 1.总布置设计 (10) 2.车身造型数据生成 (10) 3.发动机工程设计 (12) 4.白车身工程设计 (12) 5.底盘工程设计 (12) 6.内外饰工程设计 (14) 7.电器工程设计 (14) 四、样车试验阶段 (14) 五、投产启动阶段 (18) 六、国内自主品牌 (18)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 一、方案策划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投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与论证,就草率上马新项目,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就成为了新项目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也就是车型确定是微型车还是中高级车)以及市场目标。可行性分析包括外部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内部的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包括设计、工艺、生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在方案策划阶段还有确定新车型是否开发相应的变形车,确定变形车的形式以及种类。项目策划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份符合市场要求,开发可行性能够保证得到研发各个部门确认的新车型设计目标大纲。该大纲明确了新车型的形式、功能以及技术特点,描述了产品车型的最终定位,是后续研发各个过程的依据和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

丰田汽车开发生产流程

目录 内容页数 1.概述 1 2.新产品的种类 2 3.新产品开发的组织和运营2~3 4.新产品开发的流程4~11 5.质量企划和ME活动场所11~15 作成 2005年3月10

第2章 新产品开发的概要 1. 概述 汽车是成批次生产的,为了能够在世界各地各种环境下使用而和社会紧密联系的商品。因此,节省资源,降低排气公害,振动噪音的减少,安全保证等适应社会的要求是不可欠缺的。 在这基础上,运用凌驾与其他车之上的技术,符合流行趋势的样式,能让客户满足的高性能、低价位有魅力的的商品的制造以及在适当的时候把它商品化,十分重要。 在技术领域上,大致分为“研究,新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号口(*注)对策”和“管理业务” 区分 业务内容 研究开发 以外形设计,新机构,新材料,新加工方法,现象解析以及考核为对象,在产品开发企划立案之前的阶段的研究和先行技术开发。 产品开发 按照车辆的个别新产品计划开发 号口对策 新产品的生产移行之后,现有车的改良 管理业务 为了技术上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从事各种业务 把型号改良的转换的生产开始叫号口开发简称号口。 词的来历,作为制造进度管理手段,和现在的组号的意思一样, 但是,在丰田公司,号口就是批量生产的意思 关于研究开发在13章讲述,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产品开发业务。 安全预防·冲突安全性 节省资源·节省能源 ·低公害 ·低燃费(轻量化) ·再利用 ·低振动,低噪音 经济性 驾驶性能 信赖性·耐用性 售后服务 操作·安全性 舒适性

2. 新商品的种类 在汽车行业里,被称为新商品的,有几个种类,一般地,按表2-2的内容进行开发。 一般的商品,都有型号寿命这一概念。型号的生命周期越长,生产等的设备折旧费就降低,成本也会下降,但同时,因为车型陈旧,消费者的购买欲也会下降。 乘用车的场合,通常每4-6年进行型号全部更新,并在这中间,进行小的改动,以防止车型陈旧化。 3,新产品开发的组织和运营 (1).CE(Chief engineer主任技师)制度 本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是以CE制度为中心进行的,从新产品的企划到销售后的市场评价,都对应着同一人格的CE,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开发。把创造有魅力的商品,并适时地提供作为目标,集中有限的设计检验人员,资源,机动的运用,提高开发速度以及效率化。在1955年销售的皇冠开发时,引入了这个制度(当时叫主查,和现在的主查多少有点不同)。 这和其他公司相比,领先20年以上,是现在本公司产品开发的基石。另外,为了更有效率的做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以车底盘为单位,作为CE的主管,存在ECE (excecutive chief engineer). 图2-2所示,CE制度下的CE和各部门的关系。 (2).新产品开发体制 图2-3所示,在CE制度的基础上的新产品开发体制。 凌志中心,第一丰田中心,第二丰田中心所属CE,根据市场情报,技术情报等进行新产品的企划,并在全公司会议上作出开发提案。 这个提案被承认,则对关联部门作出开发指示,进行具体的开发

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流程

1、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与信号开关、电控单元ECU、执行器(执行元件)组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型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其中主要传感器及其作用如下表所示。 传感器种类传感器作用 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包含空气温度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 器 飞轮转速传感器固定在气缸上的飞轮转速传感器头,感受这些位置的变化,是电控单元识别第一活塞至上止点位置的基准信号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测量冷却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凸轮轴相位传感器测定发动机各缸活塞压缩行程终止点 燃油温度传感器测量燃油温度,当温度高于90°时,发动机功率将减小到60% 燃油压力传感器提供共轨燃油压力信息 电控单元ECU的功能主要是接受来自传感器的各种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将参数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发送给执行器汽车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执行器一般受ECU控制,主要任务是具体执行或实现某项控制功能。主要包括喷油器、点火控制模块、怠速空气控制阀以及各种电磁阀等。执行器用来精确无误地执行ECU发出的命令信号。目前,汽车电控系统的执行器类型繁多,结构与功能不尽相同。执行器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执行器和固态智能动力装置。主要执行器及其特点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执行器种类特点及作用 燃油压力调节和第三泵电磁阀调节控制燃油压力和燃油量 喷油器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执行元件,根据ECU的指令,控 制燃油喷射量 VGT增压器控制电磁阀控制可变集合截面涡轮增压器活动叶片 电热冷启动电磁阀发动机冷启动时向电热冷启动赛头供电 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保护空气调节系统 2、对现代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流程的理解。 现代电子产品开发是软硬件同步开发的过程,节约资源,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开发流程包含汽车电子系统总体设计、微处理器选择、控制程序的设计与开发和ECU硬件的抗干扰设计。汽车电子产品软件开发流程是“V”形开发流程。“V”形开发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功能设计、原型仿真、代码生成、硬件在回路仿真-HIL、标定。与传统的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可重复,可定义,可定量管理、可优化。 软件开发工程的发展对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影响是巨大的,电控系统开发过程的工艺改进,即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可以使电子产品开发更科学化、标准化。

汽车开发流程

一、市场调研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如果不经过很细致的市场调研可能就会“打水漂”了;现在国内有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汽车公司会委托他们对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喜好、习惯等做出调研,明确车型形式和市场目标,即价格策略,很多车型的失败都是因为市场调研没有做好。譬如:当年雪铁龙固执的在中国推广两厢车,而忽视了国人对“三厢”的情有独钟,致使两厢车进入中国市场太早,失去了占领市场的机会。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主要分三个阶段:总体布置、造型设计、制作油泥模型。 1.总体布置(草图) 总布设计是汽车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车厢及驾驶室的布置,发动机与离合器及变速器的布置、传动轴的布置、车架和承载式车身底板的布置、前后悬架的布置、制动系的布置、油箱、备胎和行李箱等的布置、空调装置的布置。 2.造型设计(手绘草图) 在进行了总体布置草图设计以后,就可以在其确定的基本尺寸的上进行造型设计了。包括外形和内饰设计两部分。设计草图是设计师快速捕捉创意灵感的最好方法,最初的设计草图都比较简单,它也许只有几根线条,但是能够勾勒出设计造型的神韵,设计师通过大量的设计草图来尽可能多的提出新的创意。这 个车到底是简洁、还是稳重、是复古、还是动感都是在此确定的。 当然,如果是逆向设计,则就不需要这个过程了,把别人的车型直接进行点阵扫描,然后在计算机中进行造型勾画就行了。 3. 制作油泥模型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草图绘制完成后,可以用使用各种绘图软件制作三维电脑数据模型(这种模型能够直接将数据输入5轴铣削机,铣削出油泥模型),看到更加清晰的设计表现效果,然后进行1:5的油泥模型制作。 完成小比例油泥模型制作后,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美学、工艺、结构等,OK后进行1:1的油泥模型制作。 传统的全尺寸油泥模型都是完全由人工雕刻出来的,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模型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制作一个整车模型大约要花上3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各大汽车厂家的全尺寸整车模型基本上都是由5轴铣削机铣削出来的,这种方法制作一个模型只需要1个月甚至更少的时间。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程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 程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程 导读:汽车(整车、零部件)的开发是相当复杂的项目,如何在大量的设计和验证过程中保证进度,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方法。 所有汽车新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都会把质量放在第一。质量广义上代表一种能力,包含了一家品牌汽车厂的制造能力,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业务能力,其实统统都可以叫质量能力。 汽车行业内部称之为新项目流程管理和开发,这个流程和汽车最终成品下线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 我们通过与各公司项目管理人员的交流,整理出大家比较熟悉的几个品牌的项目流程,并简单介绍。 大众集团对于新项目的开发流程就如上图所展示,可以看到的是整个项目节点划分的非常多,非常细。我们白日梦车有做过大众项目经理的同事指出了几个关键节点,分别是:PF项目确认,B认可,0S零批量,以及SOP量产。 B认可后,所有零部件供应商必须要进行开模,相当于实物制造启动指令。 0S交样也是大众非常关键的一点,这个时候大众质保部门会全力介入,比如产线试装,各类路况的路试,供应商首批样件检验和认可,供应商产能评审2TP,等等。 沃尔沃的节点名称和描述更为详细一点,造车理念也是贯彻了欧洲人的精细,项目的时间节点划分的很精细。有意思的是,沃尔沃在MP1批量投产后,会进行为期6个月的量产全检,用通用体系的术语叫GP12。GP12全检对新项目刚投产的质量不稳定现象能够有效防范和隔离。 通过项目周数来看,沃尔沃开发一辆汽车的时间,要比大众集团慢2个月左右。有可能是因为大众集团的新车项目比沃尔沃多,车辆必须快速推向市场,从而一定的压缩项目时间。至于说,质量方面,沃尔沃的质量能力大家应该是有目共睹。 说说日系的日产,日产的流程是分为从Phase1~ Phase5,初看让人一目了然。 大家会觉得奇怪,不是说日本人造车匠心精细着称吗,怎么做项目这么简单。其实日产只是化繁为简,可以看看图二,每个阶段中有小的任务和里程碑,只有将所有任务验证完成并且合格,才能进入到下一个大阶段。 其中翻译一些关键字: VC lot代表试装样件,主机厂试验和实车试装。 PT1预批量生产,需要完成量产流程和产品尺寸过程能力验证。 PT2预批量生产,需要完成制造过程能力审核。 日系这种地图指导式的项目开发流程,让人觉得非常可靠,一环扣一环的感觉。 通用汽车是贯彻先期质量策划的先驱,其流程和体系被业界广为传唱甚至很多零部件供应商直接照搬通用的体系,这个流程对于文件、订单方式、造车区域有了明确的定义,让初学者和新手可以一目了然。正式物流订单分为小批量、中批量、大批量,比大众等车厂更为实际和科学。 戴姆勒-奔驰的流程是我们一些工程师比较喜欢的,原因很简单,每个里程碑的目标安排合理,不多也绝不少。 概念冻结,需求冻结,然后1:1模型确认,最后设计冻结。这一套流程简介不繁琐,目标性很强。项目工程师告诉我们,在实际做项目中,奔驰的项目节奏是最有效率的,这样会使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有很大的提高。大家也看到了,奔驰在2016年整年推出好几款新车,意味着,新项目从2013年开始就紧锣密鼓开展。新车的质量口碑都非常好,并且在2016年独占豪华品牌第一的宝座,没有内部紧凑精密的团队配合,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成绩的。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图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本设计指南制定了公司乘用车一般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1.1 该系统综述 汽车整车线束,就是将汽车的电源和各用电器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相互间的在联系,用导线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汽车整车线束由于各车型的结构型式,电器设备的数量,安装位置、接线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但有基本的规定 A、单线制 B、各用电器并联 C、有保险装置以保护线路 D、采用单色或双色导线、多色线 1.2 适用围 本指南适用于公司整车线束的开发。 1.3 系统基本组成 整车线束是分布在车体,根据它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成各种线束。 线束的基本组成主要由导线、插接器、胶带、波纹管、固定卡、电器盒和固定支架等组成,如下图: 左后组合尾灯 接地 2.设计构想

2.1 设计原则 1、完整正确地体现整车电器系统的功能 2、根据车型的需要设计成整体或分组分段的电线束 3、根据汽车电线束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在汽车的空间布置合理选择保护层和固定方式 4、选择线束部的电线时要针对用电设备的负载合理选择电线截面积和颜色 5、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连接点和过渡接头以提高线束质量、改善制造工艺 6、为降低电线电阻和降低电线成本,设计时应避免重复布线,使线的长度最短 7、对汽车上一些电器信号应增加防干扰措施 2.1.1功能要求 1、满足整车装配要求和布置要求 2、为用电器提供电源和搭铁 3、同汽车上某些开关及继电器结合起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功能控制 4、把某些传感器和开关信号输送给汽车上的相应控制单元,并把控制单元的控制信 号传递给相应的执行机构 5、电器部的通讯(如CAN—BUS) 2.1.2 顾客要求 1、线束走向整洁、合理,安装牢固 2、方便维修 3、价格低,使用寿命长 4、标识清楚 2.1.3 性能要求 使用寿命:用户正常使用不得少于50万公里或10年(以先到为限) 连接可靠性: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用电器之间的连接可靠,满足Q/YYY.04.030中所规定 工作温度:在-40℃~130℃中的不同温度能正常工作,高低温实验后,线束包扎紧密不松散,可弯曲,端子无退位。 工作环境:耐油、防尘、防腐蚀、防水,线束经耐油实验(耐机油、汽油、玻璃清洗剂)

汽车电子控制器(ECU)的硬件设计流程

汽车电子控制器(ECU)的硬件设计流程 汽车电子控制器(ECU)的开发和任何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基本是相同的,需要硬件、软件、测试三方面的工程师去完成。 在设计流程上一般又分为功能样件、测试样件(一般两轮甚至更多)、量产件。不同阶段的样件主要的任务不同,设计和测试关注的重点也会不一样。 如果有硬件开发经验的,可以跳过这一段,直接到最后。 一、硬件设计 1.项目需求分析 项目需求的分析是设计任务开始的第一步,一份完善的项目需求一般包含了控制器的功能、MCU性能要求、外部电气架构、工作环境、安装位置、工作环境、工作电压范围、外部负载参数、诊断需求、目标成本等内容,有了这些内容,开发人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进行设计工作了,当然项目需求是一个时常会变的东西,这变化也是硬件设计痛苦的来源之一。 2.硬件总体方案设计和器件选型 根据外部的负载和接口需求,基本可以确定出硬件的总体方案:几路ADC、几路数字输入、几路CAN、几路LIN、几路高低边驱动等等。然后根据所需的接口数量进行器件选型,这里要考虑成本、平台成熟度、芯片供应商配合程度、供货周期等因素。在一个成熟的公司,针对不同的应用都会有一些成熟的平台(类似于整车的平台化),比如车身控制器选16位某芯片、车机选32位某芯片。如果项目成本卡的很严,那可能就要发挥硬件工程师的创造力了,用三极管电阻电容做出功能强大的电路。 3.原理图设计、结构设计、PCB设计 器件选型完成,元器件都入库完毕以后就可以开始原理图设计了,根据项目需求和自己的经验去将原理图和芯片的外围电路细化,此时除了考虑功能实现,还需要关注故障诊断、电气性能和电磁兼容相关的问题:防静电、信号完整性、外部负载功率、防反接、防掉电、

汽车ECU开发流程

汽车ECU开发流程 1.1汽车ECU开发的V循环方法 1.1.1设计计算 发动机匹配项目设计计算的目的是根据汽车要求的性能确定发动机和变速器等部件的类型和参数。它分为以下3种方法。 (1)手工计算 主要是根据汽车驱动力与行使阻力的平衡图来确定汽车在不同档位情况下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从而评价变速器的不同传动比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确定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参数。这种方法计算繁琐,结果不够准确。 (2)仿真计算 在设计汽车和各部件模型的基础上,输入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汽车部件和整车的性能参数,指定要求的行驶循环,最后计算出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制动性能。它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和打印各种分析报告和图表结果,计算快速准确,能反映汽车系统中任何参数的变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目前国内常见的车辆仿真商业软件有奥地利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AVLLISTGmbH)开发的汽车性能仿真分析软件CRUISE。 (3)参数优化 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制动性能作为目标函数,将发动机功率、汽车重量和变速器的各档传动比等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寻求最优匹配组合,使汽车达到最佳性能价格比。 1.1.2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布置 在完成发动机匹配设计计算后,根据初步确定的计算参数和汽车布置形式,可以从市场上选择一款或多款发动机和变速器,然后选择和开发相应制动、转向和空调系统等部件,在发动机舱和车身上试布置。也可以通过建立汽车和部件的CAD数字模型,在CAD软件环境中试装配,检查干涉情况,并进行调整。在确定汽车主要部件的位置后,可以进行后续工作。 1.2发动机附件系统的开发

通常汽车发动机供应商只提供基础发动机或发动机基体,它缺少部分外围附件系统,因此需要汽车制造商开发这些系统。这些附件系统包括:风扇及风扇离合器、进排气管道、空气过滤器、发动机油泵、发动机悬置、动力转向泵、三元催化器、空调压缩机、燃油供应系统。 1.3设计与分析 1.3.1CAD设计 在现代汽车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CAD软件来设计汽车和部件的数字模型。 主要的汽车设计CAD软件有:美国UnigraphicsSolutions公司的Unigraphics、美国ParametricTechnologyCorp公司的Pro/ENGINEER、法国DassauhSystems(达索)公司的CATIA。 主要的CAD建模方法有:特征造型、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逆向扫描。 1.3.2CAE分析 主要的汽车CAE分析软件有:ANSYS(安世)股份公司的ANSYS系列软件、MSCSoftware公 司的Adams、Nastran和Patran等系列软件、LMS公司的Sysnoise、Falancs和https://www.360docs.net/doc/1f12566107.html,b 等系列噪声分析软件。 发动机匹配项目中的CAE分析项目有:发动机的噪声与振动分析、发动机支撑的分析、发动机热力学分析、汽车碰撞分析、计算流体力学分析(验证散热器的尺寸和发动机进气流动特性)。 1.4主要试验项目 主要试验项目包括:发动机和汽车台架试验、发动机噪声与振动试验、发动机悬置的振动频率测量试验、排气系统的耐久性试验、发动机过滤器和冷却系统的压力和流动试验。 2发动机的电气匹配技术 2.1发动机管理系统及其开发技术 2.1.1发动机管理系统 发动机管理系统(EMS)是在发动机电子点火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电子控制喷射、排放控制、电子点火、起动、防盗、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系统。EMS 能实现对发动机各系统的精确和灵活控制,是改善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和排放的主要手段。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任我通汽车整车座椅制作设计教程; 首先制作汽车座椅目的是:个性,舒适,丢弃残旧内饰,进行整改翻新; 整车座椅制作改装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故座椅的设计开发在整车的设计中尤为重要。

一、座椅组成及术语1座椅总成的组成

1)座椅(seat) 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固定装置(anchorage) 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调节装置(adjustment system) 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 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 A. 纵向位移(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B. 垂直位移(vertical displacement) C. 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 4)锁止装置(locking system) 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5)头枕(head restraint) 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2相关术语

1)“H”点(“H”point) 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 2)“R”点“(R”point) 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基准线(referenceline)为 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3)加速踏板踵点(AHP) 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 4)拇趾参考点(BOF) 在侧视图上过AHP点作人体样板鞋底的切线在该切线上离AHP点203mm处的一个点。 5)踏板装置角 在侧视图上踏板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6)踏平面角 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踏在加速踏板上时在侧视图上鞋底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7)坐姿舒适性

汽车开发流程

汽车开发流程 1、根据公司指定的开发车型——做前期市场分析——选定设计参考样车——编制整车设计任务书 2、绘制简易总布置图(1:1),确定总体尺寸——提交给造型部,造型部根据绘制的二维效果图和总布置图来制作1:1的油泥模型——经过造型评审后即开始采集造型点云数据,经过逆向做出3维外表面模型——再用五轴铣床根据3维外表面模型铣出1:1的实体模型,经过表面处理做成接近于真实的实体模型——再对此近似真实模型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即可基本确定整车外形效果和3D外表面数模了。 3、在第二步开始的同时,设计部门(车身、底盘、电器、附件等)会同步拆解参考样车,分别对各部分进行功能分析,状态确认,并逆向建模,在外部造型确定后及时更改涉及到部分(一般涉及到的是发动舱、后行李箱和侧围部分的车身钣金更改,当然也会涉及到其他局部更改)。 4、在外部造型确定后造型部就会及时根据绘制的内饰效果图来制作1:1内饰油泥模型,经过造型评审后逆向建模细化内部结构,再经过内部结构的方案讨论评审后即可确定基本的内饰造型和结构。 5、在建模的过程中,总布置人员就会根据采集到的数据针对新的内外饰造型进行相关的人机工程校核(主要是:驾驶员坐姿校核、上下车方便性校核、踏板位置校核、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的校核、前后方视野校核,通过性校核、驾驶员操纵界面方便性校核、雨刮刮扫面积校核及视野盲区校核等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更改设计方案。这一环节一般问题较少,说是校核其实大部分都是验证,验证他人的产品(样车)。当然有时候人机校核,会对部分设计更改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6、先尽量按样车逆向出各系统的3D数模,完成第一版整车数模后,再由总体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全局考虑相关布置工作(基本上都是在数模里完成),包括更换动力总成及其他相关的进气、排气、冷却、供油、悬置、制动,换档、变速等等。相关部门再根据总布置结果在第一版数模的基础上更改相关内容。 7、在所有设计开始后一般会在第一版数模完成前后,就开始对各零部件总成进行招标,寻找开发商对各零部件总成进行前期开发研究和准备工作,各系统在确认所有设计都完成后就会通知各供应商对各零部件总成进行手板或模具样件试制。 8、在设计更改完成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跟踪供应商的开发情况,这个过程包括技术上的支持,根据开发商反馈得结果更改设计方案等等。 9、根据整车供应商的开发情况和整体进度,我们再根据计划进行第一次样车的试制(一般5到10台),这些样车主要是用来验证车身模具、验证和调整车身

一文看懂汽车电子ECU bootloader开发(工作原理及开发要点)

一文看懂汽车电子ECU bootloader开发(工作原理及开发要点)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按照摩尔定律),MCU内部集成的逻辑功能外设越来越多,存储器也越来越大。消费者对于汽车节能(经济和法规对排放的要求)型、舒适性、互联性、安全性(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新能源电动车、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更大大加速了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控单元)集成的功能日益复杂,为了应对软件远程(在线)功能升级(增加新的功能)和bug修复的需求、对bootLoader(启动加载程序)的需求越来越多。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子ECU bootloader的一般性工作原理和开发要点,其适用于所有的汽车电子ECU bootloader开发。 一、bootloader的功能BootLoader,顾名思义,就是驻留在ECU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一段程序加载代码,每次ECU复位后,都会运行bootloader。它会检查是否有来自通信总线的远程程序加载请求,如果有,则进入bootloader模式,建立与程序下载端(通常为PC上位机)的总线通信并接收通信总线下载的应用程序、解析其地址和数据代码,运行NVM (None Valitale Mo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驱动程序,将其编程到NVM中,并校验其完整性,从而完成应用程序更新。如果没有来自通信总线的远程程序加载请求,则直接跳转到应用程序复位入口函数(复位中断ISR,也称作Entry_Point()--使用Processor Expert 的CodeWarrior 工程或者Startup()函数--普通CodeWarrior 工程),运行应用程序。 基于此,汽车ECU的bootloader三大主要概念如下: 与远程程序下载端建立可靠的总线通信以获取要更新应用程序; 解析应用程序编程文件(S19/HEX/BIN)获得其在NVM中的地址和程序代码及数据; 运行NVM驱动将应用程序的代码和数据编程到NVM中并校验; 二、如何建立可靠的总线通信?汽车ECU常见的数据总线有CAN和LIN,因此通常汽车ECU的bootloader都是通过CAN或者LIN下载数据的。当然也可以基于其他总线,比如基于SPI总线或者I2C总线(典型如一些带有安全监测的功能安全ECU,通过主MCU对

汽车研发:整车控制器(VCU)策略及开发流程

汽车研发:整车控制器(VCU )策略及开 发流程! 摘要: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以VCU为中心,电池、电机及充电系统为外围辅助系的 一套完整的电控系统。随着汽车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来对VCU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电动汽车资源网讯: 整车控制器是电动汽车各个子系统的调控中心,协调管理整车的运行状态, 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就像真正的美女是需要智慧与美貌并存,光有身材,哪怕前凸后翘,S型,xiong器逼人,也只能从肉体上感觉很诱人,可远观却无法多沟通,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胸大无脑,而VCU就是汽车的大脑,能够让汽车变得智能化,更懂你,可远观也可亵玩焉! 今天,漫谈君就和大家聊一聊,整车控制器(VCU )开发的方法和流程。 、VCU的作用与功能 在电动汽车中,VCU是核心控制部件,它根据加速踏板位置、档位、制动踏板力等驾驶员的操作意图和蓄电池的荷电状态计算出运行所需要的电机输出转矩等参数,从而协调各个动力部件的运动,保障电动汽车的正常行驶。此外, 可通过行车充电和制动能量的回收等实现较高的能量效率。在完成能量和动力控制部分控制的同时,VCU还可以与智能化的车身系统一起控制车上的用电设备, 以保证驾驶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因此,VCU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其他性能。 1、VCU主要功能

.接收驾?S指令,輸岀电机I区前扭矩, 实现躯动系 统控制 ★整车能■分配及优化S理*监测和协调管理车上其 他用电器★故障处理及诊断功能★系统状态仪裘显示 亠*整车设备營理 1)整车能量分配及优化管理; 根据驾驶员的具体操作和实际工况对车辆进行管理、优化及调整,以实现优化能量供给,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提高车辆运行经济性。 2 )故障处理及诊断功能; 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诊断、提示和主动修复工作。 3)系统状态仪表显示;

汽车电子CMMI软件开发流程

汽车电子软件开发流程 ——CMMI篇 作者:朱忠安 版本: 1.0 状态:草版

1历史记录

2索引 1历史记录 (2) 2索引 (3) 3概要 (4) 4一般嵌入式系统开发简介 (5) 4.1嵌入式系统定义 (5) 4.2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组织架构 (5) 4.3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流程图 (6) 4.4流程图简介 (7) 5CMMI软件团队解析 (8) 5.1CMMI软件开发流程标准 (8) 5.2软件研发组织架构解析 (9) 5.3软件项目开发过程 (9) 5.4系统测试组织结构 (9) 6CMMI软件项目变更管理 (10) 6.1软件变更控制工具介绍 (10) 6.2软件变更控制流程 (10) 7软件开发知识简介 (11) 7.1软件开发的特点 (11) 7.2如何做好软件开发 (11) 7.2.1客户角度 (11) 7.2.2供应商角度 (11)

3概要 本着为客户服务的宗旨,让更多的想进入汽车研发团队的工程师们了解和熟悉的软件开发流程,减少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必要的误解,故做此介绍抛砖引玉。

4一般嵌入式系统开发简介 4.1嵌入式系统定义 对于嵌入式系统,一般教科书上面有这样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耗电量和应用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是将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硬件集成在一起的系统。 其实这句话不难理解,概括起来只有两点: <1>计算机系统 任何一个嵌入式系统必定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而最基本的计算机系统无外乎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嵌入式系统也是如此. 谈到这里,就必须要说到两个概念: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 所谓微处理器很容易理解,就是中央处理器CPU,比如所ARM9,它的为处理器就是ARM920T.换句话说就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 所谓微控制器,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现在大部分的电子产品所使用的都是集成芯片,也就是一块芯片中不仅仅包含的是CPU,还把许多的外围设配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中,比如把PWM控制器,把flash,把音频处理器,把内存,把输入输出设备等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中,这样的一块集成多功能的芯片就是微控制器。基本上一块IC就是一个小型的嵌入式系统。这样的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1>可以减少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复杂度;<2>节省成本,因为一块集成多功能的IC,比你去用一块CPU搭建外围设备的成本要少的多。 <2>特定应用 对于嵌入式产品的开发,一般都是具有特定的应用;根据特定的需求去定制的。比如仪表,一套完整的仪表系统,都是只适合与特定款型的车。因为电子产品的性质各有不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也很难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国际标准组织或学术单位,规定嵌入式系统一定要用什么CPU,用什么开发语言,一定要用什么操作系统,一定要用哪一套开发工具。只会根据特定的需求去定制。 4.2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组织架构 一般的研发团队都有很严谨漂亮的组织架构,嵌入式系统的研发团队也是如是;至少应该有以下小组。 <1>项目管理组 <2>硬件组 <3>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组 <4>软件组 1)软件项目管理组 2)固件组 3)系统组

整车开发流程图

1、骡子车(Mule Car) 在项目开始早期利用现有生产车辆,通过改装等方式安装新的发动机支撑,功能性的发动机冷却、进气系统和整个发动机总成。 目的:在项目早期(G7方案批准前)支持动力总成初始验证和标定工作(开发Mule车标定)。 例如:整车载重分析、底盘操纵和控制系统开发、空调和发动机冷却系统开发、噪声与振动分析、动力总成集成系统开发、电气系统开发等等。 2、模拟样车(Simu Car) 利用代表设计的结构件通过拼装和改装而成的样车(软模、简易工装、手工工艺等)。 目的:为支持整车、系统进一步的设计和验证,完成架构件的设计和发布。3、工程样车(EP Car) 根据工程设计发布的信息,采用相应工程样件制造工艺制造出的满足设计要求的零件在技术中心试制车间装配的车。

目的:整车集成的开发、验证与整车相关的SSTS(子系统技术规)要求、零件调试、开发动力总成标定、公告法规的早期验证和验证总装顺序等。 铸造批准和铣削批准由产品和制造在同步工程的基础上共同批准! 1、制造验证造车(MCB) 制造验证造车( Manufacturing confirmation Build )是在生产线正式造车(PPV )前的准备工作,检验车辆的工艺可行性,在工厂里完成制造,以识别工厂的问题并为正式造车做好员工培训。造车会通过所有的工艺系统,为工厂员工展示产品和工艺过程的学习机会。造车所用的零部件可以采用EP 车的零部件,运送到工厂。在PPV 前1 个月完成首辆车的制造。

2、生产验证车(PPV Car) 用正式生产工装模具和制造工艺制造的样件并按照生产线工艺装配而成的样车。 目的:100% 动力总成标定、底盘操控性验证、动力加速性验证和VTS 认证,同时对制造工艺进行验证和生产工人培训。 PPV造车的职责分工: 1)采购负责PPV 零部件采购到位 2)PPV 批量零部件入库许可-SQE 3)物流负责PPV 零部件上线准备 4)工程负责零部件技术状态控制,零部件工程认可 5)质保负责零部件MB2 80%合格 6)制造工程负责生产线就绪,工厂负责制造 3、预试生产造车(PP Car) Pre-Pilot 造车主要考核工艺装备、检验流程和检验装置的过程能力。在批量生产工装模具的条件下要求制造确定尺寸和形状的单一零件,以及试验所有单一工艺装备和组合工装的功能。PP车辆要求所有的零件都完成MB2匹配。 4、试生产造车(P Car)

大众汽车整车开发流程图

新车型的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以至于它需要几百号人花费上3、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不同的汽车企业其汽车的研发流程有所不同,我们下面讲述的是正向开发的量产汽车一般的研发流程。以满足车友对汽车研发流程的好奇感。 研发流程包括管理、设计、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辅助流程,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 一、方案策划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投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与论证,就草率上马新项目,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就成为了新项目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大众汽车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也就是车型确定是微型车还是中高级车)以及市场目标。可行性分析包括外部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内部的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包括设计、工艺、生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大众汽车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大众汽车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在方案策划阶段还有确定大众汽车是否开发相应的变形车,确定变形车的形式以及种类。项目策划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份符合市场要求,开发可行性能够保证得到研发各个部门确认的大众汽车设计目标大纲。该大纲明确了大众汽车的形式、功能以及技术特点,描述了产品车型的最终定位,是后续研发各个过程的依据和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格,以便进行后续开发工作。概念车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总体布置草图设计和造型设计两个部分。 1.总体布置草图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 及工艺文件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