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下考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水下考古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国考古学中的水下考古,它是不同于陆地考古的另一分支。如今海洋权益的争夺备受关注,海下考古也会在这个大背景下蓬勃发展。文中涉及水下考古的人文历史、发展过程、考古实例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水下考古,南海一号,考古学,考古价值,沉船。

众所周知,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实物,是人类生活的遗存。这些遗物,遍布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地方。通常映入我们的眼帘的,是陆地上的考古发掘工作。看着考古学家辛勤工作在工地,细心挖掘每一个土方,未免对他们的工作心生敬仰。最近,国家发生着两个重大新闻,一是神州九号飞天成功,其次是蛟龙号潜水器在南海下潜到7000米的新深度。人们的视线被天上地下来回带动。不禁使我思考,对于断断续续映入我们生活的水下考古,其前世今生是如何发展,又取得了如何的成绩?

我国是个陆地大国,又是个海洋大国。从拥有海洋资源的绝对数量来看,的确可以这样说: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陆地上的考古学发展得有声有色,而这么长的海岸线和如此大的领海,其间,必然暗藏着巨大地可待开发的考古资源。因为西部面临喜马拉雅山脉的天然阻隔,历史上与外界交流最为有名的便是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海路。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

海路中的郑和下西洋只是与外国海上交流的一个特例,历史上还有无数次这样大大小小的来往交流,所以,沉船是不可避免的,船上的瓷器、陶器、玉石等等,也随之沉眠千年于海底。

一、发展历程

西方成熟发展的海洋考古技术传入我国的80年代中期以前,在沿海地区淤积成陆的古海湾、古河道以及沿海地中发现了一批古代沉船遗存,成为环中国海洋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重要基础。这些工作有,1956年,山东梁山县宋金河故道发现一艘明代兵船;同年,考古工作者

在江苏南京三汊河郑和造船故址上发现了一件古船的舵杆遗存;1958年,浙江温州发现4艘东晋时期的独木舟;同年,江苏武进战国淹城遗址的护城河中先后发现3艘独木舟。1960年,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在江苏扬州施桥的河道疏浚工程中发现一艘唐宋时期的木板船和独木舟。1972年,广东珠海三灶草堂湾浅水区发现一艘清代沉没的缝合船……这些古代沉船使用了陆地考古的方法进行发掘,它们的发现初步展示了中国古代海洋社会经济与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并带动了造船史、航海技术史、海交史等相关专题学术研究的开展。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西方海洋沉船考古专业技术的引入,古代沉船的考古发现进入了新的时期,古代沉船的发现由近海淤陆的偶然发现,转向海底沉船的主动调查与发掘阶段。国内外的水下考古都进入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

二、著名实例

然而地处深海,在水面很难探测到海底的遗存,很多沉船的发现多是出于偶然,而其后的考古打捞工作更是艰苦万分。

例如,著名的“南海一号”的打捞。“南海一号”是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南宋时期的一艘商船,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其船舱里保存文物总数估计超过6万件,考古价值堪比兵马俑,满载瓷器的价值估计高达3000亿美元!

历经20多年,直到2007年12月22日,深藏于海底800余年的南宋古船“南海一号”,才在万众瞩目中被整体打捞出水。此次打捞,从技术和工艺上来讲,都是史无前例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而“南海一号”的发现,纯属意外。远在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荷兰图书馆和航海图书馆中,查到一条古沉船,属东印度公司。当年8月,中国救捞总公司决定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打捞这艘外国沉船。经过细致的海底探测和查找,这艘外国船只并未找到,然而,水下工作人员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艘古代沉船,并当即打捞出一些珍贵文物,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其中以中国生产的瓷器为主。

“南海一号”被发现的20年,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20年。其实,更为有趣和无奈的是,中国水下考古是被英国人哈彻逼出来的。因为在1985年,哈彻在中国南海发现一艘沉船,他用10周将船上货物打捞出水,包括15万件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和一些金锭!这些珍宝在荷兰被拍卖,成交额高达2000多万美元!1999年,哈彻再次在中国南海打捞出一艘大型清代沉船,其上有多达100万件德化青白瓷和牙白瓷。为了提高价格,他竟然敲碎了60多万件成色普通的瓷器!把剩下的35.6万件运往德国拍卖,成交额高达3000多万美元。如此多的珍贵文化遗产被外国人这样分毫不花地拿去,令人心疼惋惜,也为国内的水下考古叹息扼腕。

“南海一号”的打捞历经千辛万苦,整体打捞花费有7000多万。打捞分为4步:一是定位;二是沉井下水,即用一个巨型钢体箱罩住沉船及其周围淤泥;三是穿船底,从沉井底部两侧穿引36根方形钢梁,形成一个封底的钢箱;四是起吊。最困难的是第三部,底梁穿完就得花上一个多月。打捞难,保护也难。沉船的木质疏松,如何保证其不散架,如何保证船上的丝绸不腐烂,都是难题。

有苦,当然也有乐。“南海一号”有着极高的价值,体现在:一、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二、中国第一艘完整挖掘沉船,是水下考古的典范;三、此次整体打捞的成功,在国际上绝无仅有。“南海一号”可以填补和复原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可以和“甲骨”带来甲骨学、“敦煌”带来敦煌学的伟大成就相媲美,它极可能带来“海上丝路学”的发展和蓬勃。

除了已经完全打捞的“南海一号”,还有现在正在打捞之中的“南澳一号”和象山“小白礁Ⅰ号”。

2007年,有渔民潜入南澳岛东南三点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的海底作业时,无意间发现了一艘满载瓷器的古沉船,历经数年,“南澳一号”已经进行了两次打捞,第三次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至今出水文物已达4000多件,当然,有价值的不只是船上物品,“南澳一号”还是至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对于它沉没当初,是去向何处,又为何沉没,仍有一大堆谜团有待考究,这也是水下考古的重大使命。

象山“小白礁Ⅰ号”的沉船的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渔山列岛海域,于2008年发现。此沉船是一艘以龙骨为主要纵横构架的尖(圆)底木质中等规模商贸海船,约下沉于清朝道光年间。沉船船体残长约20.35米,残宽约7.85米,沉船遗址位于水下24米处海域。截至目前,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已发掘出水各类文物554件,其中65件为今年新出水文物。据了解,截至6月27日,考古队共派员潜水工作251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12000分钟,基本完成了“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40平方米范围的揭露清理。

三艘沉船的打捞各不相同,“南海一号”采用了整体打捞,将一个复杂的环境拿到陆地上考古,“南澳一号”是原址保护,而“小白礁”,是在水下直接进行遗址的考古发掘。

三、价值意义

中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管理海域,中国海洋文明历史悠久,海底沉船、文物众多,水下文化遗产丰富。据专家估计,中国海域的故沉船应有2000艘之多。按照文物考古的方针,水下文物保护的理想状态是原址保护。然而由于人类的贪欲,水下沉船常常被盗捞,文物遭到破坏,于是对水下文物的保护迫在眉睫,水下考古多成为抢救性发掘。

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起步较晚,2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近海到远海,从资金欠缺到整体打捞,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已经初具规模,正在逐步缩小同世界的差距。一系列的水下考古都取得很大进展。

陆地上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入了很成熟的时期,文物发掘终有一日会枯竭,而水下考古起步晚,发展空间还很大。且不论出水的各类文物有多少预估金钱,就单它们的文化底蕴,就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四、未来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