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

合集下载

水下考古的要求

水下考古的要求

水下考古的要求水下考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以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通过深入水下进行发掘、调查和研究,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信息。

为了确保水下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要求:一、保证人员安全水下考古工作环境复杂,对人员的安全要求很高。

所有参与水下考古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在任务中,要确保所有的装备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对于水下作业区域的选择和探测,我们要进行详尽的调查和评估工作,确保没有危险隐患。

二、科学策划和调查水下考古需要精细的策划和调查工作。

在开始考古任务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文献研究和资料搜集,了解考古目标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和研究方案,明确考古的目的和重点。

同时,要进行水下环境的勘测和测量工作,确定考古区域的准确位置和特点。

三、合理选择和使用考古工具水下考古需要使用各种专业工具和装备进行发掘和勘测。

在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时,要根据具体的考古任务,合理选择并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在水下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减少可能的操作失误和损坏。

四、准确记录和整理资料水下考古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发现的文物、遗址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准确记录和整理。

要采用科学的记录方法,详细描述和拍摄每一个发现物,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标注。

同时,要将这些资料整理归档,确保其完整性和可供后续研究使用。

五、保护和修复文物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对文物和遗址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在发掘和挖掘文物时,要采用非破坏性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文物的损害。

对于发现的文物和遗址,要进行分类、鉴定和保护,确保其安全并防止进一步损坏。

同时,对于已经受损的文物遗址,要进行有效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使其能够长时间保存。

综上所述,水下考古工作需要全面的准备和科学的实施。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才能保证水下遗址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

水下考古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我们相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够取得更多有意义的成果。

水下考古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

水下考古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

水下考古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是指通过潜水员或者潜水装备进入水下文化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的一项学科。

水下考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期的海洋文化,并保护海底遗产资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水下考古的意义,技术应用以及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

一、水下考古的意义水下考古对于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其中许多地区在古代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通过水下考古的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时期的航海技术、贸易网络、文化交流等重要信息。

水下考古也能够填补陆地考古的空白,提供更全面的人类历史图景。

二、水下考古的技术应用水下考古需要使用特殊的技术工具和设备。

其中最基本的工具是潜水装备,使考古人员能够进入水下文化遗址进行勘探和发掘。

同时,还需要利用水下摄影和摄像技术记录遗址的信息,用于后期的研究和展示。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水下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的应用也为水下考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海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陆地文化遗产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独特的挑战。

首先,水下环境对于文物的保存有一定的威胁,如海洋生物的腐蚀和波浪的冲击等。

其次,水下文化遗址往往被海洋淤泥和沉积物覆盖,导致文物的损毁或埋藏。

最重要的是,海洋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构成了威胁,如沉船打捞、沿海建设等。

为了保护海洋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建立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同时,加强科研和教育培训,提高水下考古的技术水平。

此外,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也是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总结:水下考古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学科,通过研究水下文化遗址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然而,水下考古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题和保护措施的制定。

为了保护海洋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加强意识宣传、加强管理机构建设、提高技术水平以及开展国际合作。

水下考古保护与旅游开发

水下考古保护与旅游开发

水下考古保护与旅游开发水下考古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项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重要工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水下考古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水下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本文将探讨水下考古保护的意义以及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并开展旅游活动。

水下考古保护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历史遗产,还在于探索历史、促进文化交流和提供经济机会。

水下遗址中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保护水下遗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人类的历史遗产。

此外,水下考古保护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

许多水下遗址位于不同国家的海域,这些遗址见证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合作保护水下考古遗址,各国可以共同研究和展示这些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理解。

水下考古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水下文化遗产感兴趣,希望通过潜水等方式来亲身体验。

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这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收益,还可以促进就业和地区发展。

然而,水下考古保护与旅游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水下遗址的保护是一项复杂而昂贵的工作。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资源往往是有限的。

其次,水下考古遗址的敏感性也需要得到重视。

错误的旅游开发可能会对遗址造成破坏,甚至使其失去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承担水下考古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责任。

通过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可以更好地保护水下遗址并开展旅游活动。

其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加强对水下考古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监管与管理。

这可以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规范旅游活动的开展。

此外,教育与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教育公众对水下考古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旅游活动的影响,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与素质,减少不当行为对水下遗址造成的破坏。

水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研究

水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研究

水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研究水下考古是一门独特而重要的学科,在保护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水下考古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与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们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一些当前流行并被证明有效的水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

一、水下考古遗址的勘探技术在进行水下考古遗址的保护之前,首先需要对遗址进行准确的勘探。

目前,多种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下考古领域。

其中,声纳和激光扫描等技术是最为常见的。

声纳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声波在水下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来获取遗址的精确位置和形态。

激光扫描技术则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测量激光束返回的时间和强度,来生成遗址的三维图像,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和特征。

二、水下考古遗址的保护技术一旦水下考古遗址被发现,保护工作就变得至关重要。

水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保护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

目前,有几种常用的保护技术被广泛采用。

1.环境保护水下遗址的环境保护是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通过建立水下保护区和采取合适的措施,可以有效保护遗址免受人为和自然的破坏。

例如,设立警戒线、设施监控设备、限制游客进入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遗址受到的破坏风险。

2.水下保护结构为了保护遗址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建立适当的保护结构。

例如,在遗址周围建立防护墙、人工暗礁等结构,可以有效减少水流和海洋生物对遗址的损害。

此外,对特殊的遗址可以采取封堵或移动的方法,将其转移到更安全的地点,以确保其保存和研究价值。

三、水下文物的清理与保存除了保护遗址本身,水下考古文物的清理和保存同样重要。

水下文物受到水分、盐分和压力等因素的侵蚀和破坏,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清理和保存。

1.清理工作清理工作是为了清除水下文物表面的污垢和沉积物,恢复其原本的外貌和特征。

常用的清理方法包括刷洗、吹扫、砂轮抛光等。

清理的同时需要注意文物的材质和脆弱性,采取适当的清理方式,避免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

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摘要:一、引言二、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概述1.声纳技术2.侧扫声纳技术3.多波束声纳技术4.光学成像技术5.水中机器人技术6.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三、我国水下考古探测技术的现状与挑战四、关键技术研发的意义与目标五、研发策略与实施方案六、预期成果与价值七、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水下遗址的探测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应运而生,旨在推动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科技进步。

本文将介绍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现状与挑战,以及研发策略与实施方案。

二、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概述1.声纳技术:通过向水下发射声波,接收回波来探测水下物体的技术。

主要包括单波束声纳、双波束声纳、多波束声纳等。

2.侧扫声纳技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对水下物体进行扫描,获取其侧面图像的技术。

3.多波束声纳技术:采用多个波束同时进行扫描,提高水下物体的探测效率和精度。

4.光学成像技术:利用水下光学设备,对水下物体进行成像和观测的技术。

包括水下摄像、激光成像等。

5.水中机器人技术:通过遥控或自主操控的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考古探测和作业的技术。

6.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水下考古探测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读的技术。

三、我国水下考古探测技术的现状与挑战目前,我国在水下考古探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关键技术研发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水下考古探测技术的整体水平,解决现有技术难题。

四、关键技术研发的意义与目标1.提高水下考古探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2.提升水下遗址的保护与研究水平。

3.促进水下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研发策略与实施方案1.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2.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突破瓶颈问题。

3.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研发计划。

4.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六、预期成果与价值1.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2.提高我国水下考古探测技术的国际地位。

水下考古学研究范围

水下考古学研究范围

水下考古学研究范围及发展趋势一、水下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水下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下遗迹:水下遗迹是指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原因而沉没于水中的建筑物、船只、农具等文物遗迹。

水下考古学者通过潜水等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发掘和研究,以了解古代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2.水下遗物:水下遗物是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贸易等活动中所制造的器物和工具等文物。

这些遗物多数被沉没于水下,需要通过潜水等方式进行发掘和研究,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水下文化景观:水下文化景观是指由于水下地形、地貌和水域环境等因素而形成的独特文化景观。

水下考古学者通过潜水等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和保护,以展示古代人类的文化风貌。

二、水下考古学的发展趋势1.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下考古学者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例如,新型潜水器、水下声呐、激光扫描仪、水下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使得水下考古学者能够更加准确地调查、发掘和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2.国际合作:由于水下文化遗产分散全球,因此国际合作对于保护和管理水下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各国水下考古学者通过国际水下考古学协会等渠道进行交流、合作和研究,共同推动水下考古学的发展。

3.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是水下考古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水下文化遗产的不断增加,如何保护和管理这些文化遗产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水下考古学者通过研究保护技术、制定保护规划等方式,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综上所述,水下考古学是一门涵盖广泛、发展迅速的学科。

通过对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文化遗产。

未来,水下考古学将继续发展,推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进程。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高中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高中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高中1. 水下考古的意义水下考古是深入了解古代航海史、商业和货币史的重要途径。

另外,水下文物不同于陆上文物,它们往往保存得更好,因为水底对文物有天然的保护作用。

水下文物可以提供大量有关古代生活、文化和技术的信息,有助于人们对古代社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2. 水下考古的技术和方法水下考古主要采用水下摄影、潜水调查、声纳探测、水下探测器等技术和方法。

其中,声纳探测在水下考古中应用广泛,可以对海底进行高分辨率的扫描,发现和记录海底的特殊地质结构和水下文物遗迹。

另外,潜水考古是水下考古的重要手段之一,潜水考古人员可以直接下潜到水下,通过观察和发掘,获取更为直观的考古资料。

3. 水下文物的分类水下文物主要包括沉船、古代港口、水下遗址、水下城市和水下古道等。

其中,沉船是水下考古的热点之一,因为它们通常保存得比较完整,可以为历史学家提供丰富的航海史和贸易史资料。

古代港口、水下城市和水下古道则可以为人们还原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提供重要线索。

4. 水下考古的进展和成果近年来,随着水下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考古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

比如,考古学家们在地中海、东南亚和中国沿海等地区发现了多处水下城市和古代贸易港口遗址,为人们揭示了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情景。

另外,近年来陆续有多个重要沉船遗址被发现和发掘,例如中国世界海运史上最悠久的勾连号沉船遗址、北宋至元代的南海真武庙沉船遗址等,这些考古成果为研究古代航海和贸易史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5. 水下考古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水下考古虽然有着丰厚的历史遗产,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海底动荡的水流和潮汐、水下文物的腐蚀破损等都给水下考古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因此,未来水下考古需要更多投入和创新,例如亟待发展更为高效的水下勘探和挖掘技术、更为完备的水下考古保护制度等。

另外,水下考古研究还需要更多交叉学科的融合,比如地质学、海洋学、物理学等,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研究手段和视角。

水下考古仪器介绍

水下考古仪器介绍

水下考古仪器介绍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水下考古仪器,这可都是水下考古的得力小助手呢!1. 多波束测深仪这东西可神奇啦!就像是水下的眼睛,能把水下地形看得清清楚楚。

它发射出好多束声波,然后根据声波反射回来的时间,算出各个点的深度。

这样,水下的山脉、山谷、沉船啥的,都能被它发现。

比如说在探寻古代沉船遗址的时候,多波束测深仪就能绘制出沉船周围的地形,考古学家们就能知道怎么接近沉船才最安全、最方便。

而且它的精度可高了,误差非常小呢。

2. 侧扫声呐这个侧扫声呐就像是水下的雷达。

它在船的两边发射声波,然后根据声波反射回来的信号,形成水下物体的图像。

你看,那些水下的礁石、建筑物遗址啥的,在它的图像里就像照片一样清晰。

它能够覆盖很大的范围,让考古学家们能快速地对一大片水下区域进行初步探测。

要是发现了可疑的目标,就可以进一步去研究啦。

3. 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可是个超酷的家伙。

它可以在水下自由地游动,就像一个小小的潜水员。

它身上带着摄像头、灯光和各种传感器。

考古学家们在船上就可以通过操控它,让它到达那些人很难到达的地方。

比如说在很深的海底洞穴附近,水下机器人就能进去查看,还能把里面的情况实时传回来。

而且有些水下机器人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挖掘和采样工作呢。

4. 磁力仪磁力仪是用来探测水下的金属物体的。

要知道,很多古代的沉船或者文物都是金属制成的。

磁力仪可以感知到水下微弱的磁场变化,只要有金属物体存在,它就能发现。

这对于寻找古代的兵器、钱币、金属工艺品等文物特别有用。

5. 水下电视水下电视就比较好理解啦,就像我们平常看电视一样,只不过这个电视是放在水下的。

它可以把水下的画面直接传回来,让考古学家们能直观地看到水下的情况。

在一些比较清澈的水域,水下电视的效果特别好,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文物、生物和地貌。

水下考古仪器多种多样,它们就像一个团队,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共同为水下考古事业做出贡献呢。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水下考古学的概念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下遗址、文物和古迹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人类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水下考古学主要研究水下考古环境、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水下文化遗产调查与发掘等内容。

二、水下考古学的历史水下考古学源自于20世纪初期的欧洲,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水下世界可能隐藏了大量珍贵的考古遗址和文物。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下考古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纷纷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机构和项目,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

现代水下考古学已成为考古学界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涉及的内容包括考古遗址的发现方法、水下文物的保护和保全等。

三、水下考古学的技术1. 测绘技术水下测绘技术是水下考古学的基础技术之一,主要用于绘制水下地形、勘测水下遗址位置和测量水下文物的位置和大小。

目前,常用的水下测绘技术包括声纳测绘、激光扫描和摄影测绘等。

2. 发掘技术水下考古学的发掘技术和陆地考古学类似,但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发掘过程更加复杂和困难。

目前,水下考古学发掘常用的技术包括潜水发掘、水下雷达和水下摄影等。

3. 保存技术水下文物的保存是水下考古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水下环境的高盐度和缺氧等特点,水下文物容易受到腐蚀和破损。

因此,水下文物的保护和保全技术成为了水下考古学的一大难题。

四、水下考古学的方法1. 调查与发现水下考古学的调查和发现是水下考古学的起始阶段,它包括对水下遗址的初步勘探和发现,通过水下测绘技术、水下考古设备和技术等手段,寻找水下的古代船只、城市遗址、古墓葬和地下宝藏等。

2. 考古调查水下考古调查是水下考古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通过水下测绘技术、水下考古设备和技术等手段,对水下遗址进行详细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揭示遗址的位置、规模、年代、文化特征等内容。

3. 考古发掘水下考古发掘是水下考古学的核心环节,通过潜水考古、水下装备和技术等手段,对水下遗址进行详细和系统的发掘和研究,揭示遗址内的文物、建筑结构和历史信息等内容。

用于水下考古的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设计

用于水下考古的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设计

用于水下考古的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设计一、水下考古的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下考古学已经成为考古学领域中一个重要且活跃的分支。

水下考古不仅能够揭示古代文明的海洋活动,还能为研究历史提供珍贵的实物证据。

然而,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传统的考古方法在水下考古中面临诸多挑战。

高清多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水下探测技术,能够提供比传统方法更为清晰和详细的图像,对于水下考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1 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的核心特性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的核心特性在于其能够捕捉到不同波长的光,从而获取到比传统单色成像更为丰富的信息。

这种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光谱通道,能够同时捕获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的广泛光谱范围。

通过分析这些光谱数据,可以揭示出水下物体的材质、年代和环境条件等信息。

1.2 高清水下成像系统的应用场景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沉船考古:对沉船遗址进行详细的图像记录,分析船体结构和遗物分布。

- 珊瑚礁生态研究:监测珊瑚礁的健康状况,评估环境变化对珊瑚礁的影响。

- 水下文物保护:对水下文物进行无损检测,评估其保存状态和保护需求。

- 海底地形测绘:绘制海底地形图,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二、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光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技术。

以下是该系统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实现步骤。

2.1 光学成像组件光学成像组件是高清多光谱成像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镜头、滤光片、成像传感器等。

镜头负责聚焦光线,滤光片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光,而成像传感器则负责捕捉这些光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为了获得高清的图像,需要选择高分辨率的成像传感器,并设计合适的光学系统以减少像差和提高成像质量。

2.2 光谱分离与合成技术多光谱成像系统需要将不同波长的光分离并捕获,这通常通过使用分光器和多个成像传感器来实现。

水下考古讲座心得体会

水下考古讲座心得体会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水下考古的讲座,这场讲座让我对水下考古这一神秘而充满挑战的领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讲座由我国著名的水下考古专家主讲,内容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水下考古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不仅需要考古学、历史学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潜水、水下摄影、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学等相关技能。

这让我意识到,水下考古工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水下考古的基本流程,从水下调查、定位、发掘到保护、修复,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如水下能见度低、水流湍急、海底地形复杂等。

这让我对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深感敬佩。

其次,水下考古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中提到的北洋水师经远舰考古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经远舰作为北洋水师的重要战舰,其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海军发展史及世界海战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种珍贵的文物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此外,水下考古还涉及到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

讲座中提到,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文物进行保护,避免因不当处理而造成文物损坏。

这让我认识到,水下考古不仅是考古工作者的事,也与文物保护息息相关。

在讲座的最后,专家还分享了一些水下考古的案例,如秦始皇陵、沉船、古墓葬等。

这些案例让我对水下考古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对我国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

总之,这次水下考古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我深刻认识到,水下考古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还能推动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声成像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水声成像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水声成像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水下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探索和研究沉没在水下的文化遗产。

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传统的考古方法在水下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水声成像技术的出现,为水下考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二、水声成像技术的原理与分类(一)原理水声成像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来获取水下物体的图像信息。

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对稳定,且能够穿透一定深度的水体。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通过接收和分析这些回波信号,就可以构建出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结构等信息。

(二)分类1、侧扫声呐成像侧扫声呐通过向两侧发射扇形波束,并接收回波信号,从而形成水下物体的二维图像。

它能够快速扫描大面积的水域,对海底地貌、沉船残骸等大型物体的探测效果较好。

2、多波束测深声呐成像多波束测深声呐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波束的水深数据,从而生成高精度的海底地形图像。

它对于海底地形的精细测绘和水下遗址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3、合成孔径声呐成像合成孔径声呐利用小孔径天线的移动来合成大孔径,从而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水下图像,对于小尺寸物体和细节的探测能力较强。

三、水声成像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优势(一)非接触式探测水声成像技术不需要与水下物体直接接触,避免了对文物和遗址的潜在损害。

(二)大范围快速扫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较大的区域,提高了考古调查的效率。

(三)穿透能力强可以穿透一定深度的泥沙和沉积物,发现被掩埋的文物和遗址。

(四)不受光照和水质影响在黑暗的水下环境和浑浊的水质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

四、水声成像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案例(一)沉船遗址的发现与定位例如,在_____海域的水下考古中,通过侧扫声呐成像技术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的残骸,并确定了其精确位置和大致轮廓,为后续的考古发掘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海底遗迹的测绘在_____海底遗迹的调查中,多波束测深声呐成像技术绘制出了详细的海底地形图像,揭示了遗迹的分布范围和结构特征。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图解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图解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水下考古学的历史水下考古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一些著名的古代水下遗址被发现,比如庞贝、亚历山大港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水下考古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下遗址和文物被挖掘出土,水下考古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许多水下考古项目正在进行,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成果出现。

二、水下考古学的方法1. 调查与勘探水下考古学的第一步是进行调查和勘探工作,以确定可能的水下遗址位置和范围。

调查和勘探通常使用声纳、水下摄像设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通过对水下地形和物体的探测分析,确定目标位置。

2. 发掘与挖掘一旦确定了水下考古遗址的位置,就需要进行发掘和挖掘工作。

水下发掘与陆地考古发掘不同,需要使用特殊的潜水装备和水下考古仪器,如水下摄像机、挖掘机器人等。

3. 文物保护与保存水下文物具有特殊的保存条件和环境,需要特殊的保护和保存方法。

水下文物的保护与保存工作包括文物的清理、修复、保养和展示等工作。

4. 研究与分析水下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发现和揭示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通过对水下遗址和文物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了解古代水下遗址的历史面貌、文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等方面的信息。

三、水下考古学的意义1. 文化遗产的保护水下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古代社会的文化遗产,通过对水下遗址和文物的挖掘和研究,可以保护和传承古代文明的成就。

2. 增进对古代社会的了解水下考古学通过发掘和研究水下遗址和文物,可以增进对古代社会的了解,揭示古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征。

3. 推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发展水下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考古学领域,通过不断的发现和研究,可以推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发展,为人类古代社会的研究提供新的数据和信息。

四、水下考古学的挑战1. 环境条件的复杂性水下考古遗址和文物的保存环境非常复杂,水下潜水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特别的潜水装备和技术。

2. 文物的保护与保存水下文物的保护与保存需要特殊的方法和技术。

大规模水下文物考古的技术和方法

大规模水下文物考古的技术和方法

大规模水下文物考古的技术和方法一、勘测与发现水下文物考古的第一步是进行勘测与发现工作。

勘测主要利用声纳、激光测距仪、磁力计和磁滚子等仪器设备进行。

声纳和激光测距仪可用于对水下遗址的三维形态进行测量和绘制。

磁力计和磁滚子则可用于检测地下文物的磁性物质。

此外,还可以利用航空影像和遥感技术进行勘测与发现工作。

二、调查与分析在勘测与发现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调查与分析工作。

调查主要利用潜水员进行实地勘察,了解遗址的具体情况。

同时,可以采集水下遗址的地质样本和文物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和研究。

分析可以包括对文物的材料、年代、用途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遗址的形成原因、演变历史等方面的分析。

三、挖掘与保护调查与分析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挖掘与保护工作。

由于水下文物的保存环境复杂且易受破坏,挖掘与保护过程需要特殊的技术和方法。

挖掘工作主要采用水下考古挖掘器械和设备,如真空吸泥器、水下挖掘机和液压钻机等,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挖掘。

保护工作主要采用低温保护和密闭保护等方法,将文物尽可能地保持在原有的保存状态。

四、记录与整理挖掘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记录与整理工作。

记录工作主要包括对挖掘现场的摄影、绘图和测量,以及对文物和地质样本的编号和分类等。

整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文物的清洗、修复和分析等,以及对考古数据和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五、展示与研究记录与整理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展示与研究工作。

展示可以通过博物馆和展览等方式,向公众展示水下文物和考古成果。

研究可以通过学术论文和学术讨论等方式,进行对水下文物和遗址的更加深入的研究。

总之,大规模水下文物考古需要采用一系列特殊的技术和方法。

这些技术和方法涉及勘测与发现、调查与分析、挖掘与保护、记录与整理、展示与研究等多个环节,以确保水下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水下考古的科学方法

水下考古的科学方法

水下考古的科学方法水下考古是一门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来探索水下遗址并研究相关文化遗产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水下考古学家们可以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来开展水下考古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下考古科学方法。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水下考古中一项重要的科学方法。

借助遥感技术,考古学家们可以通过对水下地形和水下文化遗址的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遗址、文物和其他有价值的水下资源。

常用的遥感技术包括声纳技术(如侧扫声纳和多波束声纳)、磁力测量和地形测量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水下考古学家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地形、地貌和遗址分布等数据,为进一步的水下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二、潜水考古潜水考古是水下考古学家们直接进入水下进行考古工作的方法。

在进行潜水考古之前,科考人员需要通过专业的潜水训练,获得必要的潜水技能和经验。

在潜水考古中,科考人员通过潜水装备和水下探测工具,对水下遗址进行现场勘探、测量和挖掘。

同时,潜水考古学家们还可以进行水下摄影、录像和采样等工作,以获取更多的证据和文物。

三、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水下考古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

通过对水下出土的文物、残留物和环境进行化学分析,可以揭示出这些文物的年代、生产工艺、材质和使用方式等信息。

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包括碳14测年法、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水下考古学家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文物的年代,推测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流网络等重要信息。

四、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水下考古学中不可或缺的科学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史书和地方志等资料,水下考古学家们可以对水下遗址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

借助文献研究,考古学家们可以对水下遗址进行初步的研判,并进行进一步的水下勘探和调查。

五、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近年来在水下考古中兴起的一种科学方法。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水下考古学家们可以模拟古代环境、古代船只的行驶路径、沉船的沉没过程等,从而推导出更多的水下遗址和文物信息。

水下考古的原则

水下考古的原则

水下考古的原则
水下考古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在水下进行考古调查需要面对诸多困难和限制。

然而,水下考古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进行水下考古工作时,有一些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护文物是水下考古的首要原则。

水下考古调查所发现的文物往往处于极为脆弱的状态,任何不慎的操作都有可能对这些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必须十分小心地处理每一件文物,确保其完整保存。

其次,科学、严谨的方法也是水下考古的原则之一。

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水下考古工作变得异常困难,因此需要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调查。

水下考古工作者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来进行勘测和发掘,确保所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可靠的。

此外,合作与交流也是水下考古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水下考古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水下考古工作。

最后,公开透明也是水下考古的原则之一。

水下文物的保护和研究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水下考古工作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向社会公开工作进展和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水下文物。

综上所述,水下考古的原则包括保护文物、科学严谨、合作交流和公开透明。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水下考古工作,更好地保护和研究水下文物,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

水下考古知识点总结一、水下考古学的定义水下考古学是指对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中人类历史遗址和古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发掘、研究和保护的学科。

水下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古代沉船、湖底遗址、水下城市、古代港口等。

水下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考古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通过水下考古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人类生活、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状况,为我们了解古代文明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证据。

二、水下考古学的方法1. 考古调查水下考古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进行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包括地理、地质、气象等多个方面的调查。

通过考古调查,可以对研究区域的地形、水文、气候等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水下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2. 水下发掘水下发掘是水下考古学研究的核心环节。

水下发掘要比陆地考古发掘要困难得多,因为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水下考古发掘需要利用潜水员、水下机器人、声纳探测等技术手段进行。

在进行水下发掘时,要注意保护水下文物,避免损坏文物。

3. 水下勘测水下勘测是水下考古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水下勘测,可以发现水下遗址的位置和范围,为后续的水下发掘和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4. 水下文物清理和保护水下文物的清理和保护是水下考古工作的关键环节。

水下文物的清理是指将水下发现的文物清理出土,并进行初步的保护工作。

水下文物的保护是指将水下发现的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保存工作,避免文物受到污染和破坏。

5. 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是水下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室研究,可以对水下文物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鉴定,揭示水下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水下考古学的技术1. 潜水技术潜水技术是水下考古学研究的基础技术。

潜水技术包括潜水员的培训和潜水装备的使用。

在水下考古发掘和研究中,潜水员需要使用潜水装备对水下文物进行发掘和研究。

2. 声纳探测技术声纳探测技术是用声波来探测水下目标的技术。

在水下考古研究中,声纳探测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水下遗址的位置和范围。

中国水下考古的特点及意义

中国水下考古的特点及意义

中国水下考古的特点、方式及意义中国水下考古的特点、方式及意义如下:
一、特点:
1、考古年代跨度:中国水下考古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伸到近现代。

2、发掘资金投入大:水下考古所需设备和技术都较为昂贵,其发掘过程也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3、所有文化遗存都在水中:水下博物馆拥有着无数的文物遗迹,涵盖了不同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的遗址,例如船舶、建筑、陶瓷、玉器、铜器等。

4、保存环境恶劣:水下文物受到的侵蚀和破坏比陆地文物更加剧烈,受到水下环境的干扰和焚蚀。

二、方式:
1、人工潜水考古:即考古人员直接下潜到水下进行考古挖掘和勘察。

2、水下观测和调查:通过水下机械及设备进行水下遗址勘探、发现和记录,并确定遗址特征及规模。

3、水下测绘与定位:利用航行仪器和水下测量技术,对水下遗址进行位置和测绘,进行立体化的三维图像重建。

三、意义:
1、增加历史考古遗产的品类和数量:水下文物保护和挖掘,对加深对中国史前文化、历史文化的认识很有必要。

2、营造水下文物保护和发掘环境:水下文物保护要营造一个保护性强的水下环境,让水下文物能够得到良好的保存。

3、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文化交流,并促进国际间的友谊与合作。

4、辅助科研丰富学术理论:通过水下文物的研究和发现,为学者提供重要的资源,辅助学术理论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下考古:第二章水下考古一、本章内容概要水下考古是指对水下古代遗存的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

水下考古包括各种遗址,诸如泉水、井、污水坑、淹没的湖滨居址、淹没的码头、以及沉入海洋的古代城市等。

1.水下考古简史早在15世纪,欧洲已有人开始对水下的文物进行打捞探查。

公元1446年,意大利的利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对罗马东面内米湖底进行了探查,试图打捞一艘罗马时期的沉船。

两个世纪后印第安人在佛罗里达海峡的西班牙“桑塔•玛戈丽塔“号沿船中打捞到350块银锭、几千枚银币和其他物品。

1832年,第一部科学探讨水下遗物的著作问世,即C.Lelly在《地质学原理》第16章论述水下地层埋藏的人类遗骸及人类制造物。

1853,1854年,瑞士的湖泊水位特别低,经过调查、发掘,大量的木柱、陶器以及其他遗物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标准着水下考古学的确立。

20世纪初,在地中海发现的许多古代艺术品吸引了对中世纪文物有兴趣的人们,大批的青铜质和大理石质的雕像、罗马战船被发现。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海洋学的发展,各种水下探测工具的改进,凭借海洋技术装备,考古人员可潜入水中直接对水下遗存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调查的范围遂扩及世界各地。

1965年,在戛纳召开了水下考古学国际会议成立大会,主要探讨水下考古探查的技术和方法。

1970年,水下考古学国际会议第四次会议和水下考古学国际讨论会召开。

同时,水下考古的论述、专著亦纷纷问世,水下考古已逐渐从海底探宝中脱离出来,有些人甚至将之称为“水下考古学”。

水下考古是美国最先创立的,在美国、意大利、瑞典、英国等欧美国家和前苏联、日本等国家都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并有相当的进展。

而我国水下考古起步较晚,1986年9月,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成立。

1987年3月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1990年我国第一支“水下考古队”诞生了。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中国的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先后进行了多项水下沉船遗址及其他水下文物遗迹的调查、发掘工作。

2. 水下考古的特点水下考古与陆上考古相比较有许多困难。

首先,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下条件较差。

对于习惯于陆地生活的工作人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必须克服多种不利的工作环境,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各种考古工作。

其次,空气的供给受潜水装备的限制。

此外,水压的干扰也大,限制了工作人员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和作业的深度。

还有,一连几个月的海上生活也有诸多不便,台风、饮食、成群的苍蝇、鸟以及水下的的珊瑚、水母、海胆也随时都有可能围攻考古队员。

所以,考古队员必须面对许多困难,并克服它们。

首先是下水前要接受两三个月的潜水技术和水下考古技术的专业培训外。

水下考古还需要一个有效的合作团体。

水下的考古工作绝非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它有赖于各相关学科家支持,而且经费昂贵,因而需要制定综合的研究体制,并且要落实到调查、打捞工作中。

尽管水下考古困难颇多,花费昂贵,但水下考古具有一些陆上考古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由于水的浮力,可实现遗物的自动分类拣选,其原理与浮选法雷同。

(2)水下的保存环境较陆地好。

(3)由于水下遗迹大多是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发生,所以使得水下遗物具有精确的时间凝固性。

(4)水下遗存的早晚堆积关系比陆上要简单、清晰得多。

3.水下考古的流程水下考古遵循陆地考古学的一般原则,所有调查、勘探、测量、摄影、发掘、年代测量、保存、修复S2.1)。

等,都同陆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一致(见图(1)水下探测水下探测的原理与物探、遥感相同,都是利用考古遗存与周围环境的物理性质差异的特点,所以水下探测也使用地球物理化学法勘探(图S2.2)。

用化学方法,分析目标区域内海底水样的成分,通过原子吸收技术观测文物在海水中原子扩散量的变化,间接地寻找古代各类遗址、遗物群。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机制,是利用水下目标物自身产生或反馈的各种信息。

水下地球物理探测的三种方法 1:质子磁力仪由调查船拖曳,来探测钢铁物质,这些东西会扭曲地球磁场;2:侧扫描声纳以扇形传递声波,形成海底表面遗迹的图像; 3:海底剖面形成仪传递声音脉冲,遇到海底埋藏的遗迹、遗物时反射回来。

遥感包括空中和船上遥感两种。

在深度较浅、透明度高、几乎没有波纹、无反光的观察角度,因颜色或色调的不同,可以看见和成功地从空中对水面进行遥感与航空摄影探测。

此外,在船上也可以安装声纳、水下电视机等进行遥感勘探。

声纳法实质上是在水下应用超声波探测,可探到水中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因其探测分辨力强,被称为“水中雷达”。

探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调查之前,先对探寻目标有一定了解,这需要丰富的相关资料,包括文记载、民间传说、消息和已经打捞获取的文物,以及地图、卫星图片等。

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也比较重要,包括各种测量仪、摄影仪器、照明装置、测绘仪器、各种潜水设备、打捞工具,以及潜水员的供气系统和联系系统。

调查、发掘时使用的是特制的、可移动的探方网,借助于探方网可以对遗址进行平、剖面测量,绘制了完整的平面图和以基线为剖线的剖面图。

(2)水底打捞在淤泥层清除、探方布置完毕并进行科学的绘图、照相后可用手清理遗物。

在遗物的清取方面,水下作业有自身的特点(图S2.3)。

水底沉积一般较疏松,通常不用手铲;某些重要区域可用手轻微煽动。

打捞的方法有好几种,一种是用空气打捞装置的吸引力和喷射力将遗物吸取;一种方法是用气体提升装置;对于深水中的重要沉船,也可用巨型抓具进行打捞整个船体。

无论使用哪种办法,打捞时应尽量保持遗物上附着的氧化层,这些氧化层极有可能是遗物的保护层,留待以后陆地工作时再清除复原。

打捞时,切忌每次作业过深,以免损坏遗物。

遗物浮出水面要经波浪、水流的冲刷,还要经运输的颠簸,理想的做法是在水下装箱,并在箱内填充泥沙,盖好,运至研究室再开箱取物。

4(水下考古实例以抚仙湖水下考古为例,抚仙湖位于云南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最深可达155米,是平均水深87米,透明度7.8米。

抚仙湖属云南高原第三纪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型湖盆地之一,在云南民间世代流传关于抚仙湖“水下古城“的许多传说,但史料中却没有找到有关文字记载。

1992,2000年,潜水探险者耿卫在抚仙湖潜水时发现一些有人工痕迹、类似石板、石条和类似台阶状的石级、一处古代建筑遗址,这一消息轰动了世界。

此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学家于希贤教授等人乘坐潜水器下潜到抚仙湖底,经过实地考察,初步判断这片颇具规模的古滇建筑群是古滇文化时期的城市遗址,是在大约2000年前的一次巨大自然灾变中沉没湖底的。

各类建筑均采用石质,其加工水平和建筑模表明该聚落具有较高文明程度。

聚落区内的房基、石板道路及规整墙体,显示出已初具城市功能,在我国现存远古建筑中实属罕见。

2001年5月,国家文物局批准这一水下遗址的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为此集合了中国考古、历史、古建筑、地质地震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权威。

这次考古就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进行的湖泊水下考古,也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实施水下考古建筑遗迹考古调查和首次用机器人进行考古工作。

2001年5月份,中国科学院和哈乐滨工程大学的声纳专家们对湖底进行了声纳测量,绘制出了地貌和高度图、遗迹平面草图,帮助考古队员清楚地了解湖底的地形地貌、水深数据等。

6月3日,抚仙湖水下考古活动开始,同时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这是首次水下电视直播。

当时抚仙湖面波浪起伏,透明度适中,8时8分,用于考古的深潜器――白色的“鱼鹰一号”下水,该潜器重达成14吨,考古人员在里面通过潜器上配备的先进的水下探测系统和声纳系统进行探测。

10分钟,考古队员跳离考古船。

潜入湖底到达考古现场。

考古队员们迅速用不锈钢管建“探方”以建立坐标系统,并在不锈钢管上每隔20厘米,用红色胶布做一记号,以便水下辨识。

同时用水下摄像机、防水绘图纸、特制的照明灯等水下专用器具对湖底测量。

半小时后,用于水下考古的小型机器人“小金鱼”入水。

这台机器人系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可深入到考古队员无法到达的100深处作业,通过“缆控”(即两根操作杆),可代替考古队号完成一些水下近距离考察工作;同时能同步地将水下状况实实在在地传送到水面上的监视器。

由于采用先进的CCD水下摄像机和合理光谱的照明灯,在水下100深处都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图像叠加有文字说明的参数,如年、月、日、时间、深度、方位角等,看起来非常直观。

考古作业长达3小时,人们能通过水下摄影机陆续地看到发掘的石条、石块、陶釜等实物画面。

绘图照相后,工作人员用绳索和气囊处理等方法将遗物打捞上来。

考古队员还发现了古城的一段城墙,找到了一块当时广场铺路的石板。

中国水下考古队还采用先进的水下探测仪器,对这一水下古遗址进行了初步的测绘。

测绘结果表明,抚仙湖底的这片古遗址南长约2000米,东西向宽约1200米,总面积达2.2平方公里。

规模极为宏大、壮观。

这种大面积的水下古建筑遗址,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

经众多专家初步断,抚仙湖水下确实存在一个古建筑遗迹,可能系一古代城市。

经采用放射性手段初步测定,这座古建筑遗迹的年代可能距今1750年左右。

至于古城沉没之迷,另一种可能是因地震而然沉降,一种可能就是因地质沉陷而导致的渐次下沉,最终完全被水吞没。

第一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

二、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水下考古简史1832年,《地质学原理》的发表是第一部科学探讨水下遗物的著作问世。

1853,1854年,瑞士湖上居址的确认,以及进行的水下古代遗迹的科学调查和发掘,标准着水下考古学的确立。

20世纪初,水下考古工作集中在地中海周围。

20世纪中叶之后,调查的范围扩及世界各地。

1965年,水下考古学国际会议成立大会召开,主要探讨水下考古探查的技术和方法。

2. 水下考古的特点水下考古与陆上考古相比较有许多困难。

(1)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下条件较差;(2)空气的供给受潜水装备的限制;(3)水压的干扰也大,限制了工作人员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和作业的深度;(4)一连几个月的海上生活也有诸多不便。

尽管水下考古困难颇多,花费昂贵,但水下考古具有一些陆上考古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可实现遗物的自动分类拣选;(2)水下的保存环境较陆地好;(3)水下遗物具有精确的时间凝固性;(4)水下遗存的早晚堆积关系比陆上要简单、清晰得多。

3.水下考古的流程(1)水下探测水下探测的原理与物探、遥感相同,都是利用考古遗存与周围环境的物理性质差异的特点,所以水下探测也使用地球物理化学法勘探。

探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对调查区域的了解和各种工具的准备。

发掘前的测量工作也很重要,借助于可移动测量探方网,水下考古人员对遗址平、剖面进行测量,并绘制完整的平面图和以基线为剖线的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