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环境3

合集下载

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论)

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论)

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论)第一篇: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论)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摘要:人口发展速度之快,简直使人惊叹不已。

世界人口的增长,用“人口爆炸”四个字来形容,并不为过,人类如不加以自我约束,其未来将更加令人担忧。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就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即所谓“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地区,当地居民为了满足住房、事物、烧柴等需要,出现无节制的对森林滥伐,对草原滥垦以扩大耕地。

这种行为的结果,造成了地面大片森林被毁,大面积草原遭破坏,导致地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大的严重后果。

据史料分析,我们炎黄子孙的发源地黄土高原由原来树木繁茂的绿州变成现在的树木少见的黄土高原,也是由于我们的祖先滥砍滥伐所造成的。

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其有限的数量,参与各种循环和反应。

而矿物的循环需要亿万年时间。

人口的增多,使得各种循环产生了不平衡性。

中国人口的发展似乎已经达到了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有超过环境的供给极限的趋势,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

然而,在一定的时期内人口基数是基本不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来看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最根本的。

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仍然不断地追求着更高质量的生活,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对环境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此处我们所讲的“环境”是指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本文也将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生态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角度谈一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正文:过去国土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管辖的地域空间,国土的开发利用被理解为资源的利用。

而我们今天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国土同时又是环境,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与环境,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人口问题与环境

第三章 人口问题与环境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11.7% 15.5% 21.9% 25.1% 27.4%
二、预测人口增长的几种模型
• 即假定历年人口增长的绝对数相同,下一年初的 人口总数等于上一年末的人口总数加本年度人口 算 增加数。表达式为: Nt=N0+Bt 数
• 中国的情况更为突出,随着人口的增加, 尽管每年都开垦一定数量的荒地,但人均 耕地面积还是逐年减少:
1950年为1800 m2 1980年下降到1000 m2 1990年又下降到850 m2
• 也就是说,由于人口的增加,每10000 m2耕 地需要养活的人口数在不断增加:
1950年为5.5人 1980年增加到9.8人 1990年增加到11.8人 2000年增加到15人
第三章 人口问题 与环境
3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韩非子:“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 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 养薄”。 • 美国人米勒(John Eli Miller)家庭人口的增长: 米 勒夫妇二人一共生了 7个儿女,在他们有生之年,一 共有过63个孙儿女,341个曾孙和6个重孙,这个大 家族一共有过419人(他们的配偶除外)。他们的一 生中先后有2个儿女、2个孙儿女及5个曾孙死亡。当 这个大家族的元勋米勒先生于 1961年在俄亥俄州米 德费尔德( Midlefield )的农庄中去世时,他给这个 世界留下了410个后裔。
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而且还会加速森林资源
的破坏。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燃料主要来源于树木。
• 中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绝对数量很大,但人均占 有量很少。在现代社会中,要满足衣食住行和其 它需要,人均能源年消耗量不得少于1.6 t标准煤。 发达国家远远超过此数量,以美国为例, 1979 年 美国人均消耗能源折合标准煤达12.4 t,相当于世 界人均水平的6倍。 • 如果按人均能源年消耗量最低值为标准, 2004 年 末我国总人口约为 13 亿人,中国能源需求最少不 能低于 20.8 亿吨标准煤。这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 1980 年中国能源消耗量仅为 6.36 亿吨。可见,人 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

环境与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与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与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和城市化三个方面来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一、资源利用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人口过多会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构成压力。

首先,能源资源供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口膨胀导致能源需求的激增,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加快,这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水资源也面临着紧张的局势。

随着人口增加,人们对水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水资源的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水危机的出现。

二、生态平衡人口增长对环境生态平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人口增长加剧了土地资源的压力。

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土地不断减少,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丧失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人口过多也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了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人类的过度捕捞、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也导致了许多生态系统的坍塌,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威胁。

三、城市化人口增长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随着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人口过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的汽车排放和工业废气导致了空气质量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健康隐患。

其次,城市过于密集的建设也使得公共设施、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城市化的推进对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这种影响。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资源利用的压力、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都需要我们寻求解决之道。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以促进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中国人口分布和环境的关系

中国人口分布和环境的关系

中国人口分布和环境的关系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就中国人口分布和环境的关系展开探讨。

二、人口分布的特点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

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区,而西部地区则相对人口稀少。

这种不均衡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所致。

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人口集聚区。

而西部地区地势高峻,气候条件恶劣,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三、人口分布对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进程加剧环境压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这导致了城市用地的大量消耗,土地资源短缺,农田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压力。

同时,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2. 东部地区资源过度开发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人口的剧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问题的出现。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西部地区地势高峻,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然而,由于资源的匮乏,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因此,西部地区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保护好自身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1. 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制约中国的自然条件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人口的分布。

例如,气候恶劣的西部地区由于缺乏生活资源,人口分布较为稀少;而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 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环境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人口的流动。

例如,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而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则会导致人口的外流。

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人口与环境知识点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的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它对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比如,粮食的需求大幅增长。

为了满足更多人的粮食需求,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这可能导致森林被砍伐、草原被开垦,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其次,能源的消耗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人口增多,家庭和工业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加剧,不仅导致这些资源的日益枯竭,而且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进而引发气候变化、酸雨等环境问题。

再者,人口增长使得水资源的供应面临巨大压力。

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量都在不断增加。

在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而在另一些地区,水资源的污染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水资源更加稀缺。

此外,人口的增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垃圾和废弃物。

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二、环境对人口的制约环境并不是无限包容的,它对人口的发展也有着诸多的制约。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恶劣的环境条件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例如,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容易爆发传染病,这会影响人口的健康和寿命,进而对人口的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资源的有限性也是环境对人口的重要制约因素。

当资源无法满足人口的需求时,就会出现饥荒、贫困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影响人口的稳定发展。

环境污染同样会对人口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空气污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增加,水污染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这些都会降低人口的生活质量,影响人口的生育率和生存率。

自然灾害也是环境制约人口的一个方面。

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人口的数量和分布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口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当人口增长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时,环境就会恶化。

人口与环境高考试题3

人口与环境高考试题3

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08全国卷Ⅰ3-4)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1~2题。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答案D2.该城市是 ( )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答案 B(08四川5-7)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3~5题。

3.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B.20%C.30%D.40%答案B4.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答案D5.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答案C6.(08广东文基52)下图是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

下列说法与图不相符的是()A.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小B.北京人口吸引力增大C.北京和天津人口比重差距扩大D.天津和廊坊两市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答案 D(08江苏23-24)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答案AC8.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双选)()A.山西B.江苏C.新疆D.黑龙江答案AC9.(08广东16)“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

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A.饮用水质量好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答案C。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目。

与此同时,环境的问题也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一个关键课题。

这篇文章将会探讨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类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增加。

在许多地区,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的繁荣和进步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尊重环境的话,这些进步将会以破坏自然环境的代价去换取。

目前,全球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74亿。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对于土地、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和国际组织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

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口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类:土地利用,水资源以及污染。

首先,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化和农业扩张加剧,土地利用被改变,这导致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其次,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增加,这会导致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质量下降。

最后,人口增长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增加。

人们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垃圾堆积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果没有任何措施来减缓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环境,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不健康和不安全。

为此,人口增长应该得到合理控制,并且必须采取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人口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关系人口和生态环境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口和生态环境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建设和谐的人口与生态环境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首先,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这需要在生育控制、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们的生育决策,彻底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

必须确保人口数量适合当前的土地、水资源和地球环境。

其次,必须加强土地利用控制。

人类必须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土地的改变和破坏,保护野生动植物群落的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论文 )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论文 )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和谐状态。

为解决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食物不足问题,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生产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当然人口数量增长并非一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原因,但一定的适应环境发展的人口增长能使人口发展与环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要正确认识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辩证地看待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坚定走可持续发民的道路。

一、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一)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作为一种生物物种,也与一切生物一样,首先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条件,以保持自己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

因此,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属性,是生命活动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摆脱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

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为了维持人类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人类总要以各种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物质、能量及信息。

(二)人类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人体物质构成与生物物质化学成份的相似性。

通过对人体所含物质成分与生物物质的比较,可以看出人与一切生物及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学上的联系。

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人口与环境知识点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的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它对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

随着人口数量的上升,粮食、水、能源等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大量的土地被开垦用于农业生产,这可能导致森林砍伐、草原退化和湿地破坏等问题。

森林的减少不仅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还削弱了其吸收二氧化碳和调节气候的能力。

水资源方面,人口增多意味着用水量的增加。

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发地面沉降。

同时,污水排放也随之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河流、湖泊和海洋,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能源的需求同样随着人口增长而飙升。

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量不断上升,这不仅导致能源储备的减少,还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加剧了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

其次,人口增长带来了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大量产生。

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和废气等排放的增加,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垃圾填埋场的空间不足,垃圾焚烧可能产生二噁英等有害物质。

工业废水废气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污染土壤和水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再者,人口增长加剧了城市化进程。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面积不断扩张,侵占了周边的农田和自然生态区域。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如道路建设可能破坏自然栖息地,建筑物的密集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热岛效应。

二、环境对人口的影响环境的变化同样对人口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人口的健康和发展。

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充足的食物供应和安全的居住环境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人口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相反,恶劣的环境会对人口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例如,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增加,水污染可能引发肠道疾病和传染病的流行。

环境中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等,会给人口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人口迁移和流离失所,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明确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思考人口迁移问题.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3、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探究能力【自学导引】【图表解读】阅读教材P16页图1-9填写下列表格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的原因中国、印度等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非洲等自然灾害、战争、生活贫困需要到海外谋生欧美洲、地理大发【活动点拨】活动一:课本第17页参考答案:问题1: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改变;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B中学读书,虽有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依据,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都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因此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属国内人口迁移,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活动二:课本第19页(1)由乡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2)是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活动三:课本第21页⑴世界人口迁出国多为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迁入国多为发达国家⑵发达国家经济、文化水平高,但人口增长慢,劳动力较为短缺;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增长快,有大量劳动力过剩【课堂探究】1。

人口迁移与人口的空间移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人间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形式,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时间移动后立刻返回居住地的现象,例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人口;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游牧民族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移动;有两个或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

人口与环境

人口与环境
话题三:人口与环境
国外研究
早期英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托马斯· 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认为 人口按照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生产则按照算术级数增长,食物生产 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 环境的恶化,一些人口学者、经济学者、社会学者开始重视人口对经 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压力问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美国 W· 福格特的《生存之路》(1949)、赫茨勒的《世界人口的危机(1956) 、蕾切尔·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等。 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产生了乐观派和悲观派两个派别。 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认为人口的增长会导致资源的耗竭和环 境的恶化,在其报告《增长的极限》(1972)中认为世界面临“人口爆 炸”的危机,并认为“人口危机”会导致“资源危机”。 以博斯拉普、赫尔曼· 卡恩及朱立安· 西蒙等学者为代表的乐观派认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缓解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对人类发展的限 制,人类能够解决由于人口爆炸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问题。
人口消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人口消费对环境的作用
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对区域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消费可以分为必需 消费、适度消费和奢侈消费。
必需消费 维持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 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小 适度消费 与当时技术水平、大众消费水平相当的消费行为 不 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奢侈消费 不考虑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 对资源环境影响强 烈。
人口迁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环境对人口迁移的作用 区域环境变化是人口迁移的重要作用力之一。人口迁移是普遍存在的 人口现象,与人口出生、死亡统称为人口的三个过程。人口迁移是自 然、社会、经济以及移动者自身具体情况等多种因素共同综合作用的 结果,其中区域环境变化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良好的环境条件 有利于人类生物性生存。恶劣的环境条件会使人类自然生存的舒适度 降低,导致人类生命、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导致人口向条件良好的地 区迁移。其次,通过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地区布局对 人口迁移发生作用。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容量一、人口增长1.概况:(1)总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1)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2)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指标:(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正增长②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负增长(2)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正增长②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负增长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表现原因影响矿产资源枯竭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森林植被破坏乱砍滥伐限制人类草原退化过度放牧的生存和发展土地沙漠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大气、水环境恶化工业生产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作用: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和制约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18世纪中叶后,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政策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就会下降。

(×)4.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020年3月9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至2019年年末,全市户籍常住人口1 450.43万人,较上年增加2.8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

3人口数量与环境

3人口数量与环境

接受教育程度统计的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的子女数(1981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社会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 文化及宗教等 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育率; 一般而言,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极小。
读图分析:
1、生育率与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是什么?
2、城市与农村相比生育率有何不同?
2002年8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大使 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中国于1998年5 月29日签署了该议定书。2002年9月3日,中国国务 院总理朱镕基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讲话 时宣布,中国已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 定书》。
说法三: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无足轻重,只要有了 先进的技术,人口增长不仅不会使环境恶 化,反而使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 不正确 它忽视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作用,同时对先 进技术的作用也片面理解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当 然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但技术能不能完全解 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先进的技术能不能被掌握,并 利用到改善环境中,这些都是问题。
思考:
从全球范围来看,影响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 是什么? 人口的自然增长 生产力发展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政府政策 政治状况 自然环境 此外,婚姻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教 育程度以及就业状况等也有影响
二、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
生育率和死亡率 _________来实现的。
读图分析: 1、生育率与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是什么?
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2、城市与农村相比生育率有何不同?

关于高三地理教案 人口与环境

关于高三地理教案 人口与环境

关于高三地理教案人口与环境高三地理教案:人口与环境教案人口与环境【体系和要点】(一)人口与环境1.人口再生产(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延续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全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兴旺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开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局部、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人或正要进入“现代型”2.人口数量与环境(l)人口数量的变化(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原始社会:人口少,影响小农业社会: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工业社会:人口激增,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生活排污量增多,污染环境;生产扩大、污染扩大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主要原因不只是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不重视保护环境等原因造成3.环境人口容量(l)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开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4.人口素质与环境(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人口身体素质的概念: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状况(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着特殊的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上下,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规和开展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上下,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上下,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5.人口迁移与环境(l)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概念: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涉及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拉力一个地区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一个地区排斥人口迁移的因素(3)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①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们为了寻找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工业社会,为了寻找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②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对迁入地: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有积极意义,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宏大压力6.口迁移(1)上我国的人口迁移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一:黄河中下游平原迁移方向:从秦汉开始人口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原因: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迁移规模比拟小、频率比拟低原因:实行方案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阶段:1954~1960年活泼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上升时期方向: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立;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立;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3)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方向:从农村到城市高中英语;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目的:务工和经商;、培训、分配迁移的人数增加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第三课 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

第三课  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

第三课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1. 简介在地理学中,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包括大气、水体、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所构成的环境。

人口分布则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等内容。

了解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问题,如人口过剩、资源短缺等。

2.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影响的例子:2.1.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自然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人口分布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相对较为适宜人类居住,因此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人口普遍较为集中。

而极地气候和沙漠气候则相对较为恶劣,所以这些地区的人口较少。

2.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如山脉、河流、平原等。

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会直接影响到水资源分布、耕地分布等,从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例如,平原地区易于耕种和居住,因此平原地区的人口较为密集。

而高山和沙漠等地区则限制了人口的居住和生产活动,因此人口较少。

2.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物质和能源需求的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差异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

例如,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和发展,而贫乏的资源地区则会导致人口稀少。

3. 人口分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除了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外,人口分布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大规模的人口聚集会加剧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口分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1. 自然资源的开发人口聚集的地区往往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会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这可能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B..人19口5老9—龄19化6加0年速间
C.C.人1口95自7—然1增95长8年率间约在17‰左右
D.D.人1口94总9—量1逐95渐0年减间少
1 、读下图 ,判断下面四组选项中,国名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孟加拉国、美国、墨西哥、德国 哥 C 日本、德国、墨西哥、印度
B 德国、美国、印度、墨西 D 埃及、印度、美国、德国
这一时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 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型。人口 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 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 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这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 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由于社 会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人 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 低”型过渡。整体上看,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 实现向“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而 农村人口还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之中。
影响:
【真题4】(2011·江苏)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 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 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 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 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 数量
美国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
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 其变化,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人 类生活、生产的 空间布局,从而 决定着人口迁移 的方向和规模。
荒漠化与移民 现在依赖减弱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 生产发展的重要条 件,对农业 生产有 着特别的重要意义, 因而也是影响人口 迁移的一个重要因 素。
经济基础 文化教育水平: 女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出生率越低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 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婚姻生育观 上层建筑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其他 战争 自然灾害
考点2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随着生产力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 新的技术革命背景下,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 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等,出生率的下降则使人口迅速 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人口增长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死亡率(%)
A、中国 B、韩国 C、美国 D、尼日利亚
左图为新中国人 口自然变动图, 回答问题
1.1950—2000
年间,人口自然
增长率最高年份
的数值约为 A
3A..根33据‰图上曲B线.延43伸‰的变C化.,27未‰来10D—.2105年‰内将
会2.出人现口B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AA..人19口6总0—量19稳6定1年间
宗教信仰
影响人口迁 政治 移的主要因素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考点4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一般来说,经 济性迁移以青壮年为主,求学性迁移以青少年 为主。这样的人口迁移往往使迁入地年龄结构 年轻化,老龄化延缓,迁出地则相反。此外, 人口迁移还能够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下 表所示: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
确的是( B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上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其中,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 ( B )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1、外国文化与人口
文化差异如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1)初婚年龄:
早婚——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 亲子年龄距离缩短——加快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 —降低人口出生率 (2)离婚率高,婚姻关系不稳定,降低出生率
(3)非婚同居者增多,没有稳定的婚姻关系, 不愿生孩子,导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死亡率都较高,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大,从而总 人口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属于 这种类型。有快增长和慢增长两类。
2.收缩型(负增长型):塔底窄,而塔中部最宽, 这说明近期内人口出生率有了迅速下降,青 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明显缩小,而成 年人,尤其是中年人的比例扩大,从而总人 口有减少的趋势。一些人口控制效果较明显 的国家属于这种类型。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本溪市
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
发和制造业的发 展影响人口迁移
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产城市的形成
2.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的 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 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 人口迁移的方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 口迁入率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 率较高。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1、“高高低”模式 原始型
原始模式: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在3.0以上
1、“高高低”模式 传统型
传统模式: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在2.0至 3.0左右
3、“高低高”模式
过渡型
“高低高”模式: 出生率在2.0左右,死亡率在1.0左右
4、“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D
E
A
B
C
请将A-E各区人口容量由大到小排序,并说明 理由(限制因素)
BADCE
人口与环境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的特点:
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 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 C、改变住所
2、人口迁 移的分类:
“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原爱尔兰法律规定禁止离婚。因为有 了这条规定,所以爱尔兰人对婚姻大事考 虑得极为周密,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久而久之,晚婚成为爱尔兰人的风俗 。
1994年起爱尔兰人可以离婚,但要在分居5 年以上才能离婚。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
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
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
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
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
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
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
口迁移。
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模式
考点1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和地区差异
1.世界人口的时间变化 人类自诞生以来,人口增长经历了一个“缓慢 —加速—更快—趋缓”的历史过程,而每一次 变化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下图:
J型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 国家,由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 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 口增长很快。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 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慢。
A.原始农业
B.种植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2.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C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上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
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
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A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方向
按地理范 围划分:
按迁移方 向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农村→农村 城市→城市 城市→农村 农村→城市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 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 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 类型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CD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转变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增长类型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
人口金字塔:也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按
人口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特种条形图。
按男左女右排列,以年龄性别或以年龄组为 单位,从下往上排列,低龄在下,高龄在上。
增长型 (年轻型)
稳定型
收缩型
(成年型) (老年型)
1.增长型(年轻型): 人口金字塔顶尖底宽。表明人口出生率和
3.静止型(零增长型):即整个金字塔似柱子形状, 塔底和塔中部几乎同样宽,塔尖不够明显。这 说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各年龄组人 口大致相等,人口的平均寿命也较长,从而人 口增长速度较慢,但是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或是将来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大都属于这种类 型。
2000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变化 为何发达国家和欧洲的人口死亡率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