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9 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9 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应用(本大题共12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选择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就由助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sháo),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zā)所去。

B.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piě)在冰冷的铁轨旁边。

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chàn)。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愁怅。

C.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jī),上面供一副.(fù)香烛,几碟瓜果月饼。

孩子们急切地盼那柱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

D.袁隆平拍去身上在粉笔灰尘,掖.(yē)着讲义夹.(jiá),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散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过去史学家一直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比较重要,认为1914年到1918年的一战只是欧洲旧的家庭式的争吵。

于是..冷战结束以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世界主流历史学家开始意识到其实一战比二战更重要。

一战不仅为未来洗好了牌,为二十年后的二战奠定了基础,也在精神和文化上基本确立..了延续至今的世界历史文化版图。

【甲】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第一个结果是四个欧洲古老帝国(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整个欧洲文明出现巨大的真空。

【乙】更具灾难性的是“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虽然结束了战争,却没有产生一种新的精神或文明的尺度。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7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7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7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拾取,摘取 B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保留,保存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气质、情致 D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 解析:B 项,存:问候、探望。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A.⎩⎪⎨⎪⎧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以能鼓.乐也B.⎩⎪⎨⎪⎧一去.三十年日始出时去.人近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会当凌绝.顶 解析:A 项,均为动词,弹奏,敲击。

B 项,分别为动词,离开;动词,距离。

C 项,分别为动词,归附;动词,回,返回。

D 项,分别为动词,断绝;副词,极。

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A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讌,心念旧恩B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解析:“厌”通“餍”,满足;“讌”同“宴”,宴饮。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忍尤而.攘诟 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解析: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 .依依..墟里烟 B .汝岂得自由..C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解析:C项,古义和今义都是“难以忘记”的意思。

江苏省苏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教师解析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语言文字应用(共12分)1。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一场大规模的空袭,使这繁华的城市 .②我真的怕他离开,刚刚摆脱了恐惧凄凉的感觉,再也不想品尝这的滋味了。

③父亲看完后一言不发,用毛笔写下几行字给我:“不要搜章逐句,不要无病呻吟,力戒做作,惟陈言务去。

"A.面目全非茕茕孑立矫饰 B。

改头换面茕茕孑立掩饰C.改头换面举目无亲矫饰 D.面目全非举目无亲掩饰ﻩ【答案】A【解析】面目全非:形容事物变化很大.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 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举目无亲: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孤零零的,四处游荡。

矫饰:故意造作来掩饰此喻意的选项是2.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借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 )(2分)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

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答案】D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A。

今日厂家平价促销,机会难得,敬请惠顾!B。

舍弟光临寒舍,真乃蓬荜生辉,不胜荣幸!C.请恕我直言,你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敬请三思!D.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ﻩ【答案】Bﻩ【解析】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这里称呼的是对方,因此错误。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

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 ▲。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B.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总数为NA
C.0.5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0.5NA
D.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CH3CH2OH)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
B. 1 g甲烷和1 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5)根据计算得知,应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mL(结果保留1位小数)
(6)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H2SO4溶液浓度大于0.2mol/L有( )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在烧杯中稀释后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D.溶解浓硫酸后的烧杯未进行洗涤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
①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___;
②该注射液中葡萄糖 物质的量浓度为___。(保留两位小数)
③检测人的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mol/L”和“mg/dL”(1L=10dL;1mol=1000mmol)。以“m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6.1mmol/L之间。如果以“mg/dL”表示,血糖正常值范围是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23.某种粗盐中含有泥沙、Ca2+、Mg2+、Fe3+、SO 等杂质。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设计了用这种粗盐制备精盐的方案如图(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操作Ⅳ选择所需仪器___(填字母)。
a.烧杯b.试管c.玻璃棒d.分液漏斗e.漏斗f.酒精灯g.蒸发皿
(2)操作Ⅲ中常用①NaOH溶液、②Na2CO3溶液、③BaCl2溶液作为除杂试剂,则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为NaOH溶液→___(填“A”或“B”)。

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

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

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

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

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

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

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

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

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

——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

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

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

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

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找得到,而且不止一个。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命题人:(考试用时: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

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②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③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拿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

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④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

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像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可是在词里,不仅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

江苏省江阴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江阴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卷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诗歌鉴赏(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诗歌鉴赏(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诗歌鉴赏(过关训练)一、(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释)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

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

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

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答案】C【解析】 C项,“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错误。

“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结合注释②内容“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分析,意为可以以李少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

故选C。

)1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6分)【答案】①慷慨大方。

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②射艺高超。

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③潇洒不羁。

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

【解析】这是一道鉴赏人物形象的试题,答题的思路是先总后分,先概括后解释。

比方说:慷慨大方。

是从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要具体地分析诗句,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间接描写有其他人物的衬托和对比,以及环境的衬托等。

二、(甘肃省兰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4~1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