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 课件

合集下载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课件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课件
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意象更加 生动鲜明。
描绘细腻画面
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歌所营造 的画面之中。
情感抒发与意境创造
真挚情感表达
01
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创造深远意境
02
通过意象的组合和情感的抒发,创造深远而耐人寻味的意境。
语言简练意赅
03
运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代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
当代社会应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教育、宣传等多 种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黄河文化。
创新发展
在传承黄河文化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发展,推动黄河文化与时代精 神相结合,为现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交流
加强黄河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 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2
03
民族精神
通过黄河落日的意象,表 达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历史沧桑
以黄河为背景,展现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历 经沧桑的历程。
爱国情怀
抒发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 情,表达对民族命运的关 切和忧虑。
诗歌艺术手法分析
意象运用
通过黄河、落日等自然意 象,构建出宏大、壮美的 诗歌意境。
象征手法
黄河落日象征着中华民族 的命运和前途,具有强烈 的象征意义。
音乐性
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 乐性,通过押韵、平仄等 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
“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 :表达诗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感 慨,以及对民族未来的殷切期望。
“我们/在时光里/不断忏悔和受难/只 为了/这片刻的辉煌”:表达诗人对民 族苦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辉煌未来 的坚定信念。

黄河落日

黄河落日

第四层次
• 从“远了马鸣,断了长戈”到“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 闪烁”。
• 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和平时代的来临 • 中华民族的史诗不仅“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 还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 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动的星星
”,“在蟋蟀的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布置作业:
1.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2.列举李瑛的代表作。 3.分析诗中每一层的意思。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黄河中游景观
黄 河 凌 汛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落日
芦花
仰韶遗址
大汶口遗址
黄河 古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ì)
碛口
大 禹 渡
黄 帝 陵
西 夏 王 陵
龙门石窟 鹳雀楼
风 土 民 俗 篇
黄河纤夫
黄河故道民俗——斗羊
• 从“淡了帆影,远了渔歌”到“竟如此惊心动魄”。 • 帆影、渔歌、大地的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陡峭的土
壁、蒿艾的气息、枯黄的草色、绛红的狂涛等一系列意象— —展示黄河的美;万事万物庄严肃穆 • “九万面旌旗”在中华大地上翻卷; • “九万面鼙鼓云锣”响彻中华大地, • 场面是如此惊心动魄——衬托中华大地的喜庆景象
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到“沉
入滚滚的浊波”,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思考:什么要等五千年才能见到这个黄河落日? 黄河浊浪——生态的悲剧、象征历史的苦难 漫长黑夜就此谢幕——这片黄土地五千年来的困难 、苦难、灾难终于被落日带走,希望这片土地有真 理的照耀带来新的光明、幸福。

《黄河落日》ppt课件

《黄河落日》ppt课件

《黄河史话》:全面介绍黄河的地理、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04
在线资源
黄河文化网:提供关于黄河文化的各类资 讯和资料。
05
06
中国国家地理:有关于黄河的专题文章和 图片。
活动组织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前往黄河实地考察,亲身体验黄河的壮美与博大。
主题征文
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撰写一篇文章,表达对 黄河的感悟和思考。
《黄河落日》的诗歌风格
语言风格
总结词
雄浑豪放、质朴自然
详细描写
诗人以雄浑豪放的语言风格,描画了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展现出恢弘的气势和 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人运用质朴自然的语言,将黄河落日的景象与历史、文化 、民族等元素紧密结合,使诗歌具有更深入的思想内涵。
艺术手法
总结词
象征、比喻、拟人
详细描写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通过黄河落日的景象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苦难历程和伟大复兴。比喻手法则使诗歌更加形象生 动,如将黄河比作一条沉睡的巨龙,落日比作巨龙的眼眸。拟人手法则赋予黄河和落日以人的情感和性情,使诗 歌更具感染力。
民危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空 前的民族危机,诗人通过诗歌表 达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个人背景
李瑛的成长经历
李瑛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从小受到中 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国家和民族的 命运有着深入的认识。
军旅生涯
李瑛曾有过军旅生涯,对国家和军队 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影响了他的诗 歌创作。
社会背景
《黄河落日》的诗歌价值
文学价值
语言优美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 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读
来朗朗上口。
情感深沉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情感 ,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和赞 美。

《黄河落日》ppt课件完整版

《黄河落日》ppt课件完整版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举办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 黄河落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对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作用
01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以黄河落日为特色,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如观光游、摄影游、文化体验
游等,吸引游客前来游览。
02
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将黄河落日与周边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等相结合,形成旅游产业链,推
倡导文学反映时代精神
鼓励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正能量 和积极价值观。
在教育领域推广普及情况
纳入中小学教材
多篇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文 化的重要途径。
辅助课堂教学
ppt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展示黄河落日的美 丽画面和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诗歌的朗诵和赏析
黄河落日与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对诗歌的朗诵和赏析,深入理解诗人 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
探讨黄河落日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黄河的历史、文化以及落日意象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
学习能力提升
通过诗歌朗诵和赏析,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 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展示黄河流域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齐 鲁文化等。
诗歌中的地域风情
通过诗歌描绘黄河流域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
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探讨黄河流域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现象。
当代价值意义挖掘
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阐述黄河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如对民族认同、文化自信 的作用。
深化文学理解

2024年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

2024年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黄河落日》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李瑛的作品,它选自组诗《黄土地情思》。

李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力,从小处落笔,揭示时代色彩和内容,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他的作品《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曾获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而《生命是一片叶子》则在1999年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黄河落日》的教学课件共包含15张PPT,涉及到的字词包括黄土塬、漩涡、倔强、绛红、旌旗等,这些词汇体现了李瑛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现象特征的深刻理解。

诗歌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朗诵、意象分析、层次划分和主题探讨。

通过朗读诗歌,学生被引导去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诗歌的意象选择、全文的层次结构以及诗歌的主题。

《黄河落日》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传达了深刻的意义。

第一层次描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特别是的成立,展现了厚重的历史感和苍茫感。

第二层次通过帆影、渔歌、大地、树等一系列意象,展示了黄河的美丽和中华大地的欢腾景象。

第三层次象征中华民族的艰难跋涉和新时代的到来。

一层则展示了一个和平时代的来临,通过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等意象,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李瑛的《黄河落日》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民族精神的诗歌,也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资源,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上述概述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黄河落日》的四个层次及其所传达的意义。

这个细节对于深入理解李瑛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内容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这四个层次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诗歌的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开始,到“沉入滚滚的浊波”结束。

这一部分不仅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且特别突出了成立的重大意义。

这里的“庄严的一刻”指的是的成立,这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历史时刻,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诗中的“太阳,也风风火火”起来,以及“涛涌的漩涡”,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国家的新生和人民的激情。

这一层次的开篇恢弘大气,通过独特的视角,诗歌在时间和空间上展现出立体感,让读者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和苍茫感。

02894_《黄河落日》精品课件

02894_《黄河落日》精品课件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24/1/26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技巧;通过学生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通过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诗歌朗诵和创作的技巧。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音频、视频等。通过多媒体的展示 ,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还将利用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自主探究。
《黄河落日》背景
该诗是作者在黄河边观看日落时,有 感而发创作的一首现代诗。通过描绘 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李瑛,当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以 深沉、豪放、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多 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具有 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024/1/26
诗歌以黄河为背景,通过描绘黄河落日的景象,表达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 情回望。全诗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展现了黄河的壮美、落日的辉煌以及诗人 的感慨和思考。
写作特点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黄河和落日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元 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节 奏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文学表现
中国文学中,落日常被作为借景抒情的元素,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西方文学中 ,对落日的描绘则更加细腻入微,如莫奈的画作《日落》。
16
《黄河落日》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
传播路径
《黄河落日》最初在中国发表后 ,逐渐通过国际文化交流、翻译 出版等途径传播到海外,被更多
国际读者所知晓。
国际反响
《黄河落日》以其独特的文化内 涵和艺术魅力,在国际上获得了 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提升了中国

2024版李瑛黄河落日课堂PPT

2024版李瑛黄河落日课堂PPT

目录•黄河落日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黄河落日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知识拓展:其他类似主题诗歌欣赏•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黄河落日背景与作者简介主要作品有诗集《野战诗集》《战场上的歌》《天安门上的红灯》等。

1926年12月8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

中国当代诗人。

曾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李瑛生平及代表作品1947年李瑛入伍,开始了他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战士和诗人生涯。

在战火硝烟中,他遍访九省十八县,行程两万多里,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诗篇,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和对战斗生活的热爱。

1959年,李瑛访问兰州时第一次亲眼看见了壮阔的黄河,接着他又溯河而上,观看了刘家峡水电站巨大的建设工地,在刘家峡水库大坝上亲眼看见了黄河的落日,感受到博大的胸怀与雄伟的气魄。

他惊叹于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观,并为之深深感动。

于是,回到北京后,他饱含激情地写下了《黄河落日》这首长诗。

黄河落日创作背景诗歌主题通过描绘黄河落日的雄伟景象,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和伟大力量。

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反华势力联合起来孤立中国,国内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

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共克时艰。

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文本结构分析及特点01诗歌分段与节奏诗歌分为多个段落,每段节奏鲜明,通过押韵和词句重复形成韵律美。

02叙述方式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增强感染力。

03描绘手法运用细腻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地展现黄河落日的壮美景象。

关键意象解读与象征意义黄河01象征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代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落日02象征生命的终结和新的开始,同时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9《黄河落日》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9《黄河落日》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2.能否用一些词语来概括这首诗歌的意境?
开阔、磅礴、大气、壮美、深沉……
21
(三)联系背景,体会作者情感
讨论:作者也曾说:“我爱诗,我把我全部生命都交给它。” (《李瑛近作选·自序》)他称诗是他的“第二祖国”。再读诗歌, 讨论诗歌中饱含的作者深情。
诗歌以“落日”这一中心意象,生发出太阳、黄河、原野、 山川、树、朗读、炭火等群意象,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 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大地的热爱之情,同时,还 伴随着一种对苦难与沉重的历史的沉思。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五千年历史,五千年文明古国…… “庄严的一刻” 有深层含义。
10
课文赏析
(3)“庄严的一刻”有何深层含义?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性时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1
课文赏析
(5)等来了这历史性的时刻,太阳“风风火火/望一眼涛涌的漩 涡/终于落下了/辉煌的、凝重的/沉入滚滚浊波”运用了什么修辞, 太阳象征了什么?有何深意?
修辞:拟人。 象征:中华民族。 深意:(1)指落日渐渐西沉。
(2)指中华民族想要一洗五千年来的风霜。
12
课文赏析
象征着旧时代 的渐渐远去
淡了,帆影 远了,渔歌
属于传统的生 活方式, 象征着旧时代
13
课文赏析
(6)当落日沉入浊波,黄河上呈现怎样一片景象?
帆影渐淡,渔歌渐远,大地趋于沉默。
(7)如何写的大地的沉默?真的只有沉默吗?这运用了哪种写
蒿艾 倔强 峥嵘 漩涡
hāo ài jué jiàng zhēng róng xuán wō4Fra bibliotek课文赏析
一、精读诗歌,研习结构内容
1.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叙述中华民族的崛起。 第二部分:展示黄河的美,衬托中华大地的欢腾景象。 第三部分:着力描绘太阳。 第四部分:展示和平时代的来临。

23030_黄河落日李瑛ppt课件

23030_黄河落日李瑛ppt课件
意象
诗歌中出现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落日”、“ 余晖”、“金色的巨龙”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 意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对比
通过对比手法,将黄河的“狂怒”与“落日”的“余晖” 相对照,突出了黄河的悲壮和落日的凄美,增强了诗歌的 艺术效果。
17
诗歌韵律与节奏把握
韵律
诗歌采用了押韵的方式,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同时,通过 韵脚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诗作《一月的哀思》选入苏教版高一 语文必修三,第五专题“号泣而悼之 ”的第一板块(悼念逝者)的第一篇 。
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野战 诗集》《战场上的歌》《李瑛诗选》 等50余部诗集。
2024/1/25
8
诗歌风格与特点
诗歌风格以豪放、激昂著称,善 于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思考
表达情感。
在表现战争和军旅生活方面有着 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体验,其诗 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
现实主义精神。
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善 于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
强诗歌的表现力。
2024/1/25
9
其他代表作品
01
02
03
《红柳集》
以新疆边防军生活为题材 的一组抒情诗,表达了作 者对边防军战士的崇敬和 赞美之情。
2024/1/25
《枣林村集》
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诗集 ,展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 的热爱和对农民命运的关 切。
跨学科合作
科技融合
国际传播
黄河落日的美不仅在于自然景 观,还在于它所能激发的艺术 创作灵感。未来,可以鼓励更 多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以黄河落 日为题材进行创作,推动跨学 科的艺术交流与合作。

2024版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课件

2024版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课件

PPT课件•作家与作品背景介绍•诗歌内容解读与赏析•艺术特色探讨•主题思想阐释及现实意义目录•知识拓展:黄河文化及其影响•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李瑛生平及成就1926年12月8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

中国当代诗人。

曾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主要作品有诗集《野战诗集》《战场上的歌》《天安门上的红灯》等。

成就:他的诗作《一月的哀思》获1978年全国首届新诗一等奖,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1999年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诗人通过对黄河落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是作者赴黄河岸边采风时写下的诗篇。

《黄河落日》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文学地位《黄河落日》作为李瑛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该诗不仅被选入多种诗歌选本和教材,还被广泛传颂和演绎,成为一首具有经典意义的诗歌作品。

结尾部分总结全诗,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抒发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第二部分通过黄河落日的象征意义,表达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李瑛及其作品《黄河落日》,引出诗歌主题。

第一部分描绘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展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歌整体结构梳理象征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黄河落日象征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黄河水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光辉足迹。

落日余晖关键意象和象征手法运用情感表达与审美体验诗人通过对黄河落日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黄河落日》诗歌欣赏课课件36张pptx

《黄河落日》诗歌欣赏课课件36张pptx

鼓励人们勇于面对困 难和挑战,为国家的 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 力量
提醒人们时刻关注国 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 运,积极投身到国家 建设中
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光未然诗歌精神
01
02
03
04
光未然的诗歌精神包括民族精 神、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等
在当代社会中,这些精神仍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

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发扬光未 然的诗歌精神,为中华民族的
《黄河落日》诗歌欣赏课课件36张 pptx
目录
•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歌意象与象征手法探讨 • 诗歌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分析 • 诗歌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探讨 • 知识拓展:其他相关经典诗歌欣赏
01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黄河文化及历史地位
01
02
03
黄河的起源与流域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文 学评论家。
光未然的成就
他的诗歌作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色。同时,他 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创作背景
《黄河落日》写于1939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 期,诗人光未然在延安看到了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 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屈意志,于是创 作了这首诗歌。
采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艺术 手法,构成了幽美邈远、惝恍迷离 的艺术境界。
《山居秋暝》赏析
01
景象描绘
诗歌以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为背
景。
02
情感表达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黄河落日》教学课件

《黄河落日》教学课件

全诗内涵
旧的时代逐渐远去,新的时代尚未到来,中华大地满是寂静。
全诗展现了在中华文明新旧交替之际,中华儿女 描 通绘过了卓一绝幅的壮革丽命的革、奋命斗画面,。开万创物了更崭生新,的新时时代代的,曙并光必照将耀在着 中 铭华记大历地史。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下,继往开来, 开创更新的时代。
时间如河水般滔滔逝去,旧时代只剩下愈来愈少的痕迹。只有 厚重的历史仍值得我们铭记,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旧闪亮。
六 过程
初读绘景
品味意象
再读入情
初读





从给出的词语中选出一个词 表达读完全诗的内心感受。
高亢
深邃
昂扬
庄严
沧桑
旷远
辨清这些感受可能分别来自于哪些诗节。
庄严
沧桑
高亢
昂扬
深邃
旷远
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黄河落日
勾画出诗歌中描写的意象。
黄土塬、漩涡、浊波、帆影、渔歌、大地、树、 鹰、土壁、草
旧时代变成了遗迹
厚重的历史
战争远去了
品味第六、七、八节的意象群
残照、余烬、蟋蟀
唐诗、炭火、星星
如血、苍茫
雄浑沉郁、闪亮、跳荡
旧时代的尾迹
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
第六、七、八节的意象群表达了什么?
时间如河水般滔滔逝去,旧时代只剩下愈来 愈少的痕迹。只有厚重的历史仍值得我们铭 记,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旧闪亮。
核心意象的变化
黄河 落日
风风火火 辉煌的、凝重的
第一节
辛勤跋涉了 一天的
第六节
Hale Waihona Puke 心意象象征着什么?中华文明 “太阳”从“辉煌”走向“凝重”,经历了一天的跋涉。 结合诗歌第一句“等了五千年”,想一想,“太阳” 这一意象象征着什么呢?

2024年91《黄河落日》课件26张

2024年91《黄河落日》课件26张
李瑛成就
李瑛出版了54部诗集,有多部长诗和组诗获过多种奖项。其作品《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曾获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6
2024/2/28
《黄河落日》是李瑛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首诗以黄河落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黄河落日》一诗中,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黄河的赞美?
问题1
请分析《黄河落日》一诗中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问题2
如何理解《黄河落日》中的主题和情感?
问题3
27
2024/2/28
分享1
在阅读《黄河落日》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我仿佛看到了黄河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创作背景
《黄河落日》作为李瑛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也通过描绘黄河落日的壮美景象,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见证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7
2024/2/28
02
CHAPTER
诗歌内容解读与赏析
8
2024/2/28
11
2024/2/28
比喻
诗歌中运用了多处比喻手法,如将黄河比作“金色的巨龙”,将落日比作“燃烧的火球”等,这些比喻使得诗歌的描绘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拟人
通过将黄河、落日等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如“黄河在咆哮”、“落日在燃烧”等,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描绘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奠定全诗基调。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 课件
汇报人: 202X-12-24
目录
• 课程介绍 • 李瑛简介 • 《黄河落日》赏析 • 公开课安排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01
《黄河落日》是李瑛的一首脍炙 人口的诗歌,通过对黄河落日的 壮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02
本课程以《黄河落日》为载体, 通过赏析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 歌的意境和韵味,提高学生的文 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互动问答
学生和特邀嘉宾就作品内容提 问,李瑛老师进行解答和探讨

总结点评
李瑛老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总 结,并对学生的参与表示感谢

05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收获与感悟
深入理解了李瑛诗歌的意境和艺 术特色
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 巧
提高了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 审美水平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深入研究更多李瑛的诗歌作品 ,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和思想 内涵
学习其他现代诗歌流派的代表 作品,拓展诗歌鉴赏的视野和 思路
加强诗歌创作实践,提高自己 的诗歌创作水平
对李瑛作品的进一步研究
深入研究李瑛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和语 言特点
探讨李瑛诗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和影响
分析李瑛诗歌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 达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艺术手法
李瑛在诗歌中运用了现代诗歌的 技巧,如象征、隐喻、通感等, 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感
染力。
语言特点
诗歌语言简练、质朴,却饱含深情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黄河落日的 壮丽景象。
结构安排
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时 间顺序和空间转换的结合,使画面 更加完整和立体。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 课件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 课件

总结主题
落日本来就是日出。黄河落日是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 行为,就是一颗追求真理的心去穿越黑暗,超过这片土地 的漫漫长夜,成为全新的日出。
《黄河落日》诗歌,让人在领略大美之中,展开对历 史、大地、芸芸众生的生命本质的核心思考。热情歌颂了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 的道路。
拓展思考
第四层:诗人通过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 展示了一个和平时代的来临。
历史都是在战争的铁蹄之下展开,历史在战争的血河里 面流淌而成,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暗示战火硝烟的时 代已经过去。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雄浑沉郁的唐诗”便是 其中的代表。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荡 的星星”,给人以光明和希望。
第三层:诗人以太阳象征中华民族。这个民族跋涉 之路是如此艰难,历史已成废墟,新的时代已经开始。
美丽的草滩是跋涉途中的所见,闪耀的爝火象征着希望和 力量,峥嵘的山如同中华民族的骨气。一个民族的史诗和传说, 在沉积的黄土层上,“固执地裸露着筋骨和骨骼”。
草滩的美丽,爝火的辉煌,峥嵘的山如同中华民族的骨气, 站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中国,不屈的山河, 巍然屹立,气势磅礴, 英雄 的人民,严阵以待, 时刻准备消灭一切侵略者。中国中国 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布置作业
1.阅读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的中 国》,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感受作者对祖国 的热爱之情。
2.完成课后习题。
出版了54部诗集。其作品《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曾获 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 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范读正音
黄土塬 yuán 绛 红 jiànɡ
鼙 鼓 pí 裸 露 lù

2024版与欣赏九诗二首黄河落日李瑛精品教学ppt课件

2024版与欣赏九诗二首黄河落日李瑛精品教学ppt课件
艺术成就
概述李瑛在诗歌领域的贡献和成就, 如获得的重要奖项和荣誉等。
6
诗歌在文学史中地位
对当代诗歌的影响
分析九诗二首在创作手法、主题表达 等方面对当代诗歌的影响和启示。
对后人的启示
探讨九诗二首对后人的启示意义,如 对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思考 和领悟。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阐述九诗二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地位,以及李瑛作为一位杰出诗 人的历史地位。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读后感或诗歌鉴赏文章的质量和创 意,以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测验或考试
通过测验或考试的形式,检查学生对《黄河落日》及相关知识点的 理解和记忆情况。
27
06
跨文化对比与国际传播
Chapter
2024/1/30
28
中外著名河流诗歌比较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黄河
2024/1/30
9
黄河落日篇章结构
01
《黄河落日》篇章 结构清晰,由起兴、 描绘、抒情三个部 分组成。
02
起兴部分通过黄河 落日的景象引入诗 歌主题,为后续的 描绘和抒情打下基 础。
03
描绘部分运用生动 的语言和形象的比 喻,将黄河落日的 壮丽景象呈现在读 者眼前。
04
抒情部分则表达了 作者对祖国山河的 深厚感情,以及对 民族精神的赞美。
2024/1/30
7
02
诗歌内容与形式解读
Chapter
2024/1/30
8
九诗二首内容概述
《九诗二首》是李瑛的代表作之一,包含两首以黄河落 日为背景的诗歌。
第一首诗《黄河落日》描绘了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表 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黄河落日PPT课件

黄河落日PPT课件
第2页/共44页
第3页/共44页
黄河的基本走向
第4页/共44页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第5页/共44页
第6页/共44页
黄河上游景观
第7页/共44页
第8页/共44页
第9页/共44页
第10页/共44页
第11页/共44页
第12页/共44页
第13页/共44页
第14页/共44页
第15页/共44页
第16页/共44页
第17页/共44页
第18页/共44页
第19页/共44页
第20页/共44页
黄河中游景观
第21页/共44页
黄河 凌汛
第22页/共44页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第23页/共44页
落日
第24页/共44页
芦花
仰韶遗址
第25页/共44页 大汶口遗址
(qì)
第39页/共44页
第二层:这一层次诗人通过一系 列意象,来展示黄河的美。
第40页/共44页
第三层:这一层次诗人以太阳为象征, 象征中华民族。
第41页/共44页
第四层:诗人通过马鸣。
第42页/共44页
布置作业:
1.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2.列举李瑛的代表作。 3.分析诗中每一层的意思。
第43页/共4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4页/共44页
闹春秧歌
第35页/共44页
《黄河落日》
请大声朗读诗歌 第36页/共44页
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戈( )
第37页/共44页

黄河落日PPT课件

黄河落日PPT课件
开阔、磅礴、大气、壮美、深沉……
课文赏析 题材之美
思考诗歌为何选择黄河落日这一题材?
黄河落日,世间大美 黄河乃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
落日则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创造灿烂文化和丰功伟绩; 意味着中华文化将在母亲河中洗涤尘垢,以辉煌的形象再一 次升起在东方。
作业布置
以“我读懂了《黄河落
日》中的

课文赏析 作者之情
讨论:作者也曾说:“我爱诗,我把我全部生命都交给它。” (《李瑛近作选·自序》)他称诗是他的“第二祖国”。再读诗歌, 讨论诗歌中饱含的作者深情。
爱国之情。
课文赏析 诗歌之境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 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能否用一些词语来概括这首诗歌的意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课文赏析
(5)等来了这历史性的时刻,太阳“风风火火/望一眼涛涌的漩 涡/终于落下了/辉煌的、凝重的/沉入滚滚浊波”运用了什么修辞, 太阳象征了什么?有何深意?
修辞:拟人。 象征:中华民族。 深意:(1)指落日渐渐西沉。
(2)指中华民族想要一洗五千年来的风霜。
课文赏析
(6)当落日沉入浊波,黄河上呈现怎样一片景象?
帆影渐淡,渔歌渐远,大地趋于沉默。
(7)如何写的大地的沉默?真的只有沉默吗?这运用了哪种写
作手法?
凝思的树
狂涛沉落

严肃的鹰 静 陡峭的土壁
动 旌旗翻卷
静 结
蒿艾的气息
鼙鼓云锣回响

枯黄的草色
大地颤动
课文赏析
(8)欢腾过后,太阳在大河之上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具体回忆了 些什么?
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落日
李瑛
导入新课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我 们的母亲河,我们的民族之 魂,中华儿们的骄傲和自豪。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 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豪情 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 它抛头颅、洒热血,多少浪 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作者简介
李瑛(1926---2019)河北省丰润县人。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曾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 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 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总结主题
落日本来就是日出。黄河落日是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 行为,就是一颗追求真理的心去穿越黑暗,超过这片土地 的漫漫长夜,成为全新的日出。
《黄河落日》诗歌,让人在领略大美之中,展开对历 史、大地、芸芸众生的生命本质的核心思考。热情歌颂了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 的道路。
拓展思考
第三层:诗人以太阳象征中华民族。这个民族跋涉 之路是如此艰难,历史已成废墟,新的时代已经开始。
美丽的草滩是跋涉途中的所见,闪耀的爝火象征着希望和 力量,峥嵘的山如同中华民族的骨气。一个民族的史诗和传说, 在沉积的黄土层上,“固执地裸露着筋骨和骨骼”。
草滩的美丽,爝火的辉煌,峥嵘的山如同中华民族的骨气, 站在世界的东方。
出版了54部诗集。其作品《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曾获 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 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范读正音
黄土塬 yuán 绛 红 jiànɡ
鼙 鼓 pí 裸 露 lù
蒿 艾 hāo
旌 旗 jīng 爝 火 jué
自读思考
1.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2.诗歌划分几个层次? 3.诗歌选择了哪些意象?
第四层:诗人通过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 展示了一个和平时代的来临。
历史都是在战争的铁蹄之下展开,历史在战争的血河里 面流淌而成,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战火硝烟的时 代已经过去。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雄浑沉郁的唐诗”便是 其中的代表。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荡 的星星”,给人以光明和希望。
中国中国,不屈的山河, 巍然屹立,气势磅礴, 英雄 的人民,严阵以待, 时刻准备消灭一切侵略者。中国中国 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布置作业
1.阅读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的中 国》,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感受作者对祖国 的热爱之情。
2.完成课后习题。
黄河上的帆影、远去的渔船、沉默的大地以及凝思的 树、严肃的鹰、陡峭的土壁、充满气息的蒿艾、枯黄的草、 绛红的狂涛等意象,动静对比,色彩纷呈。在沉重的黄河 落日告别仪式上,这一片土地,这一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心 情都是庄严肃穆的。
“九万面旌旗”在中华大地上翻卷,“九万面鼙鼓云 锣”在中华大地响彻,场面描写雄浑壮阔,以惊心动魄的 力量撼动着大地。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史诗不仅“只有 雄浑沉郁的唐诗”,还有五千年的中华文 明史?
拓展阅读
中国中国, 壮丽的山河,长江奔腾,昆仑巍峨。共产 党领导崭新的国家,处处盛开社会主义花朵。中国中国,鲜 红的太阳永不落!
中国中国,沸腾的山河, 前进浪潮,波澜壮阔。新长 征步伐无比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强国。 中国中国鲜红 的太阳永不落!
研读赏析
第一层:诗人主要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1)“庄严的一刻”是哪一刻? (2)“涛涌的漩涡”指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亘古未有的。不仅在黄土 高原,而且整个华夏大地都被染红了。
“太阳,也风风火火”起来,而“涛涌的漩涡”, 深重的苦难也沉入滚滚的浊流中。
第二层:诗人通过黄河上的一系列意象,来展示黄 河的美。从另一侧面来衬托中华大地的喜庆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