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拉片分析
《泰坦尼克号》拉片分析
![《泰坦尼克号》拉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0e29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6.png)
《泰坦尼克号》拉片分析引言《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经典电影。
该片于1997年上映,讲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的真实故事。
这部电影从情感、历史和技术层面深深吸引了观众,并在票房和奖项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文将对《泰坦尼克号》进行拉片分析,探讨该电影在各方面的卓越之处。
剧情《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发生在1912年,讲述了一段架空的爱情故事。
主人公杰克和罗斯在泰坦尼克号邮轮上相遇,并跨越了社会阶层的差距。
然而,这个浪漫的故事背景是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这场事故导致大多数人无法幸存。
电影的剧情通过紧张且引人入胜的情节展开,充满了悬疑和戏剧性。
观众很容易被故事所吸引,并与主人公产生共鸣。
这部电影既让人们体验到浪漫又让人深思,成为了影史上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
角色塑造《泰坦尼克号》的角色塑造是电影的另一个亮点之一。
杰克和罗斯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他们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纠葛使他们变得鲜活而真实。
杰克是一个年轻、乐观和有冒险精神的艺术家。
他无私地爱着罗斯,为了保护她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罗斯是一个富有的女孩,但她对于社会地位和财富并不在意。
她在杰克的陪伴下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生活意义。
除了主角,电影中的配角角色也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比如,反派角色卡尔·卡尔森和老王子剧情反转令观众印象深刻。
不仅如此,片中还塑造了许多普通人的形象,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情感表达《泰坦尼克号》在情感表达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这部电影通过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引起观众的共鸣。
观众们可以感受到杰克和罗斯之间的真挚感情,并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产生情感波动。
电影中对于人性和生命的思考也使观众感到深深地触动。
剧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比如船沉的那一刻,让观众反思人类的脆弱性和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深深触动观众内心的电影艺术作品。
技术水平《泰坦尼克号》的制作团队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成就。
拉片分析案例
![拉片分析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1cf1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7.png)
拉片分析案例某公司正在推广一款新产品,这款产品是一种拉片饮品。
为了了解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态度和评价,公司委托市场调研公司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工作,并得出了一些有关该产品的数据。
以下是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案例:首先,调研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拉片饮品持积极的态度。
约7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尝试这种新品类的饮料,因为他们相信拉片饮品可以提供新奇的口感和品味体验。
这一结果显示,新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可以吸引一部分消费者的兴趣和消费需求。
其次,调研还发现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拉片饮品具有一定的健康价值。
约80%的消费者认为拉片饮品比传统饮料更为健康,因为它们不含添加剂和防腐剂,且使用的原料相对更为天然。
这一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逐渐增长,拉片饮品有望满足这一市场需求。
此外,调研显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约6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购买拉片饮品,但前提是价格合理,并且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有一定的竞争力。
这一结果显示,拉片饮品在市场上的定价策略非常重要,需要融入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和消费观念,以充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最后,调研还发现消费者对包装设计和口味选择有一定的要求。
约7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购买饮品时会考虑产品的包装设计,喜欢简洁、时尚和个性化的包装。
此外,约60%的消费者希望拉片饮品提供多样化的口味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喜好。
这一结果显示,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需要重视包装设计和口味开发,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拉片饮品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拉片饮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新奇口感和健康饮品的需求;拉片饮品的定价需要与市场相匹配,以充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产品设计和研发中,需要注重包装设计和口味开发,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125d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0.png)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罗拉快跑》是一部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创作的电影,于1998年上映。
影片以非线性结构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罗拉挣扎于拯救她男友的故事。
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紧张刺激的剧情和富有创意的摄影手法而享有盛誉。
以下是对影片的一些主要方面的拉片分析。
首先,影片的非线性结构是《罗拉快跑》的一大特色。
整个故事基于三个不同的重启场景,罗拉通过不断重新经历相同的一段时间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每次故事的重启都展示了她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她面临的各种困难。
这种叙事手法让观众对角色的命运充满了好奇心和紧张感,同时也增强了电影的可观赏性。
其次,电影的剧情紧凑而富有张力。
罗拉在20分钟内为了拯救男友的生命而奋斗,这给了影片以迅猛的节奏和高度的紧张感。
观众被带入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连续动作,电影从一开始就飞驰而过,没有任何停顿时间。
这种连贯的紧凑剧情使观众无法转移目光,充满了惊喜和紧张。
另外,影片在摄影和视觉效果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摄影师弗兰克·冯特拉格通过使用手持摄像机和运动镜头来强调影片的紧张感和动态元素。
他还使用鸟瞰镜头和追踪镜头来展示罗拉在城市中疾驰的场景。
这样的摄影手法增强了观众与角色的亲近感,并使观众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此外,影片还采用了各种特效手法,如平面动画、黑白对比和慢动作等,以进一步增加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性。
影片也通过音乐来增强其情绪和张力。
由汤姆·提克威和他的乐队“Trinity”创作的原声音乐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另一大亮点。
电影中的快节奏、摇滚和电子音乐与影片紧凑的剧情相得益彰,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音乐和画面之间的结合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视听效果,也进一步强化了电影的情感共鸣。
最后,影片的主题思想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
《罗拉快跑》通过罗拉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的过程,探讨了命运和选择的关系。
影片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通过勇气、创造力和毅力来克服困难的观点。
《如果可以》拉片分析
![《如果可以》拉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36f0c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8.png)
《如果可以》拉片分析拉片是什么?为什么拉片?如何拉片提升自己?拉片用什么软件?适合拉片的电影?一、拉片是什么?百度词条能给出的回答不多说,更加学术的交给专业书籍,民间的说法就是抽丝剥茧地读影视剧。
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帧一帧地观看一部视频作品,观看时还需要根据拉片需求去分析每一帧的光影、色彩、音效、构图、调度、运动、景别、机位等等。
二、为什么拉片?从通用功能来说,拉片最大的作用是加深对故事结构的感受,其次就是学习参考。
从人群分类来说,导演拉片可能会着重分析机位景别,而编剧拉片可能会着重分析结构和故事,剪辑师会更看重镜头组合逻辑、剪辑技巧等方面。
电影和电视剧的拉片重点也不一样,电视剧的拉片更着重的是台词、情绪、叙事线铺排等,电影更着重景别、画面、声音的研究。
拉片就像我们学习唐诗宋词,从背景了解、人物了解,到通读再到字词句分析,最后最回归整首诗词的情感。
当我们看过上百部影视作品,拉过至少几十个片子之后,不会创作,也会套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如何拉片提升自己?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并不是看完上百部影视剧就直接上来拉片,而是需要先系统的学习一下视听语言,基本规律要掌握好,拉片是要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
不过,如果不走学术派和专业路线。
而是工作中临时有任务可以通过拉片获得通用公式,成效还是蛮明显的,就是比较费时间和心力,拉过片子的都知道这是一项漫长而枯燥的过程。
当然,也有一些人乐在其中,因为拉片时总会发现导演的一些小心思或者剧情上注意不到的点。
比较喜欢水千户说的:一个团队拍了一部电影,用了一百分力气。
观众只能看到三五十分。
拉片细致用心,则能看到八九十分,甚至摸一摸百分的彼岸。
拥有一定视听语言基础后(当然学习能力很好的也可以视听学习和拉片一起进行)。
拉片有一些通用方式,比如三遍拉片法:第一遍,当一个普通观众看一遍第二篇,逐段逐镜头分析,这里不是说每一段每一帧都要分析,而是在通路掌握的情况下分析值得分析的点,比如画面构图、灯光音效、细节的伏笔和对应的地方。
拉片分析报告
![拉片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7354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b.png)
拉片分析报告1. 引言拉片分析是一项广告行业中常见的市场分析方法,通过对广告进行拉片分析,可以了解广告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反应。
本文将基于拉片分析方法,对一则广告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和结论。
2. 广告概况广告名称:XXX广告时长:30秒广告投放平台:电视、网络广告制作公司:XXX公司广告投放日期:2021年X月X日广告目标受众:年龄段、性别、兴趣爱好等3. 拉片分析方法拉片分析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及范围内的受众样本进行广告观看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以评估广告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和观看习惯。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确定样本群体:根据广告的目标受众确定拉片分析的样本群体范围,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域、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作为样本选择的因素。
2.选择样本:从样本群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受众作为拉片分析的样本。
3.观看记录:对样本受众进行广告观看记录,包括观看时间、观看频率、观看地点等。
4.数据整理:整理观看记录数据,统计广告的总观看次数、观看时长等。
5.数据分析:通过对观看数据的分析,评估广告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和观看习惯,包括观看率、观看时间分布等指标。
4. 拉片分析结果根据上述拉片分析方法,对广告进行了分析,以下为分析结果:1.广告观看次数:广告在调查期间总共被观看了X次,平均每位样本观看了X次。
2.观看时长分布:观看时长主要集中在广告的前5秒和末尾5秒,其中前5秒的观看率为X%,末尾5秒的观看率为X%。
3.频道观看情况:广告在电视平台的观看情况和网络平台的观看情况略有差异,其中电视平台的观看率为X%,网络平台为X%。
4.受众年龄段分布:广告的主要受众年龄段为X-XX岁,占总观看人群的X%。
5.性别分布:广告在男性观众中的观看率为X%,在女性观众中的观看率为X%。
6.兴趣爱好分布:广告在X类兴趣群体中的观看率较高,占总观看人群的X%。
5. 结论与建议基于拉片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广告观看次数高,说明广告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生活碎片vlog拉片解析
![生活碎片vlog拉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7721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4.png)
生活碎片vlog拉片解析
当我们观看一段生活碎片 vlog 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拉片解析:
1. 主题和内容:首先,观察 vlog 的主题和内容。
生活碎片 vlog 通常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经历或瞬间。
了解主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或信息。
2. 镜头运用:分析 vlog 中使用的镜头类型和拍摄角度。
导演可能会使用不同的镜头来展示场景、人物或细节。
注意镜头的切换和运镜方式,它们可以影响观众的情感和视觉体验。
3. 剪辑和时间:观察剪辑的方式和时间的掌握。
剪辑可以影响故事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注意转场的效果、场景的切换是否流畅,以及每个镜头的时长。
4. 音频元素:注意 vlog 中的音频元素,如背景音乐、音效或旁白。
音乐可以营造氛围,旁白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或情感表达。
5. 情感表达:生活碎片 vlog 往往带有个人情感和故事性。
观察作者如何通过画面、音乐和文字来传达情感,以及观众能否与之产生共鸣。
6. 个人风格:每个 vlog 都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注意导演的拍摄手法、剪辑风格和审美选择,这些因素可以塑造 vlog 的整体感觉。
通过对生活碎片 vlog 进行拉片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拍摄和剪辑的技巧,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e38e746c85ec3a86c2c549.png)
空间
“空间”往往在我们认识电影的过程中,电影的空间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比较广泛,不太具体的甚 至是模糊的概念。我们对电影空间的这种感觉一般来自于我们的生存观念。那么,电影的空间具有什 么样的特征呢?
1.电影载体空间的明确性。也是我们说的银幕的二维空间。我们所看到的空间关系是在一个二维 的平面关系上构成的。
2. 电影表现空间的假定性。我们所看到的银幕的三维空间是一种假定性的三维空间。电影是利用光 学的、色彩的、影调的给我们创造一个生理(眼睛)感受是具体的,心理(大脑)感受是假空的空间 关系和空间效果。
3.电影感觉空间的综合性。我们对电影空间的感觉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综合感觉懂得过程。 即是银幕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幻觉的;既是平面的,又是三维的;既是表现的,又 是再现的。
注意: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 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需要我们整体的
把
握
。
结构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
的
风
格
。
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
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 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 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 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如何写拉片分析【范本模板】
![如何写拉片分析【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4dd2b1d7c1cfad6185fa724.png)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拉片)——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对话一主题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
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
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现代电影的主题是深化的,是观众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
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
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
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
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不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
拉片分析
![拉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c68df2ad02de80d5d8402b.png)
事上更有可信程度,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内景的应 用,优化了摄影的造型元素,在视觉上更有利于人物的塑 造,更有利于人物的“戏”的表现
4、场景关系影片的影调构成: 5、场是决定一段叙事情节的完整
五、景别
景别分析的重点:
有时,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赋予影片中某一个 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形式。只要这个人物一出现, 这种专门设计的光线的效果就存在。
四、场景
电影场景存在的方式和种类: 内景 外景 实景 场地外景 特技合成景 计算机模拟景
场景的构成特点
1、影片的银幕空间是由多种类型的场景以不同的顺序和 方式组成的
2、同一场景内,可以开展和表现一场戏,也可以开展、 表现多场戏。
3、一场戏可以在一组场景或多组场景中展开 4、影片中的场景的视觉效果,参与影片的叙事和造型,
从而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
5、场景的变化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6、影片的构成上,场景交替变化、交替运用越来越频繁 7、特技合成、虚拟现实的场景的出现和使用越来越广泛 8、影片中的场景在视觉造型和视觉风格上越来越影响和
1、影片全片的叙事过程中,以什么样的镜头画面景 别为主?在影片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导趋势?对影片 的风格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场景中重要的人物对话镜头是以什么样的镜头景 别为主?镜头景别变化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和特点? 对于影片中人物刻画和叙事的推动有什么样的帮助?
3、电影场景中内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外景的景别 特点是什么?这两种景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样的 效果?特别是要分析景别分别在外景和内景当中对人 物、叙事、对话、动作的表现和表达都起到了什么样 的作用?
拉片分析
电视编导 拉片分析 参考
![电视编导 拉片分析 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61f278ad0d233d4b14e698b.png)
电视栏目《国际双行线》是北京电视台一档大型国际性谈话类节目,主要针对的目标观众是中高知识和中高收入层次的观众。
每期节目均采用中外观众感兴趣的、对人类发展和现实生活有着积极意义的话题,让现场观众、嘉宾和主持人面对面地交流。
在《国际双行线----醉翁之意》中,主持人的开头语用的非常好,“今天我们要谈论一种古老的饮料,世界各地都有这种饮料,那这种饮料有的人哭、有的人笑、有的人唱、有的人跳……”,没有猜到的观众,想看一看这种饮料到底是什么,猜到的观众,想知道到底今天节目会有什么特殊的介绍。
影片转到日本,首先就是一轮月亮在天空高高挂起,这意味着已经是夜晚,再加上镜头一转,来到城市中,有音乐声,酒杯碰撞的声音和笑声,直接进入主题。
一主题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
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二结构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
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三人物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
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1.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
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1)人物外形表现: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2)人物景别表现: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
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得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3分钟纪录片拉片分析
![3分钟纪录片拉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073f9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4a.png)
3分钟纪录片拉片分析在编导艺中影视评论不仅包括电影分析,还有纪录片分析。
一、文章开头阅卷老师对于考生在文章开头所做出的总结和概括、影视作品中主要艺术创作手法的概括同样非常重视,而只注重文采,过于注重引子的开头会掩盖对影视作品进行针对性的评论。
所以开头必须提出你的论点,也就是文章题目,这样才会给老师印象是“文章是一个整理,题目不是架空的"。
有三个文章开头的句子同学们可以引用一下:1、该纪录片讲了什么内容或者从该纪录片的一个点出发引发思考2、该纪录片的哪些剪辑手法用的最好3、提出你的论点,根据这三个条件,同学们可以自我发挥,越灵动越好。
二、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考生能找到多少细节。
1、片子的标题一部影视作品的名字可以帮助观众直达影片的主题,正如人的名字一样有着特殊的含义。
评论时大家可以结合影片要传达的主题分析出"导演(编导)为何要起这个名字。
2、细节的评论所谓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同学们要注意的是纪录片中的细节表现方式都非常明显,在后面拉片章节会有更明确的体现。
细节大致可以分成:(1)动作细节,主要是指人物动作方面。
(2)神态细节,主要指人物面部、眼睛表现出来的细节。
神态细节由于大多用特写镜头,加之人的面部与眼睛作为情感的最佳传递部位,所以,神态细节的冲击力显得特别强,喜、怒、哀、乐等在人物脸上一看便知。
(3)物件细节,物件细节因为物件与人的各种关系而有特殊意义。
犹如常说的“睹物思人”物件并不单纯是一个客观的事物,它是人们情感的凭藉、依托,或是人类共识的一个象征,即物件细节中的物件应该是一种情感,一种象征或是思想的符号。
(4)环境细节,如果某种环境被纪录片导演多次展现,这个环境细节就是非常重要的,必有其代表的意义。
3、解说词纪录片表现的是真实生活,要完整的表现一个特殊人的故事、一件重要的事,必须牵涉到过去与未来,对此,画面是无能为力的。
如何写拉片分析
![如何写拉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455219a58da0116d17492b.png)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拉片)——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对话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
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
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
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
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
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
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着)?原着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不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拉片分析1 (2)
![拉片分析1 (2)](https://img.taocdn.com/s3/m/bdc1cb8502d276a200292ef3.png)
电编1002班李牧益拉片分析1——人物分析序号分析类型分析要点主角配角群像其他1 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1、演员本身。
2、演员十人物。
3、人物秦奋: 葛优饰演一名具有“特殊才能”的“海归”,名叫秦奋笑笑:舒淇饰演一位空姐,和秦奋是情侣芒果:香山的前女友,笑笑的闺蜜香山:和秦奋是多年的老友建国:故事情节的插曲,一名时尚达人轩轩:与香山是工作关系,一名公司的秘书新男友:,是芒果一见钟情的男友,是一名海军。
1在离婚仪式上来赴宴香山的朋友。
2在人生道别会上来给香山道别的人3在《天使爱美丽》的情节中的人员1问秦奋要租的晚礼服的留点人员2送快递的人员3各种场景中需要的群众演员。
2 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1、外形表现2、景别表现3、形体表现4、位置表现1香山:夸张形式感秦奋:哲理性笑笑:知性的都市女人芒果:敢爱敢恨2在人物的交待方面使用了中景和近景。
大场合的情节使用了全景3香山:大老板姿态秦奋:特殊的海归派笑笑和芒果:知性,都市的服装。
1建国:娘娘腔轩轩:白领新男友:空军2建国:特写加中近景。
体现娘娘腔。
轩轩:中景新男友:中景群像在影片中的外形表现是以场景的不同呈现的人物形象也不同,景别大多数是全景,陪衬在主体的左右。
其他的人物在影片中充当的群众的人物,是为情节的需要而设置。
也同样是在全景中体现。
3 人物动作的表现技巧1、环境2、事件3、规定要求秦奋在求婚时动作表现主要以近景表现。
在此场景中,笑笑和秦奋的走位,和两人的距离,都有规定,两人存在一定的距离。
笑笑和秦奋来回的走动,体现笑笑对秦奋的求爱还在考虑之中。
这种拍摄技巧,体现现在都市女性对爱的迷茫。
芒果和香山在离婚仪式上,他们两个的说话,台词,动作的设计。
都与场景相联系。
在交换离婚戒指的时候,两个人不同的反应,都反衬出他们是不同性格的人,非开是合理的。
在不同的场合中,群像的作用是不一样,他们是为情节服务。
在离婚仪式中的群像大多是事业有为的人士。
多以近景拍摄,体现来参加人的身份。
电影拉片模板
![电影拉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719564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e.png)
电影拉片模板电影拉片是指根据某一电影的成功模式,再创作出另一部类似的电影。
这种模式常常被用于商业电影的创作中,因为成功的电影模式可以为制作方带来更高的票房收入。
下面是一个电影拉片的模板,希望对创作者们有所帮助。
一、电影类型。
首先,确定你要拉片的电影类型。
是喜剧、动作、爱情、科幻还是恐怖片?选择一个受众较广的电影类型,可以增加电影的市场潜力。
二、故事情节。
接下来,你需要构思一个新的故事情节,这个情节可以是基于原电影的改编,也可以是完全全新的创作。
无论哪种情况,都要确保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主题与角色。
确定电影的主题和主要角色。
主题是电影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而角色则是故事的灵魂。
通过塑造鲜明的角色形象,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产生共鸣。
四、情感元素。
在故事中加入情感元素,让观众在笑中感动、在泪中欢笑。
情感元素可以让电影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打动观众的心。
五、视觉效果。
考虑电影的视觉效果,包括场景、服装、道具等。
这些元素可以为电影增色不少,也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六、音乐与配乐。
选择适合的音乐和配乐,为电影增加氛围和情感。
音乐是电影的灵魂,能够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七、宣传与推广。
最后,考虑电影的宣传与推广。
无论电影质量如何,如果没有好的宣传推广,也很难吸引观众。
可以考虑在社交媒体、电视、电台等多个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目标观众。
以上就是一个电影拉片的模板,希望对你的创作有所帮助。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创新,不要简单地复制原电影的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祝你的电影创作顺利!。
电影《梁祝》拉片分析系列一
![电影《梁祝》拉片分析系列一](https://img.taocdn.com/s3/m/4fc38fa901f69e3142329498.png)
《梁祝》拉片(一)影片一开始采用的是倒叙方式,很好理解。
由于故事已经发生在很久以前,从时间性上,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
所以,采用倒叙的方式,更显自然。
一、人物方面祝英台1、场景:趴在高高的楼顶,这个人物一开始的出场方式很特别,与其她的大家闺秀不一样。
场景不是在房间或者花园这样的传统意义上,女性活动的空间。
第一次暗示着祝英台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对于之后她与梁山伯的爱情所为,奠定了基础。
之后,当她到了书院,也是趴在高高的书柜上。
与开始时的场景呼应。
再一次强调女子内心世界,不服从于礼教约束。
高处,代表着人物想对现实处境的挣脱。
2、道具:身边的蝴蝶,有两个含义。
一是对美好的追求,象征着她的内心;二是她的化身,也是人物形象的外化。
在家时,蝴蝶是被养在玻璃瓶里的,亦可理解为在封建礼教下的向往自由的美丽之身。
影片里一旦表现人物追求自由时,都会伴有蝴蝶的出现。
因此,在书院里,当祝英台在纸上画的两只蝴蝶时,其在橘黄的暖光中尽显浪漫。
3、音乐:随着主人公的出场,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婉转缠绵细腻的旋律,是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塑造。
而后其后相似重复的场景中,一样也是这段背景音乐的衬托,直叫观众感到两情相悦的爱情如蝴蝶自由飞舞的美好。
祝父1、道具:粉(回春膏)同样也是将人物的内在外化的一个十分吻合的方式。
祝父追求的是权势,是地位,在意的脸面,门第。
这就直接对应了“脸”这一人体部位,因此,让祝父涂脸,保持青春,显然就是代表着要不断地依附权势,才能保持家族的地位。
涂粉,代表着重视门第,以权势作为追求。
也与主人公祝英台形成对比,构成戏剧的主要矛盾。
2、行动:嫁女女儿就如回春膏,可以让父亲享有权势,能让这个家族地位稳固。
因此要嫁一个有权有势的人。
这与梁山伯的家境形成矛盾。
所以,可以看到电影中,父亲权势的起落都通过回春膏在脸上是否起作用来表现。
在第一场戏戏里,女儿学业不佳,父亲的回春膏也“无济于事”。
在后面祝英台抗婚里,祝父的脸长漫疹子,面色尤为不好。
剪辑点拉片分析范文
![剪辑点拉片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e2ff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c.png)
剪辑点拉片分析范文剪辑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剪辑可以将拍摄的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作品更加流畅、生动、有张力。
剪辑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影片的质量和观赏效果。
本文将以近年来热门电影《寄生虫》为例,对剪辑点拉片进行分析。
《寄生虫》是2024年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一部黑色喜剧悬疑片,讲述了一名贫穷的韩国家庭通过骗取富人家庭的信任逐渐融入其中,并揭示了贫富差距带来的冲突与社会问题。
本片在剧情节奏把握、场景切换以及情节推进方面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剪辑点拉片。
首先是剧情节奏把握。
在《寄生虫》这部电影中,剧情紧凑且节奏紧凑。
导演通过剪辑手法,将每个镜头进行紧凑的剪辑,让观众在情节推进中感受到紧张感和压迫感。
例如,当寄生虫家族完成对富人家庭骗取的战略部署,进入到新的工作场所时,导演快速地剪辑多个镜头,达到加强紧张感和情节推进的效果。
同时,合理运用心理揭示剪辑手法,以融入富人家庭的寄生虫女儿为例,当她整理房间并阅读富人女儿的书时,导演通过剪辑手法将她的心理状态展现出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她内心的复杂情感与角色变化。
其次是场景切换。
《寄生虫》中的剪辑技术运用非常灵活,通过剧烈的场景切换,突出了情节的发展以及贫富差距的冲突。
例如,当寄生虫家族被骗取信任后,他们慢慢地融入了富人家庭,导演通过频繁的切换镜头,展示出他们在新家中的玩耍和吃饭场景,同时混杂着贫民窟的狭小、肮脏以及恶劣环境的场景,形象地对比了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促进了剧情的发展。
最后是情节推进。
《寄生虫》的剧情发展非常引人入胜,不时出现一些悬念和反转。
导演巧妙地利用跳跃剪辑技法,使得观众在不同时间线上感受到剧情的紧张和悬疑。
例如,在影片的开头,寄生虫家族的父子女儿正在准备离开贫民窟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剪辑手法将他们的寻找过程和和后续成功融入富人家庭后的生活切换展示,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悬疑感。
通过对电影《寄生虫》剪辑点拉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剪辑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泰坦尼克号》拉片分析
![《泰坦尼克号》拉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ef879aa76e58fafab0039e.png)
镜头号泰坦尼克号拉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景别镜头运镜头内容构图大小动声音光线远景镜头逐1渐拉近平拍影片开头用昏黄的光线来表现对往事的回忆暖色调表现当时亲人之间即将分离令人动容的感情色彩对角线构图影片的主题昏黄暖色音乐《我心永恒》响起,轻快温馨近景镜头拉近,由一个蝶化TITANIC镜头实现转场从亲人挥手告别蝶化到深蓝色大海的背景色。
出现片名,阴冷的深蓝色为全剧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平衡性构图仰拍近景主体依然是深蓝色冷色恒》但是这个镜头开始伴随着海水的呼啸声3 镜头推进平拍寻宝的队伍用水下探测的仪器来探寻泰坦尼克号的真相,寻找海洋之心。
光线照到已经沉没许久落满灰尘的泰坦尼克号上,表现尘封已久的秘密将被揭开平衡式构图近景大海的声音,我心永恒的节奏继续黄色4 镜头固定俯拍寻宝的队伍找到了贺克利的保险柜以为会发现海洋之心,但是里而却只有一幅画,罗伯特又失望又愤怒。
紧凑式构图周边环境嘈杂的声音通过摄像机角度传达出的蓝色光线镜头固定 俯 怕近景5镜头固定 俯 拍 寻宝的队伍在保险柜 里发现了一幅画,是杰 克为露丝画的,画中露 丝带着海洋之心,这正 巧妙的揭示了海洋之 心的下落。
紧凑式 构图 主体是轻音乐夹杂着罗 伯特打电话 的声音柔和的口然光线近景 6 7镜头缓 慢移动 俯拍 电视中报道着罗伯特, 他隐瞒口己想发横财 的目的,说只是想研究 探测,老年露丝听见报 道。
小品式 构图旋律有些起柔和的口然光 伏的轻音线 乐,表现露 丝内心的激 动起伏中景镜头固定平拍镜头固 8 特写 定仰拍近景9老年露丝来到了探寻 三角式 泰坦尼克号的船上,她构图 走到哪里都带着照片, 狗和鱼缸,是个很念旧 又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说明她真的听从了杰 克的话,要替他好好活 着。
露丝看着水里放着的 自己年轻的画像,闭上 眼睛,蒙太奇转场回想 起杰克给他画像的情 景。
睁开眼睛再次转场 回到现实。
露丝发现了自己年轻 时的镜子,它和最后一 次用的时候一模一样, 但是镜子里的自己已 经变了模样,真正的自 己已和杰克已经远去, 镜子里的自己只是一 具虚幻的躯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拉片)——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对话一主题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
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
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现代电影的主题是深化的,是观众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
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
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
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
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不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
感悟到的东西。
要反复地、深入地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主题不搞清楚,分析就无法透彻。
关于影片主题的分析就形式而言,文章阅读、段落拉片。
同学间讨论和分析写作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二结构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
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二.剧作结构分析: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电影的样式,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
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n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
2)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
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电影的细节与元素构成影片的内容;电影情节的推动,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着重依赖于人物的动作和细节的设置。
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
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
现代电影中,对于叙事中的细节越来越重视,用细节的动作和细节的场面积累来推动情节。
这种电影的特点是:重视细节的强调,重视细节的重复,形成影片内在的结构,注重细节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帮助。
总体来讲,影片的结构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
经分析发现,电影的叙事结构、剧作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三人物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
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1.分析N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
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
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1)人物外形表现: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
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
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
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得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特写和全景、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
3)人物形体表现: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
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为推动影片的情节。
例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彩色回忆时空段落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体永远是处在运动之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落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是相反的处理,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
4)人物位置表现:影片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无论是在影片风格,画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在具体画面处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中处理;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边处理;有的人物位置干脆是不规则的卡头卡脚处理。
例如:影片《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中处理。
影片《一个和八个》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边处理。
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影片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