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2020 CSCO指南更新解读-内科篇
《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自2016年起,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发布了一系列恶性肿瘤指南,有效地指导了我国肿瘤医生的临床实践,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诊疗指南。
而在2019年,肺癌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多项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已获得阳性结果,优质的循证医学证据推动了第五版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
2020年5月23日,《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发布会在线发布,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为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分别就早期和驱动基因阳性NSCLC、局部晚期和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指南更新进行了解读,以下为更新的主要内容。
早期和驱动基因阳性NSCLC指南更新解读:影像和分期诊断1.影像分期中,I级推荐增加“颈部/锁骨上淋巴结B超或CT”;2.文字注释部分中添加“不建议通过胸部X片进行筛查”。
分子分型“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表达(1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可手术IIIA或IIIB(T3N2M0)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1.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1A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2.EGFR-TKI、免疫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在“文字注释部分”描述;3.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疗效具有前景,在“注释”部分加以描述。
IV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1.根据进展部位和是否寡进展分为两种类型:寡进展/CNS进展型和广泛进展型。
2.EGFR突变·一线治疗推荐中,增加“达克替尼(1A类证据),奥希替尼(1A类证据)”;·二线治疗,新增阿美替尼,II级推荐用于经一代或二代EGFR-TKI治疗失败且存在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方案为II级推荐,并在“注释”部分增加相应描述。
重磅《2020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正式发布!
重磅|《2020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正式发布!2020年5月23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NS CLC)专家委员会召开了线上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0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下称《指南》)。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CSCO副理事长、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CSCO 副理事长、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分别对《指南》大事记、制定原则以及临床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
专委会各位成员共同在线见证了《指南》的落地,并开启了2020年《指南》的发布会暨首场巡讲。
现对本《指南》更新点加以介绍。
早中期原发NSCLC的治疗基于PACIFIC研究结果,度伐利尤单抗在中国已获批上市,《指南》将度伐利尤单抗作为不可手术的ⅢA/ⅢB/ⅢC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巩固治疗推荐等级上调至Ⅰ级推荐(1A类证据)。
在EGFR突变靶向治疗方面,CTONG1103研究(厄洛替尼对比含铂双药化疗用于IIIA/N2期患者新辅助治疗)在主要研究终点客观缓解率(ORR)上,对比新辅助化疗,厄洛替尼新辅助靶向治疗取得阳性结果(5 4.1%对34.3%,P=0.092),写入本次《指南》的注释部分。
多项针对可手术ⅢA/ ⅢB(T3N2M0)期患者的免疫新辅助治疗Ⅱ期研究在2019年取得了进展,如CheckMate 159研究[主要病理学缓解(MPR)为42.9%,无治疗相关手术延迟],LCMC3研究[病理学缓解(pCR)+MPRⅣ为22%,1例手术延迟]],NADIM研究(pCR+ MPR为85.4%,无治疗相关手术延迟手术延迟)及NEOSTAR(纳武利尤单抗pCR+MPR为17.4%,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为33.3%),JCSE01.10研究(信迪利单抗pCR率为16.2%,MPR率为40.5%),基于上述研究的研究结果,将以上研究增加至注释部分。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将在今年更新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指南,同时还将新发布肾癌、头颈肿瘤、甲状腺癌、肉瘤、胰腺癌、肝癌、血液肿瘤、食管癌等八个指南。
一、CSCO食管癌指南将强调同步放化疗对于潜在可切除的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作用。
1. 潜在可手术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从2003年(9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1116个患者)至2018年(31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5496个患者)的8个荟萃分析证实: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相比,明显提高了总生存,明显提高了R0切除率,明显提高局部区域控制率,并且没有明显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风险。
对2007年和2011年发表在Langcet oncology上的研究证实:不论腺癌还是鳞癌,潜在可手术的食管癌进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均有生存获益。
此外,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术前肿瘤分期。
2. 术后的放射治疗多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包括国内研究)证实:术后放疗能提高食管癌Ⅲ期患者(T3N1M0、T4N0-1M0)OS;术后放疗提高N+患者OS,术后同步放化疗能够提高Ⅲ期患者的OS。
术后放疗为预后良好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3. 局部晚期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国内外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已证实: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比序贯放化疗明显提高OS,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有所增加,尚可耐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正在研究之中。
自2013年至2017年的几项临床试验研究了同步放化疗+C225的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其中,对比同步放化疗+C225与同步放化疗的研究SCOPE-1和RTOG0436获得了阴性结果。
而我国正在进行的同步放化疗联合厄洛替尼的研究发现,同步放化疗(ENI--选择性淋巴结照射)联合厄洛替尼,2年OS为57.8%,与单纯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CFI)、同步放化疗(CFI)+厄洛替尼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020 CSCO肺癌指南更新要点及相关研究进展
2020 CSCO肺癌指南更新要点及相关研究进展近日,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NSCLC)指南重磅发布,医脉通特整理了指南更新要点及相关研究进展,一起回顾下吧。
影像和分期诊断部分更新内容在影像分期中,I级推荐新增“颈部/锁骨上淋巴结B超或CR”,文字注释部分增加“不建议通过胸部X片进行筛查”病理学诊断部分无更新分子分型更新内容对于不可手术III期及IV期NSCLC患者,“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表达(1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基于KE YNOTE-042中国研究的结果,2019年,NMPA批准PD-L1检测抗体(IHC 22C3)作为PD-L1表达检测的伴随诊断。
早、中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手术)1.IA/IB期、IIA/IIB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无更新总体治疗原则为,对于适宜手术者:可采用手术±辅助治疗;对于不适宜手术者:采用放疗±化疗。
2.可手术IIIA或IIIB(T3N2M0)原发性NSCLC的治疗的更新根据IASCL/UICC第8版分期,IIIA期包括T3N1、T4N0-1、T1-2N2,T3N2M0为IIIB期。
这部分患者的总体治疗原则为:可手术/可能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围手术期化疗/放疗/靶向治疗。
基于PACIFIC研究结果和度伐利尤单抗已获NMPA批准国内上市,度伐利尤单抗用于这部分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1A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文字注释部分增加:“关于EGFR-TKI作为新辅助治疗”的文字注释。
CTONG1103研究旨在评估厄洛替尼对比含铂双药用于IIIA-N2期NS CLC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厄洛替尼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组的ORR分别为54.1%和34.3%(P = 0. 092)。
中位随访14.1个月时,厄洛替尼组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的中位PFS更优,分别为21.5个月和11.4个月(P <0.001)。
食管癌2020 CSCO指南更新解读-外科篇
可切除食管癌的治疗-食管癌
临床分期(M0)
Ⅰ级专家推荐
Ⅱ级专家推荐
Ⅲ级专家推荐
cTis-cT1a N0
内镜下切除a(2A 类证据)
食管切除术bc(2B 类证据)
cT1b-cT2, N0d (胸段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bc(2A 类证据)
CSCO 诊疗指南推荐等级(2020)
推荐等级
I级推荐
Ⅱ级推荐 Ⅲ级推荐 不推荐/反对
标准
1A类证据和部分2A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指南将1A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高且在中国可及性好的2A类证据作为Ⅰ级推荐。具体来说,CSCO指 南Ⅰ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 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治措施(包括适应证明确),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家医保所收录;Ⅰ级推荐的确定,不因商 业医疗保险而改变,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患者的明确获益性
1B类证据和部分2A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指南将1B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在中国可及性不太好的2A类证据作为Ⅱ级推荐。具体来说, CSCO指南Ⅱ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 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提供的高级别证据,但是可及性差或者效价比低,已超出平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药物或 治疗措施;对于获益明显但价格昂贵的措施,以肿瘤治疗价值为主要考虑因素,也可以作为Ⅱ级推荐
3
低
非对照的单臂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家观点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版
CSCO 专家共识度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支持意见60%~80%)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支持意见60%~80%)
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ESOPHAGEAL CANCER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长李进副组长(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程颖郭军赫捷江泽飞梁军马军秦叔逵王绿化吴一龙徐瑞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组长王绿化副组长黄镜韩泳涛李印傅剑华毛伟敏秘书王鑫执笔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克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方文涛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樊青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傅剑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韩泳涛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胡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黄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梁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刘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毛伟敏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牟巨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束永前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王绿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王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薛丽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袁响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张述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赵快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祝淑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庄武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顾问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白玉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包永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曹国春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曹建中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陈俊强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龙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戴广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邓艳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樊祥山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高树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葛红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龚新雷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肿瘤内科郭石平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韩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韩大力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何义富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侯英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胡春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科黄晓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惠周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姬发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贾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江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姜宏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姜慧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康明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康晓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李宝生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鹤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李涛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志刚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梁玮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刘波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刘俊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心外科刘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刘思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莺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刘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刘月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柳硕岩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路平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罗素霞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骆金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吕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马建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马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毛友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庞青松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彭贵勇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彭林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钱晓萍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秦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屈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盛剑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宋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隋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孙明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孙新臣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科孙益峰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谭锋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田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王大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王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王晖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澜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王奇峰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实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王维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威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王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王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郗彦凤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相加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向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肖菊香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肖泽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徐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许洪伟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许建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张百江山东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张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张仁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张艳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赵林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周平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谦君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周炜洵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朱向帜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内容如下:
1. 原发癌的切除范围:包括了食管、胃、肺、大血管、心包、胸膜等,应该根据病变部位、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确定。
2. 术前治疗:对于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术前放疗或放疗加化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增加根治性手术的成功率。
3.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放疗或化疗常常被用来减少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以及控制术后转移的可能性。
4. 靶向治疗:共阳性受体酪氨酸激酶(HER2)过表达食管癌可用抗HER2药物进行治疗,如曲妥珠单抗。
5. 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支架置入、介入性治疗等,也都可作为单独或联合治疗手段使用。
以上是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的主要内容,供参考。
2020 CSCO肝癌指南
2020 CSCO肝癌指南一线治疗:对肝功能Child-PughA级或较好的B级(≤7分)患者Ⅰ级专家推荐增加:①多纳非尼(1A类证据);②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1A 类证据)。
Ⅲ级专家推荐增加:①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2B类证据);②奥沙利铂为主的系统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2B类证据);③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2B类证据)。
至此,目前肝癌领域一线治疗布局如下:1、靶向治疗领域,索拉非尼、乐伐替尼一线治疗地位稳固,多纳非尼后浪来袭,首次入选临床指南;2、免疫治疗领域,作为唯一获批的肝癌靶免联合治疗方案,此次,CSCO指南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收入麾下;此外,已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疗法也是首次加入CSCO大家庭;3、国产免疫药物卡瑞利珠单抗杀出重围,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一线治疗均有疗效,期待其更多Ⅲ期研究数据!二线治疗:对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较好的B级(≤7分)患者Ⅰ级专家推荐:①删除“PD-1 单抗(包括纳武单抗、派姆单抗等)(2A 类证据)”,替换为“PD-1 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等)(2A 类证据)”;②新增阿帕替尼(1A 类证据)。
Ⅱ级专家推荐:①删除“卡博替尼(1B 类证据)”,替换为“卡博替尼(1A 类证据)”;②增加“既往使用过索拉非尼者可考虑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2A 类证据)”和“既往使用过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者可考虑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2B 类证据)”。
Ⅲ级专家推荐:增加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2A 类证据)。
至此,肝癌二线治疗领域布局如下:1、靶向治疗领域,国产黑马阿帕替尼闪耀2020 ASCO舞台,并凭借优异的临床数据以Ⅰ级专家推荐(1A 类证据)入选肝癌二线治疗,与瑞戈非尼平分秋色;卡博替尼Ⅱ级推荐从1B类证据变为1A类证据,与雷莫芦单抗平起平坐。
2、免疫治疗领域,国货卡瑞利珠单抗已获批用于晚期肝癌二线治疗,此次以Ⅰ级专家推荐(2A类证据)登上指南,未来可期。
【指南解读】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
【指南解读】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管癌诊疗指南》解读全⽂发布于《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2020年33卷第4期285-290页通讯作者:韩泳涛E-mail:*******************韩泳涛教授[专家简介]韩泳涛,主任医师,硕⼠研究⽣导师,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中⼼副主任。
2019版、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管癌诊疗指南》编写组副组长,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FRCS),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管外科专委会委员,国际⾷管疾病学会(ISDE)会员兼中国区常委,全国⾷管癌临床研究分中⼼负责⼈,全国⾷管癌规范化诊治培训基地负责⼈,国家“⼗⼆·五”、“⼗三·五”⽀撑课题四川组组长,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部放疗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常委,四川省抗癌协会⾷管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胸⼼⾎管外科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管癌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管胃结合部肿瘤学组副组长,陕西省抗癌协会微创外科专委会常委。
《⾷管癌根治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编委会成员,《⾷管癌》专著副主编,《中国⾷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编委,《⾷管癌微创外科⼿术教程》编委,《癌症》杂志编委。
擅长胸外科肿瘤的⼿术及综合治疗,在⾷管癌微创⼿术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系西部的学术技术带头⼈。
展开剩余88%⾷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第7位,死亡率排第6位。
中国是⾷管癌⾼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半,其在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第5位和第4位。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我国⾷管癌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2019年在⼈民卫⽣出版社⾸次发表了《⾷管癌诊疗指南》(ISBN 978-7-117-28359-5)。
伴随着⾷管癌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于今年迎来了第⼆次指南更新,现拟对该2020版《⾷管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解读。
2020年CSCO肝癌诊疗指南首次更新要点
2020年CSCO肝癌诊疗指南首次更新要点2018年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首次发布,在这两年多时间里,肝癌(HCC)领域增加了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今年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进行了首次更新。
详情如下:指南主要内容包括HCC的筛查和诊断、分期、MDT模式、局部治疗、全身治疗、随访和预后、附录七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更新体现在全身治疗部分。
筛查主要在注释部分更新了肝癌的流行病学,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占全球的50%。
分期临床分期主要基于2019年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更新了I级专家推荐,而将国外重要临床分期作为重要参考列为II/III级专家推荐。
MDT模式MDT学科构成的II级专家推荐新增了中西医结合科和中医科,MDT 讨论内容的I级专家推荐新增了早期肝癌或小肝癌(≤5cm)不宜手术切除或RFA者、拟行肝移植的HCC;II级专家推荐删除“直径≤5cm 拟行局部治疗”,新增HCC免疫治疗后出现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局部治疗局部治疗——肝切除术对于III期患者,II级专家推荐“某些情况下,也可考虑手术切除(2A 类证据)”替换“部分情况也可考虑手术切除”;III级专家推荐新增: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诱导或转化治疗),致肿瘤缩小降期后再行切除术(3类证据)。
局部治疗——辅助治疗策略在免疫治疗部分,胸腺肽α1由II专家推荐改为III级专家推荐(3类证据),II级专家推荐新增CIK细胞治疗(2A类证据);在化疗和靶向治疗部分,III级推荐索拉非尼由3类证据上升为2B类证据。
相关研究进展2019年,《Immuno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IK细胞辅助治疗可降低1年和3年的复发率,并改善1年-5年的生存率。
多项研究显示,对于高危患者,尤其是合并微血管侵犯或其他患者,术后使用索拉非尼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要点解析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要点解析近期,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组织编撰的2020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治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
这是CSCO针对胃肠间质瘤(GIST)这个小瘤种首次推出的指南。
先前,中国GIST临床诊疗遵循的主要是由CSCO编写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最近一版的共识于2017年发布。
与《共识》相比,《指南》的推荐等级更高,更具权威性;内容格式由文字变为表格,使用上也更为便捷;而且《指南》依据证据级别进行推荐,更具说服力。
《指南》内容涵盖病理、影像、手术、药物、随访全流程。
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原发部位为胃的经典型GIST患者免疫组化检测项目除了CD117、DOG-1和Ki67,还Ⅰ级推荐常规增加SDHB标记,因为SDH缺陷型GIST绝大部分发生在胃。
与先前的临床实践相比,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更新。
SDHB缺陷型GIST具有独特的特征:大多发生于胃,对伊马替尼不敏感,惰性发展,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较高。
GIST生物学行为决定了治疗方式。
分子诊断适应人群对于拟行靶向治疗的患者或发生继发性耐药的患者,分子检测的推荐级别最高,是Ⅰ级推荐;对于低危GIST Ⅱ级推荐进行分子检测,对于小GIST和微小GIST Ⅲ级推荐进行分子检测。
如一代测序检测为野生型GIST,可行NGS(Ⅱ级推荐),因为一代测序常规只检测6个位点,而KIT和PDGFRA的突变位点有44个,NGS可以覆盖全部44个位点,且一代测序的深度不如NGS,NGS可能能够检测到一些突变频率比较低的突变。
将野生型GIST进行精准分类已成为必然。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总体原则尽可能做到R0切除,保证无瘤原则,避免肿瘤破裂。
小GIST(最大径≤2cm)的处理原则小GIST总体上预后较好,小部分仍可能具有不良生物学行为,不良生物学行为包括临床表现与内镜表现两个方面。
临床表现如肿瘤出血及溃疡形成等;内镜表现为超声胃镜不良征象,如边界不规整、溃疡、强回声及异质性等。
食管癌2020 CSCO指南更新解读-放疗篇
CSCO 诊疗指南证据类别(2020)
类别
1A 1B 2A 2B 3
水平
高 高 稍低 稍低 低
证据特征
来源
严谨的Meta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严谨的Meta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 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 设计良好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SCC:log-rank p=0.006
无
无
AC:log-rank p=0.010
进
进
展
展
生
生
存
存
(%) (%)
暴露于该时间点的人数 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 仅手术 总数
暴露于该时间点的人数 SCC,新辅助放化疗+手术
AC,新辅助放化疗+手术 SCC,仅手术 AC,仅手术 总数
• 中位随访84.1个月后,术前放化疗组中位OS为48.6个月,单纯手术组为24个(P=0.003); • 鳞癌患者的中位OS在术前放化疗组为81.6个月,单纯手术组为21.1个月(P=0.008); • 对于腺癌患者中位OS分别为43.2个月和27.1个月(P=0.038)。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fikl +食管切除术 bcdef (1A类证据)
Ⅱ级专家推荐
新辅助化疗 j +食管切除术 bcdef (1B类证据)
Ⅲ级专家推荐
可疑累及周围器官 但未明确cT4b (胸段食管癌)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gikl (1A类证据) 多学科团队讨论评价新辅助治疗 后的手术可能性,如能做到根治性 切除,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版
?2020五大消化道肿瘤CSCO指南重磅发布!食管、肝、胃、肠及GIST肿瘤进展一览无余!
2020五大消化道肿瘤CSCO指南重磅发布!食管、肝、胃、肠及GIST肿瘤进展一览无余!由中国临床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办的“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0 China(BOA)”于2020年7月3日顺利在线举行,各大专家学者就最新的CSCO指南做出了总结。
今天小编就为您一网打尽2020 CSCO 食管癌、胃癌、胃肠间质瘤、肝细胞癌和结直肠癌的指南更新要点,一起看下去吧食管癌篇食管癌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肿瘤。
我国食管癌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90%),与欧美国家食管癌以腺癌为主(约70%)大不相同。
因此临床实践中,《CSCO 食管癌诊疗指南》更符合我国国情。
而本次新版指南在转移性食管鳞癌的治疗原则上有诸多更新,目前一线治疗方案仍是以化疗为主,根据是否有HER2靶点的突变,可根据联合曲妥珠单抗进行治疗。
而在晚期食管癌二线及以上治疗领域,近几年颇受关注的免疫治疗在新版指南中实现了0到1的突破,三大免疫治疗药物正式成为标准治疗。
二线及以上治疗更新要点:•卡瑞利珠单抗:无论PD-L1表达,I级推荐,1A类证据•帕博利珠单抗:治疗CPS ≥ 10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I级推荐,1A类证据•纳武利尤单抗:无论PD-L1表达,II级推荐,2A类证据1、卡瑞利珠单抗:OS达8.3个月卡瑞利珠单抗是我国首个获批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国产免疫药物。
NMPA批准主要是基于随机、开放、化疗药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ESCORT研究结果,共纳入448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试验结果显示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8.3个月vs 6.2个月,卡瑞利珠单抗降低死亡风险约30%。
ORR分别是20.2%vs 6.4%。
并且无论PD-L1表达状态,患者都可以从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
2、K药:死亡风险降低了66%作为和卡瑞利珠单抗同日获NMPA批准的帕博利珠单抗,批准用于治疗PD-L1≥10%,既往一线全身治疗失败的,局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
《肿瘤预防与治疗》文章荐读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
肿瘤预防与治疗2021年2月第34卷第2期J Cancer Control Treat,February2021,Vol.34,No.2・107・Translational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sed,crossover phase3trial A10-PK0104[J].Br J Cancer,2013,108(2):469-476.[10]Ciliberto D,Staropoli N,Chiellino S,et al.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 on targeted therapy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J].Pancreatology,2016,16(2):249-258.[11]Fan Y,Li M,Ma K,et al.Dual-target MDM2/MDMX inhibitorincreases the sensitization of doxorubicin and inhibit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ies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through activation of TABl/TAKl/p38MAPK pathway[J].Cancer Biol T-her,2018,21(2):1-16.[12_Johns TG,Luwor RB,Murone C,et al.Antitumor efficacy of cytotoxic drugs and the monoclonal antibody806is enhanced by the EGF receptor inhibitor AG1478[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3,100(26):15871-15876.[13]Leam CA,Hartzell TL,Wikstrand CJ,et al.Resistance to tyrosine kinase inhibition by mutan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III contributes to the neoplastic phenotype of glioblastoma multiforme.[J].Clin Cancer Res,2004,10(9):3216.[14]Wang Y,Sun H,Xiao Z,et al.XWL-1-48exerts antitumor activity via targeting topoisomerase II and enhancing degradation of Mdm2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Sci Rep,2017,7(1):9989.[15]Qiu X,Guan X,Liu W,et al.DAL-1attenuates epithelial 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metastasis by suppressing HSPA5express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Oncol Rep, 2017,9(26):1-10.•读者•作者•编者•《肿瘤预防与治疗》文章荐读: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第7位,死亡率排第6位。
食道癌内科及综合治疗
Kelsen报道一项Ⅲ期实验显示接受术前化疗的手术 并发症和死亡率没有改变;术前化疗无益于提高手 术切除率、无复发率及总生存率。
2002年Urschel等Meta分析结果没有证明两者在生 存方面有差异。
食道癌内科及综合治疗进展
万州区人民医院肿瘤科 王永兵
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和 死亡率居我国第4位。
早期诊断不易,手术治疗曾被视为标准治疗 方法,但其术后复发率仍高。
目前总的5年生存期约30%
内科治疗
1.1单药化疗
5-Fu 41.7% DDP 31.7%
MTX 35%
姑息性术后放疗---控制肿瘤病灶,改善其预 后;
4.非手术方法综合治疗价值探讨
对于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化、放结合要优 于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其结果近似与单 纯手术;
5.三步骤治疗
三步骤治疗方案治疗有局部活动的晚期食道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安全、有效的
方案一:化学药物诱导治疗---放化疗联合--手术依次
一般认为新辅助化疗后达CR的患者术后有较 长的生存期。既往以5-FU+DDP为新辅助化 疗方案,目前应用包含PTX的新的新辅助化 疗方案,相信会有不同的结果。
有研究表明NED有很小或
没有包括肾毒性在内的副 作用,能够取代DDP成为治 疗食道癌的一线药物
2.2新辅助放疗
1998年英国的一项Meta分析没有证据表明术 前放疗对长期生存有益;
国内分析表明术前放疗能降低术后病理淋巴 结转移率、缩小肿瘤、提高长期生存率和不 增加术后并发症;
总结:不同的术前放疗技术是影响疗效的关 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级推荐 不推荐/反对
2B类证据和3类证据 对于正在探索的诊治手段,虽然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但是专家组具有一致共识的,可以作为Ⅲ级推荐供医疗人员参据和部分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指南将1A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高且在中国可及性好的2A类证据作为Ⅰ级推荐。具体来说,CSCO指南 Ⅰ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治 措施(包括适应证明确),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家医保所收录;Ⅰ级推荐的确定,不因商业医疗保险而改变,主要 考虑的因素是患者的明确获益性
一线 二线
ESCC 食管癌 食管腺癌 食管癌
治疗方案 顺铂+5-FU 紫杉醇+顺铂 紫杉醇+顺铂
多西他赛 伊立替康
紫杉醇
ORR 33.3% 56.5% 42.9% 24% 13.6% 20.9%
PFS —— 5.6个月 5.9个月 2.8个月 2.3个月 3.6个月
OS 6.7个月 17个月 11.2个月 5.2个月 8.4个月 9.5个月
女性ESCC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R) 3
国内食管癌发病率排第六、死亡率排第四
食管癌在中国发病率排第六
食管癌在中国死亡率排第四
食管癌 肝癌
结直肠癌 胃癌
女性乳腺癌 肺癌 0
18.85 26.67 27.08 30
41.82
女性乳腺癌
结直肠癌
食管癌
胃癌
57.13
肝癌 肺癌
10
20
30
40
50
60
0
1B 类证据和部分2A 类证据 一般情况下,CSCO指南将1B类证据和部分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在中国可及性不太好的2A类证据作为Ⅱ级推荐。具体来说, CSCO指南Ⅱ级推荐具有如下特征: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提供的高级别证据,但是可及性差或者效价比低, 已超出平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对于获益明显但价格昂贵的措施,以肿瘤治疗价值 为主要考虑因素,也可以作为 Ⅱ级推荐
3
低
非对照的单臂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家观点
CSCO 专家共识度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支持意见60%~80%)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支持意见60%~80%)
无共识,且争议大 (支持意见<60%)
CSCO 诊疗指南推荐等级(2020)
7
CSCO 诊疗指南证据类别(2020)
类别 水平
证据特征 来源
1A
高
严谨的Meta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1B
高
严谨的Meta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A
稍低
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回 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2B
稍低
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回 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1.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19.Esophageal an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ncers. 2.Mohamed A,et al.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4 Aug;91(2):186-96. 3.Hayashi K,et al. Jpn J Clin Oncol. 2001 Sep;31(9):419-23. 4.Huang J,et al. Med Oncol. 2013 Mar;30(1):343.
发病率(1/10万人)
9.9 13.13 14.11 21.48 23.31
10
20
30
死亡率(1/10万人)
45.8
40
50
Chen W, ,et al. Chin J Cancer Res. 2018 Feb;30(1):1-12.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时间不理想
• 食管癌整体5年生存率不到20%,以远处转移患者居多,这部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4.8%
目前晚期食管癌治疗现状:以化疗为主,仍不能满足需求
• 食管癌指南的标准治疗方案以化疗为主1 • 化疗单药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食管癌的有效率为15%-35%2,联合用药可达到40%-60%左右3-
5,仍有大多数患者进入后线,然而一线治疗失败后患者的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时间仅5-10个月6 • 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食管癌的有效率为10%-20%左右,仍不能满足需求7-9
食管癌以远处转移患者居多
10%
18%
40%
32%
存活百分比%
50.0% 40.0% 30.0% 20.0% 10.0%
0.0%
5年生存率
46.7%
25.1%
4.8%
12.7%
局部肿瘤 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不清楚
https:///statfacts/html/esoph.html.
5.Sun Q,et al. Jpn J Clin Oncol. 2009 Apr;39(4):237-43. 6.黄镜,等.癌症进展.2015(4):357-360. 7.Ford HE,et al. Lancet Oncol. 2014 Jan;15(1):78-86. 8.Albertsson M,et al. Med Oncol. 2007;24(4):407-12. 9.Hironaka S ,et al.J Clin Oncol.2013.31(35):4438-44 .
前言
•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 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 CSCO 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 社会价值三个方面,CSCO指南的制定,要求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意见,需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度形成证据级别,同时结合产品的可及性和效价 比形成推荐等级
2020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内科篇
食管癌具有“中国特色”,国内以鳞癌为主
• 中国是全球食管癌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1
• 中国90%以上的食管癌为鳞状细胞癌(SCC), 欧美则以腺癌为主,占70%左右2
男性ESCC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R)3
1.Wong MCS,et al. Sci Rep. 2018 Mar 14;8(1):45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3.Arnold M,et al.Gut 2015 Mar; 64(3):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