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百万大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
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从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以来,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备受关注。
这个巨大的水利工程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泥沙沉积等方面入手。
首先,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由于大坝截断了水流的自由流动,水库中的水流速度减慢,水体与岸边的交换也减少,导致大量的有机废料在水体中积聚。
这些有机废料分解产生氨氮和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此外,大坝水库的堆积沉积物也被废料覆盖,导致富营养化现象的加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质,还可能污染下游的农田和饮用水源,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风险。
其次,长江三峡大坝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大坝阻隔了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迁徙路径,很多鱼类无法完成其生存繁殖的周期。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鱼类繁殖基地之一,但大坝的建成导致了鱼类的数量急剧下降。
一些特有的鱼类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这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另外,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也对泥沙沉积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大坝建成前,长江一年四季都会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到下游的农田和河道中,为农业生产和河岸生态环境提供了养分。
然而,大坝阻断了泥沙的顺流运动,在上游堆积了大量的沉积物。
这不仅导致下游的土壤贫瘠化,还加速了海洋侵蚀,造成河道淤积。
这些问题不仅给农田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还加剧了下游城市的洪水风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例如,在大坝下游建设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废水的排放。
同时,也积极推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等生态恢复项目,以保护受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
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三峡移民问题研究报告总结
三峡移民问题研究报告总结三峡移民问题研究报告总结引言:作为我国重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牵涉到大量的移民工作。
这些移民是为了工程的顺利实施而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了解三峡移民问题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可行的对策,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究。
本报告总结了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三峡移民问题的现状1.规模庞大:三峡移民涉及到的人口数量庞大,迁出地区涉及到的村庄、城镇也众多。
这给解决问题增加了复杂性。
2.生计问题:移民群体由于失去了原有的耕地、住房等生活资源,面临着重新安置的压力。
他们需要找到新的生计来源,转换职业,适应城市生活。
3.社会融入:大量农民移民进入城市,由于教育水平和城市文化的差异,他们面临着融入城市社会的难题。
二、三峡移民问题的原因分析1.生态保护需要:三峡工程建设是为了防洪、发电等目的,但也要求搬迁沿江的村庄和城市,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资源利用不均:沿江地区的资源有限,不足以支撑原住民的健康生活。
因此,移民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3.官方政策:政府需要从整体利益出发,为了国家利益,推动搬迁工作。
三、三峡移民问题的影响1.社会不稳定:移民群体的变化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冲击,一些不满情绪甚至可能转化成社会动荡。
2.就业竞争: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后,与本地居民可能面临就业机会的竞争,给他们找到新的生计来源增加了困难。
3.社会融入问题:由于教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移民群体要融入城市社会需要时间和资源。
四、解决三峡移民问题的对策1.加强政府管理:政府需要加强对移民工作的监管,确保迁出地区村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妥善处理移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职业转型培训:为了帮助移民群体顺利转型,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3.文化教育支持: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文化教育支持,帮助移民适应城市生活和融入城市社会。
4.社会关爱:社会组织和公众可以关注移民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减轻他们的困难。
长江三峡环境保护与治理
长江三峡环境保护与治理长江三峡是指长江流域的三峡,呈现出“巫山夜雨浓于油,石城秋月古于铜”的别样风光。
它不但是中国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然而,如今的三峡已经遭受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它的环境,三峡的治理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
一、三峡的污染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长江流域的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悬浮物、氮、磷等营养盐、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排放,对三峡地区的水环境、土壤和大气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具体来说,长江三峡区域的大气污染不仅来自于本地的排放,还来自于长江下游城市的工业和交通活动。
此外,大量的发电、航运和采矿活动在水中排放有害物质,进一步污染了三峡的生态环境。
这些问题,给三峡山草木花鸟以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
二、四举措治理三峡面对长江三峡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在未来的环保措施中,可采取以下几点:(一)限制工业和农业等非生态的经济活动。
由于三峡区域的自然环境非常脆弱,因此人类的工业和农业影响极其深远。
政府可以在区域内建立环保保护区域,给出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区域内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建设,并加强对污染物质的监管。
(二)加强污染源治理。
长江三峡流域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三个方面。
政府可以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同时,还可以通过科研机构,加强对区域内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等的监测和管控。
(三)建设环保产业,开发新能源。
在长江三峡流域,人口极为密集,发展环保产业能够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减少当地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开展教育和宣传。
长江三峡的环境治理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在学校、公众场所和社区等地开展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三、结语中国的长江是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它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并且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中国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基础。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于长江流域的水文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一.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1. 生态系统被破坏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大量的土地、森林和湿地被淹没,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水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得水位产生明显变化。
长江水位升高,影响了附近的村庄、城市和湖泊,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水位变化也会导致水生物种群的变化,对长江的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 水质受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带来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对水质造成了不利影响。
建设期间,各种污染物被排放入长江,导致了长江水质恶化。
同时,人类活动和建设施工也会对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二.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生态问题解决方案1. 改善生态环境为了改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必须开展绿色生态建设,推行生态修复工程。
茂密的植被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调节气候,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2. 构筑生态走廊采取创建生态走廊的方式,可以将绿色通道延伸出去,形成生态连通通道,有效地解决了生态问题,实现了不同生态系统间的协调与互补。
3. 控制发展规模为了减少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必须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减少建设规模,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限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规模,以达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
4. 促进科研创新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促进科研创新是必要的。
应成立科研机构,进行生态环保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城市。
结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必须得到严格保护。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已胜利完成了第二期工程任务,三峡水库已蓄水至135米水位,双线五级船闸已于2003年6月16日试通航成功,左岸4台发电机组已于8月底全部投入商业运行。
在这一历史性时刻,令人情不自禁地会回忆起当年三峡工程论证的情况。
三峡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对防洪、发电和航运等产生巨大效益。
显然,如此大型工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带来影响。
例如,会不会使长江流域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在库区安置大量移民,环境容量能否承受?以及水库泥沙问题等。
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库区,其中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
一、有利影响主要有两大方面首先,三峡水库可以有效地减轻长江洪水灾害给广大中下游平原地区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严重破坏,避免灾区环境卫生恶化与疾病流行等。
其次,水电清洁无污染。
三峡电站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小时,如用火电,年需要5000万吨原煤,势必造成燃煤对大气和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不利影响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水库蓄水后将淹没部分耕地和一些文物古迹、自然景观,这些都是不可逆转的影响。
但实际上三峡两岸壁高崖陡,随着三峡水位的抬高,还会出现新的景观,何况有些文物可以搬迁。
水库形成的人工湖还可以为建立旅游点,发展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
其它影响如对人民健康的影响,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沿江低洼地区枯水季因水位抬高而引起盐碱化问题,以及对河口盐水入侵问题也都经过研究,认为这些影响并不明显,有的在采取适当措施后能得到控制。
三、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工程是否可行的一个关键问题泥沙淤积是否会影响水库寿命?对航运会形成障碍吗?因泥沙淤积而引起的水位上升是否会威胁两岸,特别是重庆市的防洪安全?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有关专家曾进行了大量的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100年后水库仍可保留86%的防洪库容和92%的调节库容,回水区淤积导致的对航运影响,可以通过航道整治、疏浚和水库调度得到改善。
长江三峡大坝对河道生态的影响与应对
长江三峡大坝对河道生态的影响与应对1500字文章《长江三峡大坝对河道生态的影响与应对》随着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我国发起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工程——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
然而,这座巍峨的工程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河道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长江三峡大坝的河道生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
首先,大坝的建设导致了长江水系的水流量发生改变。
大坝拦截了长江的水流,造成了下游河段的水位升高,影响了下游地区的洪水安全和河道通航。
其次,大坝所形成的堰塞湖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这对上游的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大坝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开垦和混凝土浇筑等作业,直接导致了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
针对这些影响,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以保护长江河道的生态环境。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
这包括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河道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并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
其次,应该积极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通过对大坝建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进行补偿,引导相关建设单位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更多的生态修复措施。
同时,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补偿方案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补偿措施的客观公正。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科学研究,以更好地了解长江三峡大坝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开展相关的应对技术研发工作。
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大坝建设产生的生态问题,为河道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对河道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为其恢复提供科学的保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长江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万里长江。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的文明,也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改善河道的航运状况和防洪能力,我国在1994年启动了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然而,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除了对河道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担忧。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环境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原有的河道形态,使得久经沧桑的长江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峡大坝的高度为185米,坝面宽度为185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建筑之一。
它可以调节长江的水位,提供可靠的水管理和抗洪能力。
此外,三峡枢纽的建设还有助于改善长江的航运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些改变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支持,也进一步强化了长江作为交通大动脉的地位。
然而,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也给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水下捕鱼行业。
由于长江水位的改变,许多渔民失去了捕鱼的机会,使得他们的生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由于水下捕鱼是长江流域地区的重要经济活动,这也导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河道水位的变化会影响鱼类繁殖和迁徙,可能导致某些鱼种濒临灭绝。
这对于维持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除了水下捕鱼行业,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还对河段地质环境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巨大的水库压力和水位变化可能导致土壤和岩石的溶解和滑坡,增加了地质灾害的风险。
此外,水库蓄水会改变水质和温度,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都需要长期的监测和管理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然而,尽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首先,为了减轻长江三峡工程对水下捕鱼行业的影响,政府投资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培训和转业。
通过培训渔民新的技能,帮助他们从事其他职业,保障了他们的生计。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渔业资源保护政策,限制了捕捞量和鱼种的保护期。
这些措施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三峡大坝对气候、生物、水土的影响综合分析
三峡1.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水库对周围地区气候有明显调节作用,影响范围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约1~2千米,年均温增加0.1~0.2℃,冬春季节月均温升高0.3~1.3℃,夏季降低0.9~1.2℃,雾日增加约2天。
冬季升温对柑桔、油桐等经济作物有利,夏季降温对重庆市境等地气候有所改善。
2.1对库区局地气候的影响 2.1.1对气温的影响从常年平均来看,沿三峡库区1988-2007年平均气温为17.3℃~18.8℃。
云阳与重庆的年平均气温最高,秭归的年平均气温最低。
2004—2007年蓄水后,库区各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均有明显的增加。
图2-1 2004-2007年三峡库区沿江12站年平均气温与常年值比较从图2-2看出,三峡库区平均气温年际变化不大,库区气温有上升的趋势。
从趋势线上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库区的年际间平均气温与常年值【注:本文中局地气候的常年值为1971—2000年的平均值〔下同〕。
】波动较大,而且始终是围绕着常年值上下波动。
但从2001年起,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变化趋势不再围绕常年值变化,而是偏离常年值的年际间小幅波动上升(2006年除外),三峡库区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0.2~0.4℃;2006年三峡库区平均气温达18.8℃,较常年偏高1.0℃, 2007年库区平均温度为18.3℃,比常年偏高0.5℃。
说明三峡工程建设及其蓄水对库区平均气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图2-2 1988-2007年三峡库区沿江12站年平均气温与常年值比较从常年同期来看,如图2-3所示,年内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8月份,为28.21℃.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为6.7℃,气温的年较差为21.50C。
年内,1、2、12月月平均气温皆低于10℃; 3、4、10、11月月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5-9月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7, 8月份在28℃左右。
平均气温月际之间升降变幅差异较大,冬季各月和盛夏7、8月份库区气温变化最小,为1℃左右;春、秋季,3、4月和10、11月份,气温变化剧烈,升温与降温幅度一般为5-6℃.蓄水后各月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值偏高。
三峡工程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使 它从 开 始 筹建 的那 一刻 起 ,便 始 终 与 巨大 的争 议相 伴 。 但是 三 峡 工程 并 不 是 建 国 以后 才提 出 来 的 ,早 在 1 1 年 , 99
一
定 影 响 尽 管 20  ̄ 20 年 库 区 局部 地 区部 分 气 象 要 素 的起 04 07
伏变化较大 .但从长期变化看 .其 变化仍在三峡地 区的气候年
成 效 的 业 绩 ,推 动 了全 国林 业
高等教 育 的发展 。着 力于 中 国
森林 可 持 续 发 展 及 林 业 发 展 战 略 等 宏 观 研 究 ,对 林 业 重 大 决
策发挥 了重要作 用。 4 科学 中国人 8 2 1 年8 00 月
9 4 1 月 ,三 峡 工程 正 式 开工 9年 2
— 、
一 一
L
日 全 国人大 七届五次 会议 ,审议 并通过 了正式 批准兴 建三
三峡 工程对 生态和环境 的影 响
沈国舫
前一段 时间 ,西南 大旱 ,灾情严重 。东 南亚一 些 国家也 藉此认 为中 国在上 游河道建
设 水坝 , 引起 这 些下 游 国 家缺 水 ; 西 南 大旱 也 是 过 渡 建 设 水坝 ,造 成 当地 生 态 环 境 和 气候 变化 反 常所 造 成 的 。那 么 ,修 建 大 坝 这 类 大 型 工 程 到 底 会 对 生 态 和 环境 造 成 哪 些 影 响 呢 ?
9 7 1 月 ,实 现 大江 截 流 9年 1
2 0年6 03 月,三 峡 船 闸 试通 航
2 0 年 5 ,三 峡 大坝 全 线 浇 筑 到 顶 06 月
2 0 - 1 月 ,三 峡 水库 基 本 建 成 , 正 在 0 8, ? 1 - 试 验 性 蓄 水 达 1 5 ;2 0 - 因下 游 干 旱 而 扩 米 7 O 9- ? , 大 补 水 , 水 仍 未 达 到 目标 的 15 蓄 米 7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与对策
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针对不利影响所采取的相应对策;2.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能力目标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正确分析三峡工程给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所带来的利弊效应,并从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了解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增强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在相应对策的了解中认识到,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因素,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可以通过本身的积极行为来减小负面影响。
也从中进一步树立良好的生态观,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三峡工程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整理法等。
●教具准备1.投影仪2.投影片: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的分布图,正面生态效应与综合效益,几则案例文字材料3.复合投影片: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分类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三峡工程利弊共存,它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三峡库区倍受世人关注的百万移民安置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方面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讲授新课](板书)§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一、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承接)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项改造环境、趋利避害的环境保护工程,是为了提高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确保并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
但作为一项世人关注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它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也十分复杂,这一问题同样受到世人所关注。
通过有关部门几十年深入细致的研究、充分讨论和反复论证,到现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基本清楚。
(出示复合投影)“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先出示底图(如下),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课文并归纳整理。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引言:三峡大坝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发挥水利资源的最大潜力,提供洪水控制、发电和航运等多种功能。
然而,这项工程的建设不仅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一、三峡大坝的建设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1994年,于2009年竣工。
该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年发电量约为1000亿千瓦时。
大坝的建设包括堆石坝、水电站和船闸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移民搬迁和生态保护措施。
二、环境影响1. 水文变化: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了长江水文条件的改变。
大坝蓄水后,下游河段的水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然而,大坝蓄水也导致了上游水位的上升,影响了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破坏:三峡大坝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大坝蓄水导致了河道的水流减缓和水质变化,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此外,大坝的建设还导致了大量的植被破坏和土地退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3. 土地沉降:三峡大坝蓄水后,上游地区的土地沉降问题逐渐显现。
大坝蓄水导致了地下水位的升高,进而引发了土壤的压缩和沉降。
这种土地沉降不仅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不利影响,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和建筑物的损坏。
4. 移民搬迁: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了大量的移民搬迁。
根据统计数据,超过100万人被迫离开原居住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补偿和安置政策,然而,移民搬迁对当地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三、利弊分析1. 利益方面:三峡大坝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可观的水电资源,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大坝的建设还有效控制了长江的洪水,保护了下游地区的安全。
此外,大坝也提供了航运的便利,促进了区域的交通发展。
2. 不利方面: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近几年来,在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较大,也有一些奇异的地理活动,比如地震之类的。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与三峡水利工程有关。
其实三峡工程对我们和环境影响是有利有弊的,但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则利大于弊。
曾经的三峡工程论证专家组就指出: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缓洞庭湖的淤积等。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对珍稀物种,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一定影响。
具体来说,三峡的利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三峡大坝建成后,防洪能力强,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可有效防御。
2.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能提供大量的电。
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至于长江三峡工程弊处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2.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有的影响范围。
3.对植物、动物有较小的影响。
4.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有大量人民迁移。
在未来的6年时间里,三峡库区每年还需搬迁移民近8万人。
5.目前的地质灾害治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地方未达到治理效果,有的地方治理效果不明显,而更多的情况是,在治理过程中,人们忽略了对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使三峡的景观品质大受影响,正在削弱对游人的吸引力。
三峡工程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建设,它的建成可以起防洪,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水有防范作用;可以发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资源丰富,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航运也有促进作用,三峡水库可以改善川江航道对长江航道的限制。
但是三峡大坝的建设也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会引起消落带等一系列问题,也将给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带来考验。
但是只要环境专家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尽力的去解决,那么三峡大坝必将造福人类。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
三峡库区绿色交通工程案例
总结词
三峡库区绿色交通工程案例展示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 时,如何推进绿色重发挥库区地理优势 ,积极发展绿色交通。例如,建设了沿江高速公路、铁 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同时推广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 色出行方式。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交通对库区生态环 境的破坏和污染,促进了绿色交通的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 费中的占比。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 消耗。
0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对 策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促进产业集聚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污染排 放。
推行清洁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 染排放。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绿色低 碳发展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居 民生活质量。
强化城市管理
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建设行为,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气候条件优越
三峡库区气候属于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有利于生物 多样性。
生态系统重要
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生 态屏障,对维护全国生态 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库区生态环境问题
水质污染
库区周边工业废水、农业 污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导 致水质严重污染,影响生 态系统健康。
植被破坏
库区建设过程中大量砍伐 森林、填埋湿地和破坏植 被,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组员:邓晨刘潇钧冯艳敏余朝忠王宁王利超冯飞艳陈文彪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众所周知,三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他不可避免地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容小觑。
一、三峡工程的基本资料三峡工程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项目。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十七年,目前已完成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已经全部建成。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二、三峡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1)库区气候:A 对气温的影响:三峡工程使库区的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增加幅度在0.2摄氏度左右。
B 对风的影响:三峡工程建库蓄水后,由于水面拓宽,风速有所增加。
但建库后,库区的风速和极大风速均不大。
C 对降水的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库区内降水总量的影响很小,年平均仅3mm,对空间分布影响相对较大,水库上空及沿岸气流的背风地段降水会有所减少,气流方向的迎风坡降水将增加。
D 对湿度的影响:三峡建库后水体增大,降水总蒸发量增加,导致平均水压增大,冬季绝对湿度增幅不大,夏季相对湿度增大百分之六左右。
(2)库区植物:三峡建库后,水线以下和接近江面的陆地变成涨落区域,不但淹没了大量的栽培植物,而且也淹没一些牧草。
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植物种类6,088种,这些植物的地理成份中,热带成份占38%,温带成份占32%,库区特有成份占2%以上,其余的是世界广布等成份。
这里的植物地理成份复杂,热带、温带种类云集,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宝库。
建库后,除海拨175m水淹线以下对部分植物种(约800种)有较大影响以外,在移民区,海拨1,000m以下的区域,植物种类有3,000种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长江三峡坝区移民的民生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长江三峡坝区移民的民生问题调研报告范文当中国人“高峡出平湖”的世纪幻梦变为现实的时候,“后三峡时代”便开启了历史帷幕。
交织着移民痛楚与和谐发展,就业无着与经济转型,背景乡愁与信心重构等由诸多复杂音符构成的交响曲,在人们还没给它齐配相应乐器的时候,便震聋发馈地奏响了。
置身三峡库头的三斗坪及周边地区,你可以真切地领悟到这种混合着离乡之忧与奉献之乐的伟大乐章在三峡大坝的上空飘移、回荡。
一、缘起百多年来,三峡工程始终弹拨着华夏儿女的神经。
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成为中国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第一人。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
他指着地图上的三峡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
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改造地理景观的人类工程,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产生巨大的冲击。
“高峡出平湖”的转变固然恢弘而神奇,但它所带来的“副产品”不容忽视,比如:移民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地质灾害问题、水污染问题等等,特别是如何破解百万大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民生问题的改善工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把保民生视为保增长和保稳定的根本所在,把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在党校学习期间,专家教授也一再给我们讲解“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的深刻道理。
所以,我们中央党校中直分校第54期二班第七支部将调研的视点聚焦在了三峡坝区移民的民生问题上,以图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三峡坝区移民的真实状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后续的移民政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三峡工程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李娜生科11级1班222011317011087摘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建设及后期蓄水给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为世人所关注。
对此,本研究依据影响库区生态环境因子的实际特点,在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分析与现状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峡工程兴建及蓄水前后,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研究。
对选取局地气候、库区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水文泥沙及水质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生态环境现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独立评价,并就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关键词: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影响。
(一)、三峡大坝及库区生态环境概况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改善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实现了大江截流;2003年6月11日,蓄水至135m,由此开始通航、发电,枢纽初步产生效益,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达到海拔185m设计高程;2006年9月开始,蓄水至156m,三峡枢纽进入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通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三峡库区(东经106°50'~110°51',北纬29°16'~31°25 ',海拔33.6~3105m)东起湖北宜昌市,西迄重庆市江津区。
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
库区雾层多,光照少。
库区属中亚热带生物气候带,库区在植物地理区划中属于泛北极区,中国一日本亚区,华中植物地区。
植物群落主要有:山地灌草丛、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等(二)、三峡大坝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对水文、水质、地下水的影响大坝拦蓄,水库调度改变了库区河段的水文情势。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资料一、背景资料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举行七届五次会议,审议三峡工程立项。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雷亨顺仍清楚地记得,相关部门出具的几个专题研究报告中,防洪发电等方面得出的结论均为“利大于弊”,唯独环境报告是“弊大于利”。
最后,全国人大代表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弃权者之众,为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之首。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在大坝表面发现了80多条裂缝,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上对三峡工程质量的纷纷议论。
2005年1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了三十个未办理环保手续就违规开工的工程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三峡电源电站和三峡地下电站。
三峡总公司一开始对此极力争辩,并不顾环保总局的停工命令,继续施工,双方形成顶牛之势。
后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解下,三峡总公司被迫认错停工,缴纳罚款。
直到2005年4月,在补办完所有手续后,方又重新开工。
三峡工程自开工以来,就一直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部分贪污腐败现象。
到2004年末,查处的贪污资金已有4000多万,大部分都是挪用或者侵占移民款。
从三峡工程筹建的那一刻起,它就与各种争议相伴。
长江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王文芬(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是我国政府和人民为保障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而进行的重大基础性项目。
其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等综合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
水利工程移民生产安置是关系到移民的生产水平能否恢复或超过安置前的生产水平的问题。
但移民安置也会带来诸多环境问题。
处理和解决好三峡移民安置产生的环境问题则是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及工程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的重要工作。
本文对移民安置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三峡工程1 前言兴修水库,总要淹没土地。
由此引起的移民工程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生态环境许多领域,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
水库淹没区的人民进行迁徙,如果他们的生产、生活得不到妥善安排,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为兴修水库工程作出巨大贡献的移民遭受很大的损失,这就给水利水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做好移民工程影响评价,用来指导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1]。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提供巨大电力,改善长江航运,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综合效益的巨系统工程[2]。
在三峡工程进行的同时,与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库区移民和大量城市迁建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着。
长江三峡水库移民1993年正式实施,到2003年底累计搬迁安置城乡移民84.65万人,占三峡水库计划总移民数113万人的74.91%。
如何解决好移民问题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
如果只是就近向高处搬迁,只在扩大耕园地上下功夫,势必造成大面积的毁林开荒、陡坡种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环境,使得移民生存条件得不到根本改善,还给库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提纲: 1、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有利影响表现哪些方面? 对库区不利影响表现哪些方面? 2、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的三大类型与解决 对策是什么? 3、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与解决对策是什么? 4、了解三峡地区丰富的资源:生物资源(珍稀物种)、自然 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百万移民及安置
水利工程缺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库区移民难。 发电不稳定,存在一定生态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在带来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 益的同时,也带来三峡工程负面效应: A、库区移民问题 B、生态问题 C、淹没名胜古迹 D、环境问题 库区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建设最大的障碍是 .
一、安置任务的艰巨性
(4)修建水坝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请以埃及阿斯 旺大坝为例加以说明?
1、失去了过去每年洪水泛滥两岸带来的肥沃泥沙, 导致尼罗河三角洲肥力下降, 2、灌溉用水增多,不合理灌溉使土壤盐碱化加剧, 3、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近海鱼类减少,尼罗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加剧
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线上一条路,路边两排房、房后一片园” 线:淹没线 路:公路 园:果园、耕地 建立“猪—沼—果”良性生态农业模式: 养猪→猪粪产沼→沼液养猪→沼渣育果 B、浙江嘉善县—库区外迁移民安置典型: 原则:相对集中、插花安置。
5)下列三峡工程的具体作用,与其产生的效益对应正确的是( BCD ) A.社会安定、减少“三废”,控制与消除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病——环境效益 B、减轻中下游地区铁路运输压力,增加工农业产值——经济效益 C.降低航运成本,增加运输能力——社会效益 D.抵御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为华中和华东地区输电—环境、社会经济效益 6)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解决移民问题,其原因是( ABCD ) A、移民问题解决不好,三峡工程难以实施 B、移民动迁人数多,安置难度大,是国内外工程建设史上罕见的 C、移民问题解决不好,影响社会安定、环境保护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D、无论在库区内移民,外迁安置,都面临着解决难度很大的社会环境问题 7)有关三峡工程移民工作的做法,更有利于社会环境发展的是( A、给移民发放一次性赔偿费 B.移民资金主要用来帮助移民做迁建后的开发资金 C.移民搬迁以就地后靠、就近安置为主 D.安排好移民的住宅,是做好移民工作的首要任务
BCD
)
在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 工程与曾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 河上的阿斯旺工程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 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通过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阿斯旺 工程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三峡工程中得到避免。
三峡工程 年径流量 (亿M3) 平均含量沙 (Kg/M3) 年输沙量 (亿T) 库区水量损失 建成前 入海水量 ( 亿 M 3) 建成后 4510 1.2 5.3 库面蒸发损失 很小,出库 水量仍约4510 亿M3 近10000 近10000 建库初10年, 每年1/3左右 的泥沙下泄, 以后下泄泥沙 量逐年增多, 90年后每年约 90%泥沙出库
D、政府的重视和全国的支持,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广东)的对口支援、国家政策支持和 资金优惠,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库区各县实行沿海开放 区的政策
三、开放性移民 1、过去实行一次性发放赔偿费存在问题: 没有帮助移民开发新的生产出路,赔偿费用完,移民生活没 有着落,从而产生社会问题。
, 特点。 。
C、移民结构以非农人口为主(57%) 非农人口安置随城镇新建,工厂搬迁安置就业。 36万农村移民安置方式:
立足挖潜: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农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副渔),改造 中低产坡耕地为高产稳产田。发展经济林园 促进劳动力转移:库区资源开发以及三峡工程产生新兴产业, 促进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就业 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鼓励农村移民自愿外迁安置。
2、开发性移民的特点: 原则: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 措施:除给予一次性补偿外,还利用移民开发资金,因地 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广辟就业门路,拓 展环境容量,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给予妥善安排。 3、开发性移民典型案例: A、湖北秭归桐树湾村—就地后靠开发性移民典型
阿斯旺工程 820 1.6 1.34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 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330 60—18
坝址 水文 条件
出库泥沙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 量仅200—500万吨,百年 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
(1)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 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 三峡工程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补给量大 . 阿斯旺工程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 ②水系条件: 支流多,水系庞大,汇集的水量多 三峡工程 . 支流少,汇入干流的径流少 阿斯旺工程 . (2)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根据表中信息 分析其成因: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入海的泥 沙量和水量都大为减少,导致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3)阿斯旺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灌溉 的需要,长江三峡 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防洪 的需要。
移民安置条件评价: A、资源丰富、有一定潜在环境容量。 资源:水能、旅游资源、珍稀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工 程兴建可安置移民就业,核心问题是耕地(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B、库区移民相对分散利于就近后靠安置
就近后靠安置——将耕地、人口、城镇就近安置到淹没线以上
从上图分析库区各县被淹耕地比重较 小 相对分散 这说明库区移民分布具有 这对库区移民有利之处是 就近后靠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