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课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1
前言职业防护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越来
越关注的话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 一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 的危险大,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职 业感染机会,要有职业安全防范意识, 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2
护理职业的危害因素
生物性感染 化学性感染 物理性因素 心理问题
37
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
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
38
标 准 预 防 措 施
39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 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 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 消毒措施
40
防护措施
增强预防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 坚持洗手: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技
术。
戴手套:接触病人渗出物、血液时,必须戴手套。 戴口罩和防护镜:为防止血液或体液等传染物质溅
占全国的80%,分别是云南、河南、广西、 新疆、广东、四川。
10
我国现状
中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HIV感染者和艾
滋病患者也逐渐增多 医院内医务工作者的HIV知识,尤其是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未普及 医院中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因职业感染
HIV的一个高危人群
11
目的和意义
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知识、提高 自我防范意识,遇到事故后正确的处理 程序和预防用药原则。
矿山职业病危害及预防 ppt课件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腐蚀性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机物腐烂、 硫化矿物水解、爆破及导火线燃烧都可能产生硫化氢。
硫化氢轻度中毒症状主要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头晕直至神志不 清、窒息等症状,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
13
职业病防治
职业中毒危害预防措施
(1)矿山生产过程中、每天都要接触到上述有毒物质, 排除上述有毒物质的最好办法是通风排毒,特别是爆破以 后要加强通风,十五分钟以后才能进入爆破现场。进入长 期无人进入的井巷时,一定要检查巷道中氧气及有毒气体 的浓度,采取安全措施才能进入。 (2)当发现有人员中毒时,一定要先报告矿领导,派救 护队员进矿抢救;或者报告领导后,采取通风排毒措施、 戴防毒面具以后才能进入抢救。
粉尘、有害气体、振动、噪声、职 业性外伤、一氧化碳、热辐射、放 射性物质
6
职业病防治
矿山主要的职业病类型
1、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2、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 业病。
噪声及噪声聋、振动及振动病、 异常气象条件及有关职业病(高 温潮湿的矿井、露天采矿场)等。
2021/2/18
职业病防治
7
尘肺病产生的原因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职业病的概念
•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
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职业病通常难以治愈。
5
职业病防治
护士职业防护ppt课件
中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减少感染机会。
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
七步 洗手法
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2、护士对病区空气飞沫传播疾病的自身防护:
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正确使用和保存口罩。 第一步:
检查口罩
第二步: 佩戴口罩
第三步: 调节口罩
第四步: 调节鼻翼
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14
健全管理制度
1.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与具体 措施以及发生职业暴露的上报制度及补救措施。如2004年卫生部 颁布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 行),使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既暴露后的 处理有了依据。 2.使用必备的防护用具,制定预防对策,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的预 防标准。 3.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 收集、存放和处理,正确使用锐器盒,设置医疗危险品的警示标 识(黄色)。 4.医院应确保提供手套、口罩、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一次性 擦手纸等物品的供应。在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法,制定医疗垃 圾处理流程、针刺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具体防 护措施
加强教育培训
1.对护士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和规范化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 的主要措施。在国际上被很多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 主要措施。据研究表明,定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严格执
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可有效预防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
2.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岗前培训和定期在职培训 与考核。
3.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43
祝愿天使们 健康快乐!
Thank You !
物理性因素
2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常见的有受辐射、 触电、烫伤、碰伤、噪音等损害的危 险。 1.锐器伤:是最常见的有害因素之一, 感染的针刺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 最主要因素。 2.负重伤:用力不当或弯腰姿势不正 确,造成腰椎间盘突出,长期站立引 起下肢静脉曲张 3.放射性损伤:紫外线、激光 4.温度性损伤:烫伤、烧伤各种电器 的使用
工伤预防安全培训课件ppt
01
02
03
04
总结词:客观、公正、深入
对工伤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收 集现场证据和相关人员证言。
分析事故原因,确定责任方和 责任人,查明事故性质和危害
程度。
对事故进行定性,确定是否属 于工伤事故,并依据法律法规
进行处理。
工伤事故的预防措施与改进建议
总结词:全面、科学、有效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 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
工伤分类
根据伤害程度和职业病类型,工 伤可分为轻伤、重伤、职业病等 。
工伤发生的原因
机械伤害
由于设备故障、操作不 规范等原因导致的机械
夹伤、碰撞等伤害。
化学伤害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气 体等导致的中毒、过敏
等伤害。
物理伤害
高处坠落、电磁辐射等 物理因素导致的伤害。
其他原因
如工作过度疲劳、不良 姿势等引起的肌肉骨骼
营造安全氛围
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使员工形成良 好的安全习惯和意识,减少因人为因 素导致的工伤事故。
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营造出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使员工在工 作中更加注重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规范安全管理行为
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助于规范企业的安 全管理行为,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06 工伤预防法律法规与政策
地方层面的工伤预防法律法规与政策
各省市《安全生产条例》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监督措施。
地方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各地制定具体的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 付等方面的规定。
企业层面的工伤预防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课件(1)
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 可以快速手消毒凝胶擦手液替代洗手
六部洗手法 第七步:手腕在掌中转动,两手互换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
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在输液管用后处理发生职业暴 露的危险性大,手术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被利器刺伤发 生机率大。
六、针刺伤的相关因素
健康状态
医
医务人员健康状态决定接触后造成感
务
染的几率
人
接触的频率
员
接触频率高的人感染几率大
相
安全措施
关
采用安全措施和正确方式
自我保护
因 素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实
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工具
戴
戴
穿
❖ 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 疾病的传播;
❖ 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空气飞沫)
❖ 洗手和手消毒 ❖ 戴手套 ❖ 戴口罩
❖化学性因素:消毒剂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 针刺伤
据WHO1999年的报告
在你和你的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每30秒种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扎伤
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常见血源性病原体
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接触)感染HBV HCV HIV等 疾病的主要途径: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尘肺、煤矿工人滑囊炎、手臂振动病、噪声 聋、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暑等。
(1)、煤矿工人滑囊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 于温度骤变,高湿,阴暗潮湿和不良工作体 位造成的。煤矿工人滑囊炎以井下工人为主, 在井下工人中又以辅助工人居多,如电工, 水泵工,运输工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第13条 第二章、前期预防 第14条--第19条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20条--第42条 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43条--第 61条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62条--第68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69条--第84条 第七章、附则 第85条--第88条
目 前 的 法 律 体 系
高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相关标准
标准 低
规范性文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3、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 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ppt课件
三、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
• • • • (一)生物因素 (二)化学因素 (三)物理因素 (四)心理社会因素
三、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
(一)生物因素
•
生物危险因素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由 细菌、病毒侵袭,造成对护士身体的伤 害的因素。
三、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
(二)化学因素
• 在护理活动中,由于工作的需要,护士可通 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多种化学消毒剂或化疗药物, 而导致护士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 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 含氯消毒剂等。 •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氮芥、阿霉 素、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铂类等。
职业性暴露HIV、HBV、HCV 的 处理
(1)HBV暴露后应尽早监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HCV暴露后3-4周内进行抗体监测,6-9月内复查以确定是 否感染HCV,如感染HCV要查肝功能,为尽早使用干扰素提 供依据,早治疗减少慢性肝炎的发生。 (3)HIV感染后2周-3月内为窗口期,(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 需要一定时间血液才能产生抗体,在此期间抗体监测为阴性, 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因此在暴露后当时,暴露后1个月至六 个月进行连续监测,以确定是否受感染,并参照美国疾病控制 中心推出的时间,4小时内使用高效抗艾滋病毒疗法、二联疗 法,严重暴露用三联疗法。
(三)锐器损伤的防护 • 锐器损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 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 碎玻璃、安瓿等造成意外伤害。
四、护理职业防护的措施
1、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则:在护理活动中,正确运用人体 力学原理,可指导护士操作中省力,避免肌肉紧张,提高 工作效率。 2、避免重复或静态的不良姿势:护士在工作中应该有意的 定时变换自己的姿态和体态,以缓解肌肉、关节、骨骼疲 劳,减轻脊柱负荷,避免保持同一固定的姿势而引发腰肌 劳损,增加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几率。 3、科学使用保护具:推广减轻护理工作强度的辅助设备的 发展与应用,减少护士腰背及关节、骨骼肌肉伤害的风险, 护士在工作中感觉腰部不适时,应适当休息,并佩戴腰围 等保护具对腰部加以保护,防止腰肌和椎间盘损伤。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5、合理营养。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
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措施。
职业危害的种类
职业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 物理危害:包括噪音、震动、高温、低温、辐射等对工人身体的直接伤害。
2. 化学危害:包括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对工人的有害影响。
3. 生物危害: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威胁。
4. 人为危害:包括工伤事故、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对工人的安全风险。
安全防范知识与措施
为了降低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安全防范知识和措施:
1. 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免受直接伤害。
2. 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安装排气设备、加强通风等。
3.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工人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总结
了解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对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影响,并为工作环境创造更安全的条件。
以上是关于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的简要介绍,请大家都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课件(PPT)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 渠道进行宣传,如海 报、微信、微博等, 让员工了解职业健康 安全的重要性。
培训学习:开展职业 健康安全培训,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增强应急处 理能力。
建立文化:建立职业 健康安全文化,让员 工充分认识到职业健 康安全的重要性,树 立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定期对职 业健康安全工作进行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处理,确保员工的安 全。
职业健康安全防护措施的分类和作用
防护措施分类:消除、预防、减弱、隔离、 连锁、警告
防护措施作用:减少工伤事故发生,保护 劳动者健康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防护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
佩戴防护用品: 提供符合国家标 准的防护用品, 如安全帽、防护 眼镜、防护手套 等。
定期检查:定期 对工作场所进行 安全检查,及时 发现和处理存在 的安全隐患。
培训效果评估: 对职业健康安 全培训的效果 进行评估,以 确保培训的有 效性和实用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WPS
阶段
认证证书:认 证机构颁发的 证书,证明企 业已经通过了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的认
证
02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和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概述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 制定目的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 主要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 概念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 实施意义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重点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内容:包 括职业健康安 全法规、职业 病防治知识、 生产安全事故 防范知识等。
培训形式:采 用多种形式, 如讲座、培训、 网络教学等, 根据不同的需 求和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培
训形式。
培训周期:职 业健康安全培 训应该是一个 持续的过程, 每年至少进行 一次培训,并 定期进行复训。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范及职业健康监护-ppt(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2024/7/15
16
05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范及职业健康监护
一、煤矿职业病危害及其防范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
2.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2)煤矿噪声危害防治 ②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判定标准。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 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 ;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 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dB。 ③噪声的监测。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煤矿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 露天煤矿的挖掘机、穿孔机、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和爆破作业地点;并工矿的风动凿岩机、风镐、局 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泵站、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等地点。 ④噪声的防治。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以 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噪声源远离作业区和区民区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2024/7/15
7
05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范及职业健康监护
一、煤矿职业病危害及其防范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
2.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1)煤矿粉尘危害防治
①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 触浓度限值判定标准
粉尘种类 煤尘
岩尘
水泥尘
游离SiO2含量(%) ≤5
5~10 10~30 30~50
≥50 <10
2024/7/15
17
05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范及职业健康监护
一、煤矿职业病危害及其防范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
2.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2)煤矿噪声危害防治 ④噪声的防治。 控制噪声的传播。隔声: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隔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常用 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消声: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可以 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常用的吸收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毛毡、泡 沫塑料、棉絮等。 合埋规划区、厂房、在产生强烈噪声的作业场所周围,应设置良好的绿化防护带,车间墙壁、顶 面、地面等应设吸声材科。
(安全)JHA工作危害分析法专题培训详解(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工作参加人员
对JHA结果进行审核、批准。
部门管理人员
帮助、协助部门开展JHA活动。 安全人员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如何进行工作风险分析
运用流程
由具体工作负责人带 领进行工作风险分析
负责人组织参加工作 人员学习JHA结果
所有人员在表格 上签字
言问题阻碍沟通联络? ➢ 如需使用化学品,作业人员是否知道其危害及安全控制措施? ➢ 是否鼓励作业人员就安全作业提出建议? ➢ 作业人员是否得到指引知道如何向主管汇报任何不安全状况? ➢ 如果对风险评估结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心,立即询问主管、同事
或管理人员。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第一步 – 明确评估范围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作业风险概念及辨识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作业风险概念及辨识
从机器设备的因素出发
要素
分类
物理方面 平台通道
移动设备
机械方面 传输设备
起吊设备
挂牌上锁 电气方面 接地保护
放射方面
过载 设备 暴露
气压设备 压力设备
空气炮
例子
防护栏无踢脚板 停在坡道上没有垫塞木的车辆向下滑 没有防护网的皮带机 起吊物体超过标称起吊重量 由于没有进行上锁,设备带电 接线不好或检测设备故障 手动设备电源连接线过载 射线泄露 射线泄露报警功能丧失 手动气动工具损坏 在公共通道上安装空气炮
识别作业场所或作业本身的相关危险 分析可能产生的结果 评估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风险),以及落实适当的控制 措施
风险评估必须在工作开始前完成,以确保作业场所安全、且能够安 全完成作业
职业危害及预防知识培训
未来,我们需要面对更多的职业危害问题,如新型职业病的出现、跨地区传播的职业病等。同时,随 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也需要适应新的变化,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 共享,共同应对职业危害的挑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强职业健康促进与教育
措施
为了更好地应对职业危害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职业健康促进与教育。具体措 施包括: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活动、提供职业健康培训、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加 强职业病防治等。
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降低事故损失。
制定应急预案的流程
包括危害识别、风险评估、资源分析、现场评估等步骤。
实施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
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现场急救与转运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现场急救的措施: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伤员转运的注意事项:合理安排转运工具和路线,确保转运过程的安全和快捷。
后期康复与心理疏导
后期康复的重要性
职业危害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的 长期影响,后期康复有助于恢复
伤员身心健康。
康复计划的制定
根据伤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
心理疏导的方法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伤员克 服心理障碍,恢复生活信心。
02
职业危害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 工伤事故、职业病、不安全行为 和不良环境等。
职业危害的严重性
职业危害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 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导致工伤、职 业病、甚至死亡等。
对企业而言,职业危害会导致生产事 故、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等问题。
职业危害的识别与评估
职业危害的识别需要关注工作场所中的各种因素,如机器设 备、化学品、生物因素等,以及工作环境、劳动组织等方面 的问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艾滋惊魂” 再敲职防警钟
一病人先砍伤仇家十多天后被报复,对方将他的手、脚 跟腱砍断。2003年7月23日,“120”急救车送到广州中 医药 大学第一附属院抢救。当时病人血肉模糊,鲜血喷到了当班 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另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 缝合伤口时,手指被扎破;手术中医生的大衣、口罩都被病 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6小时抢救,脱离险境。
阻隔90%颗粒 n 棉纱口罩 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30%
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n 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 n 如口罩包装上说明佩戴方法,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
戴上口罩时,要注意口罩须紧贴面部 n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n 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n 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
预防保健科开写检查单 进行相关检查,同时进行相关用药 报销相关费用,完善登记,资料报院感科 院感科追踪监测,督促复查和用药,信息反馈
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
几种常见的职业暴露及防护
一、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正确处置流程
1、立即按锐器伤处置流程处理局部伤口 “一挤、二冲、三消、四包”
2、立即报告,做好登记记录 3、暴露评估,暴露源为HBsAg阳性,暴露护士体检 乙
n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 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空 气飞沫)
标准预防措施
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戴口罩 穿保护衣 环境消毒
洗 手
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知识
职业安全健康卫生基本常识一、职业卫生基本常识1、什么是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什么叫职业危害?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3、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1)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4)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5)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6)个体危险因素4、职业病发生的条件有哪些?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和人体的健康状况。
5、何谓法定职业病?我国规定了几类几种?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我国共规定了10大类115种职业病,其中职业中毒56种,尘肺13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5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6、法定职业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关联。
7、职业性有害因素分哪几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3)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如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烈日下室外作业,有毒作业与无毒作业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
8、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2)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3)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4)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9、职业病病人享受什么待遇?凡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对医疗废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产生
分类收集 贮存
运送 处理
❖ 产生 ——减量化
❖ 分类收集 ——禁混 ——不同类别的废弃物分别用不同标 识的容器收集
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 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
(五)安全处置废弃物
❖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 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通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 保护屏障: 手套、口罩或防护眼睛、穿隔离衣和围裙
❖手
皮肤破损处都用防水绷带包扎 检查病人和接触污染物要洗手
美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科室分布
科室和工种
确认因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牙科工作人员
0
尸体防腐人员
0
急诊室工作人员
0
健康助理
1
维修工人
1
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16
非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3
各科护士
20
内科医生
6
外科医生
0
呼吸治疗师
1
透析技师
1
外科技术员
2
其它技术员及治疗师
0
其它卫生工作人员
0
合计
51
可能因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 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 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 潜在传染源加以防护。
普遍性防护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1、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2、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 3、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4、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中,统一处理。 5、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 6、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
2008.09.19.
题 目:
❖ 一、目的、意义 ❖ 二、职业危害因素 ❖ 三、安全防护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批艾滋病患者以来,目前我国 正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脚步快得会令人惊 讶。目前,时针每转动24小时,全球就有1.5万例新的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同时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
五、局部紧急处理
❖ 如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 皮肤;
❖ 如血液、体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应当反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 理盐水长时间冲洗,禁用眼药水冲洗
❖ 如发生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
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 在冲洗伤口后,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酸 等)消毒,并包扎伤口。
“生命是一这样一种东 西,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个 结局,那么它总是一样的; 而当你把它当作一个过程, 它总是不同的。”这是一 个泰国艾滋病患者的一句 话,印在联合国出版的一 本叫做《艾滋病的积极人 生》的画册上。
❖ 掌握职业暴露预防知识有助于消除社会歧视
❖ 造成社会歧视的原因之一:如有些医院拒绝为HIV/AIDS提供
医疗服务,监管场所不愿意收监感染了HIV的犯人。
❖ 减少医务人员的感染,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题
目
❖ 一、目的、意义
❖ 二、职业危害因素
❖ 三、安全防护
二、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
生物性/感染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 心理性/社会性危险 人体力学性危害
几组数据:
❖ WHO报告:医务人员中乙型肝炎(HBV)的感染率比一般居
民高3-6倍。而护理人员比其他医务人员更容易接触血液-体
液。
❖ 美国每年大约有60万到80万专业人员被针头刺伤(美国国立
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提供)。
为什么要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与管理
❖ 有些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漠,增加了发生职业 暴露的风险。
暴露性接触感染
在诊疗、护理等技术操作过程中接触到病人 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这些污染物后容易被感染。
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
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为什么要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与管理
❖ HIV/AIDS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 面临艾滋病发病高峰 ❖ 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出台
生物性/感染性因素:
❖ 艾滋病、乙肝、丙 肝、SARS 等。可经
由病人的血液、唾 液、皮肤、体液等 途径传染给医护人 员。
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特点:
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 每毫升感染乙肝病毒(HBV)的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
毒微粒。
每毫升感染爱滋病病毒(HIV)的血液中含有成千上 万的HIV病毒微粒。 HBV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一周,而HIV仅存活十分钟。
人体力学性因素:
体位造成的职业病,如:搬运病人、仪器、 设备,手术站立引起下腰背部疼痛,静脉曲张 等。
骨骼肌肉的职业伤害
❖ 背部36% ❖ 手颈部30% ❖ 脚部10%
题目
❖ 一、目的、意义 ❖ 二、职业危害因素
❖ 三、安全防护
一、制定职业防护制度与措施
❖ 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 规章制度;
❖ 医务人员更多的是面对潜在的传染源 ❖ 许多医务人员缺乏对职业暴露预防知识的了解
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出台
❖ 1、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 病毒治疗;
❖ 2、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 ❖ 3、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 ❖ 4、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 ❖ 5、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四、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国务院于2003年6月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 生部根据《条例》的规定,制定颁布了《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并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下发 了《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 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 规定》等配套规章、文件。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郑重指出:目前我们正面对两个 新的挑战:恐怖主义和艾滋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郑重指 出:目前我们正面对两个新的挑战:恐怖主义和艾滋病。
评估报告(2007年)报告估计:到2007年底, 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85万)人,
2007年: 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4万~6万)人, 因艾滋病死亡2万(1.5万~2.5万)人。
❖ 贮存 ——贮存地有明显标志 ——时间不能过久 ——容器绝对密封 ——特殊废弃物需要特殊处理
❖ 转运 ——转运过程应密闭
❖ 处置
——无害化、资源化
方法
※ 热处理技术(高压蒸汽、微波、焚化) ※ 化学技术 (化学消毒剂) ※ 放射技术(紫外线并使用钴60、电子束枪辐射) ※ 生物技术(生物酶技术) ※ 机械技术(压缩、撕碎)
普遍性防护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常用环境表面化学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过氧乙酸 0.1%戊二醛
化学消毒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 2.消毒剂表面干净的程度 ❖ 3.消毒物表面微生物种类、数目 ❖ 4.消毒物体表面附着有机污染物(血,痰) ❖ 5.消毒剂浓度 ❖ 6.浸泡时间 ❖ 7 .温度 ❖ 8.酸碱度
❖ 制定职业暴露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 ❖ 建立职业暴露的报告与报告流程,并加强宣传教育; ❖ 制定明确、简练、操作性强的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
施与流程,加强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
二、医务人员的培训
❖ 医护人员主动参加自我防护知识培训。 ❖ 纳入继续教育 ❖ 医务人员熟练掌握
三、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使用化学消毒剂的原则
❖ 详读说明书、标签 ❖ 注意有效日期 ❖ 调配适当的浓度 ❖ 消毒物浸泡前须清洗干净 ❖ 具有腐蚀性或刺激性的消毒剂,应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
❖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普遍性防护原则的主要内容
(三)认真洗手
❖ 医务人员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净 。
(四)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在5万新发感染者中,
异性性传播占44.7%; 男男性传播占12.2%; 注射吸毒传播占42.0%; 母婴传播占1.1%。
預防職業傷害與安全防護
医护人员工作环境
设施配置 医疗废弃物
其它
化学制剂
针刺伤 消毒剂
传染病
职业暴:
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 员及有关监管人员在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 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中, 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
谢谢大家!
7 3 10 12 7 16 0 27 11 4 2 2 1 5 1 108
化学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各种消毒剂、固定剂。
甲醛、福尔马林、化疗药物、水银、卫生材料(PV C)、医院的废气、废水等。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
X线、同位素、激光等放射性元素以及各种 常见医疗仪器可能的辐射 。
社会心理因素:
☆工作压力; ☆暴力 ☆面对生死离别 ☆各种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 ☆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