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课时圆的面积(3)优质课教案

2019年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课时圆的面积(3)优质课教案
2019年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课时圆的面积(3)优质课教案

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5课时圆的面积(3)

教学目标:

l.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决已知圆的周长求圆面积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半径为10厘米的圆纸片、剪刀、半圆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半径是2厘米,直径是多少?圆周长是多少?圆面积是多少?

2.半径是多少?直径是5分米,圆周长是多少分米?圆面积是多少分米?

二、新授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讨论引出蒙古包,教师贴出图片让学生观察。提出:你能想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问题的机会。师:同学们,在草原上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房子,你们知道叫什么吗?生:蒙古包。

师:对,蒙古包。看,老师带来了一张蒙古包的图片。

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观察这个蒙古包,你都想到了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这个蒙古包是个圆形的。

这个蒙古包占地面积是多少呢?

这个蒙古包有多高呢?

这个蒙古包的直径是多少呢?

这个蒙古包能住几个人呢?

……

2.提出:要计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积,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测量直径不好测,可以测量出周长,再计算占地面积。教师给出周长数据。

师:如果要计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积,怎么办?

生:测量出蒙古包的直径,就能计算出它的占地面积。

师:对。测量出直径就能求出它的面积。大家来观察这个图片,这个蒙古包的直径好测量吗?

生:不好测量。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比赛获 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四边形、多边形内角、内角和的定义。 (2)掌握如何根据边数求多边形内角和。 (3)掌握解决问题的三个基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通过学生质疑、猜想、归纳、迁移、转化等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 (2)培养学生学会解决: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把新知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及彼,掌握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 (3)培养学生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经历探索四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合情推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层层探究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本单元学生已学过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等概念,并且已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而学生在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会联想到“量”“拼”和“撕”等探索的方法,并能由此及彼想到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等方法。本课是图形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中的“分析与解答”在本课中因为图形的关系是“分析与操作”,孩子们既熟悉又很有好奇心。 2.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校一直实施“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教学课改实验,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形成小组合作、动手探究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本课的自主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已经熟悉,四边形内角和在本节课的学习探索应该不难,方法的迁移学生能否顺利得出?由于学生到五年级才会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多边形的边和内角和对于学生也是有挑战性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难点:探究多边形都可以转化成若个三角形再求和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用数学(教科书第47页)。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并能正确表达,知道大括号、问号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的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2.看图填算式。

4+()=()3+()=()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6-()=()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情景引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好!我们出发(课件:美丽的郊外)。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多美啊!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7页。(出示课题:用数学) 1.教学教科第47的第一幅图。 (1)(课件:第一幅图)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在这里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大括号),正在闪动的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师:这位新朋友叫大括号,板书:[“”(大括号)],它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两部分合并起来也就是表示总数。(板书:表示总数)(2)问:这个“?”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句问人家的,等待同学们去解决的就叫做数学问题。也就是说“?”表示要求的数[板书:“?”(问号)表示要求的数]。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意表达完整吗?要求“草地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谁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讨论研究一下,把研究后的答案写在本子上。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 数学试卷 (本卷90分钟完成) 一.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把“A”涂黑,错的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把“B”涂黑)(共5分) 5 1 5 1 1. ×就是求的是多少。 6 3 6 3 2.由一条弧和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3.2:0.25=(3.2×10):(0.25×100)=32:25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天完成,乙单独做4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75%. 5. 把10克盐溶解在5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6,若再加入5克盐,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4. 二.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共10分) 6. 要表示出陈老师家今年六月份各项生活支出占月总收入的百分比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扇形 B.折线 C.条形 7. 一种商品原价1000元,第一季度售价比原价降低10%,第二季度售价比第一季度再降 低10%,第二季度的售价是()元。 A.800 B.810 C.900 8. 如果x、y互为倒数,那么“xy+3”的计算结果是()。 A.3 B.4 C.不能确定 9. 六(2)班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正确的 列式是()。 A.(25-5)÷25 B.5÷(25+5) C.5÷(25-5) 10.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32 份,然后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转化过程中()。 A.周长、面积都没变 B.周长没变,面积边了 C.周长变了,面积没变

三、填空题。(第17、18、19小题每空2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共18分.) 11、在○里填上“<”“>”或“=” 64642213131 (1)÷○×(2)1÷○1×(3)÷4○×7373131314144 3 12、()÷24=27:()= =()% 8 7 13、0.125: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比值是()。 8 14、一个数增加它的1133后是,这个数是():一个数减少它的后是, 4455 这个数是()。 15、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8400kg油菜籽可以榨油()千克。 16、一批货物,甲车单独运需要6次运完,甲车单独运需要8次运完。如果两车一 起运,每次运走这批货物的()() 。 17、杂技演员表演独轮车走钢丝,车轮的直径是40cm,要骑过75.36m长的钢丝, 车轮要转动()圈。 18、右图的圆的半径是6cm,它的阴影部分面积是()cm2。 19、1-11111 - - - - =()2481632 四、计算题。(共30分) 20、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112332 - = + = ÷2=8÷ 455573 = 52217415 3.6×= 2.4÷= ÷= ×= 63408916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每小题3分,一共12分.) 1654 5 53 (1)×÷(2)8.6-÷× 2514216125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上册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的任务: (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是在2007年新组建的,现有人数为43人,其中男同学28人,女同学15人。大多数学生来自庄冲村,淳河村,唐冲村、秦咀村等,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2018--2019学年一年级数学测试卷

2018--2019学年一年级数学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一、数一数,写一写。(共4分) 二、算一算。(共10分) 2+2= 4-1= 3-2= 0+1= 5-1= 3+2= 4+1= 1+1= 4-0= 5-2= 三、按要求填空。(共38分) 1.数一数,圈一圈。(8分,每空2分) 7 8 9 10

2.比一比,填一填。(10分,每空2分) 有()个, 有( )个。 比( ) 比( ); 再添( )个同样多。 3. 圈一圈。( 4分,每小题 2分) (1)把左边的 5 个▼圈起来: ▼▼ ▼▼▼▼▼(2)把从左数第4个▼圈起来:▼▼▼▼▼▼▼4.填一填。(5分) 5.按顺序填数。(共6分) 6.我会从大到小排一排。(5分) ()>( )>( )>( )>( )

四、比一比、填一填。(共28分) 1.画一画。(6分) (1)画(2少3个。 2.比一比。(4分) (1)在多的后面画√。 () () (2)在少的后面画√。 ( ) 3.数一数,填一填。(8分)

4.数一数。(10分,每空2分) (1)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2)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 □○□=□□○□=□

朝凤路学区2015--2016学年一年级数学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一、数一数,写一写。(共4分) 3、4、5、2 二、算一算。(共10分) 4、3、1、1、4 5、5、2、4、3 三、按要求填空。(共38分) 1.数一数,圈一圈。(8分,每空2分) 6、8、 7、9 2.比一比,填一填。(10分,每空2分) 5、3、少、多、2 3.圈一圈。(4分,每小题2分) 略 4.填一填。(5分) 1、1、4、 2、2 5.按顺序填数。(共6分) 4、2、0;1、3、5 6.我会从大到小排一排。(5分)

(人教版)2019年秋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者少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会灵活选择简便算法进行分数计算。 教学难点: 1.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1.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有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 2.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把计算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新课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在教材说明

【VIP专享】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韦有勇 教学内容:找规律(一),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生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名字叫“猜一猜”,请看: 1、出示: 你们猜一猜,下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出示: 请你们猜一猜,中间应该摆上什么水果才能使它们的排列有顺序,且更美呢? 师:你们真棒!能准确地猜出问题的答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在猜的过程中,是根据找什么而猜出来的呢? 生:找规律。 师:对!你们找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规律,就能解决很多疑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排列规律。 (二)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出示教学主题图:小兔乐园 师: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小兔乐园!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师:请你们把在小兔乐园里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2、观察数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行物体有多少个,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教师依次提出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三部分分别数一数,分别得出两种物体的个数,然后按问题顺序,根据学生数的结果,分别板书三行,显现出各是多少。 3、比较发现 (1)师:比较每行两种物体,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和你的同桌说说。 (2)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帮 助学生把话说通顺,清楚。 4、归纳规律 (1)师: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从、我们发现“小兔乐园”的情景中有 怎样的规律? (2)学生归纳规律。(板书略) (三)理解规律 摆一摆,比一比,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用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 在每根小棒中间摆一个石子。数数小棒的根数和石子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同桌,并与前面发现的规律比一比,一样吗? (2)组织全班交流 (四)实际举例,体验规律美 1、生活处处有规律 师: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仔细想想,先跟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2、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展示生活中规律美的画面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 1、小明放学回家经过一段马路,他发现马路的一边有10根电线杆,且还发现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你能帮他算算共有多少各广告牌吗? 2、河坝的一边了7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3、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2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六)创造规律

2019-2020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学号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2019-2020学年度 第一学期末·一年级数学·试卷 题号 基础卷成绩 拓展卷成绩 总分 分数 一、填空。(28分) (1)写数。 ( ) ( ) ( ) ( ) (2)1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4)写字时,我们通常用( )手拿笔,( )手压住本子 (5)与17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6)在 里填上“>”“<”或“=”。 15-5 9 8+9 17 6+7 17 (7)在 里填“+”或“-”。 9 9= 0 8 3=11 3 6=9 (8)☆□△○☆○△□△☆○ 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其中☆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把右边的5个图形圈起来,给从左数第5个图形涂上颜色。 (9)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小 。 (10)在7、9、18、0、4、20这6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 是( ) ,最接近10的数是( )。 二、我会画。(2分) 三、我会连线: (4分) 6时 10时刚过 3时 8时 四、我会计算。(42分) 1、看谁算得对。(25分) 3+2= 2+7= 6+4= 9-4= 5-5= 10+4= 11+7= 8+8= 7+9= 9+9= 13+5= 8+6= 3+9= 6+7= 5+8= 6+9= 12-10= 4+8= 18-3= 16-10= 5+7= 6+11= 7+5= 7+3= 2+9= 2、 认真算.(12分) 4-4+3= 18-8-2= 9+2+6= 6+6+6= 16-10+4= 17-6+5= 3、填数:(5分) 8+□=13 2+□=11 6+□=14 9+□=12 7+□=15

2014-2015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竞赛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学习小能手”数学竞赛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比谁算得快(每题1分,计30分) 9+2= 8+3= 6+5= 10-7= 6- 2= 7-1= 5+7= 4+8= 7+4= 9+4= 5-4= 7-3= 4+3= 3+8= 8+5= 9+5= 3+5= 5-2= 8+8= 7+10= 9+9= 8+6= 6+1= 4+7= 7+2+8= 3+5+4= 18-10+7= 15-5-7= 8-5+5= 3+6+6= 二、我是思维小能手。 1.□□○□△○○ ①左起第3个图形是() ②把右边起第5个图形圈起来。 ③把左边起第4个涂上颜色,它的左边有()个图形,右边有()个图形。 2.在下面三个杯子里放入相同数量的糖,在最甜的杯子下面画“○”。 3.在最长线的右面画“√”,最短的右面画“○”。 ①□ ②~~~~~~~~~~~~~~~~~~~~~~~~□ ③□ 4.在△下面画○,○比△多,最少画()个,如果○比△少,最多画()个。 △△△△ 5. 2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1个结,3根连在一起要打2个结,8根连在一起要打()个结。 6.小明和小组里的每个小朋友握1次手,一共握了8次,小组里一共有()个小朋友。 7. ○+○=6 △+○=8 ○=()△=( ) 8.找规律接着画。 (1)○△□□○△□□ (2)○●●○○●●●

9.按规律填数。 (1)20、18、16()、() (2)0、5、10、()、() (3)0、1、3、6、()、() (4)15、14、12、9、()、() (5)6、15、6、12、6、9、()、() (6)1、13、2、14、3、15、()、() 10. 有1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小强排在第5,小强后面有()人,前面有()人。 三、挑战自我。(每题5分,计40分) 1.一只小猫吃一条鱼,用3分钟吃完;那么5只小猫同时吃完5条鱼,需要()分钟。 2.有9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左数起,小兰排在第4个,从右数起小利排在第3个,小兰和小利中间有()个小朋友。 3.王阿姨从一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那她从一楼到四楼要用()分钟。 4.小明用的时钟敲打2下需要2秒钟,敲打6下需要()秒钟。 5.妹妹今年6岁,姐姐今年9岁,3年前姐姐比妹妹大()岁。 6.有10个小朋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现在已经捉到了7人,还有()人没有捉到。 7.小芳有8支铅笔,小红送给小芳3支后,两人同样多,小红有()支铅笔。 8.数一数,下图中有()个正方形。

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最新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 1、412 吨=( )吨( )千克 80分=( )小时。 2、( )∶( )=40( ) =80%=( )÷40 3、( )吨是60吨的13 ,40米比30米多( )%。 4、五(1)班今天出勤46人,有3人因病请假,今天五(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6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50人到6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7小时,客车要行8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3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2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25.12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2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 1、9米的八分之一与8米的九分之一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8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百分之八。……………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5分】 1、若b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 58 B. b ÷ 58 C. b ÷ 32 D. 32 ÷b 2、一根竹竿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2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2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800只,养的鸡比鸭多3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 A.18000×35 B. 1800+18000×35 C. 1800-18000×35 D. 1800÷35 5、要剪一个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调研试卷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期末调查试卷2015.1班级姓名成绩 一、直接写出得数(30分,每小题1分) 7 + 6 = 10–2 = 8–2 = 3 + 8 = 7–2 = 9 + 4 = 7 + 3 = 8 + 9 = 9–6 = 2 + 8 = 10–8 = 9 + 2 = 0 + 6 = 4 – 1 = 5 + 9 = 6–2 = 1 + 3 = 7 + 7 = 2 + 5= 6 + 8 = 7–3 = 4 + 3 = 8–4 = 7 + 9 = 1 + 7 + 2 = 6 + 2–5 = 10–3–7= 8–3 + 7 = 2 + 4 + 6 = 18–10 + 8= 二、填空 1. ☆☆☆☆☆☆☆★☆☆☆☆☆ (1)从左边数起,★是第()个。 (2)把从右边数起的第11个☆涂上颜色。 2.看图写数。 □□□□ 3.2、8、6、9、0、20、5、12这些数中,比6大的数有()个,比5小的数有()个,十位上是2的数有()个。 4.

()个()个()个()个5.连一连,比一比。 比多()辆,比少()辆。 6.从9、7、5、4中选3个数,写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7.3+9 = 10+□9-3= 1+□5-□= 8-□8.找出规律后接着往下涂色。 ○●○●●○●●●○○○○○○○○○○○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 1.哪一条线最长? □□□ 2.小朋友排成一队准备进游乐场,从前往后,小华排第8,小明排第13。小华和小明之间有多少人? 4人□5人□6人□ 3.哪个算式的得数最小? 8+0□8-0□0-0□ 4.9-5+7○10,○里应填什么符号?

201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年级数学试卷 第1 页 (共 4 页 ) 一年级数学试卷 第 2 页 (共 4 页 )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2014~2015学年(上)期末质量检测 一年级数学科 总分:100分 完卷时间:60分钟 使用时间:2014.11.27 一、填空。(35分) 1、看图写数。 ( ) ( ) ( ) ( ) ( )>( ) ( )<( ) 2、17里面有( )个一。 3、1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 )。 5、14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6、 ⑴ 从左数圆柱排在第( ),从右数排在第( ) 。 ⑵ 从右数第二个是( ),第7个是( ) 。 ⑶ 把右边的 4个图形圈起来。 ⑷ 长方体有( )个,三角形有( )个,长方体比三角形多( )个。 7、9和7的和是( ),差是( )。 8、在 ○ 里填上 +、或 - 。(6分) 18○5=13 9○5=4 7○4=11 14○4=10 5○4<8 8○7=15 9、比一比,在○里填上“>”、“<”或“=”。(8分) 8 ○ 9 14 ○15-1 19 ○ 14+2 9 ○ 10-7 7 ○ 6+3 12 ○ 10+2 13 ○ 17 6+10○ 11 二、口算。(23分) 10–3= 3 + 7 = 10 + 7 = 12 + 3 = 8-0= 10 + 8= 2 + 10 = 4 + 4 = 15 + 0 = 8 + 4 = 6+6 = 10-4 = 5+9 = 6-6 = 4+11 = 6-6+5= 9+1-10= 2+6+5= 9-3+4= 三、数的分与合。(8分) 15 10 10 2 17 7 10 10 10 7 10 4 9 6 10 3

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5PTjBzHg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5PTjBzHg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5PTjBzHg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5PTjBzHg 2、找单位“1”: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相当于“×”,“占”、“相当于”“是”、“比”是“ =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2,乙数是多少? 列式是:50×(1-1/2) (比多):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3/5,小红有多少钱? 列式是:50×(1+3/5)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几倍;

2018-2019年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至2019学年第一学期中段学业水平评价 与反馈 一年级数学问卷 卷 juàn 面 miàn 分 fēn 5分 fēn : 要 yāo 求 q iú 书 s hū 写 x iě 认 rèn 真 zhēn 、字 zì 体 tǐ 工 gōng 整 zhěng 、卷 juàn 面 miàn 整 zhěng 洁 j ié 、格 gé 式 s hì 规 g uī 范 fàn 。 suàn 一yí算suàn(24分) 0+1= 2-0= 1+3= 4-1= 8+1= 8-1= 2+5= 9-5= 2-2= 3+4= 5-2= 10-2= 7+3= 8-3= 4+4= 6-4= 4+5= 7-5= 6+2= 6-6= 9-6= 6+4= 10-9= tián 一yī填tián(4+6+3+4+8+2+2=29分) 、按àn顺shùn序xù填tián数s hù 、比bǐ一yì比bǐ d e 个gè数s hù比bǐ△的d e个gè数s hù( ) □的d e个gè数s hù和hé★的d e个gè数s hù( ) 、 一共 yígòn g 有yǒu只z hī小xiǎo猴hóu,从前 cóngqián 往后 wǎn g hòu 数s hù, 排pái第dì。请qǐng你nǐ用yòng“〇”圈quān 出c hū从cóng后hòu面mian数s hù第dì5只z hī小xiǎo猴hóu。 4、在zài“〇”里lǐ填tián上 shàng “>”“<”或h uò“=” 7 6 2+7 8 4 7-4 10-5 3+2 5、+4=9 -2=4 8- =0 10- =7 6、树s hù上 shàng 有yǒu10个gè,摘zhāi了l e3个gè,树s hù上 shàng 还hái有yǒu个gè。 7、大dà课间 kèj iān ,有yǒu4名míng女nǚ同学 tóngxué 在zài跳绳 tiàoshéng ,跳绳 tiàoshéng 的d e男nán同学 tóngxué 也yě有yǒu4名míng。一共 yígòn g 有yǒu 名míng同学 tóngxué 在zài跳绳 tiàoshéng 。 三、比bǐ比bǐ谁shuí的d e小xiǎo手shǒu巧qiǎo。(4+2+6=12分) 1、在zài最z uì重 zhòng 的d e下x ià面mian画h uà“√”,最z uì轻qīng的d e下x ià面mian画h uà“〇” 2、把bǎ不bú是s hì同tóng类lèi的d e用yòng“〇líng”圈quān起qǐ来lái 3、画h uà一yī画h uà填tián一yī填tián 〇〇〇〇〇〇6+ =8 8- = 四、看kàn图tú列l iè式s hì计jì算suàn(3+3+8=14分) 1、 2、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时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c + b×c 六、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一)(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具体量)用乘法)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几分之几 1、找单位“1”:在分数句中分数的前面; 或“占”、“是”、“比”的后面; 2、看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 相当于“×”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数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数=具体量 (3)分数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 (已知具体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 (二)、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乘法:因数× 因数 = 积除法:积÷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规律: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三、比和比的应用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例如 15 :10 = 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2、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3、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比的前项相当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分数的分数值。 注意: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全集

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时 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课本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

2014-201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1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填一填。(42分) 1 2. 6 7 5 4 3 3. 4.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 排第( )。从右数,排第( )。 (3)从左数,给第5只小动物涂上颜色。(1.5分) (4)请把右边的5只小动物圈起来。(1.5分) 5.在 里填上“+”或“-”。 2 2=4 3 2=1 4 1=3 3 1=4 5 4=1 6 2=4 7 1=6 5 0=5 6.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1 5-( )=4 ( )+4=7 6+( )=6 7.在 里填上“<”“>”“=”。 4-3 4 5+0 5-0 2+3 4+3 7-4 6-5 二、找朋友。(6分)(6分 三、数一数。(4分) 四、算一算。(12分) ( )个( )个( )个( )个

2 2+5= 7-7= 7-2= 5+1= 6-4= 5+0= 1+6= 4+3= 5-0= 1+2= 3+3= 1 + 1= 5-4= 5-1= 5-3= 2+3= 4+2= 5 + 1= 2+1= 3+2= 1 + 4= 3-2= 3 + 1= 5-4= 五、看图写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4分) 六、我会画。(4分) 七、看图写算式,并计算。(28分) ?个 = = = = ?个 7粒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 版本: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吧!请亮出你的风采吧!别忘了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哦!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0.25的倒数是(),最小质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3、: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 =():10 = ( )%=24÷()=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行,第()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6、在0.523 、、 53% 、 0.5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人, 假性近视的有()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红的妈妈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9.42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1、15÷(5+)=15÷5+15÷=3+75=78。()

2、一吨煤用去后,又运来,现在的煤还是1吨。()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5、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 )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原价。 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比较 2、爷爷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则()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两段一样长D、无法判断 3、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则盐和水的比是() A、3:17B、17:3C、3:20D、20:3 4、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米,在花坛一周铺一条宽1米的碎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A、28.26 B、50.24 C、15.7 D、21.98 5、去年每千克汽油的价格为5.5元,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油价格的涨幅达到了10%。你对“涨幅”一词的理解是( )。 A、今年售价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B、去年售价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C、今年售价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D、去年售价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四、轻松演练 1、口算下面各题。(4分) ÷8 =× = 5÷ = 3+3÷7= ×15= 10÷10% = 28×75% =×8× = 2、请你解方程。(6分) 5X-3× =+ X= 3、用你喜欢的方法做。(12分) ××-×58+×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