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评课稿
【最新文档】近似数评课-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近似数评课篇一:近似数评课稿《近似数》评课稿张希鹏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聆听了赵老师执教的《近似数》。
面对给位老师,特别是赵老师。
我的内心很是惶恐,不敢说点评,那我就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谈一下我的几点认识,说出来与大家探讨,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特别是赵老师不吝批评指正。
1、教学目标落“实”。
纵观本课的教学,可以看到赵老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即使是今天的学生群体,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掌握。
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寻找近似数的过程,感受了近似数的价值,经历了探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理解了求近似数的方法,这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都得以顺利的完成。
估算是新课程中十分重视和加强的内容,而求近似数是进行合理估算的知识基础之一。
但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把认识近似数的目标仅仅指向为估算教学服务,而是把建立数感也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看出这一目标的达成。
2、教学设计朴实。
本节课是本册教材起始单元,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的内容。
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因为学生对近似数的知识不生疏,而使近似数的产生的过程,近似数的价值及如何求近似数等内容流于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师朴实的设计中处处渗透着教者的细心。
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实际意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课的主题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生活中的常见数量,二是测量的数据。
教材之所以以这样的内容作为主题情境图,就是要学生感受到不仅数据会根据需要求近似数,即使在测量中由于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其产生的测量数据也是近似数,从而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数的实际意义,也为学生的数感建立做了很好的铺垫。
《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篇1听了夏老师的课,收获颇多。
1.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2.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
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加强教学反馈。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却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最典型的就是他们忘了精确到哪一位,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哪一位。
还有些同学甚至“连环进位”,让他保留两位小数,他就把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的数都往前进一了。
这不仅说明这些同学基础差,还说明了反馈练习的重要性。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听了夏老师的课,收成颇多。
1.从生活动身,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小孩“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如此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2.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得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确实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确实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那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专门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假如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近似数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近似数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近似数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
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
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
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铺垫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多媒体出示例题7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
小学数学_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近似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评价方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选取联系学生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评价主要关注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考察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3.教学目标:(1)结合教材情景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列举生活中碰到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用途。
(3)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4.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难点:培养数感,学会求近似数。
5.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主题图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下面的文字。
试一试能记住几个?自己读完以后有什么感觉?能记住的数字是哪些?(引出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好记)(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91例10 图①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的人数吗?这两个人说法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认为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9985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比较容易记住,所以10000是一个近似数。
板书课题:准确数近似数②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分小组议一议:我们山河小学有班级11个,学生423人,教师52人,学生讨论可以说大约:10个班级,400个学生,50位教师。
(这个过程中学生数423人出现了找到3个近似数:400、 420、 430,提示让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回事?)③提问: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你会找一个数的近似数了吗?谁来说说?小结:近似数是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方便记忆。
学生举例说明:2、生活中的数学近似数的使用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今天听了解老师的一节课——《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感受很深。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整节课下来,我认为成功的有以下几点:1、借助旧知,探索新知。
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求整数的近似数的近似数有内在的联系。
解老师充分借助这一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空间,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32□645≈32万,46□045≈47万;购物称重图中苹果需付8.953元,而收银员只收8.95元,唤起学生用“四舍五入”求整数近似数方法的回忆。
2、在比较中,使知识得到升华。
在求出近似数中,引导学生比较得到的近似数哪个更接近准确数。
在这个环节中,解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比较□.□≈1和□.□□≈1.0 ,使学生对数轴出示近似数的范围印象深刻,易于理解。
在比较中,学生明白了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3、练习设计充分。
下面谈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1、教学重点不突出。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对于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不能直接说看最后一位,要明确告诉学生: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保留到百分位,要看的是千分位,即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是4,应该舍去;又如遇到连续进位时:把0.984保留一位小数,这里有两次向前进“1”。
第一次是因为百分位上是8,应该向十分位进1,第二次是因为百分位上9加上进来的1,满十写0向个位进1.两次进1,原因却各不相同。
特别是第二次进1,有的学生不理解进位的原因,在后面的练习中遇到题目中有数字9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前进1.例如练习第4小题把0.905保留一位小数,有一位同学回答就是1.0,这就说明他并没有理解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在这里我认为因该舍得时间放手让学生对产生的认知冲突去讨论、尝试、比较、归纳,进而突破难点。
近似数评课稿(通用6篇)
近似数评课稿(通用6篇)近似数评课稿(通用6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似数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似数评课稿篇1周老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准确把握教材,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课堂扎实有效。
主要表现在:1、在教学近似数时,周老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人数说说44人大约是几十人,并说说理由。
在此基础上引入写法44≈40,再让学生说说三(1)班人数47人大约是几十人,引入47≈50,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四舍五入”法,为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2、让学生经历了对“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领悟、掌握要点的学习过程。
注意教给方法,对于求大数目的近似数,要先分级,划出尾数,再圈出尾数的最高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3、能精心设计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周老师能站在毕业班教师的高度,适时延伸拓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老师一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周老师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大胆进行了重组和开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近似数概念的教学,周老师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近似数的产生和价值,无法得到准确数、不需要准确数,是估算的需要,是测量产生的误差,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求近似数时,周老师则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结合生活实例,从保留到十位、百位、千位求近似数,并和学生以往估算的知识有机结合,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以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学生顺利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近似数评课稿篇2在开学仅一周多的时间内,刘老师用心钻研,把四(1)班的孩子们和全校数学老师带进“生命课堂”,为全体数学教师指引了生命课堂的方向。
通过听课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课前引入(学生认识)把四(1)班学生人数、四年级总人数、小学部总人数、全校总人数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让学生写出近似数,并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答案,很自然的引入“省略尾数”的概念。
近似数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近似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或“亿”做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和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的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用“万”或“亿”做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北京奥运会共有 204 个国家及地区参赛,运动员总人数近 10000 人, 来自中外的志愿者约 170 万名 . 中国共获得金牌 51 枚,总奖牌数 100 枚. 奥运会的金牌并非纯金 , 其中含 92.5 %的纯银,其余为纯金的材质电镀在表面,金牌总重量 244.5 克重量,其中黄金约有 13.5 克 .问题: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得出概念问题 1:根据我们预习的结果,上述的问题中,是准确数,于是我们把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如 201,51,100准确数;如 10000, 170 ,92.5 %,244.5 ,13.5 是近似数,于是我们把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近似数是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这些数仅仅一个大概的数。
问题 2: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用到近似数吗?2、尝试解决问题问题 3: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3(精确到位)∏≈ 3.1 (精确到 0.1 或叫做精确到位)∏≈ 3.14 (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 3.142 (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问题四:近似数 3.142 表示的实际数据在什么范围?解:它的实际范围大于或等于 3.1415, 小于 3.14253、小组合作学习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七年级六班有 37 位同学;(2)小明的身高为 1.57m;(3)我们数学书的定价是 10.66 元;(4)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 38 万千米;(5)美国一家猫粮制作公司称:“在美国共有 8500 万只猫咪, 22% 的猫主人都选择猫咪爱看的频道. ”;(6)北京奥运会于 2008 年 8 月 8 日开幕;4、新知体验(1)小明量得课桌长为 1.025 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A、四舍五入到百分位;(1.03)B、四舍五入到十分位;(1.0)C、四舍五入到个位。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评课稿
本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一流的课后教学和精细教学的教学模式,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实践是实际的,自学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全自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在思维,实践,寻找新知识的指导下,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辅助链接中,教师直接进入本课的教学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以空白的形式填充,见()位舍入,表示计算()直到教学的重点,也需要重点引导学生阅读地方,这种设计为有效的自学打下了基础。
缺少的地方是在第三个指南如何获得1.62元似乎有一些限制,是不能说如何获得大概数,是看()位四舍五入?学生认为范围会更广。
在后教学链接中,老师只花了6分钟的时间,合理分配,确保应用程序合并后的链接有足够的时间。
不足的地方是教师命名的学生玩耍时,应该让学生不同的计算过程,主要是错误的学生进入并行方法的并行解决方案,更容易找到问题。
另外,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说出计算过程,谈论自己在计算中取近似值的感觉,如大约1.62和1.6的选择,老师通过问题方式导致学生思考,应该在比较,让学生与现实生活体验,情感。
在提出的问题解决关键点上,还要依靠后者,后学生计算了一些问题,然后想想,由学生,当然不是问题。
总之,本课后,学生对需求有更深刻的理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近似数的评课稿
近似数的评课稿近似数的评课稿篇一:近似数评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聆听了赵老师执教的《近似数》。
面对给位老师,特别是赵老师。
我的内心很是惶恐,不敢说点评,那我就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谈一下我的几点认识,说出来与大家探讨,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特别是赵老师不吝批评指正。
1、教学目标落“实”。
纵观本课的教学,可以看到赵老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即使是今天的学生群体,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掌握。
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寻找近似数的过程,感受了近似数的价值,经历了探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理解了求近似数的方法,这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都得以顺利的完成。
估算是新课程中十分重视和加强的内容,而求近似数是进行合理估算的知识基础之一。
但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把认识近似数的目标仅仅指向为估算教学服务,而是把建立数感也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看出这一目标的达成。
2、教学设计朴实。
本节课是本册教材起始单元,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的内容。
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因为学生对近似数的知识不生疏,而使近似数的产生的过程,近似数的价值及如何求近似数等内容流于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师朴实的设计中处处渗透着教者的细心。
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实际意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课的主题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生活中的常见数量,二是测量的数据。
教材之所以以这样的内容作为主题情境图,就是要学生感受到不仅数据会根据需要求近似数,即使在测量中由于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其产生的测量数据也是近似数,从而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数的实际意义,也为学生的数感建立做了很好的铺垫。
本课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主线,充分而全面的展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没有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主题情境,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如对主题图的取舍,对植树棵树的改变以及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度的障碍等等。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近似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二)求近似数 1、出示例7。 了解例题内容,让学生自己读出表里的数,再指名说说男性和女性 人数各有多少。 引导:我们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38万和39万,(出示直线图) 交流:你大约在哪两个位置描出表示这两个数的点?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板块三、课堂练习 (一)、辨别准确数和近似数,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 数? (1)飞云江大桥全长1700多米。 (2)瑞安市有911个村民委员会。 (3)塘下镇小轿车有8000辆左右。 (4)塘下镇中心小学花木大约有3550棵。
(二)、填空。 1、一片树林有九百二十五棵树,写作( ),它的近似数是( )。 2、9993是( )位数,这个数大约是( )。 3、农场有692头奶牛,约为( ) 头。 4、珠穆朗玛峰高8888米,约为( )米。某林场有2403棵杨树, 约是 ( )。 5、要买1498元的相机,我至少要带大约 ( )元才够买。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 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 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
用“亿”或“万”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对周 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 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对旧知掌握较好,并初 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 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更要注重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评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评课稿一、课程背景简介《近似数》是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理念以及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近似数,掌握近似数的一些基本运算方法以及近似取整的原则。
通过进行近似数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数值计算的能力,培养对数值的敏感性,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近似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值计算和近似估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近似数进行数值计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值的敏感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近似数进行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教学课件。
2.教学材料: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近似数》部分。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第一节: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估算值的情况,比如超市购物时的金额估算、课间时间的估算等。
请问,你们有没有使用过这种近似估算的方法?2.引用例子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小明去市场买苹果,他需要买5斤苹果,每斤5元,那么他应该支付多少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是如何计算的?第二节:概念讲解1.利用课件或黑板上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区别,并给出近似数的定义。
近似数是通过简化精确值得到的数,它与精确数相比,有一定的误差但误差通常是可接受的。
2.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解释近似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去市场买苹果,他需要买5斤苹果,每斤5元,那么他应该支付多少钱?我们可以近似计算:5斤苹果合计大约25元。
3.教师可以给出更多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和应用。
《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_新闻报道_
《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观课主题
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主要亮点
教学环节比较清晰。
关注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课堂多次总结归纳出示,学生齐读,在巩固练习环节也要求说方法。
关注了求近似数的小数末尾的“0”的问题,课堂提问了近似数1.0和1的区别。
存在的不足
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数感的培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堂教师虽比较关注,但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方法的总结基本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教师自问自答,然后出示总结语,学生齐读。
对于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教学难点突破不够。
课件的简洁性和实用性有待加强。
课件+教学设计的出示较明显。
策略建议
在教学本课之前,思考本课学生已经学了什么(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教给学生什么(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和数感培养),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是什么(0.984精确到十分位和2.798精确到百分位等类问题),再考虑应该如何实施教学?
具体教学实施意见请认真阅读教学用书第92页相关内容。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教学意图等用语不适合出现在课件中。
近似数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近似数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近似数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似数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似数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
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
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
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四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评课稿
《近似数》评课稿四年级数学教案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大连代表队的3号选手,我叫穆晓慧。
很荣幸能站到这个讲台上来。
面对这么多的教育大家,我的内心很是惶恐,不敢说点评,因为会有班门弄斧、关公门前耍大刀的感觉,那我就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谈一下我的几点认识,说出来与大家探讨,不当之处或有贻笑大方的地方,还望各位领导老师不吝批评指正。
1、教学目标落“实”。
纵观本课的教学,可以看到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即使是今天的学生群体,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掌握。
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寻找近似数的过程,感受了近似数的价值,经历了探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理解了求近似数的方法,这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都得以顺利的完成。
估算是新课程中十分重视和加强的内容,而求近似数是进行合理估算的知识基础之一。
但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把认识近似数的目标仅仅指向为估算教学服务,而是把建立数感也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看出这一目标的达成。
2、教学设计朴实。
本节课是本册教材起始单元,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的内容。
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因为学生对近似数的知识不生疏,而使近似数的产生的过程,近似数的价值及如何求近似数等内容流于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师朴实的设计中处处渗透着教者的细心。
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实际意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课的主题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生活中的常见数量,二是测量的数据。
教材之所以以这样的内容作为主题情境图,就是要学生感受到不仅数据会根据需要求近似数,即使在测量中由于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其产生的测量数据也是近似数,从而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数的实际意义,也为学生的数感建立做了很好的铺垫。
本课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主线,充分而全面的展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没有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主题情境,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如对主题图的取舍,对植树棵树的改变以及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度的障碍等等。
五年级数学《近似值的应用》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近似值的应用》评课稿
××月××号,听了葛老师的《近似值的应用》一课,受益匪浅,教师灵活的驾驭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习数学,教学效果良好。
一、教师以小明的奶奶过生日这个生活故事为主线,将本课的课前练习,新课学习很好的贯穿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性。
二、教学中教师的点拨精而准,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学生找到装香油需要7个瓶子时,教师连续追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进一法的含义和生活中的用处,充分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
三、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教学完进一法和去尾法后,教师启发学生找生活中例子,充分发挥学生发现的眼光,提高了学生应用的能力,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
四、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采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自主解答,教师在学生解答的方法上给予适时点拨,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本课复习旧知的题难一些,占去将近15分钟的时间,造成后面的练习少,学生参与计算,自主完成课堂练习的机会少。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今天,听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节课,先说说这节课的三个难点:1.虽然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但相隔这么长时间,况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又不怎么用到这一知识,所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淡忘了;2、对于例题中“精确到十分位”这样的数学术语,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不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即使学生读懂了题意,理解了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也必须熟练掌握“四舍五入”这一技术。
弄清楚要看十分位下一位百分位上的数决定是舍还是入。
学生会误以为精确到十分位就是将十分位上的数四舍或五入。
不掌握技术要领,题目要求一有变化,学生会像无头的苍蝇,不知从何下手。
3、是遇到需要连续进位的。
如:将0.996保留两位小数。
这里有两次向前进“1”第一次是因为千分位上是6,比5大要向百分位进l;第二次是因为百分位上9加上进来的l,满十写0向十分位进1。
两次进1,原因却各不相同。
特别是第二次进1,由于小数加法的内容位于本单元之后学习,因此,这又是一个难点。
有的学生不理解进位的原因,在后面练习中遇到题目中有数字9的,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前进1。
几个难点像三个难关挡在学生面前,学生当然不容易学懂。
我想,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应该想办法突破上面三个难点,是不是可以这样做:一、新课前的复习中,应当想办法唤醒学生对以前知识的记忆:如56640=( )万 327900000=( )亿56640≈( )万327900000≈( )亿复习中,唤起学生“用四舍五人求整数近似数方法”的回忆,明确求“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时,要看万(或亿)后面一位干位(或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继续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中要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1.教学“试一试”,初步掌握“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2.教学例题第1个问题,再次体会“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1.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0.984米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时是怎样实现的,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2.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一个小题0.984≈0.98后,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
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加强教学反馈。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却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最典型的就是他们忘了精确到哪一位,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哪一位。
还有些同学甚至"连环进位”,让他保留两位小数,他就把千分位、百酚位、十分位的数都往前进一了。
这还仅说明这些同学基础差,还说明了反馈练习的重要性。
3、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
整节课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能主动的学习。
但要注意自身的亲和力,语言要更活泼点。
小学数学评课稿听近似数一课有感
小学数学评课稿听《近似数》一课有感礼拜四上午,侨中会堂再一次听到罗教师的数学课很是欣赏和赞扬。
近似数是咱们数学教师最不行把握的课。
因为太活了,很多答案都对。
罗教师一节课紧扣主题,冲破重难点上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地址。
先由华西村引入,小孩们通过数据明白72层是准确数,近5000个座位是近似数。
当问到建筑面积是()万平方米,让学生猜一猜:21□□□□,可能是多少万呢?那个题目很新颖很有趣。
因为不论小孩们说什么都有可能。
教师问:是21万仍是22万?学生说看后面的数。
教师这时掀开最后面个位上的数是8,学生紧接着说不对,前面的。
教师又紧接着掀开十位的数是3。
学生说还不对。
究竟是哪一名呢?最后确信是千位。
教师问:什么缘故是千位呢?学生说:因为千位是0.1.2.3.4.确实是21万,若是是5.6.7.8.9.确实是22万。
这是顺势引出四舍五入法。
小孩们自但是然的记住了要学习的知识。
罗教师的课很灵活。
比如学校有3179人,用近似数表示约是()。
小孩们说:3180,3000,3200.多好的答案啊。
这些都是对的,而咱们在教学时往往把握不行,禁锢小孩的思维太多,结果适得其反。
最成心思的一道题是:爸爸的工作单位地址是福州市五四路217号。
学生说:五四路200号。
呵呵,这回可掉进教师的骗局里了。
教师反问:去五四路200号能找到爸爸吗?看来这是不能用近似数表示的。
在解决难点问题上,教师用一锤定价的方式出示宝马汽车的价钱约是130万元。
谁给的价钱最高,可是必需约是130万就取得教师的宝马汽车的礼物。
小孩们说出:1304999.真是设计的很巧秒。
整节课时刻过得专门快。
教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都是在冲破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没有一丁点浪费。
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有趣,小孩们喜爱。
最重要的是教师擅长启发小孩们自己发觉,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礼拜四上午,侨中会堂再一次听到罗教师的数学课很是欣赏和赞扬。
近似数是咱们数学教师最不行把握的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似数》评课稿
Course evaluation draft of approximate numb er
《近似数》评课稿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大连代表队的3号选手,我叫穆晓慧。
很荣幸能站到这个讲台上来。
面对这么多的教育大家,我的内心很是惶恐,不敢说点评,因为会有班门弄斧、关公门前耍大刀的感觉,那我就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谈一下我的几点认识,说出来与大家探讨,不当之处或有贻笑大方的地方,还望各位领导老师不吝批评指正。
1、教学目标落“实”。
纵观本课的教学,可以看到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即使是今天的学生群体,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掌握。
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寻找近似数的过程,感受了近似数的价值,经历了探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理解了求近似数的方法,这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都得以顺利的完成。
估算是新课程中十分重视和加强的内容,而求近似数是进行合理估算的知识基础之一。
但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把认识近似数的目标仅仅指向为估算教学服务,而是把建立数感也作为本课教
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看出这一目
标的达成。
2、教学设计朴实。
本节课是本册教材起始单元,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的内容。
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因为学生对近似数的知识不生疏,而使近似数的产生的过程,近似数的价值及如何求近似数等内容
流于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师朴实的设计中处处渗透着教者的
细心。
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实际意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
中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课的主题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生活中的常见数量,二是
测量的数据。
教材之所以以这样的内容作为主题情境图,就是要
学生感受到不仅数据会根据需要求近似数,即使在测量中由于测
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其产
生的测量数据也是近似数,从而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数的实际意义,也为学生的数感建立做了很好的铺垫。
本课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主线,充分而全面的展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没有拘泥
于教材所提供的主题情境,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如对主题
图的取舍,对植树棵树的改变以及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度的障碍
等等。
教师引领学生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数据,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
数据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来分类,体现了分类的标准在分类中
的作用,这不仅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抽象出准确数和近似数,同时也建立了数感。
我们还注意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的
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所搜集的近似数,如用“左右”、“多一些”、“少一些”和大约来表示近似数,和对“约等于15万”的不同表达方式等,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满足
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和教师搜集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背景
数据。
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学生对自己所搜集数
据的分类,对教师出示的数据的分析,再对自己搜集的数据进行
分析等内容使得近似数概念的产生以及近似数产生的必要性、价值、概念本身等教学重点就得以突出。
再之后教师出示了经过自
己处理过的教材主题图,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会根据需要对
数据求不同的近似数以及求近似数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难点的出
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同时这样也使学生初步感受了“四舍五
入法”出现的必要性,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正是由于教者
对教材的朴实、细致、清晰的分析,教学的有效性才得以顺利达成。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