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4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24.西汉简书中《赵正书》记载:“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这与《史记》中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明显不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史料记载矛盾导致历史真相无法被探知,应兼存异说

B.《史记》中关于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不能成立

C.《赵正书》的记载与史实不符,表明其史料价值不大

D.《赵正书》丰富了我们对历史记载存有多种可能的认知

25.吕思勉先生说:“假使魏晋以后,在商业上,有运巴蜀之粟,以给关中的必要,木牛流马自然会大量制造,成为社会上的交通用具的。不然,谁会保存它?”他意在说明

A.科技发展由商业来决定

B.巴蜀与关中地区经贸联系松弛

C.社会需求促进工艺进步

D.动荡的社会环境阻碍商业发展

26.隋、唐时代的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如682年关中地区饥荒,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

A.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B.促使政府加强黄河下游管理

C.推动政治中心东移

D.表明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

27.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客观上说明

A.中国经济结构落后于西方

B.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当地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

28.右图漫画旨在强调

A.抗战胜利的保障

B.中日力量对比的变化

C.正面战场的贡献

D.国共之间的分工明确

29.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人文精神出现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智者能言善辩

30.下表是英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导致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精神传播推动奢侈消费

B.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战乱不断致使产品供应减少

D.海外殖民获得大量金银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32.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

A.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

B.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

C.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D.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3.托克维尔说:“一个中央政府,不管它如何精明强干,也不能明察秋毫,不能依靠自己去了解一个大国生活的一切细节。”这表明他主张

A.尊重人民主权原则

B.实行三权分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进行地方分权

34.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A.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

C.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35.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先后出动了12个空军师,直接与美国空军空战1872次,共击落1097架美国飞机;派出高射炮兵进入朝鲜作战,共击落212架敌机。对此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默契,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这种默契

A.体现苏攻美守的态势

B.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C.说明美苏冷战的缓和

D.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条件要求作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文官制度萌芽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官吏的录用方法以封建色彩浓厚的“恩赐官职制”为主。进入19世纪,政党政治的兴起带来了文官任免的“政党分赃制”……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以枢密院名义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首先,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其次,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并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

——摘编自范文超《英国文官制度变迁初探》

材料二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建立于100年前的传统文官制度显得力不从心。1968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新的改革。首先,规定除常务次官外,各部增设一名政策顾问,负责研究部内的长期政策和计划,并保证现有政策的执行。其次,凡新录用的行政级文官须经两年的见习期,在文官学院学习两期为时20周的课程。第一期学经济、法律、公共行政等课程,第二期研究行政制订、财政管理等。30—4O岁左右的文官都要学习决策程序、个人管理技术、电脑使用等课程。第三,变“封闭结构”为“开放结构”,取消“六等级制”,代之以以职类为基础的“三类制”,即行政类、专家类、秘书类。第四,完善退休制度,严格掌握养老金的发放,奖励功绩优异者,惩处功绩不佳者。

——摘编自李治国、宋发清《富尔顿文官改革述论》(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共同价值取向。(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时期,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民国时期,知识界批评中医愚昧落后之声日渐高涨,医药界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对峙阵营。最终,中医走向衰落。时人言论如下:

存中医:

唐宗海:“西医云,人之才智, 均出于脑髓。究问脑髓何物, 则西医不知也……西医论髓之法多, 而治髓之法少, 以不知髓是肾所生, 是以无从施治也。”

杜亚泉:“(西)医学的初步虽靠机械的试验,而医学的大本营不能不驻扎于心灵的体会。中医长于心灵的体会”。

废中医:

陈独秀:“(中)医不知科学……其术殆与矢人(手艺人)同科”。

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梁启超:“强国必先强种, 强种必先强身, 强身必先强医(西医)”。

——摘编自郎栋、张婷婷、盛海英等学者中医相关学术论文

以“传统与变迁”为主题,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选做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