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感官教育理论

合集下载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介绍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介绍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介绍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蒙台梭利教育是以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开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发展潜能,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

幼儿园蒙氏教育课程依照这一理念,提供一个充满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幼儿园蒙氏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律、自信、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提供特定的学习材料,教师会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同时,幼儿园蒙氏教育也强调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课程内容1.感官教育:蒙氏教育强调幼儿的感官发展。

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体验,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会准备各种感官教具,如触摸板、声音盒、颜色盒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听觉等体验来认识不同的事物。

2.数学教育:蒙氏教育注重幼儿在数学方面的发展。

通过数学教具,如珠心算、数学拼图等,幼儿可以学习数目、数序、数符等数学概念。

教师会引导幼儿逐步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语言教育:蒙氏教育强调语言的敏感期,教师会引导幼儿通过听写、说话和阅读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同时,幼儿园中会放置丰富的图书、字母拼图和音标教具,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4.文化教育:幼儿园蒙氏教育也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展示世界地图、讲解世界各国文化和风俗等活动,教师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世界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科学教育:幼儿园蒙氏教育也重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小昆虫等活动,幼儿可以增加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6.艺术教育:蒙氏教育也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蒙氏三阶段教学法

蒙氏三阶段教学法

蒙氏三阶段教学法摘要:1.蒙氏三阶段教学法简介2.蒙氏三阶段教学法的三个阶段3.蒙氏三阶段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和策略4.蒙氏三阶段教学法的优势与局限性5.蒙氏三阶段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正文:【蒙氏三阶段教学法简介】蒙氏三阶段教学法,源自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一种针对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

蒙氏教育注重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学习,并尊重儿童的成长节奏。

蒙氏三阶段教学法将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感官教育、数学教育和语言教育。

【蒙氏三阶段教学法的三个阶段】1.感官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感官刺激,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感知力和判断力。

感官教育主要通过蒙氏教具进行,如色彩板、触觉球等。

2.数学教育:数学教育是蒙氏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引导儿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3.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是蒙氏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教育通过丰富的语言环境、绘本阅读等形式,激发儿童的语言潜能。

【蒙氏三阶段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和策略】1.观察: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此为依据提供合适的教具和教育内容。

2.自主学习:蒙氏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尊重儿童的学习节奏,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和发现。

3.混龄教育:蒙氏教育鼓励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学习,以便于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蒙氏教育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当密切合作,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蒙氏三阶段教学法的优势与局限性】1.优势:蒙氏三阶段教学法注重个体差异,强调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蒙氏教育丰富的教具和活动,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局限性:蒙氏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技能。

此外,蒙氏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蒙氏教育感官教案

蒙氏教育感官教案

蒙氏教育感官教案教案标题: 蒙特梭利教育的感官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蒙特梭利教育中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感官觉知能力,提高他们对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促进学生的感官发展,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专注力和细致观察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蒙特梭利教具:感官训练材料,如触觉盒、闻盒、视觉盒等。

2. 音乐、图画和其他感官刺激材料。

3. 工作区域和学习环境的布置。

4. 学生个人感官记录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感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关于感官的有趣事实。

感官训练活动:1. 触觉训练:a. 使用触觉盒,让学生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表面来感知和区分它们。

b.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描述其质地和温度。

c. 鼓励学生触摸自己的脸部、手指和其他身体部位,以提高触觉敏感度。

2. 听觉训练:a. 播放不同音乐和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并尝试辨认出不同的声音来源。

b. 利用闻盒,让学生通过嗅闻不同的气味来训练嗅觉。

3. 视觉训练:a. 使用视觉盒,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

b.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细节和变化。

4. 味觉训练:a. 利用食物和饮料,让学生品尝不同的味道,并描述它们的味道特征。

感官整合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感官觉知游戏,例如“盲人找路”游戏,通过听觉和触觉来导航。

2. 利用图画、音乐和其他感官刺激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例如绘画、音乐创作等。

总结和评估: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感官训练和整合活动中的观察和体验。

2. 与学生一起回顾感官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培养感官发展。

3. 评估学生对感官训练的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学生的感官觉知能力来进行评估。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感官训练,例如观察家庭成员的表情、品尝新食物等。

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十项式

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十项式

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十项式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十项式一、引言1.背景介绍2.目的和意义二、感官教育的理论基础1.蒙氏感官教育概述2.感官器官发展与脑神经发育的关联3.感官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三、感官教育的目标1.感官器官的挑战和发育2.感官的敏感度和刺激门槛3.感官教育的目标设定四、感官教育的内容1.视觉发展教育2.听觉发展教育3.触觉发展教育4.嗅觉发展教育5.味觉发展教育6.平衡感觉发展教育7.体位觉发展教育8.运动发展教育9.空间感发展教育10.时间感发展教育五、感官教育的方法1.教学环境的打造2.教具和材料的选择3.感官教育活动设计六、感官教育的评估与记录1.评估工具的选择2.教师的观察与记录3.家长的协助与反馈七、感官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1.语言发展与感官教育的整合2.数学发展与感官教育的整合3.科学探索与感官教育的整合4.艺术表达与感官教育的整合八、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1.家庭参与感官教育的重要性2.家庭如何辅助幼儿进行感官教育九、感官教育的问题与解决1.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2.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十、感官教育的案例分享1.优秀幼儿案例分享2.教师个人感悟与分享附件:1.蒙氏感官教育工具清单2.感官教育评估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保教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法》,是国家规定的关于幼儿保育工作的法律条文。

2.教学环境:指幼儿园所提供的教学场所和相关设施,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

3.教具和材料:指用于感官教育的各类教学工具和材料,如视觉卡片、听觉音乐、触觉球等。

4.教学活动设计: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发展需要,制定并组织感官教育活动的过程。

蒙氏大班感官教案

蒙氏大班感官教案

蒙氏大班感官教案教案标题:蒙氏大班感官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感官技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2. 通过感官体验,帮助学生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3. 通过感官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专注力。

教学资源:1. 视觉:图片、颜色卡片、图画书、视觉刺激玩具等。

2. 听觉:音乐、乐器、动物声音录音、音乐玩具等。

3. 触觉:触摸盒、触摸贴纸、布料、不同材质的玩具等。

4. 嗅觉:花朵、香水、食物等。

5. 味觉:水果、小吃、不同口味的食物等。

教学活动:1. 视觉活动:a. 展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说出颜色名称。

b.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c. 给学生提供一些视觉刺激玩具,让他们触摸并描述玩具的外观特征。

2. 听觉活动:a. 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和音调。

b. 播放动物声音录音,让学生猜测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c. 给学生提供一些乐器,让他们试着演奏并听觉反馈。

3. 触觉活动:a. 准备触摸盒,里面放置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学生闭眼触摸并说出物品的特征。

b. 给学生提供触摸贴纸,让他们贴在不同的表面上,感受不同的触感。

c. 提供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学生触摸并描述玩具的质地和形状。

4. 嗅觉活动:a. 带学生到花园或室内摆放花朵,让他们闻并描述花朵的香气。

b. 给学生闻不同香水的味道,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c. 提供一些食物,让学生闻并说出食物的味道和成分。

5. 味觉活动:a. 给学生尝试不同口味的食物,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喜好和感受。

b. 安排小吃品尝活动,让学生品尝不同口味的小吃。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感官刺激的反应和描述能力。

2. 记录学生对不同感官刺激的喜好和反应,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感知能力的发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感官去观察和探索周围环境,例如观察不同的植物、动物和景物。

2. 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玩具和资源,让学生持续发展感官技能和兴趣。

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学视频和教案

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学视频和教案

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学视频和教案教案标题: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学视频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蒙氏感官三项式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蒙氏感官三项式的实施步骤和教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感官觉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a. 介绍蒙氏感官三项式的定义和意义。

b. 解释蒙氏感官三项式的三个组成部分:视觉、听觉和触觉。

c. 强调蒙氏感官三项式对儿童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2. 实践部分:a. 视觉:通过展示图片、颜色卡片等视觉刺激物,让学生观察和辨认不同的视觉元素。

b. 听觉:播放不同的声音、音乐或自然声音,让学生聆听并辨认声音的来源和特征。

c. 触觉:提供不同的触觉刺激物,如绒毛、沙子、水等,让学生通过触摸来感受物体的质地和温度。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对蒙氏感官三项式的兴趣。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蒙氏感官三项式的概念和原理,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重要性。

3. 视频展示:播放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和理解实施步骤。

4. 实践活动:a. 视觉活动:展示不同的图片和颜色卡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辨认。

b. 听觉活动:播放不同的声音和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辨认声音的特征。

c. 触觉活动:提供不同的触觉刺激物,让学生通过触摸来感受物体的质地和温度。

5. 总结与评价: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进行简要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学视频。

2. 图片和颜色卡片。

3. 不同声音和音乐的音频资源。

4. 绒毛、沙子、水等触觉刺激物。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与学生进行简要的问答和讨论,检查他们对蒙氏感官三项式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或小组活动,检验他们对蒙氏感官三项式的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蒙氏感官三项式的概念,例如在户外观察大自然的颜色、听取不同的声音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或实地考察,增加他们对感官体验的深度理解。

蒙氏感官教育理论

蒙氏感官教育理论

蒙氏感官教育理论简介蒙氏感官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医生和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发展而成的一种教育理论和方法。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在特定阶段具有敏感期,对于感官刺激特别敏感,并通过感官与环境互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因此,她提出了一套基于感官刺激和自主探索的教育方法,旨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理论核心蒙氏感官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与引导。

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需求和潜能。

教师的任务是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材料,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实践方法蒙氏感官教育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心准备学习环境在蒙氏感官教育中,学习环境被认为是教育的第三个教师。

教师需要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一个有序、干净、美丽并能满足孩子各个感官需求的学习环境。

例如,教室要布置得温馨舒适,桌椅和学习材料要摆放整齐。

2. 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具蒙氏感官教育中重视教具的设计和使用。

教具是为了满足孩子在特定阶段的感官需求,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

例如,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一套具有不同形状、颜色和纹理的立体图形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触觉和视觉能力。

3.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蒙氏感官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非直接灌输知识。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教具进行学习。

教师注重观察和记录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进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

4. 培养社交和合作能力蒙氏感官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社交和合作能力。

在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和倾听他人的观点,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5.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蒙氏感官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们学会在规则和纪律的环境中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和学习。

例如,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学习项目的顺序、时间和方式。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一、什么是感官教育?以系统的感观教具为依据,采用能个别刺激感觉的感官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从而为发展知觉和思维奠定基础。

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

二、感官教育分为二个阶段:接受和认知蒙氏教学法是一整体教育,除了日常生活、感官教育、数学、科学文化五大领域之外,在这五大领域的经验获得中,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与接触才有办法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感官学习分为接受和认知。

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进入大脑进行分析,形成刺激印象而被接收,帮助儿童形成基本概念,再返回至效应器,形成自学思考及研究探讨。

三、感官教育的意义感觉或知觉分别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获得的个别或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幼儿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的,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幼儿的思维常为感知觉所左右,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动,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因而感官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感官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个体心理的发展。

(二)感官教育可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概念是进行智能活动的必要材料,因而感官教育是智能发展的基础。

(三)感官教育可以完美儿童的人格。

(四)感官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达。

四、感官教育的目的:直接目的:从生物学角度,0-3岁是儿童感觉的发展期,而3-6岁是感觉的形成期,所以在此阶段我们所强调的是把握机会,帮助儿童感官自然发展,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自我教育。

蒙特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精确心理。

精确的心理是蒙特梭利从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那里引用过来的。

帕斯卡曾说,人的心理天生就是精确的,一切知识和进步都来自精确的观察。

就象一门语言的结构是其字母的发音和词语的排列规则所决定一样,人的心理结构基本上也是有序的。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一、蒙氏幼儿感官的意义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蒙台梭利曾经在她的著作中写到:“我的方法的实施技术符合儿童身心自然的发展规律。

”可分为三个部分:运动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

对环境本身的照料和管理提供了基本的运动教育手段,而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则是通过我的教材实现的。

通过开办“儿童之家”,蒙台梭利发现,教育材料可引起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兴趣,只是他们进步的很慢,而正常儿童则会自然选择这些材料。

因此,她不仅是提出了感官教育思想,还设计了完整的包括视、触、听、味、嗅觉等感官训练教具。

蒙台梭利的感观教育本质不是心理测量,并不是测量感觉的工具,而是为教育儿童的感觉而设,“我的教材给儿童提供了感官教育的途径”。

在理论上,他从生物学观点出发,认为与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一样,儿童心理的发展也具有各种敏感期,这种敏感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

这就是儿童在某一时期学习知识较快的原因。

而错过了这个时机,上述情况就会消失。

蒙台梭利认为从出生到五岁是感官的敏感期,其中在2-3岁达到顶峰。

感觉的敏感期不仅使儿童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反应儿童的兴趣所指,而且由于引起了活动,能使儿童建立和完善感觉的功能,使感觉更敏锐,更精确。

而过了这个时期,儿童的感觉就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因此,在这个时期,感官训练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法。

二、感观教育的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感官教育即采用,能个别刺激感觉器官的感觉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

三、感观教育的意义1.从智利的角度:智力是人心里发展的阶段,感觉又是基本初步的智力活动,因此智力的培养首先要靠感觉。

2.从美学的角度:有了视觉,才会有绘画,雕塑和所有造型艺术;有了听觉,才会有音乐,舞蹈与它们相关的艺术;有了嗅觉,人们才能去找好闻的东西;有了味觉,食物才变为一门真正的艺术——烹饪的艺术。

亲子蒙氏感官班教案-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

亲子蒙氏感官班教案-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

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一、蒙氏幼儿感官的意义1含义:感官教育即采用能个别刺激感觉器官的感觉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

2.意义:①从智力的角度:智力是人心理发展的阶段,感觉又是基本初步的智力活动,因此智力的培养首先要靠感觉。

②从美学的角度:有了视觉,才会有绘画,雕塑和所有造型艺术;有了听觉,才会有音乐,舞蹈与它们相关的艺术;有了嗅觉,人们才能去找好闻的东西;有了味觉,食物才变为一门真正的艺术—烹饪的艺术;触觉,归根到底是所有艺术的基础。

③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感觉器官受到环境的刺激后,传达到脑部,再由知觉神经传达到肌肉使之产生运动,由一连串反复进行感觉运动,使幼儿心理得到发展。

④从完善人格的角度:从事过感官工作的儿童不仅能娴熟的使用双手,而且能更加敏锐的感知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如果一个能明白事物特性的有规则分类,又知道某种特性的等级,就可以明晰周围的环境。

二、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的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2.因人施教原则3.自我教育原则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组教具构成: 带座体的圆柱体4组,每组各有10个带圆柄的木制圆柱体和座体组成。

各组的圆柱高度和直径都符合相应的等差变化:A组:直径不变、高度的0.5cm等差递减。

B组:高度不变、直径的0.5cm等差递减。

C组:直径和高度同时等差递减。

D组:直径和高度同时等差递减。

适用年龄:2.5~4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粗细、高低、大小的辨别能力。

间接目的:1.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3.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

4.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①与幼儿一同取工作毯,将毯铺好。

②引导幼儿到教具柜前,将工作毯铺好,介绍教具名称。

③向幼儿介绍示范拿取插座圆柱体的方法:双手持住座体两端,慢慢走到毯前,轻轻放下。

④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①配对练习—以圆柱找圆穴(以B组为例)1)取插座圆柱体B组置于毯上,示范抽圆柱的方法:用惯用手的拇指、中指、食指、合起来轻轻握住圆柄,慢慢抽出、垂直抽起、再垂直放下、将圆柱随意散放。

蒙氏感官教育

蒙氏感官教育
插 座 圆 柱 体
粉红塔
粉红塔的投影片
●认识大小等差
棕 色 梯
●认识宽窄 、粗细
长棒
●认识长短、数量的等差
彩 色 圆 柱 体
●颜色识别、高低粗细组合
色板 ●颜色的种类、色调的明暗度、颜色搭配
构成三角形
几何立体组
三部卡
二项式
三项式
二、蒙氏感官教育教具
★(二)触觉练习则是帮助幼儿辨别物体 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 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
伸变化
●8.教学使用三阶段教学法。
The end
终极目的 儿童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培养。
五、感官教育的原则
• 1.小组或个别教学;
• 2.教学时教具的排列是从
• 4.介绍教具时应操作最强烈的对比;

举例:粉红塔
• 5. 序列——配对——分类
五、感官教育的原则
• 6.语言要精简; • 7.幼儿要熟悉基本示范后才能进入延
三、蒙氏感官训练教具的特点
1、刺激的孤立性
2、操作的顺序性
从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
3、工作的趣味性
4、教育的自主性
蒙台梭利认为,
感官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精 确心理。
四.感官教育的目的
直接目的 各种感官的发展教育。
间接目的
a.成为敏锐的观察者; b.为阅读、书写等复杂动作做准备; c.为将来进行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触觉板
◆体验物体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重量板 温 觉 板
二、蒙氏感官教育教具
★(三)听觉训练是要使幼儿习惯于区分声 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的训练中不仅能够 分辨音色、音高,还能培养初步的审美和鉴 赏能力;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含义、目的与内容——讲义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含义、目的与内容——讲义
一、感官教育的目的
感官教育有哪些目的呢?
1、促进儿童感官的精致化
通过视、听、味、触、嗅等五大类感官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幼儿感官的区辨力,使感官更加精致化。比如,通过训练,可以使幼儿视觉辨别大小、长短、粗细、不同颜色的能力增强。
2、感官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概念的形成
幼儿在教具的操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观察、比较、排序、归纳,逐渐形成对大小、长短、粗细、冷暖等的概念。这些概念不是靠死记硬背进入幼儿头脑中的,而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得来的。
3、感官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感官是认知发展的基础,大脑需要依靠获得的感官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因此,感官对智力发展尤为重要。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进入“儿童之家”以前,已经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杂乱的印象。通过感官教育能够将幼儿已有的杂乱的感官印象进行整理,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4、帮助识别感官缺陷的幼儿
2、错误控制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因此在进行教具设计时,考虑到幼儿在自我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错,设计了可以自我纠正错误的教具材料。比如,插座圆柱体,幼儿如果一个放入错误,那么剩下的将不能全部放入。粉红塔在搭建好之后可以用最小的立方体进行检验,每两个之间相差一个最小的立方体。
3、外观具有吸引力
3、听觉教育
听觉教育即发展儿童对声音种类、强弱、高低等的辨识能力。
4、味觉教育
味觉教育是指用舌头来感觉味道的教育。
5、嗅觉教育
嗅觉教育是用鼻子来感觉各种气味的教育。
三、感官教具的特征
感官教具有哪些特征呢?我们一起看看。
1、孤立性
独立性主要表现为,教具会单独孤立出要训练的某一类感官的部分。例如,粉红塔,它是用来练习视觉辨别大小能力的,是由10个粉色的边长为10厘米递减到1厘米的10个立方块构成。粉红塔在形状和颜色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大小上做了变化。还有用来认识长短的长棒,在颜色和形状上都保持统一,只在长度上进行变化。

蒙氏感官教育

蒙氏感官教育

培养专注力和耐心:通过重复练习 和耐心等待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耐 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蒙氏感官教育的实践方法
第三章
蒙氏感官教育的教学目标
培养儿童的感官能力提高他们的观 察力和注意力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 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 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蒙氏感官教育的效果与评价
第五章
蒙氏感官教育的短期效果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增强孩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促进孩子的语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和社交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蒙氏感官教育的长期效果
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促进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章
蒙氏感官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跨学科融合:与心理学、教 育学等学科相结合提高教育 效果
国际化推广:在全球范围内 推广蒙氏感官教育提高其影
响力
结合现代科技:利用VR、R 等技术增强感官体验
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教 学方法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蒙氏感官教育与科技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01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蒙氏 感官教育的效果
触感等
亲子互动:通 过游戏、手工 等方式引导孩 子探索和体验
生活技能:培 养孩子的自理 能力如穿衣、 吃饭、刷牙等
情绪管理:帮 助孩子认识和 管理自己的情 绪如喜怒哀乐

蒙氏感官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自闭症儿童:通过感官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 智力障碍儿童:通过感官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学习能力 听力障碍儿童:通过感官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听觉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视力障碍儿童:通过感官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视觉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蒙氏教育理念及学习的好处

蒙氏教育理念及学习的好处

蒙氏教育理念及学习的好处1、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

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

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

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

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

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

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特点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

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

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

“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

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以儿童为主——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

蒙氏教育感官区心得体会(3篇)

蒙氏教育感官区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蒙氏教育以来,我对感官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蒙氏教育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蒙氏教育中,感官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以下是我对蒙氏教育感官区的心得体会。

一、感官区的教育价值1. 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蒙氏教育感官区通过丰富的教具,让幼儿在触摸、闻味、听音、观察等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在感官区,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操作教具。

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官区教具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和规律性,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学会观察、比较、分析。

这种观察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蒙氏教育强调幼儿的独立性,感官区教具的操作无需成人过多干预,让幼儿在自我探索中成长。

这种独立性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5. 培养幼儿的秩序感感官区教具的摆放具有规律性,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学会整理、分类。

这种秩序感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感官区的实践体验1. 触觉训练在蒙氏教育感官区,触觉训练教具丰富多样,如触觉板、触觉球等。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不同温度的物体,幼儿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提高触觉敏感度。

2. 视觉训练视觉训练教具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分类教具。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锻炼视觉分辨能力,培养观察能力。

3. 听觉训练听觉训练教具包括不同音高、音色的乐器,如铃铛、沙锤等。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聆听、辨别,提高听觉敏感度,培养音乐素养。

4. 嗅觉训练嗅觉训练教具包括不同香味的物品,如香料、水果等。

幼儿在嗅闻过程中,锻炼嗅觉敏感度,培养对气味的辨别能力。

蒙氏感官教育实践

蒙氏感官教育实践

摘要: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感官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文以蒙氏感官教育实践为例,探讨其理论依据、实践方法以及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一、引言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氏教育法强调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通过感官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蒙氏感官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实践方法以及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二、蒙氏感官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1.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主发展的潜力。

在蒙氏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个性,为儿童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2. 感官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基础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有助于儿童形成清晰的认知和判断。

通过感官教育,儿童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提高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教育环境的重要性蒙台梭利强调教育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

在蒙氏教育中,教育环境应具备以下特点:(1)安全、舒适、有序;(2)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3)具有挑战性,有助于儿童不断进步。

三、蒙氏感官教育实践的实践方法1. 教具选择与准备蒙氏感官教育实践中的教具选择与准备至关重要。

教具应具备以下特点:(1)大小适中,便于儿童操作;(2)颜色鲜艳,富有吸引力;(3)材料环保,安全无毒;(4)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需求。

2. 教学活动设计蒙氏感官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2)注重感官体验,引导儿童通过感官探索世界;(3)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需求;(4)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儿童充分的自主性,引导儿童自主探索。

3. 教学活动实施蒙氏感官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实施应注重以下几点:(1)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2)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儿童提供正确的引导;(3)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4)鼓励儿童自主操作,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氏感官教育理论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着名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世界幼儿教育史上继福禄培尔之后的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

在她的教育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其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

在她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应该进行充分的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或称感觉教育,是蒙台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最有特色的部分。

其内容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它们分别借助相应的教育具来完成。

1.蒙台梭利关于感官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蒙台梭利把感觉教育的意义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第二,帮助儿童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第三,养成儿童集中注意的习惯;第四,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台梭利在论述感觉教育问题时,还特别指出了进行感觉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1.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的训练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在重视所感觉器官训练的基础上特别重视视、听、触觉的训练,而且把触觉的训练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

在蒙台梭利看来,对儿童触摸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为他们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让儿童亲自动手,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并使其活动中得到最初的发展。

2.应该注意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蒙台梭利认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能力的发展在3-7岁时处于最迅速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忽视了感觉教育,成人之后感觉发展进入相对停滞期,则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补救。

3.应该使感觉教育的刺激孤立化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平时的感知觉中混杂着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等,仅仅视觉就包含有大小、形状、颜色等多种因素混杂。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主化“刺激孤立化”,并集中在“某种感觉”的“某种属性”上进行感觉训练,她所设计的所有感觉教育教具都是针对特定的刺激(长短、大小、颜色、声音等)予以孤立化,从而使每一件教具的目的都是集中训练儿童的某一感觉的某一机能,使儿童的精神完全集中在教育和训练的某一点上。

蒙台梭利主张通过配对、排序、分类的三种操作方法帮助儿童运用教具实现感觉教育。

P是从教具中找出相同的加以“配对”,G是把教具按照一定的序列(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序”,S是对教具进行“分类”。

配对(P)、排序(G)和分类(S)是儿童操作感官教具的原则,也是教具本身的属性,任何一种教具必须具备这三种属性中的一种。

教具——工作材料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教具是有准备的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蒙氏教育方法最具吸引力的部分。

蒙台梭利将她创造的教具称之为工作材料。

即在蒙台梭利眼中,她创造的后人称之为教具的东西,并非是教师的辅助工具,而是儿童自发工作的操作材料。

这些工作材料与人们常说的玩具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有具有充分的教育意义,而非一般玩具所更多体现的娱乐性。

蒙台梭利认为教具具有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功能。

之所以具有这种功能,首先因为教具能够唤起儿童的注意办,使其产生“专心”——当儿童自由地选择了教具以后,他就会专心的操作教具,并且重得练习一直到完成一个活动的周期,在这样“专心”的活动中,儿童心理得发展,人格得以形成。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专心’。

……儿童必须发现如何专心,因此他需要可以让他专心的事物。

这正是显示儿童环境的重要性。

”“环境价值有赖于供人儿童的使用物体,因为儿童需要这样的物体以集中注意力”。

①同时,蒙台梭利认为:“教上有如一种看不见的心智的钩子,可以联结后一阶段发生的事件。

……虽然每一种材料都有期内在目的,但也包括了预示和预备其后将发生的事情。

”比如“3岁半儿童在操作带插座的圆柱体时,必须以其拇指、食指与中指抓握圆柱体上面的小圆球……因为这是一个文明人即将学习写字的手。

它可以作为握笔的间接准备。

”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可分为四类: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育。

其中,以其感官训练教具是最具特色。

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具有如下特点:(1)刺激的孤立性蒙台梭利教具中,每一种教具只训练一种感知能力,以排除其他感觉的干扰,以使相应的感官以最大的敏锐度去感知这种刺激,得到纯正、清晰的感觉。

例如,在触觉练习时,让儿童闭着眼睛(或给儿童蒙上眼睛)仅驻通过触觉器官来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光滑与粗糙,以便排队视觉的影响。

蒙台梭利强调,只有集中注意,全神贯注地工作,才有最大的发展价值。

为此,蒙台梭利在设计教具时,尽量一种教具突出一方面的特性。

如色板的形状、大小、重量、触感及气味等相同,只是颜色有所差异,所以色板突出(孤立)的刺激(特性)就是颜色。

(2)操作的顺序性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主要针对儿童的敏感期而拟定的,而敏感期的出现是服从个体发展节律的,所以要根据这种发展节律设计有顺序的系列教具,并循序渐进训练。

蒙台梭利教具操作的顺序性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由简单到复杂。

蒙台梭利教具本身具有层次性。

例如:带插座的圆柱体由直径的递减(第一组)和高度的递减(第二组)逐渐过渡到较得杂的高度与直径同时递减(第三组)和更复杂的高度递增直径递减(第四组)。

因此,教具的使用也有层次性,或日渐进性。

例如,数棒的使用可以由长短的概念→学习1-10的数字的概念→学习加、减、乘、除的概念;棕色梯的使用可以由厚薄的概念→面积的概念→平方的概念;粉红塔的使用可以由厚薄的概念→体积的概念→立方的概念。

第二,由具体到抽象。

首先,教具的操作由具体的抽象。

以儿童对平面形状的学习为例:儿童通过触摸拼图橱中的几何图形感知形状→用蓝纸剪成几何图开→用蓝纸剪成几何图形的轮廓→用笔画出几何图形的轮廓。

其次,教具的意义由具体到抽象,以数棒为例:幼儿在经常使用数棒的过程中,逐渐知道“2”是由2个“1”、“10”是由10个“1”组成的。

开始,儿童的“1”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最短的数棒;“2”这个数棒和两个最短的数棒“1”接起来一样长,“10”这个数棒则和十个最短的数棒“1”接起来一样长。

渐渐地,儿童便懂得了“2”中包含2个1,10时包含10个1……。

再如,筹码的使用是在写“1”的地方放了1个筹码,写“10”的地方放10个筹码,这是开始学习数量和数量间配对关系的方法。

逐渐地,儿童理解了数的组成和数的实际意义,获得了较为抽象的概念。

(3)工作的趣味性蒙如梭利教具对儿童的吸引力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的内部——能够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

以带插座的圆柱体为例,这以一教具的外面并非相当吸引力,但它却常常可以吸引幼儿长时间重复将圆柱体从圆穴中使出、放入的动作,不断地体验着成就感知秩序感。

成功和秩序是儿童内心的追求的东西,是他的内在的需求,成功所带来的自豪和秩序所带来的喜悦又会变为动力,促使儿童又一次去尝试。

(4)教育的自主性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是教师直接将知识教给幼儿,而是幼儿通过自己操作教具来自我学习。

幼儿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决定选择哪一个教具,在哪个层次上进行操作;根据自己敏感能力的发展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学习速度。

幼儿通过教具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的“自我纠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变为可能。

以带插座的圆柱体为例:通过与圆柱体直径、高度相对应的圆穴的帮助,粗的圆柱体无法放入细的圆穴中,细的圆柱体放入粗的圆穴中会转动,长的圆柱体放短的圆穴中会凸出圆穴,短的圆柱放入长的圆穴会凹进圆穴。

这些幼儿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现象便提示幼儿操作不正确,应再进行尝试,这样幼儿便可以靠着自我修正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如果幼儿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则说明他还没有发展到适合操作这一教具的阶段,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幼儿操作较为简易的材料,等幼儿发展到适合阶段再操作这项教具。

在蒙台梭利论及所有教育内容中,感官教育尤为重要,被视为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小儿童和环境的交流或相互作用是通过感觉实现的,感觉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

幼儿期既是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时期,又是感觉活动和智力形成联系的时候,如果这一儿童的感觉发展不充分,就会影响以后更高级的认知活动的发展。

为引,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以在发展感觉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促进更高级的认知活动的发展。

尽管蒙如梭利的感官训练的基本做法受许多批评,但她重视幼儿的感觉经验,注意根据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进行教育的观点和做法,提醒我们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迫切希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逾越发展的年龄阶段,不拔苗助长,不“人为加速”儿童的发展。

正如苏联着名儿童发展和早期教育专家查罗塞兹一贯主张的,“肯定儿童各阶段质的特征和长征价值,以及他们为形成相应心理过程和特征所创设的唯一机会”,“合理地指导儿童的活动方式,合理地指导他们认识和感受世界的方式,那么,发展的必须逻辑就是产生新的心理品质,并最终过渡到新的发展阶段。

”④蒙台梭利教育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对此,后人本不应该过苛求。

但由于蒙台梭利教育仍活跃在今天世界学前教育的舞台,因此,正视蒙台梭利教育的局限性,同肯定它的积极意义一样重要。

第一,感官训练带有孤立性和机械性。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把感官训练当做她全部教育内容的核心,并设计了独到的感官训练教具。

蒙台梭利的感观训练思想和教具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但是, 蒙台梭利的感观训练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首先, 蒙台梭利强调孤立地训练各种感观.她设计地每一感观均是针对以哥特定感观的,她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观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观上,能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的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

这是一种严重的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

世间上仅具有一种特性的事物几乎时不存在的,人在认识事物时,也总是把它当做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来反映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感观训练也许合适那些有智利障碍的儿童,却不适广大发展正常的儿童。

其次,蒙台梭利的的感观训练方法时机械的。

蒙台梭利虽在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则没有自由。

因为蒙台梭利感官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时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

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式不断地进行重要地练习,这与她主张的“自由教育”是相矛盾的,不利于儿童的主动学习、自我教育,更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再次,蒙台梭利希望通过感官训练进而发展儿童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的想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尽管感性试验高级的认识能力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等于说,从感觉经验的简单重复和积累中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升华出人类高级的智慧才能。

查保罗塞兹在批评蒙台梭利感觉教育体系的形式主义性质时,特别指出,只有引导儿童的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的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外部特征与隐蔽的内部特征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时,才可以提高儿童知觉过程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