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杨波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4期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的建设者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实现工程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全方位优质工程成果。本文对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产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机械设备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
1我国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工程项目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些地方的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导致有些地区还没有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起来。而有的地区只有个别建筑工程项目采取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但也只是探索阶段,项目管理单位在建设活动中没有实际的对工程的管理决策权,使“投、建、管、用”分离的局面无法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不规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有些建设单位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是自觉自愿接受“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或是不积极主动配合,什么事都不管;或是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利,过多干涉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正常工作,给项目管理工作造成许多困难。
1.2工程项目管理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看,没有相应的法规依据,造成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定义、职责、涉及范围等不明确,使之在履行工程项目管理职能时,参建各方和建设单位往往凭经验操作。虽然,建设部在 2004 年 11月 16 日出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是,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许多法律、法规文件还没有出台,仅靠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很难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和推广开来。如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资质由谁来认定,标准是什么,谁来
管理,谁来监督等等均不明晰。法律、法规依据的薄弱,使工程项目管理的许多工作没有文件可依、政策可依、法律可依,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发展。
1.3项目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与经验不够扎实
现阶段,在对于项目管理者的任用聘请上,大多数都是重视项目管理者的专业知识,而对于项目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经验却较少重视。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时,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现场的应对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对能力同样重要,而这也是导致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1.4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随着原材料成本和机械人工费的不断上涨,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和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而且国内有关成本控制的文献资料也很多。相反,有关质量控制的研究很少,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质量和成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证质量旺旺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有些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已发了不少安全事故,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1.5施工进度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期及流程问题的合理设置需要建筑施工的有效控制。科学的施工安排和进度规划可将一系列工作完全掌握并很好予以控制。根据我国工程施工行业的现状来看,行业发展良莠不齐,工程混乱状况时有发生,各地仍然存在分包现象,这些潜在的问题对工程进度的控制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建筑施工企业通常都是将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的工程项目进行分包转让,所以对于进度控制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包出去的施工进度细则也不够明确。甚至一些小型分包公司的法律意识也相对单薄,对工程易造成延误或者建设的建筑并不能投入正常的使用,所以整体工程现实损失巨大。
2解决对策
2.1提高项目管理认识
推行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建设领域、建设实施组织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对全面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工程项目管理极不规范,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已势在必行。立法上真正做到门类齐全,相互配套,避免重叠,遗漏空缺和相互抵触,并确保“执法必严”、落实“违法必究”,逐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1]。同时,行业内部应按照国际管理和标准,健全行业法规和规章,加速与国际接轨,对传统项目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提高我国相关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2.3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因此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落后,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加强学会工作,争取出版专业刊物,在高等学校建立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同时,规范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2.4确立质量成本保障体系
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2]。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确保项目在使用期限内安全无事故,同时还要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2.5建立良好的施工进度管理体系
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不上、设计变更等在所难免,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工序,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针对其问题与原因制定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了解到只有正确的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解决,才能够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我国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中.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分析科技信息,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