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临床路径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曼 ※ 妻 曼
2 星 ; ! o 篓 1 ; t 鍪  ̄l o  ̄ 1 l t a
惠 芬
; : ; ;i i : j i j ; 塞叁 j ;i ;i ;i i
应 用 临 床 路 径 对 慢 性 乙 肝 患 者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册 ,0 1 2 ( 2 5 7 2 0 , 0 1 ): 4
作者 单位 : 1 0 7 江苏 省 苏州市 第 五人 民医 院 2 50
2 结 果
一
3O1
一
慢 性 乙型肝 炎是 我 国的 一种 常 见 病 , 统计 我 国大 约 共有 乙肝 患 者 据 14亿 , . 而这类 患者 一个 共 同的 特 点 是病 程 长 、 复 发 , 健 康 教 育 方 面 易 对 的需求 教高 。同 时健 康教 育是 整 体 护 理的 一 个重 要 环 节 , 何 对 这 类 患 如 者进 行全 面 而有效 的健 康教 育 , 他们 获得相 应 的健 康 知识 , 摆在 我 们 使 是 面 前一个 亟需 解决 的 问题 。鉴此 , 2 0 从 0 9年 1 2月始 , 我们 应 用 临床 护 理
路 径对住 院 的 慢 性 乙 肝 患 者 实 施 健 资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 我们将 2 0 0 9年 9月 一 ¨ 月如 住 我 院 的慢 性 乙肝 患 者7 5例作 为对 照组 , 2 0 年 1 将 09 2月 一2 1 0 0年 2 入住 的慢 性 乙肝 患 者 月 7 例 作为 实验 组 , 2 z组 性 别 比例 均 衡 , 符 合 如 下 标 准 : 诊 断 均 符 合 并 ① 20 0 5年< 慢性 乙 型肝炎 诊断 标准 > ; ②年 龄在 1 岁 一 6 5 8岁 , 病人 能 独 ③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浅析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浅析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9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选择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模式以及常规健康教育,比对两组患者应用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其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和79.17%,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其疾病了解程度、掌握程度、掌握能力以及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因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产生。
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中选择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病毒性肝炎;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47-02整体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为健康教育,传统健康教育模式通常教育形式为口头,因为患者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并未实现理想的效果[1]。
而临床路径则是一种综合性护理手段。
按照每日对患者的护理计划,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时按照表格设定实行。
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现将护理效果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此研究中的9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的例数经计算后分别为48例。
对照组中男性以及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6例和22例,年龄最大者为73岁,年龄最小者为20岁,平均年龄经计算后为(48.8±12.4)岁;观察组中男性以及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7例和21例,年龄最大者为74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平均年龄经计算后为(50.2±13.8)岁。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以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将14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73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73例患者为参考组。
研究组与参考组患者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与护理。
运用MMSE量表与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认知功能以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分。
结果:与参考组对比,研究组健康教育后的MMSE量表评分更高(P<0.05),总体护理满意情况更好(P<0.05)。
结论:不同的健康教育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不同,其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支持医院护理工作。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认知功能病毒性肝炎,顾名思义是一种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炎,相对于普通肝炎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大,并且具有传染性[1]。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毒性肝炎会逐渐转变为肝硬化,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临床认为在患者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2]。
就此,本文为了研究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特此进行以下探讨:1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研究组7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51例、22例,平均年龄为(45.2±2.1)岁。
参考组7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52例、21例,平均年龄为(45.1±2.3)岁。
研究组与参考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参考组所有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
研究组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具体内容如下:(1)依据科室情况与病毒性肝炎的病症特点制定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ch r o n i c h ep a t i t i s B pa t i en t s
庄春柳 , 李 慈妹 , 李洁 容 , 许文 凝 , 陈 纯娇
Z h u a n g Ch u n l i u , Li Ci me i , Li J i e r o n g , e t a l ( Th e S e c o n d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o f S h a n t 0 u Un i v e r s i t y , Gu a n g d o n g 5 1 5 0 4 1 Ch i n a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护理病毒性肝炎的实际效果。
方法: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90例进行研究,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各45例,将一般护理管理法运用于对照组中,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施行对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结果: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
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
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遵从医嘱的比率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护理病毒性肝炎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还有引导患者遵从医嘱,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护理管理;遵从医嘱前言病毒性肝炎史是临床医学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感染率高、传播途径多样、流行性广等特征[1]。
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选择90例进行研究,以探究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护理病毒性肝炎的实际效果,具体内容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90例进行研究,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各45例。
在对照组中,男32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2~71岁,平均年龄为(53±2.13)岁;实验组中,男30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52±3.1)岁。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方式,随后在病毒性肝炎中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定。
方法:选取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随后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患者分组,其中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人数各为30例。
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
结果:通过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拥有着显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病毒性肝炎;疗效病毒性肝炎作为现阶段一种传染性疾病[1],其致病原因为肝炎病毒感染,主要病变为肝脏,对于病毒肝炎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还会出现食欲下降等现象。
除此之外一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及肝肿大等表现。
对于肝功能损伤患者来说,一定程度上会发展成肝硬化,严重者会发生肝癌。
因此本文通过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方式方式,病毒性肝炎护理中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定。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随后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
其中对照组男性人数为18例,其余为女性人数,年龄平均值为51.6±2.4岁。
观察组男性人数为17例,其余是女性人数,年龄平均值为50.6±2.3岁。
准入标准:第一,患者年龄在25岁以上。
第二,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排除标准:第一,经病毒性肝炎术后严重呕吐患者。
第二,心、脑、肝、肾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者。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年龄、文化程度及资料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于对照组来说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等。
1.对于观察组来说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
第一,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讲解,并对其治疗方式及治疗目的进行讲解,在了解其心理状态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和疏导,并协助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配备心电监护仪、血浆置换等[2]。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于病毒性肝炎的干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共计病毒性肝炎患者49例。
随机法分组后,A组25例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干预,B组2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
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A组患者的知识掌握评分高于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对比后有差异(P<0.05)。
结论:为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能够提高其知识掌握度,优化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病毒性肝炎;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病毒性肝炎是较为频发的肝脏内科疾病,其复发率高,根治难度较大,若护理干预不及时会导致慢性肝病,甚至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癌等疾病[1]。
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后,需要进行院外自我管理,目的是规避复发高危因素,保证预后。
为此,本研究选取4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用于分析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干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落实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统计病毒性肝炎患者49例。
根据随机法分组后,A组25例,男患比女患为14比11;年龄从22岁间断至70岁,均值(44.25±0.75)岁。
B组24例,男患比女患为14比10;年龄从23岁间断至72岁,均值(44.52±0.33)岁。
数据经假设检验后P值不足0.05。
1.2 方法B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用药情况和反应,若有异常立即上报医生,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A组采取健康教育临床路径:①入院首日: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讲解院内管理制度,告知患者家属探视时间和频率,带领其熟知住院环境。
向患者讲解住院期间的安全防范相关知识,讲解检验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检查意义,使其掌握治疗注意事项。
②入院2-3d:经多形式进行知识宣教,如发放纸质版宣传手册、专题讲座、一对一访谈与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等,使患者了解疾病诱因、发病机制、疾病特点和注意事项等,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而规范自身行为。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是指在临床医疗过程中,通过制定一条具体而合理的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的目的。
在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
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和不良行为习惯,比如不重视治疗、肆意饮酒等。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通过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宣教内容,介绍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知识、病因、病情发展规律、预防措施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可以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避免诱发肝炎急性加重或慢性加重,因此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通过向患者传授药物的正确使用方式、饮食调理、锻炼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病毒性肝炎患者常常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通过教育患者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等措施,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康复率。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应用临床路径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健康教育
表 2 临床路径 实施对 患者焦虑、 抑郁情 绪效果评价
n=1 。 %) 2 例( 0
理解合作 J 。 12 1 设 计临床路径表 : .. 临床路 径的制订 和执行 是一个计划 、
执行 、 检查 、 修正 的循 环过 程 , 临床 路径 统一 制定 路径表 , 以时 间为横轴 以人院评估 、 指导 、 院时诊 断、 人 检查 用药 、 治疗 、 护理 饮食指导 、 健康教育 、 出院计划 等理想 手段 为纵轴 制定 标 准的 治疗 、 护理康复流程 。动态 连续 记录患 者的病情 变化 和心理 J 状态, 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 122 护理人 员职责 : .. 取得患者 同意后 , 为每位人 院的患 者准
分残缺或完 全丧失 。通过科学持 续对疾病 知识进 行讲解 , 加强
了护患 沟通 。让其 采用正 确 的途径 、 式释 放压 力 , 方 引导 患者
作 者 单 位 :002 河 北 省 石 家 庄 市 第 五 医 院 50 1
注 : 对 照 组 比较 , P <O0 与 .5
23 . 2组患者满意度 比较
试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
n=l , 2 例 0
统计学意义(P <O0 )见表 3 .5 , 。
表 3 2组 患 者 满 意 度调 查
备一份路径 文书 , 认真完成路径表 中与护理有关 项 目, 医生 、 在
识 掌握 情 况 包 括 1 问 题 , 个 问 题 设 3种答 案 : 握 、 本 掌 6个 每 掌 基
确认识肝炎发展规律 和疾病 的可治性 , 患者 的心理卫生状况 使 得 到极 大的改善 , 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好转康 复等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就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收治的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接受传统健康教育与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不论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还是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施以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有助于患者将相关疾病知识较好掌握,护理满意度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病毒性肝炎;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pathway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Methods: 60 cases of viral hepatit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respectively, receiving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pathway, and the mastery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mastery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P < 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athway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is helpful for patients to master the related disease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of health education; viral hepatitis; nursing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病,主要是因为诸多病毒所导致的肝脏病变。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摘要】目的: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干预的护理效果及对其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方法:从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法进行规范化分组处理,单组样本数均为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一步加以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干预。
就此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对应健康教育达标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3%(P<0.05)。
结论: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认知水平,可广泛运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病毒性肝炎;满意度;应用效果病毒性肝炎为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对应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不同类型,此病症的发生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1-2]。
临床典型症状为身体乏力、肝功能异常、食欲不振等,此外,部分患者可能还伴有黄疽、发热等相关症状。
及时的治疗干预对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否则可能因此诱发诸多相关并发症,加重患者身心负担[3]。
因此,还应重视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指的是对住院患者制订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以时间为横轴,入院指导、治疗、护理、教育、出院指导等作为纵轴,制定让日常护理计划方案,就此开展相应护理服务以达到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文将通过对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接收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展开分析,意在探究予以其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现就随机抽取的70例患者相关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接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行以随机抽选,共计纳入70例,依据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组别区分,各组均为35例。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
方法:以本院2018年8月~2021年11月接诊病毒性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以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39例)、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观察组39例)为研究变量,实施对比性临床研究。
比较两组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健康教育护理评价结果差异。
结果:患者护理前疾病知识认知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知识认知评分(发病机制、并发症、临床治疗、健康管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下护理的实施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综合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升效果显著,且可积极提升患者护理实施体验。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病毒性肝炎;认知功能前言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传染所导致的临床常见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可由不同感染病毒导致患者相应肝实质性损伤,引发肝脏功能障碍,且患者预后期间肝硬化、肝癌转化风险较高,需积极对症接受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降低不良预后转化风险,但是疾病认知水平影响,患者治疗意识个体差异性明显,应合理选择健康宣教模式,提升患者整体疾病认知水平[1]。
因此,为分析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1研究方法1.1护理方法常规健康教育:即在患者候检期间,由护士发放病毒性肝炎健康宣教材料;患者确诊后,由护士针对病毒性肝炎确诊类型实施相关疾病治疗、疾病预后健康知识宣教。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1)入院:经明确患者就诊主诉后,引导其在挂号、确认检验处方后,引导患者前往相关区域候检,并在发放健康宣教材料后,引导患者阅读材料。
(2)候诊:待患者领取实验室诊断检验结果后,依据诊断结果,组织当日确诊患者,在候诊区内开展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采取视频宣教模式,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疾病整体临床知识的快速宣教,建立疾病基础认知。
浅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
浅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
方法:选择80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并对此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并对研究结果作具体分析。
结果:此例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通过护理在住院时间,患者心理状态、康复进程、对病毒性肝炎硬化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患者的恢复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传染病。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上腹不适,肝功能障碍等,其会产生的基本病变是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浸润,间质反应性增生和肝细胞的再生。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是由医疗健康机构的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手术的标准化照顾计划。
因此,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治愈率,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本文将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该病,观察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
纳入标准: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无凝血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中途自愿退出者;妊娠期女性。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62岁,平均(55.53±3.01)岁;甲肝18例,乙肝7例,丙肝15例。
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6~63岁,平均(55.67±3.51)岁;甲肝18例,乙肝7例,丙肝1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Ap lc to f c i i a u s n t p i a i n o ln c ln r i g pa hwa n c r ni yi h o c
he a ii p te s wih a tv r lt e a y p tts B a i nt t n i i a h r p
a piaino l ia ah y,t e c mpin e a d p t n aifcin we ei r v d mak dy. p l t fci clp t wa c o n h o l c n ai tstsa t r mp o e r e l a e o
B p t n swi n i i l h r p M e h d C i ia u sn ah y wa e f r e 6 p t n s a i t t a t r e a y. e h v at to s l c l r i g p t wa sp r o m d i 4 a i t n n n e
B s e , h optl uai n eurnert weerd cds nf a t ( ei s teh si rt n a drc r c ae r eu e i icnl P< 0 0 r < 0 d ad o e g i y . 5o P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间接诊的8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出院后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护理路径;依从性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抗病毒治疗是该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耐受性与依从性差的情况,从而明显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1]。
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间接诊的8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间接诊的8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制定的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由于其它急性或慢性疾病引发的肝炎活动和肝功能损伤的患者;②具有肺、心、肾等严重脏器功能占改性疾病的患者。
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
应用临床路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疗效的影响
应用临床路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疗效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都给予保肝治疗。
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间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6,P﹦0.33,t﹦0.06,P﹦0.95)。
实施健康教育后上述值都明显降低,实验组的健康教育后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ALT比较,t﹦-3.76,P﹦0.0003,两组间AST比较,t﹦-4.94,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保肝治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而按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疗效。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疗效;【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21-02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on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Zhang Shenglan.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hould be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Sichuan,Zigong,643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on the effectof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Choose between June 2013 in September, 2014, the hospital treated 88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 = 44).Both groups to protect liver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The use of clinical path for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Health education before the ALT.AST leve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0.96,P﹦0.33,t﹦0.06,P﹦0.95).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These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a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health education.(AL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t﹦-3.76,P﹦0.0003,AS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t﹦-4.94,P=0.0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liver function.And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path for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A clinical pathway;Health education;The curative effect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属于高发国家,每年均有35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疾病[1]。
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李彩霞;汪红;韦蔚
【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34)4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按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程序的实施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满意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总页数】3页(P271-273)
【作者】李彩霞;汪红;韦蔚
【作者单位】572008 海南三亚,解放军第四二五医院感染科;572008 海南三亚,解放军第四二五医院护理部;572008 海南三亚,解放军第四二五医院护理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护理程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郭玮
2.护理程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袁振
3.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J], 孙秀春;李玲
4.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J], 孙秀春;李玲
5.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徐月红;童金英;徐月美;郑要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3月~12月共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200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NP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10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分别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而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70%和7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9.54,17.68P<0.01%),结论:应用CNP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病人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267-02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是为满足病人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要,依据临床护理路径的原理及标准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疾病病人制订的住院教育路线图或表格,最终取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1]。
我科考察了2013年3-12月收治的慢乙肝患者共20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3~12月慢乙肝患者共200例,将所有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相关疾病健康知识讲座;观察组采用CNP的方法按照设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从患者入院开始直到出院对其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以及相关疾病知识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就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介绍了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教学查房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及体会,为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在传染病教学查房中应用提供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linical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linical teaching rounds,introduces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experience of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linical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linical teaching rounds,for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pathway method in infectious disease teaching rounds reference.
Key words:Clinical pathways teaching methods;Hepatitis;Teaching rounds
传统的教学查房,采用最多的是讲授知识点法,以带教老师为主体。
预先选择好病例,在选取的患者病房向学生进行示教如何问病史、查体,再向同学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问题。
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带教老师进行灌输式讲解。
学生学到了一系列知识点,比较难短期在临床上应用起来,需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才能体会到知识点的应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针对某一疾病的治疗、检测、护理等建立的标准化治疗模式和程序,提供临床医务人员规范、标准、科学的诊疗方案[1]。
而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则是指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临床教学,通过临床路径平台进行的临床教学。
在临床教学中可使学生快速、系统掌握疾病的诊疗原则及具体方案,对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有更详尽的认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诊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诊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容繁杂,学生在短期内做到全面掌握较为困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对临床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做到清晰认识,从而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临床应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本文旨在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及指南讲解
由带教教师对乙型病毒性的知识进行复习,并讲解最新的2015年中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规范化诊治指南。
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自然史为贯穿线,重点直观讲述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感染转归,抗病毒方案的选取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随访策略。
根据2015年中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规范化诊治指南,乙肝肝炎病毒感染后未经干预的自然史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病毒非活动性携带期以及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期。
以自然史为贯穿线,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感染转归、治疗原则、抗病毒方案选取以及HBV携带者随访会更方便理解与记忆。
1.1 CHB的转归
根据指南[2],慢性HBV感染后的转归,可以从图1得到清晰认识。
1.2 CHB的治疗
1.2.1 CHB的治疗原则根据临床路径理念,参照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后的自然史,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可从图2中让学生清楚把握。
1.2.2 CHB的抗病毒治疗参照临床路径理念,我们将CHB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总结为流程图,方便学生记忆,见图3。
1.3 HBV携带者的隨访策略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的讲解
由带教老师向实习同学提供一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路径治疗表单,根据临床路径设定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从入院开始需要进行的检查、诊断、治疗的固定流程开展渐进性提问。
2.1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2 诊断依据。
①肝炎病史半年以上,既往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
②发病日期不明确或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改变或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表现者。
根据肝功能损伤程度临床分为: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肝功能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尿黄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它原因,且无门静脉高压者。
ALT 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 g/L、总胆红素>5倍正常值上线、凝血酶原活动度>40%但对照5 s以上)、胆碱酯酶<2500 U/L,四项检测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
2.3治疗方案的选择
2.3.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不宜过,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
如ALT
明显增高,甚至出现黄疸,则应尽量卧床休息。
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饮食。
2.3.2药物治疗抗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改善和恢复肝功能及减轻肝纤维化。
2.4住院时间
标准住院日为20~30 d。
2.5进入路径标准
①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②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2.6 住院期间检查項目
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潜血;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检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肝纤维化、甲胎蛋白或肿瘤四项、梅毒及艾滋病抗体;③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腹部CT、肝活检;甲状腺功能、血脂、干扰素水平及干扰素抗体测定、病毒基因分型、HBV耐药突变株检测、肝炎相关抗体。
2.7药物应用
①保肝降黄:甘草酸胺类、多烯磷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腺苷蛋氨酸等;②抗病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干扰素和(或)核苷类似物;③免疫调节、抗纤维化;④中医中药及其它治疗。
2.8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或肝功能好转,ALT<80 U/L。
2.9变异及原因分析
①出现并发症(如自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等)退出本路径;②进展为慢性重型肝炎或肝硬化退出本路径;③病情迁延不愈或顽固性黄疸,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 学生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问病史、查体。
学生按临床路径要求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全程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制定,跟随带教教师查房并书写相关病历文书。
然后由带教老师按照预留问题让
学生汇报,注意按照路径方向指导。
最后,带教老师根据临床路径要求和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性发言,总结学生在执行临床路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推荐有关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文献资料,让学生课后进行文献检索并学习。
4 总结
美国哈佛医学院是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先驱[3],他们觉得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理念,训练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思维。
我们也觉得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疾病的临床路径思路抓住并掌握学习的重点。
跟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相比,学生会更快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较早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更加迅速地融入临床工作中[4-5]。
而与询证医学教学法相比,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使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更具体、规范,规范了教学行为,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6]。
总之,在CHB教学过程中将临床路径教学法纳入其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临床上CHB的重点、难点,更可以规范学生的临床处理原则,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让学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临床路径编委会.临床路径管理汇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11.
[2]Fattpvocj G.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Special emphasison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prognostic factors[J].J Hepatology,2008(48):335-352.
[3]蒋贝格,孙亮亮.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133-135.
[4]张艳.浅析国内大学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之不足与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3(21):279-280.
[5]张磊,王少清,周鹏,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1):91-92.
[6]Sackett DL,Straus SE,Richardson WS,et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second edition)[M].Edinburgh:Churchill Livingston,200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