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和开发措施。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治理黄河的意义和挑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黄河的历史变迁和治理开发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丰富和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注,但对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开发策略可能还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掌握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和开发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关注,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
2.难点: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黄河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的PPT。
2.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治理案例,用于课堂上进行分析。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讨论题目和材料,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思考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丽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对黄河有更深入的了解。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说课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黄河的治理》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第二长河,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为本节课做好了铺垫,学习河流这一部分内容为中国区域地理的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图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
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主要的支流。
2.理解黄河的忧患及应对措施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
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及治理。
教学难点:为使学生能够分析出黄河忧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说教法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自己体会和理解各种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让学生采用读图、探究、合作、归纳等方法来学习本课。
说课稿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复习进程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一、说教材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中的教学内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第二长河,被称为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感受黄河的母亲情怀,感同身受的去感知黄河的忧患意识和治理策略。
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
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注入的海洋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掌握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概况,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黄河的奉献与危害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看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三、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法让学生采用读图、探究、合作、归纳等方法来学习课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PPT播放有关“黄河壶口瀑布”的视屏,让学生猜测视屏播放的是哪一条河流?然后老师讲述:有人说,黄河是中华名族的母亲河,对人们都很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黄河的利与弊呢?(二)讲授新课1.黄河的概况A. 学生读“黄河水系图”找寻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B. 指导学生阅读P50页的图2.41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游的划分。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教案标题: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流经的省份;2. 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3. 了解黄河的历史治理和开发情况;4. 掌握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
教学重点:1. 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治理;2. 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
教学难点:1. 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的理解和分析;2.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电子教具:电脑、投影仪;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份,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Step 2:讲解黄河的特点和历史治理(15分钟)使用图片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向学生介绍黄河的自然特点、水文特征和历史治理情况,包括黄河的泥沙淤积、洪水灾害等问题,以及历史上的治理成果和失败经验。
Step 3:分组讨论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例如修建水利工程、生态恢复等,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汇报。
Step 4:小组汇报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对黄河治理措施的理解和思考。
Step 5:总结黄河治理的成果和意义(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黄河治理的成果,讨论黄河治理对国家经济和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黄河治理的小论文或制作一份关于黄河治理的海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让他们亲身感受黄河的治理成果;2. 鼓励学生开展关于黄河治理的调研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汇报环节的参与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黄河治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以便教师进行教学改进。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掌握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4)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3)运用比较法,探讨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黄河的认识,提高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2)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3)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问题的成因;(2)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技术方法和策略;(3)黄河治理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黄河风光短片,引起学生兴趣;(2)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2)讨论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 课堂讲解:(1)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如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分析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介绍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分析;(2)让学生比较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与开发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水土流失情况,了解其对黄河治理的影响;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流经地区、流域特点、治理历程和开发利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掌握黄河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河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掌握黄河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的特点、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黄河的流域特点、治理历程和开发利用情况。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黄河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治理和开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观察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3.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2.3.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在指定类型地图上涂描黄河,说出黄河概况及主要的水文特征。
2.结合图文资料,说出黄河对流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贡献。
3.结合图文资料,说出黄河在不同河段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结合图文资料,归纳黄河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河在不同河段产生的主要问题、原因和治理措施。
2.难点:黄河在不同河段产生的主要问题、原因和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猜一猜: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手中的工具是“耒”,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铲子,他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和他父亲生平都致力于做同一件事情,但是他父亲失败了,他成功了,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谁呢?对,他就是大禹,他采取“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黄河水患,历史上,黄河对沿岸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新课讲授:【东张西望“识”黄河】——读图思考,自学成才1.天涯海角。
提出问题:诗中的“天上”和“海”指的是什么呢?2.九曲黄河万里沙提出问题:“九曲黄河万里沙”反映了黄河突出的水文特征是什么?3.江河有别提出问题:读黄河与我国主要河流比较图,你发现了什么?【多姿多彩“赞”黄河】——读图思考,上台演示1.母亲河提出问题:说出黄河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
2.秀丽山川提出问题:说出黄河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3.水能开发提出问题:(1)如果你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准备在黄河上规划水电站,你认为哪些地方最适宜建设水电站,请在图中标记出位置,并说明理由。
(2)说出黄河流域内水电站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4.旅游观光提出问题:说出黄河被沿岸居民称为“母亲河”的原因。
【别开生面“诊”黄河】——读图思考,交流展示1.病症一:脱发提出问题:(1)黄河的“头发”和“皮肤”分别是什么?(2)这是什么“病”?出现在什么河段?(3)黄河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是?2.病症二:营养物质流失提出问题:(1)营养物质是什么?这是什么病?(2)这种现象常发生于哪个河段?(3)营养物质流失到哪里去了?(4)这种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病症三:主动脉破裂提出问题:(1)破裂是什么病?(2)这种病多发生于那个河段?(3)这种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4.病症四:血液循环受阻提出问题:(1)异物是什么?(2)这是什么病?(3)初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妙手回春“治”黄河】——小组合作,专家会诊活动:出示课件图文资料、影视资料,分别对黄河出现的“病症”开具“处方”,提出解决措施。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陈毅中学亓立芹(音乐)这段磅礴激昂的乐曲就是出自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今天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的程序按照“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程序”五项基本内容展开: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在中国河流当中,它与前一节长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忧患意识、激发爱国情操的良好素材。
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根据为学生终生发展有利的原则,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黄河源流概况;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②.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意义,培养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根据教学目标和地理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黄河上、中、下游问题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由于学生年龄和知识范围的限制,我的教学难点放在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说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初中生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为此我采用“体验式学法”,营造活动空间,在活动中形成对知识的经验感悟,从而内化成学生认知体系,达到真正会学目的。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分析,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框架进行教学,而是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来体验、探究,质疑,在教学上我设计了四大板块:一、感恩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给人类的奉献。
二、了解母亲河,用于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
三、把脉母亲河,探究黄河的各河段的忧患及原因。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十一中杨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说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最难治理的河流。
通过对黄河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爱国情感。
从教材体系上看,与前面学过的中国地形,中国气候有着紧密的练习,又为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和大致形状。
2.读图说出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及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
3.读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干湿区及气候区。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二说教法学生虽然掌握了研究一条河流的基本方法,但是本节课知识点多,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
尤其是借用地图发现知识,总结知识,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板画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三说学法学会读图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学会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大禹治水动画视频,让学生猜测视屏播放的是哪一条河流?然后教师讲述:从视频可以看出从传说中的大禹时期中国人民就在探索治理黄河的途径,黄河的治理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历史性的难题,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黄河,共同探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以及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知识的广度,也有知识的深度,需要学生对黄河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黄河这样的长河,其流程、流域、水文特征以及治理和开发利用,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本的知识点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黄河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二是让学生理解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以及其意义;三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详细讲解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3.分析:分析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这些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发展的重要性。
4.讨论: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下面我对本节课进行分析:一、说教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初中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与华夏文明息息相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突出河流对人类活动的贡献,另一方面分析河流对人类还有不利的一面。
这样,使学生通过对河流的学习,既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了他们的忧患意识。
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记住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形状、流经的省区和流经的温度带、干湿区、地形区。
(2)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
(3)认识黄河各河段的忧患及治理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用书》及《地理教案》,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1、黄河的地理概况。
2、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难点: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四、说教法本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为载体,使学生通过观察,直观获取相关知识。
教法如下: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启发式教学:在突破重、难点时,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地理课的自信心。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演变、治理措施以及开发利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治理黄河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治理措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河流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河流,其治理与开发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掌握黄河治理的基本措施,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措施、开发利用。
2.教学难点:黄河治理的措施及其原理,黄河的开发利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地图、图片、视频、案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讲解:结合地图、图片等资料,详细讲解黄河的治理措施及其原理,黄河的开发利用。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治理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5.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探讨黄河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以及黄河的治理措施等方面。
通过对黄河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在认知方面,学生对黄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黄河的具体情况和治理开发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
在学习能力上,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洋等概况;掌握黄河的贡献,如灌溉、发电等;理解黄河存在的忧患及产生的原因;知道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黄河各忧患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
陈毅中学亓立芹
(音乐)这段磅礴激昂的乐曲就是出自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今天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的程序按照“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程序”五项基本内容展开: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在中国河流当中,它与前一节长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忧患意识、激发爱国情操的良好素材。
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为学生终生发展有利的原则,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黄河源流概况;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②.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意义,培养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根据教学目标和地理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黄河上、中、下游问题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由于学生年龄和知识范围的限制,我的教学难点放在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说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初中生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为此我采用“体验式学法”,
营造活动空间,在活动中形成对知识的经验感悟,从而内化成学生认知体系,达到真正会学目的。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分析,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框架进行教学,而是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来体验、探究,质疑,在教学上我设计了四大板块:一、感恩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给人类的奉献。
二、了解母亲河,用于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
三、把脉母亲河,探究黄河的各河段的忧患及原因。
四、医治母亲河,就是当我们认识事物本质后,如何克服负面影响,利用正面影响所作的努力。
三、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采用“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和“启发探究教学方法”相融合。
多选精选实例,配以图片,资料片,设置上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地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启发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手段及依据: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多媒体,视频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五、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先播放黄河的图片,配以歌曲,目的是创设情景,使学生对黄河有一感性认识,然后引入四大板块的学习。
[讲授新课]:
第一板块:感恩母亲河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黄河比做母亲?学生思考后教师提供资料:“黄河源景观图“、“我国干湿区分布图”、“济南每年引黄河水5.4亿立方米”等引水资料,小浪底水电站、河套平原等景观图片。
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感性认识黄河功能、灌溉、塑造等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结黄河的种种奉献。
目的是以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设计理念:通过了解黄河的奉献,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感恩之情,为下面“母亲病了”做进一步的感情铺垫。
第二板块:了解母亲河
教师提供“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学生自主学习黄河的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的河源概况。
设计理念:此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分层读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
第三板块把脉母亲河
黄河母亲日夜操劳,遍体鳞伤,上中下游各河段都存在“病情”,到底存在哪些“病情”,“病因”是怎么产生的呢?让学生扮演黄河的医生,结合课本55页2.45图黄河的忧患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母亲河上、中、下游的忧患及原因进行探究。
第三设计理念:利用情景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和忧患意识。
给出黄河产生的各种问题的图片,请学生思考讨论:这些忧患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主要出现在哪些河段?以直接体验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的是利用生动形象的演示,突破重难点。
第四板块:关注母亲河
首先请学生思考讨论:A针对黄河所存在的种种忧患,请学生谈谈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此问题提出是为了承上启下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B在上、中、下游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黄河水患、开发黄河水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C如果你是黄土高原的一位县长,你将带领大家如何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并促进经济的发展?此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然后播放视频文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使学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拓展延伸]关注汶河
课堂小结:
收集资料,写一小作文,题目为《黄河留给我的思考》,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只要有兴趣或者有能力的学生自愿完成即可。
五、板书设计
板书富有辩证性,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黄河即能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也会带来灾难。
同时人类应该是操作这把箭的主人,利用其正面影响,克服其负面影响,做到人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