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中文摘要崇尚自由贸易政策的纯贸易理论与现实中的贸易干预和扭曲政策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将公共选择的分析范示引入传统贸易理论,从政策决策过程的角度去探求贸易扭曲政策存在的真正原因,这一贸易政策内生化的理论增强了人们对作为公共政策形式之一的贸易政策的“科学”认识。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概念框架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政府行为、决策过程和制度约束,考察的对象包括贸易发展战略、进口和出口贸易政策体制、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及中国的多边、地区和双边贸易关系,并以中国工业行业的保护结构为重点研究中央政府、利益团体、公众和世界贸易体系对贸易政策决策的影响。

本文的根本目的并非着重于提出中国贸易政策的最优方式,而是在于如何认识和理解其贸易政策的产生和实施过程。

本文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为导言,阐述写作的背景、主题、目的和篇章结构。

第二章文献评述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的问题的提出出发,对近十多年来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总结,并对不同分支研究的基本观点、基础模型、方法论、技术特点和结论进行了比较和综合性的学术评论。

第三章首先利用政治学理论中结构─功能论和系统论的方法勾画出中国经济政策决策的一般政府过程框架,并结合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对框架中的不同环节进行了剖析,从而描述了中国经济政策决策的宏观政治制度本质、特征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为分析贸易政策提供广阔的时空背景。

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21.75pt">第四、五、六章首先勾勒和描述了中国贸易政策决策的总体框架结构,然后分别从国家目标和权威、利益团体和外国政府及国际贸易制度约束三个层面对中国贸易的公共选择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分析了它们各自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和行为绩效。

其中涉及了大量的部门、政策和机构的案例分析,力图从一个比较广阔的视角来展现中国贸易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现实情况。

【政策】国际贸易政策

【政策】国际贸易政策

【关键字】政策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本节所涉及的问题❖国际贸易政策定义❖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国际贸易政策定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对外贸活动制定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手段,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1、对外贸易总政策、❖2、国别对外政策、❖3、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也受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实质)三、国际贸易政策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使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自由比赛。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奖出限入。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一是保护本国的市场;二是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三是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四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或积累资本;五是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机构:西方国家是立法机构。

如美国是国会,英国是议会。

❖3、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由行政机构负责。

第二节关税本节所涉及的问题❖关税的概念❖关税的种类❖关税的征收方法一、关税的概念❖1、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2、关税特点:是一种间接税,其负担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3、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4、征收关税的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生产。

二、关税的种类❖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惠制(一)进口税❖定义:外国商品通过关境时,由海关向本国进口商征收的关税。

❖分类(1)最惠国税:适用于国家间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商品。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

(即经济发展战略、国内经济状况、竞争力、
与他国的关系)
精选ppt
9
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 和管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 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 方面的协调工作。
精选ppt
10
补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纲要之对外贸易政策
精选ppt
14
• 第二节 积极扩大进口 • 第三节 发展服务贸易 • 第四节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 •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 第一节 引导外商投资方向 • 第二节 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 •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 第一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降低关税
护幼稚工业论
取消特权公司
改变殖民政策
推行贸易扩张
精选ppt
16
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 【美】凯恩斯 内容:从保护农业推广到工业 就业理论 乘数理论
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 【美】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
幅度降低进口关税
5、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
的利益也予以承认,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 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的目的。
3.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
学的,他把生产力理论同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
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精选ppt
3
2、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6)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ppt 47页)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ppt 47页)
第八章 国际贸易政策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1
介绍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模式和贸易所得
国际贸易政策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的影响是什么----谁是获益者,谁 是受损者? 贸易保护的成本和收益如何衡量?
2
12
晚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 (Thomas Mun ) 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 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 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 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差 额论。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 贸易差额。因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 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 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这就是晚 期重商主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论。
(2)式中,c为增加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即边际消费 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1/(1-c)为乘数, 若用K表示,即得(1)式。
25
3.影响乘数大小的因素,是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 的比例△S/△Y,即边际储蓄倾向,用s表示, 则K=1/s,即乘数K的大小,与边际储蓄倾向s 呈反比。
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
28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四、普莱维什的
中心—外围论
29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在对发展中国家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论点:
国际经济体系实际上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少数工业化国家处在国际经济体系 的中心,广大的非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处在外围地带。中心国家享受着国际分 工的绝大部分好处,外围国家则几乎享受不到好处。

国际贸易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20
管理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1.各发达国家加强了贸易立法,使贸易 保护主义向合法化和制度化发展。
▪ 2.双边、区域多边贸易协调日益加强,并 与国际多边贸易协调体制相交织。
▪ 3.跨国公司逐渐成为管理贸易的主体。
可编辑ppt
21
管理贸易政策的八种类型
▪ 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安排下,通过商品综合 方案和各种长、短期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处于劣势,其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就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 政策,以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遭受更大损失。
可编辑ppt
6
▪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在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尚未得 到成长的国家,为保护传统工业免遭国外 同类行业先进力量的冲击,促进幼稚工业 的发展,往往会推行保护贸易政策。
因此,政府领导人的经济贸易思想也是影 响一国贸易政策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编辑ppt
11
7.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一般情况下,一国往往对那些政治外交 关系友好、经济上不与自身构成威胁的国 家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技术的出口, 而对那些政治上或经济上的敌对国家,则向于选择哪种类型的外贸政策,将主 要取决于本国的具体情况和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
▪ 西方发达国家进出口可管编辑制pp下t 的贸易;
22
7.3 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政策
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本国经济。
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来看,严重缺乏竞
争力,为了巩固政权与发展经济,积极参与国际 竞争,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发展工业的道路,并 且配以适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 贸易政策形成于经济发展战略之上,故带有十分 强烈的“战略”色彩。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
¡ 3、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孟《英国来自贸易的财富》
¡ 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评价
正面:该理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曾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对
后世经济学家及外贸政策也有深远的影响。
反面:亚当·斯密的两点批判
A.重商主义混淆了财富和财宝的概念。财富指物质生产过程中创 造的一切物质财富总和,而金银货币这些财宝只是财富的一部 分,不能代表所有财富。
(1)补贴促进出口的模型
没有补贴时的情形
享有补贴时的情形
空中客车
空中客车
生产 不生 产
波 生产 -5, 100,

-5
0
不生 0, 0,0

100
生 不生 产产
波 生产 -5, 100,

20
0
不生 0, 0,0 产 125
(2)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本国企业:产品价格上升,需求增加——扩大生产规模, 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成本下降——降低价格——需求进一 步义:货币差额论
1、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它反映了一国的富裕 程度和国力的强弱,故一个国家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增加货 币收入这个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除开采金银货币,就要通 过贸易顺差,把别国的金银货币转移到本国。 只有获得金银货
币的净流入才是获得了贸易的利益。
¡ 2、政策措施: 对金银的输出禁止性措施; 对贸易进行严格管制;(贸易保持时刻的顺差)
2、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外向型还是内向型) 3、利益集团的影响:不同的贸易政策对本国不同的利益集团会
产生不同的利益影响。外贸政策就是不同利益集团斗争的结果。 4、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与外贸政策
互相促进的关系。 5、国内经济状况:例:大危机与贸易保护

国际贸易政策PPT课件

国际贸易政策PPT课件
2021/3/10 12
评价:
意义:
对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开创了后起国家保护新兴产业的先河初步形成
缺陷:不成体系
成效:
美国 1789 年通过关税法案;1789 年5%-15%; 1816 年7.5%-30%;1825 年45%;1897年57%; 1900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额居 第二
2021/3/10 17
评价
▪ 意义:
• 促进了德国由封建制度加速向资义制度过渡; • 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指明了发展道路; • 标志着两大流派完全形成
▪ 缺陷:
• 尺度难以把握,容易造成过度保护或保护不当
▪ 成效:
• 1843年、1846年两次提高关税,使德国经济短期
内有了迅速发展,最终赶上了英法
2021/3/10 13
三、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历史学派代表人物 1841年《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内容:
理论观点、政策主张
评价 判定标准: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坎
普标准;小岛清标准
2021/3/10 14
内容
▪ 理论观点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国际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进出口贸易所 实行的政策的总称,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所组成。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所采 取的方针、措施的总和。 从国别角度看,国际贸易政策就是对外贸易政策
• 批判了自由贸易论

2021/3/10
– 古典自由贸易论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它把国 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混为一谈,完全抹杀了国家和 民族的利益的存在,忽视了各国民族经济发展的 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浅谈小布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小布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小布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布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姓名:彭峥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邱询?20100501摘要摘要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

小布什执政以后,提出“竞争性自由化”战略,并以“多轨制”为实现手段,实施单边、双边、区域和多边并行的贸易政策,其实质还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平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理论”和“公平贸易论”是小布什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进口冲击本国产业、引起失业增加和巨额贸易逆差等是影响小布什对外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国会、党派、利益集团和全球战略安全利益等是影响小布什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原因。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贸易政策的一举一动必然影响世界经济。

小布什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和某些自由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其他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

小布什上台之后,中美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总体上快速发展。

2001 年至 2005 年间双边贸易额增长迅猛,高层经贸往来频繁;2005年以后,中美经贸关系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两国经贸关系更加紧密,总体发展不错但贸易摩擦增大。

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美国对华纺织品设限、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美国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是这一时期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分析小布什对外贸易政策对中国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之后,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即中美关系以竞争为主,但又相互依赖,中美经贸关系将在竞争中合作,在摩擦中前进,合作将是中美贸易关系的主流。

关键词公平贸易战略性贸易理论竞争性自由化多轨制中美双边贸易IAbstractAbstractAmerican foreign trade poli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economic policy and it is a toolof achieving its global strategy. After Little Bush held power, he raised a new strategy named“competitive liberalizati on”, which was achieved by multi-track system. “Fair trade policy” isthe core of “competitive liberalization”.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Fair trade theory” are therationale of Little Bush’s foreign trade policy. “Import shocks national industrials th eory”,“import increases unemployment theory” and “the huge trade deficit theory” affect LittleBush’s foreign trade policy as the economic factors. In addition, American congress、politicalparties and interest groups also influence Bush ‘s foreign trade policy as the political factorsAs the only super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every change of American foreign trade policywill influence world economy and American economy. It also influences other countries’ tradepolicy.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fter LittleBush is in power increaserapidly. During the year of 2001and 2005,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grew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the high-rise economical exchange is very frequent. After 2005,the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entered into a newstage and it became closer but there were also some frictions. The huge trade deficit betweenChina and America, export control on high-technique product of China, putting up quota onChina’s textile, anti-dumping, anti-subsidy and criticizing China’s ineffectiveness on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were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ed between China andAmerica. After analyzing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Little Bush’s foreign trade policyon China, the article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competition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betweenChina and America, but the two countries also rely on each other. The economic andcommer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will cooperate incompetition and goforward in frictions. Cooperation will be the main stream of the economic and commercial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Key words fair trade Strategic trade theory competitive liberalizationMulti-track system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II第 1 章绪论第 1 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小布什2001年刚入主白宫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低潮:股市下挫、国内投资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赤字高企,之后又发生了“9.11”事件,反恐成了头等大事。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资料卡
西方金融“大鳄”制造的金融危机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的国际狙击,发展中国家要额外地积储外汇,这在一 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国资源的输出和浪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大国的 “进贡经济”作了贡献。
如此看来,古今重商主义存在的风险是一致的,那就是目标货币—— 黄金或美元的贬值。美元一旦贬值,发展中国家所储存的部分美元财富将 承受重大损失甚至化为乌有。特别是今天的世界,已经放弃了金本位制和 重金属货币的使用,在这样一个汇率浮动的货币体系下实施重商主义,风 险较大。所以传统重商主义的目标必须改变,也就是从紧盯黄金和美元变 为重视实物进口,尽可能掌握实物财富,而非货币财富。重视进口的实质 是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加快国内的经济建设。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
引例
引例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10年3月初向国会提交了《2010年总统贸易政策 日程》。3月8日,美国与巴西就棉花贸易纠纷达成协定。3月11日,奥巴 马在进出口银行年会上宣布美国贸易政策和成立出口内阁。3月15日,美 国与澳大利亚开始就“泛太平洋伙伴”计划举行首次磋商。3月16日,美 国农业部长维尔萨克向日本政府施压,要求其开放农产品市场。3月17日, 美国与印度签署“贸易与投资合作框架协定”。随后,贸易代表垄克出访 欧洲以推动美欧贸易关系。3月31日,贸易代表办公室首次推出关于美国 农产品和技术出口壁垒的报告,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在政策上都主张实行保护主义的 对外贸易政策,即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以贸易差额论的政 策主张为例,重商主义保护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货币政策。 ❖ (2) 对外贸易垄断政策。 ❖ (3) 奖出限入政策。 ❖ (4) 保护关税政策。 ❖ (5) 发展本国航运业政策。 ❖ (6) 发展本国工业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四讲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四讲国际贸易政策

2、 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1)战后自由化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 (2)它是一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
运动
(3)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 倡导者和推动者
(4)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各种国 际经济贸易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
(5)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6)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极不平衡性
(四)新贸易保护政策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更加 激烈,保护贸易的理论和政策都出现了新的发展, 称其为“新贸易保护主义。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征 1.“公平贸易”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新理念 2.贸易保护制度法律化 3.贸易保护政策综合化
4.从单边政策的保护发展到多边贸易体系 下的保护
(二)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 自由化政策
1、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一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降低进口关税率 二是组成区域性贸易集团,在贸易集团内部取 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
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惠制税和特惠 制税制度,给予进口关税的优惠待遇
四是放宽进口数量限制,增加自由进出口 商品的数量,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
投资乘数论
1 投资乘数:K=—————————
1—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C(消费)∕ △Y(收入) △Y= △I(投资)×K
外贸乘数论 假定:
△X为出口增加额, △M为进口增额;
据投资乘数公式则有:
△Y=【 △I+( △X—△M)】·K
当 △I一定时,外贸顺差( △X—△M)也 能对国民收入的增加起到倍数作用。
(2) 理论的基本观点
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第一,一切生产要素都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假设在 现实经济中不存在。 第二,国际贸易收支自动调节平衡的观点忽视了 贸易顺差的重要性。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对外贸易政策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一)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按时期内对进出口进行打点的原那么、方针和办法手段的总称。

包罗以下几个因素:1.政策主体: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当局。

2.政策客体:贸易政策尺度、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4.政策内容:贸易政策涵盖的方面和内容5.政策手段:实施政策内容时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打点办法。

(二)目的1.市场目标:庇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物的出口市场;2.财产目标:庇护国内财产的开展,促进本国财产布局的改善;3资金目标: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堆集成本或资金;4.整体目标: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

5.其他目的(三)贸易政策的构成1.总贸易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比方中国1949-1978年之间实施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庇护贸易政策;1978中国提出鼎新开放,其贸易政策:开放型的适度的庇护贸易政策;比方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后有提出科技立国等2.商品和效劳贸易政策:按照总贸易政策、国内经济布局与市场供求状况针对不同商品和效劳别离制定政策。

3.国别、地域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按照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域政策。

如过去西方国家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与军事有关的科技产物就是这种国别政策的表达。

我国过去首先开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方国外对中国的兵器出口的限制等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底子类型国际贸易开展的历史就是自由贸易与庇护贸易政策交替开展与变化的历史,这两种政策既彼此对立又彼此依存和彼此转化。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自由贸易程度与庇护贸易程度也有所不同,纯粹的自由贸易和庇护贸易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政策和措施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政策和措施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政策和措施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政策概述1. 中国贸易发展的背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出口贸易政策和措施是指国家在贸易领域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贸易平衡、增加出口、控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

2. 政府主导的贸易体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政策和措施主要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等部门共同制定和执行。

政府主导的贸易体制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推动贸易发展。

二、出口政策和措施1. 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是指政府对出口企业支付一定比例的税款,以鼓励出口和提升竞争力。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根据不同商品和行业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退税率。

(1)优化退税比例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力,我国不断调整出口退税比例,以适应出口企业的需求。

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进一步提高了退税比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

(2)简化退税流程为了方便企业享受退税政策,我国简化了退税申请和审批流程,缩短了退税时间。

采取电子化申报和核验方式,提高了退税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是指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给出口企业的保险和担保服务,以解决出口企业面临的贸易风险,并为出口融资提供支持。

(1)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保障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交付款项和风险对付。

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给予了一定的补贴,降低了企业的贸易风险。

(2)银行担保中国进出口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为出口企业提供各类担保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采取信用证、托收、保函等方式,提供融资、担保和结算服务,支持出口企业拓展市场和投标参与。

3. 出口加工贸易政策出口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采用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生产加工,将成品出口,并根据加工内容和金额,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1)加工贸易减免税我国对于加工贸易产品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第四章贸易政策

第四章贸易政策

第二节 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国际贸易政策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帝国主义时期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时期 70年代中期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 年代中期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 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强制性的 贸易保护主义
欧洲资本原始 积累时期 世纪) (15~17世纪) 世纪
贸易政策的类型
中性贸易政策和偏性贸易政策
方法:以名义保护率入手, 方法:以名义保护率入手,计算国内价格与 国际价格的差别,不问期限, 国际价格的差别,不问期限,以国内价格占国际 价格的百分比来表示。 价格的百分比来表示。
外向型贸易政策和内向型贸易政策
外向型战略:不歧视内销和供出口生产, 外向型战略:不歧视内销和供出口生产,也不歧视 购买本国或外国商品。贸易政策不偏不倚。 购买本国或外国商品。贸易政策不偏不倚。 内向型战略:奖励制度有偏向, 内向型战略:奖励制度有偏向,重视内销生产轻视 供出口生产。(进口许可证、数量限制等) 。(进口许可证 供出口生产。(进口许可证、数量限制等)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时期
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大幅度削减关税 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 美国积极主张削减关税,取消数量限制, 美国积极主张削减关税,取消数量限制,成为 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其它国际性贸易组织的积 极作用 地区性经济合作促进国际商品贸易的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十九世纪德国的保护贸易政策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 . 李斯特 (F.List,1789—1846) . , 代表作: 年出版的《 代表作 : 1841年出版的 《 政治经济学 年出版的 的国民体系》 的国民体系》

英国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大全

英国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大全
方面的信息,引荐专业顾问和主要联系人,帮助技资者寻找合作伙伴,获 得财政奖励。
3.2.2投资行业的规定
[国民待遇]外商或外资控股公司从法律意义上讲与英资公司享有同 等待遇,在英国可从事多种形式的投资经营活动。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对 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结合英国政府投资促进机构发布的招商信息, 推荐中资企业赴英国投资生物制药、计算机制造、贸易、分销、仓储、交 通运输、研发、金融、法律咨询等领域。但运输、能源、国防、核能领域 对外国公司和英国公司均有限制。提供无线电广播、电视转播 等服务需申 请执照。 英国 《通讯法》对外资开放了媒体所有权,欧洲经济区(EEA) 以外的投资人,只要遵守通常的竞争性规定 ,可以拥有英国电视和无线电 服务企业。
(2)主管委员会审查交易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复杂交易则最少 需要6个月的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 如相关方已经向欧盟主管机构提出 备案, 则不必再向欧洲的各个国家级反垄断主管机构提出申请。
(3)如果交易未达到欧盟的收购限制, 国家级的收购法律仍然可能 要求相关方在一个或多个欧盟成员国的收购提出申请。和欧盟一样,几乎 所有欧洲的国家司法管辖区都有强制性的备案制度,在审批前不能完成交 易。
[外资并购涉及的行业审批]尽管英国对投资一般没有限制 ,外国投 资者开展跨国并购仍可能需要获取针对特定行业的批准。例如 ,对英国和 威尔士许可的自来水公司的收购受到反垄断委员会强制性管辖。对其他受 监管的公用事业公司的收购,如电力、天然气、通讯或铁路,均受到《企 业法》收购制度的约束。
[行业管理】提供电视或无线电服务的公司须从通信办公室取得执 照 ,该执照一般会要求公司 在股份持有或控 制变更方面通知通信办公室。
[与投资有关的公司治理]在英国投资可能是收购或投资上市或非上 市公众公司,也可能通过双边谈判或非公开拍卖的方式购买私人公司或其 资产。私营有限公司的治理受到的限制较少,而对公众公司的投资者保护 则较多。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符合更严格规定的优质公司 (premium listing) ,元论其是否是在英国境内注册的公司,都必须遵守《英国公司 治理守则》。该守则旨在通过设立良好的管制标准来保护投资者, 其应作 为指导董事会如何行事的指南。

国际经济学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国际经济学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国际经济学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目录1. 绪论 (2)2. 比较优势原理 (2)3.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3)4. 需求、供给、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3)5.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3)6.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4)7.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5)8. 贸易壁垒:关税 (6)9. 非关税贸易壁垒和新保护主义 (7)10. 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 (8)11.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8)12. 国际资源流动与跨国公司 (9)13. 国际收支平衡表 (9)14. 外汇市场与汇率 (10)15. 汇率决定 (11)16. 汇率调节机制 (12)17. 收入调节机制与自动调节 (12)18. 宏观经济调控 (13)19. 价格与产出 (14)20. 浮动与固定汇率和宏观政策协调 (14)21. 国际货币体系 (14)精选文档1.绪论国际收支的调节:(adjustment in balance of payments)反全球化运动:(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rt)全球化:(globalization)贸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国际贸易理论:(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开发经济宏观经济学:(open-economy macroeconomics)2.比较优势原理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贸易基础:(basis for trade)完全专业化:(complete specialization)固定机会成本:(constant opportunity cost)贸易所得:(gains from trade)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小国情况:(small-country case)相对商品价格:(relative commandity prices)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精选文档贸易模式:(pattern of trade)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3.国际贸易标准理论自给自足:(autarky)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nnce curve)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孤立均衡相对价格:(equilibrium-relative commodity price in isolation)贸易均衡相对价格:(equilibrium-relative commodity price with trade)交易所得:(gains from exchange)专业化所得:(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不完全专业化:(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机会成本递增:(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s)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nbstitution,MRS)边际转化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MRT)4.需求、供给、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商品或易货贸易条件:(commodity or 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一般均衡模型:(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相互需求法则:(law of reciprocal demand)提供曲线:(offer curves)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 demand curves)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贸易无差异曲线:(trade indifference curve)5.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资本密集型商品:(capital-intensive commodity)资本/劳动比率:(capital-labor ratio)精选文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orduction)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CES) production)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替代弹性:(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尤拉定理:(Euler’s theorem)要素充裕度:(factor abundance)要素密集度颠倒:(factor-intensity reversal)要素价格均等定理:(factor-price equalization(H-O-S)Theorem)要素禀赋理论:(factor-proporitions or factor-endowment theory)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hscher-Ohlin(H-O) theorem)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hscher-Ohlin(H-O) theory)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进口替代品:(import substitutes)投入产出表:(input-output table)国内要素流动:(internal factor mobility)国际要素流动:(international factor mobility)劳动资本比率:(labor-capital ratio)劳动密集型商品:(labor-intensive commodity)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相对要素价格:(relative-factor prices)特定要素模型:(specific-factor model)6.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别产品:(differertiated products)动态外部经济:(dynamic external economies)环保标准:(environment standards)精选文档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cs)流动性产业:(footloose industries)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幼稚产业观点:(infant industry arguement)国际规模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f scale)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市场定向型企业:(market-oriented industries)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非贸易商品与服务:(montraded goods and services)离岸外包:(offshoring)寡头垄断:(oligopoly)外包:(outsourcing)局部均衡分析:(partical equilibrium analysis)产品生命周期模型:(product cycle model)资源定向型企业:(resource-oriented industries)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 gap model)运输成本或物流成本:(transport or logistics costs)7.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反贸易的生产和消费:(antitrad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平衡增长:(balanced growth)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capital-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比较静态:(comparative statics)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不幸的增长:(immiserizy growth)劣等品:(inferior goods)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labor-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精选文档中性的生产和消费:(neutral production)中性技术进步:(neutral technical progress)正常品:(normal goods)产生贸易的生产和消费:(protrad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雷布津斯基理论:(Rybczynski theorem)贸易条件效应:(terms-of-trade effect)福利效应:(wealth effect)8.贸易壁垒:关税从价关税:(ad valorem tariff)混合关税:(compound tariff)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关税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 of a tariff)国内增加值:(domestic value added)出口关税:(export tariff)进口关税:(import tariff)梅茨勒悖论:(Metzler paradox)名义关税:(nominal tariff)最优关税:(optimum tariff)关税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 of a tariff)关税保护成本或称重负损失:(protection cost or deadweight loss of a tariff)禁止性关税:(prohibitive tariff)有效保护率:(rate of effective protection)租金或生产者剩余:(rent or producer surplus)关税收入效应:(revenue effect of a tariff)从量关税:(specific tariff)斯托尔帕-塞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关税贸易效应:(trade or commercial policies)贸易或商业政策:(trade or commercial policies)9.非关税贸易壁垒和新保护主义双边贸易:(bilateral trade)集中化的卡特尔:(centralized cartel)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 duties,CVSs)倾销:(dumping)豁免条款:(escape clause)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es)外国销售公司:(Foerign sales corporations,FSC)博弈理论:(game theory)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幼稚产业观点:(infront-industry arguement)国际卡特尔:(international cartel)最惠国原则:(most-favored-nation principle)多边贸易谈判:(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国家安全条款:(national security clause)新保护主义:(new protectionism)非关税贸易壁垒:(nontariff trade barriers,NTBs)危险点条款:(peril-point provisions)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掠夺性倾销:(predatory dumping)配额:(quota)科学关税:(scientific tariff)偶然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技术的、行政的和其他法规:(technical,administrative and other regulations) 触发价格机制:(trigger-price mechanism)贸易调整援助:(Trade Adjustment Assistance,TAA)贸易保护授权:(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 or fast track)自动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VERS)10.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双边协议:(bilateral agreements)大量采购:(bulk purchasing)中央计划经济:(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免税区或自由经济区:(duty-free zones or free economic zones)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自贸区:(free trade area)特惠贸易协定:(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国家贸易公司:(state trading companies)关税工厂:(tariff factories)次优理论:(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贸易创造关税同盟:(trade-creation custom union)贸易偏差:(trade deflection)贸易转移关税同盟:(trade-diversion customs union)可变进口税额:(variable import levies)11.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缓冲库存储备:(buffer stocks)商品或纯物物交换贸易条件:(commodity or 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双边要素贸易条件:(double factoral terms of trade)内生性增长理论:(ecdogenous groeth theory)增长动力:(engine of growth)出口管制:(export controls)精选文档出口波动:(export instability)出口导向工业化:(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出口悲观论:(export pessinism)外债:(foreign debt)进口代替工业化:(import-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ISI)贸易收入条件:(income terms of trade)国际商品协定:(international commodity)市场委员会:(marketing boards)国际经济新秩序:(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NIEO)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NIEs)购货合约:(purchase contract)新定居区:(regions of recent settlement)单边要素贸易条件:(single factoral terms of trade)剩余出口:(vent for surplus)12.国际资源流动与跨国公司脑力流失:(brain drain)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s)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组合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s)资产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风险分散化:(risk diversification)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13.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性交易:(acconnmous transactions)精选文档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transactions)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贷方交易:(credit transactions)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借方交易:(debit transactions)国际收支中的逆差:(deficit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复式薄记:(double-entry bookkeeping)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金融性资本流入:(financial inflows)金融性资本流出:(financial outflows)国际投资头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官方结算余额:(official settlements balance)官方储备账户:(official reserve account)统计误差:(statistical discrepancy)国际收支中的盈余:(surplus in the balance of patments)单方面转移支付:(unilateral transfers)14.外汇市场与汇率升值:(appreciation)套利:(arbitrage)套利交易:(carry trade)抛补套利利润率:(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margin ,CIAM)抛补套利平价:(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parity,CIAP)交叉汇率:(cross-exchange rate)贬值:(depreciation)不稳定性投机:(destabilizing speculation)有效汇率:(effecitive exchange rate)外汇市场有效性:(efficiency 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精选文档外汇期货:(foreign exchange futures)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外汇期权:(foreign exchange option)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远期贴水:(forward discount)远期升水:(forward premium)远期汇率:(forward rate)套期保值:(hedging)套利:(interest arbitrage)离岸存款:(offshore deposits)铸造利差:(seignorage)投机:(speculation)即期汇率:(spot rate)稳定性投机:(stabilizing speculation)无抛补套利:(un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国际支付货币:(vehicle currency)15.汇率决定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absolute purchasing-power parity theory)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effect)货币需求:(demand for money)汇率超调理论:(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预期的即期汇率变化:(expected change in the spot rate)一价法则:(law of one price)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资产组合平衡法:(portfolio balance approach)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relative purchasing-power parity theory)精选文档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RP)货币供给:(supply of money)16.汇率调节机制贬值:(devaluation)荷兰病:(Dutch disease)弹性悲观主义:(elasticity pessimism)黄金输入点:(gold export point)黄金输出点:(gold import point)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识别问题:(identification problem)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铸币评价:(mint parity)传递:(paee-through)价格黄金流动机制:(price-specie-flow mechanism)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金本位制的博弈原则:(rules of the game of the gold standard)稳定的外汇市场:(stabl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贸易或弹性方法:(trade or elasticity approach)不稳定外汇市场:(unstabl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17.收入调节机制与自动调节吸收法:(absorption approach)平均进口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import,APM)封闭经济:(closed economy)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预期或计划的投资:(desired or planned investment)均衡国民收入水平:(equilibrium level of national income)精选文档出口函数:(export function)国外反馈效应:(foreign repercussion)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进口函数:(import function)进口收入需求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import)投资函数:(investment function)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边际进口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import,MPM)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自动调节的综合:(synthesis of automatic adjustments)18.宏观经济调控BP曲线:(BP curve)直接控制:(direct control)外汇控制:(exchange controls)支出-改变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ies)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ies)外部均衡:(external balance)内部均衡:(internal balance)IS曲线:(IS-curve)LM曲线:(LM-curve)多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s)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市场有效分割理论:(principle of effective market classification)货币投机需求:(speculative demand for money)货币交易需求:(transaction demand for money)贸易控制:(trade control)精选文档19.价格与产出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AD) curve)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AS) curve)预期价格:(expected prices)通货膨胀目标值:(inflation targeting)长期总供给曲线:(long-run aggregate supply(LRAS) curve)自然产出水平:(natural level of output)短期总供给曲线:(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SRAS) curve)滞胀:(stagflation)20.浮动与固定汇率和宏观政策协调可调整盯住汇率体系:(adjustable peg system)爬行钉住汇率体系:(crawling peg system)货币发行局制:(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CBAs)肮脏浮动:(dirty floating)美元化:(dallarization)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ERM)自由浮动汇率体系:(freely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逆风而上:(leaning against the wind)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体系:(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最佳货币区域国家货币集团:(optimum currency area or bloc)稳定和增长协议:(stabality and growth pact,SGP)21.国际货币体系调整:(adjustment)善意忽视:(benign nelect)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可靠性:(confidence)精选文档信用份额:(credit tranches)货币自由兑换:(currency convertibility)美元过剩:(dollar glut)美元泛滥:(dollar overhang)美元短缺:(dollar shortage)美元本位制:(dollar standard)第一信用份额:(first-credit trade)货款安排总协定:(General Arrangements to Borrow,GAB)黄金份额:(gold tranch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件:(IMF conditionality)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国际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干预货币:(intervention currency)流动性:(liquidity)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净头寸:(net IMF position)借款新安排:(New Arrangement to Borrow,NAB)原罪:(original sin)铸币利差:(seigniorage)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备用协议:(standby arrangements)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替代账户:(substitution account)超黄金份额:(super gold tranche)互换协议:(swap arrangements)。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第2章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第2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四阶段:二战后 第三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二阶段:18—19世纪 第一阶段:15—17世纪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2.1.3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 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本国与别国经济、投资的合作情况; ★本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外交关系; ★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贸易理论。
第2章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陈际岩贸:易《理国论际与贸实易务理(论第与2实版务)》陈《岩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2.1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 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对 外进行商品、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时所采取的政策。从单一国家或地 区的角度出发,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就是对外贸易政策。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2.4.3 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转型的政策内涵
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让位于贸易平衡发展。 从出口导向转变为进出口结合。 数量扩张转变为品牌战略。 从单纯的双边贸易转向参加区域性合作。 后危机时代的贸易强国策略。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2.2.2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 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为使新 兴的产业避免外国工业品的竞争, 使之能充分发展,便不断要求实施 保护贸易措施。1898年前后成为欧 洲高度保护贸易国家之一。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贸易、保护主义和市场准入。

自由贸易是指各国不设限制地进行贸易活动,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市场的自由开放。

保护主义是指各国通过关税、配额和其他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市场准入是指各国在贸易谈判中为国内产业争取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在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方面,主要包括贸易谈判、关税政策、贸易补贴、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解决等。

贸易谈判是各国在国际组织或双边谈判中就贸易政策进行协商和沟通,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准入。

关税政策是各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和税则,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贸易补贴是各国对出口商品的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国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贸易壁垒是指各国通过法规、标准和检验等手段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和管控,以保护国内产业。

贸易争端解决是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争端时,通过国际组织或双边协商解决纠纷。

国际贸易政策对各国经济和产业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政策直接影响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扩大国际贸易规模,增加贸易额和贸易活动,实现经济的全球化。

保护主义政策则会减少国际贸易规模,限制贸易活动和市场准入,对国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国际贸易政策也影响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

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全球分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产业的扩展。

保护主义政策则会导致产业结构僵化,影响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

再次,国际贸易政策也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

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扩大就业机会和创造更多贸易机会。

保护主义政策则会导致国内产业的保守和僵化,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状况。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际贸易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

首先,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化。

国际贸易学

国际贸易学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垂直国际分工(vertic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主要是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4、水平国际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主要是指各国在工业生产之间的专业化协作。

5、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也称为部门间贸易,即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

6、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也称为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7、自由贸易政策(free trade policy):是指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不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商提供各种特权和优待,力图消除各种贸易障碍,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地输出和输入,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与合作,从而使资源得到最合理配臵。

自由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不干预政策”。

8、保护贸易政策(protective trade policy):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的竞争。

同时,政府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实行补贴和各种优待,以鼓励出口。

保护贸易政策以增进本国、本民族利益为目的,其实质是“奖出限入”。

9、反补贴税(counter-vailling duties):是一种抵消性关税,而非惩罚性关税,反补贴税税额不得超过补贴数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编辑]什么是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

它集中体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

它既是一国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或资金;•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生产力、内外均衡)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应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

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这是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本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本国的资源、产业结构等情况,制定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基本政策。

2、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这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本国与不同国别(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关系,分别制定的适应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

3、对外贸易具体政策,又称进出口商品政策这是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需求和供应情况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分别制定的适用于不同产业或不同类别商品的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般反映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在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内部,一般存在着若干不同的利益集团。

在一定时期,某一集团在政治上占上风,则该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就反映这个集团的利益和意志,主要为这个集团服务。

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常在此问题上发生争吵。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般是由该国的立法机构进行。

在资本主义国家是由其议会直接通过贸易法案,或由议会授权总统或政府制订、颁布有关的法令或规章,如进出口商品关税的提高或降低、进出口商品的限额、是否实行许可证制、商品检验规章以及与外国签订贸易协定等。

对外贸易政策在制定以前,立法机构一般要征询各大企业集团的意见。

大企业主也必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通过其组织──企业主协会或商会向立法机构提出建议,施加影响。

在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和贯彻方面,国家一般设立一系列专门机构,按照对外贸易政策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管理。

如在政府中设立外贸部或商业部作为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地点设立海关作为进出口商品的通道,对商品进行监督查验、征收关税、查禁走私;设立进出口银行,从金融上支持商品的进出口,发放出口信贷、办理国际支付结算;设立商品检验局和卫生检疫机构,从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把关。

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从国际贸易的历史考察,以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与否为标准,可以把对外贸易政策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对进口商品不加限制,不设障碍;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以特权和优惠,放任自由,使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至19世纪),主要在英国、荷兰等首先进入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和竞争上居优势的国家实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2、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利用各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使之免受国外商品竞争;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

保护贸易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其所保护的对象、目的和手段不同,可以分为:•重商主义。

•幼稚工业保护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3、管理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管理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而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双重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既保护本国市场,又不伤害国际贸易秩序,保证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管理贸易政策或者说协调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体制,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方向。

[编辑]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上述说明的对外贸易政策类型,实际上也是对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历史总结。

不同的贸易政策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有不同的作用;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曾选择了不同的贸易政策。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采取何种贸易政策,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力量对比这一点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目标不同,制约着对外贸易政策。

一般来说,处于工业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国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而处于工业经济发达阶段的国家,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另一方面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力量对比制约着对外贸易政策。

一般来说,处于劣势地位,商品竞争力弱的国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而处于优势地位,商品竞争力强的国家,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上述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但不完全一致。

第一方面仅从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考察,第二方面强调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对比。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会随着各国的经济实力地位和力量对比的变化而调整变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虽然处于发达阶段,且仍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由于面临日本和欧共体国家日益赶上的强有力的竞争,转向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就是证明。

2、国内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总是呈周期性变化、波浪式前进的。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在不同阶段,其国内经济状况不同,总经济政策不同,必然引起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一般来说,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繁荣阶段,各国经济普遍高涨,如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中叶,贸易自由化倾向就占上风;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危机、萧条阶段,如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保护贸易倾向就会蔓延和加强。

3、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代表统治阶级中占上风的利益集团的利益的。

因此,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政权的更迭,也会带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一般说来,商品市场主要在国外的一些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主张贸易自由化;相反,商品市场主要在国内,并受到进口商品激烈竞争的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则主张限制进口,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编辑]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要依据对外贸易政策既有一贯政策(即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指导外贸易的政策),也有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制定,只在一定时间内生效的暂时性政策措施。

因此,制定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应当遵循以下依据:1.一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经济发展战略;2.一国的资源状况,产品,产业结构,市场经济地位。

上述两个因素是一个国家制定中长期对外贸易政策,应当参政的主要因素,决定一个国家选择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

3.在总政策(即自由贸易或保护贸易政策)指导下,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产品的竞争能力等,又决定一国在不同时期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依据。

例如:鼓励出口、限制出口、限制进口、保护民族工业、幼稚工业等政策。

4.国家之间因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和外交关系发生重大改变时,也可引能起一国对贸易政策的局部或重大调整。

5.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应当与国内经济政策相适应。

例产业调整政策,金融政策,外汇政策,外资政策。

[编辑]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措施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通过实施具体的措施实现的。

这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出口管理措施等。

1、关税措施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关境是一国征收关税的领域。

关税的纳税人虽然是进出口企业,但是企业可用增加商品价格的方法,将关税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说消费者是关税的直接承担者。

2、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3、出口管理措施出口鼓励措施:主要有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等。

1)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卖方)或国外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买方)提供的优惠利率的贷款。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就是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担保机构出面担保,当国外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该机构就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

通常保险公司不承保的出口项目都可向担保机构投保。

担保风险一般分为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前者一般为合同金额的85%-95%,后者一般为合同金额的70%-80%。

3)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补贴会造成市场扭曲,属于不公平贸易行为,应根据有关承诺禁止使用。

出口退税可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鼓励出口的措施,它不属于不公平贸易行为。

出口退税就是在商品出口时,国家将其在国内生产流转过程中被征收的所有税款全部退还给出口商,使商品能够零税率出口的措施。

目前我国已在逐步提高出口退税税率。

4)商品倾销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厂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

5)外汇倾销外汇倾销就是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扩大出口。

本国货币贬值,则用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就会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提高,有利于扩大出口。

同时,用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进口商品竞争力下降,有利于限制进口。

但外汇倾销是有条件的: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他国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采取其他报复措施。

6)鼓励出口的其它措施:政府利用国家财政经费举办出口商品展销会,邀请外国贸易代表团来访和组织本国贸易代表团出访,以促进商品出口;颁布各种出口奖励政策;设置促进出口的行政机构,建立各类为出口厂商服务的信息情报网络;创办经济特区,鼓励出口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出口管制措施:国家对有些商品的出口是实行管制的,出口管制的商品包括:1)战略物资及其有关的先进技术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