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叙事范文
篇一:教育叙事范例
抓不住“难点”的教学
在备课时,“吃透教材”是靠自己还是靠别人?把上好课的希望寄托在教参的身上,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课堂也就失去了鲜活的个性,新课程也就失去了它的生成性,失去了它尽可能大的教育性。有时,不起眼的窄窄阴沟里也是可以翻船的。
自我踏上讲台,我就听说,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是上课的制胜法宝,要上好公开课,更是要将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什么是难点?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里早就说白了,用不着你瞎操心,我的确也没有操过心。可是,这一次,参考资料涮了老师,也涮了我,原来,它指出的难点竟然不是难点!
事情发生在一位教师要对全区上的一节公开课上。所取的教材是: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里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刚走过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完成本文教学,安排了2个课时。
依据我的要求,这位老师竟以这篇课文的教学探路,摸索怎么拓展教材预留的空间,引导学生与教师互动,扩展课程的生成性,把学生带进新课程,也为来听课的外校领导与教师示范,显然,她肩负的使命是光荣而沉重的。
我决定她以第一课时做公开展示。
要上好这节公开课,老师需要进行排练。在排练前,依据大纲,她确立的知识目标是,学生自主完成识字;能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风的神奇、有趣;能进行说诗。教学难点是,学生“流利地朗读诗歌”。开课10分钟,课堂教学在波澜不惊、山水不显中平淡进行。老师手
执课本,在组间走道上悠闲自得地带读,以为这样,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分散教学难点。可是,当第二遍还只读了一句“谁也没有看——见——过——风”时,倏忽,在我身后传来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老西(师),我看见过风!”“嗯?”老师吃了一惊,忙回头,看见第一排站起一个小不点,一脸的真诚,一脸的稚气。
“你看见过——风?”
“我昨天看见了的。”
“我也看见了,”又一个声音说。
“我也……”一片嘈杂。
老师停留在成人定势里的思维一下子乱了,人也一下子懵了,睁大的眼睛一动也不动,“你们都看见了风?”
霎时,教室里小眼看着大眼,大眼看着小眼,静得只听见手表的走动。
静。好静!
“以学生为本,以伢为本”,我耳边突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幽默声音。
我见到老师舒缓了一口气,有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故作和蔼地说,“胡伟,你真的看见风了?”
“我昨天回家,看见风把塑料袋吹飞了。”
哦,原来是这样!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我也看见了,风把灰尘吹得漫天都是。”
……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啊,你们看见的那不是风。”老师笑了。
“那是什么?”孩子们睁大眼睛不解地问。
“那是间接看见了风,真风是看不见的。”
“不是简洁(一个女同学的名字)一个人看见的,我们都看见了,”孩子们不依不饶,他们以为老师只在表扬简洁一个人。
“我是说间接,不是简洁”。老师几乎有些愠怒。
“老师,间接是什么?”
“间接是……间接……就是……不是直接的”,这样的解释他们懂吗?老师语塞了。是啊,“间接”是什么?对于五、六岁的孩子,该怎么解释?
“老师,我在《忍者神龟》里看见过风,直转直转的。”
“天气预报里的台风也转。”
连气带急,她都要糊涂了,“《忍者神龟》里的风,天气预报里的台风,那是大人凭想象画出来的,真风是看不见的。”不知不觉中她提高了语调,而高声调吓住了好几个孩子。
船在阴沟里翻了,一节课才上到这里就卡住了壳。她满以为,“流利地朗读诗歌”是本节课的难点,谁知道一个“间接”,不仅把学生难住了,也把老师难住了。这节课塌台了,老师,就是我都简直苕了。
“胡伟,你这小子!”现在记起来,我的牙都还痒痒的。
牙痒归牙痒,你还得给学生解释“间接”,不然,真上起公开课来,书上说“谁也没有看见过风”,胡伟偏要说他看见了风,不是出了个大洋像?
……
为什么教学参考资料所说的难点,竟然在教学实践中衍变成了“间接”,而且是一个隐型难点?
下课后,我冥思苦想了好一阵,才似乎慢慢明白,成人世界与幼儿世界是不会一样的,只有孩子们的难点,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难点。教案预设的难点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决定下一节课让老师把电扇带进教室,分散这一难点。
第二节课一上,老师就打开了电扇,顿时,一股凉风吹满教室。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见了风吗?”
“看见了。”活见鬼,他们竟然回答得这样整齐,这样快,而且都说“看见了”!
老师气得圆睁双眼,孩子们吓得又屏住了呼吸。
你生气有什么用?孩子们是“看”见了,他们看见了墙上的纸在飞,看见了你的头发在飘动,你不让他们说“看见了”行吗?
我在原地转了一圈,示意让老师冷静下来。
“同学们,请你们把眼睛闭上。”一双双小眼睛闭上了。
“你们感觉到了风吗?”老师问。
“感觉到了。”又是一次整齐的回答。然而对这一次回答,我的感觉却比上一次好多了。“你们是用眼睛看到风的吗?”
“不是。”
“我是脸感觉到的。”我的心怦然一动,这里是一个可以拓展的视角:风可以被学生的触觉接受,不也可以被听觉、嗅觉接受吗?陡生的教育机智使我忽然明白了师生互动的积极意义,也忽然对“教学相长”有了新的理解。原来教学过程的资源性可以这样表现出来!
“好,现在睁开眼睛,”老师帮我收回了思绪,刚才的气也消了一大半。
“胡伟,你看,这里有风,是吗?”老师用手指着墙上飘动的纸。
“嗯。”
“那么这里呢?”她用手指着纸与电扇之间的空间问。
“没有风。”因为这里没有可以飘动的物质,他看不见指示,所以说没有风。显然,孩子们的回答,更多的是直觉结论,然而这些直觉却是错觉。那些卡通片中的风、天气预报中形象化了的风,又再一次把孩子的直觉引向错位。
“你说风从那里来的?”老师继续问。
“从电扇来的。”老师要的就是这一句话。
“这里在纸的前面,这里没有风,纸那里怎么会有风呢?”
这会轮到胡伟懵了,这个聪明的小家伙睁大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刹是爱人。
“同学们,风是看不见的,你们是通过看见纸被风吹动,才知道了风,这就是间接看见的”。老师趁热打铁,解释了“间接”。
为了巩固对“间接”的理解,她又举出了好几个例子,还让学生列举了许多间接看到风的例子。
这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就为了学生积累这一点生活经验。值吗?
哎,“间接”,这个半道杀出的程咬金,耽搁了我们两个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