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 认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认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够正确使用这些术语。
2.能够根据朝向提示画出简单的地图。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方向,例如:“如果我从教室向外走,我会向哪个方向走?”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概念及使用。
2.教学难点:根据朝向提示画出简单的地图。
三、教学准备1.展示板、彩色粘贴纸、彩笔。
2.课件、PPT、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知1.出示一张包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彩色地图,并问学生知道这些用语代表什么意思吗?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和猜测。
之后再请一些同学回答刚才的问题,并对不同答案给予评价和总结。
2. 正确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1.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意思和使用方法,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开始,比如:“你家的门朝哪个方向?”“你想去操场找同学怎么走?”2.通过老师的解释和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应用场景。
3. 编制与理解简单地图1.提供一张简单的地图,并指引学生根据图中的提示,将彩色粘贴纸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意思和使用方法,也同时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识别能力和使用能力。
4. 知道如何判断方位1.老师通过生活实例示范如何判断方位,例如:“如果我从教室向外走,我会向哪个方向走?”2.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回答,也可以进行小组比赛。
五、教学总结1.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我们的学生已经明确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2.在今后的生活、学习或出行中,学生将会不时用到这些术语,而我们作为老师,也应该不断挖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在教学辅助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通用5篇)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通用5篇)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王、每、今、画、公、玉、兰、回”,会认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爱护春天。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护春天。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春天有什么?你最喜欢春天里什么?2、这个春天,小丽和同学们一起找春天,可空手而归,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3、板书课题:《有趣的作业》。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
2、再读课文,将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
3、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三、学习生字。
1、读课后生字,同座互查,全对的同学画一面红旗。
2、分组读生字,开火车抽读字卡。
3、“我会说”游戏组词。
4、齐读生字。
5、小黑板出示会认的字,小伙伴间读。
6、男、女生赛读。
7、指名读生字,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有个学校里有一位老师布置了一项很有趣的作业,是什么呢?2、自由读1自然段。
3、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抽读字卡。
2、“找朋友”游戏。
二、学习课文1、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都是些什么呢?2、自由读3----8自然段。
3、指名读3自然段。
4、齐读3自然段。
5、看到同学们的作业,老师可高兴了,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老师说的话。
分男、女生读。
6、老师为什么说小丽不但找到了春天,还懂得怎样爱护春天呢?7、分角色读3---8自然段。
三、拓展练习1、你们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些什么呢?(找一找身边的春天)板书设计:3、有趣的作业春天图片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2教学要求:1.读课文,理解本课有关词语的意思2.能说出小朋友是怎样爱护春天的3.读课文,理解本课有关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相同的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具有不同的意思教学重点:懂得春天来到的特征和怎样爱护春天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掌握下册三单元的相关知识,包括拼音、字形、词语的理解和使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古诗词》、《诗歌欣赏》、《请不要逼我学习》、《读图签名》、《信息采集》、《字形认知》、《猜猜拼音》等。
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具、图片、PPT等。
2.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放映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引导学生猜测图片所描述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话和想象,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初步的猜想。
2.学习新课(20分钟)教师播放古诗词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朗读,并对全班进行大声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教师分组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诗词欣赏,运用想象力完成一个小故事,然后班级合作进行展示。
3.合作探究(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观察、分析并采集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并展示出来,进行班级讨论。
4.提供反馈(1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游戏视频、绘本故事等方式进行反馈,让学生在游戏和故事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课文朗读、阅读理解、写出字形等,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导入、学习新课、合作探究、提供反馈、总结归纳、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改进:1.学生活动安排不够合理。
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计划与分析
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计划与分析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偷懒的小狗》、《小蝌蚪找妈妈》、《小小的船》等。
2.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故事书籍,扩展他们的阅读面。
3. 词语研究:研究本单元中出现的生词和词语搭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2.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问答互动法:在课堂上进行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本单元主题的思考。
2. 预:带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意和结构,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故事情节。
3. 阅读理解:分段阅读课文,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解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词语研究:通过词语搭配、词义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5. 表演活动:根据课文情节,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重点,解决疑惑。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词语掌握情况,批改作文,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资源1. 课本: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下册。
2. 课外阅读书籍: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故事书籍。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
教学辅助手段1. PPT: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和活动设计。
2. 视频和图片资源:用于导入和课堂讲解。
3. 小组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材料。
以上是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计划与分析,旨在通过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识别平移或旋转前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表征等数学活动,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直观思考能力,初步积累研究物体运动的数学经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3.增强对图形及其运动变化的兴趣,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或旋转前后的相关图形。
教学过程:教材简析:平移和旋转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前后、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等方向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精心选择典型的学生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中感知平移、旋转的基本含义,通过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丰富认识、积累体验,并为以后学习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简单的图形做好准备。
一、课前游戏。
小朋友,我们昨天见过面了,还一起玩了个游戏,知道只要有一层铺满,就可以得分了!还想玩吗?好,一个小朋友上来玩,下面的小朋友怎么办呢?你们可以用手势,或者用语言,提示他,跟他一起玩…… 你来请一位同学接下去玩吧。
(游戏开始)设计意图:课前热身,激发兴趣,在游戏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的运动,为后续学习孕伏学习素材。
二、观察感知1.像游戏中方块那样的运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呢,一起来看!(国旗升起,吊扇转动,钟面指针转动,小朋友推开窗户)一边观察,一边像刚才那样用手势比划,它们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你能按运动方式的不同,把它们分成两类吗?(同桌合作,拿出学具来分一分,板书贴上去)交流:你们是怎样分类的?和大家说说想法吧!预设:(1)如果有小朋友分类:平移、旋转接:哦,你能具体来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吗?(2)转的,不转的你认为这一类它们都是在转的,而这一类是不转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典型素材,结合手势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让他们自觉地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一剪》教案(精选14篇)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一剪》教案〔精选14篇〕篇1: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一剪》教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一剪》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32页例4和练习七的第7~11小题。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出的图形,找出规律,加深对平移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剪纸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发现图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层次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请你完成下面的练习。
1、学生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7小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8小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刚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新知。
看来同学们对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掌握得还不错,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习例4。
你能剪出像右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1、知道了什么?学生读题、观察后交流。
看图可知: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要剪出并排排列的手拉手的4个小人。
2、应该怎样做呢?学生如今小组内交流,共同探究后汇报交流。
(1)、先剪出1个小人。
怎样剪呢?汇报剪法。
首先把一张纸对折,在对折线这一边,也就是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然后沿虚线剪开,展开就是1个小人。
注意:中间的折痕不要剪开,否那么这个小人是断开的。
(2)、再剪出手拉手的2个小人。
汇报剪法。
首先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然后沿虚线剪开,展开就是手拉手的2个小人。
注意:一是小人的中线一定是折痕这一边,否那么剪出来的就会出现两个半人的小人;二是小人的.胳膊要画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否那么剪出来的小人就不能连到一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识字单元)大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识字单元)大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围绕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几篇主题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语境当中进行识字。
另外,本单元还是统编教材当中最后一个识字单元,是学生总结梳理识字方法,并运用这些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的单元。
纵观本单元的课文,每一篇都是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壮美的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以及丰富的中国美食,这样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能够激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结合着语文学科素养以及本单元课文的特点,从核心素养出发,本单元的学习价值在于在识记汉字中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
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梳理、总结识字方法,识记汉字同时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传承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文化修养、发展核心素养。
在前期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能够结合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识记汉字。
本单元是对前期学习内容的一个承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建立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将汉字作为一种基本工具,熟练运用于阅读与写作当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1)认识7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3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能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借助图片识字。
(4)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6)能借助形旁猜测字义、正确选用形声字并查字典验证。
(7)能发现“火”与“灬”、“心”与“忄”、“刀”与“刂”等偏旁之间的联系及表示的意思。
(8)能按顺序背诵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
(9)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了解小柳树想法的变化,明白事物各有长处的道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我国大江南北的秀丽河山,风土人情,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黄山奇石》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使师生沉醉在诗一般的环境之中,有利于熏陶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图文结合,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和“趣”,并说说其他奇石的样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设计:以读代讲,读看结合,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已经“游览”过鹳雀楼和庐山,今天我们即将到达下一个景点——黄山(板书课题)多媒体课件出示:“黄山四绝”。
二、图文结合,讲解课文。
1.自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1)从第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2)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圈出来,并和大家分享。
2.师:边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a写了哪几种奇石?用笔画下来读一读。
找同学回答问题,并点拨。
答案: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板书)b含“像”的词语有“好像”“真像”,都有哪些句子?3.展示“仙桃石”的图片。
找同学读第2自然段,并找出描写动作的词。
“飞”“落”(板书)学生边读边体会奇石的有趣。
4.展示“猴子观海”的图片。
a、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图上的岩石像什么?b、这张图和课文中哪一处奇石的介绍相像?回到上一页图片。
师:指名读第3自然段,并画出描写奇石的句子,指出具体描写“奇”的词。
“抱”“蹲”“望”(板书)(1)请同学演示石猴的动作,感受小石猴看云入海的心境。
(2)从小石猴看云海入迷,你体会到了什么?师:黄山的风景非常秀丽。
三、生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并合作演一演,说一说这些奇石有趣的地方。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1.【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包括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第11课《我是一张纸》、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四课。
以“绿色小卫士”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并学会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节约资源,文明生活,让自己成长为“绿色小卫士”。
单元主题图示如下:二、内容分析环境危机是工业化发展带来人类的巨大消极后果,也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时代问题,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低学段对环保问题的集中关注。
本单元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人类中心的观念,将世界与人看作共生的存在。
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聚焦日常生活中时时离不开的水,将水看作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水滴”的歌唱与遭遇不幸后的诉说,激发学生爱惜水资源的情感,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有创意地珍惜水、节约水。
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清新的空气需要靠大家共同遵守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提高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第11课《我是一张纸》,聚焦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文化用品——纸。
本课在设计思路上与第9课一致,采用了拟人和童话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明白纸的来之不易,从让朋友开心快乐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是一个总结性的活动课,旨在通过寻找自己的环保小搭档,让学生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并展开想象,设计未来的环保搭档,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落实绿色生活的观念与行为。
三、学情分析文明生活、绿色生活是现代人的基本人文素养。
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德育不可忽视的任务。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使用的时候常常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学生不知道可以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如何自我保护;校园里浪费纸的现象处处可见。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大单集体元备课
3.学习应对大气污染的保健常识,形成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11.我是一张纸
1.了解纸的来源及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明白纸的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的落实节约用纸的行为。
12.我的环保小搭档
1.了解身边的环保小搭档,进一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形成绿色环保生活观念。
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是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针对当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空气污染的严峻现实,从“宝”的角度,弓|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清新的空气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保护的,遵守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第11课《我是一-张纸》 介绍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的来源、纸的苦与乐这几方面的内容,旨在引弓|导学生爱惜纸张、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地落实节约用纸的行为。
《小水滴的诉说》通过“小水滴”的歌唱与遭遇不幸后诉说,旨在让学生知道水的珍贵,激发学生爱惜水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有创意的珍惜水、节约水。
《清新空气是个宝》从“宝”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树立环保观念,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本单元四课是分与总的关系,前三课是三个并列的环保主题,最后一课是行动 ,可以看作是总结。此主题内容,教师可结合自己学校的“绿色环保月”“绿色环保周”类的活动进行整合式安排。在课的设计中要注意强调将绿色文明生活方式,与创新观念及环保法律、法规相结合进行。
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承接一下“我和大自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角, 关注日常生活中时时离不开的水,全然不同于仅仅把水当然一种可利用的资源 ,而是将水看作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生命休息与共的存在。从水的歌唱与不幸的诉说中激发小学生爱惜水的内在同理心,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宏观城市管理和微观的日常行为,有创意地珍惜水、节约水。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1.神州谣
学习目标:
1.通过制作“地图里的中国名片”,理解并积累有山字旁和三点
水的字串,理解形声字部件的意义引申的含义。
2.借助联系语境、追溯字源等方法,正确认读15个生字。
会写8
个生字,掌握山字旁在字的不同位置的书写变化。
3.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和民族团结奋发之情。
4.在语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字词的表达效
果,积累“华夏民族”等词语,知道中华的别称。
学习过程:
一、认识世界地图中的“我神州”
1.了解“神州”,学习“州”“洲”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浙江省的省会吗?告诉你——杭州,这里
有个“州”字,跟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哪?
(1)出示:
还记得“川”的意思吗?(水)“川”是水,看看图,大胆猜一
猜“州”是什么意思?(“州”指水中的陆地。
)
(2)出示世界地图:你们看,整个地球上有四大洋,四大洋之间
的陆地我们也叫“洲”,为了加以区别,这个“洲”字就加上了三点
水。
所以七大洲就是有了三点水的“洲”,都是指水中的陆地,其实
这两个“zhōu”本义是一样的。
在七大洲里,有个洲叫——(出示:亚洲)在亚洲的东部有一个
国家叫——(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称——神州。
(“神州”是中国的别称)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别称吗?(中华、华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4、5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3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巧嘴巴》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巧嘴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理解歌曲《巧嘴巴》的歌词意思,了解歌曲的基本曲式和节奏;2.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做出基本动作,如拍手、摇头等;3.能够听辨音乐中的高、低音,并模仿唱出来;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歌曲的曲式和节奏;2.能够模仿唱出歌曲的高、低音;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曲式;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并能够把它们准确地表达出来;3.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翻翻《音乐欣赏》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音乐是什么,音乐有哪些种类;2.引导学生说说他们最喜欢的音乐,以及他们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3.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2. 正式学习第一部分:歌曲介绍1.让学生听一遍歌曲《巧嘴巴》,让他们感知并记录每一句歌词;2.引导学生描述歌曲的基本节奏,并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做出基本动作,如拍手、摇头等;3.分析歌曲的基本曲式,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重点部分。
第二部分:歌曲演唱1.分组进行合唱排练,让学生先模仿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曲式;2.让每个小组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体验合唱的快乐和成就感;3.对于演唱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演唱的准确性。
第三部分:音乐欣赏1.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投入其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意境;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感受到了哪些情感,帮助他们进行表达和分享;3.让学生模仿音乐中的一些旋律,让他们了解不同音乐种类的基本要素。
3. 课堂小结1.通过学习巧嘴巴这首歌曲,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和曲式;2.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快乐;3.引导学生多听音乐、多唱歌曲,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和唱歌技巧。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作业
课本后作业
练习册对应部分
文化
阅读
我们常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应包含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大块,并按以下顺序排列:……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写数时如果有小数部分要用小数点(.)把整数和小数分开。
怎么数。
活动三:
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
到一万。(学生一起数)
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
是多少?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
可以怎样数?
板书
设计
数一数(一)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练习册对应部分
文化
阅读
我们常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应包含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大块,并按以下顺序排列:……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写数时如果有小数部分要用小数点(.)把整数和小数分开。
的是正确的?
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
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2.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 教学准备•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科书•教具:小学生学习用具、白板、彩色粉笔等5. 教学内容第一课:加法运算1.讲解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练习加法算术题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减法运算1.讲解减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练习减法算术题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课:综合运算练习1.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算术练习2.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6.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加法和减法运算。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解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7. 活动安排•第一课:加法运算(30分钟)•第二课:减法运算(30分钟)•第三课:综合运算练习(40分钟)8. 巩固练习•布置加法、减法综合练习题,鼓励学生课后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9.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0. 作业布置•布置加减法练习题作业,加深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教案4篇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教案4篇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锐角和钝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画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复习铺垫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潘老师,你们一定不知道潘老师还会变魔术吧。
不信,你们看,老师可以用手中的这张纸变一个大家都认识的老朋友!你认识吗?师: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生:我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一个角。
生:像国旗角,桌子角,都是直角。
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师:周末了,同学们都喜欢去游乐园吧,今天潘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找一找,图中哪里有角?师:同学们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
(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图后所显示大小不同的角。
)它们长得一样吗?你们能根据它的特点分分类吗?1、给“角”分类。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卡片,先独立思考,你按什么标准分类?想想可以怎么分,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1)分成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2)也可以分三类:直角分一类,比直角小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可以为一类。
师:这样分更细致一些,我们发现不是直角的角里,有比直角大的角,也有比直角小的角,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师:那你们是怎么知道1号角和3号角就比直角大?而4号角和5号角就比直角小呢?师:嗯,如果这些角比较接近直角,开口的大小和直角很相近,我们看不出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
(验证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所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样就可以比较这个角的开口是不是比直角大或小。
小学劳动教育二下第三单元 2《盆栽文竹》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家庭植物角第二课:盆栽文竹一、教学内容《盆栽文竹》是一门既锻炼实践能力又提高生活情趣的园艺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既能学习花卉栽培,丰富文化生活,又能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增长科学知识,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做事的好习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会盆栽文竹的种植方法,掌握盆栽文竹的种植技术。
(2)体验种植的乐趣,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学会盆栽文竹的种植方法四、教学难点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教学准备教师用具:文竹幼苗、花盆、花铲、喷壶等。
学生用具:文竹幼苗、花盆、花铲、喷壶等。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导入: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让我们身心愉悦,健康成长,请同学们欣赏图片。
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了花草树木带给我们的美好,既然是这样,你想不想把这些美的花草时刻留在我们身边呢?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生:把它种在花盆里,放在家里或者教室里。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在花盆里栽培我们就叫做盆栽。
今天我们就以盆栽文竹为例,来学习盆栽花草的知识。
板书:盆栽文竹。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花草树木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激发同学们探究的欲望和热情。
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你了解文竹吗?请将你们课前搜集的内容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1:文竹又叫云片松、刺天冬、云竹、山草、鸡绒芝。
文竹原产于南非,分布于中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生2:文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放置于客厅书房,净化空气的同时也增添了书香气息。
生3:文竹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通风的环境,冬季不耐严寒,不耐旱,不能浇太多水,根会腐烂,夏季忌阳光直射。
生4:根入药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师:同学们了解的知识真不少,特别了不起。
那我们如何盆栽文竹呢?师:下面请大家仔细观看培植过程。
(视频播放)师:看仔细了吗?我们回顾一下盆栽文竹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二下第三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二下第三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背景分析一、课标分析: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课程总目标。
义务教学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该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而识字单元又指向语言运用,同时,本单元进行了大量的形声字归纳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课文的朗读和欣赏,指向学生的审美创造。
基于此,将“中华小小传颂人”确立为本单元教学情境。
在课程目标学段要求中,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指出了发现汉字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并在第一学段指出了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基本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的能力。
本单元除结合语境、形声字特点、联系熟字、借助图片、查字典等常规识字方法外,还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深入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学会同偏旁归类、字义分析,从而初步感知汉字的文化内涵。
二、教材分析:(一)关于人文主题统编教材在一、二年级集中安排了六个独立的识字单元,引导学生学习识字方法,感受汉字文化,这也反映了统编教材识字教学关注文化、关注识字思维的趋势与方向。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
该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的四篇课文《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以浅显的韵文为主,从祖国山川、传统佳节、汉字文化和中国美食等角度,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
同时,《语文园地》中编排的“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进一步拓展了与之相关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能力发展点。
所以本单元以单元人文主题为依托,创设“中华小小传颂人”的单元情境,结合每一课中特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将学生“识字能力”与“情感培养”有机融合。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宝岛台湾》、《东方之珠》、《趵突泉》、《九龙壁》四篇文章,学生了解祖国更多的大好河山。
2.在学习中积累词句。
3.学习过程中用概括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在语言概括方面的水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语言概括的认知水平能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
一、开始阅读
宝岛台湾
1.出示《日月潭》文中的词语来回顾日月潭的美景引出《宝岛台湾》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湖水碧绿点点星光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朦胧仙境
2.自由读,完成填空题
3.学生回答问题
东方之珠
1.默读《东方之珠》完成课后填空
2.学生回答问题
趵突泉
1.快速读后完成课后题
2.学生回答问题
九龙壁
1.出示词语:
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绚丽多彩
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银光闪闪(《北京亮起来了》)
2.默读《九龙壁》完成课后题
3.学生回答问题
二、词语积累:用横线画出你喜欢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三、交流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
师:看着老师剪出的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肯定也想自己动手剪一剪,那么,请同学们商量商量,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播放课件演示: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组织活动: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
(4)认识对称轴。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轴对称图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显身手。(辨对称)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2)猜图形、画图形。(猜对称)
①出示图形的一半,请学生猜这是什么物体。
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时教案
课题: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②在格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完成后请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到的?
(3)找对称轴。(玩对称)
师: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说说,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的对称轴。重点指导圆的折法。)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演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3)剪“轴对称图形”。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学生看板书回答:轴对称图形)
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课件出示)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出示图片:有衣服、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互相帮助解决)
2、举生活中的例子。
①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
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②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
师: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好,下面我们就把它画出来吧!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该怎么画?
生讨论交流。
播放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说“生活中的对称”。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找一找,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互相交流。
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四、全课总结(赏对称)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 Nhomakorabea。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平移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平移的本质: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谁说得正确呢?(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 )移动( )格
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师: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