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旅游发展规划(摘要)
都江堰实施方案
都江堰实施方案(.4)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唤醒了我对都江堰实施方案的思考。
这个方案已经在我心中酝酿了许久,现在,就让我以意识流的笔法,将这份方案呈现出来。
一、项目背景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不仅为四川平原带来了丰收,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都江堰文化,我们提出了这份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确保其正常运行。
2.发掘都江堰历史文化,提升其旅游价值。
3.建设都江堰周边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1.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1)定期检查和维护组织专业团队,定期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因小问题导致大故障。
(2)技术升级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监测、智能传感等,提高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监测精度和管理水平。
2.发掘都江堰历史文化(1)挖掘故事资源整理都江堰的历史故事,编写成册,让更多人了解都江堰的历史文化。
(2)举办文化活动在都江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书画展览等,吸引游客参与,提升都江堰的知名度。
3.建设都江堰周边生态环境(1)绿化工程在都江堰周边开展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2)水资源保护加强对都江堰水源地的保护,确保水质清洁,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提供优质水源。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团队,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为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3.实施方案按照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监督评估设立监督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
五、预期效果1.都江堰水利工程得到有效保护,正常运行。
2.都江堰历史文化得到发掘,旅游价值提升。
3.都江堰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年规划(2016-2025
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年规划(2016-2025)中国旅游研究院二零一八年二月规划编制成员名单项目名称: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年规划(2016-2025)委托单位:都江堰市旅游局编制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项目顾问:戴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项目组长:李仲广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执行组长:吴丽云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博士项目组成员:杨宏浩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侯晓丽北京工商大学营销系副教授、博士张运来北京工商大学营销系副教授、博士何琼峰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中心副研究员、博士苏娜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战冬梅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张扬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后郑维佳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后李秀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访问学者范晓良北京抱朴仕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范亚祯北京工商大学硕士董芳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目录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 (6)一、“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 (6)二、“十二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第二章未来十年旅游发展环境 (13)一、发展机遇 (13)二、面临的挑战和主要矛盾 (23)第三章总体思路 (26)一、指导思想 (26)二、发展思路 (27)三、发展目标 (28)四、发展战略 (31)第四章主要任务 (34)一、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转型升级 (34)二、加强空间发展指导,促进区域城乡协调 (47)三、完善要素配套体系,培育产业集散中心 (53)四、推进科技发展战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59)五、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63)六、强化旅游平台策略,优化旅游营销效果 (66)七、实施重点项目引领,打造四川旅游中心 (69)八、扩大旅游开放空间,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79)九、坚持自然集约导向,推进绿色旅游发展 (91)十、推动旅游普惠民生,发展旅游共享经济 (93)第五章保障措施 (98)一、深化旅游管理体制综合性改革 (98)二、健全旅游政策、法规体系 (99)三、建立完备的旅游投融资体系 (102)四、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3)五、推进智慧旅游的行业应用 (104)附件:规划图 (107)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一、“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一)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完善战略体系“十二五”期间,在四川省委、成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都江堰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瞄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川西旅游集散地的两个首要目标,确立了“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发展主题,坚持“全局统筹、全面创新、全业融合、全域旅游、全民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以“都江堰主城”、“大青城旅游区”、“都市现代农业区”为组团的“一城两区”城乡发展架构,并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四大发展计划”,建立起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项目招引促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分析报告
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都江堰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报告深入探讨了都江堰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报告还提出了促进都江堰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引言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城,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闻名于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都江堰市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本报告旨在分析都江堰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都江堰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都江堰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了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3.旅游市场持续扩大:近年来,都江堰市旅游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三、都江堰市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旅游产业结构单一:目前,都江堰市旅游业主要依赖门票收入和观光旅游,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2.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都江堰市面临着来自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压力。
3.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趋势1.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江堰市应加快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和服务质量提升,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2.旅游市场多元化拓展:都江堰市应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旅游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3.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都江堰市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规划都江堰城区规划分析
n 山、水、城、文化浑然一体,旅游者在现代文明与良好生态间保持着若即若 离的关系,既可享受城市生活,又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形象全国 罕见。
• 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品位高、知名度大,适合开发面向省外和境外游 客的旅游精品的需要。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世界级别的价值。其 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应成为该区旅游品牌的代表;青城山道教文化 观光游应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
• 都江堰市具有开发度假旅游的优良环境。
•优良环境:宜人的康乐气候,良好的环境质量,清幽的避暑环境等。
n 在交通上 距成都市仅39公里,只需20分钟就可到达,到双流国际机 场也只需30多分钟。西北可达九寨沟、黄龙、雪山草地,是成都―九 寨沟川西北和成都--卧龙--四姑娘山川西黄金旅游通道的枢纽。
n 在经济上 既有平原经济的富庶,又有山区经济的贫瘠和经济作物的多 样性特征。都江堰是四川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术人员居多,其余依次为行政人员、教师、商务、个体经营者等; n 一般停留时间为1天(过夜),其余为1天(不过夜)、2天、3天; n 出游时间一般在5—10月;2月份到龙池观雪、滑雪是次高峰时节; n 旅游总花费的一半用于餐饮、住宿、门票、购物。人均消费水平偏低,在青
城前山,有20%左右散客自带干粮,平均每人消费85元左右;55%的团队游 客人均消费150元左右;25%的会议游客人均消费300元左右。
少。出游在八月前后及春节前后出现高峰。
B.外地游客流动规律
n 客源地集中——主要集中于本省和东南沿海地区 n 以成都为节点向周围扩散——线路集中于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重庆;
旅游规划都江堰城区规划分析
都江堰城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文 化、美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便捷的交通网络
都江堰城区交通便捷,公路、铁路和水路等交通网络发达,方便游客 前往旅游。
03
CATALOGUE
旅游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旅游市场现状
旅游资源丰富
都江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优质旅游资 源。
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都江堰市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投入,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旅游市场活跃度有待提高
尽管都江堰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市场活跃度相对较低,需要进 一步拓展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趋势
个性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体验的独特性 和深度。
城区旅游产品创新规划
挖掘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都江堰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产品。如推出水利工程研学游、道教文化体验游等主题 旅游产品。
创新产品形式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旅游产品形式。如利用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开发智慧旅游 APP,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旅游服务。
智慧旅游成为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 移动设备获取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生态旅游受到追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追捧,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的 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
目标市场定位
以国内市场为主体
都江堰市应立足国内市场,深入挖掘国内旅 游市场的潜力,提升国内游客的旅游体验。
提升景观品质
旅游规划:都江堰城区规划分析
19
都江古堰文化观光旅游和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将是21世纪世界旅游发展的两大趋势,都江堰市在这两 方面都占有资源优势。历史文化是世界级资源,生态度假又被确定为都江堰 市的旅游新形象。
都江堰市千百年来一直享有世界上唯一现存并发挥作用的无坝引水工程的美 誉,是世界上水利工程建设史的奇迹。
游客停留时间短暂的原因一是交通运输改善,缩短了旅途时间;二是 传统的观光产品无法吸引游客长时间停留;三是第一站游客减少,由 于同处西南片区的重庆与欧美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各大城市间的直航班 机开通,使得大多数游客经过重庆中转至成都,导致停留时间减少, 进而直接减少旅游外汇收入。
游客特征
首次来蓉游客居多,占调查总数的55.8%;其中外国人比重最大。 多数游客为男性,占总数的65%;散客中的男性占76%;年龄在25-64岁之间
• 都江堰市具有开发度假旅游的优良环境。
优良环境:宜人的康乐气候,良好的环境质量,清幽的避暑环境等。
2021/10/10
9
1、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评价
②定位评价
1、与成都口岸区及其周边地区相比
人文旅游资源的品质只有三星堆遗址可与青城山――都江堰比美。都江堰应依托自 己良好的自然生态走自己特色的度假旅游的道路。都江堰生态与城市的完美结合又 是周边其他地区不能比的。
古堰城区旅游规划分析
2021/10/10
1
都江堰旅游
综合概况 资源评价 市场调查 规划设计 都江堰与铜官窑
2021/10/10
2
一、都江堰概况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水利名城。
在地理上 都江堰居于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上风上水”,历来有 “天府之源”的美誉。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
(七)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八)加快完善投融资体系。 (九)全面整合旅游产业要素。
1.保护三星堆无形资产。 2.强化区域协作。 3.优化旅游软环境。 4.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成都→卧龙1日游。 成都→都江堰/青城山→卧龙2日游。
2.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第十五页,共23页。
(六)加快旅游环境建设,改革投(融)资渠道。
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旅游从业人员、个体经营者的服 务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热情、礼貌、有序、安全的 旅游氛围,优化旅游环境。积极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的 投融资体系,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宾馆、景点等经营性项目建设。预 计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资金约需7.8亿元。
第十六页,共23页。
《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
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旨在充分发挥 三星堆遗址的国际品牌优势和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垄断优 势,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全面整合三星堆遗址及 周边区域内的古蜀文化遗迹和其他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旅游 基础服务设施,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打造以三星堆 古遗址为核心,以广汉市旅游名城为载体,以世界旅游目的 地为目标的中国东方历史文化旅游精品。
(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五)加快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六)合理组织旅游线路。
1.国内游线。中国精品古文化旅游线:北京-西安-成都(广汉); 北京-成都(广汉)-拉萨,北京-成都(广汉)-昆明。
2.省内游线。四川世界级综合旅游线:成都—广汉—九寨沟。成 都平原世界遗产综合旅游线:青城山—都江堰—成都—广汉,广汉— 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平原古蜀文化世界精品旅游线:成都金沙 遗址—十二桥遗址—广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星堆遗址—温江鱼凫古城—新津宝墩古城。 三国文化旅游线:成都—广汉—德阳—绵阳—剑门蜀道。
都江堰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都江堰旅游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都江堰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川西石器时代遗址的所在地。
都江堰以其独特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
同时,都江堰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内外游客中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然而,尽管都江堰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国内外游客中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旅游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因此,需要制定合适的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提升都江堰的旅游市场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选择根据都江堰的独特水利工程和自然风光特点,确定目标市场为国内外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爱好者,尤其是喜欢古代水利工程和探索自然风光的游客。
2. 目标市场组成(1)国内游客:主要包括各地游客团体和个人游客,尤其是来自四川省及周边省份的游客。
(2)国际游客:主要包括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特别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游客。
3. 目标市场特点(1)对历史文化和水利工程感兴趣,愿意了解相关知识;(2)喜欢自然风光和户外活动,追求亲近自然的体验;(3)注重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追求舒适和便利性。
三、竞争环境分析1. 竞争对手分析(1)周边旅游景点:都江堰周边有许多其他旅游景点,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与都江堰在目标市场存在一定的重叠竞争关系;(2)其他历史文化景点:中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各地都设有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如故宫、长城等,这些景点也是都江堰的潜在竞争对手;(3)其他国际旅游景点:世界各国也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旅游景点,如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景点也会吸引部分目标市场的游客。
2. 竞争优势分析(1)独特性: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具有独特性,能够吸引目标市场的游客;(2)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结合:都江堰将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相结合,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3)交通便利: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对游客来说交通便利;(4)旅游配套设施完善:都江堰周边有多家星级酒店和旅游配套设施,提供了良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最终版)
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最终版)第一篇: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最终版)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规划总图入口服务区概念性景观设木桶漂流示意图湿地景观示意图田园广场本项目要求从资源利用、文化本底和旅游容量上对景区作全面的利用和规定。
以旅游客观规律完善景区配套,以全新的理念重塑林盘和农耕文化的内涵。
本规划在保持永久性田园风光带的前提下,提出“川西林盘”的新型农业生产、生活和乡村旅游结合的新模式。
提出不仅改良林盘中的住宅,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居的需求,而且还保护并大力发展林盘中的水、林等自然要素,保持生态的多样性,以达到自循环的稳态。
第二篇: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摘要:策划是旅游项目开发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便是旅游项目规划也离不开策划,它围绕着一个项目的开端和结束。
前期,需要策划进行目标制定与主题选择、市场定位与产品体系定位、确定选址于布局、指定行动计划等;后期,需要策划为规划把握方向与目标,以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在最后进行评估。
关键词: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一.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必要性1.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简称景区,一般指具有一定自然或人文景观,可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相对完整的空间环境。
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区域。
标准中旅游区(点)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功能,具有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渡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
中国旅游业作为一产业部门,如果从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算起,仅仅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过去的20年,我们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方案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方案都江堰市是驰名中外的水利名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以其精妙绝伦的东方古水利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道教文化、雄奇壮丽的自然地理风光举世闻名。
经过十几年的旅游开发建设,都江堰—青城山已成为我省著名的观光旅游胜地,都江堰市也成为我省旅游业发达地区之一,其旅游业基本确立了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
但是,与世界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与建成我省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的标准相比,都江堰市旅游业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建设、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旅游整体宣传促销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五大精品旅游区”建设的要求,都江堰市应抓住机遇,积极行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制定旅游精品规划建设方案,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步伐,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手笔、高质量将都江堰青城山打造成国际旅游精品,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进程。
一、青城山旅游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口岸优先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都江堰市以距今2250年的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曾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万,城市化水平达35%。
(二)发展优势1、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都江堰市拥有独特、深厚的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
世界迄今唯一留存最古老的无坝引水生态型工程、开创世界科学治水先例的都江堰,是中华民族的天才杰作,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的稀世珍宝;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活的博物馆;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芒城遗址,与三星堆、金沙遗址是研究长江上游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本。
都江堰市旅游发展规划(摘要)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教学大纲杨振之一、教学目的开设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总结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以理论的方式,介绍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并了解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法,形成对规划的总体认识。
二、教学计划本课程共有36个课时,每周两个课时。
开发篇是本课程的重点,因此要多花一些时间,其第一、二、四、六章各用两次课讲完,剩下的课程用10次课将完。
三、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的方法。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案例是理论的具体体现。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地形象策划一、旅游地1、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的基础2、旅游业是这一地区的重要产业,并能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增长3、旅游地的范围可大可小,依具体情况而定4、旅游地与旅游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三、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1、历史文化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2、自然旅游资源对旅游地形象定位的作用3、历史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在旅游地形象定位中的优势比较(二)旅游者的感知、认知(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1、差异化形象定位2、旅游形象遮蔽(四)旅游市场定位四、旅游产品、旅游品牌、旅游形象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六、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1、知晓度调查2、美誉度调查3、形象度调查4、满意度调查5、旅游地形象信息来源渠道调查七、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的评价1、知晓度评价公式2、美誉度评价公式3、形象度评价公式4、满意度评价公式案例:四川省江油市旅游形象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摘要第二章旅游产品策划一、如何把握可开发为产品的资源要素(一)发现、挖掘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二)要善于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巧妙整合(三)把握资源要素与产品要素间的逻辑联系(四)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二、旅游产品的特色定位(一)旅游资源特质与产品特色定位1、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特色是旅游产品特色定位的基础2、在旅游产品特色定位时,要兼顾各种因素3、旅游资源的特色并不一定等于旅游产品的特色(二)旅游资源区域分布与产品特色定位(三)可进入性与旅游产品特色定位1、可进入性2、可进入性对旅游产品特色定位的影响三、旅游产品体系(一)按要素组合分类1、目的地景观与环境。
都江堰规划方案-最新版
都江堰规划方案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都江堰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都江堰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方案,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概述都江堰市面积约为1799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5万人,是四川省成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市地处长江上游,是著名的周公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遗址所在地,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此外,该市还是中国以“熊猫”著名的地区之一。
规划目标都江堰市规划的目标是,要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发展,努力创建一个绿色、环保、宜居的现代城市。
具体目标如下:1.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2.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
3.推进城市环境治理,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保障城市环境质量。
4.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城市管理和服务质量。
5.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培育城市文化具有活力。
规划内容都江堰市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了城市的空间架构、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空间结构都江堰市的空间结构应该是合理布局、紧凑有序、高效优化、多样兼容的。
市中心区域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商业和旅游为主导产业,覆盖整个市区。
在人口集中的主城区和县城区要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使其便利地到达其他区域,缓解交通堵塞和出行难题。
同时,还要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观资源,建立生态廊道和区域公园,提高城市生态吸纳和适应能力。
城市功能布局都江堰市城市功能布局应该按照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以市中心区为核心,形成多中心的城市格局。
从居住、商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需要入手,合理划分城市用地和发展方向,拓展城市空间规模和功能跨越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地位。
基础设施建设都江堰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朝着绿色、节能、可持续方向发展。
都江堰策划书3篇
都江堰策划书3篇篇一《都江堰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水利工程价值。
为了更好地展示都江堰的魅力,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目标与愿景1. 目标:通过一系列策划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2. 愿景:将都江堰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传承和弘扬其水利文化。
三、主要措施1. 文化宣传举办都江堰水利工程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解读其历史意义和技术成就。
制作宣传纪录片、画册等,展示都江堰的风貌和故事。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都江堰的相关信息。
2. 旅游体验提升优化景区游览路线,设置清晰的标识和导览系统。
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如水利工程模型演示、传统技艺体验等。
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特色纪念品。
3. 活动策划定期举办水利文化节,包括开幕式演出、民俗展览等活动。
开展主题旅游活动,如亲子游、研学游等。
4. 合作与推广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
参加国内外旅游展览,进行现场推介。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完成策划方案的细化和前期准备工作。
2. 第二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逐步实施各项措施,进行宣传推广。
3. 第三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五、资源需求1. 人力:包括策划、宣传、导游等人员。
2. 物力:宣传资料制作、景区设施建设等费用。
3. 财力:项目运作所需资金。
六、预期效果1. 游客数量显著增加,旅游收入提升。
2. 都江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3.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二《都江堰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水利工程。
为了更好地展示都江堰的魅力,推动当地旅游和文化发展,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提升都江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2. 深入挖掘都江堰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市情概况。
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1988年撤灌县设市。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
都江堰、青城山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连成一线,相得益彰,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
青城山—都江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
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60万,城市人口19.66万,建成区面积27.51平方公里。
近年来,都江堰市确立了“创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建西部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工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围绕富民兴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国拉法基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扬子江、双良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旅游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都江堰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大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大力实施“四个一体化”(即城区与景区一体化、旅游与文化一体化、旅游与生态一体化、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着力推进“旅游业三个转变”(即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旅游经济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不断加大景区投入,打造城市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旅游营销,优化旅游环境,“行、游、住、食、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逐步壮大,全市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在4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多亿元。
(旅游行业)都江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版本
都江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旅游环境条件区位条件一、综合概况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水利名城。
早在2200百多年前,秦国尚未统一全国之前,就已派蜀郡太守李冰在这里“凿离堆”,创修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市因此而得名。
东汉末年,张陵在青城山传道,形成道教的重要教派――天师道,使青城山成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唐朝为防御从西北而来的吐蕃的骚扰,在这里修筑了“川西锁钥”玉垒关。
北宋初年,茶农王小波、李顺在泰安乡首举起“均贫富”的义旗,发动了震撼全国的农民大起义。
都江堰建市前,有过灌口(汉)、永康军(宋)、灌县(明)等名称、历来隶属成都府。
新中国成立后,属温江专区。
1983年,地、市合并,属成都市。
1988年3月,撤县并市,都江堰市正式成立。
到1999年底,都江堰市共有12个镇、16个乡、1个工业区,332个村,人口总数58.04万,居成都市第七位。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旅游兴市、工业强市、农业化富农村”的发展思路,实现了都江堰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目前,都江堰市已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地理区位都江堰市位于:东经103°25ˊ42″-103°47ˊ、北纬30°44ˊ54″-31°22ˊ09″之间,居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
幅员面积: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68.4公里,总面积1211.19平方公里,居成都第四位(见图1--1)。
都江堰地处岷山上游与成都平原的结合部,岷江穿越群山峡谷,直泻成都平原,居于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上风上水”,历来有“天府之源”的美誉。
三、交通区位都江堰市域东距成都48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成都至松潘、成都至金川的交通要道,有松茂古道和“小西路”之称。
都江堰古城区开发策划方案2
都江堰古城区开发策划方案2第一篇:都江堰古城区开发策划方案 2都江堰古城区开发策划方案一、前言都江堰市古城区位于都江堰中心城区,幅员面积近两个平方公里,辖区内保留了与水文化密切关联的文物古迹和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巷深院,以及纯朴的民风民俗,是都江堰两千多年沧桑变化的见证。
都江堰市古城区恢复重建项目分为“保护遗产、传承文化、完善设施、提升业态”等四大类。
项目将对具有百年历史以上的明清建筑元素的建筑予以保留,对现有建筑进行风貌塑造,复原城墙、城门、历史桥梁、历史街巷等。
此外,还将把岷江活水引入城中,使古城实现山水共融。
同时,还将完善停车场、步行道等基础设施,打造以文化展示、特色餐饮、旅游酒店为主的旅游核心区,凸显古城特色旅游业态。
有人这样评论到都江堰古城区:“它是南方丝绸之路——松茂古道的起点,是盆地与高原文化经济的交汇地,也是都江堰两千年来沧桑变化的见证。
”二、都江堰古城区的优劣势分析(一)都江堰古城区的优势与市场“卖点”1、知名度高,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
2、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都江堰市中心,与成都交通便利3、景区资源、景观丰富(山•水•人文•古城)4、政府重视与大力投入建设5、有较高品牌效应的主题活动(都江堰放水节,古城区开城门仪式)6、有比较稳固的消费群体7·资源集成性好,附件有都江堰景区和青城山景区等名胜(二)都江堰古城区的劣势与不足1、景区资源相对单一,不利于游客互动2、观念相对落后,市场开发意识欠缺,仍处于等客上门状态3、主题活动设置过少4、严重缺乏可参与的娱乐项目5、对现有产品深度推广与开发不够6、淡季市场开发不够三、都江堰古城区的定位(一)都江堰古城区的功能、特色定位1、国际旅游目的地2、旅游观光的名胜景点3、将城区和景区融为一体、让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辅相成,都江堰提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发展目标4.要全力构建“1475”四级城镇体系和一核三带九河“139”核心城区,全面推进城镇体系建设、产业提档升级,计划经过20年左右,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
浅谈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发展
浅谈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发展摘要:文章浅析了青城山—都江堰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措施。
关键字:青城山旅游发展问题对策可持续发展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是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观赏、游憩价值。
因此,笔者将从青城山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等方面进行浅析,提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措施。
一、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旅游的发展现状(一)青城山-都江堰旅游的开发时间及发展历程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杰作和典范,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地。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景区是中国独有的水利文化和道教文化体验之地。
青城山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1982年,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马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旅游景点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不断以它丰富的资源满足着海内外前来观光游览的客人。
这里不仅具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其人文景观更是独具一格。
1.人文景观都江堰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教学大纲杨振之一、教学目的开设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总结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以理论的方式,介绍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并了解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法,形成对规划的总体认识。
二、教学计划本课程共有36个课时,每周两个课时。
开发篇是本课程的重点,因此要多花一些时间,其第一、二、四、六章各用两次课讲完,剩下的课程用10次课将完。
三、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的方法。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案例是理论的具体体现。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地形象策划一、旅游地1、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的基础2、旅游业是这一地区的重要产业,并能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增长3、旅游地的范围可大可小,依具体情况而定4、旅游地与旅游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三、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1、历史文化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2、自然旅游资源对旅游地形象定位的作用3、历史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在旅游地形象定位中的优势比较(二)旅游者的感知、认知(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1、差异化形象定位2、旅游形象遮蔽(四)旅游市场定位四、旅游产品、旅游品牌、旅游形象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六、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1、知晓度调查2、美誉度调查3、形象度调查4、满意度调查5、旅游地形象信息来源渠道调查七、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的评价1、知晓度评价公式2、美誉度评价公式3、形象度评价公式4、满意度评价公式案例:四川省江油市旅游形象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摘要第二章旅游产品策划一、如何把握可开发为产品的资源要素(一)发现、挖掘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二)要善于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巧妙整合(三)把握资源要素与产品要素间的逻辑联系(四)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二、旅游产品的特色定位(一)旅游资源特质与产品特色定位1、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特色是旅游产品特色定位的基础2、在旅游产品特色定位时,要兼顾各种因素3、旅游资源的特色并不一定等于旅游产品的特色(二)旅游资源区域分布与产品特色定位(三)可进入性与旅游产品特色定位1、可进入性2、可进入性对旅游产品特色定位的影响三、旅游产品体系(一)按要素组合分类1、目的地景观与环境。
2、目的地设施与服务3、目的地的可进入性4、目的地形象5、提供给顾客的价格(二)按产品性质分类1、观光旅游产品2、度假旅游产品3、专项旅游产品四、旅游产品组合(一)旅游产品结构1、旅游产品的内部布局是否合理2、在其结构框架内产品是否形成体系(二)旅游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深度与关联性案例1:四川省江油市旅游产品组合案例2:四川省南部县旅游产品组合第三章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论证一、内部因素分析1、资源评价2、目标的确定二、外部因素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2、竞争分析三、财务因素分析1、成本分析2、盈利能力分析案例:“新旅游”网站(www.newtourist)可行性论证报告第四章旅游地节庆旅游的开发一、节庆旅游的重要意义1、节庆活动可迅速塑造旅游地的形象2、节庆活动最终将塑造旅游地的精神,使旅游地具有文化使命感3、节庆活动可增强竞争实力二、节庆旅游策划的基本原理1、节庆旅游活动策划要以当地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要有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切忌毫无根据地移花接木2、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节庆活动策划的基础3、节庆旅游活动的策划要紧扣旅游地形象,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形象和充分展示文化内涵4、节庆旅游的嫁接移植要恰到好处5、策划的节庆旅游要有市场基础,符合游客的心理需求,要力求参与性、趣味性,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其间,并从中获得快乐6、节庆旅游的策划要因势利导,要学会借势、借机三、节庆旅游策划的要素案例l:2001年成都中国旅游国际博览会策划方案案例2:中国旅游论坛总体方案案例3:首届四川客家火龙节营销方案第五章旅游商品开发一、旅游商品的定义二、旅游商品开发的基本原则1、创造出驰名国际的一流品牌2、开发旅游商品应把握民族性、地方性原则,应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风格3、开发的旅游商品要有纪念性和艺术性4、旅游商品应走向深度开发,做到多题材、多品种、多规格、多档次三、旅游商品开发的阻碍因素1、旅游商品开发缺少研、产、供、销的良好机制2、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缺乏资本的支持3、旅游商品市场的管理不力也是制约旅游商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旅游商品销售的机制问题第六章旅游地的市场营销一、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一)影响营销策略的区域环境因素(二)优势和劣势分析1、旅游资源条件2、理念和政策条件3、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4、管理体制5、经济基础条件(三)机遇和威胁分析1、政治和经济环境2、社会文化的因素3、生态的因素4、技术的因素5、市场因素二、旅游市场营销组合(一)旅游营销组合的概念(二)价格策略1、影响价格制定的因素2、旅游产品的战略性和战术性价格(三)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1、直接销售渠道2、间接销售渠道(四)旅游产品的促销1、广告2、公共关系3、旅游宣传册4、录像带和VCD光盘5、Internet促销三、旅游地客源市场分析(一)客源市场的细分方法1、地理特征细分2、社会经济和人口学特征细公3、心理学特征细分4、旅游者行为特征细分(二)旅游地的客源市场调查1、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现状和潜在客源市场调查2、客源市场基本特征分析(三)旅游消费者空间行为分析1、购买圈与市场圈理论2、客源市场消费行为分析(四)目标客源市场定位1、无差别市场(Nosegmentation)2、广泛市场(Extensive Segmenting)3、选择市场(Selective Segmenting)4、单一市场(Single Segmenting)案例1:四川省江油市旅游营销策划之“目标市场定位”案例2:江油市旅游客源市场问卷调查案例3:成都市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之“旅游市场营销”部分第七章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污染二、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三、永续旅游观念规划篇第八章旅游规划概论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二、旅游规划的分类第九章旅游资源及其评价一、旅游资源的涵义(一)旅游资源的传统定义及其分类(二)旅游资源新定义及新分类二、旅游资源调查(一)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二)旅游资源的数量、规模、级别调查(三)调查旅游资源的密度和地域组合(四)旅游资源季节性调查(五)旅游资源调查的地域范围有重点与次重点之分(六)旅游资源再开发调查三、旅游资源的鉴定(一)可以去伪存真、澄清误传(二)旅游资源鉴定可以确认旅游地资源的品位和级别(三)旅游资源的鉴定可以对资源的科学价值定位(四)旅游资源的鉴定可以对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价值定位四、旅游资源评价因素(一)人文旅游资源评价因素(二)自然旅游景观评价因素(三)人文、自然综合旅游景观评价因素五、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一)定性评价法(二)定量评价法第十章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概念及研究状况(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类二、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三、旅游环境承载力基本空间量测方法及标准四、旅游景区总环境容量量测方法(一)园林环境容量量测(二)旅游目的地极限容量的量测五、旅游感知容量的量测六、旅游地生态容量的测量七、旅游地经济承载力的测量第十一章旅游接待设施、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规划一、旅游接待设施规划二、基础设施规划三、人力资源规划第十二章老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三种状态二、老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评估和对策三、老旅游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四、老旅游地形象的再定位五、老旅游地产品结构的调整案例1:成都市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案例2:四川省都江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摘要)第十三章风景旅游区规划一、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二、风景旅游区的定位三、风景旅游区的定性四、空间布局和游览组织案例:成都市洛带镇“客家文化休闲区”修建性详规绿化规划参考文献:1、吴必虎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杨振之著.旅游资源开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3、杨振之著.中国后花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4、保继刚,楚义芳,彭华著.旅游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邹统钎著.旅游开发与规划.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6、[美]朱卓仁著.南开大学旅游外语教研室译,休假地的开发及其管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7、中国旅游报.历年各期8、旅游学刊.历年各期9、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910、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规划组副组长,技术负责人杨振之.四川省都江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