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作业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
时间:30 分钟 满分: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2019·呼和浩特高三统考)1931 年,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全 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变帝国主义 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 放中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主张民族与民主革命同步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已制定了全面的抗战路线
答案 A
3.(2019·丹东高三模拟)据史料统计,从 1938 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 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 500 次,占整个抗战 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 101 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 30 万人。 材料旨在说明( )
A.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战场 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答案 B
点睛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这属于备考重点。抗日战争是中 国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从 2017 年 1 月 10 日起,在全 国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战” 说,“十四年抗战”凸显了抗日战争的民族性、长久性、完整性。
2.(2019·双鸭山高三评估)卢沟桥事变后桂系军阀李宗仁表示“今日的 局势只有两条路可循,不是抗战图存,便是投降亡国”。他表示“要秉先国 难而后私仇”的大义,拥护中央参加抗战。这一态度表明( )
答案 C
5.(2019·株洲高三模拟)1941—1942 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政治局面 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 年 7 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 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 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练习题(附解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练习题(附解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合肥三模)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
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 )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B.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D.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C[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的,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的决心,没有涉及战场问题,故B项错误;面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决心抗击日本的侵略,可见东北人民是抗日的先锋,故C项正确;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
]2.(2019·贵州遵义航天中学二模)顾颉刚是“古史辩派”的创始人,他在1934年邀集同仁组建“禹贡学会”,致力于历史地理的研究,旨在“明辨疆域,昭告国人,神州版图,不容强邻侵吞”。
这表明他当时的着眼点在于( )A.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来为中国当时的现实服务B.主要是想抵抗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C.服务于当时的经济建设运动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A[材料“1934年”“明辨疆域,昭告国人,神州版图,不容强邻侵吞”表明,当时顾颉刚要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来为中国当时的抗战现实服务,故A项正确;全面抗战时期是从1937年开始的,故B项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材料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发展经济,故D项排除。
]3.(2018·太原二模)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委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
这些举动( )A.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C.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D.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D[题干提及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打着民族复兴旗号,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故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word版本
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苏维埃”是从苏联引进的革命词汇,中共一开始认为其内涵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后来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的需要 B.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C.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D.筹建新中国的需要2.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这句话的依据是(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C.日本精心准备和策划并武装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D.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3.近年,在福建闽中的一些乡村,发现了众多红军标语:“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这些标语的落款为“红军/产”或“红共宣”。
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 )A.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B.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D.国共实现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这一战役(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5.如图照片反映的是中国某军队在一次战斗胜利之后缴获的敌军的旗帜等战利品,图右为战斗指挥者粟裕的题词:“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
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它反映了( )第5题图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D.中国战场实施战略反攻6.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
(2)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人民解放军通过三 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占领了许多北方 的大中城市,民主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城市的管 理和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 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新 时期。
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C)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由“20世纪40年代后期”这一时间信息,可 排除A项;根据“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 的威胁之下”这一信息可排除B项;渡江战役直接解放 了南京,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符 合题干要求。答案C。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解析】从“苏区”可判断出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而材料中多次出现“全中国”可判断出是为了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第一次国 共合作时期;D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开 始创立于1927年,而“苏区”建立于1931年,排除B。
【解析】从材料中“1947年的最后一天”、“各方告 急与失败之报”等信息可知,内战中国民党的失败是 其“忧患最深”,A、D两项出现于1946年,C项出现于 1948年,均排除。B项出现于1947年,故选B项。
4.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
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
3.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 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 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 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B原因是( )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学案
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的考查,突出新材料、新视角,对于考点知识要能够举一反三,尤其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新材料、新视角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抗日战争1.日军侵华(1)九一八事变:为了摆脱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①______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②__________,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七七事变:③________年7月7日,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端。
随后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3)日军的滔天罪行: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④__________,六周之内,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人。
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等。
(2)建立: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⑤______,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作用: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是夺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3.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1)防御阶段①正面战场:结局,中国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②敌后战场: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⑨__________,即全面抗战路线。
此后,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相持阶段⑩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发动破袭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三单元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整合—知识 重在联系
3.评价: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 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 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探究—史料 重在讲练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探究—史料 重在讲练
[解读] 史料二信息“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表明国共合作抗 战是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2.相持阶段(1938 年 10 月—1945 年 8 月) (1)百团大战 ①概况: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拔掉敌人据 点近三千个。 ②意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敌后抗日 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入缅作战 ①背景:1942 年日军威胁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②结果:1945 年初,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整合—知识 重在联系
(2)1943 年 1 月 11 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 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 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新约规定 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 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 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 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整合—知识 重在联系
历史: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10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人教版必修1湖南用)
2.关于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 (1)相同点: ⑤中国共产党两次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 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共产党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 党的缓兵之计破产)。 ⑥两次谈判虽然都没有阻止或结束内战,但都 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要机遇。
2.关于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重庆谈判时,国民党军队数量上 处于优势,而北平谈判时,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 ②国民党具体目的不同:重庆谈判是想制造和 平民主的假象,把内战的责任嫁祸给共产党;北平 谈判是想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 的目的。 ③两次谈判的最主要不同是中共力量及其政权 地位的变化。
五、解放战争(1946年6月~1949年9月)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①目的: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②结果: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 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 横渡长江,23日占领 南京 ,继续追歼国民党残 余军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相互关系:两个战场的联系实际上是国共两 党合作的一部分。它们互相依存、互相配合,驱逐日寇 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两个战场都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在战略防御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 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敌后战场 的迅猛发展,又有力地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配 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 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 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 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
映了中共的主张,只有D项符合。
2.关于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 (1)相同点: ①形式上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谈判的。 ②目的都是国民党为维护统治地位而争取时间 备战。 ③所达成的协议都是中共主动提出并努力争取 得到的。 ④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 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导致希望破灭。
2020高考历史通史A版总复习同步练习: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第2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编者选题表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军民自卫义勇军”“民众自卫团”等各种武装。
这表明( )A.东北民众自发抵制日寇侵略B.抗日救国组织得到广泛支持C.政府需要联合各种抗日力量D.东北民众贯彻全面抗战路线解析:A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义愤填膺,民众在东北建立了多支抗日武装,自发抵制日寇侵略,A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出现了各种武装,并没有体现出其得到广泛支持的信息,B项错误;这些民众自发抗日武装的出现,与政府没有关系,C项错误;全面抗战路线当时还未提出,D项错误。
【新知生成】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这些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在国破家亡情况下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组织名目不一,没有统一的领导。
抗日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2.(2018·河南郑州质检)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
因此,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以第3、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
这一材料( )A.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B.证明了日军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C.反映了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D.体现了日本在侵华的战略上比较被动解析:C 材料表明当时日本的战略重心在华北范围,当时日本并没有向上海派遣重兵的计划,只是“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渐明了”后,才增派兵力,这表明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故C项正确。
材料中的信息不能说明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A项错误;日本蓄谋侵华已久,意图灭亡中国,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日军作战计划被打乱,并不表明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含解析)
核心素养提升练十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暴自卫声明》,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帝国政府声明》宣称:七七事变,是日军对“中国屡次之挑战及不法行为”的“自卫行动”。
这说明了( )A.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的态度B.日本政府尚未做好侵华的准备C.两国皆有各自的利益权衡D.中日矛盾存在和平解决的希望【解析】选C。
中日双方对战争的爆发原因各执一词,都是站在本国立场上,将挑起战争的责任归为对方,故C正确。
2.(2019·武汉模拟)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明确表示以“三民主义”和“总理遗教”为最高准绳,以国民党和蒋介石为领导抗战核心,制定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教育各纲领,坚持抗战并同时完成建国。
该纲领的制定 ( )A.有利于激发民众坚持抗战的信心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反映国民党借机排除异己的企图D.表达出国民党民主建国的意愿【解析】选A。
这个纲领只是国民政府自身的“建国”纲领,并不涉及统一战线问题,但它明确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及具体的抗战纲领,因而起到了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精神鼓舞作用。
3.《申报》社评在《1938年的春雷》中写道:“抗战八月越,我们有多少牺牲?在‘英雄的’第一期抗战中,我们在战略上采取了‘挨打主义’,在战术上流行的是‘硬拼主义’,在战斗上则普遍地流行着‘轻生主义’。
”文中评论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解析】选A。
淞沪会战是在正面战场上和日本硬拼,战争节节败退,故A正确;太原会战中有平型关大捷,故B错误;徐州会战中有台儿庄大捷,故C错误;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下半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错误。
4.(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徐州会战前夕,周恩来在回复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的咨询时指出:津浦线南段的作战应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徐州以北应将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
高考历史 第10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影是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战胜利后
解析:在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与发展,毛
泽东应邀去重庆同蒋介石谈判,题干中照片应出
现在抗战胜利后。
答案:D
1.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变化是分阶段的。1927~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中国 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
4.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
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 共两党再次由合作走向对抗,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 支持下,发动内战,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最终推翻了 国民党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典例导悟 (2009年福建文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 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 需要( ) B.北渡长江
。由材料提供的信息是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的史
实,当时中国正处于如何维护和平建设国家的问 题。此时抗日已胜利,B错误;此时国民党还未发 动内战,C错误;D项中民主党派不是主要的政治 力量,也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变式训练 2.作为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蒋 介石有过一次难得的会见并合影(见右图),这次
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拆 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 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B正确。
答案:B
2.(2009年山东文综)一位同学在查阅《申报》时看到
以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
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 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 ,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 景是( )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课时练习20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课时规范练20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2018河南八市联考)1935年,蒋介石指示:“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川、黔两厂,并……不露形迹。
”这一指示在当时()A.加速了日本侵华步伐B.意在警惕中国共产党的力量C.导致了经济比例失调D.旨在服务民族战争2.(2018山西孝义模拟)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各省军政长官举行国防会议。
会后,除已在前线作战的地方部队外,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均奉命开赴抗日前线。
这反映了当时()A.国民党确立全面的抗战路线B.国民政府民族责任意识增强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国民党坚定了全国抗战的决心3.1940年,中国共产党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路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
”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的行动是()A.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C.组织徐州会战,阻止日军疯狂攻势D.发动百团大战,坚定抗战信心4.(2018湖南衡阳联考)国民党第14集团军在忻口战役后总结出14条经验教训,其中一条就是:“敌军战时待遇极优,不惯粗恶食用。
我应多配小分队深入敌后方扰袭,阻滞其输送,截夺其物品。
”这说明国民党()A.游击战术取得一定战果B.试图尝试机动作战战术C.反思并否定阵地战威力D.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5.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的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
……此为在战略构想上最大之错误。
”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习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中山期末考试·12)《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 A.甲午中日战争B.五四新文化运动C.全面抗日战争D.中华民国成立【答案】C [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但是达不到“亡国灭种”的程度,故A项错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材料中的民族意识觉醒无关,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中,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与材料中的民族危机、民族觉醒无关,故D项错误。
]2.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
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
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
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
得年仅三十有六。
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A.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B.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C.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D.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答案】D [A项可从《左权同志碑志》与“遽以英勇殉国闻”中体现;B项可从“作战几遍中原、清漳河战役”中体现;C项可从“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中体现;由“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中说明共产党对左权牺牲哀悼,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因此,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3.(xx·广东百校联考·16)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6-
3.(2016课标全国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 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关闭 统一战线 ”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 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 ,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日战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争的贡献,而不是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把‘亲日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派’‘长征时代’‘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得出 C.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 ,并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是损坏其团结抗日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积极性,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的时间是 1924—1927年,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抗 日,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故D项错误。 B
解析
关闭
答案
第三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13讲
真题体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5-
5.(2015课标全国Ⅱ,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 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 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 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关闭 B.转嫁战争负担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 ,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不属于“国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统区 ”,故A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 D.强化物资管制
A
解析 答案
第三单元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作业
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苏维埃”是从苏联引进的革命词汇,中共一开始认为其内涵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后来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的需要 B.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C.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D.筹建新中国的需要2.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这句话的依据是(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C.日本精心准备和策划并武装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D.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3.近年,在福建闽中的一些乡村,发现了众多红军标语:“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这些标语的落款为“红军/产”或“红共宣”。
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 )A.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B.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D.国共实现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这一战役(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5.如图照片反映的是中国某军队在一次战斗胜利之后缴获的敌军的旗帜等战利品,图右为战斗指挥者粟裕的题词:“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
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它反映了( )第5题图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D.中国战场实施战略反攻6.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练9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业
课练9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小题狂练⑨小题是基础练小题提分快1.[2019·江苏常州考试]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陆续在东北各地兴起,建立了上百支抗日游击队。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B.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C.已经赢得长征的胜利D.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答案:A解析: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和“不抵抗”政策完全相反,积极抗日,说明重视民族利益,故A项正确;中共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故B项错误;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故C项错误;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陕北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故D项错误。
2.[2019·吉林模拟]对下列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材料一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马占山在嫩江江桥抵抗日军,历时半个月,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对日军的第一次有力抵抗。
材料二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冯占海部义勇军浴血抗敌。
材料三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1935年39 105次,1936年3 617次。
A.东北人民为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支持和牺牲B.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是抗战的中流砥柱D.折射出了东北地区在中华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地位答案:D解析:正面战场形成于1937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启的是局部抗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抗战力量不只是共产党的,也有国民政府爱国官兵的,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在抗战相持阶段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抗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故D项正确。
3.[2019·广东韶关模拟]《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翔实说明。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课时练习1.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从东北大地到华北平原,从黄海之滨到淮河两岸,人民解放军在广袤的土地上同国民党军队展开大决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决战胜利的主要意义是( )A.保障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顺利实施B.为国共和平谈判的重启创造了条件C.开始扭转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的劣势D.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2.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图。
其中1946年“民主”一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3.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这一回答( )A.结束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C.表明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D.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进程4.谐剧是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下面谐剧片段讽刺的是( )A.晚清时期的君主专制B.民国初年的封建残余现象C.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D.国民政府的内战独裁政策5.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最大之错误”。
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6.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D.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7.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著名的“五一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苏维埃”是从苏联引进的革命词汇,中共一开始认为其内涵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后来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的需要 B.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C.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D.筹建新中国的需要2.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这句话的依据是(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C.日本精心准备和策划并武装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D.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3.近年,在福建闽中的一些乡村,发现了众多红军标语:“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这些标语的落款为“红军/产”或“红共宣”。
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 )A.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B.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D.国共实现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这一战役(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5.如图照片反映的是中国某军队在一次战斗胜利之后缴获的敌军的旗帜等战利品,图右为战斗指挥者粟裕的题词:“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
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它反映了( )第5题图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D.中国战场实施战略反攻6.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
这一指示( )A.有助于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B.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D.导致华北抗战态势发生扭转7.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
尔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几经苦战,……于(1942年)1月15日撤回到原驻防地。
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
”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A.扭转了华北抗战的战略态势B.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体现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精神8.“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用于研讨游击战;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
这表明( )A.国民党政府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B.当时国共两党加强了军事合作C.国民党政府认识到敌后游击战的价值D.国民党抗战战绩卓著9.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坚持抗日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10.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
”由此可见,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B.为苏联和美国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和胜利培训人才D.为国民党培训内战所需军事人员11.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12.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原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陆续接到指令:“隔而不围”“围而不打”“打谈结合、以打促和”,如需必打,则以步枪、刺刀和手榴弹,展开近战和肉搏、不得炮击。
此战是在夺取( )A.锦州 B.南京 C.徐州 D.北平二、非选择题13.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
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材料二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完成下列要求:(1)“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民国国歌中的一句。
“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
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14.2017年,教育部发函要求将现行教材中“八年抗战”的表述改为“十四年抗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
——摘自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材料二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由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与此同时,重庆还是国共合作的政治舞台、抗日运动的中心。
中国战区的建立,则使重庆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等城市一样,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指挥中心,重庆也由此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选编自何一民主编《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城市发展变迁研究》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重庆发展的表现。
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国际和国内因素。
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反映了中共对苏维埃的内涵加以发展,由最初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扩大到包括“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反映了中共进行民主革命联合的对象空前扩大,包括各阶级的爱国力量,且以“民族革命”为任务,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可见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在于适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故选C。
A、B、D联合的对象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力量不同,故排除。
2.B 【解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
早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了,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开始反抗日本法西斯,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二战的开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后,故D项错误。
3.C 【解析】材料强调的主旨在于红军试图劝说白军共同抗日,与土地革命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时期,抗日尚未提上日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中日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既要反对国民党又要反对日本侵略,故C项正确;北上抗日说明此时尚未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4.C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根据“1937年11月”“英勇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等信息可判断该战役为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A项错误;太原会战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故B项错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故C项正确;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故D项错误。
5.C 【解析】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中共军队统称红军,抗战时期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军队统称解放军,故C项正确。
6.A 【解析】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
1938年5月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材料中“长江局”、“鄂豫皖”和“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表明中共中央指示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以配合正面战场抗战。
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据材料“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可知此次是长沙会战,故排除A、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是淞沪会战,排除C;1942年的长沙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结束,打击了日军士气,增强了抗战的信心,故D项正确。
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国民党让各战区、各军事学校,研讨游击战,还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说明国民党政府认识到敌后游击战的价值,故C项正确;国民党政府一直坚持正面战场抗战,故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9.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属于抗战中的战略相持阶段;由“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伤亡人数的43%”可知,C项符合题意。
10.D【解析】本题考查内战的爆发。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为1946年,此时蒋介石积极准备发动内战,故选D 项。
11.B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地区。
根据时间“1946年”以及电文内容可以看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国民党发动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