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反校园欺凌教案6篇

小学反校园欺凌教案6篇

小学反校园欺凌教案6篇小学反校园欺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欺凌,掌握应对欺凌的方法及技巧。

2、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安全,培养其非欺凌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欺凌的品质。

结合教育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分别确定为:二、教学重点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非暴力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暴力的品质。

四、教学背景分析:1、我校总人数多,寄读学生多,学生之间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相差较大,易起摩擦,比起其他学校,更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当前,暴力文化泛滥,社会生活又多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对价值观还没定型,难以自我约束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为他们施暴于校园提供了鲜活的“榜样”3、中学生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不足,往往对校园暴力认识不够。

有的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时则显得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受家庭、社会影响,遇事冲动,遇到侵害时,可能选择以暴制暴五、教学准备:___六、教师准备:搜集反映校园暴力案件的.照片和文字材料,搜集因校园欺凌案而触犯法律的少年犯的悔过心声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学生准备:搜集身边的校园欺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八、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伴着《校园的早晨》的优美的旋律走进课堂,欣赏他们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照片,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和谐安宁与美好,接下来切入漫画,直接导入新课:然而,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似一双黑色的大手,它撕碎了校园的和谐安宁,让多少孩子心灵蒙上阴影,又让多少孩子从此走上不归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平安校园,拒绝欺凌”,直面暴力现象,寻求解决途径,让青春不再惊恐,让父母不再担忧!本环节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通过强烈的对比,初步激发起学生维护校园和谐,抵制校园暴力的情感,明确本课主题接下来就是进入新课,学会自护。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优质教案(通用5篇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优质教案(通用5篇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校园欺凌定义、类型、危害;如何辨别校园欺凌行为;预防校园欺凌方法和技巧;以及遇到校园欺凌时如何应对和求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校园欺凌概念、类型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辨别校园欺凌行为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掌握预防校园欺凌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校园欺凌能力。

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品质,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校园欺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辨别校园欺凌行为能力,掌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组校园欺凌图片,引发学生对校园欺凌关注。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行为是什?这种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什影响?”2. 新课内容(1)校园欺凌定义、类型和危害。

(2)如何辨别校园欺凌行为。

(3)预防校园欺凌方法和技巧。

(4)遇到校园欺凌时如何应对和求助。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视频,让学生分析视频中欺凌行为。

(2)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4. 例题讲解(1)讲解一道关于辨别校园欺凌行为例题。

(2)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辨别方法。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校园欺凌重要性。

(2)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共同营造和谐校园。

六、板书设计1. 预防校园欺凌2. 内容:(1)校园欺凌定义、类型和危害(2)辨别校园欺凌行为(3)预防校园欺凌方法和技巧(4)应对校园欺凌求助途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谈谈你对校园欺凌认识。

(2)列举三种预防校园欺凌方法,并说明原因。

全新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学教案(精选8篇

全新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学教案(精选8篇

全新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学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第四章“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应对”,具体内容包括:校园欺凌的定义与分类、校园欺凌的原因与危害、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遭遇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分类及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他人,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校园欺凌的分类、原因及危害;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案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校园欺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校园欺凌的定义与分类(2)校园欺凌的原因与危害(3)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4)遭遇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几个校园欺凌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校园欺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校园欺凌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2)列举至少三种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和技巧。

(3)如果你遇到校园欺凌,你会如何应对?2. 答案:(1)校园欺凌是指同学之间以言语、肢体动作、网络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威胁、恐吓、伤害等恶意行为。

分类有:言语欺凌、肢体欺凌、网络欺凌等。

危害包括:影响受害者身心健康、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影响校园和谐等。

(2)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和技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拒绝、寻求帮助、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等。

(3)遇到校园欺凌,应保持冷静,勇敢说“不”,寻求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帮助,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

预防校园欺凌教案(精选5篇

预防校园欺凌教案(精选5篇

预防校园欺凌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认识校园欺凌2. 校园欺凌的危害3. 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4. 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及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3. 教会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校园欺凌的定义、危害、防范和应对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与包容的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部关于校园欺凌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校园欺凌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危害以及防范和应对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几个校园欺凌的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校园欺凌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危害2. 防范校园欺凌的方法3. 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校园欺凌的定义及危害。

(2)列举至少三种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

(3)如果你遇到校园欺凌,你会如何应对?2. 答案:(1)校园欺凌是指同学之间以言语、行为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威胁、殴打等恶意伤害的行为。

危害:影响受害者身心健康,破坏校园和谐氛围,甚至导致犯罪行为。

(2)预防方法:树立尊重与包容的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向老师、家长反映情况;加强法制教育等。

(3)应对策略:保持冷静,勇敢面对;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及时向家长反映;必要时可报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教案(通用5篇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教案(通用5篇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及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同学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教会学生遇到校园欺凌时如何应对和求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重点: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危害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部关于校园欺凌的短片,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及危害。

(2)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感受。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各类校园欺凌。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对照检查。

六、板书设计1. 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危害及预防措施。

2. 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校园欺凌的认识。

(2)假如你遇到校园欺凌,你会如何应对和求助?2. 答案:(1)校园欺凌是一种恶劣的行为,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影响校园和谐。

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关爱同学,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

(2)遇到校园欺凌,要保持冷静,勇敢拒绝和反抗。

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同学求助,寻求帮助。

同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增强防范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实际操作练习。

拒绝校园暴力安全课教案(通用6篇)

拒绝校园暴力安全课教案(通用6篇)

拒绝校园暴力安全课教案拒绝校园暴力安全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拒绝校园暴力安全课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拒绝校园暴力安全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欺凌,掌握应对欺凌的方法及技巧。

2、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安全,培养其非欺凌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欺凌的品质。

结合教育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分别确定为:二、教学重点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非暴力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暴力的品质。

四、教学背景分析:1、我校总人数多,寄读学生多,学生之间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相差较大,易起摩擦,比起其他学校,更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当前,暴力文化泛滥,社会生活又多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对价值观还没定型,难以自我约束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为他们施暴于校园提供了鲜活的“榜样”3、中学生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不足,往往对校园暴力认识不够。

有的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时则显得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受家庭、社会影响,遇事冲动,遇到侵害时,可能选择以暴制暴。

五、教学准备:略六、教师准备:搜集反映校园暴力案件的照片和文字材料,搜集因校园欺凌案而触犯法律的少年犯的悔过心声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学生准备:搜集身边的校园欺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八、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伴着《校园的早晨》的优美的旋律走进课堂,欣赏他们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照片,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和谐安宁与美好,接下来切入漫画,直接导入新课:然而,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似一双黑色的大手,它撕碎了校园的和谐安宁,让多少孩子心灵蒙上阴影,又让多少孩子从此走上不归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平安校园,拒绝欺凌”,直面暴力现象,寻求解决途径,让青春不再惊恐,让父母不再担忧!本环节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通过强烈的对比,初步激发起学生维护校园和谐,抵制校园暴力的情感,明确本课主题接下来就是进入新课,学会自护。

防校园欺凌教案5篇

防校园欺凌教案5篇

防校园欺凌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防校园欺凌》主题展开,涉及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的第11课“拒绝欺凌,共建和谐”。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校园欺凌现象,了解其危害;学习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形式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使学生掌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共建和谐校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校园欺凌案例,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校园欺凌?它有哪些危害?2. 知识讲解(1)校园欺凌的概念、形式和危害。

(2)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3. 实践情景引入(1)呈现校园欺凌情景,让学生判断并说出原因。

(2)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此类事件。

4. 例题讲解(1)讲解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

(2)讲解应对校园欺凌的技巧。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校园欺凌的形式。

(2)让学生分享自己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经验。

(1)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校园欺凌的概念、形式和危害。

2. 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3. 共建和谐校园,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1)如何在学校中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现象?(2)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2. 答案:(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关爱学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2)保持冷静,勇敢说“不”;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学会自我保护,提高防范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 拓展延伸:(1)开展“防校园欺凌”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教案(通用5篇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教案(通用5篇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五单元“和谐校园,从我做起”,具体内容包括:校园欺凌的概念、危害及预防措施。

重点讲解第二章“校园欺凌的类型与识别”和第三章“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及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识别校园欺凌的能力,学会关爱他人,拒绝欺凌。

3. 教会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校园欺凌的类型与识别、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校园欺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校园欺凌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及危害。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几个校园欺凌的案例,让学生判断并分析。

4. 例题讲解:针对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类型和识别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校园欺凌现象。

6. 方法与技巧讲解:教授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六、板书设计1. 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及危害2. 校园欺凌的识别方法3. 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如何识别校园欺凌?(2)请举例说明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

2. 答案:(1)校园欺凌的识别方法:观察行为、了解背景、关注受害者的情绪等。

(2)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技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拒绝、寻求帮助、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校园欺凌的相关新闻、报道,提高防范意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心理素质,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处理;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预防校园欺凌方法与技巧的传授;4.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自觉抑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进行斗争。

2、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能够勇敢地与校园暴力做斗争。

3、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掌握与校园暴力做斗争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与校园暴力做斗争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学会巧妙地处置校园暴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情境体验、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学生思考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思考:1、什么是校园暴力?你遭遇过校园暴力吗?
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和课文介绍回答: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板书)
2、学生讨论:校园暴力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并归纳:校园暴力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板书)
3、校园施暴者的构成主要是些什么人?学生: 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爱歧视的学生;在家庭中缺乏温暖、关爱的学生;性格孤僻、心理压制,无处发泄的学生……
4、社会、学校、我们对校园暴力的态度?
校园暴力必须被制止。

想一想: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哪些对策?
学生回答。

(一)对策一:从受害者的角度想:
◆不要忍着不吭声: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

◆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

小讨论:
◆暴力容易发生的时间:上学或放学学生回家途中。

◆暴力容易发生的地点:偏僻地角落。

◆容易遭暴力袭击的对象:低年级学生,弱小的学生。

◆暴力发生后自助的方法:告诉老师、学校、家长或者公安机关;伤势严重的立即打120急救。

(二)对策二:从施暴者的角度想:
◆反思一下,值得吗?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处分甚至法律处罚,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

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

这么做,值得吗?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
◆学校有教导处,有法制校长,社会有治安管理机构,有公安机关等。

◆法制社会,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5、以案说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杀人狂魔马加爵
原云南大学学牛马加爵,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并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四名同学残忍地杀害。

经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定.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马加爵案例对我们有什么警示?
学生回答:
①校园不容暴力,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②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园防暴系统已刻不容缓;
④青少年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远离校园暴力。

二、面对校园暴力怎么办?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校中小学生有30%有过被校内、校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却很少有人主动采取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材料说明了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社会学校家庭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

(2)你认为应陔采取哪些正确方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生回答:
①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②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与其斗争;
③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
④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6、实践营地
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校园防暴系统。

三、小结: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