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角形的特性 1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郑静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特征2、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3、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教学重点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学难点会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教具准备三角板、多媒体课件、自制四边形(一根木棒)、小木凳学具准备数个塑料三角板、三角形、四边形、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孩子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自行车图片)。
请看大屏幕,这小小的自行车里有大秘密哦。
里面呀藏着数学知识呢.请孩子们用你们智慧的眼睛观察,聪明的脑袋思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答,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上台指)师:唉?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吗?是什么?(三角形,师点击课件,出现三个三角形)师:这小小的自行车为什么要用到那么多的三角形呢?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生举例)师:(及时调控)由此可见,三角形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把你观察到的三角形画下来好吗?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自己的绘画水平?(师让两生上黑板画,巡堂指导,画完后师一定要让学生做相应的展评。
)师:(学生展示图形)——(生逐一做出判断并说出原因,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把三角形的定义概括出来并完整板书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师引导生齐读定义)师:其实啊,对于三角形我们大家以前也接触过,它是平面图形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图形,那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能告诉老师一个三角形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吗?(生说,师在第一个学生画的三角形上标示出来“顶点,角,边”,有必要的话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师:非常好,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边。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范文第【1】篇〗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2、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三角板、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1、主题图导入找出主题图中的三角形。
学生自由汇报。
师:老师很高兴你们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2、学生举例说生活中的三角形。
师: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生:红领巾、房梁、自行车、交通标志牌、电视接收塔、高压线塔……3、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孩子!看来活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啊!那么设计师为什么对三角形情有独钟呢,那一定是三角形有它独特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评析: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三角形并不陌生。
所以教师以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引入课题,把时间节省到教学重点及难点的教学环节中。
】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探究新知:(一)、教学三角形的意义以及特征1、画三角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可你们会画三角形吗?(会)师:好!那我们来进行一场画三角形比赛,看谁画的三角形标准?(师生画三角形,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师将几副学生画的三角形在展台上展示。
(有错有对的)师:通过画三角形你发现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师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出示媒体解释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评析: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思考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1那么三角形究竟有哪些特点,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研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画一画,探索三角形的定义(1)师:请你画一个三角形。
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你能试着在你的三角形上标出来吗?在自己画的三角形里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画三角形,幻灯片出示各部分名称)(2)交流汇报:三角形都具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预设1: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3:由三条线段、三个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3)师:同学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到底谁说的更准确呢?别着急,老师先请大家帮个忙,判断老师邀请来的图形朋友是不是三角形好吗?(幻灯片出示下面图形)(4)全班交流,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学生汇报预设:图①不是,因为它有四条边。
图②不是,因为有一条边弯曲了,不是线段;图③不是,因为没有封闭起来;图④不是,有一条线段多出一部分了;图⑤是三角形;(5)师: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了,那么三角形的定义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看看三角形的定义。
你认为定义中那些词最重要?组织学生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师: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围成就是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2.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让学生给自己画的三角形标上字母,起个名字。
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图片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三角形,设计师为什么要把它们做成三角形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同学们拿出学具:四边形和三角形,动- 3展示并演出作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三角形的底上,然后平移三角板把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移到底所对的顶点上,然后画虚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80-81。
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理解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通过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过程,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在探究的基础上,理解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特别是会画直角三角形的高。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1)能直观感知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2)会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能过直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2、原型:三角板、若干三角形图片、拼图框架3、探究的问题:(1)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在三角形内做高?(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1、谈话交流: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2、欣赏部分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
3、生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老师也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
结合画三角形的过程,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4、老师用反例推翻学生不准确的说法,切入教学: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二)探究与解决一: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出示三条线段,提问:这是三角形吗?思考:把这三条线段怎样就能变成三角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训练与应用一:出示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不是的说出理由。
(四)探究与解决二: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仔细观察3个三角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3个角、3个顶点、3条边。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点及三角形的定义、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特点及定义。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处处发现数学知识,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请大家仔细看(播放视频)师:在这些当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地方?师:请你生:这些物体的支架都有三角形。
师:嗯,你观察得很仔细,请坐。
我们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三角形的特征(板书三角形的特征),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三角形的特性。
二、新授知识:师:三角形在你的心目中怎样子的呢?你能不能利用我发给你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师:同学们,做好了吗?你是怎样做出来的,请说生1:我用彩纸折的师:举给大家给一下,嗯,手真巧,请坐师:谁还想说?生2:我是画的师:嗯,很好,请坐生3:我是用铁丝制作师:嗯,请坐师:还有谁想说?生4:我是用木条拼的(固定左边两列同学用木条拼,)师:你来摆给全班同学看一遍,看他摆得怎样?师:对他摆得三角形,你满意吗?师:(师动一下三角形),你有什么想说的?生1:三角形必须连在一起,不分开师:有一个字用的特别好。
连师:你还想说什么?请说生2:三角形是封闭的师:看来啊,用小棒摆三角形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1:必须是封闭的师:还有想说吗?生2:三条边必须连在一起生3:两条线段的端点连起来。
师:数学上啊,把三根小棒像刚才我们说的意思,叫做把它围起来,意思就是连起来,它是封闭的。
师:要制作三角形,我们应该把三根小棒怎样?生:把三根小棒都围起来。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尺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课件、三角板、礼物盒(内含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作业单(每人2份)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出示盒子,摇一下)咦!里面有东西!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生答。
师:那让我们来摸摸他里面的东西,好不好?生答。
师:老师需要一位小助手蒙眼睛,谁愿意帮帮老师?准备就绪,宣布活动规则:将你摸到的东西大声地说出来并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大家能够根据他们的性质准确的认出他们,三角形大家也能够认出来,但是今天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学习三角形,看看三角形有哪些特性?(板书课题)二、情境导入师:大家在生活中见过三角形吗?生答。
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出示一组图片,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样三角形形状的东西一直陪伴着大家,你们知道吗?生答:红领巾。
师:没错,是红领巾(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就把同学们的红领巾画到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它有哪些特点(黑板上画三角形)。
三、探究新知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师:同学们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的三角形标出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展示)。
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三角形,你能看到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师:请同学们画出一个三角形。
5.1《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5.1《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四年级的孩子们,我知道他们对于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次的三角形特性,将会是他们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一节《三角形的特性》。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特性,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三角形的特性是这节课的重点,而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三角形模具、绳子、纸张等教具和学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个三角形模具,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三角形的形状。
然后,我逐一讲解三角形的特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自己体验和验证这些特性。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例题,让孩子们通过解答例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标注出三角形的各个部分,如底、腰、顶点等。
然后,我会把三角形的特性逐一板书在黑板上,以便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填空题和一道应用题。
填空题是让孩子们填写三角形的特性,应用题则是让孩子们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在学习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他几何图形的特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三角形的定义:在教学开始时,我通过展示三角形模具和实际物品,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的形状。
我强调,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且有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这个定义是理解三角形特性的基础,因此我会在课堂上多次提及并巩固这个概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边长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并为后续学习其他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三角形的特性还没有系统的认识,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掌握。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和内角和特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发现并验证三角形的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特性。
2.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主动探究三角形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励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课件、教具(如三角形模型、直尺、量角器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数学角,座位排列便于学生交流和展示。
3.学生准备: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三角形的小故事,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教具,呈现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解释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和内角和特性,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方法,验证三角形的特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研究,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二、设计理念三、教学目标:1.经由过程动手操作和窥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窥察、操作的本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讲授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讲授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纸、直角三角板,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谜语导入:据说---老师说咱们班的孩子上课特别爱思考、回答问题特别积极,本日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看准反应快?出示课件:师:没错,谜底就是咱们的老朋友――――三角形说道三角形,你想一想,在生活中那些中央见到过三角形?(真是一群擅长窥察的孩子们),是啊,三角形与咱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离不开三角形,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三角形的隐秘。
(出示课题,贴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认识图形:1、画三角形师:孩子们,你们能尝试着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吗?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学会倾听,也是研究的一种好方法)画完后认真观察并讨论,三角形有哪些部分组成?开始板书:(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提问:3―――4名学生,说一说顶点,边,角(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注意学生叙述的完整性:我们发现-----)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1)、在学生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师:大家回答的真好,既然三角形有(老师手试3)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这就是它各部分的名称,你能不能在自己的三角形上把他们标出来?2)、老师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师:真是一群爱探索的孩子,大家就自己学会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那咱们一起在老师的三角形上把他们标出来!(教师板书)师:真棒,看来大家已经和三角形成为好朋友了,那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帮老师判断一下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3、判断三角形的定义1、出示课件:师:原因?生:不直师:它是曲线,它应该是什么样的线?生:直师:手试让生说线段2、教师板书:贴:围成教师板书:贴:三条线段师:我们还可以说围成3、生:师:你看看你画的三角形两条线段都是几个端点相连贴: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师:大家说的这么多,根据你们刚才的判别,谁愿意来总结一下“甚么是三角形”4、出示定义:师: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齐读一遍师:孩子们上到这儿,你是不是对三角形的感觉又进了一步呢?4、用字母表示1、师:为了更轻易研究它,咱们用字母ABC为这个三角形定名名,那老师的这个三角形可就叫做三角形ABC?(板书)(当然它还可以叫别的名字,只需你喜欢)2、认各部分的名称师:那这个顶点叫做:顶点A(师动作比画、这个顶点叫做--)师:这条边叫做:AC边5.认识顶点和对边的关系师:孩子们,请认真观察,顶点A的对边是BC边(找4—5)人说同桌相互说一说(只说顶点与对边的对应)(二)画三角形的高认识三角形的高1、了解高师:同学们这么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师的身高是160厘米,你们说说老师的身高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出示圆锥:这个物体的高呢?直角三角板的高度是?总结:哦都是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对吗?这个三角形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师:谁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一说?师:那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请看大屏幕引出定义:三角形的高是从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概括三角形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唯一性,从而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3.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引入。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初步感知三角形。
2.出示三角形这一单元的结构图,使学生了解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后指出本节课重点研究三角形的特性。
(板书课题)。
二、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
1.研学活动:(1)中描出三角形。
(2)用直尺画出三角形。
(3)交流概括三角形概念。
2.展学----展学预设(1)一描:线段、首尾相连。
(2)一画: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3)概括:结合描和画三角形的过程,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3.追问: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
4.举例: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ABC。
给三角形起名字。
三、掌握三角形高和底得概念,会画三角形高。
出示研学提示,借助研学提示进行自学。
1. 研学提示(1)读一读、圈一圈:打开书60页,抓关键词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
(2)画一画、说一说:尝试给自己画出的三角形作一条高,和同桌说你的画法。
(3)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2.展学----展学预设(1)关键词:顶点对边垂线垂线段(2)注意画高是要用虚线,标清垂直符号相应的高和底。
(3)不同底边对应的高也不一样,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对的。
(4)当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时,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这条底边上的高恰好是另一条直角边。
四、三角形的稳定性1. 游戏研学(1)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学具袋,里面有若干长度相同的小棒,在单双两号组之间展开比赛。
5.1三角形的特性(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5.1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特点。
2. 学会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点?”来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三角形知识,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通过观察三角板,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
(2)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三角板、直尺和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并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4.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并尝试对其进行分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及其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
2. 三角形的特点:(1)有三条边、三个角;(2)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3. 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长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按角度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 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1)稳定性:三角形在平面内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2)应用:三角形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等领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特性。
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3. 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特性,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2.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理解,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彩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特性。
2. 新课: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特性,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3. 练习: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回家后自主完成。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特性。
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3. 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填写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特性。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特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特性,培养了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第【1】篇〗【教材与学情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本课时是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的过程,并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是典型的几何概念课。
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高及其画法。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第一学段的认识图形以及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直观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但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为了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特设计以下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学习的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
2.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和含义,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PPT课件、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明确课题。
1.生活实物引入概念。
欣赏生活中的,金字塔、跨河大桥、自行车、篮球架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形(板书揭题),相信三角形你们都已经很熟悉了。
你能从中找出了隐藏的三角形吗?先在脑子里描一描。
2.提出问题。
这些都是三角形,三角形都有怎样的特征?生: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板书)【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找三角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受数学的美。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三角形的特性课程目标:1.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2. 学会通过三角形的边和角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3. 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2.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1. 三角形的稳定性和边角关系。
2.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识别。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三角形的图形和例子。
2. 练习题或活动材料,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吗?谁能告诉我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其中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2. 展示三角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边和角。
3. 讲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4. 通过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三、三角形的分类1. 讲解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的边和角的不同,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2. 展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
3.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学会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四、三角形的稳定性1. 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是一种稳定的图形,不容易变形。
2. 通过实验或活动,让学生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如用三角形搭建结构等。
五、巩固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分类。
2. 强调三角形的稳定性和边角关系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三角形,并尝试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分类。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案第【1】篇〗《三角形的特性》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二、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讨论←→操作←→观察”的循环教学模式,让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
这节课属于几何知识概念课,在设计中应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足量的感性材料,每个概念都是让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五、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谈话,聊天,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板书:三角形)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随着学生说出示)(二)探究新知1.教学三角形的含义。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现在请你画一个三角形。
(2)展示一下自己画出的三角形。
(3)课件出示:教师:大家看,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课件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摆一摆、拉一拉的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
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概括、抽象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在充分操作、交流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三角性的唯一确定性,从而明确的指向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本质。
教学活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的特性。
一、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一)三角形的唯一性1.我们用若干根长度相同的小棒摆三角形和四边形。
摆一个三角形,再摆一个三角形,再摆一个三角形;摆一个四边形,再摆一个四边形,再摆一个四边形。
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摆出的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我们猜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可能相同)那我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就需要我们进行验证。
我们可以把摆出的三角形移动,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也就是无论怎么摆,摆出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角度确定形状,边长确定大小。
2.我们把摆出的四边形移动,发现它们不能重合,也就是摆出的四边形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
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角度发生了改变,形状会随之发生改变。
3.看来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了。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们用手拉三角形,使劲拉也拉不动,我们用手拉四边形,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了。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已经确定下来,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会完全确定了,不会再发生变化。
而四边形由于角度会发生改变,所以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会随之改变。
因此我们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8篇】《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还有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边上任意一点来画的,而三角形只能从顶点来画,所以正确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还有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
因此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理解三角形的意义,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流程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1、联系生活,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神秘的金字塔,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
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用手比划一下。
雄伟壮观的斜拉桥,现代高科技的产物。
你发现三角形了吗?在哪里?精美的赛车上有吗?师:从古至今,三角形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奥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模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模板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模板第【1】篇〗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
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范文第【1】篇〗第二课时三角形的特性(二)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的内容及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68题。
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道两点间距离的意义,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2、通过操作、观察,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掌握判断三条线段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4、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猜想验证总结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两点间距离的意义,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通过操作、观察,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3.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明。
他正从家里出发去学校。
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分别是怎么走的?生: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
第一条:家邮局学校第二条:家学校第三条:家商店学校师:哪条路最近?生:家学校的路最近。
师:为什么家学校的路最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板书)二、自主探究1、体验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
师:为什么大家认为中间这条路最近?生1:因为第一条和第三条路线拐弯了,绕远路,所以中间这条最近。
生2:我生活中这样走过,中间的这条路线最短。
生3:我在课本的图中通过测量得出中间的这条路线最近。
师:家、邮局、学校,我们可以看作三个点,你能发现它们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吗?生:观察情境图我们可以发现家邮局学校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其中家到邮局的距离+邮局到学校的距离>家到学校的距离。
师:家商店学校呢?生:家商店学校也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家到商店的距离+商店到学校的距离>家到学校的距离。
师:通过上面的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范文第【2】篇〗教学目标:1.在摆一摆、拉一拉的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指名回答)
师:(出示主题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师:说一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
2.师:同学们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师:大家看,在这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中,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
(小组讨论)
师:想不想把你们小组的意见给全班同学展示一下?
(组织全班交流,得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刚才同学们所发现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性。
(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你能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吗?并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指名到黑板上画、标,集体订下)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刚才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指名回答,相互补充。
)
师:请同学们对照刚才几个同学的说法,判断一下,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指名判断并说明判断理由)
师:现在你觉得怎样描述三角形的定义更准确?(组织讨论交流并形成结论:由
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如
果我们用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
师:如果换上不同的字母,怎么叫呢?(教师分别标上DEF 、FGH 等指名说说)
3.三角形的特性(1) 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师:(拿出平行四边形框架。
)用手拉动,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容易变形,不稳定。
)
(指导学生操作:去掉一条边,再扣上拼组成三角形框架。
)
师:再拉一拉有什么感觉?(请一名学生上前演示)(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2) 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特性。
师:正是因为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所以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广泛。
(出示例2主题图,找出各图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说一说它们3 7 1 4
5 6 8
2
有什么作用?)师:谁能想一个办法使活动的四边形拉上去不易活动呢?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
4.教学三角形的高和底。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书81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师:谁来说一说?请你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师: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很多知识,下面我们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巩固一下。
1.填空: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角。
2.请画出每个三角形的一条高。
(教材86页第1题)
(订正直角三角形的高时使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以分别当作底和高,也可以以斜边为底画高。
重点订正第三个三角形高的画法,让学生说说怎样来画这条底边上的高。
)
3.学校的椅子坏了,课件演示,怎样加固它呢?(教材86页第2题)
4.小明画了三角形的一条高,你说他画的对吗?为什么?
5.口答:
上面的三角形中,以AB为底边的高是(),我还能找到以()边为底边的高是()。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还想了解和三角形有关的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