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体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②方法论:立足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同时要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0、真理 ①真理的客观性 A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
基本属性。 因为: 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C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
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 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 即只有一个真理。
②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 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1、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观存在
注意三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 的意识而存在;具有可知性。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 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 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 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高度的革命热 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7、实践 ①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
一切物质性活动
注意: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 观事物位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的特点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哲学生活复习第二单元课件

哲学生活复习第二单元课件

联系
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 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
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
杀世界的物质性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提示 (1)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 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 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 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内容
物质
意识
能动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动作用
树立正确的意识
能动地改造世界
与物质、 与静止的 关系
运动
含义
普遍性与 客观性
规律
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
主观能动性
相结合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线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考点展示]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
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 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1~2题。
• 1、这里的“客观实在”是(D )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 C.所有有形的物体
•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认识论(实践观)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 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把握唯物论体系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备课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备课ppt精品课件

学根源是相对主义。
(2)幽默故事分析 古代有一个希腊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未还。债主来讨债,
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 这个我。因此,我不欠你债。”债主一听,鼻子都气歪了,于 是动手打了他。借债的被打后,把债主扭到法院,法官问债主: “你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说:
“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因此,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 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上升性)俱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 拓创新,与时俱进。
第一课第三节第一框:主观必须符合 客观,坚持从实际出发; 第一课第三节第二框:了解国情,立 足国情。
“ 四 大 论 证 ”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飞矢不动” “二分法” “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
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关系的错误认识
2. 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定义解读 相对主义: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 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客观性的思维方式。其特征是 片面强调现实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 诡辩论:诡辩论者往往认为,认识对象的存在是相对的, 没有质的稳定性,因此也是没有质的区别的。诡辩论的哲
我并未打人。”法官一听,觉得双方都讲得有道理,不知 如何是好。
请用有关运动的哲学观点分析上述材料。
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陷入诡辩论和 相对主义。
( 3) 生 活 相对静止 场 景 模 刘 德 如 拟 华 果
……
年 龄 、 容 颜
……
绝对运动
教学建议
——典 型 课 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知 识 目 标 其 他 目 标 学 情 真理是客 了解真理的含义 提高区分真理与谬 对真理客观 观的 及最基本属性 误的能力;“树立 性特别是只 真理是具 懂得真理是具体 错误并不可怕,可 能有一个真 怕的是不能正确对 体的有条 的、有条件的 理表示怀疑; 待错误”的态度; 件的 明确认识是在不断 把真理神圣化, 向前发展的,追求 绝对化,认为 追求真理 理解认识的反复 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既然真 是一个过 性、无限性与上 境的过程的信念。 理只有一个 程 升性 就无需发展了。

高三《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一轮复习课件

B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 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 稳中求进主要体现了 •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 B.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 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
A
•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蕴含的哲 理最确切的是( ) • 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 B.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 C.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 •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运用:既要…又要…
2010年11月1日零时,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 准时点。通过开展这次人口普查,可以查清2000年以 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 变化情况。这些信息将为国家制定和完善人口和计划 生育、教育、养老、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政策提供非常 重要的依据,最终会使每一个参与普查的人受益。比 如,分年龄段人口数据告诉我们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 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顾,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规划 学校和老年人服务设施等。
例2.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 济, 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 工不富”的经验,建立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 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 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 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 果树、中药材,饲养起了牛、羊、家兔等,经 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之上,他们又 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了贫困, 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的?
பைடு நூலகம்
3、意识的作用:
2)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1)表现在“认识世界”上: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表现在“改造世界”上: (1)指导 (2)调节和控制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要点详解】
②什么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的具体形态指各种具体事物,它们既有“客观实在” 这一共性,又有其个性(形状、色彩各异等)。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 属性是运动。 ④马哲物质观的意义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 限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客观实在” 克服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缺陷 (将物质混同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必然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 击)
错题笔记
易错点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
识,不再具有客观性。 【例】(2008·四川)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 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
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学以致用的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复 习
《生活与哲学》基 本 框 架
一、哲学生活的智慧 哲学的一般知识、马哲
(1、2、3)
二、把握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
(4、5)
(辨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6 )
三、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唯物) 辨证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 界 的 物 质 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1)基本内容: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 产生的。 结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规 律
客观性 和普遍性 ②、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 方法论 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要求 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如 何 按 规 律 办 事
尊 重 客 观 规 律 与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原 理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2、 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对 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更好 地充分地发挥。 4、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1、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 规律结合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反对片面地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 和客观条件制约的主观唯心主义。 3、反对片面强调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不注意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懦夫、懒汉消极无为的思想。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涵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与 物 质 的 关 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内在 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错误。 方法论要求:要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割裂物质与运动联系的错误观点。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 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联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 的运动。 系 2、物质世界是 绝对运动 和 相对静止的统一 。 3、只承认静止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 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则会导致相对主义 和诡辩论。
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 违背规律,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1、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 2、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 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造福于人类; 3、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4、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 转移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 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 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 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
运 动
与 静 止 的 关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是 什 么
规 律
客 观 性
(1)事物固有的联系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 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 (2)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规律是通过现象来 表现的,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能够被人的感觉 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无法直接感知。如种瓜得瓜是现象,背后 隐藏的遗传才是规律。 (3)事物必然的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 确定的联系,有的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偶然联系。 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 (4)事物的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 易逝的联系。
方法论 要求
世 界 的 物 质 性
自然界 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 是物质的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从产生上看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具有客观物质性。 从存在上看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受客观规律 的制约。 从发展上看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什 么 是 物 质
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 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 出来的共性,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 ② 物质的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能被人们感觉、思维、认识,而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 ③ 要明确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是对 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物质和具体的 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 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