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缝针的选择
外科手术缝合线、缝合针、持针器及单纯间断连续缝合、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免打结缝合、减张缝合骨科缝合选择

外科手术缝合线、缝合针、持针器及单纯间断缝合、单纯连续缝合、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免打结缝合、减张缝合等骨科缝合方式选择缝合基本原则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
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
注意缝合处的张力: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
缝合线和缝合针选择要适宜。
缝合线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用于伤口结扎、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一种特殊用线。
根据其生物降解性能可分为: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
在骨科手术切口除了肌腱、韧带的修复应选择惰性很强的不可吸收材料外,基本推荐选择含抗菌剂的可吸收缝线,以减少植入物(缝线)造成的感染和丝线造成的异物反应。
缝线规格。
缝线的规格以数字表示,规格表示缝线的直径,0 号线以上,数码越大,缝线越粗。
如 4 号线比1号线粗,且抗张强度亦越大。
一般有 1-10 号线,0 号线以下,0 数越多,直径越小,抗张强度越低。
缝线结的抗张强度是指其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力度(以磅表示),有关组织抗张强度是外科医师选择缝线型号和抗张强度的先决条件。
缝线的抗张强度不需要超过组织的抗张强度,但至少应与其所缝合的正常组织等强。
缝线材质。
目前国内外科缝合主要采用以下材料:(1)丝线:应用广泛,价格便宜且结实,使用方便,还占领着大部分手术缝线市场,但吸收周期超过 1 年,属于不可吸收范围。
(2)羊肠线:羊肠线为传统的可吸收手术缝线,由于羊肠线本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已逐渐被取代。
(3)聚乙交酯(PGA)和聚乙交酯丙交酯( PGLA)类可吸收缝线: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牢靠的固定作用,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4)单纤维与多纤维缝线:单纤维缝线在穿过组织时所遇阻力较小,且可避免细菌在上附着,适用于血管外科或污染伤口的缝合。
单纤维缝线易于打结,但强度较低,如果在结扎过程中发生缝线折叠或卷曲都会导致缝线断裂。
缝衣服的方法

缝衣服的方法摘要:一、引言二、缝衣服的基本方法1.手缝法2.缝纫机缝法三、不同材质衣物的缝制技巧1.棉布衣物2.丝绸衣物3.毛料衣物四、缝衣服时应注意的事项1.缝线选择2.缝针选择3.缝制顺序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线迹不整齐2.缝合不牢固3.衣物变形六、缝衣服的实际操作步骤1.准备工具和材料2.剪裁衣物3.缝合部件4.缝合成品七、结论正文:一、引言缝衣服是生活中必备的技能,无论是修理破损的衣物,还是为亲朋好友制作礼物,掌握缝衣服的方法都能派上用场。
本文将为您介绍缝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您轻松成为缝纫高手。
二、缝衣服的基本方法1.手缝法手缝法是传统且简单的一种缝制方法。
首先,将线穿过针眼,然后沿着预定的线路缝制。
手缝法适用于修补衣物、拼接布料等。
2.缝纫机缝法缝纫机缝法是现代家庭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将线穿过缝纫机,调整缝纫机速度和针迹宽度,然后沿所需线路缝制。
这种方法效率高,适用于批量制作衣物。
三、不同材质衣物的缝制技巧1.棉布衣物棉布衣物较为柔软,缝制时可用手缝法或缝纫机缝法。
注意线迹要整齐,缝合牢固,以免衣物变形。
2.丝绸衣物丝绸衣物光滑细腻,缝制时应选用细线,采用较小的针迹。
为防止磨损衣物表面,可在缝制前涂抹一层薄薄的浆料。
3.毛料衣物毛料衣物较为厚实,缝制时需用粗线,并根据衣物款式选择合适的针迹。
注意缝制顺序,先缝合较薄的部位,再缝合较厚的部位。
四、缝衣服时应注意的事项1.缝线选择根据衣物材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线材,如棉线、丝线、毛线等。
2.缝针选择根据衣物材质和缝制方法选择合适的针。
如细针适用于薄料,粗针适用于厚料。
3.缝制顺序合理安排缝制顺序,先缝合较薄的部位,再缝合较厚的部位,以免造成衣物变形。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线迹不整齐:调整针迹宽度,保持线迹匀称;缝制过程中保持手势稳定,避免抖动。
2.缝合不牢固:检查线迹密度,适当增加线迹数量;使用粗线和牢固的缝合方法。
3.衣物变形:缝制过程中注意保持布料张力,缝合完成后适当熨烫,以恢复衣物原型。
手术缝针分类

手术缝针分类
手术缝针是外科手术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重要工具。
根据其形状、材料和用途,可以将手术缝针分为多种类型。
1. 直针: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手术缝针,它的形状为一根细长的直杆,头部有一个小环。
直针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手术,如皮肤缝合等。
2. 弯针:这种手术缝针的头部呈钩状,适合用于深部组织缝合。
弯针有不同的弯度,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弯度。
3. 双钩针:这是一种特殊的手术缝针,其头部两端都呈钩状,适用于一些需要缝合的组织较厚的手术,如心脏手术。
4. 缝线:缝线是手术缝合的另一种重要工具,它通常由天然或合成材料制成,如丝线、尼龙线等。
医生可以根据手术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缝线。
5. 自吸收缝线:这种缝线具有自吸收的特性,可以在手术后自行分解吸收,不需要再次手术取出。
这种缝线通常用于短时间内需缝合的伤口。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手术缝针和缝线类型。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缝针和缝线,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1 -。
医用手术缝线标准

医用手术缝线标准
医用手术缝线是医疗器械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它的作用是缝合伤口,帮助伤口愈合。
在手术缝合中,缝线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
医用手术缝线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选择
医用手术缝线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和耐受性。
目前常用的材料有天然丝、合成丝、聚酯线、聚丙烯线等。
其中,天然丝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但易受到细菌感染;合成丝和聚酯线的生物相容性较差,但不易受到细菌感染;聚丙烯线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
2. 直径选择
医用手术缝线的直径应该根据缝合部位和伤口大小选择。
一般来说,直径越细的缝线适用于细小的伤口,而直径较粗的缝线适用于较大的伤口。
同时,直径也与缝合强度有关,粗直径的缝线缝合强度更高。
3. 强度选择
医用手术缝线的强度应该根据缝合部位和伤口大小选择。
一般来说,需要承受较大张力的部位适用于强度较高的缝线。
例如,缝合皮肤时,需要使用较高强度的缝线,以确保伤口愈合后不会出现裂开现象。
4. 抗菌性能
由于手术后容易感染,医用手术缝线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菌手术缝线有银离子抗菌线、氧化锌抗菌线等。
5. 使用方法
医用手术缝线应该在无菌条件下使用,以避免感染。
在使用前应该对缝线进行消毒处理,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针头和缝合方法。
总之,医用手术缝线标准是保障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医务人员在手术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
临床手术缝线选择标准及不可吸收缝线和可吸收缝线分类、用途、优缺点及用途

临床手术缝线选择标准及不可吸收缝线和可吸收缝线分类、用途、优缺点及用途手术缝线选择标准手术缝线是在外科手术中,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
用于组织缝合可以保证伤口闭合,支持其愈合,减少感染几率。
手术缝线选择应该尽量选择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小的无菌单股可吸收线。
缝线常用 USP标准与 EP标准,对于USP标准:用 N/0 表示,N 值越大,表示缝线越细,但需注意,其不表示缝线具体直径的大小;对于 EP 标准:单位为 0.1 mm,数字越大,表示缝线直径越粗。
市面上手术缝线多采用USP标准,USP标准又和中国传统缝线规格有差异。
不可吸收缝线1. 丝质手术缝线:由蚕茧的连续性蛋白质纤维制成,为多股编制而成,分线团和线束两种包装。
优点:价格低廉,容易消毒,使用方便,打结结实;缺点:刺激组织产生炎性反应。
用途:主要用于缝合皮肤、皮下或体内结蹄组织、肌肉层等2、尼龙手术缝线:及聚酰胺纤维,简称 PA 线或锦纶线,分单丝尼龙线和多丝尼龙线,又分带针和不带针两种。
优点:张力强度高,植入体内后很少有组织反应,具有极佳弹性;缺点:在人体每年以15-20% 速率水解。
3. 聚丙烯缝线:单股合成缝线,是心血管外科首选缝线。
优点:被植入组织后保持永久的张力强度,手感顺滑,易于打结,很少有组织阻力感,可提供牢固的线结保障。
用途:心血管外科如血管吻合、神经吻合、冠状动脉远端吻合、换瓣手术等操作,可用于整形外科如皮肤缝合及皮内缝合等。
可吸收缝线1.天然吸收性缝线-肠线:以羊肠粘膜下层或牛肠浆膜为原料。
含 90% 胶原,经铬盐溶液处理后成为铬制肠线,可对抗体内各种酶的消化作用,可将吸收时间延长至 90 天以上。
2.聚乙醇酸缝线:为羟基乙酸的聚合物,属于多股编制缝线。
优点:特殊的涂层,柔软光滑,容易打结,无毒性、无胶原性、无抗原性、无致癌性,组织反应低。
2.聚乳酸羟基乙酸缝线:为多股编制,其又可分为快吸收类和保护类。
外科手术中选择缝线及缝合方法的思考

缝线
缝 线的作用
SUTURE
伤口愈合需要—
对合组织,直到伤口开始愈合 在切口闭合后,提供伤口愈合所需强度 在伤口完全愈合后可以被吸收,使体内不留异物 尽量减少组织愈合的疤痕形成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缝线的规格
中国缝线规格
• 美国药典 USP:
• 公制 Metric(=1/10mm):
外科手术中选择缝针、缝线及缝合方法 的思考
• 缝针 :
缝合材料
⑴ 三角针(皮针):用于缝合皮肤、肌腱等坚韧 组织
⑵ 圆形针(圆针):用于缝合腹膜和内脏组织
圆针
三角针
缝合材料
• 缝线 ⑴ 可吸收缝线:主要有羊肠线和各类型的人工
合成的薇乔线 ⑵ 不吸收缝线:常用的有丝线、棉线、金属线
、尼龙线、涤纶线等。
国际规格
缝线的型号:表示缝合材料的直径。
国内规格
4/0
0号
3/0
1号
2/0
4号
0
7号
1
10号
缝线的选择
1、缝线强度能维持到组织恢复足够的力量。
2、永远无法恢复到术前力量的组织,选择能长期维 持强度的缝合线
3、能够迅速愈合的组织,理想的缝线是:张力失去 速度与组织恢复力量的速度同步,且能被组织完全 吸收,一旦伤口愈合后,便不复存在异物
缝线分类
单股 多股编织
The Ideal Needle-理想的缝针
• Strength 强度 – made of high quality stainless steel • Stability 稳定度 – stable in the grasp of a needle holder • Sharpness 锐利度– sharp enough to penetrate tissue
小动物眼科针线缝针和缝线的选择

小动物眼科针线缝针和缝线的选择一、使用缝线的目的安置小动物眼科针线缝线的目的在于帮助切口或创口获得一期愈合,尽快地、尽可能完全地恢复到手术和受伤前的状态。
这就要求安置缝线时做到准确,做到无损伤,这就要求使用的缝线既能保证切口或创口的准确愈合,又能为组织很好的耐受。
医师必须对每个病人进行估计,假如病人有慢性病,如患贫血,糖尿病,或正在做放疗,化疗,则切口或创口的愈合常是延迟的。
医师必须熟知各种缝线的特点,例如普通肠线易于吸收,但可引起明显的组织反应;不锈钢缝线组织反应极小,但难于操作。
在保证组织缓慢愈合时,例如角膜创口的愈合,使用非吸收性组织反应小的尼龙小动物眼科针线缝线则有着明显的优点。
医师必须根据切口和创口的部位,长短,深浅来决定缝线的种类和缝的粗细。
理论上不用缝线,切口即愈合为最好。
实际上在眼科手术中,不用缝线,切口就能愈合且达到解剖复位是难于做到的。
这里就有--个选择问题,医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种类和粗细最合适的缝线。
二、理想缝线的标准一种理想缝线,应达到如下标准:1.小动物眼科针线缝线的张力强度足可牢牢地固定组织,使切口始终不裂开。
2.弹性适度,容易弯曲,便于操作和打结,缝线不离断,线结牢靠。
3.缝线柔韧,缝线末端无刺激,不造成病人不适感。
4.容易穿过组织。
5.缝线易于见到。
6.组织完全愈合时,缝线也全部被组织吸收。
7.无炎症反应。
8.缝线压于针孔中成为-一体性。
很明显,没有种缝线可满足这里所列的所有标准,医师只能选择最能满足需要的缝线。
三、小动物眼科针线缝线的粗细与编织较细的缝线更易穿过组织。
较粗的缝线更易引起组织炎症反应,且易使组织扭曲和变形。
缝线编织即增加张力,编织的缝线更易打结,且结更牢靠。
但抽出组织时不如单股容易,搓过以后有自发散开倾向。
编织缝线间隙可能起着液体渗出和细菌通道的作用。
目前人工合成缝线多为单股,丝线则一般为编织的。
四、可吸收性缝线与非吸收性缝线1.可吸收性缝线:肠线,胶原线是可吸收性缝线,人工合成的Vicryl 和聚乙醇酸亦是可吸收缝线。
缝针、缝线选择及缝合打结评分标准

熟练度,左右手配合
满分 得分 (分) (分)
5 5 5 3 3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5 100
第一针:单纯间 断缝合 (15)
单纯间断缝合,缝合正确 结扎方法正确,牢靠 剪线方法正确
边距 0.5 cm,针距 1 cm,线头 1 cm
器械持执方法正确
第二针:连续缝 合 (15)
连续缝合,缝合正确 结扎方法正确,牢靠 剪线方法正确
边距 0.5 cm,针距 1 cm,线头 1 cm
器械持执方法正确
第二针:间断垂 直褥式内翻缝合 (15)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缝合正确 结扎方法正确,牢靠 剪线方法正确
边距 0.5 cm,针距 1 cm,线头 1 cm
器械持执方法正确
第二针:间断垂 直褥式外翻缝合 (15)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缝合正确 结扎方法正确,牢靠 剪线方法正确
边距 0.5 cm,针距 1 cm,线头 1 cm
项目 (分) 戴手套(5) 缝针选择(5) 缝线选择(5) 穿针 (10)
缝合(60)
其他 总分 裁判签名
表 3-1-6 缝针、缝线选择及缝合打结评分标准
具体内容及评分细则
正确戴手套
正确选择缝针
正确选择缝线
持针器夹针后 1/3 处
穿针时针尖朝外
持针器夹好针后再穿线
穿针后留短线长短合适
器械持执方法正确
眼科显微缝线介绍及缝合方式

聚乙醇酸PGA, 丙交酯, 乙交酯 张力强度可维持14~21天, 60~90天完全吸收
缝线的材质
不可吸收缝线
➢ 棉线 / 丝线 吸收缓慢: 丝线1年失去大部分抗张强度, 2年组织内通常找不到
➢ 尼龙 抗张强度大, 组织反应小, 特别适用于减张缝合和皮肤缝合体内每年水解
➢ 不锈钢丝 可用于腹壁, 胸骨缝合, 减张缝合, 皮肤缝合等 优点: 抗张强度大, 组织反应低 缺点: 操作困难, 可能切割或撕裂组织, 断裂
缝线的涂层
非吸收性外科缝线涂层 a. 固体蜜蜡 b. 液态蜜蜡 c. 聚脂类涂料 d. 蜡和硅酮混合物
➢ 所用涂层使缝线变粗而不增加强度,其目的是为了使缝线不散和表面光滑等作用。 ➢ 涂层应无毒、无刺激性。一般使用白蜂蜡
15%~20%。单股尼龙缝线有恢复其原来的直线状态的倾向(“记忆”特性),因 此,与编织的尼龙缝线相比,结扎时应多打几次结,以确保安全可靠。(90,10-0)
➢ 聚丙烯 不易被组织酶类降解。组织反映轻微,抗张强度可在体内维持达两年 之久。与其他类型的单纤维缝线相比,打结更为平稳、牢固。
➢ 聚酯 是由经处理的聚脂纤维紧密编织而成的多纤维缝线,较天然纤维更强韧, 使用前湿化也不致削弱其强度,组织反映轻微。聚脂纤维缝线是缝合人造血 管的最佳材料。聚脂纤维缝线能持久地保留在体内,
概述
外科缝合线一般是植入人体的,属3类无菌医疗器械,但不是植入医疗器械。
缝线的基本要求
1.抗张强度均匀、牢固,线号和抗张强度相适宜 2.缝线直径均匀、光滑、不褪色、不拖拽组织 3.缝线质软,手感好,缝合、打结下滑容易,持结性能良好 4.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及污染 5.无刺激、无毒性、无热源,与人体组织生物相容 6.吸收性缝线性能可靠 7.避免体内的排异反应、非感染性炎症及其他一些不良影响 8.无菌,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单根包装,拆开即用
手工缝制的三种基本方法

手工缝制的三种基本方法简介手工缝制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巧,通过使用针和线将布料、皮革等材料缝制在一起。
它是一种具有历史渊源的技能,被广泛用于制作衣物、配件和家居用品等。
本文将介绍手工缝制的三种基本方法,包括针线结构、缝合技术和装饰手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讨论。
针线结构1. 针的选择在手工缝制中,不同类型的针适用于不同的缝制任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针类型:•直针:适用于一般的缝制任务,具有直而尖锐的尖端。
•圆针:适用于缝制圆形或曲线形的线迹,比直针更容易控制。
•塔针:适用于缝制皮革或厚度较大的材料,具有钝圆的尖端。
•绣花针:适用于进行绣花或刺绣的细致任务,具有圆尖或扁尖。
2. 线的选择线的选择取决于缝制任务的材料和用途。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线类型:•棉线:适用于一般的缝制任务,柔软但耐用。
•高强度尼龙线:适用于缝制皮革或需要额外强度的任务。
•丝线:适用于绣花或对线的外观质量有要求的任务。
•弹性线:适用于需要有弹性的缝制任务。
3. 缝线结构在进行手工缝制时,常用的缝线结构有以下几种:1.直线缝:将两块材料沿着边缘直接缝合,适用于简单的补丁或接缝任务。
2.锁边缝:使用一条直线缝制,同时通过附加的偏移线迹使边缘不易脱开。
3.针刺缝:使用针刺线将两块材料同时穿过,适用于艺术性的装饰任务。
4.双针绣缝:使用两个针和线交替进行缝制,适用于皮革制品和装饰性缝线。
缝合技术1. 简单缝合简单缝合是最基本的缝合技术之一,适用于缝制直线和平直的边缘。
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两块材料放在一起,确保边缘对齐。
2.使用合适的针和线,从一侧开始将线穿过两块材料。
3.从另一侧穿过线,形成第一个缝针。
4.重复以上步骤,沿边缘缝制直线。
2. 盲缝盲缝是一种隐蔽的缝合技术,适用于需要隐藏缝线的任务。
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从底部将针插入材料中,仅穿透一小部分。
2.从一侧穿过线,捕捉材料中的一小部分。
3.从另一侧穿过线,形成第一个缝针。
4.重复以上步骤,沿边缘缝制直线。
外科缝针的种类

外科缝针的种类外科缝针的种类缝合是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缝合所使用的针和线材也是至关重要的。
外科缝针的种类有很多,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优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科缝针及其特点。
一、切开式缝合针切开式缝合针通常用于较大的伤口或手术切口,它们通常比其他类型的缝合针更长、更粗。
这些针头为三角形,具有锋利而尖锐的尖端,可以轻松穿过皮肤和组织。
切开式缝合针通常用于需要在深层组织中进行缝合或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皮肤张力的情况下使用。
二、轻型切开式缝合针与传统切开式缝合针相比,轻型切开式缝合针更薄、更短,并且具有较小的三角形头。
这些特点使得它们更适合于较小伤口或手术切口,并且可以减少组织损伤和疼痛。
三、圆锥形补片式缝合针圆锥形补片式缝合针通常用于皮肤切口或伤口的缝合。
它们具有一个平坦的、圆锥形的三角形头,可以轻松地穿过皮肤,而不会引起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这些针头通常比切开式缝合针更短,因此对于较小的切口或伤口来说更为适用。
四、反弯曲式缝合针反弯曲式缝合针具有一个特殊的设计,可以使其在穿过组织时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
这些针头通常比其他类型的缝合针更长,并且具有一个弯曲的尖端,可以使其在穿过组织时更加平稳和轻松。
五、自吸收型缝线自吸收型缝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线材,它可以在手术后自然分解和吸收。
这种线材通常用于需要长时间内保持皮肤张力或需要在深层组织中进行缝合的情况下使用。
自吸收型缝线有多种不同类型和厚度可供选择。
六、非自吸收型缝线与自吸收型缝线相反,非自吸收型缝线不会在手术后自然分解和吸收。
这种线材通常用于需要长时间内保持皮肤张力或需要在深层组织中进行缝合的情况下使用。
非自吸收型缝线有多种不同类型和厚度可供选择。
七、单股缝线单股缝线是一种由单个细长的纤维制成的线材。
这种线材通常用于需要较小的切口或伤口的情况下使用,因为它们比其他类型的缝合材料更容易穿过组织,同时也更容易操作。
八、多股缝线与单股缝线相比,多股缝线由多个细丝捻合而成,因此更加结实和牢固。
制衣基础:服装缝针缝线的选择技巧

制衣基础:服装缝针缝线的选择技巧平常我们所说的缝纫是指用缝线将衣片连接起来或在衣片表面绣上一定的装饰花纹。
要达到完美的缝制效果,除要求缝纫机本身性能良好,操作者技术熟练外,还要求缝针、缝线、缝料三者规格匹配。
缝针是缝纫机的重要成缝机件,机针的品种仅国产的就有几百种。
机器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机针的选用,不同性质的机器要配备不同型号规格的机针,如平缝机使用96’1型或88’1型机针;包缝机使用l8’1型机针等。
不论哪种型号机器,缝制过程中都要根据缝料的性质和厚薄选好机针的规格即针号。
一般地说,供纺织品及针织品用的机针,其针尖均磨成圆锥形,缝纫皮革及其相似的缝料时则采用特殊形状针尖,如矛尖、菱尖、反捻尖等,目的是增加机针强度,取得良好的缝纫效果。
机针的选择条件如下:1.在考虑机针本身的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用较细机针。
2.厚料的穿刺阻力大,为防止断针应选择稳定性强的较粗的机针,而且较粗的机针不易刺伤较粗的缝料纤维。
3.薄料的穿刺阻力小,为防止缝料出现针洞,影响缝料外观,可选择较细的机针。
4,缝针应光滑,无尖刺锈斑,针尖钝度适当,防止损坏缝料纤维。
缝针的规格选好后,再选择缝线。
缝线有钝棉、涤棉、混纺、涤纶和人造丝等,一般由两股、三股、四股、六股单纱捻合而成,加捻的方向可分为s捻和Z捻两种。
平缝机一般采用Z捻缝线,质量好的S捻线在其它缝纫机上也可应用。
棉缝纫线缝纫性能好,但在洗涤时收缩要比合成纤维线大,其强力、耐化学性及磨损性比合成纤维也差,高质量的丝光棉线价格昂贵,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棉缝纫线。
短纤维涤纶缝纫线成本低,缝合稳定性、耐久性及缝纫性优良,因此它适合于所有常规的服装缝制。
包缝机所用缝线一般为棉线,但由于目前棉纤维成本高,故现一般用涤棉线代替。
在选择缝线的粗细时应首先考虑细缝纫线的使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锁式线迹缝纫机梭芯容积有限,使用较细的缝纫线可容纳更长的缝纫线,节省换梭时间可得高工作效率。
缝线缝针的选择[整理版]
![缝线缝针的选择[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a50c2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a.png)
手术缝针与缝线的选择手术缝针:一般手术缝针分针尖、针身及针孔(针眼)。
按针尖形状分圆形及三角形两种,按针身弯曲度分为弯形、半弯形及直形。
各类缝针亦属于精密器械。
手术选用缝针时,依身体组织、脏器及血管等的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
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依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的弯曲角度。
三角形缝针穿过组织时易撕裂组织,故多用在坚韧的结缔组织和皮肤。
现在用的缝针种类很多,将目前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1.圆形缝针:主要用于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如腹膜、胃肠道及心脏组织,穿过时损伤小。
2.三角形缝针:适用于坚韧的组织,其尖端是三角形的,针身部分是圆形的。
3.三角形角针:针尖至带线的部位皆为三角形,用于穿透坚韧难穿透的组织,如筋膜及皮肤等。
4.金属皮夹:这种金属皮夹,装人特制钉匣内,用特制持夹钳夹住金属皮夹,多用于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
5.无损伤缝针:这一类型的针附于缝线的两端,多用于血管吻合及管状或环形构造时,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脏手术时,有弯形和直形两种。
6.引线针:有手把,前端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身,深部组织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时。
手术缝针的型号有 5 X 12、 6 X 14、7 X 17、8 X 20、9 X 24、9 X 34、10 X 28、11X 24等。
选用以上各种类、各型号的缝针时,应选用大小不同的持针钳配搭,避免配搭不当造成针体弯曲或折断,影响手术进行。
医用缝线: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起止血作用。
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织内均为异物,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
选用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缝线。
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常用的有1#、4#、7#、10#;零数越多表示缝线越细,常用的有1/0~10/0。
牙周治疗缝针、缝线选择和缝合方法

牙周治疗缝针、缝线选择和缝合方法牙周治疗中,缝针、缝线的选择以及缝合方法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
本文将介绍牙周治疗中缝针、缝线选择和缝合方法的相关知识。
缝针的材质常见的有不锈钢、钛合金、纤维素等。
不锈钢的缝针刚度大,收获力强,但会产生过敏反应,受术者也容易感到不舒服。
钛合金的缝针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价格较高。
纤维素缝针相对柔软,柔度可调,生物相容性好,但因其松弛性强,固定力较差。
缝线的选择包括材质和粗细两个方面。
材质通常有聚丙烯、聚酸酯、吸收性缝线等。
聚丙烯和聚酸酯缝线舒适度好,拉力强,适用于长时间内留置,一般不易吸收。
吸收性缝线在牙周治疗中应用广泛,一般在2-8周内被吸收,不会影响后续的治疗和病人的日常生活。
粗细的选择根据不同患者的牙周组织厚度、手术部位和术后的情况进行选择,细腻的缝线可以减少牙龈的牵拉感,缝线越粗,则缝合牙龈的收缩力越大。
二、缝合方法1.单纵向缝合法单纵向缝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其操作简单,但缝合强度较低,适合于浅表性创面的缝合。
具体操作方法为:将一根缝线从嵴内缘钩进嵴外缘,然后在嵴外缘向上穿出一定距离,再从嵴内缘钩进嵴外缘,沿着同一条线向上穿出,最后将两端用结扎的方法固定在一起。
2.简便缝合法简便缝合法是在牙龈上下通过针眼,形成环状后加以扎紧结扎的方法。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缝合强度大,但缝合口较宽,适用于创口较广的区域。
具体操作方法为:在缝针上穿孔,经过牙龈上部后再穿回,形成环状,然后将缝线两端结扎固定。
3.多点式缝合法总之,在牙周治疗中,缝针、缝线的选择和缝合方法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手术的部位和病情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确保缝合牙周组织后的恢复情况最佳。
牙周治疗缝针、缝线选择和缝合方法

牙周治疗缝针、缝线选择和缝合方法在牙周治疗过程中,缝合是一个关键步骤,它能够帮助创面愈合,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创面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在缝合过程中,缝针、缝线的选择和缝合方法的操作技巧都是关键因素。
缝针的选择缝针是将缝线与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手术针。
在牙周治疗中,女性患者的牙龈通常比男性柔软,因此建议选择细针(#3-0或#4-0)以减少组织损伤和疼痛。
如果需要在粘膜组织上缝合,建议选择针头较大的针,以便于插入粘膜。
缝针的材料有多种,包括不可吸收的尼龙、聚酯、聚丙烯、丝、棉和可吸收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己内酯等。
可吸收的缝线不需要取出,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丝线和棉线虽然价格便宜,但它们不可吸收,可能会刺激牙龈和感染,因此建议不要使用。
缝线的选择缝线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在牙周治疗中,常用的缝线有纱线和薄丝线。
在缝合牙龈上时,建议选择纱线,但在缝合牙周袋或手术部位时,建议选择薄丝线。
缝线的颜色有多种选择,如白色、黑色、蓝色等,患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颜色。
缝线的规格也需要考虑。
通常规格越小,缝合所产生的创伤和疼痛就越小,但缝线强度也会降低。
因此,在选择缝线规格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规格。
缝合方法缝合方法是影响创面愈合效果的因素之一。
有两种基本缝合方法,即单纽结(simple knot)和异面双纽结(interrupted suture)。
单纽结单纽结使用一条缝线,将两个断点紧密缝合在一起,缝针可以从左到右依次穿越牙龈。
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但牙龈的扭曲和变形会导致纽结变松,并且牙龈组织的表面可能会出现缝合痕迹。
异面双纽结异面双纽结使用一条缝线,将两个断点分别缝合在不同的平面上。
这种方法比单纽结更稳定,可以将纽结紧密地保持在牙龈组织内部。
然而,在操作时需要更多的缝线,因为每条缝线仅连接两个点,并且对技术要求更高。
在选择缝合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经验来决定。
在牙周治疗中,缝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正确的选择缝针、缝线和缝合方法对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答外科手术缝合针主要分为直针弯针和切割针等根据具体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

答外科手术缝合针主要分为直针弯针和切割针等根据具体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答外科手术缝合针主要分为直针弯针和切割针等,根据具体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
手术缝合针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器械,用来将伤口或组织缝合起来,促进伤口的愈合。
根据手术的具体需要和不同的伤口情况,医生需要选择适合的针型。
一种常见的手术缝合针是直针。
直针是一种直线形状的针头,用来缝合直线形或弯曲度较小的伤口。
直针通常分为细型和粗型两种,细型适用于较小的伤口,而粗型则适用于深度较大的伤口。
另一种常见的手术缝合针是弯针。
区别于直针的直线形状,弯针的针头弯曲成一定角度。
弯针的设计使其更适合缝合较深的组织,例如肌肉、血管等。
弯针分为不同的角度和曲线,医生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缝合的组织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曲线。
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术缝合针是切割针。
切割针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针,针尖有切割功能。
当切割针进入组织时,组织会自动分开,减少切开组织的阻力,使针头更容易通过。
切割针适用于需要穿越较多组织层次的手术,例如深度较大的切口。
在手术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手术需要和伤口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缝合针。
合适的手术针型能够减少手术的穿刺阻力,提高缝合的效率,保证伤口的愈合质量。
因此,医生需要在手术前充分评估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缝合针。
除了针型的选择,手术缝合针的材质也很重要。
通常,手术缝合针由不锈钢或可吸收性材料制成。
不锈钢针可重复使用,而可吸收性针则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降解,无需手术后二次切开取出。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和病患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
总而言之,外科手术缝合针主要分为直针、弯针和切割针等不同类型。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具体需要和伤口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针型和材质。
选择适合的手术缝合针有助于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伤口的愈合质量。
因此,在外科手术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各类手术缝合针的特点和应用,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手术缝针注意事项

手术缝针注意事项手术缝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将伤口的皮肤边缘连接起来,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手术缝合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术前准备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伤口的大小、深度、位置以及伤口的清洁情况。
如果伤口有感染风险,则需要在手术前给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此外,患者的皮肤也需要进行消毒,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其次,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
常用的缝合材料包括缝线和缝针。
缝线的选择要考虑到伤口的特点,如大小和深度,以及伤口所处的位置和张力。
缝线的材质可以选择天然或合成材料,如丝线、尼龙线等。
缝针的选择要根据伤口的大小和形状,以及需要缝合的组织类型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选择适合伤口的切割针或者圆针。
手术缝合时,需要保持良好的手术技巧。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细致,确保缝合线整齐、紧密,避免出现松弛、交叉或脱落的情况。
在缝合时,医生要注意缝针的入皮深度和角度,以确保伤口的结构和层次的一致性。
此外,缝针要远离伤口边缘,避免损伤到伤口的皮肤组织。
术后护理也是手术缝合的重要环节。
术后,患者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在清洁伤口时,要使用无刺激性的清洁剂,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干燥的伤口可以防止细菌滋生,促进伤口的愈合。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避免伤口的摩擦和碰撞,以避免伤口裂开或移位。
如有需要,医生可能会给患者使用正压敷料或绷带,以保护伤口,并提供适当的压力。
另外,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的疼痛和红肿等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
有时,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确保伤口的愈合情况良好。
总之,手术缝合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技术,需要医生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谨慎和专注。
同时,术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手术缝合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皮革缝制针法

皮革缝制针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皮革制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衣服、鞋子、手袋到座椅、沙发、汽车座椅,皮革制品无处不在。
而皮革制品的制作过程中,缝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缝制不仅影响到皮革制品的外观和质量,还直接影响到皮革制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掌握好皮革缝制针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常用的皮革缝制针法1. 手缝针法:手缝针法是最常用的皮革缝制针法之一。
手缝针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缝线的张力,使缝线更加牢固。
手缝针法的缺点是速度慢,需要耐心和技巧。
2. 机缝针法:机缝针法是使用缝纫机进行缝制的一种方法。
机缝针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
机缝针法的缺点是缝线张力不易调整,容易出现线头松动的情况。
3. 双针针法:双针针法是使用两根针同时进行缝制的一种方法。
双针针法的优点是缝制效果更加美观,缝线更加牢固。
双针针法的缺点是需要两个缝线卡,成本较高。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缝线缝线是皮革缝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选择合适的缝线可以使缝制效果更好,延长皮革制品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缝线有牛筋线、尼龙线、涤纶线、丝线等。
1. 牛筋线:牛筋线是一种天然的缝线,由牛筋制成。
牛筋线的优点是强度高,耐磨损,适合厚重的皮革制品。
牛筋线的缺点是价格较高,容易断裂。
2. 尼龙线:尼龙线是一种合成纤维线,具有强度高,耐磨损,不易断裂的特点。
尼龙线适合缝制厚度较薄的皮革制品,如衣服、鞋子等。
3. 涤纶线:涤纶线是一种合成纤维线,具有强度高,耐磨损,不易断裂的特点。
涤纶线适合缝制皮革制品的内部,如座椅、沙发等。
4. 丝线:丝线是一种天然纤维线,具有光泽度高,手感柔软的特点。
丝线适合缝制高档的皮革制品,如手袋、皮夹等。
三、如何进行皮革缝制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皮革、缝线、缝针、剪刀、尺子、钢笔等。
2. 缝线处理:将缝线穿入缝针中,并将缝线两端打结。
3. 缝制过程:将缝针穿入皮革的两层之间,然后将缝针从另一侧穿出。
服装缝针缝线的选择

服装缝针缝线的选择平常我们所说的缝纫是指用缝线将衣片连接起来或在衣片表面绣上一定的装饰花纹。
要达到完美的缝制效果,除要求缝纫机本身性能良好,操作者技术熟练外,还要求缝针、缝线、缝料三者规格匹配。
缝针是缝纫机的重要成缝机件,机针的品种仅国产的就有几百种。
机器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机针的选用,不同性质的机器要配备不同型号规格的机针,如平缝机使用96’1型或88’1型机针;包缝机使用l8’1型机针等。
不论哪种型号机器,缝制过程中都要根据缝料的性质和厚薄选好机针的规格即针号。
一般地说,供纺织品及针织品用的机针,其针尖均磨成圆锥形,缝纫皮革及其相似的缝料时则采用特殊形状针尖,如矛尖、菱尖、反捻尖等,目的是增加机针强度,取得良好的缝纫效果。
机针的选择条件如下:1.在考虑机针本身的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用较细机针。
2.厚料的穿刺阻力大,为防止断针应选择稳定性强的较粗的机针,而且较粗的机针不易刺伤较粗的缝料纤维。
3.薄料的穿刺阻力小,为防止缝料出现针洞,影响缝料外观,可选择较细的机针。
4,缝针应光滑,无尖刺锈斑,针尖钝度适当,防止损坏缝料纤维。
缝针的规格选好后,再选择缝线。
缝线有钝棉、涤棉、混纺、涤纶和人造丝等,一般由两股、三股、四股、六股单纱捻合而成,加捻的方向可分为s捻和Z捻两种。
平缝机一般采用Z捻缝线,质量好的S捻线在其它缝纫机上也可应用。
棉缝纫线缝纫性能好,但在洗涤时收缩要比合成纤维线大,其强力、耐化学性及磨损性比合成纤维也差,高质量的丝光棉线价格昂贵,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棉缝纫线。
短纤维涤纶缝纫线成本低,缝合稳定性、耐久性及缝纫性优良,因此它适合于所有常规的服装缝制。
包缝机所用缝线一般为棉线,但由于目前棉纤维成本高,故现一般用涤棉线代替。
在选择缝线的粗细时应首先考虑细缝纫线的使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锁式线迹缝纫机梭芯容积有限,使用较细的缝纫线可容纳更长的缝纫线,节省换梭时间可得高工作效率。
2.细缝纫线体积小,链式缝制时手感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缝针与缝线的选择
手术缝针:
一般手术缝针分针尖、针身及针孔(针眼)。
按针尖形状分圆形及三角形两种,按针身弯曲度分为弯形、半弯形及直形。
各类缝针亦属于精密器械。
手术选用缝针时,依身体组织、脏器及血管等的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
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依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的弯曲角度。
三角形缝针穿过组织时易撕裂组织,故多用在坚韧的结缔组织和皮肤。
现在用的缝针种类很多,将目前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1.圆形缝针:主要用于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如腹膜、胃肠道及心脏组织,穿过时损伤小。
2.三角形缝针:适用于坚韧的组织,其尖端是三角形的,针身部分是圆形的。
3.三角形角针:针尖至带线的部位皆为三角形,用于穿透坚韧难穿透的组织,如筋膜及皮肤等。
4.金属皮夹:这种金属皮夹,装人特制钉匣内,用特制持夹钳夹住金属皮夹,多用于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
5.无损伤缝针:这一类型的针附于缝线的两端,多用于血管吻合及管状或环形构造时,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脏手术时,有弯形和直形两种。
6.引线针:有手把,前端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身,深部组织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时。
手术缝针的型号有 5 X 12、 6 X 14、7 X 17、8 X 20、9 X 24、9 X 34、10 X 28、11X 24等。
选用以上各种类、各型号的缝针时,应选用大小不同的持针钳配搭,避免配搭不当造成针体弯曲或折断,影响手术进行。
医用缝线:
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起止血作用。
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织内均为异物,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
选用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缝线。
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常用的有1#、4#、7#、10#;零数越多表示缝线越细,常用的有1/0~10/0。
1.医用丝线:分板线和团线两种。
是外科广泛、基本使用的缝线。
柔软强韧,容易操作。
多用于缝合体内各种组织、脏器及血管等。
在组织内反应小,但在体内不吸收而形成异物,手术感染后影响切口愈合。
一般缝线多采用黑色,操作时易与组织分。
板线常用型号为“000”、“0”、“1”、“4”、“7”、“10”号,线长60 cm或70 cm。
团线型号与板线相同,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已较少使用团线,已被一次性医用板线所取代。
丝线不宜重复消毒使用,以免影响拉力。
2.无损伤缝线:分不可吸收和可吸收线两种。
(1)不可吸收线有锦纶线(尼纶线)、涤纶编结线、聚丙烯线。
锦纶(尼纶)线:即聚酚胺纤维缝线,系人造纤维制成。
抗张力及韧性皆强于丝线,在组织内反应小。
型号有6/0—11/0,常用于血管、神经的吻合与修补,也用于输卵管吻合手术。
涤纶编结线:即聚脂缝线,这种缝线是除铜线外最强韧的缝线。
一般由多股编织而成,抗张力强度高,常用于心脏瓣膜置换、矫形外科肌腾修补及显微血管吻合手术。
粗线有1~10号,细线有2/0~6/0号,常用10号作减张缝合。
聚丙烯缝线:又名滑线,由丙烯聚合制成非惰性缝线,打结比尼纶线容易,抗强度高,多用于吻合血管神经等,有进口与国产两类,其型号有2/0~6/0。
使用滑线打结时,须将手打湿,防止拉断。
(2)可吸收缝线: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缝线,是用聚羟基乙酸包膜的缝线,它有表面光滑、吸收快、损伤小、组织反应小的点。
其型号有0~9/0及广等,带针。
针有大、小、圆针与三角针之分,使用时应根据临床用途进行选择。
常用于肠道、胆道、肌肉、关节囊、子宫、腹膜等组织脏器的缝合,也用于眼科和烧伤整形科手术。
3.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线两种,均可吸收。
吸收所需时间的长短,依肠线的粗细及组织的情况而定,一般6~20天可完全吸收。
目前肠线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使用方便。
(1)普通肠线:用羊肠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
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
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
一般常用于子宫、膀眈等粘膜层。
(2)铬制肠线:此肠线系铬酸处理制成,可减慢组织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
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系统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形成结石。
使用时用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
医用肠线的型号有1#、2#、0#、1/0、2/0、3/0、4/0、5/0等。
目前,大型综合医院使用医用肠线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将被较理想的可吸收缝线取代。
4.不锈钢丝:主要用于需要强拉力缝合时,如用于修补肌队张力缝合等。
常用的有粗(直径1.Omm)、中(直径5mm)、细(直径6mm)三种。
是缝线中最不易引起组织反应的缝线,但不易打结,钢丝的尖端容易刺破手套。
进行减张缝合时应备有1cm长的橡胶管数根。
缝线是手术中最基本重要的材料之一,合理应用手术缝线对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作为手术室护士,有必要了解各种缝线的临床应用。
1. 心血管手术常采用单股的不可吸收性无损伤缝线,如普罗伦线,主要由于非生物材料与机体原有的心血管组织不易相容,在人工瓣膜置换和人工血管的旁路转流手术,必须使用不可吸收性缝线。
有研究表明,可吸收性缝线,如PDS,Maxon,能应用于小儿心血管中自身血管的吻合,较普罗伦线有更好的血管远期通畅率。
2. 污染部位手术各种肠道手术的缝合肠腔内的结扎可应用“3-0”的可吸收性缝线。
肠腔内含大量细菌,特别是远端的结肠,直肠,如用丝线,细菌积聚于编织线的微孔中繁殖,引起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和吻合口狭窄,而可吸收性缝线可避免此类感染的发生。
3. 疝修补术疝修补术是用自身组织或人工合成材料修复腹壁的薄弱部位,缝合后组织间张力很高,需要缝线较长时间保持较强的张力,因此选用抗张强度较高且可吸收性缝线的10号丝线。
4. 妇科手术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缝合时,常用可吸收性缝线,不仅减少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减轻术后病人的不适感。
5. 甲状腺手术甲状腺手术切口位于颈部,切口愈合的好坏对病人外观的影响很大。
应用于化学合成的可吸收或不可吸收性无损伤缝线,组织创伤小,利于切口的愈合,可吸收性缝线术后不用拆线,可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6. 腹膜缝合丝线,Dexon和V icryl缝线都可用于缝合腹膜,我院目前多采用后两种缝线。
这两种缝线为带针的76cm长可吸收性缝线,可连续缝合腹膜,加速关腹速度,缩短病人内脏暴露时间,降低组织的异物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可节省洗手护士穿线时间,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手术器械,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