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资源信息表 【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39)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资源信息表 【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33)

小学数学—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资源信息表 【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33)

第一课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内容教材1~3页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提示学生已经认识了八个方向。

本课时主要学习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方向的相对性,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南偏东、北偏西等方向的含义,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探索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课件。

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都乘坐过火车吧,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火车站的周围建了好多服务设施,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的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生:候车室、出站口、托运处、汽车站、商店……。

师:那么我们怎么找到这些服务设施呢?生:车站有平面图。

在平面图上确定好位置就可以找到。

师: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

(板书: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

课件出示某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服务设施示意图。

师:请学生们观察课件中的示意图,看一看这个火车站广场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学生观察示意图,交流广场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

生:候车室、出站口、售票处、快餐厅……师:我们知道了火车站周围的服务设施,假如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它们都在什么方向?生:商场在中心花坛的西南方向。

生:售票处和快餐厅都在中心花坛的西北方向。

生: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北向。

……师:习惯上,在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就是以中心花坛的正北方向为标准,向东偏的方向。

材料1-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

材料1-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考核作业
材料1:主题说明
学校
教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联系电话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主要内容
教学主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
主要内容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知识迁移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迁移能力。
教学对象
四年二班全体学生。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因此数学基础比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加强所有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
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等,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回忆万以内的数,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使课堂更有效。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环境
1、教室设有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具有丰富资源的共享学习空间,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视听体验。
2、利用PPT课件和教学视频引领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较好,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3、利用PPT课件引领课堂教学流程、呈现关键知识信息、呈现多种媒体素材等。
自评等级
□优秀□√合格□不合格

【微能力解读】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微能力解读】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要完成的测评材料【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一、主题说明▪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文本格式文档,如WORD,PDF文档等。

二、资源及资源信息表及资源▪提交文件格式不限,指定为表格形式文本格式文档。

▪特别注意:不只是提交信息表,还要提交2份不同媒体形式的资源。

三、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

▪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

测评材料合格标准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

故该微能力测评必须同时达到下列三个要求才能合格:1. 提交的测评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满足基本要求。

2. 提交的测评材料为【主题说明】和【资源及资源信息表】(含2份不同媒体形式的资源)【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共三项,缺一不可。

3. 提交的测评材料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

【主题说明的评价标准】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1. 主题说明: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教学主题,描述其主要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

从指南中显而易见【主题说明】要包含以下要素:▪自主选择并确定一个教学主题;▪描述选定教学主题的主要内容;▪描述选定教学主题的教学对象;▪描述选定教学主题的教学环境等。

结合以上分析,可设计出如下的测评材料样式:优秀合格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提交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源;资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资源与主题契合,对支持达成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结合教学主题准确、清晰地说明了资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提交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源;资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资源与主题较为契合,能够支持教学主题的学习;对资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做了简要分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的判断依据。

析。

不论是【优秀】还是【合格】的评价标准中均指出: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资源及资源信息表要填写的内容有哪些?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2. 资源及资源信息表:提交2 份从英特网上获得的、可用于上述教学主题的数字资源,2 份资源必须是不同的媒体形式;以表格形式说明资源名称、资源媒体形式、来源渠道、在该主题教学中的作用或意义,以及科学性判断。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2-资源及资源信息表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2-资源及资源信息表
JPEG 图片文件主页搜索栏直接输入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在呈现的资源列表里选择所需要的适合。在主页搜索栏直接输入“松骨峰战斗”等图片,选择所需要的图片,点击下载。
科学性判断
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课件、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有更真切的感受,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在课堂中更高效率的学习。
A2
2-资源及资源信息表
基本信息
县(市、区)
涡阳县
学校
八中
姓名
臧文清
学科
语文
能力维度
口学情分析✓教学设计 口学法指导 口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口混合学习环境 口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称
课件
图片
资源媒体形式
PPT拥有海量资源,已成为中国优秀的文档与知识服务平台,致力于将知识分享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网站中的优秀课件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教学,借助课件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在对诗歌这个单元的教学中,鉴赏诗歌,品读诗歌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中听朗诵音频,看朗诵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同时提升学生朗诵诗歌创作诗歌的兴趣。

2.A2主题说明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一)主题说明

2.A2主题说明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一)主题说明
4. 认识到干旱、洪涝等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影响。
教学目标
1.知道云“量”和雨“量”
2.了解雨量器测量原理并借助雨量器测量雨量。
3.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突破重难点
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会描述天气,这是从现象出发,但没有定量观测。而本课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定量观测的初步观念。虽然是定量观测,但还是要基于对云和雨本身的观察,充分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开展学习。
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一)主题说明
一、基本信息
姓名
所属校
所涉学段
小学
所教学科
小学科学
二、主题说明
教学主题
《云量和雨量》
教学内容
1. 通过观测云量的活动,学会以简单的方法度量和描述天空中的云量。
2.会做雨量器,并且会借助雨量器来测量雨量。
3. 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降雨的对人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希沃教学一体机、en5课件
其他

小学数学-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资源+资源信息表【2

小学数学-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资源+资源信息表【2

资源及资源信息表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案一、学情分析目的我校正在提倡转型课堂教学,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学情分析师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在决定教什么与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规律与学习兴趣,着眼于帮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情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和操作教学过程。

二、学情分析内容教学主题:《认识图形》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重点:把学生熟悉的实物按样子进行分组,并抽象出相应的模型。

学习难点:经历观察、分类操作等活动后,抽象出几何模型。

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方法:(1)问卷调查法。

提前预备好一份问卷,发送给每一名同学,学生完成问卷。

再通过收集的问卷进行总结分析。

(2)谈话法。

随机选择几名同学,釆用谈话提问的方式,了解这几名同学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情况。

工具:微信以及微信小程序。

《探究图形》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通过观察、列表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经历“找规律”的全过程,获得“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育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从简洁的情况找规律,解决简单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日历上的数学”“植树问题"等都属于这范畴,在这些内容到学习中,对于找规律以及解决简单问题到化繁为简的思想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肯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本节课涉及到的正方体的特征是刚刚学完具有很好的巩固及拓展作用。

教具预备本堂课我预备了课前实践单,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件直观演示进行教学,学生也将预备相应的小正方体。

《多位数乘一位数》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把握了本单元的学问,但是由于平常教师在教学中简洁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所以假如这时发觉学生的口算或估算还比较薄弱的话,就应适当多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练习。

围绕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的文本阅读+资源+资源信息表【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围绕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的文本阅读+资源+资源信息表【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围绕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的文本阅读学习心得资料内容:《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中学为例》(杨淑花);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相关文献。

提交作业:提交一条学习心得。

正文: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知道了数字教育资源的概念和类型,也看到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视。

通过文章中对诸多教学现状的分析,使我了解数字教育资源在应用与创造,资源共享等诸多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视程度,促进我加深学习,从而能够利用好数字教育资源,更完善得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文章作者通过实地的考察并分析了教师对于数字教育资源利用的现状。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教师对于硬件资源的操作水平和利用率并不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数字化能力素养,在数字资源极为丰富的今天,最大化的利用好现代教育资源,为教育提供服务。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已统计的所有学校当中,教师获得所需要的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中小学教师在获得数字教育资源的渠道来说,对网络的依赖性很高,互联网已经成为教师获取数字资源的最主要的渠道。

而对于其他的资源,获取渠道关注性相对较低,自己制作教学素材,教学资源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文章中介绍了数字教育资源所包含的形式,有我们经常用到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声响资料,电子教案和数字化素材库等等。

把这些数字教育资源和旧的教育资源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优点非常突出,例如多媒体在应用方面和传统的文本和图像相比,在教学情境营造方面效果要优越的多,所以这些数字教育资源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在存储传输方面更加的方便快捷。

随着数字教育资源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对数字教育资源越来越重视,而且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中提出: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作业1主题说明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作业1主题说明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作业1主题说明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教学主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个课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将为后面研究梯形、三角形、圆的面积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奠定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准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与过程。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导能力。

大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在平时研究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能力强,研究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研究基础。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数学研究不是很感兴趣,研究不主动,因此数学基础比较差。

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加强所有学生良好研究行为的教育力度。

教学环境: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将采用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同桌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充分实践、交流感悟的基础上,感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学科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认为,研究专业理论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同时,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真实的境界,让学生畅所欲言,凸显个性,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愉悦,不像是听课,而是在享受中研究。

我将虚心研究,潜心研究,静心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树立终身研究的理念,学用结合、学思结合,力争做一名“研究型、创新型”的优秀教师。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会了区分高效教学法和低效教学法之间的区别。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作业一主题说明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作业一主题说明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作业一主题说明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作业一主题说明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和评价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分别从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和数字教育资源的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是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在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能使用到的数字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多,那么如何高效获取这些数字教育资源呢?1.专业教育数字资源平台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各大教育机构和部门都成立了数字资源平台,这些平台包括了国家级、省级和地方教育部门的数字资源平台,也包括学术会议和学术出版社建立的数字资源平台等等,这些专业教育数字资源平台为教师获取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多样化的网络资源网络是我们可以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一些带有权威性的网站,比如中央电视台网络文化中心、人大网教育频道等等,这些网站上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都非常丰富。

二、数字教育资源的评价获取到数字教育资源后,如何准确评价这些资源的质量,这也是当前数字教育资源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数字教育资源的评价如果不准确,将会对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1.界定评价标准数字教育资源评价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可信度、可用性、适用性、更新性等方面,只有明确了这些标准,才能够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准确地评价。

2.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评价体系为了让数字教育资源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真实可信,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这些评价体系包括维度划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等,有了这些评价体系,数字教育资源的评价才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化、全面化。

总之,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和评价是当前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方向,只有掌握了这两个方面的关键点,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数字化教育的进程,为优质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教学主题:书的历史
【主要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

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书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在三种不同材料上写字,并试着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做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写材料和现在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历史,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对象】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

纸是学生最常见的
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

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

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教学环境】
本期教师和学生所属环境为混合学习环境,实验室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希沃一体机,多功能展台,教师移动端,均可以接入互联网。

小学数学—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教学课件 【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小学数学—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教学课件 【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返回
总图
总图
3 3 3 3 3 5个3相加
3+3+3+3+3=15 3×5=15 或 5×3=15 返回
5
5
33 33
3+3+3+3+3=15
5个3相加
3×5=15
5
3
5+5+5=15
3个5相加
5×3=15
送信游戏,想玩吗?
想一想
生活中有什么事情可以 用乘法来表示呢?
你能想出得数吗?
4X8= 7X9=
《认识乘法》
动物王国
9+4+3 3+6+8
5+5+5
4+5+7
5+5+5
8+8+8+8 7+7+7
8X4 4X82 +□2 +□2 =□6 □2 ×□3 =□6 或 □3 ×□2 =□6
总图
总图
5
5 5
3个5相加 5+5+5=15 3×5=15 或 5×3=15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能力描述】
根据教育学需要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 从而 1.灵活组织、应用多种媒体素材,提升 教学内容的解释力 2.采用可视化方式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 和逻辑关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3.有序推进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 4.丰富师生互动的方式
感谢您的支持 祝您生活愉快
复习
学文
拓展

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 资源及资源信息表

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 资源及资源信息表

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主题说明、资源及资源信息表
主题说明
1. 教学主题: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8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2. 主要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第一次
世界大战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从而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
类文明的破坏和战争的残酷性,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3.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4.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希沃交互式电子白板)
二、资源及资源信息表
三、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文字解说)
1.打开电脑浏览器,
2. 输入网址搜索:
3. 输入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回车
4. 点击图片选项卡
5. 查看图片,选择合适的点击打开
6. 右键另存为,重新命名后保存在合适的位置
7. 在保存的位置打开下载的图片再查看一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

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准备: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

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二、新知探究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师: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

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说明合作要求。

(1)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2)小组讨论学习。

①每个同学分别向组内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学表明是否赞同此同学的结论)。

②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则举例说明,然后由组内同学再次进行讨论研究。

③选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2.集体交流(要求小组发言代表结合具体的例子在展台上进行讲解)。

预设: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验证;根据比值验证。

3.全班验证。



16:20=(16○□):(20○□)。

4.完善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上题中○内可以怎样填?□内可以填任意数吗?为什么?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2)学生打开书本读一读比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
5.质疑辨析,深化认识。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1)
()
(2)
()
(3)
()
(4)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设计意图】基于猜想的学习必定需要来自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验证,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但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可以促使每个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交流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时也真正内化了来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质”,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用途吗?什么是最简分数?
今天我们发现的比的基本性质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简比,进而得到一个最简整数比。

(一)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

1.引导学生自学最简整数比的相关知识。

预设:前项、后项互质的整数比称为最简整数比。

2.从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简整数比,并简述理由。

3:4; 18:12; 19:10;; 0.75:2。

(二)初步应用。

1.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
学生独立尝试,化简后交流。

(1)15:10=(15÷5):(10÷5)=3:2;
(2)180:120=(180÷□):(120÷□)=():()。

预设:除以最大公因数和逐步除以公因数两种方法,但重点强调除以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化简前项、后项出现分数、小数的比。

(课件出示)
师:对于前项、后项是整数的比,我们只要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可以了,但是像:和0.75:2,
这两个比不是最简整数比,你们能自己找到化简的方法吗?四人小组讨论研究,找到化简的方法。

学生研究写出具体过程,总结方法,并选代表展示汇报。

教师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预设:含有分数和小数的比都要先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有分数的先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有小数的先把小数化成整数之后,再进行化简。

3.归纳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将各类比化为最简整数比的方法。

化简时,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可以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遇到小数时先转化成整数,再进行化简;遇到分数时,可以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4.方法补充,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简比?(求比值)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预设:化简比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数。

5.尝试练习。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出示教材第51页“做一做”)。

32:16; 48:40; 0.15:0.3;
;;。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在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学、独立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数学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找到化简比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教材第53页第4题。

把下列各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

(1)学校种植树苗,成活的棵数与种植总棵数的比是49:50。

(2)要配制一种药水,药剂的质量与药水总质量的比是0.12:1。

(3)某企业去年实际产值与计划产值的比是275万:250万。

2.教材第53页第6题。

(二)拓展练习(PPT课件出示)
学生口答完成。

1.2:3这个比中,前项增加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增加()。

2.六(1)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生、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同时练习的编排应体现从易到难的层次性。

第1题是针对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练习,同时也为后续百分数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2题训练单位不同的两个数量的比的化简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拓展练习不仅发展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很好地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这类题型也是分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的基础训练,也为以后分数应用题和比例应用题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A2数字教学资源获取与评价-资源信息表
(学科模板仅供参考)
请自行根据自己学科修改,整理不易,介意请勿购买
《平行四边形》资源说明
两种资源对比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