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邵长蘅《阎典史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原文及翻译译文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原文及翻译译文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原文及翻译译文《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原文及翻译译文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原文及翻译邵伯温原文:田昼者字承君,阳程人。

其人物雄伟,议论慷慨,俱有前辈(注)之风。

邹浩志完者,教授颖,与承君游相乐也。

浩性性,因得承君,故遇事辄自激励。

元符间,承君监京城门。

一日报上召志完,承君为之喜。

又一日,报志完赐对,承君益喜。

监以法不许出志完亦不来久之志完除言官承君始望志完矣志完遣客见承君以测其意客问:“承君近读何书?”承君曰:“吾观《墨子》,作诗“知君既得云梯后,应悔当年泣染丝”之句。

”为邹志完发也。

客言于志完,志完折简谢承君,辞甚苦,因约相见。

承君曰:“斯人尚有所畏,未可绝也。

”趣往见之,问志完曰:“平生与君相许者何如?今君为何官?”志完愧谢曰:“上遇群臣,未蛮假以声色,独于某若相喜者。

今天下事故不胜言,意欲使上益相信而后言,贵其有益也。

”承君许之。

既而朋党之祸大起,时事日变更,承君谢病,归阳翟田舍。

一日,报废皇后孟氏,立刘氏为皇后。

承君告诸于曰:“忠完不言,可以绝交矣。

”又一日,志完以书约承君会颖昌中涂,自云得罪。

承君喜甚,亟往,志完具言:“谏废立皇后时,某之吉戆矣。

上初不怒也,某因奏曰:“臣即死,不复望清光矣。

”下殿拜辞以去,至殿门,望上犹未兴,凝然若有所思也。

明日某得罪。

”志完、承君相留三日,临别,志完出涕,永君正色责曰;“使志完隐默,官京师,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岂独岭海之外能死人哉!愿君无以此举自满,士所当为者,未止此也。

”志宽茫然自失,叹息曰:“君之赠我厚矣!”乃别去。

建中靖国初,承君入为大宗丞,宰相曾布欲收置门下,不能屈,除提举常平,亦辞,请知淮阳军以去。

吏民畏爱之。

岁大疫,承君日自挟医,户问病者,药之良勤。

一日小病不出,正昼,一军之人尽见承君拥骑从腾空而去,就问之,死矣。

或曰为淮阳土神云。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练习)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

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

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

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23〕。

注释〔1〕幼稚:指孩童。

〔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

〔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

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

〔4〕术:方法。

〔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

指小官。

〔6〕脱然:犹言豁然。

有怀:有做官的念头。

〔7〕靡途:没有门路。

〔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

〔9〕诸侯:指州郡长官。

〔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

〔11〕风波:指军阀混战。

〔12〕彭泽:县名。

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13〕眷然:依恋的样子。

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

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4〕质性:本性。

〔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

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

指做官。

〔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18〕一稔(rěn忍):公田收获一次。

稔,谷物成熟。

〔19〕敛裳:收拾行装。

〔20〕寻:不久。

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

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

〔21〕骏奔:急著前去奔丧。

〔22〕仲秋:农历八月。

〔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搜神记【白话译文】(十七)

搜神记【白话译文】(十七)

搜神记【白话译文】(十七)搜神记卷十七鬼怪骗人【原文】陈国张汉直到南阳,从京兆尹延叔坚学《左氏传》。

行后,数月,鬼物持其妹,为之扬言曰:“我病死。

丧在陌上,常苦饥寒。

操二三量'不借’,挂屋后楮①上。

傅子方送我五百钱,在北墉下,皆亡取之。

又买李幼一头牛,本券在书箧中。

”往索取之,悉如其言。

妇尚不知有此,妹新从婿家来,非其所及。

家人哀伤,益以为审。

父母诸弟衰经到来迎丧,去舍数里,遇汉直与诸生十余人相追。

汉直顾见家人,怪其如此。

家见汉直,谓其鬼也。

怅惘②良久。

汉直乃前为父拜说其本末。

且悲且喜。

凡所闻见,若此非一。

得知妖物之为。

【注释】①楮:楮树。

②怅惘:惆怅迷惘。

【译文】陈国的张汉直到南阳去,跟随京兆尹延笃学习《左氏传》。

他走了几个月以后,妖怪挟持他的妹妹,通过他妹妹的口扬言道:“我病死了,尸体还在路上,魂儿还常常受到饥饿与寒冷的困扰。

我过去打好的两三双草鞋,挂在屋后的楮树上;傅子方送给我五百文钱,放在北墙下面。

这些东西我都忘记拿了。

还有我向李幼买了一头牛,凭证放在书箱中。

”大家去找这些东西,都像他妹妹说的那样。

连他的妻子都还不知道有这些东西,他妹妹刚从丈夫家里来,也不是张汉直所能碰到的。

所以家里人十分悲伤,更加认为张汉直的死是确定无疑的了。

于是父母兄弟,都穿了丧服来接丧。

离学府还有几里地,他们却碰上张汉直和十几个同学一起走着。

张汉直看见了家里人,奇怪他们穿戴成这个样子。

家里人看见张汉直,以为他是鬼,惆怅迷惘了很长时间。

张汉直就上前向父亲行了礼。

他父亲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了,父子俩真是悲喜交集。

凡是我所听到看到的,像这样的事情并非只有一件,所以我才知道这是妖怪造成的。

贞节先生【原文】汉,陈留外黄范丹,字史云,少为尉,从佐使檄谒督邮,丹有志节,自恚①为厮役小吏,乃于陈留大泽中,杀所乘马,捐弃②官帻,诈逢劫者。

有神下其家曰:“我史云也。

为劫人所杀。

疾取我衣于陈留大泽中。

”家取得一帻。

丹遂之南郡,转入三辅,从英贤游学十三年,乃归。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邵长蘅《阎典史传》(附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邵长蘅《阎典史传》(附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邵长蘅《阎典史传》(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①阎典史者,名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

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而会县令摄篆旁邑,丞簿怖急,男女奔窜。

②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

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假一竿,值取诸我。

”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巡抚状闻,以钦.依都司掌徼巡县尉,得张黄盖,拥纛,前驱清道而后行。

非故事,邑人以为荣。

③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

豫王大军渡江,金陵降,君臣出走。

守士吏或降或走,或闭门旅拒,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

自京口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

而江阴以弹丸下邑,死守八十余日而后下,盖应元之谋居多。

④先是,贝勒统军略地苏、松者,既连破大郡,济师来攻。

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

应元骂曰:“败军之将,被禽不速死,奚喋喋为!”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

城俄陷,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

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再夺门,门闭不得出。

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

而刘良佐令军中,必欲生致应元,遂被缚。

良佐箕踞乾明佛殿,见应元至,跃起持之哭。

应元笑曰:“何哭?事至此,有一死耳。

”见贝勒,挺立不屈。

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日暮,拥至栖霞禅院。

院僧夜闻大呼“速斫我!”不绝口。

俄而寂然。

应元死。

⑤凡攻守八十一日,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尸骸枕藉街巷皆满然竟无一人降者(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尸骸枕藉/街巷皆满/然竟无一人降者/B.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尸骸枕藉/街巷皆满然/竟无一人降者/C.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尸骸枕藉/街巷皆满然/竟无一人降者/D.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尸骸枕藉/街巷皆满/然竟无一人降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官职变动,文中指升官。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曹丕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①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__,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②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着论,成一家言。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11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11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11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试题精粹01-22 0919:北京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简练精兵减政蝉联(chán)肆无忌惮(dàn)B.反复翻来复去拯(zhěng)救亟(jí)须纠正C.陵墓盛气凌人温馨( xīn)罄(qìn)竹难书D.谰言推波助澜稗(bài)官沁人心脾(pí)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北京,保留着许多古老的胡同,这些胡同与四合院水乳交融,成为京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明清家具,尤其是黄花梨家具,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它与中国的书法、绘画、陶瓷、织绣、金石等比肩而立。

C.在2010年广州第16届亚运会上,由近千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军团夺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让其他参赛国家望其项背。

D.自古以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决捍卫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妥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代医学认为,红薯除了含有一定的钙质,还含有大量的钾和镁,这些物质可以维持人体的离子平衡,减缓因年龄增长而造成的骨钙流失。

B.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女士曾经提出“一本书主义”,大意是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的、传得下去的、并足以支撑自己的书。

C.目前在我国学术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学界应该倡导对学术敬畏,我们虽然无力改变这种大环境,但可以营造一个敬畏学术的小环境。

D.张艺谋导演的新片《山楂树之恋》如同淡雅的抒情散文一样具有某种纯粹的“爱情”感受,这种爱超越了时空,变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一书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典籍,其文大都由寓言故事组成,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

阎典史传

阎典史传

• ⑦贝勒既觇chān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应元慷慨登陴 pī,意气自若。旦日,城俄陷,大军蜂拥而上。 城上的矮墙 • 贝勒已经察知城中无投降之意,攻城更加紧急。阎应元 斗志昂扬地登上城楼,神情气度一如平日。第二天,城 一会儿就被攻破,清军蜂拥而上。 • 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应 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 • 阎应元率领百名敢死队,四处出击进行了八次巷战,与 他们遭遇的清兵被杀伤上千人。阎应元料想已不能幸免, 跃起投入前湖,但湖水太浅,淹不没头顶。 • 见贝勒,挺立不屈。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bó地。 俄而,应元死。 • 阎应元看见贝勒,挺身站立,不肯弯腰。一名清兵用长 枪刺穿阎应元的小腿,小腿折断,阎应元跌倒在地。不 久,应元气绝身亡。
•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 (3分)
• 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由我统付。 (假和值各1分,句意1分); • (2)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4分) • 他亲手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 并洒酒于地祭奠哭别他们。(手、殓、酹各1分,句意1 分); • (3)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3分) • 阎应元四面出击(左冲右突)进行了八次巷战,抵挡他 们的清军被杀伤上千人。(驰突和当各1分;被动1分)
• ③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乃驾大炮击城,城垣 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取空棺实以土,障溃 处。 • 这时迫近城下的清军已达十万。清军驾起大炮轰 击城墙,城上的矮墙被炸裂。阎应元命令用铁叶 裹着门板,再用泥土装在空棺材里,堵在倒塌处。 禾秆 • 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藁gǎo为人,人竿 一灯,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zhuì 城斫营 者。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 • 碰上城中缺箭,阎应元乘着无月的黑夜,用禾秆 扎成人形,每个草人竹竿上挂一盏灯,让士兵伏 在城上矮墙后,击鼓呼喊,佯装要缒下城去偷袭 军营的样子。清军十分惊慌,向城上发射如雨点 般的密箭。到拂晓,得到的箭不计其数。

古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

古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

古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迩年、期月、旬日、兼旬、亭午一、迩年读音:[ěrnián]释义:近几年。

原文:清代·方苞《狱中杂记》:迩年狱讼,情稍轻。

白话译文:近几年来打官司,凡情节比较重的。

二、期月读音:[jīyuè]释义:一整月。

出处:明末·柳敬亭《柳敬亭传》:期月而诣莫生。

白话译文: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为。

三、旬日读音:[xúnrì]释义:十天。

原文:清代·邵长蘅《阎典史传》:晚不过旬日。

白话译文:再迟也不过才十天而已。

四、并任旬读音:[jiānxún]释义:二十天。

出处: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伤肤,兼旬愈。

白话译文:皮肤伤势了,过了二十天才复发。

五、亭午读音:[tíngwǔ]释义:正午;中午。

原文:南北朝·郦道元《三峡》:自非亭午夜分后,不见踪影曦月。

白话译文: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岁:年。

《捕蛇者说道》:“砌一岁之犯下死者二矣。

”期年:满一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内积年:好几年。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

《捕蛇者说道》:“向吾不为斯役.”久之:很久。

《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片刻:很长。

《琵琶行》:“感我此言片刻公。

”异日:将来。

《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

《捕蛇者说道》:“岂若吾乡邻旦旦存有就是哉?”旦日:第二天。

《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

《捕蛇者说道》:“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

《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

《(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

《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寂寞的小石湾

寂寞的小石湾

寂寞的小石湾(有删节)夏坚勇江阴的小石湾依偎在要塞古炮台下。

正值落日黄昏,一切都寂寞在夕阳的余辉里。

衰草寒烟中,坟堆倒有不少,但细细找过去,始终没有发现一块属于典史阎公的小石碑。

据说当年抗清英雄阎应元被杀之后,一位乡民把他从死人堆中背来,偷偷葬在这里,兵荒马乱,又加月黑风高,自然没有留下标记。

阎应元只是一个小小的典史,却在国家危亡之秋,率六万江阴义民拒二十四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八十一天,让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余人。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百姓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在黯淡而柔靡的晚明夕照图中。

无疑是最富于力度和光彩的一笔。

然而,洋洋大观的《明史》和《清史稿》对此竟不著一字。

只有一个名气不大的文人邵长蘅,洋洋洒洒写下一篇《阎典史记》。

顺治二年七月初九夜间,已离任的阎应元应义民之邀悄然进入江阴主持守城军务。

这场力量悬殊、根本无法打赢的战争,悲壮惨烈地进行了八十一天。

三十六计中能用上的计谋,差不多都用上了,诈降、偷营、火攻、草人借箭、装神弄鬼、小股出击、登陴楚歌,无不闪烁着创造性的光芒……阎应元在城破被俘后挺立不跪,被刺穿胫骨,才“血涌沸而仆”。

阎应元和江阴义民用喷涌的热血和强悍的生命作为牺牲,去祭奠那生生不息、怆然傲岸的民族精神。

然而,同为南明①英烈,史可法死后封忠烈公②,名垂青史,而阎应元的光芒却要黯淡得多。

这种死后哀荣的差距,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其实也无需深思,归根结蒂,恐怕还是两人生前的地位使然。

史可法是南明弘光朝的兵部尚书,大人物以气节自许,相当难能可贵。

阎应元是个粗人,他担任那个典史只能称为“吏”。

阎应元站在江阴城头上回答清将刘良佐③劝降时说了句大白话:“自古有降将军,无降典史。

”但这句话却石破天惊地撩开了历史的面纱:太平盛世,天下是达官贵人的天下,可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那些旧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屁股转得比谁都快,而小人物则合当提着脑袋去冲杀。

但是阎应元毕竟“略输文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本身固有的光芒,因为史书都是文人写的,他们更欣赏那些富于文化气质的志士贞臣。

李梦阳《邵道人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梦阳《邵道人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梦阳《邵道人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李梦阳《邵道人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李梦阳《邵道人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李梦阳《邵道人传》原文及翻译李梦阳原文:邵道人者,蜀人也。

至庆阳,年七十余矣。

道人不欲言,凡所颐指色授,故莫究所自来,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

道人馆于钟楼街周家,筑土,被衲,无昼夜露坐。

郡中诸子弟少年争来事道人。

道人凡所颐指色授之,诸子弟少年无不当道人意者。

道人喜看病,病者家请往,乃令病者张目,又令其嘘。

即可活,道人则目诸弟子,而诸弟子则置饭病者前,道人出其袖中铁尺横饭上,诵大悲咒,已,起尺摩病者曰:“瘥矣!”脱不活,道人则趋而出。

病者家以死日请,道人则出其指示,日数如其指数。

然道人不取钱,每岁自正月始,活一人,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

病者家脱有见饭饭道人,以碗列诸案。

无问多少,道人食之,若加饭,更以碗列之,不食也。

若见饭是草恶食,道人即喜食之。

曰:“更为造美食?”道人则不食。

其见饭或杂荤物,道人曰:“第择去荤物。

”终不欲人更造也。

道人善饮水,乡野人闻之,争来请,愿观道人饮水,道人微笑颔然之。

弟子前置水,道人目弟子,令乡野人自置水,亦以碗列诸案,无问多少,道人饮之。

若冬月水冰,则闻道人齿间瀺瀺声,顷之,肩踊面红,汗簌簌下若雨也。

道人与予世父同时,世父患胫疡久不愈。

以问道人,道人曰:“此祟也,若往聘于某氏乎?谓其女陋也,将更聘之,女惭而缢死,此其祟也。

”世父大惊,伏地顿首曰:“奈何?”道人曰:“今遇我,三日解矣。

”三日疡果瘥。

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

”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

一日,道人令设几三层,而坐其上。

诸弟子始悟其归谓死也,环守之。

夜有登几而伺其息者,道人犹挥肱坠焉。

夜半,霹雳隐隐起屋脊,若戈士甲马战斗之声。

诸弟子震慑伏地,天明起视,则道人死矣。

赞曰:子不语怪。

若道人者,何如人哉?二氏①惑世乱政,而道人口悛悛不欲道辞。

阎典史传(原文、译文及注释)

阎典史传(原文、译文及注释)

阎典史传(原文·题解·注释·译文)〔清〕邵长蘅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亨,其先浙江绍兴人也。

四世祖某,为锦衣校尉,始家北直隶之通州,为通州人。

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

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而会县令摄篆旁邑,丞簿选愞怖急,男女奔窜。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

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假一竿,值取诸我。

”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巡抚状闻,以钦依都司掌徼巡县尉,得张黄盖,拥纛,前驱清道而后行。

非故事,邑人以为荣。

久之,仅循资迁广东英德县主簿,而陈明选代为尉。

应元以母病未行,亦会国变,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

是岁乙酉五月也。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

豫王大军渡江,金陵降,君臣出走。

弘光帝寻被执。

分遣贝勒及他将,略定东南郡县。

守士吏或降或走,或闭门旅拒,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

自京口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

而江阴以弹丸下邑,死守八十余日而后下,盖应元之谋居多。

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悬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众拜且哭,士民蛾聚者万人,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

明选曰:“吾智勇不如阎君,此大事,须阎君来。

”乃夜驰骑往迎应元。

应元投袂起,率家丁四十人,夜驰入城。

是时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又馕无所出。

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

已,乃发前兵备道曾化龙所制火药火器贮堞楼。

已,乃劝输巨室,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

”国子上舍程璧首捐二万五千金。

捐者麕集。

于是围城中有火药三百罂,铅丸、铁子千石,大炮百,鸟机千张,钱千万缗,粟、麦、豆万石,他酒、酤、盐、铁、刍、藁称是。

已,乃分城而守:武举黄略守东门,把总某守南门,陈明选守西门,应元自守北门,仍徼巡四门。

袁枚《阎典史》“阎典史者,名应元”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袁枚《阎典史》“阎典史者,名应元”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袁枚《阎典史》“阎典史者,名应元”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阎典史阎典史者,名应元,其先浙江绍兴人也。

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帆乘潮阐入①内地,将薄城,会县令摄篆旁邑,男女奔窜。

应元带刀鞬②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

应元又驰竹行③呼曰:"事急矣,假一竿,直④取诸我。

"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久之,迁广东英德县主簿,应元以母病未行,亦会国变,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

是岁乙酉五月也。

(选自《同典史传》)【注释】①阐入,控自闯入。

①转(jiān):装弓的袋于。

①竹行,出售竹竿的商店。

①直:同“值”,价值(价钱)。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假.一竿( )(2)是.岁乙酉五月也(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3.选文塑造了阎典史怎样的形象?【答案】1.(1)向西(2)治理(3)改变(4)因此,所以2.(1)询问园子的价值,说值三百两金子,我就拿俸禄买下来。

(2)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3.D4.“因其姓也”“就势取景” 他做官就不能常来,居住在这里,才可以每天来,随性洒脱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

(院子很优美,他想天天住在里面,过随意洒脱的生活。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向西走二里。

西,向西(2)句意:我主持、治理江宁政事。

宰,治理(3)句意:更换房檐改变用途。

易,改变。

(4)句意:所以仍叫做随园。

故,因此、所以。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1)其:它,指代隋园。

值:价值。

曰:说。

以:用。

(2)以:拿、用。

易:交换。

奇:奇妙。

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分析。

从文中“康熙时,……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可知,“余恻然而悲”的原因是隋园以前繁华,现今倾颓,故选D。

微的文言文意思及例句

微的文言文意思及例句

微的文言文意思及例句❶动词。

隐蔽,藏匿。

《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之。

”(“缢”,音yì,上吊而亡。

“徒”,同党,同伙) ❷动词。

暗中伺察。

《史记·游侠列传》:“(郭)解使人~知贼处。

”❸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是隐蔽的。

可译为“暗中”“秘密地”“悄悄地”等。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故久立与客语。

~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柳宗元《童区寄传》:“童~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

”❹形容词。

精妙,深奥。

司马迁《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

”❺形容词。

细小,轻微。

《庄子·庖丁解牛》:“动刀甚~。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❻副词。

表示数量不多或动作行为的程度轻微。

可译为“稍微”“轻微”等。

林嗣环《口技》:“~闻有鼠作作索索。

”刘基《苦斋记》:“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辛。

”邵长蘅《阎典史传》:“应元伟躯干,面苍黑,~髭。

”❼形容词。

旧时指地位低下,卑贱。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时妃也。

”刘开《问说》:“刍荛之~,先民询之。

”❽形容词。

衰败,衰弱。

苏轼《教战守策》:“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矣。

”❾副词。

表示否定。

可译为“不”“不是”。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虽读礼传,~爱作文。

”有时表示否定时,还含有假设的意味。

可译为“如果不是”“即使没有”等。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斯人,吾谁与归?”。

阎典史传(邵长蘅)原文

阎典史传(邵长蘅)原文

阎典史传(邵长蘅)原文邵长蘅《阎典史传》原文及原文: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迁江阴县典史。

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 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

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诸我。

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人。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豫王①大军渡江,弘光帝②寻被执。

诸生③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

明选乃夜驰骑往迎应元。

应元投袂起,夜驰入城。

是时城中兵不满千,户才及万,又饷无所出。

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

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驾大炮击城,城垣裂。

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絙④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隤⑤处。

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蒿为人,人竿一灯,立埤堄⑥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

大军惊,矢发如。

比晓,获矢无算。

又遣壮士夜缒城入营,顺纵火,军乱,自蹂践相杀死者数千。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

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

刘良佐者,降本朝总兵也。

遥语应元: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

应元曰: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

将军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 良佐惭退。

应元性严毅,号令明肃。

轻财,赏赐无所吝。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敛,酹而哭之。

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

贝勒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

应元骂曰:败军之将,被禽不速死,奚喋喋为! 又遣人谕令: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

应元厉声曰: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 叱之去。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

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

旦日,城陷,大军蜂拥而上。

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

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遂被缚。

见贝勒,挺立不屈。

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日暮,应元死。

(节选自《虞初新志》卷二,有改动)[注] ①豫王:名多铎,清顺治皇帝的叔父。

隋书卷四十四

隋书卷四十四

隋书卷四十四○外戚历观前代外戚之家,乘母后之权以取高位厚秩者多矣,然而鲜有克终之美,必罹颠覆之患,何哉?皆由乎无德而尊,不知纪极,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故鬼瞰其室,忧必及之。

夫其诚著艰难,功宣社稷,不以谦冲自牧,未免颠蹶之祸,而况道不足以济时,仁不足以利物,自矜于己,以富贵骄人者乎?此吕、霍、上官、阎、梁、窦、邓所以继踵而亡灭者也。

昔文皇潜跃之际,献后便相推毂,炀帝大横方兆,萧妃密勿经纶,是以恩礼绸缪,始终不易。

然内外亲戚,莫预朝权,昆弟在位,亦无殊宠。

至于居擅玉堂,家称金穴,晖光戚里,重灼四方,将三司以比仪,命五侯而同拜者,终始一代,寂无闻焉。

考之前王,可谓矫其弊矣。

故虽时经扰攘,无有陷于不义,市朝迁贸,而皆得以保全。

比夫凭藉宠私,阶缘恩泽,乘其非据,旋就颠陨者,岂可同日而言哉!此所谓爱之以礼,能改覆车。

辄叙其事,为《外戚传》云。

○高祖外家吕氏高祖外家吕氏,其族盖微,平齐之后,求访不知所在。

至开皇初,济南郡上言,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姑字苦桃,为杨忠妻。

勘验知是舅子,始追赠外祖双周为上柱国、太尉、八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封齐郡公,谥曰敬,外祖母姚氏为齐敬公夫人。

诏并改葬,于齐州立庙,置守冢十家。

以永吉袭爵,留在京师。

大业中,授上党郡太守,性识庸劣,职务不理。

后去官,不知所终。

永吉从父道贵,性尤顽騃,言词鄙陋。

初自乡里征入长安,上见之悲泣。

道贵略无戚容,但连呼高祖名,云:“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

”是后数犯忌讳,动致违忤,上甚耽之。

乃命高颎厚加供给,不许接对朝士。

拜上仪同三司,出为济南太守,令即之任,断其入朝。

道贵还至本郡,高自崇重,每与人言,自称皇舅。

数将仪卫出入闾里,从故人游宴,官民咸苦之。

后郡废,终于家,子孙无闻焉。

独孤罗弟陀独孤罗,字罗仁,云中人也。

父信,初仕魏为荆州刺史。

武帝之入关也,信弃父母妻子西归长安,历职显贵,罗由是遂为高氏所囚。

信后仕周为大司马。

及信为宇文护所诛,罗始见释,寓居中山,孤贫无以自给。

表明忠诚的典故

表明忠诚的典故

表明忠诚的典故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刘信攻南康,终月不下。

义祖遣信使者而杖之,詈曰:‘语刘信。

要背即背,何疑之甚也?,信闻命大怖,并力急攻,次宿而下。

凯旋之日,‘师至新林浦,搞锡不至,亦无所存劳。

他日谒见,义祖命诸元勋为六博之戏,以纾住:解也前意。

信酒酣,掬六骰子手曰:‘令公疑信欲背者,倾西江之水,终难自涤。

不负公.当一掷偏赤。

诚如前旨.则众彩而已,信当自拘,不烦刑吏耳。

’义祖免释不暇,投之于盆,六子皆赤。

义祖赏其精诚昭感,复待以忠贞焉‘”刘信为表明自已并无背叛义祖之心,觉得用言语表白无济于事,使借掷骰博戏之机,以掷骰于盆六子尽赤,来证明自己赤心不二。

一掷之下,果然六子尽赤。

义祖叹服其精诚昭感,遂释前疑。

后因用为忠诚信誓之典。

宋·李清照《打马斌》:“故选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

”《战国策。

秦策一》:“楚入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报之。

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

’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楚国有一人有两个老婆。

另有一人调戏那个年长的,遭到詈骂;调戏那个年少的,却并不抗拒。

后来有两套的人死了。

有人问调戏人的那人愿娶哪一个作妻子呢?那人回答说要娶长者。

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调戏别人的妻子,当然希望不遭到拒绝;但作为我的妻子,我当然希望她拒绝别人的调戏。

后因用为忠于其主,或用为咏贞洁之妇的典故。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夫拓犬吠尧,邻女詈人,彼固各为其主。

”春秋时代是“乱臣贼子”迭出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涌现出申包胥这样一个执着、忘我的爱国忠臣,正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个那个时代,更照亮了中国历史。

当好友伍子胥言“我必覆楚”时,申包胥则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申包胥没有阻止伍子胥实现他的“义”,而是去践行一个更大的“义”——对国家的忠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邵长蘅《阎典史传》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邵长蘅《阎典史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迁江阴县典史。

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

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诸我。

”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人。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豫王①大军渡江,弘光帝②寻被执。

诸生③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

明选乃夜驰骑往迎应元。

应元投袂起,夜驰入城。

是时城中兵不满千,户才及万,又饷无所出。

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

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驾大炮击城,城垣裂。

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絙④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隤⑤处。

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蒿为人,人竿一灯,立埤堄⑥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

大军惊,矢发如雨。

比晓,获矢无算。

又遣壮士夜缒城入营,顺风纵火,军乱,自蹂践相杀死者数千。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

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

刘良佐者,降本朝总兵也。

遥语应元:“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

”应元曰:“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

将军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退。

应元性严毅,号令明肃。

轻财,赏赐无所吝。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敛,酹而哭之。

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

贝勒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

应元骂曰:“败军之将,被禽不速死,奚喋喋为!”又遣人谕令:“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

”应元厉声曰:“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叱之去。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

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


日,城陷,大军蜂拥而上。

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

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遂被缚。

见贝勒,挺立不屈。

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日暮,应元死。

(节选自《虞初新志》卷二,有改动)
[注]①豫王:名多铎,清顺治皇帝的叔父。

②弘光帝:明亡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

③诸生:秀才。

④铁絙(gēng):大铁索。

⑤隤(tuí):倒坍。

⑥埤堄(pínì):城上的齿形矮墙,又叫雉堞。

译文:
崇祯十四年,阎应元升为江阴县典史。

刚到江阴,就碰上江洋大盗驾着百余艘船只,扯着旗帜乘涨潮时擅自闯入内地,快要逼近江阴县城。

阎应元佩带大刀弓箭挺身而出,纵马在街头大声呼叫道:“是男子汉的,跟我去杀盗贼保家园!”顷刻间,有上千人响应,但是苦于没有武器。

应元又驱马奔向贩卖竹竿的商店大声喊叫:“事情紧急啦!每人借上一根竹竿,钱由我来付。

”有千把人,在江边摆开阵势,那长矛般的竹竿密密麻麻像树林一样耸立,士兵们一个挨一个围得像壁墙。

应元来来去去地驰马射击,每发一支箭,就射死一个盗贼。

接连射死了三个,盗贼心惊胆战地张帆逃走了。

豫王率领大军渡江,弘光帝不久被劫掳。

秀才们要求新上任的县尉陈明选主持县城的防御。

陈明选于是派人骑马去迎接应元。

应元挥袖马上动身,当夜快马赶到江阴城。

这时江阴城里的兵士不到一千人,人口仅万户,连粮饷也无处筹措。

应元来了以后,就整理城中的文书簿籍,修建戌守瞭望的岗楼,命令每家派一个男子上城守卫,其余的人轮流送饭。

下令说:“捐献的不一定是银钱,交豆子、谷子、丝绸、布匹和其他东西的听便。


这时逼近江阴城的清军已有十万人,于是架起大炮轰击城墙,城墙被炸裂开来。

应元下令用铁片包裹门板,再用铁索缠起护住城墙,并取空棺材装上泥土,用来堵住倒坍的地方。

这时城中剩下的箭很少了,应元便利用月黑,用蒿草扎成人的模样,每个草人身上插着一盏灯,把它们放在城头的矮墙间,四面守城的兵士埋伏在城墙内,敲着
战鼓大声叫喊,那声势好像要从城上用绳子把兵士放下去袭击一般。

清军惊吓起来,发射的箭密集得像下雨似的;等到天亮时,守军获得了数不清的箭。

应元后来又派勇士夜里从城上顺绳而下潜入敌营,凭借风势放火烧营,清军大乱,自相践踏残杀而死的有几千人。

清军撤退,在离城三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主将刘良佐在骑兵护卫下来到城下。

刘良佐是投降清朝的将领。

他在城下远远地向应元喊话:“朝廷已经不能控制江南了,大人若早点投降,可以保证你功名富贵!”应元说:“我只是明朝的一个典史罢了,还懂得君臣大义。

将军曾是国家的重要栋梁,不能保住江淮的领土,竟然成了敌军的先锋,你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县有节义的士子百姓啊?”刘良佐羞愧地溜走了。

阎应元生性严正刚毅,发布命令公正严肃。

对钱财看得很轻,奖赏起来一点也不吝啬。

他亲自为受伤的`士兵包扎创口,对牺牲的人用厚木棺材殓葬,还哭着洒酒祭奠他们。

他和勇士们说话,总叫他们“好兄弟,从不直呼其名。


贝勒把两个投降的将领双手反绑着,叫他们跪在城下劝诱城中守卫的将士投降。

应元骂道:“‘败军之将,被捉住了不快些去死,干嘛还要啰啰唆唆没完没了地胡说!”贝勒又派人传达命令:“如果把城中四门首倡抵抗的各杀掉一人,马上就撤去包围。

”应元厉声回答:“宁可砍我的头,为什么要杀老百姓!”把前来传令的人呵叱走了。

贝勒已经探悉城里没有要投降的意思,因此攻城更加猛烈了。

应元情绪激昂地登上城头矮墙,大义凛然,神色镇定。

第二天早晨,江阴城被攻陷,清军大队人马蜂拥着冲上来。

应元带上百名决死的士兵,奔驰冲杀,先后在八处地方展开了巷战,所遇清军有上千人被杀死杀伤。

应元料想不能幸免,便纵身跳进前湖中,水很浅没有漫过头顶,最终被捕。

见到贝勒,应元挺身而立不屈服。

一个士兵用长枪刺穿应元的小腿,他小腿骨折仆倒在地。

傍晚,应元死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