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艺术成就
【诗人大全】关汉卿简介_关汉卿的资料介绍
【诗人大全】关汉卿简介_关汉卿的资料介绍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简介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
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
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1)
简答题1、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1、“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2、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3、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4、擅于设置悬念,是关汉卿注重剧场性的另一个特点。
5、关汉卿的戏剧语言,向以本色当行著称。
2、南戏与北杂剧在体制上的主要区别:1、北杂剧一本四折,有楔子;南戏长达数十出,无楔子。
2、北杂剧以正末(正旦)一人主唱;南戏以生旦为主,各色皆可以分唱。
3、北杂剧每折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中可以换韵。
4、北杂剧用北曲,多刚劲粗犷;南戏用南曲,多柔婉缠绵。
5、北杂剧每折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组成套曲;南戏一出中可变宫调。
6、北杂剧动作提示叫“科”;南戏曰“介” 。
3、《琵琶记》的艺术成就:(1)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心理刻画方面尤为突出。
(蔡伯喈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这种软弱性格与他恪守礼教伦理观念紧密联系,不过也有请有欲。
赵五娘形象善良朴素、刻苦耐劳,在饥荒年岁,典尽衣衫,自食糟糠,独力奉养公婆,后又营葬筑坟,忍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
)(2)情节结构上富于匠心:双线结构,用双线索交错发展。
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
(3)人物语言个性化。
即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并且富于动作性。
4、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更加灵活多变,采用特有的“衬字”方式。
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5、袁宏道:《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
”1)贯穿着一种“狂傲”的叛逆精神。
2)曲词艺术上,本色而高华爽俊、秾丽奇伟,堪称曲中豪放派。
3)在杂剧形式上的突破:一是结构体制,或一出,或二出,或五出,使元杂剧的规矩荡然无存;二是曲调体式,或用北曲,或用南曲,有时自出机杼,自由运用,别开生面。
赏析元曲大师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赏析元曲大师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简介
关汉卿(约1241年-1323年),中国元代戏曲作家和演员,被誉为“元曲四杰”之一,以其深情厚意、才情横溢的作品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对关汉卿的艺术成就进行赏析,并探讨他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1.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1.1 生平简介
(在此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关汉卿的出身、故乡等基本背景信息)
1.2 创作背景与时代特点
(这部分可以了解元代时期戏曲表演的兴盛以及社会背景的变迁,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关汉卿创作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2. 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欣赏
2.1《窦娥冤》
(在此部分可以详细分析该剧情节、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表达主题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解读)
2.2《弟子规》
(同样,可以在这里详细介绍该剧,对人物形象、情节等进行赏析)
2.3 其他重要作品
(列举其他几个关汉卿的著名作品,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3. 关汉卿对戏曲艺术及文化的影响
3.1 戏曲艺术发展
(在此部分,可以深入探讨关汉卿对后世戏曲艺术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引用相关文献和学者观点来支持论述)
3.2 文化传承与弘扬
(考虑关汉卿作品的教育意义以及后世如何传承和弘扬关汉卿大师的艺术成就)结论
通过本文旨在赏析元曲大师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与影响,了解他对中国戏曲发展
和文化传承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汉卿独特而充满情感的创作风格不仅影响了
当时的戏曲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无论是他创造出来的精彩剧目,
还是对戏曲艺术的推动和传承,都使关汉卿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
要人物。
关汉卿
肉体、心灵的双重痛苦换来赵盼儿的智慧。
封建社会性别文化
良不如娼、妻不如妓 《救风尘》是一出反映妓女从良坎坷遭遇的轻喜剧。 关汉卿举重若轻,以一种轻松的快意和幽默的笔调, 再现了一幕既让人发笑、又蕴含泪水的人间喜剧。
关汉卿是第一个真实地描写妓女的血泪生 活,作为正面形象,关汉卿在下层或女性 生活中发掘人性的光辉和真、善、美的存 在,为妓女们唱了一曲赞美的歌。 关汉卿杂剧旦本多于末本,擅长刻画各种 女性形象,对她们的命运和抗争十分关心 和同情。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剧作家。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关汉卿的作品
《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救风尘》与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关汉卿的历史剧
关汉卿杂剧的术成就
一、《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关汉卿最成功的戏剧范式是悲剧,《窦 娥冤》、《哭存孝》、《蝴蝶梦》、 《鲁斋郎》等。《窦娥冤》是关汉卿进 步思想和他的戏剧才能的突出表现,是 他全部剧作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窦娥形象的意义
有力地揭露了黑暗与残酷的社会现实, 批判了封建吏治的腐败,表现了被压迫 者要求伸冤复仇、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 寄托了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作品使用 浪漫主义手法,对悲剧气氛的渲染,所 获得的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救风尘》与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关汉卿继承了金人院本和诸宫调的喜剧因素, 将其发展为一种十分成熟的喜剧形式。他往 往选择一些下层的小人物作为主角,对那些 邪恶又愚蠢的大人物进行肆意的嘲讽,在诙 谐幽默中暴露丑恶,寄寓正义的理想。
《救风尘》
(一)以“风月”救“风尘”的喜剧
“元剧关目之拙,固不待言。此由当日未尝重视 此事,故往往互相蹈袭,或草草为之。……关汉卿 之《救风尘》,其布置结构,亦极意匠惨淡之致, 宁较后世之传奇,有优无劣也。”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是中国元曲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生活在元朝时期,以其一生创作的戏剧作品而
闻名于世。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戏曲作品创作上。
他的作品风
格独特,情节曲折,以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表演精彩著称。
关汉卿的作
品描写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展现了生活的百态及人性的喜
怒哀乐。
在关汉卿的作品中,深刻描绘了人类的善恶和道德观念。
他通过
戏剧情节展示了人们面对权力、利益和人情世故时的挣扎和抉择。
关
汉卿的作品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并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
入的思考和批判。
关汉卿的作品语言优美,富有旋律感。
他深入研究了戏曲音乐的
表现手法和技巧,并将之融入到作品之中。
他的作品音乐旋律婉转动听,使观众在欣赏戏曲时获得美的享受。
同时,关汉卿在角色塑造上具有独到的见解。
他善于刻画不同性
格的人物,通过细腻入微的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他的角色形象在戏剧表演中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戏曲作家和艺术家。
他的作品不
仅在元曲时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戏曲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对后
世的文学和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合作品论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关汉卿(1892- 1960),原名关汉立,字古明,来自湖北省鄂州市。
他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三大杂剧表演家洪汉、梅兰芳、关汉卿之一,凭借其突出的演技和复杂的表演艺术,深受观众的赞赏。
关汉卿的杂剧背后所体现的艺术成就是他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他在演出过程中能够深入考察演员表演过程当中所需要掌握的细微之处,同时在表演时更加注重表现力,勾勒出人物特征鲜明的形象。
其中,他在传统杂剧作品《俗气千古》中的女婿角色惊艳了观众,整部戏中,他通过巧妙地将一种慷慨豪迈的感情和一种客观的讨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完美地展现了一种现代式的情愫,表现了一种沧桑的言情气息,让观众印象深刻。
此外,关汉卿在演出时还有一个独到的表演风格,这种趣味性十足、娴熟把握的表达手法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他能够以活泼、犀利的语言将杂剧情节突出,在表达过程中勾勒出一种喜情悲怆的节奏,整个杂剧作品的流畅度和视觉冲击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独特的表演技巧,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赏。
在全国各地的巡演演出中,关汉卿这位杰出的演员得到了观众特别热之广泛好评,他凝练而有力的表演风格令人百看不厌,大胆而自如的演出惊艳人心,而他在唱腔方面的独特技艺也是深受观众喜爱的。
他贯彻自己担任演员的理想,通过自己的精彩演出,将杂剧推向了更高的高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彰显的淋漓尽致。
总之,关汉卿在杂剧表演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反映了他在演出技艺上的艺术造诣,显示出关汉卿是一位演员表演的高手,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他的一生,诠释了传统文化本身的精湛工艺、历久弥新的魅力,这些都将永久牢记在我们心中。
关汉卿杂剧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
(3) 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而本色自然是其戏剧语言的基本风格,剧作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比如同是淋漓的诉说,衔冤而死的窦娥唱出的曲词责天骂地,充满激愤,而被情人抛弃的燕燕的唱词则在痛苦的表白中,流露出一份自怨自艾。在比如同是对情人责怪的辩白,《拜月亭》中王瑞兰的口气堂堂正正,理直气壮,透出自信和高贵;而《调风月》中的燕燕则小心翼翼,显出身份的尴尬和卑微。
关汉卿杂剧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
关汉卿创作的剧本现存十八种,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公案剧,如《窦娥冤》、《蝴蝶梦》等;
(2) 爱情风月剧,如《诈妮子》、《救风尘》、《拜月亭》等;
(3) 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苦存孝》等。
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表现为:
(1) 善于塑造人物,尤其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如《窦娥冤》竭力刻画窦பைடு நூலகம்的孝顺、善良与刚强,而她的孝顺、刚强、善良都是在与恶棍张驴儿和官府淫威的对抗中,在生与死的尖锐冲突中刻画出来的。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和特点关汉卿是中国元代杂剧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以《汉宫秋》、《单刀会》、《窦娥冤》等为代表,对中国戏剧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汉卿的杂剧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融合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分析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首先,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
在剧本结构上,关汉卿注重情节的合理安排和行文的条理清晰,使故事情节展开有条不紊,紧凑而有悬念。
他擅长运用悲剧的手法,通过引发观众的同情和共鸣,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和感人。
另外,关汉卿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绘不同性格、地位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冲突的升级,增加了戏剧的戏剂感和戏剧性。
他还善于使用暗示和象征,通过隐含的手法表达出深层的思想和主题,让观众有所思考。
其次,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他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性格突出。
关汉卿对待人物的塑造非常细腻,在语言和行为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他擅长刻画社会底层人物,他们生活在困苦和压迫之中,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却是丰富多样的。
关汉卿通过他们的言谈和行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映了社会的残酷现实和人性的挣扎。
另外,关汉卿还善于塑造历史人物,通过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使得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此外,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在语言表达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
他的剧本语言优美、精炼、生动。
他善于运用歌唱和对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达,使得剧本既富有音乐感,又具有对话的实际感。
他擅长使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通过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得剧作更加生动有趣,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他的语言表达具有年代特色,充满了元代的特殊气息,既贴近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又具有普世的艺术价值。
此外,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在舞台形式上也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他注重舞台的实际操作和观赏效果,善于运用舞美和音乐等元素进行表达。
自考语文复习资料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
自考语文复习资料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其作品特点主要为内容以描写男女风月之情为主;题材虽融合古人旧事,却多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创作方法上虚实结合;大半寓意深刻;叙事深入浅出,语言风格浅近自然,人物台词求肖似;多写喜剧,多含机趣,注重布置全剧的格局。
其剧作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关剧语言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
“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元曲选序》)语言个性化强,戏剧化强,鲜明生动,通俗易懂,如《窦娥冤》第二折《斗虾蟆》。
同时,关剧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非常、深刻,如《鲁斋郎》中张圭送妻所唱的曲子,就被誉为我国古典戏曲最精彩的内心独白之一。
(2)关剧的基本创作倾向是现实主义,但在部分作品中,为了强化表现力,又有一定的超现实的描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关剧发射出了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
(3)创造出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戏剧人物形象,尤其是塑造了一大群普通的妇女形象。
如童养媳窦娥、妓女赵盼儿、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通过她们的遭遇,刻画了她们善良、刚强、机智的性格,赞美了他们敢于向黑暗势力斗争的反抗精神。
(4)关剧的“当行性”很强。
他的剧本结构完整,情节的发展层次分明,人物和事件的安排适合舞台演出的要求。
《单刀会》关羽的出场,就是著名的一例。
关汉卿研究
关汉卿研究1、关汉卿,号已斋叟,元杂剧的创始者和一代文学光辉业绩的卓越代表,获得了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的至尊地位(明初贾仲明凌波仙挽词),被推为中国戏曲之父。
青年时期来往于开封、洛阳之间,中年以后长期生活在大都,是玉京书会的核心成员。
一生创作杂剧67种,现存18种,现存剧目为大多数学者认可的15种,著作权存有争议的有《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山神庙裴度还带、刘夫人庆赏五侯宴、尉迟恭单鞭夺槊、状元堂陈母教子、邓夫人苦痛哭存孝》6种,《鲁斋郎、哭存孝、陈母教子》三剧署于关汉卿名下。
(裴度还带、五侯宴、单鞭夺槊基本被否定)2、社会剧(公案剧):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绯衣梦(清官断狱,蝴蝶梦、鲁斋郎出现的清官是包拯,绯衣梦换成了开封府尹钱可)3、爱情风月剧: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士妓之恋杂剧中最具时代风采和艺术魅力的名篇佳作)、望江亭、拜月亭、玉镜台(才子佳人爱情婚姻故事,望江亭直接触及了寡妇改嫁问题,拜月亭以蒙金战争为背景,玉镜台根据世说新语传闻改编的老夫骗娶少妻闹剧)、调风月(宦家婢女与其服侍的小千户的爱情纠葛,介于二者之间,主人公燕燕是一位具着真实的血肉与灵魂的少女,是关汉卿最高的创造)4、历史剧:单刀会(关羽英雄主义,化用苏轼赤壁怀古词句)、西蜀梦(双赴梦)、哭存孝(揭示英雄人物悲剧命运)、陈母教子5、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关汉卿是把杂剧从朴野粗糙的民间形式推进到成熟完备的文学形态的伟大戏剧家、元杂剧无可争议的奠基人和最高成就的卓越代表。
元人周德清将其置于一新制作的关、郑、白、马的首席位置,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承认他初为杂剧之始的开拓之功。
(1)完善杂剧体制结构,创立戏曲艺术范式:元杂剧一本四折加一楔子、一折使用同一宫调的一组套曲、全剧由正色一人主唱的剧本体制的形成,以关汉卿为杰出代表的前期作家为这种体制形式的确立、完善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将古典诗词的抒情要素融入代言体的戏剧形式,使其跳出单纯以表演故事为主的院本旧格局,实现抒情与叙事亦即抒情性与戏剧性的和谐统一,使元杂剧具备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交融互补的双重审美功能,营造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范式,关汉卿凭借数量丰硕、体类齐全的演出脚本为构建具有华夏民族鲜明特色的戏剧形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传统戏剧中惯常用的务为滑稽的表演手法,关汉卿有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在戏剧冲突趋于白热化的紧张情势下插入由净角表定的滑稽片段,对于杂剧的批判性主题产生意想不到的深化效果。
关汉卿(元曲编剧)人物简介
• 关汉卿的作品在元代及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 他的作品对后世元曲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关汉卿在元曲史上的地位与影
响
关汉卿在元曲史上的地位
关汉卿在元曲史上的地位
关汉卿与其他元曲编剧的比较
• 关汉卿是元曲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
• 关汉卿与元代其他著名编剧如白朴、马致远等人相比,
• 关汉卿受到家庭的熏陶,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03
关汉卿的生平事迹
• 曾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
• 以才情出众,成为著名的元曲编剧
• 与当时的文人、艺人有广泛的交往
元曲的发展与关汉卿的成才
元曲的起源与发展
•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起源于民间歌谣、曲艺
• 元曲在元代达到鼎盛,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 文学瑰宝
关汉卿元曲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汉卿元曲作品的影响
• 关汉卿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关汉卿的作品在现代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他的作品成为元曲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
• 他的作品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影响
05
关汉卿元曲作品经典赏析
关汉卿元曲作品经典赏析:《窦娥冤》
《窦娥冤》的故事梗概
• 《拜月亭》是一部描写战乱中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爱
• 《拜月亭》在戏剧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具
情故事
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关汉卿通过这部作品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对爱情进行了
• 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受观众喜爱
深刻的探讨
关汉卿元曲作品经典赏析:《西华山陈抟高卧》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内容摘要: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元末明初的贾仲名就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最能反映他创作成就的是他的杂剧,他一生共写了60多种杂剧,流传到现在的只有18种,《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这类作品中凶狠、愚蠢的压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压迫者总是壁垒森严地对立着。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机智和勇敢的。
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还有《西蜀梦》等。
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一、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映得尤为深刻集中。
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有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其二、关汉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在古代戏剧作品中,再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饱满。
其三,关汉卿善于把人物放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四,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根据生活本身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为剧情和人物服务,需雄壮时就雄壮,需妩媚时就妩媚,需通俗时就通俗,需文雅时就文雅。
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题词:关汉卿杂剧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2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剧。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是中国元曲时期的一位著名剧作家和表演家,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主要艺术成就有:
1. 剧作家:关汉卿是元曲时期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汉宫秋》、《窦娥冤》、《西厢记》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传颂,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2. 表演家:关汉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表演家。
他在舞台上的表演风格独具特色,擅长表现各种情感和人物性格,深受观众喜爱。
3. 文学家:关汉卿不仅是戏曲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文学才华不仅体现在他的剧本创作中,还体现在他的诗歌、散文等方面。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社会活动家:关汉卿不仅关注艺术,同时也关注社会问题。
他曾经积极参与反对元朝政府的斗争,并支持民间起义。
他的社会活动精神和艺术创作精神相辅相成,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总之,关汉卿是中国元曲时期最著名的剧作家和表演家之一,他的文学才华、艺术成就和社会活动精神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关汉卿杂剧创作的概况
关汉卿杂剧创作的概况一、前言关汉卿,明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中国戏曲之父”。
他的杂剧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是中国戏曲珍品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和艺术成就。
二、生平概述关汉卿(约公元1250年-1324年),字希仲,号洛阳居士。
他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幼年时便喜欢戏曲艺术,并积极参与当地的戏曲活动。
后来他拜名家学艺,不断磨炼自己的创作才华。
三、创作经历1. 初期创作关汉卿最早的杂剧作品是《窦娥冤》,这部剧讲述了一个女子被冤枉入狱,最终得到昭雪的故事。
这部剧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并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一。
2. 发展成熟期在后来的创作中,关汉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大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兼具戏曲和文学的特点。
其中,《汉宫秋》、《荆钗记》、《西华山》等作品都成为了经典之作。
3. 晚年创作关汉卿在晚年时仍然坚持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朝元夫人献寿》、《梁祝》等。
这些剧目在当时也非常受欢迎,并被后人传颂至今。
四、代表作品1. 《窦娥冤》这是关汉卿最早的杂剧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女子被冤枉入狱,最终得到昭雪的故事。
该剧以其深刻的社会寓意和感人至深的情节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赞誉。
2. 《荆钗记》该剧讲述了一个女子因父母之仇而遭受不幸,最终与心上人相认相爱并得到幸福的故事。
该剧以其深刻而真实的情感描写和优美动人的音乐形式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
3. 《梁祝》这是一部以古代民间传说为题材的杂剧,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该剧以其优美的音乐形式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五、艺术成就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杰出的杂剧作家之一,他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和人文精神,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结语关汉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巨匠,他通过自己不断地创作和探索,为中国戏曲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一、关汉卿的生平与个性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戏剧家的关汉卿,其生平情况,只能以现存的一些片断材料推知大概。
《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尹。
关于他的仕宦情况,由于元代太医院并无院尹官名,关汉卿叙及本人生活情况的散曲亦全无与此有关的痕迹,故关汉卿可能为医户,而不是医生。
关汉卿的生卒年也很难推断。
根据《青楼集序》等资料来看,他是金末元初人。
入元后很可能是并未出仕,而仅是以一个剧作家兼艺人的身份活跃于大都的戏剧界。
关汉卿是元代最早从事剧本创作的作家之一。
关于关汉卿的为人和个性,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对此,他本人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中有更透彻的自白。
他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叛逆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
曲中所描绘的生活,按照士大夫的传统人生取向标准来看,分明是“堕入下流”,但关汉卿却欣喜于在这种生活中得以解脱了功名利禄的“锦套头”而获得自由与快乐;他的炫耀,对于封建传统分明带有“挑衅”的意味。
但他较之习惯于依附政治权力的士人心理来说,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当然,关汉卿不仅是一个“风流浪子”而已。
他一方面主张”人生贵适意”,主张及时享乐,同时(特别是在他的戏剧作品里)又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对于社会中弱小的受压迫者的同情和赞颂,这和许多具有官员身份的文人出于政治责任感所表现出的同情人民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关汉卿则更多地包含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切身感受,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由于他深入生活,掌握了各种丰富的生活素材,这就使他有可能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需要雄壮时就雄壮,需要妩媚时就妩媚,需要通俗时就通俗,需要文雅时就文雅。而本色是关汉卿戏剧语言的基本风格。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人物,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试看他《金线池》第一折的〈混江龙〉曲。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蹇不了的浆水饭,蹇半碗儿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这些语言出自窦娥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它使我们感觉不到有半点加工的痕迹,只觉得它象生活本身所表现的那样自然、生动。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剧场、演员与观众的戏剧家,是梨园中的行家里手;他有 “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因此,他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他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像《窦娥冤》,写了窦娥既短促又漫长的20年的人生历程,其前19年风雨和波折,仅在楔子与第一折中几笔带过。当窦娥在第一折刚出场时,蔡婆婆被赛卢医谋杀、又为张氏父子所救的事件已然发生;张氏父子强行入赘蔡家,还要分别娶蔡家婆媳为妻。这一来,窦娥一登场,便面临异常严峻的戏剧情境。守寡的小媳妇如何应付?命运如何?一下子就成为观众极其关注的问题,全剧的主要矛盾也由此逐步展开。显然,关汉卿很懂得戏剧的特性和观众的心理,他十分重视戏剧演出的舞台效果,不让观众分散对戏剧矛盾的注意力。他努力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内,赋予戏剧以更为充实的内容,让强烈的戏剧冲突把观众牢牢地吸引在剧场上。
关汉卿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字少伯,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戏曲作家和文学家。
他的作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深受当时的观众和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关汉卿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和演绎。
关汉卿的生平与贡献关汉卿生活在宋代,他的具体生平不为后人所知,但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窥见他在文学和戏曲领域的杰出贡献。
他的作品以曲折动人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优美婉转的词曲著称,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汉卿的代表作主要有《窦娥冤》、《汉宫秋》、《荆钗记》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代表作的特点和重要性。
《窦娥冤》《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一。
该剧描绘了窦娥受冤入狱,以及她在狱中追求正义、被无辜处死的故事。
这个故事感人至深,展现了关汉卿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
《窦娥冤》的情节曲折,对百姓的苦难描写得淋漓尽致,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该剧还以其优秀的曲艺形式而闻名。
关汉卿独特的词曲赋予了剧中人物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情感和动人的音乐。
《窦娥冤》的表演艺术、人物形象和音乐形式都达到了卓越的水平,为后世戏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汉宫秋》《汉宫秋》是关汉卿创作的又一经典之作。
该剧以汉朝的宫廷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各种宫廷女子的命运和情感纠葛。
《汉宫秋》通过对女子的形象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女性的痛苦。
该剧通过戏剧化的方式让观众反思封建社会的弊端和女性的处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该剧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关汉卿的创作重点。
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乐形式和舞蹈动作来衬托剧情和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使得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得到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汉宫秋》的音乐和舞蹈艺术都非常精彩,是关汉卿创作成就的重要体现。
《荆钗记》《荆钗记》是关汉卿为元朝著名演员荆钗创作的一部戏曲作品。
该剧以宫廷斗争为主题,展现了聪明机智的荆钗在宫廷中智胜众人的故事。
该剧以荆钗的才智和智慧为核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和心机算计。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关汉卿是中国元曲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艺术成就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描述。
在元曲的发展史上,关汉卿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脱颖而出,成为元曲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创作手法,深受当时观众的喜爱。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能够真实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他善于运用对白和独白的形式,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性格和命运。
他的作品中也融入了大量的音乐元素,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关汉卿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关汉卿在表演艺术方面也有着非凡的造诣。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他能够将自己创作的角色栩栩如生地演绎出来,使得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命运。
他的表演风格独特,能够将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表演手法展现出来。
他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关汉卿的表演艺术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而且对后世的演艺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汉卿在社会影响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和事件,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他的作品中也不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能够引起观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关汉卿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扬,而且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
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观念,对后世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汉卿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了元曲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创作、表演艺术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不仅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而且也丰富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艺术成就:“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气风格。
一、善于在强烈的戏剧冲突去塑造人物,各阶层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既有鲜明的性格,又能深刻地反映时代的本质。
二、矛盾集中情节紧凑三、语言上的成就:1.自然、真切、质朴,成为“本色”派代表作家2.语言性格化,随人随情而变,做到“雅俗兼收串合无痕”3.运用少数民族语言,使表达更生动王实甫《西厢记》的贡献(王西厢)1.把崔张故事编成规模宏大的戏剧。
2.继承了“董西厢”的反封建主题,并使主题更深化,反封建死刑倾向更鲜明。
3.纠正了“董西厢”的不足,充分运用了戏剧样式的长处,使题材更集中,矛盾冲突更尖锐、情节结构更合理,任务性格更鲜明,心理描写更细腻,语言更洗练,达到西厢故事的高峰。
《梧桐雨》和《汉宫秋》的比较宏观来看,有许多相同之处1.主题接近,剧情相似;都是末本戏。
写帝妃之情,在批判他们误国时,又对其爱情寄与同情2.结构雷同:两折之前写欢情。
第三折写离情。
第四折写痛失之后的思念之情。
3.戏剧氛围都是从欢到悲。
由热情而凄凉,形成极大的反差,悲剧结局反映了剧作者共同的现实主义观念。
二、从微观看,又存在许多差异(动与静,强化与淡化)如:写欢情《汉宫秋》基本是静态的,主要写主任公内心独白;《梧桐雨》大肆铺衍。
多方渲染人物始终处于动态开放之势,表现欢情无限,爱情生活绚丽斑斓。
写离情灞陵桥边,汉元帝伫立凝望,且望且思,流连忘返,此为以静写动,以人物形体的静止反衬内心的波澜;马嵬坡前,唐明皇顿足捶胸,且哭且诉,痛不欲生,此为以动写动,以人物强烈的外部动作来强调其内心的剧烈震荡和悲伤。
总的来说,对于失去妃子,汉元帝尚能从容自持,悲而不失其志,唐明皇则是不顾一切一发不可收拾,其原因之一是元帝失昭君,实现了和番,清除了国家的忧患,安享其位,仍至高无上,唐明皇此时是权力、妃子、欢乐生活永远失去,非常绝望。
纵观两剧写情,《汉宫秋》如溪如流,《梧桐雨》如瀑如涛,风格上都属于文采派,但前者悲凉苍劲,意境淡远,后者激扬慷慨,色彩浓重。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1)人物塑造的成就一般采用类型化写法。
目的上是让历史上差别不大的人物能够让性格鲜明突出,增强他们彼此的差别,类型化不等于简单化。
(三绝人物: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诸葛亮的智)一方面塑造出复杂性性格的人物如曹操的奸——杀人雄——政治上的远见;军事上的打胜仗;失利时候的才能;顽强的意志。
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在茅盾斗争中写人。
●运用烘托手法来发挥人物精神境界的内在成功。
●特殊的心理描写。
●夸张和对比手法的应用。
(2)结构严密组织得法,详略得当,脉络清晰,主次分明。
以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主线,静心构造无数的故事,使得全书成为波兰壮观又结构宏伟,又不失严密精巧的艺术整体,简单的事件写得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大事,写得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3)语言结构,为了接近历史,又照顾阅读效果,采用了半白半文的口语。
雅俗共赏,具有见解,明快,生动。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塑造人物方面:1.从早起近乎类型化的写法走向初步个性化的写法。
如光写粗鲁就是多种方法,如鲁达的粗鲁是性急,史进的是少年任气,李逵的是野蛮等等。
2.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3.塑造人物,不仅立足于历史真实的土壤,还能采用夸张,想象等方法。
渲染他们伸张正义的斗争中的神力、性格,使他们的性格高度理想化。
(2)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既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又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细节描写。
如武松打虎。
(3)独特的结构方式“竹节结构”是形式为内容服务。
《水浒传》的结构妙处在于前半部分,前半部分人物分别叙述最后总归梁山。
书中的故事都围绕闭上梁山的中心,由分而合。
这样既表现了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特点,使得小说有大框架的同时,又保留了有独立意义的单元,结构完整而且灵活。
后半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如长江奔流而下。
(4)语言风格1.《水浒传》能创造性继承和发展“说话”的语言艺术。
主要特使是充满了生活气息,明快简洁,生动活泼,表现力很强。
2.语言个性化,主要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个性,神态和身份。
3.状人叙事,多用白描,用词凝练。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1)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1.浪漫主义的理想——对天宫的反抗,对现实制度的反抗。
2.变化而又真实奇幻的幻想世界。
(与其他文人的世界的区别——《西游记》的额幻想社会采用反映现实的,过去描写幻想世界只是单纯的为了与真实社会对比。
)3.人、动物、神所混合的世界。
(2)情节波澜起伏(3)乐观开朗、风趣、幽默的风格特色1.表现在人物性格上2.表现在人物语言的个性方面3.体现在对明代社会的世态人情的讽刺、批判、冷嘲热讽。
《金瓶梅》成功实现了六项转变:1.从“说话”艺人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的独立创作。
《金瓶梅》成为和过去“世代累积型”不同的第一部“个体创作型”的长篇小说。
2.从反映古老的历史题材,转变直接反映现实。
3.从帝王将相,神仙鬼怪转变到社会上普通人物为主角。
4.有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转变为着力表现普通的,日常的生活,从传奇手法变为写实。
5.从夸张的粗略的细节描写,转变为细腻,逼真甚至琐屑的生活。
6.从线索结构开始过渡为网状结构。
“汤沈之争”——汤重内容,沈重形式:1.思想上分歧:临川派主张“以情格理”,反对封建理学思想和礼教观念,而吴江派相反。
2.对曲律看法的不同:吴江派主张“舍律依腔”,而临江派主张内容重于曲律。
3.吴江派主张本色,临川派主张文采。
对汤、沈戏曲观念的评价:●明后期曲坛情况而言,沈璟效力于扶衰救弊,汤显祖瞩目与振聋发聩,二人文化品味有高低之别。
●沈的舍律依腔,对文词派拨乱反正,有利于戏曲艺术在艺术形式书面的完善和规范。
●汤的“意随神色”的革新,对传统观念横冲直撞,有利于戏曲艺术在艺术精神方面的充实和激扬,后者更有跟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牡丹亭》的艺术特色:(一)把浪漫手法引入传奇1.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2.艺术构思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
作者把杜丽娘经历的人鬼,处理为一个现实中的人的持续斗争,既表现了对封建青年承受迫害压抑的现实,也表达了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
3.从“情”的理想高度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
1.采用抒情诗的手法,倾写了人物的感情。
2.具有奇巧,陡峭,尖新的语言风格。
.《长生殿》的突破性成就。
:描写“精诚不散,终成连理”的“至情”,表现人类爱情专一的历史倾向。
爱情描写与社会政治紧密结合,杨国忠专权误国、安禄山叛乱造成国破家亡,真实深刻揭露李、杨“乱了朝纲,占了情场”的恶果。
.《长生殿》艺术成就1.构思巧妙,排场紧凑:前半用现实主义再现安史之乱的社会矛盾和帝王与妃子的关系;后半用浪漫主义手法写了唐、杨感天动地的爱情发展。
主副线交错而行,前后辉映,使得开阔又严密的戏剧结构得以产生。
2.情节跌宕起伏,戏曲气氛在剧场发展中不断变化,在张弛间使得情节起伏,同时形成强烈对比。
3.刻画人物,个性鲜明——曲词和人物性格统一;塑造角度出复杂性格的人物。
4.清丽流畅的曲词——善于糅合唐诗,元曲的特点,含蓄、自然质朴、通俗易懂;创作出符合人物在此时和此地的语言。
5.浓郁的抒情气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吊古伤今,抒发兴亡。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1.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结合(题材)2.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
●着力揭示人物的复杂性格。
4.独具特色的曲词说白。
《聊斋》艺术成就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传统的志怪小说大多数篇幅小,语言简约而又没有文采,大多数是人间人事人情等。
而蒲松龄用传奇的特长,多写花妖等鬼怪,使得小说内容精彩而且充实,情节离奇而且生动,展现了迷人的魅力。
2.情节曲折,叙次井然。
作者反对“平铺直叙”,他写的花妖鬼狐之事,便于驰骋,想象,因此故事情节变幻莫测,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逻辑思维,显得合乎情理。
3.描写丰美,形象生动。
对比以前的小说,作品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为举止,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4.语言精炼,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化。
《红楼梦》艺术成就1.发展了现实主义,突破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传统。
2.赋予了爱情以思想境界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突破了才子佳人的格局。
3.表现悲剧的审美评价,打破了“大团圆”俗套。
4.塑造出“真”的人物,打破了好人全好,坏人全坏的模式。
5.《红楼梦》调动了我国诗词散文,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诗化的性格和诗化的意境和风格。
名词解释1 末本:元剧中由男主角主唱的戏2 旦本:元剧中由女主角主唱的戏3 楔子:是全剧的一个组成部分,表示四折之外的一段故事情节。
4 科:元杂剧把有关动作、表情、效果等舞台指示叫作“科”:如两人相见为“做相见科”,思考问题为“作寻思科”,指示舞台效果的,如“做起风科”。
5 散曲:是与剧曲相对而言,在民族、民间的音乐歌曲的基础上,发展革新出来,具有民间情调和地方色彩的新体诗。
6 南戏:早期称为戏文、在温州一带的剧种。
南戏诞生于北宋末年,大约在南宋中叶宋光宗时期成为一种新的戏剧形式。
7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
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8 三言:包含了旧本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和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它的出现标志古代白话小说的形成。
9 二拍:基本上是个人创作,一部个人的小说创作集,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0 传奇:最早是唐代的短篇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也有传奇。
但元末明初作者也讲元杂剧称为“传奇”,因为许多唐传奇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
大部分杂剧也有唐传奇的色彩。
11 吴江派:明后期,沈璟代表,因为他是吴江人。
作品大多从伦理教化为主旨,一般严守格律、曲词本色。
便于上场演出,构成了基本特色。
12临川派:或称为玉茗堂派,代表人物汤显祖为临川人。
追随者大多继承了汤显祖重文采,重才情,格律束缚的特点。
往往忽略了他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
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无限制缩小了音律的作用。
13唐宋派:成员——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主张: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更自觉提倡唐宋古文,故被称为“唐宋派”。
他们的理论建树主要在散文。
方法上要求直进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
14桐城派:是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刘大魁、姚鼐,他们走时安徽桐城人。
主张“义法”,其古文理论体现了清中叶学术风气转移特点。
15苏州派:前期主要描写人情世故,后期描写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或从明末苏州社会生活取材,代表作是朱素臣、毕万后、李玉、叶雉斐的《清忠谱》。
16公安派:文学思想:主张进化,反对模拟。
提出“性灵说”。
重个性,贵独创。
强调天真或自然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