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质量的测量》
4.2《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2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
2.知道质量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维护方法。
4.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5.尝试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质量估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体验和观察,感受物体质量,了解测量质量的初步含义。
2.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托盘天平的使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形成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和用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渗透STS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学方法】本节课中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讲授、直观演示和体验学习的教学法【教学器材准备】一包薯片、一个大桔子、一个小桔子、一个熟鸡蛋、一袋方便面、一包巧克力、一根铁丝,讲台和每两人课桌上有一架托盘天平和砝码、一架电子秤、多媒体课件,天平的使用的视频等。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出示大小桔子,请学生比较这两个桔子的轻重。
学生可以上来掂量一下,得出大桔子重,小桔子轻。
教师问:为什么这两个桔子有轻有重?引导学生得出:桔子是物体,物体内含有物质,大的桔子里含有的物质多。
分析归纳:所以物体含有的物质是有多少的,科学上用“质量”的概念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上。
举例说明(教师把实物拿在左右手,让学生有更直观更形象的比较):大桔子比小桔子含有的物质多,我们说大桔子比小桔子质量大。
小瓶矿泉水比大瓶矿泉水,组成他们的物质都是水,可小瓶矿泉水里所含的物质少,我们说小瓶矿泉水的质量比大瓶矿泉水的质量小。
一个大铁块跟一小根铁丝所含的物质虽然都是铁,但铁块所含的铁比较多,所以铁块的质量比较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2 质量的测量 教案1
质量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表述质量的概念;恰当使用质量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
能够说出天平各部分的结构,熟练正确地运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物观察以及实验的操作,深化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唯物辩证主义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天平各部分的结构、天平的正确使用、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托盘天平、待测的小铁块、一元硬币若干、烧杯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按照教材知识结构,以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实物观察——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形式进行教学。
【设计意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构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教学过程,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主要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样大小的棉花和铁块,请问哪一个重呢?同学们,你们又如何知道呢?称一称。
不假思索:铁块!踊跃讨论发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1 / 3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测量物体的质量。
那么,什么是物体的质量呢?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我们上节课学过长度的单位有“米”“分米”“千米”等,那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单位之间该如何换算?1千克(kg)=1000克(g)3.科学研究中质量的测量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
引出实验室用的比较多的是托盘天平。
出示托盘天平的实物,让学生观察,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天平的结构。
4.强调天平各个结构的正确名称,一边现场演示天平的操作,一边强调天平的正确使用。
5.出示教学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请学生讨论,不同状态的物体该怎样测量。
得出结论以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进行现场操作,在座的其他学生进行观察,便予以指正。
七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的测量》教案10 浙教版
质量的测量(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知道质量的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3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二教学用具托盘天平,铁块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观察思考:自行车是有哪些材料组成的自行车钢铁塑料橡胶物体物质引出物体是有物质组成的(二)新课讲授一质量的含义1、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所含物质越多,物体的质量越大。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物体质量的测量学生:称体重、买菜、卖报纸等脑筋总动员:如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物体的质量会变化吗(举出相应的一些事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和物体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二质量的单位1介绍质量单位的由来规定4℃是时1000立方厘米的蒸馏水质量为质量单位,称为千克。
1878年用铂铱合金制成了“国际千克原器”。
“国际千克原器”是一个圆柱体,其高和直径均为39毫米。
2国际主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单位换算练习仍然沿用的旧单位:斤两及其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常见一些物体的质量:(结合P18页的图)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千克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千克一个人的质量约为50—80千克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吨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质量:一本书的质量一张椅子的质量提出质量很大和很小的物体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过渡:虽然我们能通过估计大致得知物体的质量,但是某些时候我们需要物体质量的精确数据,这就需要用一定的工具进行测量。
三质量的测量1让学生举例一些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如电子秤,磅秤,杆秤,托盘秤,弹簧秤,天平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2天平的正确使用(1)出示天平,观察托盘天平的部件和砝码的组成,介绍它们的作用(P19)托盘,横梁,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分度盘,指针,底座和砝码。
(2)观察等质量天平,理解天平测质量的原理提问:根据这个道理,怎样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3)正确使用天平利用铁块演示:放平——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平(调节横梁螺母)——称量——读数(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游码)——记录——整理(先拿砝码)P193学生讨论: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小结:1先看称量范围,称量的时候先估计,不能超过称量范围。
七年级上册科学《质量的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需要学会沟通、协调和分工,这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设想三: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实验,如测量小石子的质量、比较不同液体的质量等,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细节,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想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学生需描述观察到的质量测量过程,分析其使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差。
3.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质量测量实验,如比较不同种类水果的质量,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查找质量测量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并进行简要介绍。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使他们认识到质量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质量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精神,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欲望。在学习《质量的测量》这一章节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如物体的基本性质、简单力的作用等。但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对学生而言仍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耐心引导。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7上 4.2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知能力,初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理解质量的概念,通过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难点
学生会准确无误地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看大屏幕,看这三幅图片,分别是什么?
再看下一页,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是由什么物质构成?所用物质的多少相同吗?
(4)石头比木头质量大。
2.质量的单位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几幅图片,请同学总结从图中能得到什么?
总结: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用克(符号为g)或毫克(符号为mg)作单位。物体的质量很大时,可以用吨(符号为t)作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想一想: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天平使用前的注意事项,那我们如果发现天平调平的时候发现指针向左或像右偏转时,我么应该怎么办呢?
随堂检测:
3.某天,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放平天平后,在调平时,把游码移到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向左偏,接下来老师可以做什么天平会平衡呢;
A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将天平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C把衡量标尺的游码像右移动一些
D向右盘加砝码
学生激烈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分别议论纷纷,各抒已见,答案不一。
学生观看视频,归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同学们积极思考,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偏右,可以调节平衡螺母,像右调节”,“不对吧,应该像左调节吧”……
七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的测量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的测量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使用天平和量筒等仪器进行质量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质量的单位换算。
2. 天平和量筒的准确使用。
四、教学准备:1. 天平、量筒、砝码、固体药品等。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质量的概念。
2. 讲解:介绍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讲解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教师进行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演示,学生观看并模仿。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质量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质量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有关质量测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学习质量的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2. 了解质量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质量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2. 讲解:讲解误差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减小方法。
3. 演示: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展示如何减小误差。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方法减小误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质量测量中的误差及减小方法。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质量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有关质量测量误差及应用的练习题。
七、教学内容:1. 学习质量的单位换算。
2. 掌握不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质量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2. 讲解:讲解质量单位换算的方法及换算关系。
3. 演示: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展示质量单位换算的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含义,了解质量对物体性质的影响。
2. 掌握应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
3. 学会正确应用天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物体质量评估。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应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并理解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天平,以及在实际情况中进行物体质量评估。
三、教学准备:1. 天平一台2. 各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如硬币、钥匙、小石头等)3. 记录表格和评估指南4. 教室布局:将教室设置为一个科学实验室的氛围,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识别物品的质量,并讨论如何测量物品的质量。
(二)质量的观点和单位1. 质量的观点: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2.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克(g)、毫克(mg)等。
3. 质量的换算: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基本换算方法。
(三)天平的应用方法1. 认识天平的各个部件:托盘、横梁、刀口、砝码盒、游码等。
2. 应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天平进行测量,包括如何添加砝码和挪动游码,如何平衡调节等。
3. 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应用天平的注意事项,如如何珍爱天平、如何保持天平的清洁等。
(四)质量的测量实验1.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学会正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材料:学生自选物品(如水果、文具、玩具等),天平及砝码。
3. 实验步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天平的应用方法,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并讨论如何正确应用天平进行质量的测量。
(五)教室练习1. 让学生完成一些教室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质量测量的掌握情况。
2. 学生互测质量: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质量互测,以达到稳固和练习的目标。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选择物品进行质量的测量,记录数据并计算单位换算。
《第四章 第2节 质量的测量》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质量的测量》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质量的测量》。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质量的概念是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而质量的测量则是将这一概念具体化的重要手段。
本课时将重点介绍质量的基本概念、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基本属性。
2. 掌握常用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天平、电子秤等。
3. 学会正确读取测量工具的示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操作评价:学生实际操作天平,评价其使用测量工具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评价学生对质量测量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质量测量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含义和测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解质量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基本属性,与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2)介绍常用质量测量工具,如天平、电子秤等,并讲解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演示如何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包括放置、调平、称量、读数等步骤。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天平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质量的重不重要性和测量的基本方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课堂练习的形式,检测学生对质量概念及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包括质量的概念填空、测量工具的使用及读数练习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家长签字。
3. 预习指导: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的定义,了解质量的测量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应用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树立周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天平的应用方法,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2. 教学难点:理解质量的定义,正确应用天平进行测量。
三、教学准备:1. 天平一台;2. 砝码、小物体(如小石头、小纸片等);3. 实验台及实验器械;4. 黑板、白板、笔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请同砚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2. 引入观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 展示实物:请同砚们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教师分别请几位学生回答,并强调需要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
(二)探究活动1. 讲解应用方法:请同砚们认真阅读天平的应用方法,教师进行演示并强调注意事项。
2. 学生实践操作:每位同砚应用天平测量一个物品的质量,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讨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教师提问并总结:请同砚们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天平的正确应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教师对同砚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误差问题。
(三)知识应用1. 阅读材料:请同砚们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材料,了解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判断题:教师出示一些判断题,请同砚们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3. 小组活动:请同砚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质量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汇报讨论结果。
(四)小结与作业1. 小结:请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基本观点和测量方法。
2. 作业:请同砚们回家后复习本节课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并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应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七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的测量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的测量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能准确地读取测量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会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并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换算关系。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准确地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天平及其砝码。
测量容器(如电子秤、台秤等)。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苹果、书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温度等基本物理量。
引入质量的概念,让学生思考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质量的概念,解释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举例说明质量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培养学生准确读取数据的能力。
4. 数据分析:让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质量的规律。
讨论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敏感性。
5.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强调质量测量的重要性和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准确,并思考如何改进。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身边物体的质量,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质量的概念和单位换算关系,学会了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表格式)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课题 4.2质量的测量(2)单元四学科科学年级七上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上第4章第2节的内容,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使他们充分了解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
并能够使用托盘天平测定未知物体的质量,在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测量属于科学学习的一个基本技能,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基础。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天平的结构,了解天平的使用规范;能够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动手操作能力。
熟练正确地运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态度责任: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介绍杆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和使用步骤。
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什么是质量?[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质量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分子等微粒数)有关,而与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常用: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过渡:所有的仪器都使用规范,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物质的质量?导入新课讲授新一、托盘天平1、托盘天平是实验到用于测量物质质量的常用工具;2、天平的结构:3、托盘天平的使用:(1)调平:①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③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视频:托盘天平的调平活动:试一试:将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调节横梁平衡。
并说一说快速调节平衡的体会。
参考:调节前先移动游码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再观察横梁:◆若横梁左端上翘,则两端(或一端)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若横梁右端上翘,则两端(或一端)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
质量的测量七年级科学(上)浙教版教案PPT
氢原子1×10-27千克 大象 可达6.0×103千克 流感病毒约10-19千克 鲸可达1.5×105千克
细菌 约10-11千克 大头针 约80毫克 一元硬币 约20克 新生儿 2-5 千克 一只鸡蛋约50 克
大型远洋货轮 约107千克 地 球6.0 ×1024千克 太阳 2.0 ×1030千克 银河系约1041千克
质量的测量七年级科学(上)浙教版 教案PPT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科学(浙教版)
质量的测量
•我们的课桌、椅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铁锤、铁钉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铝锅和铝勺是由什么构成的?
•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区别?
一、质量的测量
1、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 的质量。符号(m)
2、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kg) 吨(t) 克(g) 毫克(mg)
托盘
横梁
分度盘
砝码和镊子
游码 标尺
平 衡 螺 母
底座
思考: 1、加砝码时,应先加大的还是先加小的? 2、何时移动游码?怎样移动? 3、读数时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 4、为什么要左物右码?放反时怎样计算测量结果? 5、若调平衡前忘记把游码拨至零刻线,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某同学用一架调节号的托盘天平测一 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 砝码为: 100克一个,20克砝码二个, 10克砝码一个,5克砝码一个。游码 位置如图所示:则这本书的质量为
关系: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有哪些?符号是什 么?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请同学们自 己阅读课本解决。
质量单位的由来:
•最初的质量单位根据米的定义而来的, 即规定4℃时1000立方厘米的蒸馏水质 量为质量的单位,称为“千克”。据此, 1878年用铂铱合金制成了“国际千克原 器”。现保存在法国巴黎国际计量局内, 各国都有副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质量的测量教案
第4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如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够使用托盘天平测定未知物体的质量,在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测量同长度体积的测量一样,属于科学学习的一个基本技能,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基础。
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是后面重力,惯性等与质量有关的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深入学习科学的现象及本质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为活跃,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使他们充分了解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
使学生能形成关于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列举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情感目标: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四、重点难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五、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2.1质量的测量 教学设计
《质量的测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路】质量,生活中每天都在接触,质量无处不在,大到千吨重物,小到米粒银针,学生似乎从宏观上就能感受到孰轻孰重。
但要把质量这个概念提出来,来具体解释到底什么是质量、不同物质的质量梯度到底如何,该用“吨”做单位还是用“千克”抑或是“克”,想必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分析地很清楚。
所以“质量的”这一概念看似简单常见,要教授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首先将概念辨析清楚,通过向学生展示桌子、椅子、大小烧杯让他们得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引出质量概念,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社会,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这一知识点则通过具体事例和几个小问题来解决。
质量的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教学中通过:出国旅游,想买四斤苹果,如何让外国人知道我要买多少?”这一生活事例,引出国际千克原器并简单介绍,紧接着学习质量的单位及常见单位的符号。
随后小组活动感知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由于估计有误差,需借助测量工具,重点学习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
天平结构则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再认识各个结构。
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则留到下一课时详细学习。
【教材分析】本节是浙教版七上《科学》(2012 版)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二节《质量的测量》内容,是继长度、体积、温度的测量学习之后又一个必须掌握的基本测量项目,为学生成功迈向科学探究积淀了又一技能基础,积极服务于后续内容的学习(如物质的密度、物质的比热、重力).【学情分析】《质量的测量》的学习者是七年级的学生。
他们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知识结构体系还不够完善,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千克2、知道质量的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3、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2.1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 准确地进行质量测量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需要掌握预先称量、测量和计算的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例如,预先称量砝码的质量,然后根据待测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待测物体的质量。
2. 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使用天平和电子秤等测量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合作的科学态度。
4. 社会责任:使学生理解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够正确使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实际操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质量测量的技能。
-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实际操作实验等活动,体验质量测量的实际应用。
(3)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和电子秤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4)案例分析环节: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质量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5)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质量的相关问题,如购物时如何正确称量商品质量等。
(6)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质量的知识。
举例: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质量的测量方法:掌握如何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包括预先称量、测量和计算等步骤。
第四章第二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2《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教学难点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用.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经过几个月的科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科学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二、自主学习,认识质量的单位请学生自学书本有关质量单位的内容.思考:质量有哪些单位呢?符号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关系?师生互动,交流反馈,总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三、合作探究,质量的测量1.介绍测量质量的工具2.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3.如何用天平正确地测出物体的质量?4.引导学生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②“调”: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量恢复平衡。
④“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评测练习任务一:阅读课本,完成: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一头鲸质量约50()一名中学生质量约50()一个鸡蛋质量约50()一枚邮票质量约50()2.单位换算50g =_______Kg=______t50Kg=_______g=______mg3.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任务二:活动1:比一比谁的质量大——探究天平的调节思考:1.调什么?2.怎么调?3.如何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活动2:比一比谁测的快——尝试天平的称量思考:1.物体、砝码分别放在那边?2.向右盘加砝码的顺序?3.物体的质量如何得到?活动3:比一比谁估的准——练习天平的使用测量物体:_____________估测值:_____________测量值:_____________质量的测量质量是科学学科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的测量》◆ 教材分析质量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为深入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的活动作了重要的铺垫,因此说这节课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关键点。
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2、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天平的使用,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和用天平测量实际物体的质量。
◆ 课前准备教师:铁钉、铁锤、讲台、课桌、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 、天平及砝码、体重秤、橡皮泥 学生:天平及砝码、小石块、烧杯及水◆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实物:铁钉、铁锤、讲台、课桌、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问:这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学生讨论回答:铁钉、铁锤是铁制品,火柴根和木块是木制品,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是橡胶制品。
铁钉、课桌和自行车轮胎含有的铁、木材和橡胶比较少,铁锤、讲台、和汽车轮胎 含有的铁、木材和橡胶比较多。
总结:像铁钉、铁锤、讲台、课桌、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 教学重难点◆之为物体;而铁、木材和橡胶我们称之为物质。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何去理解物体和物质呢?学生回答:物体:具体的,有一定形状和体积。
物质:抽象的,组成物体的原材料,没有形状和体积。
物体由物质构成【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理解。
二、新课讲授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师: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自学指导:(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质量的单位与平时生活中所使用单位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4)阅读课本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补充说明:1公斤=1kg;1斤=500g;1两=50g学生自学物理学中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符号m表示。
基本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3kg 1g=10-3kg 1mg=10-6kg生活中质量的单位:公斤,斤,两1公斤=2斤; 1斤=10两.练一练: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25mg=__________kg (2)2.3t=____________g(3)520kg=__________t (4)1.2g=___________mg2、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3. 完成填空后小组内交流一张邮票质量约50__ 一枚1元硬币质量约10_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_ 一头大象质量约5__(5)质量是物体本身属性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有什么特性呢?是否随着自身的位置、形状和物态的变化而变化?请大家思考以下的问题。
1: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有变化吗?2:泥团被捏成泥人,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有变化吗?3:把一个物体从火星带到地球,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其质量有变化吗?4:同一物体,温度变,其质量有变化吗?学生思考讨论:质量不随形状而改变。
质量不随物态而改变。
质量不随位置而改变。
质量不随位置而改变。
总结:质量是物体本身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物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师:同学们,你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如何去测量?现场出示体重秤,并找学生实际测量质量。
学生用体重秤测量自己的质量【设计意图】加深印象中学生的质量大约50kg左右。
师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各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师:实验室使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叫做天平(1)认识天平的构造课件展示托盘天平的构造问:1、能否用天平测量我们自身的质量?2、能否用手直接拿砝码?3、能否用天平直接测量液体和化学物品的质量?为什么?学生讨论:不能直接用天平测量自身质量,超出“称量”用手拿砝码容易弄脏以致腐蚀砝码,致使测量不准确,要用镊子夹取,液体和化学物品容易腐蚀托盘,不能直接称量。
(2)使用注意事项总结:(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2)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3)正确使用天平探究: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提问:能否用天平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如何调节天平平衡?①调平衡课件提示(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用镊子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
②测量物体质量课件提示(1)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添加砝码(从大到小),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调节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质量的砝码)(2)读: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
(游码以左侧所对刻度线为准)(3)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砝码要装入盒内(由小到大),并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教师通过动画展示测固体质量的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读数提问:如何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呢?学生思考讨论:先测空烧杯质量,再测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二者之差就是水的质量m液=m 总-m杯。
并实际测量水的质量.练一练:1.如果调节天平时,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
应将___________(游码或平衡螺母)向______移。
2.如果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
应____________或将_______(游码或平衡螺母)向_____移。
三、课堂小结四、课堂检测【板书设计】第二节质量的测量一、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二、质量: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1.用符号表示(m)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其它单位:吨(t)、克(g)、毫克(mg)换算关系:t→Kg→g→mg(103进制)3. 特点: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三、测量工具---天平1、测量前:调平衡(平衡螺母)2、测量时:左物右码再调平衡(加减砝码兼调游码)3、测量后:读数(m物= m砝码+ m游码示数)、记录(数+单位)、整理◆教学反思一、教案中的“亮点”1、运用实物教学,如课堂引入时,利用铁钉、铁锤、讲台、课桌、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等物品,用体重秤现场测量学生质量,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图片,让部分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好懂,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2、在天平的使用部分,注重实验教学,设计的比较细致。
使用前要注意哪些问题,测量时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读数,配合学生的动手测量进行及时总结,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在估测物体的质量时容易出现问题,尤其物体质量较小时,易出现错误,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常见物品质量估测的训练,在单位换算时,尤其科学技术法的应用,部分同学出现问题,感到生疏,有待进一步加强。
附件:课堂检测1、一根铁棒,其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将铁棒磨制成钢钎 B.在炉中加热到30℃C.将铁棒拉成细铁丝 D.将铁棒带到太空中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中学生身体质量的是()A.500kg B.5.0×107mg C. 5000g D.0.005t3、1 kg的铁和1kg的棉花比较,它们的质量:()A铁的质量较大 B棉花的质量较大 C它们的质量一样大 D无法比较4、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 g的物体可能是()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D.你的质量5、① 7.6kg = g;② 200mg = g;③ 200kg = t;④ 50kg = mg;6、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6-1-9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6-1-9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____g.7、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右“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6-1-10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
答案:1、A2、B3、C4、C5、①7.6×103②0.2 ③ 0.2 ④5×1076、水平右 52.47、左增加 78.4g浙教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