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数学检测试题01.02 2011年04月22日辅导

合集下载

初二数学期中测试卷

初二数学期中测试卷

初二数学期中测试卷2022-04-27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填空〔每题3分,共42分〕1.方程0201132=--x x 的根是 .2.函数211-+-=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3.一次函数k kx y 36-+=的图象经过原点,那么k= ,此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 .4.如果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在二、四象限,那么函数2+=kx y 的图象不经过 象限. 5.a 、b 是方程052222=-+x x 的两根,那么=++)1)(1(ab b a ,=-b a . 6.抛物线13212+--=x x y 的图象开口朝 ,顶点坐标为 . 7.如果方程0322=++kx x 的一个根是21,那么另一个根是 ,k= . 8.假设方程06)4(22=+--x kx x 有实数根,那么k 的最大整数值是 .9.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顶点是〔-1,2〕与y 轴的交点是〔0,3〕,那么a+b+c= .10.把抛物线23212++-=x x y 向左平移2个单位,在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0,1〕、B 〔1,3〕、C 〔-1,1〕三点,其解析式为 .12.在一定的条件下,蜡烛的燃烧根据一次函数的规律变化,一支蜡烛在点燃6分钟的时候,长度为17.4cm,点燃21分钟的时候,长度为8.4cm,设点燃x 分钟时的长度为ycm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3.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P 〔0,3〕且与坐标轴截得的面积为3,那么解析式为 .14.K 为何值时,54)1(2+--x x k 有两个正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为 .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设a,b 是两个实数,方程0)(2=++-ab x b a x 〔 〕A 、必有两个实根B 、必有两个不等实根C 、没有实根D 、无法判断2.把1842++x x 分解因式,正确的选项是〔 〕A 、)322)(322(++-+x xB 、)32)(32(++-+x xC 、)232)(232(--+-x xD 、)322)(322(41++-+x x 3.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甲生看错了方程的常数项,因而得到方程的两根是8与2,乙生看错了方程的一次项,因而得到了两根为19--与,而元一元二次方程为〔 〕A 、09102=+-x xB 、09102=++x xC 、016102=+-x xD 、0982=--x x4.函数c bx ax y ++=2和b ax y +=在同一坐标轴里,它们的图象为〔 〕5.直线1332+-=-=x x y x y 与抛物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A 、0个B 、1个C 、2个D 、不能确定 6.假设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且点P 在直线231+-=x y 上,那么点P 一定在〔 〕A 、 第一象限B 、第一或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二或第三象限三 、解做题1.解以下方程〔4+4=8分〕1〕07322=--x x 〔配方法〕 2〕x x x 22)1)(1(=-+2.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12=-y x 的交点的横坐标是2,且与直线53-=x y 没有交点,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5分〕3.无论m 为任何有理数,方程02342=+++-k m x mx x 的根都是有理数,试确定k 的值.〔6分〕4.不解方程04232=--x x ,求以它的两根平方为根的二次方程.〔6分〕5.当a 为何值时,函数a x a x a y a a+-++=--)3()1(122是一次函数?〔6分〕6.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经过)35,0(C ,且与x 轴交于)0,(1x A 、)0(2,x B 两点)(21x x <〔2+2+6=10分〕1)如果21,x x 是方程0542=--x x 的两根,试求A 、B 两点的坐标;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 的坐标;3)假设一次函数m kx y +=图象经过二次函数的顶点P,把△PAB 分成两局部,其中一局部面积不大于△PAB 面积的31,求m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中阶段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中阶段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数学学科期中阶段质量反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30分,每题3分)1-5 CADBD 6-10ABBAA二、填空题(18分,每题3分)11.±312.三角形的稳定性13.814.815.16.4三、解答题(72分)17.(1) (1)53(共10分,每问5分,第一步化简乘方、开方正确2分)18. (共12分,(1)每空1分,(2)8分)(1)①;②;③;④.(2)延长至点,使得,连接,延长至点,使得,连接,,...................................................................................................辅助线1分,在△和△中,,△△,,..............................................................................................................................3分同理△△,3-52B B '∠=∠12BD BC =12B D BC ''''=SAS ADE DE DA =BE A D ''E 'D E D A ''''=B E ''AD A D ='' AE A E ∴=''ADC EDB AD ED ADC EDB CD BD =⎧⎪∠=∠⎨⎪=⎩∴ADC ≅()EDB SAS AC BE ∴=A D C '''≅()E D B SAS ''',,,............................................................................................................................4分在△和△中,,△△,,同理,,.................................................................................................................6分在△和△中,,△△.............................................................................. .....................8分19. (共4)分方法一:如图,连接并延长,.......................................................... .....................1分在中,,在中,,, (2)分A CB E ''''∴=AC A C '=' BE B E ''∴=BAE B A E '''AB A B BE B E EA E A ''=⎧⎪''=⎨⎪''=⎩∴BAE ≅()B A E SSS '''BAD B A D ∴∠=∠'''CAD C A D ∠=∠'''BAC B A C ∴∠=∠'''ABC A B C '''AB A B BAC B A C AC A C ''=⎧⎪'''∠=∠⎨⎪''=⎩∴ABC ≅()A B C SAS '''AC ADC ∆1D DAC ∠=∠+∠ABC ∆2B BAC ∠=∠+∠12140BCD D B BAC DAC D B A ∴∠=∠+∠=∠+∠+∠+∠=∠+∠+∠=︒李叔叔量得,就可以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1分方法二:如图,延长交于,,,,,李叔叔量得,就可以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20. (共10分,(1)4分,(2)6分)(1)如图,点即为所求;(2)连接,由作图可知,为的垂直平分线,则,设 ,则,..............................................1分,在中,由勾股定理得:,..............................................2分即......................................................................................................5分解得:,答:深圳号驱逐舰行驶的航程的长为. (6)分∴142BCD ∠=︒DC AB M 180180903060AMD A D ∠=︒-∠-∠=︒-︒-︒=︒ 180********CMB AMD ∴∠=︒-∠=︒-︒=︒1801802012040MCB B CMB ∴∠=︒-∠-∠=︒-︒-︒=︒180********DCB MCB ∴∠=︒-∠=︒-︒=︒∴142BCD ∠=︒C BC CD AB BC AC =BC AC x ==nmile (90)OC x nmile =-OA OB⊥ 90O ∴∠=︒Rt OBC ∆222BO OC BC +=22230(90)x x +-=50x =BC 50nmile21. (共9分,(1)3分,(2)3分,点描对1个给1分(3)3分)22.(共5分)解:如图,设C ′D 与AC 交于点O ,∵∠C=35°,∴由折叠可得∠C ′=∠C=35°,.....................................................................................1分∵∠1=∠DOC+∠C ,∠1=106°,∴∠DOC=∠1-∠C=106°-35°=71°, (3)分∵∠DOC=∠2+∠C ′,∴∠2=∠DOC-∠C ′=71°-35°=36°..............................................................................5分23.(共10分,(1)6分,(2)4分)(1)截取AC=CE 给2分;平行尺规作图:利用角的关系或做全等,有痕迹作对都可给4分(2)解:,,............................................................................................................1分在和中,,,............................................................................................................3分,即的长就是、之间的距离...............................................................4分//DE AB A E ∴∠=∠ABC ∆EDC ∆A E ACB ECD BC CD ∠=∠⎧⎪∠=∠⎨⎪=⎩()ABC EDC AAS ∴∆≅∆DE AB ∴=DE A B24.(共12分,(1)2分,(2)8分,(3)2分)解:(2)结论成立............................................................................1分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2分在和中,,..,即....................................................................................................................5分在和中,,.,...............................................................................................7分,,,.(8分).........................................................................................................8分 ABCD BA AD DC ∴==90BAD ADC ∠=∠=︒EAD ∆FDC ∆EA FD ED FC AD DC =⎧⎪=⎨⎪=⎩EAD FDC ∴∆≅∆EAD FDC ∴∠=∠EAD DAB FDC CDA ∴∠+∠=∠+∠BAE ADF ∠=∠BAE ∆ADF ∆BA AD BAE ADF AE DF =⎧⎪∠=∠⎨⎪=⎩BAE ADF ∴∆≅∆BE AF ∴=ABE DAF ∠=∠⋯90DAF BAF ∠+∠=︒ 90ABE BAF ∴∠+∠=︒90AMB ∴∠=︒AF BE ∴⊥⋯。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初二上期中数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已知y 1=x-5,y 2=4x-1,使不等式y 1>y 2成立的x 值中最大整数是( ). A .-2 B .-2 C .-1 D .02.如图1所示,已知OA=OB ,OC=OD ,AD ,BC 相交于E ,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DACEBO③②①DA C(1) (2) (3) 3.如图2所示,某同学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 .带①去B .带②去C .带③去D .带①②去 4.已知点(-2,y 1),(-1,y 2),(1,y 3)都在直线y=-13x+b 上,则y 1,y 2,y 3的值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1<y 2<y 3C .y 3>y 1>y 2D .y 3>y 1>y 2 5.函数y=kx+b 的图像与函数y=-12x+3的图像平行,且与y 轴的交点为M (0,2),•则其函数表达式为( ). A .y=12x+3 B .y=12x+2 C .y=-12x+3 D .y=-12x+2 二、填空题1.已知y-2与x 成正比例,当x=3时,y=1,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2.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36°,则该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是______.3.已知△ABC ≌△A ′B ′C ′,A 与A ′,B 与B ′是对应顶点,△ABC 的周长为12cm ,•AB=3cm ,BC=4cm ,则A ′B ′=______cm ,B ′C ′=______cm ,A ′C ′=_____cm .4.如图4所示,∠B=∠D=90°,要证明△ABC•与△ADC•全等,•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DBA231EDACyx2-3(4) (5) (6) 5.如果点A (m ,4)在连结点B (0,8)和点C (-4,0)的线段上,则m=________. 三、解答题1.某车间有20名工人,每人每天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20名工人中,派x 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人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1)写出此车间每天所获利润y (元)与x (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要使车间每天获利不低于1800元,问至少应派多少人加工乙种零件.2.某校七年(1)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图如图所示. (1)该班共有多少人参加?(2)哪小组的人最多?哪小组的人最少? (3)根据上面的数据做统计表.(4)由统计表做扇形统计图.绘画书法围棋小提琴812203.如图,已知AC=AB ,AE=AD ,∠EAB=∠DAC ,问BD 与EC 相等吗?说明理由.EDB A4.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下表: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甲、乙两人的射击成绩.。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方程2x + 3 = 7的解?A. x = 1B. x = 2C. x = 3D. x = 4答案:B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3B. -3C. 3或-3D. 以上都不对答案:C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那么这个数:A. 一定是正数B. 一定是负数C. 可以是正数或零D. 以上都不对答案:C4.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8,那么这个数是:A. 2C. 8D. -8答案:B5.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等式3x - 5 > 7的解集?A. x > 4B. x < 4C. x > 2D. x < 2答案:A6. 计算 (-2)^3 的结果是:A. -8B. 8C. -6D. 6答案:A7. 一个角是90°,那么它的补角是:A. 90°B. 180°C. 270°D. 360°答案:B8. 一个数的倒数是1/2,那么这个数是:B. 1/2C. 1D. 0答案:A9.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那么这个数是:A. 16B. -16C. 4D. -4答案:A1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A. 8B. -8C. 2D. -2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2.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是______。

答案:60°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答案:±54.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27,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5. 一个数的倒数是1/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方程:3x - 7 = 8。

答案:x = 52. 已知一个角是45°,求它的补角。

【精品】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3套】试题

【精品】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3套】试题

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4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3.(4分)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 B.∠A:∠B:∠C=1:3:2C.a=2,b=3,c=4D.(b+c)(b﹣c)=a24.(4分)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A,B,C均为格点,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格线于点D,则CD的长为()A.B.C.D.2﹣5.(4分)如图,若∠1=∠2,AD=BC,则四边形ABCD是()A.平行四边形B.菱形C.正方形D.以上说法都不对6.(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A.1个B.2个C.3个D.4个7.(4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BOC=120°,AE ⊥BO交BO于点E,AB=4,则BE等于()A.4B.3C.2D.18.(4分)如图,在∠MON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连接AC、BC、AB、OC.若AB=2cm,四边形OACB的面积为4cm2.则OC的长为()A.2B.3C.4D.59.(4分)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AC,AE与CD交于点F,那么∠AFC的度数为()A.105°B.112.5°C.135°D.120°10.(4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是1,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B.C.3D.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计算:=.12.(4分)若x<0,则的结果是.13.(4分)如图,在▱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若∠EAF=55°,则∠B=.14.(4分)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直角边长为1和,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是.15.(4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点E、F分别在AD、DC上,AE=DF =2,BE与AF相交于点G,点H为BF的中点,连接GH,则GH的长为.16.(4分)如图,在△ABC中,∠C=90°,AC=8,BC=6,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异于A、B两点),过点P分别作AC、BC边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MN最小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17.(8分)计算:.18.(8分)计算:(2+)(2﹣)+(﹣)÷.19.(8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是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均为格点.(Ⅰ)仅用不带刻度的直尺作BD⊥AC,垂足为D,并简要说明道理;(Ⅱ)连接AB,求△ABC的周长.20.(8分)在甲村至乙村间有一条公路,在C处需要爆破,已知点C与公路上的停靠站A的距离为300米,与公路上的另一停靠站B的距离为400米,且CA⊥CB,如图所示,为了安全起见,爆破点C周围半径250米范围内不得进入,问:在进行爆破时,公路AB 段是否有危险?是否需要暂时封锁?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解答.21.(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为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BAE=∠DCF.求证:AE=CF.22.(10分)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BC,垂足为D,交AB于点E,且BE2﹣EA2=AC2,①求证:∠A=90°.②若DE=3,BD=4,求AE的长.23.(10分)已知矩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G,H分别是BC,BE,CE的中点.(1)求证:△BGF≌△FHC;(2)设AD=a,当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时,求矩形ABCD的面积.24.(12分)定义:我们把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和美四边形.(1)请举出一种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和美四边形的例子.(2)如图1,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已知四边形EFGH是菱形,求证:四边形ABCD是和美四边形;(3)如图2,四边形ABCD是和美四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O,∠AOB=60°,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请探索EF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5.(14分)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8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①当t为s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②当t为s时,△ACE的面积是△ACF的面积的2倍.2018-2019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长汀县联考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D、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关键是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字母,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2.(4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3.(4分)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 B.∠A:∠B:∠C=1:3:2C.a=2,b=3,c=4D.(b+c)(b﹣c)=a2【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或最大角是否是90°即可.【解答】解:A、∠A+∠B=∠C,可得∠C=90°,是直角三角形,错误;B、∠A:∠B:∠C=1:3:2,可得∠C=90°,是直角三角形,错误;C、∵22+32≠42,故不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正确;D、∵(b+c)(b﹣c)=a2,∴b2﹣c2=a2,即a2+c2=b2,故是直角三角形,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4.(4分)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A,B,C均为格点,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格线于点D,则CD的长为()A.B.C.D.2﹣【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得出CD的长.【解答】解:连接AD,如图所示:∵AD=AB=2,∴DE==,∴CD=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求出DE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4分)如图,若∠1=∠2,AD=BC,则四边形ABCD是()A.平行四边形B.菱形C.正方形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出△ACD≌△CAB,故可得出∠3=∠4,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ACD与△CAB中,∵,∴△ACD≌△CAB,∴∠3=∠4,∴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知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正确;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正确;④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以及矩形的判定定理.注意菱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矩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7.(4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BOC=120°,AE⊥BO交BO于点E,AB=4,则BE等于()A.4B.3C.2D.1【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A=OB,证出△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出OB=AB=4,再由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得出BE=OB=2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OA=AC,OB=BD,AC=BD,∴OA=OB,∵∠BOC=120°,∴∠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OB=AB=4,∵AE⊥BO,∴BE=OB=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4分)如图,在∠MON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连接AC、BC、AB、OC.若AB=2cm,四边形OACB的面积为4cm2.则OC的长为()A.2B.3C.4D.5【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作图,AC=BC=OA,∵OA=OB,∴OA=OB=BC=AC,∴四边形OACB是菱形,∵AB=2cm,四边形OACB的面积为4cm2,∴AB•OC=×2×OC=4,解得OC=4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的性质,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是解题的关键.9.(4分)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AC,AE与CD交于点F,那么∠AFC的度数为()A.105°B.112.5°C.135°D.120°【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CB=∠2=4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1=∠E=22.5°,从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2=45°.∵AC=CE,∴∠1=∠E=22.5°.∴∠AFC=180°﹣45°﹣22.5°=112.5°.故选:B.【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0.(4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是1,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B.C.3D.5【分析】过D点作直线EF与平行线垂直,与l1交于点E,与l4交于点F.易证△ADE ≌△DFC,得CF=1,DF=2.根据勾股定理可求CD2得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作EF⊥l2,交l1于E点,交l4于F点.∵l1∥l2∥l3∥l4,EF⊥l2,∴EF⊥l1,EF⊥l4,即∠AED=∠DFC=90°.∵ABCD为正方形,∴∠ADC=90°.∴∠ADE+∠CDF=90°.又∵∠ADE+∠DAE=90°,∴∠CDF=∠DAE.在△ADE和△DCF中∴△ADE≌△DCF(AAS),∴CF=DE=1.∵DF=2,∴CD2=12+22=5,即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是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计算:=.【分析】分子和分母同时乘,计算即可.【解答】解:==,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分母有理化常常是乘二次根式本身(分母只有一项)或与原分母组成平方差公式.12.(4分)若x<0,则的结果是﹣1.【分析】利用x的取值范围,进而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x<0,∴==﹣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是解题关键.13.(4分)如图,在▱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若∠EAF=55°,则∠B=55°.【分析】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可求∠C=125°,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B的度数.【解答】解:∵AE⊥BC于点E,AF⊥CD于点F.∴∠AEC=∠AFC=90°∵∠AEC+∠AFC+∠C+∠EAF=360°,且∠EAF=55°∴∠C=360°﹣90°﹣90°﹣55°=125°∵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180°∴∠B=55°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14.(4分)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直角边长为1和,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是1.【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斜边,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斜边==2,所以,斜边上的中线长=×2=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4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点E、F分别在AD、DC上,AE=DF=2,BE与AF相交于点G,点H为BF的中点,连接GH,则GH的长为.【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AB=AD,每一个角都是直角可得∠BAE=∠D =90°,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DAF得∠ABE=∠DAF,进一步得∠AGE=∠BGF=90°,从而知GH=BF,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AE=∠D=90°,AB=AD,在△ABE和△DAF中,∵,∴△ABE≌△DAF(SAS),∴∠ABE=∠DAF,∵∠ABE+∠BEA=90°,∴∠DAF+∠BEA=90°,∴∠AGE=∠BGF=90°,∵点H为BF的中点,∴GH=BF,∵BC=5、CF=CD﹣DF=5﹣2=3,∴BF==,∴GH=B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知识,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与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4分)如图,在△ABC中,∠C=90°,AC=8,BC=6,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异于A、B两点),过点P分别作AC、BC边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MN最小值是.【分析】首先证明四边形PMCN是矩形,推出MN=PC,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MN,PC.在△ABC中,∵∠C=90°,AC=8,BC=6,∴AB==10,∵PM⊥AC,PN⊥BC,∴∠PMC=∠PNC=∠C=90°,∴四边形PMCN是矩形,∴MN=PC,∴当PC⊥AB时,PC的值最小,最小值==,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线段最短、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17.(8分)计算:.【分析】先计算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乘方,再计算加减可得.【解答】解:原式=4﹣﹣3=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18.(8分)计算:(2+)(2﹣)+(﹣)÷.【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2+)(2﹣)+(﹣)÷=4﹣3+2﹣=3﹣.【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19.(8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是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均为格点.(Ⅰ)仅用不带刻度的直尺作BD⊥AC,垂足为D,并简要说明道理;(Ⅱ)连接AB,求△ABC的周长.【分析】(Ⅰ)取线段AC的中点为格点D,则有DC=AD.连BD,则BD⊥AC,(Ⅱ)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BC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Ⅰ)取线段AC的中点为格点D,则有DC=AD.连BD,则BD⊥AC,理由:由图可知BC=5,连接AB,则AB=5,∴BC=AB,又CD=AD,∴BD⊥AC.(Ⅱ)由图可得AB=5,AC==2,BC==5,∴△ABC的周长=5+5+2=10+2.【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8分)在甲村至乙村间有一条公路,在C处需要爆破,已知点C与公路上的停靠站A 的距离为300米,与公路上的另一停靠站B的距离为400米,且CA⊥CB,如图所示,为了安全起见,爆破点C周围半径250米范围内不得进入,问:在进行爆破时,公路AB 段是否有危险?是否需要暂时封锁?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解答.【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BC=400米,AC=300米,∠ACB=90°,利用根=AB•CD=BC•AC得到CD=240米.再根据据勾股定理有AB=500米.利用S△ABC240米<250米可以判断有危险.【解答】解:公路AB需要暂时封锁.理由如下:如图,过C作CD⊥AB于D.因为BC=400米,AC=300米,∠ACB=90°,所以根据勾股定理有AB=500米.=AB•CD=BC•AC因为S△ABC所以CD===240(米).由于240米<250米,故有危险,因此AB段公路需要暂时封锁.【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利用勾股定理.21.(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为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BAE=∠DCF.求证:AE=CF.【分析】由题意可证△ABE≌△CDF,可得结论.【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D,AB=CD∴∠ABD=∠CDB在△ABE与△CDF中∴△ABE≌△CDF(ASA)∴A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2.(10分)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BC,垂足为D,交AB于点E,且BE2﹣EA2=AC2,①求证:∠A=90°.②若DE=3,BD=4,求AE的长.【分析】(1)连接CE,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BE=CE,再结合条件可求得EA2+AC2=CE2,可证得结论;(2)在Rt△BDE中可求得BE,则可求得CE,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可得到关于AE的方程,可求得AE.【解答】(1)证明:连接CE,如图,∵D是BC的中点,DE⊥BC,∴CE=BE,∵BE2﹣EA2=AC2,∴CE2﹣EA2=AC2,∴EA2+AC2=CE2,∴△ACE是直角三角形,即∠A=90°;(2)解:∵DE=3,BD=4,∴BE==5=CE,∴AC2=EC2﹣AE2=25﹣EA2,∵BC=2BD=8,∴在Rt△BA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C2﹣BA2=64﹣(5+EA)2=AC2,∴64﹣(5+AE)2=25﹣EA2,解得A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方程思想在这类问题中的应用.23.(10分)已知矩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G,H分别是BC,BE,CE的中点.(1)求证:△BGF≌△FHC;(2)设AD=a,当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时,求矩形ABCD的面积.【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矩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连接EF,(1)∵点F,G,H分别是BC,BE,CE的中点,∴FH∥BE,FH=BE,FH=BG,∴∠CFH=∠CBG,∵BF=CF,∴△BGF≌△FHC,(2)当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时,连接GH,可得:EF⊥GH且EF=GH,∵在△BEC中,点,H分别是BE,CE的中点,∴GH=,且GH∥BC,∴EF⊥BC,∵AD∥BC,AB⊥BC,∴AB=EF=GH=a,∴矩形ABCD的面积=.【点评】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正方形的性质解答.24.(12分)定义:我们把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和美四边形.(1)请举出一种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和美四边形的例子.(2)如图1,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已知四边形EFGH是菱形,求证:四边形ABCD是和美四边形;(3)如图2,四边形ABCD是和美四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O,∠AOB=60°,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请探索EF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解答;(2)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EH=BD=FG,EF=AC=HG,由菱形EFGH四边相等可得:AC=BD,所以四边形ABCD是和美四边形;(3)作辅助线,构建平行四边形MABD,再证明△AM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EF=CM=AC.【解答】解:(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是和美四边形;(2)如图1,连接AC、BD,∵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EH=BD=FG,EF=AC=HG,∵四边形EFGH是菱形,∴EH=EF=FG=GH,∴AC=BD,∴四边形ABCD是和美四边形;(3)EF=AC,证明:如图2,连接BE并延长至M,使BE=EM,连接DM、AM、CM,∵AE=ED,∴四边形MABD是平行四边形,∴BD=AM,BD∥AM,∴∠MAC=∠AOB=60°,∴△AMC是等边三角形,∴CM=AC,△BMC中,∵BE=EM,BF=FC,∴EF=CM=A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和美四边形的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和菱形的性质,正确理解和美四边形的定义、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5.(14分)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8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①当t为8s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②当t为或s时,△ACE的面积是△ACF的面积的2倍.【分析】(1)判断出△ADE≌△CDF得出AE=CF,即可得出结论;(2)①先求出AC=BC=8,进而判断出AE=CF=AC=8,即可得出结论;②先判断出△ACE和△ACF的边AE和CF上的高相等,进而判断出AE=2CF,再分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1,∵AG∥BC,∴∠EAC=∠FCA,∠AED=∠CFD,∵EF经过AC边的中点D,∴AD=CD,∴△ADE≌△CDF(AAS),∴AE=CF,∵AE∥FC,∴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2)①如图2,∵△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8,∵四边形ACFE是菱形,∴AE=CF=AC=BC=8,且点F在BC延长线上,由运动知,AE=t,BF=2t,∴CF=2t﹣8,t=8,将t=8代入CF=2t﹣8中,得CF=8=AC=AE,符合题意,即:t=8秒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故答案为8;②设平行线AG与BC的距离为h,∴△ACE边AE上的高为h,△ACF的边CF上的高为h,∵△ACE的面积是△ACF的面积的2倍,∴AE=2CF,当点F在线段BC上时(0<t<4),CF=8﹣2t,AE=t,∴t=2(8﹣2t),∴t=;当点F在BC的延长线上时(t>4),CF=2t﹣8,AE=t,∴t=2(2t﹣8),∴t=,即:t=秒或秒时,△ACE的面积是△ACF的面积的2倍,故答案为:或.【点评】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2.正方形的面积是4,则它的对角线长是()A. 2B.C.D. 43.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 ,B. ,C. ,D.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C. D.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A. B. C. D.6.矩形具有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A. 对角相等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边相等7.若=a,=b,则=()A. B. C. D.8.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A. B. C. D.9.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A. 34B. 26C.D.10.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A. 7B. 9C. 10D. 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1.若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2.如图,已知OA=OB,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______.13.如图,▱ABCD中,AB的长为8,∠DAB的角平分线交CD于E,若DE:EC=3:1,则BC的长为______ .14.计算:= ______ .1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为______.1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B=4cm,∠AOB=60°,则AC= ______ cm.17.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4cm,E是AB的中点,且DE⊥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cm2.18.观察下列各式:=2,=3,=4,…请你找出其中规律,并将第n(n≥1)个等式写出来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9.计算:(1)(-4)-(3-2)(2).20.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多少千米处?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0分)21.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现有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甲,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画出分割线并在正方形网格图(图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小东同学的做法是:设新正方形的边长为x(x>0),依题意,割补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有x2=5,解得x=由此可知新正方形的边长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对角线的长.于是,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分割线,拼出如图丙所示的新的正方形.请你参考小东同学的做法,解决如下问题:现有10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丁,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在图丁中画出分割线,并在图戊的正方形网格图(图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说明:直接画出图形,不要求写分析过程.22.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且AF=CE,求证:AE=CF.23.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OC=120°,AC=6,求:(1)AB的长;(2)矩形ABCD的面积.2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cm,BC=5cm,∠B=60°,G是CD的中点,E是边AD上的动点,EG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结CE,DF.(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①当AE=______cm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②当AE=______cm时,四边形CEDF是菱形.(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故选D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判断标准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设正方形的对角线为x,∵正方形的面积是4,∴边长的平方为4,∴由勾股定理得,x==2.故选C.设正方形的对角线为x,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熟记定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B【解析】解:A、AB∥CD,A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B、AB=CD,AD=BC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正确;C、∠A=∠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D、AB=AD,C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答案】C【解析】解:A、2+4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选项错误;B、=2,故B选项错误;C、÷=3,故C选项正确;D、=3,故D选项错误.故选:C.A、根据合并二次根式的法则即可判定;B、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即可判定;C、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即可判定;D、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判定.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无理数的运算法则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一样的.在进行根式的运算时要先化简再计算可使计算简便.5.【答案】C【解析】解: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BC=,AB=.∵()2+()2=()2.∴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故选: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AB,BC,AC的长度,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判断△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答案】B解:矩形的性质有:①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②矩形的对角相等,且都是直角,③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故选:B.举出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找出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即可.本题考查了对矩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主要检查学生是否能掌握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比较典型,但是一道容易出错的题目.7.【答案】C【解析】解:=====,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先将被开方数0.9化成分数,观察四个选项,再化简为,开方,注意要把化为,代入即可.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注意被开方数是小数的要化成分数计算,且保证分母是完全平分数,根据=|a|进行化简..8.【答案】B【解析】解:设菱形的对角线分别为8x和6x,已知菱形的周长为20cm,故菱形的边长为5cm,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即可知(4x)2+(3x)2=25,。

初二的期中试卷数学及答案

初二的期中试卷数学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若x²-6x+9=0,则x的值为()A. 1B. 3C. 2D. 6答案:B解析:将x²-6x+9=0写成(x-3)²=0的形式,可知x=3。

2.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2B. 0C. 1D. -1答案:B解析:绝对值是数与0的距离,所以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3. 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A. y=x²+2x+1B. y=2x²-3x+4C. y=x³+x²+1D. y=x²+2x+3答案:A解析: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²+bx+c(a≠0),所以选项A是二次函数。

4. 若a、b是方程x²-4x+4=0的两个根,则a+b的值为()A. 2B. 4C. 0D. -4答案:A解析:根据韦达定理,方程x²-4x+4=0的两个根之和为4。

5.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腰长为6,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A. 12B. 24C. 36D. 48答案:B解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底边上的高是腰长的平方除以底边长的两倍,即高为6²/8=4.5。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底边长乘以高除以2,即8×4.5/2=24。

6.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2a+b=2a+2bB. 3a-2b=2a+bC. 3a+2b=3a-2bD. 2a+b=2a-2b答案:C解析:将等式两边的同类项合并,可得3a+2b=3a-2b。

7. 若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A. 20B. 25C. 30D. 40答案:D解析: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等于边长的√2倍,所以边长为10/√2=5√2。

正方形的周长为4×边长,即4×5√2=20√2。

8. 下列各数中,能被3整除的是()A. 14B. 15C. 16D. 17答案:B解析:一个数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它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3分)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A.=﹣2B.+=C.×=4D.2﹣3.(3分)△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2+b2=c2B.∠A=∠B+∠CC.∠A:∠B:∠C=3:4:5D.a=5,b=12,c=134.(3分)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2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A.13或B.13或15C.13D.155.(3分)若平行四边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则其中较大内角的度数为()A.100°B.120°C.135°D.150°6.(3分)如图.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B=CD B.AD=BC C.AB=BC D.AC=BD7.(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AOD=120°,AB=2,则AC的长为()A.2B.4C.6D.88.(3分)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4B.C.2D.39.(3分)如果最简二次根式与能够合并,那么a的值为()A.2B.3C.4D.510.(3分)将实数按如图方式进行有规律排列,则第19行的第37个数是()A.19B.﹣19C.D.﹣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11.(4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2.(4分)计算:=.13.(4分)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m,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14.(4分)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15.(4分)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cm2.16.(4分)规定运算:a☆b=﹣,a※b=+,其中a,b为实数,则(3☆5)(3※5)=.17.(4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P、Q分别为AC、AD上的动点,连接DP、PQ,则DP+PQ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8.(6分)(2﹣3)×19.(6分)在△ABC中,AB=13,BC=10,BC边上的中线AD=12,求AC长.20.(6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且AE =CF.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21.(8分)已知:x=,y=,求+的值.22.(8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线段EF与一组对边AB,CD分别相交于点E,F.(1)求证:AE=CF;(2)若AB=2,点E是AB中点,求EF的长.23.(8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 折叠,点C落在点E处,BE交AD于点F,连接AE.(1)证明:BF=DF;(2)求AF的值;(3)求△DBF的面积.五、解答题(三)(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4.(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的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垂足为F,交直线MN于E,连接CD,BE.(1)求证:CE=AD;(2)当D为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3)在满足(2)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不必说明理由)25.(10分)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cm,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方向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E从点D出发,向点A以1cm/秒的速度移动(不到点A).设点E,F 同时出发移动t秒.(1)在点E,F移动过程中,连接CE,CF,EF,请判断△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图2,连接EF,设EF交BD于点M,当t=2时,求AM的长;(3)如图3,点G,H分别在边AB,CD上,且GH=3cm,连接EF,当EF与GH 的夹角为45°,求t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A、12=3×22,即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48=3×42,即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分析】根据=|a|,×=(a≥0,b≥0),被开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可以合并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2,故原题计算错误;B、+=+2=3,故原题计算错误;C、==4,故原题计算正确;D、2和不能合并,故原题计算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乘法、除法及加减法运算法则.3.【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a2+b2=c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B+∠C=180°,∠A=∠B+∠C,∴∠A=90°,∴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设∠A=3x,则∠B=4x,∠C=5x,∵∠A+∠B+∠C=180°,∴3x+4x+5x=180°,解得x=15°,∴∠C=5×15°=75°,∴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52+122=13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然后开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2和5,∴第三边的长为=1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设较大内角的度数为2x,较小内角的度数为x,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列出等式可求解.【解答】解:∵平行四边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设较大内角的度数为2x,较小内角的度数为x,∵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2x+x=180°,∴x=60°,∴2x=12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6.【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可添加:AB=AD或AC⊥BD.【解答】解:因为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可添加的条件是:AB=B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答案不唯一.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7.【分析】只要证明△AOB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A=OC,OB=OD,∴OA=OB,∵∠AOD=120°,∴∠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OA=OB=AB=2,∴AC=2OA=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D为BC的中点,即BD=CD,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已知AB、B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即可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即可解题.【解答】解:∵等边三角形高线即中点,AB=2,∴BD=CD=1,在Rt△ABD中,AB=2,BD=1,∴AD=,∴S△ABC=BC•AD=×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根据两最简二次根式能合并,得到被开方数相同,然后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a﹣8=17﹣2a,移项合并,得5a=25,系数化为1,得a=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利用好最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观察发现,第n行有(2n﹣1)个数,且每行最后一个数字的绝对值等于行数,奇数行的最后一个为正,偶数行的最后一个为负,据此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观察发现,第n行有(2n﹣1)个数,且每行最后一个数字的绝对值等于行数,奇数行的最后一个为正,偶数行的最后一个为负,∴第19行有2×19﹣1=37个数,∴第19行的第37个数是1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找规律在平方根中的应用,找到题目中数字的排列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1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得x+2≥0,再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被开方数x+2为非负数,∴x+2≥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关键把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计算时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根指数与被开方数不变.13.【分析】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那么第三边应等于中位线长的2倍.【解答】解:∵M,N分别是AC,BC的中点,∴MN是△ABC的中位线,∴MN=AB,∴AB=2MN=2×20=40(m).故答案为:40m.【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14.【分析】因为菱形的面积为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菱形的面积为24.【解答】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这个菱形的面积为6×8÷2=24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求解方法:①底乘以高,②对角线积的一半.15.【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连续运用勾股定理,发现: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由图形可知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故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49cm2.故答案为:49cm2.【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面积的转换是解题关键.16.【分析】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3﹣5=﹣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分析】如图作DM⊥AB于M.首先利用面积法求出DM的值,作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Q′,则PQ=PQ′,推出PD+PQ=PD+PQ′,推出当D、P、Q′共线时,且垂直AB时,DP+PQ′的值最小,最小值=DM;【解答】解:如图作DM⊥AB于M.∵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4,OB=OD=3,∴AB==5,∵•AB•DM=•BD•AO,∴DM==,作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Q′,则PQ=PQ′,∴PD+PQ=PD+PQ′,∴当D、P、Q′共线时,且垂直AB时,DP+PQ′的值最小,最小值=DM=,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菱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短问题,学会利用面积法求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8.【分析】观察,可以首先把括号内的化简,合并同类项,然后相乘.【解答】解:原式=(4×=3×=9.【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进行此类运算时一般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后再运算.19.【分析】在△ABD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AD⊥BC,然后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C=AB,从而求解.【解答】解:∵AD是中线,AB=13,BC=10,∴BD=BC=5.∵52+122=132,即BD2+AD2=AB2,∴△ABD是直角三角形,则AD⊥BC,又∵BD=CD,∴AC=AB=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得AD⊥BC.20.【分析】连接BD交AC于点O,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又∵AE=CF,∴OA﹣AE=OC﹣CF,即OE=OF,∴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21.【分析】利用分母有理化法则分别求出、,计算即可.【解答】解:∵x=,∴===﹣1,∵y=,∴===+1,∴+=﹣1++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母有理化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1)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AB∥CD,OA=OC,继而证得△AOE≌△COF,则可证得结论.(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O=CO,AB∥CD,∴∠EAO=∠FCO,∠AEO=∠CFO.在△OAE和△OCF中,,∴△AOE≌△COF,∴AE=CF;(2)∵E是AB中点,∴BE=AE=CF.∵BE∥CF,∴四边形BEFC是平行四边形,∵AB=2,∴EF=BC=AB=2.【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3.【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到△ABD≌△EDB,那么∠ADB=∠EBD,所以BF=DF;(2)根据折叠的性质我们可得出AB=ED,∠A=∠E=90°,又有一组对应角,因此就构成了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AAS的条件.两三角形就全等,从而设BF为x,解直角三角形ABF可得出答案;(3)由(1)知BF=DF,由(2)知BF的长,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由折叠的性质知,CD=ED,BE=BC.∵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D,∠BAD=90°,∴AB=DE,BE=AD,在△ABD与△EDB中,,∴△ABD≌△EDB(SSS),∴∠EBD=∠ADB,∴BF=DF;(2)(2)在△ABD与△EDB中,,∴△ABF≌△EDF(AAS).∴AF=EF,设BF=x,则AF=FE=8﹣x,在Rt△AFB中,可得:BF2=AB2+AF2,即x2=62+(8﹣x)2,解得:x=,∴AF=8﹣=;(3)∵由(1)知BF=DF,由(2)知BF=,∴DF=,∴S△DBF=DF•AB=××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五、解答题(三)(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4.【分析】(1)先求出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即可;(2)求出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求出CD=BD,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3)当∠A=45°,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解答】(1)证明:∵DE⊥BC,∴∠DFB=90°,∵∠ACB=90°,∴∠ACB=∠DFB,∴AC∥DE,∵MN∥AB,即CE∥AD,∴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CE=AD;(2)解:四边形BECD是菱形,理由是:∵D为AB中点,∴AD=BD,∵CE=AD,∴BD=CE,∵BD∥CE,∴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ACB=90°,D为AB中点,∴CD=BD,∴四边形BECD是菱形;(3)解:当∠A=45°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理由:∵∠ACB=90°,∴∠ABC=45°,由(2)可知,四边形BECD是菱形,∴∠ABC=∠CBE=45°,∴∠DBE=90°,∴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分析】(1)通过证明△CDE≌△CBF得到CF=CE,∠DCE=∠BCF,则易推知△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过点E作EN∥AB,交BD于点N,∠END=∠ABD=∠EDN=45°,EN=ED=BF.可证△EMN≌△FMB,则其对应边相等:EM=FM.所以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求得EF的长度,则AM=EF;(3)如图3,连接CE,CF,EF与GH交于P.根据四边形GFCH是平行四边形,则其对边相等:CF=GH=3.所以在Rt△CBF中,由勾股定理得到:BF=3,故t=3.【解答】解:(1)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DC=BC,∠D=∠ABC=90°.依题意得:DE=BF=t.在△CDE与△CBF中,,∴△CDE≌△CBF(SAS),∴CF=CE,∠DCE=∠BCF,∴∠ECF=∠BCF+∠BCE=∠DCE+∠BCE=∠BCD=90°,∴△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2,过点E作EN∥AB,交BD于点N,则∠NEM=∠BFM.∴∠END=∠ABD=∠EDN=45°,∴EN=ED=BF.在△EMN与△FMB中,,∴△EMN≌△FMB(AAS),∴EM=FM.∵Rt△AEF中,AE=4,AF=8,∴EF===4,∴AM=EF=2;(3)如图3,连接CE,CF,EF与GH交于P,CE与GH交于点Q.由(1)得∠CFE=45°,又∵∠EPQ=45°,∴GH∥CF,又∵AF∥DC,∴四边形GFCH是平行四边形,∴CF=GH=3,在Rt△CBF中,得BF===3,∴t=3.【点评】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解题过程中,涉及到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该类题目时,要巧妙的作出辅助线,构建几何模型,利用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或者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相关线段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1B. √2C. πD. 0.1010010001…(无限循环小数)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2 = b^2,则a = bB. a^2 = b^2,则a = -bC. a^2 = b^2,则a = ±bD. a^2 = b^2,则a + b = 03. 若x^2 - 5x + 6 = 0,则x的值为()A. 2B. 3C. 2或3D. 1或44. 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是()A. y = 2x^2 + 3B. y = x + 1C. y = 2/xD. y = √x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3,-1),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A. (-1,1)B. (-1,2)C. (1,-1)D. (1,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6. 若a + b = 5,a - b = 3,则a = ______,b = ______。

7. 若|a| = 5,|b| = 3,则|a + b|的最大值为 ______,最小值为 ______。

8. 若√(x - 1) + √(x + 1) = 2,则x的值为 ______。

9. 若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经过点(1,3),则k = ______,b = ______。

10. 在△ABC中,∠A = 60°,∠B = 45°,则∠C = 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1)已知x^2 - 4x + 3 = 0,求x的值。

(2)若x^2 - 2x + 1 = 0,求x + 1的值。

12.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经过点(-1,2)和(2,-1),求k和b的值。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3,-1),求线段AB的长度。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求两车相遇时各自行驶了多少千米?15. 某商品原价为x元,打八折后的价格为0.8x元,若打九折后的价格为0.9x元,求原价与现价的关系式。

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1. 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90度B.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之和大于斜边的边长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垂直D. 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一定相交于一点答案:B2. 若一个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加等于十位数,百位数的值为3,则该数是()A. 210B. 123C. 132D. 102答案:C3. 当x取什么值时,方程2x - 5 = -7的解唯一?()A. 1B. -1C. 4D. -4答案:A4. 在一个比赛中,小明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骑自行车行驶,他经过3小时后,还剩下120公里的路程未行驶。

这个比赛的总路程是()A. 240公里B. 320公里C. 400公里D. 480公里答案:C5. 若a:b = 3:5,b:c = 2:7,则a:c =()A. 3:5B. 6:7C. 3:35D. 6:35答案:B二、填空题:共30分1. 一个角度的补角是135°,那么这个角度的度数是_______。

答案:452. 单价为40元的商品,现在打7折,最终的价格是_______元。

答案:283. 把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cm,它的面积增加___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24. 若一个数的3/5是80,那个数是_______。

答案:1205. 若x的值满足x ÷ 2 = 5,那么x是_______。

答案:10三、解答题:共30分1. 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它的和的2倍,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2,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答案:假设这个三位数为abc,根据题意得到以下等式:个位数字: a = 2(b + c)十位数字: b = c + 2百位数字: c = b + 2代入第二个等式得:b = (c + 2)再代入第三个等式得:c = ((c + 2) + 2),化简得:c = c + 4显然,上述等式没有解,因此这个三位数不存在。

八年级期中测试卷数学【含答案】

八年级期中测试卷数学【含答案】

八年级期中测试卷数学【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4C. 5D. 62. 如果 a = 3, b = 5,那么 a + b 的值是多少?A. 8B. 9C. 10D. 113.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12B. 13C. 15D. 184.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内角是多少度?A. 30°B. 45°C. 60°D. 90°5.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cm,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方程 2x + 3 = 7 的解是 x = 2。

()2. 任何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都是偶数。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

()5.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果一个数加上5等于10,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cm,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3. 2的平方根是______。

4. 如果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那么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___。

5.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3, 4)的横坐标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2. 什么是算术平均数?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3. 请解释什么是概率,并给出一个概率的例子。

4. 请简述平行线的性质。

5. 请解释什么是等差数列,并给出一个等差数列的例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 如果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请计算这辆汽车行驶的总距离。

3.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20名学生喜欢打篮球,请计算喜欢打篮球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

八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若a>b,则ac与bc的大小关系是()A.ac>bcB.ac<bcC.ac=bcD.无法确定答案:A2.下列哪个数是4的平方根?()A.2B.-2C.4D.-4答案:B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32cmB.36cmC.42cmD.26cm答案:C(更多选择题题目及答案省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两个负数相乘,其结果一定是正数。

()答案:√2.任何数与0相乘,其结果一定是0。

()答案:√3.若a>b,则a^2>b^2。

()答案:×(更多判断题题目及答案省略)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若x+3=7,则x=_______。

答案:42.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_______。

答案:a^23.若|x|=5,则x的值为_______或_______。

答案:5;-5(更多填空题题目及答案省略)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答案:勾股定理指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应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如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等。

(更多简答题题目及答案省略)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第10项的值。

答案:第10项的值为2+(101)3=2+27=29。

2.解方程:2(x3)+4=3x+1。

答案:2x6+4=3x+1,化简得x=9。

(更多综合题题目及答案省略)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9,则这个数是_______。

答案:815.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则其边长为_______。

答案:8cm6.若a=3,b=-2,则a+b的值为_______。

初二期中试卷及答案数学

初二期中试卷及答案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数中,有理数是()A. √9B. √16C. √25D. √36答案:D解析: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选项A、B、C都是无理数,因为它们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

而√36 = 6,是有理数。

2. 若a > 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1 > b + 1B. a - 1 > b - 1C. a + 1 < b + 1D. a - 1 < b - 1答案:A解析: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因此,a + 1 > b + 1是正确的。

3. 已知x + y = 5,xy = 4,则x^2 + y^2的值为()A. 21B. 25C. 16D. 9答案:A解析:利用公式(x + y)^2 = x^2 + 2xy + y^2,可得x^2 + y^2 = (x + y)^2 -2xy = 5^2 - 2×4 = 25 - 8 = 17。

因此,选项A正确。

4. 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A. y = 2x + 3B. y = 3x^2C. y = 2/xD. y = 5x答案:C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形式为y = k/x,其中k为常数。

选项C符合这个形式,因此是反比例函数。

5. 在△ABC中,∠A = 45°,∠B = 60°,则∠C的度数为()A. 75°B. 105°C. 120°D. 135°答案:C解析:三角形内角和为180°,∠A + ∠B + ∠C = 180°。

代入已知角度,得45° + 60° + ∠C = 180°,解得∠C = 180° - 105° = 75°。

因此,选项C正确。

6. 下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是()A. 等腰三角形B. 正方形C. 等边三角形D. 梯形答案:B解析:中心对称图形是指存在一个点,使得图形上的任意一点关于这个点对称。

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2.正方形的面积是4,则它的对角线长是()A. 2B.C.D. 43.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 ,B. ,C. ,D.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C. D.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A. B. C. D.6.矩形具有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A. 对角相等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边相等7.若=a,=b,则=()A. B. C. D.8.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A. B. C. D.9.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A. 34B. 26C.D.10.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A. 7B. 9C. 10D. 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1.若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2.如图,已知OA=OB,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______.13.如图,▱ABCD中,AB的长为8,∠DAB的角平分线交CD于E,若DE:EC=3:1,则BC的长为______ .14.计算:= ______ .1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为______.1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B=4cm,∠AOB=60°,则AC= ______ cm.17.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4cm,E是AB的中点,且DE⊥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cm2.18.观察下列各式:=2,=3,=4,…请你找出其中规律,并将第n(n≥1)个等式写出来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9.计算:(1)(-4)-(3-2)(2).20.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多少千米处?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0分)21.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现有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甲,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画出分割线并在正方形网格图(图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小东同学的做法是:设新正方形的边长为x(x>0),依题意,割补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有x2=5,解得x=由此可知新正方形的边长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对角线的长.于是,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分割线,拼出如图丙所示的新的正方形.请你参考小东同学的做法,解决如下问题:现有10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丁,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在图丁中画出分割线,并在图戊的正方形网格图(图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说明:直接画出图形,不要求写分析过程.22.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且AF=CE,求证:AE=CF.23.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OC=120°,AC=6,求:(1)AB的长;(2)矩形ABCD的面积.2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cm,BC=5cm,∠B=60°,G是CD的中点,E是边AD上的动点,EG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结CE,DF.(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①当AE=______cm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②当AE=______cm时,四边形CEDF是菱形.(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故选D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判断标准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设正方形的对角线为x,∵正方形的面积是4,∴边长的平方为4,∴由勾股定理得,x==2.故选C.设正方形的对角线为x,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熟记定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B【解析】解:A、AB∥CD,A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B、AB=CD,AD=BC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正确;C、∠A=∠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D、AB=AD,C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答案】C【解析】解:A、2+4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选项错误;B、=2,故B选项错误;C、÷=3,故C选项正确;D、=3,故D选项错误.故选:C.A、根据合并二次根式的法则即可判定;B、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即可判定;C、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即可判定;D、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判定.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无理数的运算法则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一样的.在进行根式的运算时要先化简再计算可使计算简便.5.【答案】C【解析】解: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BC=,AB=.∵()2+()2=()2.∴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故选: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AB,BC,AC的长度,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判断△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答案】B解:矩形的性质有:①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②矩形的对角相等,且都是直角,③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故选:B.举出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找出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即可.本题考查了对矩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主要检查学生是否能掌握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比较典型,但是一道容易出错的题目.7.【答案】C【解析】解:=====,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先将被开方数0.9化成分数,观察四个选项,再化简为,开方,注意要把化为,代入即可.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注意被开方数是小数的要化成分数计算,且保证分母是完全平分数,根据=|a|进行化简..8.【答案】B【解析】解:设菱形的对角线分别为8x和6x,已知菱形的周长为20cm,故菱形的边长为5cm,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即可知(4x)2+(3x)2=25,故菱形的对角线分别为8cm和6cm,所以菱形的面积=×8×6=24cm2,故选:B.设菱形的对角线分别为8x和6x,首先求出菱形的边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最后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的值.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此题比较简单.9.【答案】D【解析】解:由勾股定理得,斜边==13,所以,斜边上的中线长=×13=6.5.故选:D.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斜边,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D【解析】解:∵BD⊥DC,BD=4,CD=3,由勾股定理得:BC==5,∵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HG=BC=EF,EH=FG=AD,∵AD=6,∴EF=HG=2.5,EH=GF=3,∴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EF+FG+HG+EH=2×(2.5+3)=11.故选: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HG=BC=EF,EH=FG=AD,求出EF、HG、EH、FG的长,代入即可求出四边形EFGH的周长.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EF、HG、EH、FG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11.【答案】x≥【解析】解:要是有意义,则2x-1≥0,解得x≥.故答案为:x≥.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必须为非负数,列不等式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2.【答案】-【解析】解:由图可知,OC=2,作BC⊥OC,垂足为C,取BC=1,故OB=OA===,∵A在x的负半轴上,∴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故答案为:-.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得:OB=.即OA=.又点A在数轴的负半轴上,则点A对应的数是-.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并注意根据点的位置以确定数的符号.13.【答案】6【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首先证明△ADE是等腰三角形,求出DE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8,AD=BC,∴∠DEA=∠EAB,∵∠DAE=∠EAB,∴∠DAE=∠DEA,∴AD=DE,∵DE:EC=3:1,∴DE=6,∴BC=AD=DE=6.故答案为6.14.【答案】【解析】【分析】除以一个数相当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按照顺序运算.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无理数的运算法则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一样的.【解答】解:=××=.故答案为.15.【答案】25解:由图可看出,A,B的面积和等于其相邻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即等于最大正方形上方的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的平方;C,D的面积和等于与其相邻的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即等于最大正方形的另一直角边的平方,则A,B,C,D四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的正方形上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即等于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因为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则其面积是25,即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为25.故答案为25.根据题意仔细观察可得到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等于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已知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则不难求得其面积.此题结合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发现各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16.【答案】8【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A=OC,OD=OB,∴OA=OB,∵∠AOB=60°,∴△ABO是等边三角形,∴OA=AB=4cm,∴AC=2OA=8cm,故答案为8.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首先证明△AOB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发现△AOB是等边三角形,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17.【答案】8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AB=4,∵AE=EB=2,∵DE⊥AB,∴∠AED=90°在Rt△ADE中,DE==2,∴菱形ABCD的面积=AB•DE=4•2=8,故答案为8.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根据菱形ABCD的面积=AB•DE计算即可.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基础题.18.【答案】【解析】解:=(1+1)=2,=(2+1)=3,=(3+1)=4,…,故答案为:.根据所给例子,找到规律,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实数平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规律.19.【答案】解:(1)原式=4--+=3;(2)原式=(2+4)(-2)-(2-2+3)=2(+2)(-2)-(5-2)=2×(2-12)-5+2=-20-5+2=-25+2.【解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去括号后合并即可;(2)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0.【答案】解:设AE=xkm,∵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DE=CE,即DE2=CE2,由勾股定理,得152+x2=102+(25-x)2,x=10.故:E点应建在距A站10千米处.【解析】关键描述语: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在Rt△DAE和Rt△CBE中,设出AE的长,可将DE和CE的长表示出来,列出等式进行求解即可.本题主要是运用勾股定理将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表示出来,两边相等求解即可.21.【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由10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面积为10,边长为,由=画分割线.本题考查了作图的运用及设计作图.根据作图前后,图形的面积保持不变,根据矩形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作图方法.22.【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F∥CE.又∵AF=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E=CF.【解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F∥CE,又AF=CE,所以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E=CF.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共有五种,应用时要认真领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要根据条件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23.【答案】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OB=OC,∠ABC=90°,又∵∠BOC=120°,∴∠OBC=∠OCB=30°,∴AB=AC=×6=3;(2)∵AB2+BC2=AC2,∴BC==3,∴矩形ABCD的面积=AB×BC=3×3=9.【解析】(1)根据OB=OC,∠ABC=90°,以及∠BOC=120°,可得出∠OBC=∠OCB=30°,进而得到AB=AC=3;(2)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BC==3,进而得出矩形ABCD的面积.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4.【答案】3.5 2【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F∥ED,∴∠FCG=∠EDG,∵G是CD的中点,∴CG=DG,在△FCG和△EDG中,,∴△FCG≌△EDG(ASA)∴FG=EG,∵CG=DG,∴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①解:当AE=3.5时,平行四边形CEDF是矩形,理由是:过A作AM⊥BC于M,∵∠B=60°,AB=3,∴BM=1.5,∵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60°,DC=AB=3,BC=AD=5,∵AE=3.5,∴DE=1.5=BM,在△MBA和△EDC中,,∴△MBA≌△EDC(SAS),∴∠CED=∠AMB=90°,∵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CEDF是矩形,故答案为:3.5;②当AE=2时,四边形CEDF是菱形,理由是:∵AD=5,AE=2,∴DE=3,∵CD=3,∠CDE=60°,∴△CDE是等边三角形,∴CE=DE,∵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CEDF是菱形,故答案为:2.(1)证△CFG≌△EDG,推出FG=EG,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①求出△MBA≌△EDC,推出∠CED=∠AMB=90°,根据矩形的判定推出即可;②求出△CDE是等边三角形,推出CE=DE,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化简16的值为(A)A.4 B.-4 C.±4 D.22.要使二次根式4+x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D)A.x≠-4 B.x≥4 C.x≤-4 D.x≥-43.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C)A.a=2 2,b=2 3,c=2 5 B.a=32,b=2,c=52C.a=6,b=8,c=10 D.a=5,b=12,c=13 4.下列二次根式中,化简后不能与3进行合并的是(C)A.13 B.27 C.32 D.125.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若得到的四边形EFGH为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满足(A)A.对角线AC=BD 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对角线AC⊥BD D.AD∥BC6.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B)A.3 3-3=3 B.8×2=8×2C.323×4 3=6 3 D.215+2 3= 57.如图,在△ABC中,D为AB中点,E在AC上,且BE⊥AC.若DE=5,AE=8,则BE 的长度是(C)A.5 B.5.5 C.6 D.6.5,第7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8.已知菱形的周长为20,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菱形的面积为(B)A.48 B.24 C.18 D.129.如图,把菱形ABCD沿AH折叠,点B落在BC边上的点E处.若∠BAE=40°,则∠EDC 的大小为(B)A.10°B.15°C.18°D.20°10.如图,点E,G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BC上的点,连接AE,AG,分别交对角线BD于点P,Q.若∠EAG=45°,BQ=4,PD=3,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A.6 2 B.7 C.7 2 D.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化简:50-72=.12.在Rt△ABC中,∠C=90°,AC=4 cm,BC=3 cm,AB边上的高是______cm.13.计算:(6-2 3)2=.14.如图,点E,F是正方形ABCD内两点,且BE=AB,BF=DF,∠EBF=∠CBF,则∠BEF的度数为__45°__.,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CB′的长为.16.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点E是边AB的中点,点F,P分别是BC,AC上的动点,则PE+PF的最小值是______.三、解答题(共72分)17.(8分)计算:4 12-1318.【解析】原式=22-2= 2.18.(8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经过点O的直线交AB于点E,交CD于点F,连接DE,BF.(1)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2)当EF与BD满足条件__EF⊥BD__时,四边形DEBF是菱形.【解析】(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D=OB,DC∥AB,∴∠FDO=∠EBO,∠DFO=∠OEB,在△DOF和△BOE中.∠FDO=∠EBO,∠DFO=∠BEO,OD=OB,∴△DOF≌△BOE(AAS).∴OE=OF.又∵OD=OB,∴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19.(8分)计算(7+4 3)(2-3)2-(2+3)(2-3)+3的值.【解析】原式=1-1+3= 3.20.(8分)如图,在▱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且AF=AD,连接BF.求证:四边形ABFC是矩形.【解析】∵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B∥DC.∴∠ABE=∠ECF.又∵E 为BC的中点,∴BE=CE.在△ABE和△FCE中,∠ABE=∠ECF,BE=CE,∠AEB=∠FEC,∴△ABE≌△FCE(ASA),∴AB=CF.又∵AB∥DC,∴四边形ABFC为平行四边形.∵BC=AD,AF=AD,∴BC=AF.∴四边形ABFC为矩形.21.(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3,BC=4,CD=5,AD=5 2,∠ABC=90°.求对角线BD的长.【解析】连接AC,作DE⊥BC于点E.由勾股定理,得AC=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得△ACD 为直角三角形.易证:△ABC≌△CED,∴AB=CE=3,BC=DE=4.∴BE=7.在Rt△BED中,由勾股定理,得BD=65.22.(10分)如图①,△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A=CB,CE=CD,并且△ACB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1)求证:AE2+AD2=2AC2;(2)如图②,若AE=2,AC=2 5,点F是AD的中点,直接写出CF的长是.【解析】(1)如图,连接BD,∵△DEC与△AB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CD=∠ACB,∴∠ECA=∠DCB.又∵EC=DC,AC=BC,∴△ECA≌△DCB.∴AE=BD,∠E=∠BDC=45°.∴∠ADB=90°,∴BD2+AD2=AB2,∴AE2+AD2=AB2=2AC2.23.(10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上一动点,作AF⊥DE分别交DE,DC 于点P,F,连接PC.(1)若点E为BC的中点,求证:点F为DC的中点;(2)若点E为BC的中点,PE=6,PC=4 2,求PF的长;(3)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直接写出PC的最小值为.【解析】(1)易证△ADF≌△DCE,∴DF=CE.∵点E为BC的中点,∴BC=2CE.又∵BC=DC,∴CD=2CE=2DF.∴点F为DC的中点.(2)如图,延长PE到点N,使得EN=PF,连接CN,∵∠AFD=∠DEC,∴∠CFP=∠CEN.又∵E,F分别是BC,DC的中点,∴CE=CF.∵在△CEN和△CFP中,CE=CF,∠CEN=∠CFP,EN=PF,∴△CEN≌△CFP(SAS).∴CN=CP,∠ECN=∠PCF.∵∠PCF+∠BCP=90°,∴∠ECN+∠BCP=∠NCP=90°.∴△NC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N=PE+NE=PE+PF=2PC,∴PF=2PC-PE=8-6=2.(3)提示:取AD中点M,连接CM,PM,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易得PC≥CM-PM.24.(12分)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O的顶点C、A分别在x轴、y轴上,A(0,6),E(0,2),点H、F分别在边AB、OC上,以H,E,F为顶点作菱形EFGH.(1)当点H坐标为(-2,6)时,求证: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2)若点F坐标为(-5,0),求点G的坐标;(3)如图②,点Q为对角线BO上一动点,D为边OA上一点,DQ⊥CQ,点Q从点B出发,沿BO方向移动.若点Q移动的路径长为3,直接写出CD的中点M移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图①图②【解析】(1)证明:∵H(-2,6),∴AH =OE =2,∠HAE =∠EOF =90°.∵四边形EFGH 为菱形,∴HE =EF.在Rt △HAE 与Rt △EOF 中,EH =EF ,AH =OE ,∴Rt △HAE ≌Rt △EOF(HL),∴∠FEO =∠EHA ,∵∠EHA +∠HEA =90°∴∠FEO +∠HEA =90°,∴∠HEF =90°,∴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2)如图①,作GT ⊥直线AB 于点T ,连接HF.∵AB ∥OC ,GH ∥EF ,∴∠THF =∠HFO ,∠GHF =∠HFE.∴∠THG =∠EFO.∵∠T =∠EOF =90°,HG =FE ,∴△GTH ≌△EOF(AAS).∴HT =OF ,GT =OE.∵EF =OF 2+OE 2=29,∴EH =EF =29.AE =6-2=4,∴AH =EH 2-AE 2=13.∴G(-5-13,4).(3)提示:如图②,作QG ⊥BC 于点G ,延长GQ 交AO 于点K.当点Q 在点B 处时,点D 与点A 重合,CD 的中点即为CA 的中点,即对角线的交点P ,则CD 的中点M 移动的路径长为PM 的长.连接QA ,如图所示,△BG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K =BG =22BQ =322.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得CQ =QA.易证△CQ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Q =AQ =QD.∴AD =2AK =3 2.∵点P 是AC 的中点,点M 是CD 的中点,∴PM =12AD =322.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模拟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在答题卷上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1x 的取值范围是A .1x ≥B . 1x > C. 1x ≤ D .1x <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B.C. ÷D. 3.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 3,4,5 B. 6,8,10 C. 1,1,2D.,, 4.点(3,-1)到原点的距离为A .B .3C .1D 5.已知实数x 、y ()210y +=,则x ﹣y 等于A. 3B. ﹣3C. 1D. ﹣16.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ADE ,则∠A BE 为EA. 100B.150C.200D. 2507.()21计算的结果为A .28-.10-28-.10-8.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边AB 在x 轴上,AB 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 ,固定点A ,B ,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 落在y 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 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A 1)B .(2,1)C .(2D.(19.如图,任意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上的点,对于四边形EFGH 的形状,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 .当E ,F ,G ,H 是各边中点,且AC=BD 时,四边形EFGH 为菱形B .当E ,F ,G ,H 是各边中点,且AC ⊥BD 时,四边形EFGH 为矩形 C .当E ,F ,G ,H 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 可以为平行四边形 D .当E ,F ,G ,H 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 不可能为菱形10.如图,三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矩形ABCD ,点E 在BC 上,BE=2,EC=10,FM ⊥AE 交AB 于F ,交CD的延长线于M ,则FM 的长为A .58B .56C .262D .372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12.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52-x = .13.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2,BD =4, 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 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DAC=65°,点E 是CD 上一点,BE 交AC 于点F ,将△BCE 沿BE 折叠,点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C ′处,则∠AFC ′= .15.AD 是△ABC 的高,AB=4,AC=5,BC=6,则BD=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CD ,∠D=60°,∠A =105°,∠B =120°,则ADBC 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本题8分)计算:(1) (2))(8381412---.18.(本题8分)已知:1a =,1b =.求:(1)a b -的值;(2)ab 的值;(3)a bb a+的值.19.(本题8分)如图,某港口P 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3n mile,“海天”号每小时航行 4n mile.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位于点Q 、R 处,且相ABCD第15题图距10n mile.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20.(本题8分)已知:如图,在ABCD 中,延长线AB 至点E ,延长CD 至点F ,使得BE DF =.连接EF ,与对角线AC 交于点O .求证:OE OF =.21.(本题8分)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1)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2)求点B 到AD 的距离.22.(本题10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6,8AB AD ==,,P E 分别是线段AC 、BC 上的点,且四边形PEFD 为矩形.(1)若PC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P 的长;CBDAABODFCE(2)求证:PC⊥CF.24.(本题12分)已知点E ,F ,M ,N 分别在矩形ABCD 的边DA ,AB ,BC ,CD 上. (1)如图1,若EM 垂直平分BD ,求证:四边形BMDE 是菱形; (2)如图2,若∠MAN=∠NMC=45°,求证:MC 2=ND 2+BM 2;(3)如图3,若四边形EFMN 是平行四边形,AB=4,BC=8,求四边形EFMN 周长的最小值.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参考答案1 .A 2.B 3.D 4.D 5.A 6.B 7.C 8.C 9.D 10.B11.2 12.(x x 13. 14. 40︒ 15.941617.(1)解:原式=2632⨯⨯=. (4分)(2)解:原式=(8分)18.(1) 解:原式)11-=2-. (2分)(2) 解:原式=)11=1. (4分)(3)解:原式2211(8分)19.根据题意,161.58,4 1.56,10.3PQ PR QR =⨯==⨯==(2分)222228610,P QP RQ R +=∴+=.(4分) 90QPR ∴∠=︒.(6分)由"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可知,45,45NPQ RPN ∠=︒∴∠=︒.(7分) 答:"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8分)20.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DC ,(2分)∴∠F =∠E ,∠DCA =∠CAB ,(4分) ∵AB =CD ,FD =BE ,∴CF =AE ,(5分) ∴△COF ≌△AOE ,(7分) ∴OE =OF .(8分)(方法二:连接FA 、CE,证四边形FAEC 是平行四边形,也可.)21 . 解:(1)14.5 (4分)(2)连BD ,设B 到AD 的距离为d ,可求90BCD ∠=︒ , AD ==5分)152B C D S=⨯=(6分) 114.552ABD S h ∆∴=-=(7分) h ∴=(8分)22.解:(1)在矩形ABCD 中,AB=6,AD=8,∠ADC=90°, ∴DC=AB=6,;(1分)要使△PCD 是等腰三角形,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当CP=CD 时,CP=6,∴AP=AC-CP=4 ;(2分)②当PD=PC 时,∠PDC=∠PCD ,∵∠PCD+∠PAD =∠PDC+∠PDA=90°,∴∠PAD=∠PDA ,∴PD=PA ,∴PA=PC ,∴AP=2AC,即AP=5;(3分) ③当DP=DC 时,过D 作DQ ⊥AC 于Q ,则PQ=CQ ,∵S △ADC =12 AD ·DC=12AC ·DQ ,∴DQ=245AD DC AC =185= ,∴PC=2CQ =365,∴AP=AC-PC=145 .(6分)综上所述,若△PCD 是等腰三角形,AP 的长为4或5或145.(2)连接PF 、DE ,记PF 与DE 的交点为O ,连接OC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190,,2BCD OE OD OC ED ∴∠=︒=∴=(7分)在矩形PEFD中,PF DE =,∴12OC PF =,(8分)12OP OF PF ==,OC OP OF ∴==, OCF OFC ∴∠=∠,OCP OPC ∠=∠(9分)又180OPC OFC PCF ∠+∠+∠=︒,22180O C P O C F ∴∠+∠=︒,90PCF ∴∠=︒(10分),ACB ∠=O A 又OM AC ⊥ ②证明:取AB 的中点E ,AC 的中点F ;连接EF,DF ,过P 作PH AQ ⊥于H ,在Rt APH ∆中 2AP t = 30A ∠=︒, AH ∴=又CQ =, AF=CFHF QF ∴=(7分) 又∵D 是PQ 的中点 DF PH ∴PH AC ⊥90ACB ∠=︒PH BC ∴DF BC ∴(8分) ∵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EF BC ∴(9分)∴D 在△ABC 的中位线EF 上.(10分)24.证明:(1)∵EM 垂直平分BD 90EOD MOB ∴∠=∠=︒ OB=O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 ADB CBD ∴∠=∠ ∴△DOE ≌△BOM ∴OE=OM(2分)又OB=OD EM ⊥BD ∴四边形BMDE 是菱形(3分)(2)延长MN 分别交AB 、AD 的延长线于点E 、F ,作M A F M A E'∠=∠,截取AM AM '=,连接,M N M F '',则有45AFN FND CNM CMN BME E ∠=∠=∠=∠=∠=∠=︒, 45M AN M AF FAN MAE FAN MAN ''∠=∠+∠=∠+∠=︒=∠,又∵AM AM '=AN AN =,MAN ∴∆≌M AN '∆(4分) M N MN '∴=,45MFA E ︒∠=∠= AF AE ∴=又∵AM AM '= MAFMAE '∠=∠MAF '∴∆≌MAE ∆(5分) ∴M F ME '= M FA E '∠=∠ 则90M FN '∠=︒, 在Rt M FN '∆中,222M N FN M F ''=+,(6分)在Rt MBE ∆中,222ME MB =, 在Rt FDN ∆中,222FN DN =, 在Rt MCN ∆中,222MN MC =,2222222M C M N M NB M D N '∴===+,222MC BM DN ∴=+(8分)(3)在矩形ABCD 及四边形EFMN 是平行四边形可证明AF=CN, (9分)如图,延长DC 至N ’,截CN ’=CN,连接FN ’交BC 于M ’,连接MN ’、AC.则有MN ’=MN, 由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易知,无论F 点在什么位置,点M 在M ’处时 FM+MN=FN ’=AC=, (11分) 故四边形EFMN周长的最小值为.(12分)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4分)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下列关于x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最小值是1B .最大值是1C .最小值是﹣1D .最大值是﹣12.(4分)以下列数组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3B .,,5C .1.5,2,2.5D .,,3.(4分)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B .3+C .2D .=34.(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当AB =BC 时,它是菱形B .当AC =BD 时,它是正方形 C .当∠ABC =90°时,它是矩形A D FB N图3C MEN ’ MD.当AC⊥BD时,它是菱形5.(4分)设路程为s(km),速度为v(km/h),时间为t(h),当s=60时,v=,在这个函数关系式中()A.s是常量,t是s的函数B.v是常量,t是v的函数C.t是常量,v是t的函数D.s是常量,t是自变量,v是t的函数6.(4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y轴上一点,B(6,0),C是线段AB中点,且OC=5,则点A的坐标是()A.(0,8)B.(8,0)C.(0,10)D.(10,0)7.(4分)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点O到顶点A的距离大于到顶点B的距离B.点O到顶点A的距离等于到顶点B的距离C.点O到边AB的距离大于到边BC的距离D.点O到边AB的距离等于到边BC的距离8.(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E、F分别是BC、DC的中点,则以EF为边的正方形EFGH的周长是()A.+1B.C.2+1D.29.(4分)厦门的各所初高中学校,都有部分同学骑自行车上下学,骑行安全成为各校安全教育的常规,若骑行速度超过300米/分钟,就超越了安全限度.周六刘明骑自行车到学校自习,当他骑了一段时间后,想到需先选购一本参考书,于是折回刚经过的新华书。

八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共3套)

八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共3套)

2B、xA、xA.x2-1=(x+1)(x-1)B.x2-6x+9=(x-3)2C.x2+x=x(x+1)D.x+12=(x+1)2x5x x x5x5xD.120 A.120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友情提醒: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1重庆江津区)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xC、yx12D、x2.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23.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正确的是()①b+c>0②a+b>a+c③bc<ac④ab>acA.1个B.2个C.3个D.4个4.(2011浙江丽水)计算1aa1a1的结果为()a1aA、B、C、﹣1a1a1D、25.关x的分式方程mx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一5时,方程的解为负数B.方程的解是x=m+5C.m>一5时,方科的解是正数D.无法确定x84x16.将不等式1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米,正确的是()x8x227.已知线段AB等于2个单位长,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则AC的长度为()A.51B.35C.51或35D.以上结论都不对8.“5·12”滚川大地震导致某铁路隧道被严重破坏.为抢修其中一段120米的铁路,施工队每天比原计划多修5米,结果提前4天开通了列车.问原计划每天修多少米?某原计划每天修x米,所列方程正确的是()1201201201201201204B.4C.4x x549.某商贩去菜摊买黄瓜,他上午买了30斤,价格为每斤x元;下午,他又买了20斤.价格为每斤y元.后来他以每斤x2y元的价格卖完后,结果发现自己赔了钱,其原因是()A.x<y B.x>y C.x≤y D.x≥y15.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无解,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10.在盒子里放有三张分别写有整式 a +1、 a +2、2的卡片,从中随机抽取两张卡片,把两张卡片上的整式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则能组成分式的概率是( ).A .1 6B .1 3C . 2 3D .3 411.如图,一张矩形报纸ABCD 的长AB= x cm ,BC= y cm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这张报纸沿着直 线 EF对折后,矩形AEFD 的长与宽之比等于矩形ABCD 的长与宽之比,则 x : y 等于( )A . 2 :1B .1: 2C . 3 :1D .1: 32x 3 x 3 112.关 x 的不等式组 3x 2 有四个整数解,则 a 的取值范同是( )x a4A .11 511 5 11 5 11 5a B . a C . a D . a 4 2 4 2 4 2 4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13 . 在 比 例 尺 为 1 : 2000 的 地 图 上 测 得 AB 两 地 间 的 图 上 距 离 为 5cm , 则 AB 两 地 间 的 实 际 距 离 为_____________m 。

初二数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数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数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初二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偶数?A. 3B. 5C. 2D. 7答案:C2.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为正数?A. -3 + (-2)B. 4 - 8C. 5 × 2D. -6 ÷ 2答案:C3. 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平行四边形B. 等腰三角形C. 不规则多边形D. 非等边三角形答案:B4. 下列哪个是完全平方数?A. 4B. 7C. 8D. 11答案:A5. 以下哪个是无理数?A. 2B. √4C. 0.5D. π答案:D6.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A7. 以下哪个是等腰三角形?A. 两边长度分别为3和4的三角形B. 两边长度分别为5和5的三角形C. 两边长度分别为6和7的三角形D. 两边长度分别为2和3的三角形答案:B8. 以下哪个是不等式?A. 2x + 3 = 7B. 3x - 5 > 2C. 4x + 6 ≤ 10D. 5y - 8 = 0答案:B9. 以下哪个是多项式?A. 3x + 2B. x² - 4x + 4C. 2x/3D. x - 1/2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单项式?A. 3x² - 2x + 1B. 4xC. 5x² + 3x - 2D. 7x/2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____。

答案:51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7,这个数可以是____或____。

答案:7 或 -71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两腰长为5,其周长是____。

答案:1614.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这个数是____。

答案:815.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

答案:60°16. 一个数的平方是36,这个数可以是____或____。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9 7 20 2335 米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 C. D.2、以下二次根式:① 12 ;②;③;④ 中,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④D .③和④3、若代数式 xx 1有意义,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 1B. x ≥0C. x >0D. x ≥0 且 x ≠1 4、如图字母 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 A. 12 B. 13 C. 144 D. 1945、 如图,把矩形 ABCD 沿 EF 翻折,点 B 恰好落在 AD 边的 B′处,若 AE=2,DE=6,∠EFB=60°,则矩形 ABCD 的面积是 ( )A.12B. 24C. 12D. 166、如图4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米? A 4B 8C 9D77、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长边上的高为( )3 米 A.6 B.4.8 C.2.4 D.8 8、.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 A.1:2:3:4 B.1:2:2:1 C.1:2:1:2 D.1:1:2:2 9、已知 x 、y 为正数,且│x 2-4│+(y 2-3)2=0,如果以 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 、5B 、25C 、7D 、15 10、.如图,将矩形纸片 ABCD 折叠,使点 D 与点 B 重合,点 C 落在点 C ′处,折痕为 EF ,若 AB=6,BC=10, 则 DE 的值为( ) 11、8、菱形 ABCD 中,AB=15,∠ADC=120°,则 B 、D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15 A .15B .32C.7.5D .15 12、.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D=2AB ,点 M 、N 分别在边 AD 、BC 上,AM连接 BM 、DN.若四边形 MBND 是菱形,则 等于( )MDA.3B. 2 83C.3D. 4 555 题图1 322 27 3 3325B16948 5B′EFO A M DBNC12 题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1.在布置新年联欢会的会场时,小虎准备把同学们做的拉花用上,他搬来了一架高为 2.5 米的梯子,要想把拉花挂在高 2.4 米的墙上,小虎应把梯子的底端放在距离墙 米处. 13.如图 3,长方体的长 BE=15cm,宽 AB=10cm,高 AD=20cm,点 M 在CH 上,且CM=5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 爬到点 M,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CHDEB16 如图,ABCD 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 OB=O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 ABCD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17 .如图,将菱形纸片 ABCD 折叠,使点 A 恰好落在菱形的对称中心 O 处,折痕为 EF.若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2cm ,∠A=120°,则 EF= . 18. 如图,矩形 ABCD 中,AB =3,BC =4,点 E 是 BC 边上一点,连接 AE ,把∠B 沿 AE 折叠,使点 B 落在点 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 .AADB DCBE C三、解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9. 计算: 1、3a ( 2b2 1)b2、( +)+( 12 - )3、(2 7+5 2)(5 2-2 7)4、(2)( 2- 12)( 18+ 48);20 ba MCF20.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 O,AB =5,AO =4,求 BD 的长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21.先化简,后计算:1 + 1 +b,其中 a =, b = 16 题图. a + b b a (a + b ) 2 222. 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 AB 为 8cm ,长 BC 为 10cm .当小红折叠时,顶点 D 落在 BC 边上的点 F 处(折痕为 AE ).想一想,此时 EC 有多长?•A DEBF C11.如图:已知 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 求证:AE 与 DF 互相平分.26.如图,是一块由边长为 20cm 的正方形地砖铺设的广场,一只鸽子落在点 A 处,•它想先后吃到小朋友撒在 B 、C 处的鸟食,则鸽子至少需要走多远的路程?5 +1 5 -1。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练习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练习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练习阅历了半学期的努力奋战,检验学习效果的时辰就要到了,期中考试考察的不只是同窗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考察先生的灵敏运用才干,我们一同来经过这篇初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提升一下自己的解题速率和才干吧!一.选择题1、假定分式的值为0,那么应满足的条件是( )A.1B. x=-1C. x=1D. x=12、以下计算正确的选项是( )A.aa2=a2B.(a2)2=a4C.3a +2a =5a2D.(a2b)3=a2b33、以下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4、点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3,4)B.(-3,-4)C.(-3,4)D.(-4,3)5、以下运算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6、如图,三条公路把A、B、C三个村庄连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某地域决定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修建一个集贸市场,要使集贸市场到三个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 ).A.在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B.在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C.在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D.在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7、如图,AD 是△ABC的角平分线,从点D向AB、AC两边作垂线段,垂足区分为E、F,那么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 )A.DE=DFB.AE=AFC.BD=CDD.ADE=ADF8、假设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 )A、30B、30C、15D、159、假定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展2倍,那么分式的值( )A、扩展2倍B、不变C、增加2倍D、增加4倍二、填空题10、一种细菌半径是0.000 012 1米, 将0.000 012 1用迷信记数法表示为 .11.计算:= .12、如图,△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CD =2,那么AC= .三、解答题13、分解因式:(4分) x3﹣4x2+4x14、先化简再求值:(6分) ,其中15、解方程:(6分) .16、(6分)如图,点B,E,F,C在一条直线上,AB=DC,BE=CF,C.求证:D.17(8分)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求证:EF=BE+CF.18、如图8,在中,,于,于D.(1)求证:△ADC≌△CEB.(5分)(2) ,求BE的长度.(4分)答案一、B B C A D C C BC二、1.2110-5 , 3a-1 ,6三、13、解:原式=x(x-2)214 、解:原式=4 m2+8m+4-4m2+25=8m+29当m=-3时,原式= -24+29=5[15、解:去分母得:x(x+2)-(x2-4)=8整理得:2x=4解得:x=2经检验得x=2是原方程的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16、证明:∵BE=CFBF=CE在△ABE和△DCF中∵AB=DC,C,BF=CE△ABE≌△DCFD17、证明:∵BD平分ABCEBD=DBC∵EF∥BCEDB=DBCDBC =EBDBE=DE。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推荐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八年级下册数学,无论是从其重要性还是范围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在学习内容上,会让每位学生分别去学习方程、有理数、几何及概率等主题知识,所以在学习时,课堂作业和卷子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

期中试卷,可以说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通过预习我们可以高效地搞清楚知识点,而期中试卷构成了衡量学习效果的常用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期中试卷,学生可以正确审视自己学习成绩,对照理论检验,探究学习问题,积极响应考试。

作为八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期中试卷也许最能显示学习效果,但其最大意义在于调节学习过程,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序,获得更大的收获,构建出一套系统的知识管理系统,让每个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建议大家仔细研究期中试卷,善加利用它们。

专业的考试历程,严格而规范的学习环节,便能使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至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北师大版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 1. 当x= _____ 时,分式x+21有意义; 分解因式:a x 2-4ax+4a =______________; 2. 不等式组⎩⎨⎧--≥)7(321,1x x x 的整数解集是3. 一次函数y= —x+2中,若y ﹥0,则x 的取值范围是 4. 若43==d c b a 则=++d b c a 22 6.如果关于x 的方程31132--=-ax 有增根,则a 的值为7.如果不等式组 m x x x >-<+148 的解集是x>3,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3 B m ≤3 C m=3 D m <38、简便计算:。

-________________75.225.722===9、右图中表示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__________________。

10、 若=++≠==a cb a a cb a 则),0(753 _____________ –2 311、某厂接到加工720件衣服的订单,预计每天做48件,正好按时完成,后因客户要求提前5天交货,设每天应多做x 件,则x 应满足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12、当x 时,分式 42-x x有意义。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下列多项式中能运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 .x 2+4B .x 2+2x +4C .x 2-2x +41 D .x 2-4y 28.如果把分式ba ab +中的a ﹑b 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A )是原来的2倍 (B )是原来的4倍 (C )是原来的21 (D )不变9下列各式:()aax x yxx x 2225 ,5,6 ,34,151+--+π其中分式是 ( ) A .5个 B. 4 个 C. 3 个 D. 2个 10.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 4a > 3aB .-a >-2aC . 3 –x < 4-xD .aa2311. .若4x -5y=0 则yy x -的值是( )A . 4 B.41 C.45 D.5412. 若分式x311-的值为正数,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 0B x <0C x < 31 D x >31三、解答题1.分解因式:(1)xy xy y x 4128423+- (2) 2241nmn m+-2.解不等式组:()()⎪⎩⎪⎨⎧+----≤-165621341012 x x 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化简:①621923522--+----x x x x x ②111122----÷-a a a a a a4.(6分)先化简、再求值:)11(122xx x x +∙+-,其中a=125. 解下列分式方程:(每小题6分,共12分)⑴.22412+=--x x x x ⑵1313122-+=+--x x x x(3) 32121---=-xx x (4).19332=-+-x x x6解不等式组⎪⎩⎪⎨⎧.3)4(21,012<+>-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7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 –3k = 5( x – k )-1的解是正数,求k 的值 (8分)四、判断与决策;1. AB 两地相距300千米,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A﹑B两地间行使的长途客车平均速度提高了50﹪,而从A地到B地的时间缩短了2小时,原来的平均车速度是多少?2、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222111x x x x x x x-+-÷--+的值,其中2004x =.”甲同学把“2004x =”错抄成“2040x =”,但他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五、综合与应用(共10分) 1、某水厂蓄水池有2个进水管,每个进水管进水量为每小时80吨,所有出水管总出水量为每小时120吨。

已知蓄水池已存水400吨。

(1)当2个进水管进水同时所有出水管放水时,写出水池中存水量y (吨)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

(5分) (2)、 根据该水厂的设计要求,当蓄水量少于80吨时,必须停止放水,在原来存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用一个进水管进水所有出水管放水,至少能放多少个小时?(6分)2、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A 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先走,40分钟后,B 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结果同时到达。

已知B 的速度是A 的速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

(8分)3、某工人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恰好加工1500个零件,改进了工具和操作方法后,工作效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因此加工1500个零件时,比原计划提前了5小时,问原计划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万翔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试题姓名 班级 考号 得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43为 。

2.计算:计算()=⎪⎭⎫ ⎝⎛+--1311 ; 232()3yx=__________;ab bba a -+-= ;yx x x yxy x 22+⋅+= 。

3.当x 时,分式51-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11x 2+-x 的值为零。

4.反比例函数xm y 1-=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在每一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 。

5. 如果反比例函数xm y =过A (2,-3),则m= 。

6. 设反比例函数y=3m x-的图象上有两点A (x 1,y 1)和B (x 2,y 2),且当x 1<0<x 2时,有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7.如图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m 6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m 8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长度是 m. 8.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 A D形,则第三条边长是 .9. 如图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BE=1,在AC 上找一点P E 使PE+PB 的值最小,则最小值为 。

B C 10.如图,公路PQ 和公路MN 交于点P,且∠NPQ=30°,公路PQ 上有一所学校A,AP=160米,若有一拖拉机 沿MN 方向以18米∕秒的速度行驶并对学校产生影响,则造成影响的时间为 秒。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在式子1a 、2xyπ、2334a b c、56x +、78xy+、109x y+中,分式的个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2.下面正确的命题中,其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C.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D.对顶角相等13.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1.5,2,3a b c === B . 7,24,25a b c === C . 6,8,10a b c === D. 3,4,5a b c === 1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k 与(0)k y k x=≠的图像大致是( )15.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是(A +1 B .16.如图,已知矩形ABCD 沿着直线BD 折叠,使点C 交AD 于E ,AD =8,AB =4,则DE 的长为( ).A .3B .4C .5D .6三、解答题:17.(8分)计算:(1)x y y x y x ---22(2)22111a a a a a ++---/ 2mm18.(6分)先化简代数式1121112-÷⎪⎭⎫⎝⎛+-+-+a a a a a a ,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a 的值代入求值.19.(8分)解方程: (1)1233x x x=+-- (2)482222-=-+-+x x x x x20.(6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AB=8,BC=6,CD=26,AD=24,且AB ⊥BC 。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1. (6分)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m y 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2mm x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 (1)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当面条的总长度为50m 时,面条的粗细为多少?(3)若当面条的粗细应不小于26.1mm ,面条的总长度最长是多少?22. (8分) 列方程解应用题:(本小题8分)某一工程进行招标时,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1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1.5万元,付乙工程队工程款1.1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可有三种施工方案:方案(1):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 方案(2):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5天;方案(3):若甲、乙两队合作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工程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 在不耽误工期的情况下,你觉得哪种方案最省钱?请说明理由。

AD23.(10分)已知反比例函数xk y =图象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 (-2,m )AB ⊥x 轴于B ,Rt △AOB面积为3, 若直线y=ax+b 经过点A ,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上另一点C (n ,—23),(1)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m= ,n= ; (2) 求直线y=ax+b 的解析式;(3) 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AO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