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元素与元素符号

合集下载

元素和元素符号

元素和元素符号

知识讲解: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的存在和分类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100余种,其中有十几种是人造元素。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等。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根据元素性质的不同,可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如钠、铁、汞)、非金属元素(如碳、氢、溴)和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和质量,不讲个数。

而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和质量,又讲个数;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4.物质、元素、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上层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下层为微观概念(既讲种类,也讲个数)(在解题时要注意对应的层次关系,不能把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混为一谈)5.元素符号及周围数字的意义(1)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资料:元素中文名称造字有规律,从它们的偏旁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元素:有“钅”字旁的是金属元素,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

只有汞例外,通常状况下它是液态金属元素。

)(2)元素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也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针对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来说,元素符号还可以从宏观上表示这种物质,如:Mg既表示镁元素,也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表示镁这种物质。

(3)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如2H表示2个氢原子;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如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表示一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教学方案】《表示元素的符号》(第1课时)

【教学方案】《表示元素的符号》(第1课时)

《表示元素的符号》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H、O、C、N、S、Si、Na、Fe、Cu、Cl、Ca、Ag、Al、I、K、P),要求会写、会读、会用。

2、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4.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简单运用◆课前准备资料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第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符号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比如用v表示速度。

那么,组成物质的元素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元素符号”。

二、讲授新课【讲解】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化学元素除各国语文字的名称外,化学上还确定了套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这些化学符号是1860年,世界各国化学工作者制定的,所以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采用。

知识点一元素符号学生活动1 认识元素符号【讲解】元素符号(symbols for elements)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

例如,氧元素的拉丁文名为“Oxygenium”,则取其第一个字母“O”代表氧元素。

同理,碳的元素符号为“C”。

【提问】钙元素的拉丁文为“Calcium”,而钙元素的元素符号却不是“C”,这是为什么?【解答】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小写字母作为该元素符号,以示区别。

如铜(Cuprum)的元素符号为Cu。

注意:书写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一大一小”原则,否则会闹出笑话,如钴元素Co,如写成CO就表示一氧化碳。

【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

例:He、Ca、Cu、Mg等。

【活动】目前发现的110多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一种元素符号来表示。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市实验中学李枝)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市实验中学李枝)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珠海市实验中学李枝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题《元素》的第一课时。

本课题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

其中对元素这一概念的形成,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的周期性规律认识作为教学的主线一直贯穿在教材之中。

本课题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概念的重要衔接作用。

笔者将本课题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讲元素概念的形成,第二课时讲元素符号及元素周期表。

通过前一课题《原子的构成》建立了物质微观构成的初步知识,特别是对于原子的构成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知道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3、知道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这四种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对比等方法,认识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难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这四种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教学策略本节课用到了联系生活,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具体思路和方法为:课题的引入(联系实际生活),元素概念的得出(温故而知新)四种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巧妙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愉悦化学课堂)。

教学准备研究课本和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情况,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生活启示】以课件形式展示学生熟悉的加碘盐,铁强化酱油,含氟牙膏等日常用品。

【教师导语】这些地方出现的“氟”“碘”“钙”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二、通过对几种碳原子的对比,得出元素的概念【教师讲述】什么叫做元素?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刚学过的相对原子质量,它是以C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来作为标准的,那么什么是C12原子?【学生回答】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成的原子。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题:元素(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元素的含义,能从宏观、微观角度对物质进行正确描述;2、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包括宏观,微观),能正确书写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识记常见的元素符号;3、了解常见的元素含量分布,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意义教学难点: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视频】黄金搭档之小孩送礼篇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过“加钙牛奶”“加碘食盐”“富晒大米”以及广告中经常出现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含铁酱油”等等,这些物质中的“钙”“碘”“硒”“铁”“锌”指的是什么呢?其实这些指的都是元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元素有关的内容。

二、新知讲授【思考】在上节课我们提到: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用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明确是碳12原子作为标准呢?【讲解】碳12指的是有6个质子和6个中了构成原子核的碳原子,除了这种碳原子外,还存在着6个质子与7个中子或8个中子构成的碳原子。

这三种碳原子中子数不相同,质量还会相等吗?它们虽然中子数各不相同,但它们的质子数都为6,化学上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多媒体】不仅是碳原子,其它的原子也存在着类似情况【师生总结】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就像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

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

【思考】元素的种类与核外电子数是否有关?【讲解】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仅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发生变化?【师生总结】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1-元素和元素符号

元素1-元素和元素符号

( AD ) B、1个氢元素 D、1个氢原子 ( D ) B、两个氢元素 D、两个氢原子
5 、下列物质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全部相 同的是( C)
A、水、二氧化碳 B、氧气、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水、氧气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二氧化碳由碳和氧气组成 B、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碳元素组成
纯 净 物 化合物


氧化物 其它化合物
练习
l、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 (C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氢分子
2、食用碘盐包装袋上标明每千克含碘20-40毫 克,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D ) A、碘分子 C、碘离子 B、碘原子 D、碘元素
3、“H”表示 A、氢元素 C、氢气 4、“2H”表示 A、氢元素 C、两种氢原子
所以:物质由元素组成。
1、什么叫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 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
2、元素符号 国际上,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 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 当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 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 如:H,He; C ,Cl
8.在 H20、H2、 02、 H、 0、 H+、O2— 七种 H20、H2、02 , 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 ___________ H、O 属于原子的是 _________ ,属于离子的是 H+、O2— 。 H 和 H+ 两种微粒相同的是 _________ 质子数 ,不同的是 ____________( _______ 电子数/电性 至少 各说出一条)。

元素和元素符号

元素和元素符号
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 左边。每一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 右边。
稀有气体元素分布在元素周 期表的最后一纵行。
推测:元素的性质,新元素等。
2 . 作用: 查找: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
推测:元素的性质,新元素等。
解析
周期 (7个)
族 (16个)
短周期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
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例如:“Fe” ①表示铁元素 ②表示一个铁原子
3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概念 区别
使用 范围 联系
举例
元素
原子
具有相同的核点荷数(即核内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质子)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 原子指微观粒子。既讲种 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的 类,讲个。.原子可以构成 含义。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 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 同。
•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刷单 刷单 ;
应の哦,咱要壹百坛好酒."这货立即就变脸了.根汉脸色壹黑道:"你要那么多酒做什么?你壹坛都没喝掉,就趴下了.""放着慢慢喝嘛,咱们不是快离开这红礁岛了嘛,到时没酒喝了可怎么办呀."小乐乐哼哼着说,"要不然将那个酒窑里の酒全部搬走吧,大不了你付灵石就是了,咱们又不是偷和 抢人家の东西.""呼呼,你有灵石吗?"根汉甩了她壹个白眼."你の不就是咱の嘛,小楚楚,你就依了人家嘛."小乐乐凑了过来,又对他勾肩搭背の,十分热乎の样子.根汉感觉有些肉麻,连

初三化学 初步认识元素 第一课时

初三化学 初步认识元素 第一课时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铝
B.铁
C.氧
D.硅
2、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 )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3、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 )
A 4H2
B 4H
C 2H2
D H4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
A Ca
B N
C 2N
D He
5、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6、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7、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8.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一种新元素
B、跟氢原子相同的原子
C、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
D、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
9.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Fe ;;
②2Fe。

元素和元素符号

元素和元素符号
如:氧化汞(HgO),四氧化三铁(Fe3O4), 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氧化钙 (CaO)等都是氧化物。
二.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 纯净物(元素种类) 物(物质种类) 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混合物
4.分清混合物、化合物
混合物
组成成分 组成元素 性质
元素有一百多种,若用文字来表示 各种元素及物质的组成十分不便,于是 人们便有了用符号来代表元素的想法。 最初的元素符号既麻烦又不统一,直到 十九世纪才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 即:全世界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 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 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则附加一 个小写字母 。
中文名称
比如:氧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 由于核内中子数不同,就可以有几 种氧原子。其他的大多数原子也是 这样。如果忽略这种差别,就可以 把所有氧原子归为一类。因为它们 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 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 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为氧元素。
例如所有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归一类, 我们把这一类原子叫碳元素;而所有核 电荷数为1的原子又为一类,这一类原子 叫氢元素。 由此可见,核电荷数相同元素种类也 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因此我们常常说元素种类决定于核 电荷数(或质子数)。
2.元素的含量 ①地壳中:氧、硅、铝、铁 ②生物细胞中:氧、碳、氢
在空气中却是氮元素含量最多,其 次才是氧、稀有气体元素及其它元素。 在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 次是氦、碳、氮、氧及多种金属元素。 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几乎 占整个生物细胞的三分之二,依次却是碳、 氢、氮等。这三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很少, 但却是生命的必须元素。
4.元素符号 ①读法、写法 ②元素符号的意义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设计一、课题内容:本教学设计为人教版新课改教材(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

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

其中对元素这一概念的形成,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的规律性认识作为教学的主线一直贯穿在教材之中。

本课题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概念的重要衔接作用。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原子与元素的区别和联系。

3.关键:如何理解元素概念的形成三、学情分析: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常见物质的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又通过前一课题建立了物质微观构成的初步知识,特别是对于原子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并不晦涩。

纵览教材已有四次共六段文字涉及过这一名词,学生已经有了多次感知,在日常生活中“元素”这一用语也时常出现。

但要完成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好“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定义仍是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对于“元素”概念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本节课地壳、生物体中元素含量的了解可以使他们更好的感知元素的存在,理解消化这一概念。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元素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理解了元素是物质的宏观组成,以及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分布,除此之外,还学习了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望同学们课后多复习并练题加以巩固。

七、作业布置。

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知识精讲
知识点二 元素符号

把课本第62页表格补充完整: 质




锂 Li 3
1
13
铍 Be 4
2
14
硼B 5
6
15
7
16
8
17
9
18
10
19
11
20
12
知识精讲
知识点二 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表示__一___种__元__素_____; (2)表示__该__元___素__的__一__个___原__子___。
知识小精结讲
物质 组 成
元素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分子 分 解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微观概念
得失电子 原子 失得电子 离子
知识精讲
完成领跑P46(4)
4.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先把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分(别1)氧填气入是对由应氧的_框__内__,__再_构回成答的后;面(的2)水问是题由)氢________和氧________组成的;
3S (4)3个硫原子:________;
2.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
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C
A.Cl B.O C.He D.H
知识精讲
谈谈这节 课你有哪 些收获
构成 原子 得失 电子
一百多种
上亿种
硫酸铜(CuSO4)、氯化钠(NaCl)等 构成 离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元素 离子
原子 元素
元素 离子
知识精讲
观察与思考
从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第1课时:元素与元素符号

第1课时:元素与元素符号

第1课时:元素与元素符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元素概念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2、初步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并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判断3、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4、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理解元素、物质、分子、原子四者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元素符号在国际上是通用的,增强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元素概念的形成,分类思想的初步形成和常见元素符号的熟练记忆。

(四)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模糊的元素观的基础上,学习元素的概念,使学生对元素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了解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理解元素、物质、分子、原子四者的关系。

了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情况及元素的分类。

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元素这个概念,但却是模糊不清的。

而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

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的补钙食品、药品的包装袋,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包装袋上的说明,获得结论:虽然补钙的物质不同但它们都含有共同的成分—钙元素,从而引出元素的概念。

再利用水、二氧化碳、氧气的分子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元素的定义。

在此时,比较元素、物质、分子、原子四者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

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课本中没有给出,应进行归纳,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依据,淡化概念的准确意义。

在此基础上,应比较单质、化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

元素符号的分类和写法,可以课后先分散记忆,课堂上再采取竞赛等活泼多样的形式集中练习,不必按顺序背1-20号元素。

(五)教学方法:问题研讨、交流合作、师生互动(六)教学手段: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分子模型、补品标签(七)教学过程:【观察包装袋】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有关补钙食品、药品的包装袋,并观察包装袋上的说明。

元素和元素符号

元素和元素符号

第二节元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100多种元素分别组成了所有的物质2)能说出组成人体和地壳的主要元素,了解常用化肥的有效元素。

3)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H、O、C、N、S、Si、Na、K、Fe、Cu、Cl、Ca、Ag、Al、I、P教学重点:元素符号的表示以及书写教学难点:元素定义教学分析和建议:由于学生是第—次接触元素这个概念,而元素这个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本节教材只是从氧分子、水分子和和蔗糖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引出氧元素,而对元素的定义不作要求,只是要求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结论。

对于元素符号学生不难理解,但是也不容易记住。

要让学生知道元素(1)符号通常以它们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个字母表示;(2)有些元素的第—个字母与其他元素相同,则用2个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要求学生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O、C、N、S、Si、Na、K、Fe、Cu、Cl、Ca、Ag、Al、I、P)。

并能说出组成人体与地壳的主要元素。

了解常用化肥所含的有效元素。

教学过程:复习: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3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2、水是有水分子构成的。

3、一个水分子(H2O)是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引出课题:元素(构成物质微粒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物质由元素组成从氧气、水、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中得出都有氧原子,我们将所有物质中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例如:(1)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碳酸钙(CaCO3)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元素的分类:(根据已经学过的元素分类)自然界有几千万种物体,基本元素只有100余种。

目前已知化学元素已达112种,其中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4种,其余1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金属:钠钾铁铜钙银铝汞(水银)非金属:氢氧碳氮硫硅氯碘磷*区分金属的特点:(1)文字上有“钅”(2)有金属光泽三、元素的表示: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并用元素符号表示。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二、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

三、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四、教学过程[引入]碘盐、高钙奶、加铁酱油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名词,你知道这里的碘、钙、铁指的是什么?。

[板书] 课题3元素[设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板书]一、元素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补充说明] 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提问]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回忆] 课本中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补充] 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06课题3 第一课时元素和书写和意义(江Sir)2019

06课题3 第一课时元素和书写和意义(江Sir)2019

Next
■知识点一 元素
1.元素: 质子数 (即 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 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练习1】元素组成纯净物 (1)氧气(O2)由 氧元素 组成。 (2)二氧化碳(CO2)由 碳元素 和 氧元素 (3)水(H2O)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
Next
■知识点二 物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 1. 元素与原子比较
元素
原子
1.宏观概念,讲种类、讲质 1.微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
区 量,不讲个数。
也讲个数。
别 2.可组成物质。
2.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
3.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3.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联系 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微观粒子。
等。(举三例) 等。(举三例)
③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CuSO4 、 NaCl
等。(举两例)
Next
■知识点三 元素在地壳和生物体内的含量
1. 地壳中的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名称和 符号依次是: 氧(O) 、 硅(Si) 、
铝(Al) 、 铁(Fe) 、 钙(Ca). 其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它与最多 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符号是 Al2O3 。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 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把P62表格补充完整:
质 子

1
锂 Li 3
2
铍 Be 4
硼B 5
6
Next
■知识点四 元素符号
2.元素的分类:可分为

元素和元素符号

元素和元素符号
(1)表示方法: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 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有时附加一个小写的字母。 如果要表示离子的话,只要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 注所带的电荷数目及电性,如果电荷数为1时,则数 字1省略,只标明电性即可。如:Na+;Cu2+;
(2)元素符号的书写
“一大二小三大方”
思考:Co与CO是相同的吗?
如:3Fe 就只能表示3个铁原子。 (4)元素的分类 A.金属元素:汉字用“钅”旁表示(汞除外), 如铁元素; B.非金属元素:通常非金属有三种状态,“气”字 头的表示是气态非金属,如氧元素;有“氵”旁的 是液态非金属,如溴元素;有“石”字旁的表示固 态非金属元素,如硫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要求知道这3种)
2
元素的性质和作用
你熟悉的元素
含该元素的物质
该元素的作用

钙片
促进儿童骨骼生长
碘 锌
加碘食盐
预防甲状腺疾病
瘦肉、猪肝、鱼类、蛋、 促进核酸和蛋 动物内脏及豆制品 白质的合成

葛坑中学 陈精言
动物血、肝脏、鸡 肾、牛肾、大豆、 黑木耳、芝麻
构成血红素,预防贫血, 参与细胞色素合成,调 解组织呼吸和能量代谢, 维持机体的免疫力和抗 感染能力
第一课时<元素和元素符号>
葛坑中学 陈精言
1
●元素,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其实 并不陌生,如前面的学习中知道,水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每时每刻都 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我们这个世界就 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首先,认识一下 某些元素的作用。大家阅读课本P72
葛坑中学 陈精言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为 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 靠近的元素化学性质就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 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

教学设计(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元素第一课时)
1、是粒子的总称
2、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
联系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交流发言,共同完成表内的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对已学概念的分析、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元素、原子的概念。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作业】1、课本P65,第2题。
2、配套练习。
独立完成
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元素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稀有气体元素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4、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按偏旁进行分类
在已有的语言基础上,让学生寻找规律,自主学习
【思考下列问题】【投影】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投影】
总结归纳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
观察教材P60图3-17,阅读P60“资料卡片”中内容,讨论,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资料(矿泉水商标,一些药品说明书等)彼此增进认识:
学况分析
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两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