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14•【文号】国办发〔2017〕67号•【施行日期】2017.07.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强化公立医院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落实党委和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健康公平,增强普惠性。
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满足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
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公立医院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
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一、引言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提出针对当前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 加强医院规划设计医院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同时,应该注重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设计。
2.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
应该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3.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病历、远程诊断等技术手段。
三、优化医疗服务模式1. 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家庭医生制度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应该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和支持,推广家庭医生制度。
2. 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医疗联合体是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手段。
应该加强对医疗联合体的支持和引导,促进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协同发展。
3. 推广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可以有效缓解大型综合医院压力,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应该加强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推广和实施。
四、改革医药管理体制1. 加强药品监管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应该加强药品监管,从源头上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2. 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当前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
应该通过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3.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对医生的管理和监督。
五、加强人才培养1. 加强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
应该加强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2.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六、落实健康中国战略1. 实施健康促进计划健康促进计划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手段。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经济发展
健康的劳动力能够提高生 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医疗卫生行业本身也 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意义 上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在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的。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正朝着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面临着资源紧张、医疗费用上涨等挑 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0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内容
基础医疗设施建设
基础医疗设施
建设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 性和质量。
医疗设备配置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需求 ,合理配置医疗设备,提高基层医疗 服务的诊疗能力和水平。
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医疗服务网络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方向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协同
合理规划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基层医 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倾 斜。
促进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协作与资源共 享,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 服务体系。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推进公立医 院去行政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 量。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
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建设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录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概述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内容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与法规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挑战与对策
0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概述
定义与特点
2024《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解读
单选题1.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A)正确A.对B.错2.中医药在治疗新冠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效果很显著。
(A)正确A.对B错3.近1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下降。
(B)正确A.对B错4.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
(A)正确A.农村和社区B.省级单位C.市级单位D.偏远落后地区5.截至2022年,10年来我国已组建各种形式医联体()万个。
(D)正确A.1.2B.1.3C.14D.1.56.目前,我国在800多个县市区试点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地区县域内就诊率超过()%。
(C)正确A.70B.80C.90D.107.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系”是()年的目标。
(B)正确A.2025B.2035C.2045D.2055多选题1.《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组织实施措施包括()。
(BCDE)错误A.细化组织领导B.加强配套措施C.加强组织领导D.细化配套措施E,加强宣传引导2.我国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的特点是()。
(ABCDE)正确A.体系完整B.分工明确C.功能互补D.连续协同E.运行高效、富有韧性3.各级各类医院改革发展的举措包括()。
(ABCDE)正确A.更加注重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发挥技术引领作用B.更加注重省级高水平医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C.更加注重地市级医院发挥医疗救治的主力军作用D.更加注重县级医院发挥县域内龙头作用E.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的策略
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的策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探讨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的策略,包括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
一、完善医疗资源配置要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首先需要完善医疗资源的配置。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均应建立起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平、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医疗机构。
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需求情况,科学确定医疗机构的规模与数量,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均衡性。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和支持,提升其服务能力,减轻二、三级医院的压力,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关键在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只有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为此,应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医疗技术的培训与提升。
建立专业、规范的医疗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
2.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管机制。
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监督和评估,建立追溯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严厉打击医疗事故和违法行为,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推动科技创新要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创新。
通过科技的力量,可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速医学科学的发展。
为此,应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医学科研与创新。
加大对医学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创新。
2.推广信息化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通。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3.31•【字号】浙政办发〔2023〕25号•【施行日期】2023.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3〕2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病有良医”“幼有善育”“老有康养”,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城乡、区域、人群健康差距为主攻方向,以科技、人才、创新为核心驱动,全面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两个先行”提供有力健康支撑。
到2027年,基本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健康服务体系全域均衡、优质健康服务全程贯通、健康生活全民优享,人民更加健康长寿,主要健康发展指标全国领先、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1.打造健康中国省域示范区。
完善健康浙江建设工作推进机制,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探索开展公共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等健康影响评价,培育200个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
2.健全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制度。
加强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经费保障,优化体检项目,年体检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
建设推广“浙里健康e生”等应用,集成疾病诊疗、医学检查检验、健康管理等全量数据,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达到90%。
3.完善慢性病早筛早诊早治制度。
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全周期管理。
持续推进妇女“两癌”和重点人群结直肠癌、慢阻肺等筛查干预。
探索开展重点人群肺癌、上消化道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筛查干预。
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一、问题分析现代社会,医院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基本单位,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我们不可否认地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可能对病患者以及整个医疗体系产生不良影响。
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就医需求差异以及政策制定等方面原因,导致部分地区医疗资源过剩,而有些地方却严重缺乏优质医疗资源。
这导致了高度集中的就医现象,导致一些患者远离家乡去大城市找寻更好的治疗机会。
2. 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大部分医务人员都尽职尽责,但仍有少数人存在不专业、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
另外,由于其它因素如时间压力、工作量过大等也容易造成行业普遍存在的“看病难、挂号难”的情况出现。
3. 医药价格虚高:医院通过加价销售药品或过度检查来获取利润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导致患者负担加重,甚至出现因为昂贵的药品而不得不放弃治疗的情况。
二、建议和意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面我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1. 加强医疗资源分配和配置:政府应该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优化地区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
加大对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投资力度,并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医院派遣骨干专业人员到边远地区进行交流与扶持。
2.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政府和医院管理层应注重培养医务人员专业素养以及良好服务态度,在招聘录用时严格把关。
同时,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体系,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3. 合理管控药品价格:针对目前存在的药品价格虚高问题,政府可加大对药品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价格监管机制,抑制药品价格的过度上涨。
此外,推动医院引入多种药品供应商,打破垄断市场格局,提高竞争力降低价格。
4. 加强医患沟通与信息透明:建议医院设立专门的投诉和建议机构,并加强社会监督机制,鼓励患者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
另外要求医院及时公示服务项目价格清单、收费依据、政策规定等信息,以提高透明度。
5.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建设: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改善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议
改善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议医疗卫生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医疗体系的完善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前医疗卫生体系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如何改善医疗卫生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大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医疗卫生资源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需要加大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
第一,加大医疗设施建设的投资。
在卫生部门的经费安排中,应优先考虑各种医疗设施的建设,如医院、卫生院、诊所等,特别是对深度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贫困地区的卫生设施建设应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升级。
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太慢,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采购更现代的医疗设备,为医生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使病人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招聘。
人才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需要不断培养和招聘优秀的医护人员。
除此之外,还应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吸引人才进入这一领域,使医疗服务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
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一直是国家政策关注的焦点。
如何更好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今后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在资源配置时考虑到地区和人口密度问题,加快卫生设施在农村等地区的建设或支援,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采用灵活的标准和效果导向的措施,增加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加强人才培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第二,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引导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倡导分级诊疗,减轻大医院的压力,提高民众健康水平。
三、建立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如何建立能够满足患者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
第一,加强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我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第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
政府应加大投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确保设施的现代化、便捷化和人性化。
同时,要加强医疗设备的采购和更新,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
要通过加强对全科医师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医务人员到基层从事工作。
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人性化。
第三,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制。
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机制。
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督和指导,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对医疗事故的管理和处理。
第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利用,为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
第五,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要加强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公共卫生项目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他们的监测、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
第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宣传与教育。
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认知和了解。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解读-精选三篇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解读精选三篇近日,《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出台。
“店铺”精选三篇对《意见》的解读文章,以供学习参考。
篇1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健康成为中国的名片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如何保障人民的健康,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最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到2035年形成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
这是中国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迈向医疗卫生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卫生健康领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向。
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中,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分布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未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例如,要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加大对基层、边远地区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和其他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并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如全科、儿科、传染病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和可持续。
第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是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关系到人民健康,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注重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建设。
例如,要建立完善的检测网络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此外,还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
第三,推进分级诊治和医共体建设,是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
分级诊治是指将医疗服务按照严重程度和治疗复杂度分为不同层次,让患者在最合适的医疗机构得到治疗。
医共体建设是指建立起多种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将医疗服务联成一体,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建议
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建议一、问题存在医疗卫生体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保障之一,其目标是为人民提供全面、高质量和可及性的医疗服务。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我们也要正视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资源不均衡: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
大城市拥有庞大的医院和高水平的诊疗技术,但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则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医疗服务差距明显。
2. 医患信任度下降:过度商业化和利益驱动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
部分医生将经济利益置于患者健康之上,在诊治中出现不规范行为;同时,个别患者对医务人员态度嚣张,甚至暴力胁迫。
这些因素导致了医患双方信任度下降。
3. 科技应用落后:尽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在我国部分基层医院和农村地区的偏远医疗机构中,科技设备和信息化建设仍相对滞后。
这使得部分地区的医疗技术无法及时更新,无法满足疾病防治需求。
4. 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尽管有一些杰出的医生和先进的医院,但整体上,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
有时候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会遭遇术前术后护理不到位、医源性感染等问题。
5. 负担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快速增长,我国医保制度面临巨大压力。
个人就医费用过高,特别是药费高企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改善建议1.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加强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基层医院建设,提供更多专业化、技术娴熟的家庭医生团队。
通过完善培训机制和提供激励政策,吸引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到基层执业,并为基层医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其临床和管理能力。
2. 改革医疗卫生体系:通过完善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减少过度床位和检查项目。
加强对医院内部管理和各类高值耗材的监管,节约资源并保证质量;实行公立医院负责人岗位制度,引导医院改善服务质量。
3. 加强医患沟通与信任:建立健全医患沟通互动平台,鼓励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在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媒体评论机制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正面报道,培养社会对于良好医疗行为的认可。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5.30•【字号】烟政办字〔2024〕42号•【施行日期】2024.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综合规定正文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烟政办字〔2024〕42号各区市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推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3〕10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3〕20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到2025年,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到2035年,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二、进一步调整体系结构,推进能力现代化建设(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统筹人口老龄化、群众健康需求、资源供给短板等因素,精准增加床位等医疗资源配置,增量资源优先保障基层或者区域重点需求,优先向中医、老年医学、重症医学、安宁疗护、妇女儿童、急诊急救、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领域倾斜。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问题及改革建议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众所周知,医疗卫生是民生大事,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感。
现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高昂的医疗费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生荒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一、医疗费用问题当前我国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这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高昂的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很多人就医时最大的负担,甚至会导致不少人因为缺乏经济能力而失去治疗的机会。
对此,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医疗费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医保制度来降低医疗费用。
目前,我国的医保制度覆盖率已经超过95%,但是很多人依然无法享受到医保的好处。
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大医保覆盖范围和力度,为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社会医疗保险的财务风险,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其次,政府可以出台更多的医疗价格政策,规范医疗市场行为,防止不合理、高价的医疗服务存在。
此外,还可以推广仿制药,鼓励药企创新研发新药,并采取一些减税优惠政策,降低药品价格。
最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多元化的医疗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发挥社区医疗中心、乡村医疗机构的作用,缓解大医院就医压力,降低医疗费用。
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当前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过剩,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则相对匮乏。
这也是加剧医疗费用问题的一个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和规划,按照“市场调节、政府引导、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提升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水平,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其次,加强医疗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吸引优秀医学人才到基层工作,为基层医疗服务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策略与措施
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策略与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医疗卫生服务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服务领域,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对于提升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策略和措施。
1.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要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首先要提升整体水平。
这其中包括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医疗器械的先进化和普及化等。
现代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包括先进的医用设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和规范,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和覆盖面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和覆盖面是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许多地区,医疗资源严重匮乏,人民得不到及时的医疗卫生服务。
因此,要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工作,为民众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卫生信息和服务,让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带来的益处。
3. 加强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医疗人才队伍。
要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加强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并引进更多的医疗人才。
这不仅包括高水平的医生和护士,也包括医学专业人员、医疗管理者等不同领域的人才。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医疗人才培训和管理机制,为医疗人才提供更为全面的培训、管理和支持,提高医疗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
4. 探索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医疗卫生服务应该具备独立的运作机制和市场竞争力,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
因此,要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要探索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深入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竞争能力。
对卫计工作的意见建议
对卫计工作的意见建议卫计工作(卫生健康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一、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提高医疗设备水平,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素质。
通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3)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流程。
简化就医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2.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政策。
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范围、内容、质量标准等,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家庭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3)加强家庭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家庭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二、深化医改,优化医疗服务体系1.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1)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二级以上医院主要负责疑难杂症的诊疗和危急重症的救治。
(2)完善分级诊疗政策。
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
(3)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
通过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方式,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
2. 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体系(1)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成本、市场供求、患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结构。
提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体现医疗服务的价值。
(3)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
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价格合理、透明。
三、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堂评价与建议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堂评价与建议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堂评价与建议评价:1.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对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寿命延长,减少了因疾病导致的生命损失。
2.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从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到高级的医疗技术,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医疗需求。
3. 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使得人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不再需要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远赴他乡。
4.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还带来了就业机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议:1.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3. 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均衡现象。
4.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因疾病导致的医疗负担。
5.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6. 加强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疗人才,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
7.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8.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疗卫生经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9.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
10.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监督,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总结: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对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通过加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意见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和省深化医改先行先试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坚持医药同改、城乡同步、部门同推、上下同心、目标同向的理念,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稳步推进市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效,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建立健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切实巩固基层医改成果;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市属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完善功能,优化配置,积极构建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通过调整政策,强化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诊疗新机制;通过提升质效,诚信自律,营造良好的医疗生态环境。
力争通过1-3年努力,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定位明确、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效率的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市域内就诊率达90%的目标。
三、实施内容(一)科学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医疗卫生体系 1.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切实巩固基层医改成果按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示范化建设要求,全面进行达标化改造,力争所有建制镇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和2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达到省示范化要求。
同时,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防病治病能力。
以建制镇医院为中心,联合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实行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后勤保障的一体化管理,切实巩固和完善市、镇两级,镇、村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在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镇、村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二级医院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
严格基本药物采购、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健全考核机制,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由全覆盖转向规范实施,切实让群众得实惠。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加大政府投入,不断提高补偿比例,完善优化实施方案,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9.9%以上。
加强基金日常监督和管理,落实医院监管责任,完善公示公开制度,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全面实行支付方式改革,门诊实行总额预付乡镇统筹使用,住院实施20种病种按病种付费和按床日付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开展20种重大疾病救治工作,救治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70%以上。
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参合患者大病医疗费用负担。
推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进一步细化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不低于35元。
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统筹承担组织推进、项目培训、技术指导和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切实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及应用管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电子建档率达90%。
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90%。
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2.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从满足城乡不断增长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出发,根据适应发展、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城乡统筹、特色鲜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建设好“三个龙头”。
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为全市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龙头;中医院按照三级中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为全市中医医疗、康复、教学科研的龙头。
加快推进市第一医院建设,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形成综合医疗有优势、专科医疗有影响、特色医疗有名气的综合性公益医疗机构。
二是建设好“两个区域医疗中心”。
适应吕四大港开发,市第二人民医院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吕四港地区医疗中心;适应滨海工业园发展,按照二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明年规划建设一所综合性医院(作为市人民医院分院的公立医院,暂定名为市滨海医院),成为辐射滨海工业园和近海镇地区的医疗中心。
三是建设好乡镇卫生院。
除吕四、近海镇外,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成为省城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余镇乡分别按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和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建设成为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其他乡镇卫生院的分中心、分院(非建制镇所在地原乡镇卫生院)进行医养结合型转型改造,充分合理盘活存量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四是建设好相关专科医疗机构。
按照二级专科医院功能定位,改造建设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市中医院为建设和运行主体,在南阳镇建设市康复护理院,同时整合南阳镇乡镇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医疗康复联合体;依托市第一医院单独建设感染病区;适时启动市妇幼保健院建设。
五是建设好一批中心。
依托卫生信息化平台,全力推进区域影像中心、临检中心、心电中心、远程会诊教育中心、病理中心等建设,巩固加强区域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建设。
六是建设好中医药服务体系。
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服务先进地区为契机,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倡导全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努力提升中医药对健康的贡献率。
3.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规范全市院前急救体系,依托人民医院建设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整合全市院前急救资源,建设七个急救分站,形成覆盖全市、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院前急救网络,做到统一调度、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着力提高全市院前急救水平。
同时建设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全市医院急诊科建设,着力改善急诊科硬件配置,加大对急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全市急诊急救学科水平。
4.鼓励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在坚持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前提下,给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留出空间,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强化行业指导,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考虑。
优先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
加大发展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放宽举办主体要求,放宽服务领域要求,放宽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支持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引进和培养人才,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向专科、中医、康复、养老护理等领域。
鼓励扶持现有专科医院和城区医院提档升级,做优做强,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量不低于全市总床位的18%,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突出公益性,积极推进市属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1.调整“以药补医”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从2014年8月10日起,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
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补偿。
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严格控制非医保药品使用比例,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2.调整政府补偿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履行政府出资人责任,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
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服务成本予以保障。
逐步化解公立医院已经形成的历史性债务,确保公立医院经济正常运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中心卫生院继续实行打包定额补助。
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减少的药品收入按20%给予补偿。
3.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诊察、治疗、手术、床位、护理和传统中医项目等价格,使医院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总量控制在药品差价的80%,不增加患者的实际医药费用负担。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报物价部门批准后与其它调整政策同步实施。
4.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政事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权责关系。
组建市公立医院理事会,负责确定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行使公立医院重大事项决策权。
组建市公立医院监事会,负责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财务管理、资产保值增值进行检查、审计及监督。
逐步完善理事会统一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管理层的产生和任用,制定医院院长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优化医院内部运行管理。
逐步取消医院行政级别,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
健全院内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绩效评估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
5.改革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科学管理使用编制。
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工作量、床位数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合理确定医院编制数。
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年度计划申报制和备案制。
医院可根据发展现状和人员的退休情况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报编办批准后,每年在核定的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完善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制度、全员聘用制度和竞聘上岗制度。
坚持因事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以岗取酬,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严格人员准入标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
规范人员招聘,编内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会同人社局组织实施,编外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组织实施。
逐步建立健全单位自主用人、科学分类管理的新体制。
加大政府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区域内专业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改革考核分配方式。
建立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全面推行三级绩效考核方式,即理事会对医院考核,确定医院绩效工资总额;医院对科室考核,确定科室绩效工资总额;科室对个人考核,确定个人绩效工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