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2秋《水利工程实验》(一)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业: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
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
3.通过检验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 C30
(2)设计砼坍落度 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 PC32.5Mpa
(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 5-31.5mm连续级配(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称:量程50kg,感量50g;量筒;塌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和板;金属底板;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150mm;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标准养护室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塔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塔落度为40mm,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坍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坍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满足设计要求。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1.7MPa、38.4MPa、38.7MPa,因31.7与38.4的差值大于38.4的15%,因此把最大值最小值一并舍除,取38.4MPa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8.4MPa大于38.2MPa,因此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实验二: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全站仪的特点:
(l)采用同轴双速制、微动机构,使照准更加快捷、准确。
(2)控制面板具有人机对话功能。控制面板由键盘和显示屏组成。除照准以外的各种测量功能和参数均可通过键盘来实现。仪器的两侧均有控制面板,操作十分方便。
(3)设有双向倾斜补偿器,可以自动对水平和竖直方向进行修正,以消除竖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4)机内设有测量应用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对边测量、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后方交会、放样测量等工作。
二、全站仪的构造:
全站仪基本结构与传统经纬仪类似,主要可以分为:基座、照准部、永远镜、电子测距系统、电子测角部分、外部判读部分--显示屏、电池
三、全站仪的安装:
电子全站仪由电源部分、测角系统、测距系统、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组成。
四、全站仪的测量结果
实验三:水准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普通水准测量方法,熟悉记录、计算和检核。
(2)熟悉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二、实验原理: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工具:水准仪,水准脚架以及尺和尺垫。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组成。望远镜:物镜、目镜、十字丝(上丝、中丝以及下丝)。水准器:圆水准器(整平)、水准管(精平)。特征: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水准尺: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尺垫:放在转点上,以防水准尺下沉。
2、水准仪的操作程序: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粗平: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调整脚螺旋的规律是,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方向一致,如图所示。方法:对向转动角螺旋1、2,使气泡移至1、2方向中间,转动角螺旋3,使气泡居中。
粗平的操作方法示意图
瞄准:先用准星器粗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精平:本次实验运用是S3BZ型自动安平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不需要精平。若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则需要精平。
读数: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方法是,单位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分米,厘米数在尺面上的格数;毫米是估读。规律是,读数在尺面上由小
到大的方向读,若仪器成倒像,从上向下读;若成正像,则从下向上读。
3、实验数据及结果
水准测量记录表
实验四:水力学渗流电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简图
三、实验数据
1、已知数据
(1)渗透系数k = 6×10-5 cm/s
(2)上、下游水头差H = 50 cm
2、实测数据与计算数据
(1)数据记录(见附表1 实验数据记录表。部分数据须同学们自己在所给的流网中读出,并将附表1补充完整)
(2)流网图(见附图1 流网图)
(3)计算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思考题
1、实验盘为何要求水平?
附表1 实验数据记录表
附图1 流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