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的美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奴隶社会的美术
(先秦美术)
社会背景
先秦美术(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被史学家称为先秦的时代包括夏,商,周三个时代;其中春秋以前属奴隶社会,
战国进入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的漫长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美术、雕刻、绘画、建筑等都获得较 大发展,其中祭神敬天的青铜器被奴隶主视作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 发展的水平最高,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因此,有人称先秦时代是“青铜 时代”。
弦纹盉
通高21.2cm,宽14.7cm,重1.36kg。
人足铜盉
鸟足盉
鸭形铜盉
爵
饮酒器 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形制为圆 腹或方腹,前有流,后有尾, 腹旁有鋬(把手),流、尾之 间有二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乳丁纹爵
斝(jiǎ)
温酒器 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无尾, 仅在口缘上有两柱。
凤柱斝
青铜方斝
罍(léi)
青铜匜
盘
盛水器。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 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常与匜联用,盥洗时用匜注水, 而以盘承接,免得水撒到地下
史墙盘
瓿(bù)
盛水器或盛酒器亦用于盛酱。 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 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 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 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 头状
豆
盛食器 专门盛放肉酱、腌菜等食物 形制为上有盘,中有柄,下为圈足,多有盖。
嵌红铜龙纹方豆
春秋 高30·5厘米
青铜豆 春秋 高17厘米
战国中期 平盘豆
酒器
尊
盛酒器。为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 器。形制多为圆形、侈口、圈足,很 像今天的痰盂;也有方形、侈口、方 足的;还有一类叫动物尊 铜器铭文常把尊、彝二字联成一个词, 作为礼器的通称。
青铜立人像
青铜立人像(局部)
青铜纵目人面具
青铜纵目人面具
青铜纵目人面具
阔眉大眼,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明显突出眼眶, 直径13.5cm外凸达16.5cm,前端略呈菱形,中部还 有一圆镯形的箍,眼球中空。高勾鼻,两侧勾成云气纹, 鼻孔呈m形,鼻尖突出脸面21.5cm,鼻翼最宽处亦为 21.5cm。大嘴,两嘴角上翘接近耳根。双耳极大,耳 尖向斜上方伸出,耳廓内饰粗犷卷云纹。额中部有一 个10.4*5.8cm的方孔,面像侧上不有4个长方形榫眼。 通高65、宽138、厚0.5-0.8cm。
Ⅳ式青铜人头像
圆头顶,无帽,粗眉大眼, 蒜头鼻,嘴角下勾。两云 纹耳,耳垂下各穿一孔。 后脑较圆,发向后梳理, 饰“蝴蝶”形花笄,颈上 细下粗,颈部下端铸成倒 三角形。
头前后纵径18、左右横径 15、头顶至下颌长24、 颈前长15、后长22.3、笄 长23.4宽3.2-8.6、通高 46.6cm。
煮食器(炊煮器) 一般为侈口,三足,足上部 肥大内空
师趁鬲
西周早期 50.8X47厘米
番君鬲
春秋 高11.8厘米
甗(yǎn)
煮食器(炊煮器) 上为甑,下为鬲,中间有一带孔的铜箅。 其功能与现代的蒸锅类似。
甗
三联铜甗
商 68X103.7X27厘米
簋(guǐ)
盛食器 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 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 部分簋上加盖
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 食器,酒器,水器 ,乐器。
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 延续时间近2000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 延续至商末周初。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 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 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且最富 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的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 元一体的。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同,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三星堆遗 址就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华文明最杰出的代表。它在许多方面毫不逊色于中原,这 个文明的发达和繁荣其影响力最南可达越南,它的奢华在许多方面为中原所不及, 它是三千多年前傲视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南方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
盛酒器或盛水器,有方、圆形两种。方 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 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 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卷体纹罍
蟠龙盖兽面纹罍
壶
盛酒器,有时也用来盛水 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 [hù] 形等多种形状。
莲鹤方壶
水器
匜(yí)
注水器。 形椭圆像瓢,三足或四足,前 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直纹簠(西周中期) 高36.3厘米,长55.8厘米
簠
盨(xǔ)
盛饭器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 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盖子倒过来也可以盛饭。
遂公盨
遂公盨铭文 拓片
铭文记载了大禹治水 的传说故事。铭文开 头几句是“天命禹敷 土,随山浚川”, “随山浚川”与《书 序》完全相同。过去 著录的古文字材料有 关禹的很少,至于治 水的事迹,这是第一 次发现。遂公盨作为 西周文物成为大禹治 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 证,对于中国古史的 研究有很大意义。
绘画艺术:先秦壁画、青铜器漆器装饰纹样、战国 帛画
雕塑艺术:有青铜雕塑,、陶塑(多数都是表现人, 鸟虫花草等动物)、玉石雕刻、战国木雕。
工艺美术:有青铜器、漆器、陶器、锦绣等
建筑艺术:先秦的建筑有了明显的阶级区别,河南 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商代早期宫殿遗址
书法艺术: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石鼓 文(春秋战国)。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书法艺术 孕育形成时期,同时也是汉字的形成时期。主要是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即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
神树现残高395厘米, 树座呈三角形云山状。 树杆分三层,立神鸟9 只,倒挂虬龙1条。树 上有许多枝叶果实,飞 禽走兽,以及各种铃、 瑗等挂饰。
此树可能是作为神灵上 天下地的天梯,或《山 海经》中记载的“建 木”。
金树叶
长18、宽2.3厘米 制作精巧,叶脉清晰,是
用于青铜神树上的。
金璋
长9·9、宽1.8厘米 是青铜神树上的挂饰
②战国时,秦、楚兴师到周问鼎之事——“问鼎中原”
食器
鼎
煮食器(炊煮器) 造型主要有腹、足、耳三部分组成, 腹以盛食,足便取火,耳便搬移。
饕餮纹鼎
商代早期 通高73厘米 口径47.50厘米
乳钉纹方鼎
高100厘米、 重82.55千克
司母戊大方鼎
通高133厘米, 口长116厘米、 宽79厘米, 重875公斤。
1939年殷墟武 官北地大墓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 收藏。
大克鼎 西周
西周晚期 毛公鼎
内壁铸有五百 个字的长铭, 是现存商周两 代七千多件有 铭文的铜器中, 铭文最长的一 件。
人面纹方鼎
通高38.5厘米 口长29.8厘米
宽23.7厘米。 腹内壁铸铭文
“大禾”二字
鸟形铜鼎
鬲(lì)
青铜器如何演变为礼的象征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上下长幼之道,进退揖 让之礼”.
礼,对于一个奴隶制或封建制王朝来说就是权力传承 要合法正统.为维护王权政权,于是就演绎出了一套典 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这便是后世所谓的“礼”。青铜 器中的礼器的大量出现既是这种制度的体现。
①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 物——《左传·宣公三年》(一言九鼎)
头长10、颈残长 3.3、残高13.3cm
Ⅲ式青铜人头像
头戴“回”字纹平 顶花冠,粗眉大眼, 鼻梁高直,嘴角下 勾,两云纹大耳, 耳垂下各有一穿。 后脑勺微外凸,粗 长颈,颈部前后下 端均铸成倒三角形。
头部前后纵径14、 左右横径10.8、头 顶至下颌高16、颈 前长13、后长18、 通高34cm。
四羊方尊
龙耳尊
龙虎铜尊
象尊
豕尊
鴞尊通高45.9厘米
牺尊
鸟形尊
牛形尊
彝
盛酒器。方彝这个名称是后人定的,未见于古 书记载和铜器铭文。 高方身,带盖,盖上有钮,盖和钮形似屋顶, 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直的,有曲的, 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上出。 主要盛行于商至西周,春秋前期有个别留存。
方颐宽面,粗眉大眼, 鼻棱突出,耳饰云纹。 高40、宽61cm。
Ⅱ式青铜人头像
圆头顶,头上盘 “辫”,发际线齐 耳根,粗眉大眼, 高鼻梁,鼻尖略向 上翘。嘴角下勾, 两云纹半圆耳,耳 边廓上,从上至耳 垂有三个小圆穿。 两耳的上方留有 “短鬓发”。颈短 粗,前下端铸成倒 三角形,后下端残 断。
根据考古资料发现:青铜器主要为铜 锡合金或铜铅合金。
从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在合金的青 铜工艺前应有一个纯自然的红铜器阶 段。
失蜡法
青铜器按照功能来分可分为
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以及 日用杂器。
至于礼器则是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 于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予了特 殊意义而已
簋 西周
秦公簋 春秋 19.8X18厘米
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 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 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 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簠(fu)
即文献里的“胡”或“瑚”。古代盛食器,用来 盛黍 、稷、稻、梁等。 长方形口,口外侈,有四短足,有盖。盖与器的 形状、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成为相 同的两上器皿。
三羊饕餮纹瓿
乐器
合瓦形青铜铙
梁其钟 西周晚期
战国时期曾国贵族曾侯乙的墓葬 65件青铜编钟
鹰铃
商代晚期 高14厘米 宽8.8厘米
花瓣铃
商代晚期 高12.15厘米,铃
舌长10.3厘米。 铃为喇叭花形,
上为花托,花分 四瓣,中悬铃舌。
兽面纹铃
商代晚期 高7.3厘米 铃身呈扁圆柱状,断面
青铜纵目人面具
青铜纵目人面具
长眉,棱形纵目,低鼻梁,其 上装饰一通高66、厚0.3至 0.6cm的卷云纹。眼球突出 9cm。此形象通高 82.5、宽
。 77.5cm
Ⅰ式青铜人面像
颜面瘦长,阔 眉杏眼。上额 较宽,下颌较 窄。通高 15cm,通耳 宽21.8cm。 出土了4件。
Ⅱ式青铜人面像
陶瓷新天地
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 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 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 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 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 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 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 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 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 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 呈现青绿、青黄色。
Ⅶ式青铜人头像
平顶,阔眉,杏叶形 大眼,颧骨低平,高 鼻梁,大嘴,嘴角下 勾。脸瘦长,脑后编 发辫,垂至颈部。短 颈,颈下铸成倒三角 形。
头部前后纵径12.8、 左右横径10.9cm, 头顶至下颌高17.5、 颈部前长13.5、后长 19、通高35cm。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为长椭圆形。两面饰兽 面纹,兽面为立眼,卷 角。
兵器
虎纹青铜直内戈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通长28.5、援长21厘米
纹饰戈
夔纹钺
青铜钺
青铜钺
铜箭头
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 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金文“焦”字从隹(zhuī) 从火,像鸟在火上之形, 即用火烤鸟之意。小篆从 三隹在火上,则表示烤了 很多鸟的意思。“焦”的 本义为烤鸟,引申为指物 体经火烤而呈干枯状态, 又泛指干枯、干燥,还可 以用来表示人的心里烦躁、 烦忧之义。
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
(奴隶社会的雕塑艺术)
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称为青铜, 用这种合金制作的器物叫青铜器。
青铜人面具
Ⅰ式青铜兽面具 宽27、高12.2cm
Ⅱ式青铜兽面具 高21、宽38.4cm
Ⅲ式青铜兽面具 高26.6、宽20cm
Ⅰ式铜神树座
树座呈喇叭 状,出三道 大扉棱,扉 棱之间镂空 成云纹。有 两人像背朝 树干面向外 跪着,树干 分叉。
Ⅱ式铜神树
国宝级文物,世界范围 内最大单件青铜文物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子蝠方彝
日本白鹤美术馆藏彝高27cm
师遽[jù]方彝
卣(yǒu)
盛酒器
是古代专盛高级香酒的器物,所以全带 盖且制作精美。 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 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 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
鸟纹卣
青铜提梁卣 商 高41·5厘米
盉(hé)
斟酒器,用途与今天的酒壶相仿。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 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 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 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先秦美术)
社会背景
先秦美术(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被史学家称为先秦的时代包括夏,商,周三个时代;其中春秋以前属奴隶社会,
战国进入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的漫长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美术、雕刻、绘画、建筑等都获得较 大发展,其中祭神敬天的青铜器被奴隶主视作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 发展的水平最高,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因此,有人称先秦时代是“青铜 时代”。
弦纹盉
通高21.2cm,宽14.7cm,重1.36kg。
人足铜盉
鸟足盉
鸭形铜盉
爵
饮酒器 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形制为圆 腹或方腹,前有流,后有尾, 腹旁有鋬(把手),流、尾之 间有二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乳丁纹爵
斝(jiǎ)
温酒器 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无尾, 仅在口缘上有两柱。
凤柱斝
青铜方斝
罍(léi)
青铜匜
盘
盛水器。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 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常与匜联用,盥洗时用匜注水, 而以盘承接,免得水撒到地下
史墙盘
瓿(bù)
盛水器或盛酒器亦用于盛酱。 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 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 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 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 头状
豆
盛食器 专门盛放肉酱、腌菜等食物 形制为上有盘,中有柄,下为圈足,多有盖。
嵌红铜龙纹方豆
春秋 高30·5厘米
青铜豆 春秋 高17厘米
战国中期 平盘豆
酒器
尊
盛酒器。为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 器。形制多为圆形、侈口、圈足,很 像今天的痰盂;也有方形、侈口、方 足的;还有一类叫动物尊 铜器铭文常把尊、彝二字联成一个词, 作为礼器的通称。
青铜立人像
青铜立人像(局部)
青铜纵目人面具
青铜纵目人面具
青铜纵目人面具
阔眉大眼,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明显突出眼眶, 直径13.5cm外凸达16.5cm,前端略呈菱形,中部还 有一圆镯形的箍,眼球中空。高勾鼻,两侧勾成云气纹, 鼻孔呈m形,鼻尖突出脸面21.5cm,鼻翼最宽处亦为 21.5cm。大嘴,两嘴角上翘接近耳根。双耳极大,耳 尖向斜上方伸出,耳廓内饰粗犷卷云纹。额中部有一 个10.4*5.8cm的方孔,面像侧上不有4个长方形榫眼。 通高65、宽138、厚0.5-0.8cm。
Ⅳ式青铜人头像
圆头顶,无帽,粗眉大眼, 蒜头鼻,嘴角下勾。两云 纹耳,耳垂下各穿一孔。 后脑较圆,发向后梳理, 饰“蝴蝶”形花笄,颈上 细下粗,颈部下端铸成倒 三角形。
头前后纵径18、左右横径 15、头顶至下颌长24、 颈前长15、后长22.3、笄 长23.4宽3.2-8.6、通高 46.6cm。
煮食器(炊煮器) 一般为侈口,三足,足上部 肥大内空
师趁鬲
西周早期 50.8X47厘米
番君鬲
春秋 高11.8厘米
甗(yǎn)
煮食器(炊煮器) 上为甑,下为鬲,中间有一带孔的铜箅。 其功能与现代的蒸锅类似。
甗
三联铜甗
商 68X103.7X27厘米
簋(guǐ)
盛食器 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 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 部分簋上加盖
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 食器,酒器,水器 ,乐器。
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 延续时间近2000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 延续至商末周初。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 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 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且最富 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的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 元一体的。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同,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三星堆遗 址就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华文明最杰出的代表。它在许多方面毫不逊色于中原,这 个文明的发达和繁荣其影响力最南可达越南,它的奢华在许多方面为中原所不及, 它是三千多年前傲视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南方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
盛酒器或盛水器,有方、圆形两种。方 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 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 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卷体纹罍
蟠龙盖兽面纹罍
壶
盛酒器,有时也用来盛水 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 [hù] 形等多种形状。
莲鹤方壶
水器
匜(yí)
注水器。 形椭圆像瓢,三足或四足,前 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直纹簠(西周中期) 高36.3厘米,长55.8厘米
簠
盨(xǔ)
盛饭器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 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盖子倒过来也可以盛饭。
遂公盨
遂公盨铭文 拓片
铭文记载了大禹治水 的传说故事。铭文开 头几句是“天命禹敷 土,随山浚川”, “随山浚川”与《书 序》完全相同。过去 著录的古文字材料有 关禹的很少,至于治 水的事迹,这是第一 次发现。遂公盨作为 西周文物成为大禹治 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 证,对于中国古史的 研究有很大意义。
绘画艺术:先秦壁画、青铜器漆器装饰纹样、战国 帛画
雕塑艺术:有青铜雕塑,、陶塑(多数都是表现人, 鸟虫花草等动物)、玉石雕刻、战国木雕。
工艺美术:有青铜器、漆器、陶器、锦绣等
建筑艺术:先秦的建筑有了明显的阶级区别,河南 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商代早期宫殿遗址
书法艺术: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石鼓 文(春秋战国)。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书法艺术 孕育形成时期,同时也是汉字的形成时期。主要是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即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
神树现残高395厘米, 树座呈三角形云山状。 树杆分三层,立神鸟9 只,倒挂虬龙1条。树 上有许多枝叶果实,飞 禽走兽,以及各种铃、 瑗等挂饰。
此树可能是作为神灵上 天下地的天梯,或《山 海经》中记载的“建 木”。
金树叶
长18、宽2.3厘米 制作精巧,叶脉清晰,是
用于青铜神树上的。
金璋
长9·9、宽1.8厘米 是青铜神树上的挂饰
②战国时,秦、楚兴师到周问鼎之事——“问鼎中原”
食器
鼎
煮食器(炊煮器) 造型主要有腹、足、耳三部分组成, 腹以盛食,足便取火,耳便搬移。
饕餮纹鼎
商代早期 通高73厘米 口径47.50厘米
乳钉纹方鼎
高100厘米、 重82.55千克
司母戊大方鼎
通高133厘米, 口长116厘米、 宽79厘米, 重875公斤。
1939年殷墟武 官北地大墓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 收藏。
大克鼎 西周
西周晚期 毛公鼎
内壁铸有五百 个字的长铭, 是现存商周两 代七千多件有 铭文的铜器中, 铭文最长的一 件。
人面纹方鼎
通高38.5厘米 口长29.8厘米
宽23.7厘米。 腹内壁铸铭文
“大禾”二字
鸟形铜鼎
鬲(lì)
青铜器如何演变为礼的象征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上下长幼之道,进退揖 让之礼”.
礼,对于一个奴隶制或封建制王朝来说就是权力传承 要合法正统.为维护王权政权,于是就演绎出了一套典 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这便是后世所谓的“礼”。青铜 器中的礼器的大量出现既是这种制度的体现。
①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 物——《左传·宣公三年》(一言九鼎)
头长10、颈残长 3.3、残高13.3cm
Ⅲ式青铜人头像
头戴“回”字纹平 顶花冠,粗眉大眼, 鼻梁高直,嘴角下 勾,两云纹大耳, 耳垂下各有一穿。 后脑勺微外凸,粗 长颈,颈部前后下 端均铸成倒三角形。
头部前后纵径14、 左右横径10.8、头 顶至下颌高16、颈 前长13、后长18、 通高34cm。
四羊方尊
龙耳尊
龙虎铜尊
象尊
豕尊
鴞尊通高45.9厘米
牺尊
鸟形尊
牛形尊
彝
盛酒器。方彝这个名称是后人定的,未见于古 书记载和铜器铭文。 高方身,带盖,盖上有钮,盖和钮形似屋顶, 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直的,有曲的, 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上出。 主要盛行于商至西周,春秋前期有个别留存。
方颐宽面,粗眉大眼, 鼻棱突出,耳饰云纹。 高40、宽61cm。
Ⅱ式青铜人头像
圆头顶,头上盘 “辫”,发际线齐 耳根,粗眉大眼, 高鼻梁,鼻尖略向 上翘。嘴角下勾, 两云纹半圆耳,耳 边廓上,从上至耳 垂有三个小圆穿。 两耳的上方留有 “短鬓发”。颈短 粗,前下端铸成倒 三角形,后下端残 断。
根据考古资料发现:青铜器主要为铜 锡合金或铜铅合金。
从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在合金的青 铜工艺前应有一个纯自然的红铜器阶 段。
失蜡法
青铜器按照功能来分可分为
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以及 日用杂器。
至于礼器则是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 于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予了特 殊意义而已
簋 西周
秦公簋 春秋 19.8X18厘米
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 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 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 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簠(fu)
即文献里的“胡”或“瑚”。古代盛食器,用来 盛黍 、稷、稻、梁等。 长方形口,口外侈,有四短足,有盖。盖与器的 形状、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成为相 同的两上器皿。
三羊饕餮纹瓿
乐器
合瓦形青铜铙
梁其钟 西周晚期
战国时期曾国贵族曾侯乙的墓葬 65件青铜编钟
鹰铃
商代晚期 高14厘米 宽8.8厘米
花瓣铃
商代晚期 高12.15厘米,铃
舌长10.3厘米。 铃为喇叭花形,
上为花托,花分 四瓣,中悬铃舌。
兽面纹铃
商代晚期 高7.3厘米 铃身呈扁圆柱状,断面
青铜纵目人面具
青铜纵目人面具
长眉,棱形纵目,低鼻梁,其 上装饰一通高66、厚0.3至 0.6cm的卷云纹。眼球突出 9cm。此形象通高 82.5、宽
。 77.5cm
Ⅰ式青铜人面像
颜面瘦长,阔 眉杏眼。上额 较宽,下颌较 窄。通高 15cm,通耳 宽21.8cm。 出土了4件。
Ⅱ式青铜人面像
陶瓷新天地
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 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 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 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 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 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 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 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 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 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 呈现青绿、青黄色。
Ⅶ式青铜人头像
平顶,阔眉,杏叶形 大眼,颧骨低平,高 鼻梁,大嘴,嘴角下 勾。脸瘦长,脑后编 发辫,垂至颈部。短 颈,颈下铸成倒三角 形。
头部前后纵径12.8、 左右横径10.9cm, 头顶至下颌高17.5、 颈部前长13.5、后长 19、通高35cm。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为长椭圆形。两面饰兽 面纹,兽面为立眼,卷 角。
兵器
虎纹青铜直内戈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通长28.5、援长21厘米
纹饰戈
夔纹钺
青铜钺
青铜钺
铜箭头
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 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金文“焦”字从隹(zhuī) 从火,像鸟在火上之形, 即用火烤鸟之意。小篆从 三隹在火上,则表示烤了 很多鸟的意思。“焦”的 本义为烤鸟,引申为指物 体经火烤而呈干枯状态, 又泛指干枯、干燥,还可 以用来表示人的心里烦躁、 烦忧之义。
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
(奴隶社会的雕塑艺术)
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称为青铜, 用这种合金制作的器物叫青铜器。
青铜人面具
Ⅰ式青铜兽面具 宽27、高12.2cm
Ⅱ式青铜兽面具 高21、宽38.4cm
Ⅲ式青铜兽面具 高26.6、宽20cm
Ⅰ式铜神树座
树座呈喇叭 状,出三道 大扉棱,扉 棱之间镂空 成云纹。有 两人像背朝 树干面向外 跪着,树干 分叉。
Ⅱ式铜神树
国宝级文物,世界范围 内最大单件青铜文物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子蝠方彝
日本白鹤美术馆藏彝高27cm
师遽[jù]方彝
卣(yǒu)
盛酒器
是古代专盛高级香酒的器物,所以全带 盖且制作精美。 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 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 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
鸟纹卣
青铜提梁卣 商 高41·5厘米
盉(hé)
斟酒器,用途与今天的酒壶相仿。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 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 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 鋬之间有链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