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应
心理学八大定律:人性的哲思都在这里
心理学八大定律:人性的哲思都在这里01.路西法效应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1971年,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津巴多将大学生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狱警,一组扮演囚犯,而津巴多本人则扮演典狱长。
刚开始双方都没有进入角色,在典狱长津巴多的介入之下,狱警开始学着镇压囚犯:逼迫囚犯裸睡在水泥地上,强迫囚犯做着羞辱性的工作,并以不允许洗澡相威胁。
随着实验的推进,狱警的惩罚方式开始加重,这群原先心理正常的大学生志愿者,已经被那些,由原先同样心理正常的大学生志愿者,扮演的狱警折磨得濒临崩溃。
实验证明,在“斯坦福监狱”中,人性中的“路西法”被彻底释放了出来,把一个“好人”转换成“坏人”。
这就是所谓的“路西法效应”。
其实,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善与恶同时潜伏在人性深处,在不同的环境中轮流出场。
02.墨菲定律越担心什么越发生什么“墨菲定律”诞生在20世纪中叶,是指任何事情如果有出错的可能那么就会有极大的概率出错。
1949年,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上尉参与了一项旨在测定人类对加速度承受极限的实验。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需要将16个传感器固定在受试者座椅的支架上。
传感器需要安装两根接线,一旦接反的话,就无法正常读取数据。
而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些传感器安装完毕后,墨菲上尉发现,这16个传感器的接线居然无一例外地被全部接反了!事后,墨菲上尉承认,这是由于自己在设计传感器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居然会有人把线接反,他自嘲道:“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以错误的方式被处理,那么,最终肯定会有人以错误的方式去处理它。
”而这句自嘲,也成了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定律——“墨菲定律”。
03.蝴蝶效应微小的事物之下潜藏着的未来蝴蝶效应是指一件表面上毫无关系的、相当微小的事情,随着时间和条件的改变,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巨大的改变。
这一效应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20世纪60年代初的发现。
安部公房《砂女》中的路西法效应研究
安部公房《砂女》中的路西法效应研究《砂女》是日本作家安部公房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该小说中涉及了一种被称为"路西法效应"的现象,本文将对该效应进行研究。
"路西法效应"是指人们在对待美丽和丑陋的事物时,倾向于更加重视美丽的一面,而忽视丑陋的一面。
这种效应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于外貌美与丑的认知偏差。
在《砂女》中,安部公房通过这种效应揭示了人们对于外貌的执着,及其对个体自我价值和社交关系的影响。
在《砂女》中,主人公岛田浩介与砂女交往后,逐渐陷入了对砂女的迷恋中。
砂女的美丽和神秘的气质吸引了岛田浩介,并完成了他心中对于完美女性的想象。
与此砂女也暗藏着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她会吞噬岛田的感情和生命。
在岛田面对真实世界的种种挑战时,他仍然选择了遮蔽自己眼睛的方法,选择忽视砂女的丑陋一面,只看到她美丽的一面。
这种选择导致了岛田最终的悲剧结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会因为美丽而忽视丑陋。
社会上有很多例子表明这种现象。
一些人会因为他人外貌美丽而对其产生好感,而忽视了其人品和品格;一些产品宣传广告也往往以美貌的形象来吸引顾客,而隐藏了产品的缺陷;一些人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追求表面的美,并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内在的美丽。
"路西法效应"也与社会的审美标准和身体形象观念密切相关。
在当今社会,追求美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
人们常常受到媒体、广告和社交网络上的美丽形象的影响,过度关注外表,使得身体形象观念偏向过度美化,忽视了个体的其他方面,比如个性、价值观和能力等。
在面对"路西法效应"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
美丑只是外在的一种表象,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内在的品质和能力,而不是仅仅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和审美观念保持客观的评价,不要盲目追逐外表的美丽,而忽视了我们的内心需求和真实的自我。
路西法效应
疯狂的人性: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
“愚蠢”的人性:从众心理实验
从众的概念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 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 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 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
依从的定义 依从(compliance)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 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
率天众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举起反旗。经过 三天的天界剧战,路西法的叛军被基督击溃,在浑 沌中坠落了九个晨昏才落到地狱。此后,神创造了 新天地和人类,路西法为了复仇兼夺取新天地,乃 化为蛇潜入伊甸园,引诱夏娃食用了禁断的知识之 树的果实,再利用她引诱亚当也犯下了违抗神令的 罪。于是路西法如愿使神的新造物一同堕落,而且 为诸魔神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自此罪、病、 死终于遍布地面。
Asch(阿希)发现,随着人数的增加,从众也越常发生,但如果超过3-4人,人数 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
韩国地铁火灾
2003年2 月18日,韩国大 邱市地铁发生特大 火灾。火灾导致1 98人死亡,14 7人受伤。 8月6日,韩 国大邱地方法院对 大邱地铁纵火案的 9名被告人进行公 开宣判,纵火犯5 6岁的金大汉被判 处终身监禁。
人际适应 人有的时候为了获得肯定,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人 在必要的时候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保持和大多 数人的一致。
丛众实验_旁观者效应
[案例]吉诺维斯事件
1964年的一天, 美国纽约,凌晨 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的姑娘返回她的公寓, 被一歹徒持刀杀害 。案件的特别 之处在于,遇害者的38个邻居在整 个案发的35分钟内听到了呼救声, 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 间。然而,在遇害者与歹徒搏斗的 30多分钟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援 助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 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 的惨剧成为现实。
“路西法效应”——浅谈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启示
路西法效应——浅谈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启示概述斯坦福监狱实验,也称为斯坦福监狱行为实验,是一项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洛姆巴多于1971年所主持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旨在分析人们在被赋予权力的情况下对权利的滥用程度。
然而,实验在进行了6天后被迫中途终止,因为实验人员对狱警的暴力行为失去控制,所以该实验成为了有争议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引起了公众对独裁的关注,并在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多讨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行为和社会心理学,以及权力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路西法效应”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启示。
实验设计实验者招募了24个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们被随机分配到了“狱警”和“囚犯”两个角色中。
实验采用了一个模拟监狱的环境,并在监狱中设置了镜头和录音设备,以监视参与者的行为。
实验开始后,实验者宣布了严格的规则和制度,然后立即给予狱警完全的控制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实验者意识到了监狱环境对参与者的影响,并对实验的道德性产生了质疑。
最后,实验为期6天,在第6天结束时被迫中止。
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效应”指的是当人们处于高权力地位时,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不道德和残忍的行为。
这种效应的名称来自于《圣经》中路西法的角色,他被描绘为天使,但最终背叛上帝并沦为魔鬼。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对该效应的一次验证。
在实验中,狱警在接到完全控制权之后,表现出了非常残忍的行为,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实验人员也被吓到了,并为参与者的行为感到惊讶。
启示斯坦福监狱实验揭示了权力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并提醒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道德和道德导向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身处权力地位,因此理解“路西法效应”对于如何在权力地位下保持尊严和良好的行为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认识到,权力和权威并不总是正确的,人们不应该使用他们的权力来剥夺他人的权力或伤害别人。
而且,在一个拥有良好管理的组织中,我们应该尝试营造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环境。
此外,我们也应该更好地理解集体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异同,理解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并思考正确的组织行为模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抵制道德退化和滥权行为。
路西法效应
电击实验中的十堂课
6、极端的恶性是由看似不起眼的小举动开启。 7、小步伐循序渐进。 8、逐渐改变权威人士的形象性质。开始受试者先愿意服从,然后 变得困惑,最后糊理糊涂地服从一切指挥。 9、让“离开”代价变得高昂。借允许表达不同意见但同时不断坚持 服从,从而提高离开过程的困难度。 10、用意识形态或美好的空话捏造一个看似令人憧憬的根本性目 标,以正当化达成目标所必须运用的手段。
实质的增加,并由此直接导致从众性的降低。 人们更喜欢自己所选的东西。
从众的条件
四、教育和文化倾向 1、教育水平
广泛的知识背景,较高的教育水平 2、文化:
群体主义的社会有较多的从众行为;文化的作用在 个人身上是逐步加强的。
依从行为的原因
一、潜在损失危机 潜在失去的心理会推动人们跟从某种信息的指引而作出 相应的行为。 二、互惠心理
率天众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举起反旗。经过 三天的天界剧战,路西法的叛军被基督击溃,在浑 沌中坠落了九个晨昏才落到地狱。此后,神创造了 新天地和人类,路西法为了复仇兼夺取新天地,乃 化为蛇潜入伊甸园,引诱夏娃食用了禁断的知识之 树的果实,再利用她引诱亚当也犯下了违抗神令的 罪。于是路西法如愿使神的新造物一同堕落,而且 为诸魔神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自此罪、病、 死终于遍布地面。
角色与规范: 如果社会让我们成为恶魔,我们就是恶魔!
角色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 为者的一组规范,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而扮演 的是角色。 (Ralph Linton,1936) 角色包括 了角色权利、角色义务和角色规范等要素。
角色规范:指社会根据需要而期待角色应该达到 的行为模式或行为标准。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路西法效应是指一个人在接受了他人的期望后,表现得与这些期望相一致的现象。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莱昂·贝雅在1968年提出。
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发现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
他们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告知他们是智商高的学生,另一组被告知他们是智商低的学生。
结果发现,那些被认为是智商高的学生在学业上表现更好,而被认为是智商低的学生则表现更差。
这就是路西法效应的典型案例。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
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他人的期望和评价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不自觉地被这些期望所左右。
这就像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当我们被告知我们有能力做某件事情时,我们就会更有信心去做,最终实现成功;而当我们被告知我们没有能力时,我们就会失去信心,最终失败。
这种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教育领域,路西法效应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如果老师对学生抱有高期望,学生就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而如果老师对学生抱有低期望,学生就会失去动力,表现不佳。
因此,老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尽量给予学生正面的期望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除了教育领域,路西法效应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同样重要。
领导者对员工的期望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表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展。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期望和评价对他人的影响,尽量给予他人正面的期望和鼓励,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
路西法效应的存在提醒我们要慎重对待他人的期望和评价,不要轻易给予负面的评价,更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期望强加给他人。
相反,我们应该给予他人正面的期望和鼓励,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安部公房《砂女》中的路西法效应研究
安部公房《砂女》中的路西法效应研究安部公房是日本战后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社会问题为主题,其代表作之一《砂女》也是如此。
《砂女》讲述了一个因为意外而残疾的少女——砂女,以及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与互动。
本文主要探讨小说中的路西法效应以及其背后的思想。
路西法效应,亦称反应性行为或露骨反褒贬效应,指的是当人们带着预设的态度或期望去观测某一事物时,其观测结果极有可能受到自身预设的影响,进而出现错误的判断。
这个现象得名于一项有名的心理学实验,被称为“路西法效应实验”。
在小说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可以体现出路西法效应的存在。
第一,是关于砂女的描述。
在小说中,砂女因为意外而成为残疾人,她的外表和行动都与正常人不同。
在看到砂女这个残疾人时,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同情和可怜,带有一些不屑的情感。
这种情感便会影响人们对砂女的观察,导致人们只看到了砂女的残缺,而忽视了她的内在价值和多彩的人生。
第二,是关于各个人物对砂女的态度。
在小说中,除了砂女的母亲以及砂女自己,其他人对砂女的态度都不太友好。
他们往往用同情、轻蔑或者讥讽的话语来评价砂女,表现出他们内心深处扭曲的情感。
这些态度是基于对砂女残缺的直觉反应,缺乏理性思考和同理心,是一种路西法效应的体现。
第三,是关于小说的叙事角度。
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采用一种公正客观的叙述方式,而是以砂女的视角为主要叙述线索,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了砂女身上。
这种叙事方式将读者的视角固定在砂女身上,使读者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情感与偏见,成为一种潜在的路西法效应。
小说中的路西法效应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在观察和评价事物时经常存在的错误思维观念和扭曲情感。
这种情感往往源于人类文化和传统中的认知模式,是一种熟悉而深刻的人类现象。
因此,小说《砂女》所提出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意义,是对人类认识与反思的一种启示。
总之,小说《砂女》中的路西法效应反映出了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的局限性和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从而引发了对人类思维与认知的深刻探讨。
路西法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斯坦福实验”:实验把一拨大学生分成两堆人,一边扮作狱警,一边扮作犯人,用来模拟环境对人的影响。
本来实验计划是15天,但进行了6天就停止了,因为局面已无法控制。
扮成狱警的一方因为有了某种特权,有了很大的暴力性和攻击性,对几天前还是自己同学的“犯人”进行殴打;而扮演罪犯的一方性格变得顺从和屈服,也产生了相应的心理应激障碍。
这就是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是神话中的叛徒,因此,路西法效应往往指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天使会堕落成魔鬼,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在大多数情况下,强烈的情境力量经常会强力驱使人行动,因此,环境对人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大影响。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避免路西法效应的出现,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营造人人自觉、人人安全的工作环境。
首先,要建立适合每个个体的安全责任制。
人的行为会受到设定角色的影响,因此,应该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角色身上,提升个体的使命感。
其次,要注重安全宣传教育,外在环境中设置各种警示标语、宣传画等,提醒员工时刻注意安全;内在要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以此进行互相监督。
第三,要做好日常工作管理,如进行安全阶段性计划、资料规范化管理、编写应急预案等。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久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位员工的共同努力,拒绝“路西法”的出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编辑:纪婧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精品】
路西法效应【精品】
1.路西法效应是指受到特定情境或氛围的影响,人的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一面,路西法效应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
2.西法效应在网站中的体现:网络环境不同于现实环境,具有更深层次的隐蔽性和传播速度的便捷性,有观点认为:“网络本身不存在暴力,网络后面的人和人性是网络暴力的真正来源。
”互联网上的意见形成过程摆脱了性别、民族、文化的障碍,更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相似的思想,相同的兴趣爱好,就可以自发集中组成团体,形成心理趋同的群体。
从这些看来,人性路西法效应的群体心理特征,在网络这个与以往不同的传播媒介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路西法效应 情境作用特点
路西法效应情境作用特点一、路西法效应的简单介绍路西法效应啊,听起来就很神秘呢。
其实啊,它就是说在特定的情境下,好人也可能会做出很坏的事情。
就像天使路西法堕落成恶魔一样,人在某些环境的影响下,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判断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二、情境作用的特点1. 强大的引导性情境就像是一个有着无形大手的指挥家。
比如说在一个群体都在做某件坏事的情境里,就像大家都在欺负一个同学,即使你本来是个很善良的人,也可能会被这种氛围带着走。
你可能会想,大家都这么做,那我这么做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时候情境就引导你去做违背自己原本道德观念的事情。
再比如说在一些很有压迫感的权威情境下,像在一个非常严格的军队训练场景中,如果上级命令你去做一些可能不太人道的训练方式对待战友,你可能因为对权威的服从而照做。
这种情境下的引导力是很强的,它能让你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
2. 对个体身份认知的影响当你处于一种情境中时,你的身份认知会发生变化。
比如在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情境里,你被分配到了一个坏人的角色。
慢慢地,你可能就会按照这个坏人角色的设定去行动。
你会觉得在这个情境里,自己就是这个角色,就应该做这个角色该做的坏事。
在一些工作情境中也一样,如果你的工作环境一直强调竞争的残酷性,你可能就会把自己从一个善良的个体变成一个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人。
你会觉得在这个工作的情境下,自己的身份就是一个要竞争到底的人,而不是那个原本友善的自己。
3. 改变道德边界情境能够改变我们的道德边界。
在一个缺乏监督和道德约束氛围的情境中,比如在网络的匿名环境下,很多人可能会说一些很恶毒的话,做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做的坏事。
因为这个情境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逃脱道德的审判。
而在一些紧急的情境下,像灾难发生时,人们的道德边界也会发生变化。
有时候为了生存,可能会去抢夺资源,这种在平时看来不道德的行为在那种极端情境下却变得可以理解。
这就说明情境对我们的道德观念有着很大的塑造和改变作用。
路西法效应
你知道有哪些类似路西法效应的事件?
如何避免陷入路西法效应?
1、I made a mistake! ——承认错误! 2、I am mindful. ——保持清醒。(批判性思维) 3、I am responsible. ——重视自己的责任。(远离责任扩散) 4、I am Me, the best I can be. ——我就是我。(避免去个性化)
当然,一个好环境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环境对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路西法效应
• “路西法效应”
• ——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魔鬼撒旦,被赶出天堂。
• 路西法效应是指受到特定情境或氛围的影响,人的性格、思维方式、行为 方式表现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一面,路西法效应体现了人性中 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1933) 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以斯坦 福监狱实验和编写大学心理学教材而著称。
《心理学与生活》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 实验前,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 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 • 实验开始时,拥有绝对权力的实验指导者就指定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看守警 察与囚犯。“坏人”是社会的败类、是人渣、不配被当作人来看待, 他们的名字不 仅被剥夺,由数字取而代之,而且对待他们可以像动物一样被铁链束缚……相反, “好人”则被授予了武器和权力。“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开始扮演一个角色, 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为要与这身制服所代表的职责相匹配。” • 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 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 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斯坦福实验”;实验把一拨大学生分成两堆人,一边扮作狱警,一边扮作犯人。
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十五天,但六天后就结束了。
结束的原因很简单,局面无法控制了。
为什么局面无法控制-----扮成狱警的一方因为有了某种特权,有了很大的暴力性和攻击性,而扮演罪犯的一方性格变的顺从和屈服,这就是所谓的“路西法效应”。
简单的来说,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天使会堕落成魔鬼,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路西法效应-基本信息
路西法效应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做过一个探讨人性心理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显示:好人也会犯下暴行。
这种人的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撒旦。
实验内容:在当地报纸上征集志愿者参与监狱生活的研究,为期两周,志愿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报酬(相当于今天的75美元)。
有70名应征者被招到斯坦福大学面试,接受一系
列心理测试。
这70个人都是美国的大学生。
其中24名被认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选中。
从24人中间随机抽出一半,让他们饰演监狱的看守,余下的一半饰演囚犯。
志愿者们都说他们更愿意饰演囚犯,部分是因为他们无法想像自己毕业后会去做看守,但他们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并以为可以从这一经历中学到一些东西。
志愿者们还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饰演囚犯,他们可能会被剥夺公民权利,并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医学护理。
那些将饰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个周日等在家里。
在那一天,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他们被真的警察“逮捕”了,随后被带到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地下室的模拟监狱。
第一天,大家还相安无事,但“囚犯”第二天便发起了一场暴动,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看守。
津巴多要求看守们采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们照着做了。
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关禁闭。
最后局面完全失控,实验只持续了六日便被迫终止。
实验结论: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
“在实验开始的时候,两组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不到两个星期之后,他们之间已经变得没有共同之处了。
”尤其显著的是,囚犯们怀疑分组并不是随机的,他们认为看守的个子比他们高。
(其实两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样的。
)
津巴多试图用他的实验解释很多问题,包括飞行事故、人在面对恶行时的无动于衷、护士对病人的不当处置以及自杀式袭击者和恐怖分子的行为。
由于对自己角色的认识,护士会过度服从医生的安排,哪怕明知医生开出的剂量远远大于规定的剂量;有四分之一的飞行事故的起因都是由于副机长过于服从机长的错误判断。
津巴多虽然强调人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作恶,但他乐观地指出,按照他的“十步法”,人们同样能够顶住压力,英勇地违抗“路西法效应”。
先是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第一步就会让布什、布莱尔等人望而生畏),最后是拒绝为了所谓的人身安全而牺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够反对任何不公正的制度。
他举的道德英雄包括抵抗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反对越战的人。
有一个问题是,当津巴多说好人变成了坏人时,那些“坏人”并不认为自己成了坏人,他们要么认为受害者罪有应得,要么认为自己只是采用了恶的手段来实现其正当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为自己采取的手段辩护——虐囚的士兵是为了获取反恐所需的情报,恐怖分子是为了民族解放,在他们的同仁眼里他们也是道德英雄。
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善和恶之间的冲突,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
路西法效应-试验评论
路西法效应
社会科学工作者很少使用“善”、“恶”这样的词汇。
大多数人更喜欢使用“暴力”、“攻击性”这样的词,或使用价值中立的精神病理学术语,一套关于失调的话语系统。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不在此列。
这位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在美国心理学会第18届年会上对听众说:“心理学很少研究大问题。
我们有各种回答小问题的高招。
但我们从来不费心去研究大问题。
现在是该研究研究像恶的本质这样的大问题了。
”
他在演讲时出示了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的照片。
菲利普·津巴多说,当看到美军虐囚的照片时,他感到很震惊,但并不觉得很奇怪。
因为早在1971年他做过一个极富争议、探讨人性心理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PrisonExperiment,SPE)”,在实验过程中他目睹过非常类似的情形:好人也会犯下暴行。
这种人的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撒旦。
他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怎样变成恶魔的》(THELUCIFEREFFECT)一书中详尽地记述了那次实验的经过:在当地报纸上征集志愿者参与监狱生活的研究,为期两周,志愿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报酬(相当于今天的75美元)。
有70名应征者被招到斯坦福大学面试,接受一系列心理测试。
这70个人都是美国的大学生。
其中24名被认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选中。
从24人中间随机抽出一半,让他们饰演监狱的看守,余下的一半饰演囚犯。
志愿者们都说他们更愿意饰演囚犯,部分是因为他们无法想像自己毕业后会去做看守,但他们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并以为可以从这一经历中学到一些东西。
志愿者们还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饰演囚犯,他们可能会被剥夺公民权利,并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医学护理。
那些将饰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个周日等在家里。
在那一天,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他们被真的警察“逮捕”了,随后被带到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地下室的模拟监狱。
第一天,大家还相安无事,但“囚犯”第二天便发起了一场暴动,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看守。
津巴多要求看守们采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们照着做了。
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关禁闭。
最后局面完全失控,实验只持续了六日便被迫终止。
菲利普·津巴多希望从他的实验中得出一些普遍的结论: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
“在实验开始的时候,两组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不到两个星期之后,他们之间已经变得没有共同之处了。
”尤其
显著的是,囚犯们怀疑分组并不是随机的,他们认为看守的个子比他们高。
(其实两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样的。
)
津巴多试图用他的实验解释很多问题,包括飞行事故、人在面对恶行时的无动于衷、护士对病人的不当处置以及自杀式袭击者和恐怖分子的行为。
由于对自己角色的认识,护士会过度服从医生的安排,哪怕明知医生开出的剂量远远大于规定的剂量;有四分之一的飞行事故的起因都是由于副机长过于服从机长的错误判断。
津巴多虽然强调人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作恶,但他乐观地指出,按照他的“十步法”,人们同样能够顶住压力,英勇地违抗“路西法效应”。
先是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第一步就会让布什、布莱尔等人望而生畏),最后是拒绝为了所谓的人身安全而牺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够反对任何不公正的制度。
他举的道德英雄包括抵抗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反对越战的人。
有一个问题是,当津巴多说好人变成了坏人时,那些“坏人”并不认为自己成了坏人,他们要么认为受害者罪有应得,要么认为自己只是采用了恶的手段来实现其正当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为自己采取的手段辩护——虐囚的士兵是为了获取反恐所需的情报,恐怖分子是为了民族解放,在他们的同仁眼里他们也是道德英雄。
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善和恶之间的冲突,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