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临床实验室检查

合集下载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科目:健康评估题型:单选题章节:第七章常用实验室检查第一节常用血液检查难度系数 11.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数是A.3.5~4.0×1012/LB.4.0~4.5×1012/LC.4.5~5.0×1012/LD.4.0~5.5×1012/LE.3.5~5.0×1012/L2.健康成年女性红细胞数是A.3.5~5.0×1012/LB.4.0~4.5×1012/LC.4.5~5.0×1012/LD.4.0~5.5×1012/LE.3.5~4.0×1012/L3.血液中白细胞分属百分率最高的是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4.血液中白细胞分属百分率最低的是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5.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最显著的是A.新生儿B.高原生活C.剧烈的体力活动D.严重的心肺疾患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6.可导致红细胞相对增多的情况是A.高原生活B.严重的肺气肿C.新生儿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频繁腹泻7.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理性减少见于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妊娠中后期E.白血病8.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A.新生儿B.化脓性感染C.流行性感冒D.急性大出血E.严重组织损伤9.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寄生虫病B.支气管哮喘C.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湿疹10.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出现较粗大的分布不均匀的黑蓝色颗粒需考虑A.寄生虫病B.白血病C.严重化脓菌感染D.伤寒E.病毒性感染11.网织红细胞减少常见于A.溶血性贫血B.急性大出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12.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脾脏切除术后E.铅中毒13.血沉无明显增快的疾病是A.急性心肌梗塞B.恶性肿瘤晚期C.慢性肾炎D.心绞痛E.活动性肺结核14.血小板病理性增多常见于A.脾功能亢进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C.月经期第1天D.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15.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管壁结构及功能异常 C.血友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16.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A.阻塞性黄疸B.使用肝素治疗后C.血友病D.重症肝炎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7.血沉增块最明显是A.心绞痛B.轻度贫血C.女性月经期D.风湿病活动期E.良性肿瘤18.中性粒细胞增高最明显的是A.剧烈运动后B.病毒感染C.寄生虫病D.急性化脓菌感染E.伤寒19.诊断贫血及贫血程度的最重要指标是A.红细胞计数B.血红蛋白定量C.网织红细胞计数D.红细胞沉降率E.红细胞形态20.下列白细胞分类异常的是A.中性粒细胞0.5~0.7B.淋巴细胞0.2~0.4C.嗜酸性粒细胞0.05~0.15 D.嗜碱性粒细胞0~0.01E.单核细胞0.03~0.08 21.白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A.广泛的组织损伤B.剧烈运动C.急性中毒D.急性溶血E.急性感染22.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A.血红蛋白降低B.血压下降C.白细胞数升高D.血小板增高E.血小板减少23.血液中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指标的是A.红细胞数减少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增高D.白细胞数增加E.白细胞数减少24.不是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常见原因的是A.急性白血病B.尿毒症C.内分泌疾病危象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先天子痫或子痫25.不符合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是A.杆状核/分叶核=1:13B.杆状粒细胞>6%C.杆状核细胞增多伴白细胞总数增多D.杆状核>10%并伴晚幼粒出现E.杆状核>25%并伴早幼粒或原粒出现26.中毒性粒细胞不包括A.核变性B.中毒颗粒C.空泡形成D.泡沫型E.细胞大小不均27.胞质中可见较多棒状小体的疾病是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C.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D.重症感染E.巨幼细胞贫血28.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过敏性疾病C.皮肤病D.伤寒E.寄生虫病29.不属于单核细胞的功能的是A.诱导免疫反应B.吞噬病原体C.参与超敏反应D.抗肿瘤活性E.吞噬清除死亡细胞30.不属生理性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是A.新生儿B.妊娠及妇女经期C.老年人D.12岁以上的儿童E.高原区居民31.引起血沉加速的主要原因是A.清蛋白减少B.纤维蛋白原增加C.红细胞聚集D.血脂增高E.血中卵磷脂增多32.临床常用于观察风湿热及结核有无活动的参考指标是A.血压明显增多B.血小板减少C.转铁蛋白增多D.血沉增块E.血红蛋白降低33.不是血清钾降低的原因的是A.输入大量库存血液B.碱中毒C.心力衰竭D.肿瘤E.胰岛素治疗34.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A.血清铁增加B.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C.血清铁蛋白增加D.转铁蛋白增加E.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35.血糖增高的原因是A.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B.胰岛素过多C.重症肝炎D.缺乏肾上腺皮质激素E.长期营养不良36.代谢性碱中毒可能出现的表现是A.代谢性碱中毒时,HC03-增加,AB=SB<正常值B.BB增高时,提示有代谢性碱中毒C.BE为正值降低时,提示缓冲碱增加,为代谢性碱中毒D.TCO2降低E.CO2CP降低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难度系数 21.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计数为3.9×1012/L;白细胞总数为4.0×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3,单核细胞0.05;血小板计数为120×109/L。

临床医学概论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学习笔记(总结)

临床医学概论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学习笔记(总结)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考试要求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含COPD)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包括分型、分期)、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复习要点【二慢性支气管炎】一、概述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理特点是早期气道上皮细胞的纤毛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晚期,粘膜萎缩、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肺组织结构破坏、进而出现肺气肿。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如香烟、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

(二)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其他因素免疫、年龄和气候等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关。

三、病理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后期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纤毛变短、粘连、倒伏、脱失。

黏膜和黏膜下充血水肿,杯状细胞和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旺盛,大量黏液潴留。

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增生。

四、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起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反复急性发作是慢支的一大特点,咳痰喘为其主要症状,秋冬好发。

疾病逐渐加重咳痰喘症状更加明显,可整日存在,并伴气急。

(一)症状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发作而病情加重。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为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二)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

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闻及干、湿◇音,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三)x线检查早期无异常。

后期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片状阴影,以下肺明显。

(四)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

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一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第七篇 临床实验室检查

第七篇  临床实验室检查

引起溶血的原因有:
①采血用的注射器或试管潮湿; ②静脉穿刺血流不顺利; ③用酒精消毒未干时即采血; ④把血从注射器推出时用力过大,过快; ⑤用力摇荡试管,进行混匀。
错误案例
• 例一:张彩冰 女 3岁 ,临床诊断ALL(急性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000-12-7 覃医生送检血 生化,检验结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 25.7mmol/L,经与临床科室联系,证实为 输液时抽血。 • 例二:2000-11-2 某内科送来43床张霞血生 化,首先检查电解质:K-0.92 Na-153 Cl133。结果明显异常,立即与科室电话联系, 医生说病人正在透析,为透析时采血。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增多:严重吐泻、大面积烧伤、大 量出汗 (2)绝对增多: 1)继发性增多(非造血系统疾病):胎 儿、新生儿、高原居民、心肺疾病、某些 肿瘤或肾疾患 2) 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临床意义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婴儿、<15岁儿童、中晚期 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减少:各种原因的贫血 • 根据血红蛋白的减少程度,将贫血分为 轻度:<90g/L 中度:60~ 90g/L 重度:30~ 60g/L 极度: <30g/L
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
1.病人状况的个体差异 包括人种、民族、 性别、年龄、月经周期和妊娠、精神状态、 采血时间等生理因素,以及运动、体位、 进食或禁食、吸烟、饮酒和咖啡等生活因 素的影响。还可受到居住条件、居住地区 和海拔高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3.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 红细胞检查
• 白细胞检查 • 血小板计数 • 血细胞分析仪检查
一、红细胞检查

临床实验室检查技术

临床实验室检查技术

临床实验室检查技术在现代医学中,临床实验室检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和细胞的检测与分析,可以获取大量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信息,为医生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技术,并探讨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血液检查技术血液检查是最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之一,它可以提供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类型和程度的重要信息。

血液检查技术通常包括血常规、血型鉴定、炎症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其中,血常规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比例和形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尿液检查技术尿液检查是了解患者肾脏功能、糖代谢和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尿液检查技术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性与定量、尿培养和尿道镜检等。

通过尿常规可以检测尿液的颜色、浊度、比重、PH值等指标,进一步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可以发现患者的尿蛋白异常,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肾病。

三、影像学检查技术影像学检查技术是通过对患者身体内部的结构、组织和器官进行成像,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疾病。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X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波。

这些技术可以显示骨骼、内脏和软组织的形态、密度和功能,对于肿瘤、损伤和炎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物化学检查技术生物化学检查技术主要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化学分子和代谢产物,了解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常见的生物化学检查技术包括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尿液生化指标检测、腹水和胸水中化学分析等。

这些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新陈代谢、营养状况和内分泌功能,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五、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基因、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水平的变化,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层面的依据。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和细胞遗传学等。

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查

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查

分 类
采集方法
痰常规标本幻 能自理的患者; 灯片 10 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痰培养标本 步骤基本同上。不同的是 先用漱口液漱口,再用清 水漱口;无菌容器,无菌 操作。 24小时痰标本 从晨7时~次晨7时第一口 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在容 器中送检。
能自理的患者:
—晨起后用清水漱口 —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不可混入漱口液、唾液、鼻涕等
三、尿标本的采集
尿标本的分类


尿常规标本 尿培养标本 12h或24h尿标本
1、尿常规标本
查尿液的性状,有无管型和细胞,并作尿蛋白 和尿糖的定性检测 用物准备:一次性尿杯
自理的病人:清晨首次尿,1/3到1/2杯 留置导尿:集尿袋中放出尿液
2、尿培养标本
用于细菌培养和细菌敏感试验
用物:
中段尿留取法: 1、导尿术 2、按导尿术清洁外阴、尿道口→嘱患者排去前 段尿→用试管留取5-10ml中段尿液
3、12h或24h尿标本
尿生化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 7pm(am)排空膀胱→翌日7am 请病人先把尿液排到便盆或便壶内,再置于 3000-5000ml带盖的清洁容器内。 用物:容器(3000~5000ml) 防腐剂
常用防腐剂:
甲醛: —防腐和固定,用于作尿爱迪计数(12小时尿细 胞计数)等 —每30ml尿液加 40%甲醛液1滴 浓盐酸: —作用: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尿中激素 被氧化。常用于内分泌系统的检验,如17-酮 类固醇、17-羟类固醇 —24小时尿中加5-10ml
中性粒细胞减少
• 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等感染。 • 理化因素损伤:放射线损伤;苯、铅中毒;氯霉 素、磺胺类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物及免疫 抑制剂等。 •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 血、严重缺铁性贫血等。 •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等。 •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 节炎等。

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

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

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实验室检查是一项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们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一般过程和结果的分析。

一、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一般过程临床实验室检查通常由医生向患者收集相应的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些样本的采集和处理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室中,样本将经历一系列操作,如离心、稀释、反应等,这些步骤有助于提取和检测样本中的特定成分。

接下来,实验人员会使用各种仪器和试剂来测定样本中的指标,如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等。

最后,实验结果将被记录下来,并通过不同的方式通知医生和患者。

这些结果可以通过纸质报告单、电子邮件或在线平台发送给医生,以便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医生在接收实验室检查结果后,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可能的分析:1. 血液检查:- 血红蛋白浓度:用于评估贫血程度,正常范围为120-160 g/L。

如果结果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 白细胞计数: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正常范围为4-10×10^9 /L。

如果结果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

- 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凝血功能,正常范围为150-450×10^9 /L。

如果结果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出血或凝血问题。

2. 尿液检查:- 尿蛋白定性:用于筛查肾脏功能,正常结果为阴性。

如果结果为阳性,可能表示肾脏损伤或疾病。

- 尿液比重:用于评估肾脏浓缩功能,正常范围为1.005-1.030。

如果结果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肾脏功能不全。

3. 生化检查:- 血糖浓度: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

如果结果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

- 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用于评估肝脏功能,正常范围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参考值有所不同。

临床医学概论 实验室检查

临床医学概论 实验室检查
[参考范围]
RBC: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Hb: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临床意义]:
增多:a.相对性增多:如呕吐、烧伤、
大量出汗时致血液浓缩。 b.绝对增多: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症(各种心肺疾病所致红 细胞增加)、原发性红细
胞增多(真红) 减少:a.生理性减少如妊娠、老年等。
b.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贫 血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 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下限。 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则成年男性血红蛋 白<120 g/L,成年女性<110 g/L。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贫血分类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通过血涂片的形态观察来反映红细胞形态的
2.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
若AST升高较ALT显著,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
动期可能。
3.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
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 坏死程度,终末期肝硬化转氨酶活性正常 或降低。 5.胆汁淤积可轻度增高或正常 。 6.其他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时AST增高,与 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骨骼肌疾病、 肾梗塞等转氨酶轻度升高。
改变,对推断贫血的病因有一定的意义。
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参考范围]
WBC:成人(4-10)×109/L DC: Ne
Ly Mo Eo Ba
50-70% 20-40% 3-8% 0.5-5% 0-1%
[临床意义]
Ne(中性粒细胞):
a.增多:常看作是细菌感染的表现,另外在广泛组织损 伤坏死、急性溶血、失血等也可增多。 b.减少:常因药物原因引起,也可能是骨髓受损或脾肿 大引起。 Ly(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病毒感染。 Mo(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结核,单核细胞 白血病等 Eo(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 皮肤病等 Ba(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之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之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一)质控品
宜选择商品化质控品,尽量覆盖临床报告涉及的基础检测项目。 至少选择2个不同浓度水平,一般为正常和病理水平的质控血清。购买 的冻干质控血清到科室后必须有1年至1年半以上的有效期,按质控血清 的要求储存,使用时按要求加入稀释液或蒸馏水复溶,复溶后的质控血
清用1mlEp管分装保存,每天取出12支进行测定。的具体情况规定每个分析日的最少质控频率。
质控图
• 质控图是以质控品的检测结果作为Y轴,时间作
为X轴绘制的统计图表。


目前运用最广的质控图为Levey-Jennings图
关键在于质控界限 的确认以及质控规则的使用
质控界限
• 中心线—质控品靶值的累积

上、下控制界限 —预期的质控变异系数
质控规则
分装后的质控血清稳定时间在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30 天,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在复溶后前4h的变异应小于2%。
复溶后的质控品的瓶间变异应不变,但对一些不稳定的成分(如胆红素、
血糖和酶类等),瓶间变异的CV值不能超过未复溶质控品CV值的1.5倍。
1. 靶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6)红白细胞区分计数 (7)人工镜检标本的制备:使用离心制片法对体液标本进行制
备、染色能够保证最佳的细胞收集率以及形态学完整性。
(8)恶性肿瘤细胞的确认:当怀疑细胞学标本中存在肿瘤细胞, 应该在报告发放前由实验室有资质的人员(最好是由检验医师 或病理医师)进行确认。 (9)形态学人员的定期考核和评价 2.仪器法检测 室内质控:每检测日至少2个不同的配套质控物的检测
新批号质控品平行测定三天,每次测定至少间隔
2 小 时 , 共 测 定 10 次 , 得 到 10 次 RBC 计 数 结 果 ( 6.32 , 6.29,6.38 等),计算平均数为 6.31 , 作为 RBC 计数质控图中心线。 CV 采用 3 至 6 月的质 控累计变异系数3%,乘以质控均值,得到SD值, 即为质控图上下界限值。

临床医学中的实验室检查

临床医学中的实验室检查

临床医学中的实验室检查近年来,实验室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实验室检查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分析,可以提供丰富的生化和生理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实验室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验室检查的分类实验室检查按照所涉及的体液类型可分为血液检查、尿液检查、体液检查等。

血液检查是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

尿液检查可以通过分析尿液成分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一些代谢疾病的情况。

体液检查则包括脑脊液检查、胸腹水检查等,用于评估炎症、感染和肿瘤等疾病。

二、实验室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1. 早期发现疾病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较早期的疾病指标,帮助医生迅速发现疾病。

以肿瘤为例,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恶性肿瘤,并进行及时的治疗。

另外,实验室检查还能发现一些潜在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2. 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可以随着疾病的进展进行定期监测,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例如,在心血管疾病中,血脂、肌钙蛋白等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血管病变的进展情况,指导治疗策略的调整。

三、实验室检查的应用领域1. 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是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生化、免疫学、微生物学指标等信息,以辅助判断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

2. 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查还广泛应用于疾病筛查领域,通过对大规模人群进行特定指标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一些常见疾病的患者,如乙肝、艾滋病等。

筛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干预并进行进一步的诊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3. 临床监测实验室检查在治疗过程中的监测起到关键作用。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监测生化指标、药物浓度等参数,调整药物剂量,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

四、实验室检查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实验室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临床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

临床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

临床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实验室检查在医学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查患者的生理指标、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从而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现在,我将为您介绍一下临床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的内容。

一、生化检查生化检查是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的生物分子、代谢产物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营养状况和病理变化。

常见的生化检查项目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等。

这些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肝炎、尿毒症等疾病,并且可以对疾病的治疗和后续管理提供指导。

二、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主要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样本,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评估患者的贫血、感染、出血等病理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血液学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接受化疗等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通常是针对患者可能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检测,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常见的微生物学检查项目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这些项目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四、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免疫反应,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病等。

常见的免疫学检查项目包括免疫球蛋白检测、抗体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患者的基因、蛋白质或核酸进行检测,以了解患者的遗传性疾病、突变情况等。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检查项目包括基因检测、多态性位点分析、突变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遗传风险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临床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生化检查、血液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内容。

这些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指导。

医学实验室学研究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法

医学实验室学研究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法

医学实验室学研究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法医学实验室学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临床实验室检查是一项关键的医学服务,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

一、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实验室检查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或细胞的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从而诊断疾病和监测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几乎所有的疾病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直接反映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为医生提供一份客观的诊断依据。

2. 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不同疾病对应不同的实验室指标异常,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的效果,并根据检查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预防和筛查疾病:实验室检查在预防和筛查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乳腺癌筛查、胎儿畸形筛查等。

二、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常用方法临床实验室检查涉及到多个学科和多个实验室方法,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如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等。

2.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反映身体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常用的尿液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尿蛋白定量等。

3. 生化检验:生化检验主要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评估机体的生理功能,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的检测。

4.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评估疾病的预后。

5. 分子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是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DNA、RNA等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预后。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验室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七章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七章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

三、血中的氧
氧的运输
血标本中 ctO2=O2Hb + cdO2 O2Hb是O2可逆地结合在红细胞中血红素的Fe2+上 1摩尔血红蛋白结合1摩尔O2 。 一升血中含血红蛋白浓度为9.3mmol/L(150g/L)
所有血红蛋白都结合O2时,可携带9.3 mmol/L O2 。
三、血中的氧
血红蛋白
HbA(正常成人基因产物)能结合O2 病态血红蛋白没有能力与O2结合:
渗透压
血浆中主要渗透物质:Na+、Cl-、葡萄糖和尿素计算:
mOsm/kg(水)=1.86(Na+[mmol/L])+葡萄糖[mmol/L]+尿素 [mmol/L]+9
*: 9 代表血浆中其他渗透物质:K+、Ca2+和蛋白质等 参考值: 275~300mOsm/kg(水)
第二节 体液平衡紊乱
一、水平衡紊乱 二、钠平衡紊乱 三、钾平衡紊乱
一、钠、钾测定
标本要求
钾标本 血浆与血清钾有什么差别 溶血 冷藏 孵育
钠标本 脂血标本
一、钠、钾测定
钠、钾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火焰光度法(FES)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分光光度法 临床实验室常采用的是FES、ISE和分光光度法
一、钠、钾测定
火焰光度法
发射光谱法,被推荐为参考方法 样本用含有锂或铯的溶液稀释 被丙烷气雾化后燃烧 通过各滤光片,被光检测器接收 Li+ 或Cs+作为内标准与Na+、K+比较
一、血液气体特性
仪器校准
校准气体含有15% O2、5% CO2、其余是N2 。 摩尔分数(F)分别为0.15、0.05和0.80。 混合气体在37℃用水蒸汽饱和后(模拟病人血液 或肺泡气),送入仪器测定室(37℃)校准仪器计算 可得校准气体PO2=105 mmHg;PCO2 =35 mmHg 。

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

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

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临床实验室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围绕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展开,从流程、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和职责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流程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的流程通常包括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检验分析和结果报告等环节。

首先,标本采集是临床实验室检验的第一步,它要求医护人员准确无误地采集患者的生物标本,如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

采集后,标本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保存,以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标本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在实验室中,各种仪器设备会被使用来进行样本的分析和检验,以获取相关的数据和结果。

最后,实验室会对结果进行解读和整理,并向医生提供相应的报告,供其参考和诊断。

二、仪器设备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这些设备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仪器包括血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细菌培养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生物标本进行分析和检测,包括血液指标、肝肾功能、免疫学指标、微生物培养等。

同时,实验室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试剂和耗材,以保证检验的顺利进行。

三、质量控制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它关乎到患者的诊疗结果和医生的信任。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实验室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和统一。

其次,实验室会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和内部质量控制,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和对照,从而评估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此外,实验室还会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四、职责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的职责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处理和检验分析,以及结果的解读和报告。

在具体工作中,实验室人员需要准确分析样本中的各项指标,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评估。

同时,实验室人员还要协调和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及时解答医生的疑问和需求。

第七章实验室检查

第七章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 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 常见于各种贫血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增多与减少的意义同Hb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月至2岁婴儿: 11-12×109/L
血液检查小结:
一、血液标本采集
血血采液液集标标法本本的
? 皮(肤毛全采细血血血法管采血)
静脉血 血采浆 清血法要—谁—抗需凝
动脉采血法
血液检查小结:
二、血液的一般检查(血常规)
血RT
RBC 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HB WBC
很重要
DC
血液检查小结:
三、你知道什么是核左移?什么是核右移 吗?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 中毒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 紫黑色,见于化脓菌引起的感染
• 空泡: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 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 Dohle体: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 直径为1-2μm,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见于严重 感染
增多:见于脱水等血液浓缩
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用于临床 决定是否补液及计算补液量。
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贫
血。改变程度与红细胞计数不 一定平行。
(二)红细胞平均指数
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细 胞比容测定结果,可以算出红细胞的三种 平均指数: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 的采集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临床实验室检查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无网织红细胞增多A.溶血性贫血B.出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感染性贫血2.下列哪一项属于核右移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B.中性粒细胞五叶核>5%C.外周血杆状核细胞增多D.外周血三叶核细胞增多E.出现早、中、晚幼粒细胞3.不属于血常规检查的项目是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测定D.血小板计数E.白细胞分类计数4.下列哪一项属于相对性红细胞增多A.高原生活B.剧烈体力劳动C.大汗淋漓D.新生儿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贫血伴轻度黄疸最可能是A.脾亢B.溶血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生理性贫血6.白细胞减少常见于A.病毒感染B.化脓菌感染C.烧伤D.大出血E.慢性白血病7.哪项血象改变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A.白细胞异常增多B.红细胞减少C.血红蛋白减少D.血小板减少E.大量原始和幼稚型白细胞8.生理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见于A.剧烈活动后B.妊娠中、晚期C.新生儿D.早期高原生活E.哺乳期9.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A.肺炎球菌性肺炎B.脾亢C.伤寒D.再生障碍性贫血E.流行性感冒10.血小板增加可见于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播散性血管内凝血E.脾功能亢进1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肺炎球菌性肺炎B.心绞痛C.急性心梗D.急性溶血E.伤寒1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A.肺结核B.支气管哮喘C.肺癌D.上呼吸道病毒感染E.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1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荨麻疹B.伤寒C.寄生虫病D.缺铁性贫血E.急性大出血14.下列哪种情况血沉不增快A.肺结核进展期B.风湿活动C.恶性肿瘤D.心绞痛发作E.心梗15.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A.溶血性贫血B.脾切除术后C.正常新生儿D.再生障碍性贫血E.失血性贫血16.血小板增多见于A.急性白血病B.脾亢C.DIC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急性大出血17.绝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A.剧烈呕吐B.严重腹泻C.口服利尿剂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8.中性粒细胞胞浆中见粗大的分布不均的蓝黑色颗粒,需考虑A.阿米巴痢疾B.疟疾C.严重化脓性感染D.白血病E.晚期活动性结核病19.血沉无明显增快的疾病是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急性心梗C.慢性肾炎D.肝硬化E.各种贫血20.白细胞总数增多不见于哪种病A.大面积烧伤B.化脓性感染C.急性白血病D.伤寒副伤寒E.大叶性肺炎21.经纠正贫血治疗后复查网织红细胞无增多可能是A.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22.下述漏出液检查哪项不符合A.淡黄色透明B.一般不易凝固C.比重1.020D.蛋白定性阴性E.细胞数<0.1×109/L23.中性粒细胞核右移见于A.各种严重感染B.造血物质严重缺乏C.急性中毒D.急性溶血E.严重组织损伤24.下列哪项可引起血沉减慢A.结核B.风湿热C.血液浓缩D.高球蛋白血症E.恶性肿瘤25.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恶性贫血C.造血物质缺乏D.严重感染E.提示血细胞衰老26.寄生虫或过敏性疾病血常规检查哪项升高A.白细胞总数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27.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8.关于尿量的增减(一般情况下)哪一项是错的A.出汗多排尿少B.饮水多排尿多C.气温升高尿量减少D.食物中的蛋白质增加排尿减少E.剧烈运动尿量减少29.下列哪种情况血沉检查不升高A.风湿病B.良性肿瘤C.肾炎D.妊娠E.心肌梗塞30.尿中出现多量管型说明病变位于A.肾实质B.肾盂C.输尿管D.膀胱E.尿道31.血红蛋白尿的颜色是A.黄色B.淡黄色C.淡红色D.乳白色E.酱油色32.斑氏尿糖定性试验呈黄绿色,应判定为A.+B.++C.+++D.++++E.±33.尿糖定性强阳性最常见的病因是A.情绪激动B.慢性肾功能不全C.妊娠中、晚期D.慢性肝炎E.糖尿病34.正常人尿中偶可见到A.透明管型B.上皮细胞管型C.红细胞管型D.白细胞管型E.颗粒管型35.尿中出现蜡样管型常见于A.急性肾小管损害B.急性肾盂肾炎C.急性肾炎D.慢性肾炎早期E.慢性肾炎晚期36.正常女性尿中红细胞每高倍视野不超过A.2个B.3个C.4个D.5个E.10个37.作尿培养和菌落计数时,正确的标本采集是A.收集标本前用消毒剂充分清洗外阴部B.留取在膀胱内停留有6~8小时的尿液C.留取初始尿液置于清洁容器内D.应取患者停用抗菌药物后第3天尿液E.若尿标本不能立即检查应加防腐剂38.有关尿比重的错误概念是A.尿比重受出入水量影响B.正常成人普通饮食时尿比重为1.010~1.025C.糖尿病尿比重增高D.休克时尿比重降低E.急性肾炎尿比重高39.关于尿蛋白定性试验的错误概念是A.正常人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B.剧烈活动后可引起生理性蛋白尿C.发热时可出现微量蛋白尿D.尿内持续出现蛋白为病理性蛋白尿E.多发性骨髓瘤的蛋白尿加热至100℃可溶解40.血红蛋白尿见于A.急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肾盂肾炎C.肾结石D.急性溶血E.肾结核41.斑氏尿糖定性反应为蓝色,提示尿内含糖量为A.微量B.少量C.中等量D.大量E.以上都不是42.患者尿量为4000ml/天,比重为1.032应考虑A.尿崩症B.糖尿病C.大量饮水后D.应用利尿剂后E.肾功能减退早期43.收集尿标本时哪项是错误的A.了解各项检查的目的B.清洁容器,留取中段尿C.女性患者应先冲洗外阴再留标本以避免污染D.月经期,要冲洗干净也可尿常规检查E.留取24小时尿标本应加防腐剂44.急性肾炎的尿液特点为A.尿量多,比重低B.尿量少,比重高C.尿量多,比重高D.尿量少,比重低E.尿量少,比重正常45.蛋白尿最常见于A.肾炎B.肾盂肾炎C.肾结石D.肾结核E.心力衰竭46.关于尿液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成人昼夜尿量1~1.6LB.>2500ml/24h为多尿C.<400ml/24h为少尿D.<100ml/24h为无尿E.日夜尿之比1:3~447.关于管型下列哪项是错的A.蜡样管型表示肾脏病变长期且严重B.白细胞管型提示肾脏有感染C.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内有出血D.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球内凝固而形成E.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48.病理性少尿见于A.尿崩症B.糖尿病C.休克D.慢性肾炎E.肾盂肾炎49.诊断肾脏实质性病变下列哪项是必须具备的A.蛋白尿和管型尿B.尿量异常和血尿C.糖尿及酮尿D.水肿和高血压E.贫血和肾功能不全50.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肾结石-血尿B.急性溶血-血红蛋白尿C.急性肝炎-黄疸尿D.淋巴管阻塞-脓尿E.泌尿系化脓性感染-乳白色混浊尿51.尿毒症患者下列表现中最具特征性的是A.厌食与呕吐B.呼气有尿臭味C.呼吸深而大D.嗜睡E.贫血52.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最敏感的测定方法是A.血肌酐B.血尿素氮C.血二氧化碳结合力D.内生肌酐清除率E.酚红排泄率53.酚红排泄试验是测定哪部分肾单位的功能A.肾小球滤过率B.近曲小管排泌功能C.远曲小管排泌功能D.集合管排泌功能E.肾血流量54.粪便镜检见到大量脓细胞和巨噬细胞见于A.直肠息肉B.血吸虫病C.急性细菌性痢疾D.消化不良E.结肠癌55.出现黑便提示一次出血量至少A.5ml以上B.50ml以上C.100ml以上D.150ml以上E.200ml以上56.下列哪项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减少A.肠鸣音亢进B.血压不稳定C.血细胞比积下降D.大便OB试验转阴性E.呕出的血液转暗红色57.细菌性痢疾的大便特点是A.柏油样便B.脓血粘液便C.果酱样便D.水样便E.血便58.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可呈A.脓血便B.果酱样C.米泔样D.柏油样E.白陶土色59.霍乱病人大便检查可呈A.稀水便B.米汤样C.脓血便D.柏油样便E.果酱样60.果酱样大便应首先考虑为A.上消化道出血B.阿米巴痢疾C.下消化道出血D.肠道梗阻E.肠结核61.下消化道出血粪便颜色为A.红色B.深黄色C.灰白色D.黑色E.黄褐色62.诊断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A.粪便次多量少B.脓血粘液便C.镜检有大量脓细胞D.镜下发现巨噬细胞E.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63.作OB试验患者前3天的饮食中哪项不必禁忌A.肉类B.蛋类C.肝脏类D.动物血E.绿色蔬菜64.肝功能检查时采血标本使用的容器是A.清洁干燥试管B.肝素抗凝管C.石蜡油试管D.1.34%草酸钠试管E.3.8%枸椽酸钠试管65.尿二胆检查: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阳性,可能为A.肝细胞性黄疸B.溶血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D.传染性肝炎E.正常范围66.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增多,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尿二胆阳性,最可能是A.正常肝功B.溶血性黄疸C.肝细胞性黄疸D.阻塞性黄疸E.小儿生理性黄疸67.血清酶检查以下哪项是错的A.诊断肝细胞受损的酶,以ALT为代表B.诊断胆管有无阻塞的酶,以AKP为代表C.诊断肝癌的酶,以r--GT为代表D.诊断肝纤维化的酶以MAO为代表E.诊断心梗的酶,以ALT为代表68.白蛋白明显减少是下列哪种病的特征A.肾炎B.风湿热C.肝硬化D.急性肝炎E.红斑狼疮69.下列哪种酶增高对急性心梗诊断最有意义A.AKPB.r--GTC.ALTD.ASTE.MAO70.慢性肝炎时,可出现A.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减少B.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增高C.血清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升高D.血清白蛋白升高而球蛋白减少E.A/G比值正常71.尿蛋白定性试验呈絮状混浊应记录为A.±B.+C.++D.+++E.++++72.提示肾脏有长期严重病变的尿检结果是A.透明管型B.红细胞管型C.白细胞管型D.颗粒管型E.蜡样管型73.溶血反应的典型症状是A.头胀.四肢麻木B.腰背部剧痛.血压下降C.黄疸.血红蛋白尿D.少尿或无尿E.寒战高热74.若ALT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超过半年提示病情A.病变好转B.转为重症肝炎C.转为慢性肝炎D.病变愈合E.转为肝癌75.患者男性,30岁。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2天,大便量少伴脓血。

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见到巨噬细胞。

患者可能为A.急性肠炎B.急性细菌性痢疾C.食物中毒D.急性阿米巴痢疾E.直肠癌76.患者男性,48岁。

8年前曾患肝炎。

本次因突然大量呕血入院。

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u/L,白蛋白25g/L,球蛋白35g/L。

患者可能是A.消化性溃疡出血B.黄疸型肝炎复发C.重症肝炎D.肝炎恢复期E.肝硬化77.患者男性,30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