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查解读(全科规范化培训)

合集下载

规培培训检验【91页】

规培培训检验【91页】
(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 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5
红细胞减少见于:
(1)缺乏造血原料、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4) 急性或慢性失血。
肾小球性蛋白尿 : 肾小管性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
35
管型是指在肾小管内由蛋白质、细胞或细胞碎 片凝固而形成的圆柱体。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 如下: (1)透明管型:正常尿液中, (2)细胞管型: ①红细胞管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 小管坏死、肾移植排异反应等。 ②白细胞管型: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的重 要证据。
14
小细胞性贫血: 均一性:RDW正常,见于轻型地中海型贫血,
慢性病贫血。 非均一性:RDW>14.5%,见于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H病,α、β地中海贫血,红细胞碎片 过多。
15
正细胞性贫血: 均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慢
性肝病、无贫血症状的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 形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病贫血。
10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每个 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量。
Hb(g/L) MCH (pg) =
RBC count(×1012/L)
参考值:26-32 pg
11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 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Hb (g/L) MCHC (g/L) =
Hct (L/L)
,M2b 原粒30%-89%、可见Auer小体
52
4、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30%可见Auer小体

常见病实验室检查

常见病实验室检查

常见病辅助检查一、呼吸系统:Lab辅检:1、普通感冒:⑴血常规: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性感染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⑵病原学检查: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德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⑵X线胸片:多表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3、肺炎:大叶性肺炎:X线显示节段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小叶性肺炎:X线显示沿肺纹理分布融合性斑点状阴影间质性肺炎:X线显示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不规则条索状密度增高阴影。

⑴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⑵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PCR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

⑶胸部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实变期: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征;消散期:炎症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3~4周后才完全消散。

4、肺脓肿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在90%以上,慢性病人可稍增高或正常。

⑵胸片: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可检圆形透亮区及液平面。

痰培养加药敏试验,需要做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治疗和发现病因,还可行肺泡灌洗术,协助局部引流。

5、肺结核⑴胸片:可确定病灶部位、范围、性质,是否典型浸润型病灶,纤维钙化病灶及空洞等。

⑵血常规:可有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血沉加快。

肝功能是否正常。

⑶痰涂片、痰培养、痰聚合酶联免疫反应(PCR-TB-DNA)。

痰找抗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⑷胸部CT:可发现微小或隐匿病变。

⑸支气管或肺泡灌洗液:检出抗酸分枝杆菌。

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ppt课件

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ppt课件
13
三:粪便常规检查

正常值 颜色:棕黄 性状:软,柱状。 镜检:红细胞:无.白细胞:偶见。巨噬细胞:无。脂肪球:偶见. 夏科-雷登结晶:无. 寄生虫卵:无. 肠粘膜上皮细胞:无. 肿瘤细胞:无. 食物残渣和肌肉纤维:偶见. 结缔组织:偶见. 淀粉颗粒:可见
14


临床意义
颜色: 红色:下消化道出血。 黑色:上消化道出血,食入炭末,动物血等。 灰白色:阻塞性黄疸。 酱色:急性阿米巴痢疾。 绿色:乳儿消化不良。
性状: 脓血便: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结肠肿瘤,慢性血吸 虫病,大肠杆菌性肠炎等。 粘液状: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憩 室炎,结肠癌等。 鲜血便:肛门或直肠出血。 米汤样:霍乱。 水样:食物中毒,婴幼儿腹泻,急性肠炎,急性肠道传 染病。 羊粪样:痉挛性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凝乳样:婴儿消化不良。 柏油样:上消化道出血。 15 白陶土样:完全性胆道阻塞,钡餐检查后。
1.2
17
生化检检验报告单






项目名称 单位 r-谷胺酰转酞酶 U/L 乳酸脱氢酶 U/L 磷酸肌酸激酶 U/L 磷酸肌酸同工酶 U/L a-羟丁酸脱氢酶 U/L 尿素氮 mmol/L 肌酐 umol/L 尿酸 umol/L 血糖 mmol/L 总胆固醇(CHOL) mmol/L 甘油三酯(T.G) mmol/L 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C) mmol/L 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 mmol/L 载脂蛋白AI(APO-AI) g/L 载脂蛋白B(APO-B) g/L
8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Hb):
增加:失水,腹泻,大 面积烧伤,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增多症等。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呈相对性Hb增高。 减少:贫血,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红细胞计数(RBC): 增多:原发性或继发 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浓缩,先天性心脏病, 肺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等。 减少:各种原因所致贫血,白血病,勾虫 病,急慢性失血等。 9

临床医学中的实验室技术培训与操作指南

临床医学中的实验室技术培训与操作指南
临床医学中的实验室技术培 训与操作指南
汇报人:
2023-12-27
• 实验室技术基础 • 实验室技术培训 • 实验室操作指南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 实验室技术应用案例
01
实验室技术基础
实验室技术的重要性
01
02
03
准确诊断
实验室技术是临床诊断的 重要依据,通过实验室检 测可以确诊许多疾病。
先进行理论学习,再进行实践操作,最后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评估与反馈
培训评估
通过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 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培训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和学员反馈,对培训内 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培训 质量。
03
实验室操作指南
实验前准备
实验器材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充足的实 验器材,如试管、烧杯、滴管 、移液管等,确保其清洁、完
药物研发案例
1 2
靶点筛选
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筛选潜在 的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基础。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通过药理学实验、动物模型等技术,研究药物的 作用机制和药效,为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3
药物安全性评价
利用毒理学实验、药代动力学等技术,对新药进 行安全性评价,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THANKS
感谢观看
好。
实验试剂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量的实 验试剂,确保试剂质量合格、 浓度准确。
实验样品准备
确保实验样品的代表性、真实 性,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预处 理。
实验环境准备
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安全, 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流程
01
02
03
04

检验科常见常规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常规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常规检测方法与解读在医学领域,检验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领域,它通过各种常规检测方法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等。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中常见的常规检测方法以及这些检测结果的解读。

一、血液检测方法与解读1. 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是评估人体整体健康状况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来评估人体的造血功能、免疫功能等。

例如,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可能表示贫血,而白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表示炎症或感染。

2. 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用于评估人体的止血能力。

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的检测。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问题,因此对于手术患者或患有凝血相关疾病的患者来说,凝血功能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尿液检测方法与解读1. 尿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是评估人体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健康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检测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蛋白质含量、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来判断尿液的健康状况。

例如,尿液中蛋白质的增加可能表示肾脏损伤,白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表示泌尿系统感染。

2. 尿常规沉渣镜检尿常规沉渣镜检是进一步评估尿液健康状况的方法,通过观察尿液沉渣中的细胞、结晶、菌群等情况来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

例如,尿液中出现红细胞管型可能表示肾小球疾病,结晶的出现可能表示结石形成。

三、影像学检测方法与解读1.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测方法,通过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X射线照射,得到相应的影像来评估器官结构和异常情况。

例如,通过胸部X射线检查可以评估肺部情况,检测是否存在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检测的方法,它可以评估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例如,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肝脏、胆囊、肾脏等器官的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结石等疾病。

四、心电图检测方法与解读心电图检测是评估心脏功能和心律的一种常见方法。

掌握实验室常见检验项目的解读

掌握实验室常见检验项目的解读

掌握实验室常见检验项目的解读一、实验室常见检验项目概述实验室检验项目是医学检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体液、组织、细胞等样本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获取与健康状态相关的信息。

在临床诊疗中,医生往往需要依靠实验室检验结果来辅助判断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

因此,掌握实验室常见检验项目的解读对于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和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常规血常规是指通过对血液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测试来评估人体造血系统功能和一些特定疾病状态的一种常见实验室检查方法。

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 白细胞计数(WBC): 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和感染情况。

正常范围为4-10×10^9/L,高值可能表明感染或应激状态,而低值则可能反映骨髓抑制等疾病。

- 红细胞计数(RBC): 反映机体贫血和输血的指标。

正常范围为4-5.5×10^12/L,高值可能表明红细胞增多症,低值则可能表示贫血。

- 血红蛋白浓度(Hb): 反映机体贫血情况。

正常范围为120-160 g/L,高值可能表明血液黏稠度增加,低值则可能表示贫血。

- 血小板计数(PLT): 反映机体凝血功能。

正常范围为125-350×10^9/L,高值或低值可能分别表明出血倾向或凝血异常。

三、肝功能检查肝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肝功能的好坏对于人体正常代谢和排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胆红素(BIL)等指标。

- 总蛋白(TP): 评估肝脏合成和代谢能力及营养状态。

正常范围为60-80 g/L,高值可能表明脱水、炎症性疾病等因素,低值可能表示肝脏合成能力受损。

- 谷丙转氨酶(ALT):是评估肝脏细胞损伤的最敏感指标之一。

正常范围为0-50 U/L,高值可能表明肝细胞受损,如肝炎、脂肪肝等。

- 胆红素(BIL): 用于评价肝胆排泄功能。

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

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

临床意义
尿酸碱度(pH):增高:呼吸性碱中毒,某些代谢性碱中毒,
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等碱 性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 谢性酸中毒,低钾性碱中毒,应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等。 透明度:新鲜尿浑浊可见于:尿酸盐沉淀(浓缩的酸性尿冷却 后,有淡红色尿酸盐结晶析出,加热加碱后转为透明),磷 酸盐和碳酸盐沉淀(呈淡灰色,加酸可溶解),脓尿,菌尿 等。 颜色:红色:血尿。 浓茶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 深黄色: 胆红素尿。 白色乳样:乳糜尿,脓尿。 尿糖:增高: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亢等,内服、注射大量 葡萄糖,精神激动。
临床意义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增多: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泌尿系结核(肾结核、膀胱结核),泌尿系肿 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结 石、结核及肿瘤,肾小管肾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 病等。 管型增多:红细胞管型:肾脏病变急性期。 白细胞管型 (脓细胞管型):化脓性感染(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等)。上皮细胞管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子痫,重金 属中毒,化学物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颗粒管型: 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后期,药物中毒,类脂性肾病,急性肾 衰(肾衰管型)等。 蛋白:阳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隐匿型 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中 毒性肾病,妊娠,妊娠毒血症,SLE,多发性骨髓瘤。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肾移植后,剧烈活动,高热, 寒战等。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Hb):
增加:失水,腹泻,大 面积烧伤,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增多症等。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呈相对性Hb增高。 减少:贫血,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红细胞计数(RBC): 增多:原发性或继发 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浓缩,先天性心脏病, 肺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等。 减少:各种原因所致贫血,白血病,勾虫 病,急慢性失血等。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

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生规培一、培训背景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责任,需要具备全面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升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规范化的培训成为必要的举措。

本文档旨在规范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的培训内容和标准,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基本认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对各种疾病的基本认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临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体格检查技巧、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常见病例的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体格检查技巧、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常见病例的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

3.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全科医生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配合和沟通,因此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全科医生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配合和沟通,因此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4. 医疗管理与健康教育培训:全科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参与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策略等。

医疗管理与健康教育培训:全科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参与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策略等。

三、培训标准1. 培训时间: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期限为一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培期限为一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临床实验室检查—各类常规检查(健康评估课件)

临床实验室检查—各类常规检查(健康评估课件)
2.血糖正常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 3.暂时性糖尿 ①摄入性糖尿:大量食糖或输注葡萄糖;
②应激性糖尿:系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大量 分泌所致,见于情绪激动、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4.非葡萄糖性糖尿:哺乳期妇女的乳糖尿、肝功能不全的 果糖尿和(或)半乳糖尿,以及大量进食水果后的果糖 尿、戊糖尿等
比重高见于糖尿病。 2、尿比重减低 见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及多尿期、
慢性肾衰竭、尿崩症等。
❖ 尿液酸碱度是反映肾脏调节机体内环境体液酸碱平衡能 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简称为尿液酸度。
❖ 参考值 晨尿多偏弱酸性pH5.5~6.5; 随机尿pH4.5~8.0。
❖ 临床意义: 1. 生理性变化:尿液pH易受摄入食物影响,其它生理活
维持较恒定的弱酸性 ❖ 也可加入防腐剂进行防腐,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甲醛:每升尿中加入5ml,用于尿管型、细胞防腐 ②甲苯:每升尿中加入5ml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定量检查 ③盐酸:用于尿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酮皮质类固醇、
儿茶酚胺等测定,按盐酸10ml/24h尿加入
❖参考值 成人:1000~2000ml/24h ❖临床意义: 尿量增多:每日尿量超出2500 ml ①生理性多尿:大量饮水、输液等 ②病理性多尿:尿崩症、糖尿病等
(一)尿液酸碱度测定 (二)尿液蛋白质检查 (三)尿糖检查 (四)尿酮体检查 (五)尿淀粉酶测定 (六)胆红素与尿胆原测定
1.晨尿 ❖ 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 ❖ 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
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也便于对比 ❖ 适用于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统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早期妊
,尿淀粉酶也轻度升高
❖ 用新鲜晨尿检查,不使用防腐剂,需避光冷藏。正常人尿 中有少量尿胆原及极微量的尿胆红素排出。尿胆红素和尿 胆原二者称尿二胆

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查解读(全科规范化培训)

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查解读(全科规范化培训)

6. 镜检肾小管上皮细胞、小圆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段和阴道粘膜表 层,尿道炎时大量出现;
移行上皮细胞:来自膀胱上皮表层,膀胱炎 时成片脱落;
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急性肾盂肾炎、 肾小球肾炎时多见,成堆出 现时提示肾小管坏死。
7. 镜检管型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 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 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 液排出,称为管型。
尿常规及参考值
1. 尿色
2. 尿比重
增高:见于血容量不足(如脱水、高热、休 克、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等;
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 肾功能不全、肾小管间质疾病。
3. 尿蛋白
【参考值】 定性试验 阴性 定量试验 <150mg/d 大量蛋白尿 >50mg/kg.d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
药物过敏、荨麻疹;寄生虫病;血液 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增多:红细胞增多症,见于长期缺氧、慢 性心肺疾患(肺心病、先天性心脏 病等)、伴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的肿瘤(如肾癌等);相对增多见 于严重呕吐、腹泻等。
Hb (g/L)
RBC (1012/L)
新生儿 小儿/成人
小儿
120 ~145 90 ~
3~ 4
90~120 60~90
2~3
60~90
30~60
1~2
<60
<30
<1
贫血形态分类
MCV(fl) MCHC(%) 常见病
正常值
80~100 32~38
大细胞性 正细胞性

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查解读共108页文档

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查解读共108页文档
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查解读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

一、培养目标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培养方式具体科室时间分配(月)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合计27个月)内科12神经内科2儿科2外科2妇产科1急诊医学科 3.5皮肤科0.5眼科0.5耳鼻咽喉科0.5传染科0.5精神科1康复医学科0.5中医科0.5选修科室0.5基层实践培训基层实践基地6(合计6个月)注:各培养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定轮转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1 贫血的分类和鉴别

定义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RBC或Hb低于正常

标准 (g/L)
(WHO) 6m~6y <110 成年男性<130 孕妇<120 6~14y <120 成年女性<120
海拔
1000m
Hb 4%

分度
( 60、90、120)
( 30、60、90)
Hb (g/L)
新生儿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 120 ~145 90~120 60~90 <60 小儿/成人 90 ~ 60~90 30~60 <30
4、白细胞
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妊娠、分娩、经 期、剧烈运动、体力劳动、饭后等; 病理性增多见于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 起的急性感染和炎症、类白血病反应、 酸中毒、严重烧伤、手术后、恶性肿 瘤、白血病等。 减少: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接 触射线或化学药物、肝硬化、系统性 红斑狼疮等。
5、中性粒细胞(N)
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Interpretation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中山医院全科 陈倩
教学目标






掌握血、尿、粪常规及体液常规快速检验的正常值和异 常值判定。 掌握葡萄糖及其代谢的检验、血脂检验、肾功能检验、 肝功能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电介质和无机离子 以及酸碱平衡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和临 床应用评价。 掌握贫血的分类和鉴别。 掌握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原则,掌握输血指征和血制品 的使用。 掌握血粘度检测意义。 了解白血病MICM分型。 掌握细菌感染检验和熟悉细菌耐药性检测,熟悉抗菌药 物概况。 了解检验诊断学的概念、分类、现状与展望。

一、血液常规检查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红细胞计数 (4.0~5.5)×1012/L (3.5~5.0)×1012/L (6.0~7.0)×1012/L
白细胞计数 (4~10)×109/L
血红蛋白 120~160g/L 110~150g/L 170~200g/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N) 杆状核 分叶核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百分数 0~5 50~70 0.5~5 0~1 20~40 3~8
6、嗜酸性粒细胞(E)
增多: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寄 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皮肤病,如湿疹、剥脱 性皮炎、银屑病;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 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某些恶性肿瘤 (如肺癌)及传染病(如猩红热)。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 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贫血病因分类

生成不足 造血物质缺乏或造血激素不足 Fe、叶酸、VtB12、 EPO 造血功能障碍 Fanconi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它原因 感染、炎症、铅中毒、癌性贫血

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先天性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酶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Hb异常: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外:后天性

免疫因素: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 非免疫因素: 感染、理化因素、DIC、脾亢

丢失过多(失血性)

急性、慢性 出凝血性疾病(ITP、血友病、严重肝病) 非出凝血性疾病(外伤、肿瘤、结核、支扩、 消化性溃疡、寄生虫、痔、妇科疾病
贫血形态分类
MCV(fl) 正常值 80~100 MCHC(%) 常见病 32~38
E. 中度IDA期
F. 重度IDA期
B.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A. 巨幼细胞贫血血象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 β地中海贫血
C.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D. 口形细胞增多症
大致原因
营养性
喂养史、生化 治疗反应
造血性
溶血性
失血性
骨髓涂片
脆性、酶学 Hb分析
部位、凝血
确定诊断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白血病 地中海贫血 G-6-PD 失血性贫血
常见贫血症状鉴别

营养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贫血+喂养史+生化检查+治疗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地中海贫血
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

再生不良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系+网织红细胞降低+无肝脾肿大
附2 白血病MICM分型
7、嗜碱性粒细胞(B)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入物超 敏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 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糖尿病、传染病(如水痘、流感、 天花、结核)、恶性肿瘤、铅及铋中毒。 减少:无临床意义。
8、淋巴细胞(L)
增多:儿童期可有生理性淋巴细胞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肿 瘤性疾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的 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比例常见相 对增多。 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接 触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异形淋巴细胞:见于病毒感染(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 出血热)、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原虫感染、药物过敏、免疫性 疾病。
① 增多:饱餐、激动、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可 有一过性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尤其是 化脓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严重的组 织损伤或坏死、急性失血或溶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 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② 减少:见于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或 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异常增 生综合征、严重贫血等)、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巨噬细胞细 胞系统功能亢进(如脾机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 红斑狼疮)等。 ③ 核象变化:外周血中杆状核或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如晚幼粒、中 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5%,称为核左移,见于急性感 染、中毒、溶血、失血等情况,严重核左移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 类白血病反应。如外周血中分叶核细胞分叶过多,百分率>3%, 称为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减退。 ④ 形态异常:在严重传染性疾病(如猩红热)、各种化脓性感染、败 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 可发生中毒性和退行性改变。主要包括细胞大小不均,胞浆内出 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黑色中毒颗粒或空泡,胞核固 缩、溶解及碎裂。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见于婴幼儿、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各种贫血、各种原 因引起的失血、白血病等。
3、红细胞形态改变
双凹圆盘形,大小较一致,直径6~9μm,中心淡染区约占1/3
① 大小异常:小细胞低色素 直径<6μm、淡染区扩大 巨幼细胞 直径>15μm、淡染区消失 ② 形态异常:球形细胞 直径<6μm、淡染区消失 椭圆形细胞 正常血涂片中1%,明显增多>25% 靶形红细胞 红细胞边缘部和中心染成红色呈靶状 镰状红细胞 形如镰刀状 红细胞形态不整 泪滴状、梨形、盔形、 三角形、新月形或碎片 ③ 染色异常:低色素性 染色过浅、淡染区扩大 高色素性 着色深、淡染区消失 嗜多色性 灰蓝或紫灰色、体积较大 ④ 结构异常:嗜碱性点彩 出现嗜碱性黑蓝色大小不一颗粒 染色质小体 圆形紫红色小体、为核残余物 卡-波环 紫红色线圈状结构 有核红细胞 指未成熟、尚未脱核的红细胞
9、单核细胞(M)
增多:婴幼儿及儿童可有单核细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 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结核、黑热病)、血液病(单核细 胞白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减少:无临床意义。
10、血小板(PLT)检测
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 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药物抑制;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 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淋巴瘤、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③血小板分布异 常:脾肿大、血液稀释。 血小板增多:①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肿瘤、外伤及手术、剧 烈运动;②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 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1、网织红细胞检测
——首先应考虑何诊断?你会为患者安排哪些检查?
检查结果提示

血常规:RBC 0.82×1012/L Hb 29g/L 平均红细胞体 积113.4(82.6~99.1)fL 平均血红蛋白量 35.4 (26.9~33.3)pg PLT 105×109/L WBC 5.80×109/L N 8.0% L 18.0% 原幼 56.0% 网织红细胞:1.70%(0.5~1.5)
大细胞性
正细胞性
>100
80~100
32~35
32~38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 肾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
<80
32~38
<32
小细胞低色素 <80
贫血共同临床特征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易疲惫、毛发干枯、营养低下、发育迟缓 造血器官反应 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非造血系统症状 呼吸循环系统: HR↑ RR↑ 心脏扩大 充血性心衰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神经系统: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激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