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一年级战斗英雄沈树根
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5篇精选
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5篇精选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有哪些?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
更应当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起来看看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5篇精选,欢迎查阅!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1先烈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神州大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4月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凤凰山脚下的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
走上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抬头看时,只见一座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纪念碑矗立在四季长青的松柏丛中,喻示着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在人民心中永不磨灭。
尽管是顶着炎炎的烈日,我们庄重地在纪念碑前默哀三分钟,向革命先烈表达我们的哀思和崇敬。
老红军爷爷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的战争,和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
伴随着低沉雄壮的《国际歌》,我们全体同学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放在了纪念碑四周的树木上,寄托我们的哀思。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我们浙江的英雄儿女代表在艰苦的抗战时期保家卫国的故事。
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
尽管岁月的变迁使得这些先烈的遗留物变得锈迹斑斑,有的已经破烂不堪,它们却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
当初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先辈们凭着坚定的毅力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感到骄傲!每个展厅里都挂有我们浙江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勾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
这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返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参观完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步行来到了西湖边的长桥公园。
这里正是四月春光明媚的好时光,我们行走在鲜花、绿树、蓝天、碧水的意境里,好象行走在美丽的图画中。
以前我以为西湖一直就是这样的人间天堂,今天我终于知道,为了这人间天堂,多少先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2我的家乡在慈溪市观海卫镇昌明村,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作者:卜拙来源:《共产党员·上》2015年第01期于1948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进行的解放苏家屯之战,是辽沈决战中的最后一次激烈战斗。
11月1日,在下河湾村南三间房地区,四野第二纵队五师十三团与国民党军二○七师二旅四团激战了近10个小时,全歼守敌。
我十三团政委朱嗣龄、参谋长牛学剑(也做“牛学俭”)、一营副营长靳有山壮烈牺牲,十三团和后投入三间房战斗的我军官兵伤亡达400余人。
次日,沈阳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如今,在三间房激战中牺牲的烈士们,长眠于苏家屯区烈士陵园。
十三团参谋长牛学剑:查看地形时牺牲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第二十一辑,刊登了一张题为“战争间隙里的军人们”的照片(如图)。
这张照片摄于辽沈战役打响前夕,是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十三团营以上干部在四平集中学习后的合影。
照片里,8位军人很随意地站在木楼梯的拐角,或站或靠,神情里透出与马上就要打响的那场生死大仗不相称的平和。
他们照相前笑称“看看打完了仗谁掉队(牺牲)”“这次战役大得很,说不定真有人掉队哩”,后来,站在最后面的牛学剑成为他们中第一个“掉队”的人。
再后来,前排右侧背着手站着的一营教导员毛霭亭牺牲于朝鲜战场上。
1948年10月31日,在全歼廖耀湘兵团后,十三团奔袭苏家屯,迅速解决了苏家屯火车站内的敌人。
11月1日凌晨,十三团奉命北攻沈阳,而在其必经之地——下河湾村,驻守着国民党军二○七师二旅四团两个营的1000余兵力。
战斗打响前,牛学剑在去前沿阵地查看地形时中敌暗枪牺牲。
十三团政委朱嗣龄:牺牲时年仅27岁国民党军在下河湾村南三间房地区构筑了一整套防御工事,暗堡周围有十几个子碉堡,阵地周围还埋设了地雷。
当我一营进入该地区时,敌人利用柴草掩盖的地堡突然开火阻击。
由于地形不利,协同不佳,几次冲锋都失败了。
团长张锋重新作了部署,以两个排的兵力分别从东西两侧迂回包抄,其余部队从正面攻击,形成夹攻之势。
团政委朱嗣龄身先士卒,亲率部队前进,他高喊:“同志们,为解放沈阳,跟我冲啊!”战士们毫无畏惧,猛冲猛打。
我最喜欢的抗日英雄作文500字
我最喜欢的抗日英雄作文5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最喜欢的抗日英雄作文500字篇1翻开历史的书册,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岳飞,荆轲等等。
或许这些人中有失败者,但是依旧可以让我们记忆深刻。
荆轲虽然最后刺杀失败。
但我依旧认为他是一个胜利者,至少他在精神方面战胜了所有人。
他以“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廷”的勇气和英雄气概感动了每一个人。
因此,他虽然是一个失败者,但对我来说依旧是一个胜利者。
读完《荆轲刺秦王》时有的人认为他并不是一个英雄,他只是一个倒霉的出风头的人,但是我认为荆轲依旧是一位伟人。
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著名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在最后关头一心想要撞沉“吉野”号,来挽回一些失败,虽然邓世昌的想法并没有实现,但他仍是一位英雄。
他不顾个人只想着国家,就凭这一点他依旧可称为英雄。
“不以成败论英雄”虽然荆轲失败了,但他本质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因此他并不是出风头的失败者,他是一位英雄,是一个为了国家的英雄。
我认为荆轲死的光荣。
赵博生曾说:我死国生,犹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存,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荆轲出使秦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为了使燕国存在,冒死去刺杀秦王,可最后失败了,但是他仍是光荣的,至少他做到了“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荆轲是尽心尽力的。
据《战国策》记载,太子丹为保燕国,曾找过两个人出谋画策,但都被拒绝了,最后才找到荆轲,荆轲也答应帮助太子丹。
他虽然失败了,但尽心尽力了,他为了燕国付出了自己的力量包括自己的生命。
成功的不一定是英雄,失败的也不一定不是英雄。
我们不可以以成败来看待每一位英雄,荆轲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他至少尽心尽力了,付出了努力和生命,我们不可以从成败的角度论英雄。
我最喜欢的抗日英雄作文500字篇2我最喜欢的抗日英雄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中学生,每当我重温那些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故事时,心中总会油然而生一股英雄情怀和对先烈们的无限敬意。
在那些残酷的年代,许多平民百姓为了守卫家园,不畏强敌,视死如归,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怀念一级战斗英雄沈树根
怀念一级战斗英雄沈树根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东四楼“抗美援朝战争馆”展厅中,树立着一块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榜,榜上刻有“一级英雄”共51名,沈树根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赫然在目,而与他并列在旁的正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烈士邱少云。
睹物思人,沈老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
抗美援朝立奇功1951年6月22日傍晚,在抗美援朝的华川前线阻击战中,时任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九团八连三排排长的沈树根,接受“拿下鹫峰,固守一天”的任务。
鹫峰是华川到山阳里之间的制高点,是战略要地。
鹫峰一旦失守,我军的伤亡会极其惨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战役的胜利。
鹫峰,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
沈树根从连队回到阵地,当即召开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夜深后发起攻击,凌晨拿下鹫峰。
凌晨2时,沈树根带领全排从隐蔽的山沟出发。
快到鹫峰时,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全排摸上鹫峰922.4高地时,发现敌人还没有上来。
沈树根命令七班固守887高地前沿,八班到922.4高地左翼进行防御,九班作为预备队。
各班立即抢修工事。
凌晨,美军先出动一个小分队,借助天气能见度低,对七班固守的887高地进行了试探性攻击,遭到了七班的迎头痛击。
攻击失败后,美军利用空中优势,对我方阵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过后不久,美军以两个连的兵力发起了疯狂进攻。
直到午后,三排严密组织火力,击退了敌人13次疯狂进攻,敌军在我阵地前留下了100多具尸体。
一个小时后,重新集结的美军以营为单位发起了又一次冲锋。
这时,八班班长报告阵地已被敌人突破,沈树根立刻带领预备队九班反击,在阵地上遇到十几个冲上来的美军,一场白刃格斗就此展开……三排接连打退敌人数次冲锋后,沈树根接到连长电话,坚守任务已经完成,赶快撤退。
此时,沈树根才发现整个阵地已经被美军包围。
经过短暂商量,他决定把受伤的八班班长廖九留下来负责掩护,剩下的人员进行突围。
沈老生前对我们说,突围时有个山头打得很激烈,从天黑起打了三个多小时,始终冲不上去。
小高岭的特级英雄杨思根阅读理解
小高岭的特级英雄杨思根阅读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的伟大丰碑上,有一位伟大的战斗英雄。
他既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英雄,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甚至被朝鲜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誉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他就是杨根思。
在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杨思根、黄继光等人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度将侵略的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
杨根思,身为解放军连长的他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当年11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参战,履行一位军人保家卫国的职责和使命。
在抗美援朝东线的长津湖战役中,杨根思奉命带领部队坚守下碣隅里东南侧小高岭1071.1高地。
作为连长的杨根思身先士卒,率领3排战士在晚上进入小高岭阵地。
进入阵地后,气温骤降,杨根思和战士们身着单衣,脚上裹着玉米叶,吃着仅存不多的冻土豆。
然而,比寒冷和饥饿更危险的是美军的疯狂进攻。
1950年11月29日,天刚蒙蒙亮,美军陆战第1师就开始了对小高岭的进攻,飞机和大炮掩护着数倍于我军的美军步兵,向杨根思所在的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企图打开一道口子,逃出志愿军的包围圈。
数次攻击后,小高岭阵地依然纹丝不动,美军变得愈加疯狂,所有的炮弹、飞机炸弹、燃烧弹狂风暴雨般倾泻在这座小小的山头上。
在打退美军的8次进攻后,3排阵地只剩下了杨根思和通讯员王喜、重机枪手杨德胜,此时已经弹尽粮绝。
眼看美军新一波的攻击又将开始,杨根思命令两名伤员撤退、机枪手将重机枪带离阵地,不能留给敌人。
不久,美军发起了第九次进攻,40多个美军冲了上来,杨根思抱起阵地上仅存的一个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他用生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
在杨根思的革命生涯中,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300余次炮火洗礼,屡立战功:1947年,齐村战斗中他连续爆破国民党守军碉堡群,炸毁敌旅部核心工事,俘虏了一个排的敌人,被评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空战英雄和他的铁树
空战英雄和他的铁树作者:李绍坤来源:《老友》2007年第11期2007年1月13日下午,南昌理工学院英雄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灯火辉煌,鲜花绽放。
纪念台海空战胜利40周年纪念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台上,一位身体壮实的白发老人和他的战友,生动地向大学生报告发生在四十年前的那场空战经历,赢得如潮的掌声。
胡寿根1932年1月5日出生于江西南昌县瑶湖畔上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从小渴望读书,却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进课堂,只好进纱厂当童工,跟着父亲种田、打鱼为生。
1951年他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后来被选派到空军第三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57年到空军某部当飞行员,多次立功受奖。
1967年1月13日中午,在福建沿海万米高空,胡寿根驾驶国产歼——6超音速战斗机与敌机狭路相逢。
在性能、装备都落后于敌机的情况下,他凭着机智、勇敢,一举击落国民党空军装备精良的美制王牌——104G超音速战斗机,成为中外空战史上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成功战例,也是台湾海峡上空最后一场空战的辉煌胜利。
胡寿根荣立一等功,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获得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胡寿根,这位空军战斗英雄,被南昌理工学院聘任为高级顾问。
纪念会结束后,胡寿根一行驱车前往北校区,他和老战友及家属在心爱的歼--6战斗机前合影。
随后,他们来到南校区花圃。
这里栽种着一棵与胡寿根相伴20多年的铁树,枝繁叶茂。
在雄壮激昂的军乐声中,胡寿根深情地为铁树揭牌、浇水。
此刻,谁能知道铁树凝聚着老人的多少心血和情感啊!胡寿根在部队时喜欢植树栽花,1959年驻防向塘机场时,他在飞行员宿舍楼旁和办公楼边各种下一棵樟树和一棵桂花树,如今樟树的腰围宛如水桶,桂花树也长的像大腿一样粗。
河北遵化机场飞行员楼前也留下他种的核桃树……1982年,在福州龙田机场,一位花农把一棵拇指大的铁树送给胡寿根。
他小心翼翼地将铁树养在茶缸里,摆在办公桌上,经常浇上茶叶水。
次年,原来3片叶子的小铁树又长出了3片嫩绿的新叶。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2名)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毛岸英。
活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徽“特级英雄”称号(2名)杨根思、黄继光。
“一级英雄”称号(50名)卜广德、于泮宫、于喜田、王海、王兆才、王学凤、王德明、毛张苗、孔庆三、刘庆亮、刘维汉、孙占元、孙生禄、孙振录、伍先华、李凤林、李家发、李延年、余新发、许家朋、沈树根、邱少云、张永富、张积慧、吴志洲、贠宝山、周厚刚、陈忠德、杨宝山、杨育才、杨春增、杨连第、胡修道、赵宝桐、柴云振、徐长富、高成山、高景灏、倪祥明、秦家彬、曹庆功、曹玉海、郭忠田、郭恩志、曹家富、崔建国、雷宝森、鲁珉、魏玉德、谭炳云、毛岸英。
“一级模范”称号(4名)王兴纪、孙凤钜、罗盛教、张益仁。
“二级英雄”称号(286)马忠庆、马新年、万子扬、王天保、王合良、王保江、王彦林、王德福、毛国臣、邓章德、牛保才、冉隆华、田立明、平太信、龙世昌、任志明、刘凤勇、刘钦、刘俊卿、刘继和、农廷秋、孙子明、朱友恒、朱金池、朱溶堂、安炳勋、关崇贵、吕慕祥、余贵、宋兰君、李文彦、李元兴、李汉、李忠先、李经盛、李洪序、李祥、杨国良、杨振玉、陈开茂、陈吉、陈德生、陈治国、邹炎、易才学、房光超、庞殿臣、周德高、林炳远、范万章、欧文辉、郑金钵、郑起、郑朝元、张世秀、张兰亭、张建明、张桃芳、张像山、张瑞臣、胡文江、胡连、郝兴文、郝志新、高云和、高良伦、孙志忠、栗振林、徐天良、徐连才、徐恒禄、贾云明、唐治平、梁振隆、阎成恩、黄丑和、黄道明、曹光景、葛英东、葛洪臣、蒋永德、蒋道平、程述中、程荣庆、韩德彩、焦景文、董克荣、董明德、彭焕新、鲍清芳、赖发均、蔡兴海、潘学仕、潘昌义、穆守营、薛志高、戴荣华、尹继发、卢耀文、吕玉久、陈振安、张全合、张明录、张振智、胡金华、于水林、马一钧、马天明、马玉臣、马如华、马寿昌、王万夏、王云阁、王元义、王文范、王占山、王玉生、王庆琳、王兴义、王克传、王志、王虎元、王学才、王保德、王锁昌、王景洲、孔繁玉、车臣才、牛锡浩、尹东华、方新、支全胜、叶永安、叶君、叶树东、史阜民、刘久恒、刘云典、刘长岭、刘石友、刘四、刘光子、刘兴文、刘建华、刘保成、刘根全、刘清怀、刘福海、乔永生、孙克荣、孙明芝、毕武斌、任西和、许长友、邢连富、李云龙、李云汉、李文生、李文柱、李太林、李玉才、李华云、李吉武、李秀德、李青山、李英才、李国玉、李国海、李国珩、李洪全、李树森、李家芝、李耘田、李曙荷、汪金兰、冷树国、苏文俊、宋祥华、杜树君、吴少桂、吴胜凯、沈志宏、肖贵强、杨太忠、杨仁富、杨阿如、杨伯钊、杨锡生、杨树华、杨道根、陈士荣、陈少清、陈启瑶、陈志、陈伯悦、陈忠贤、邵凤阳、陆廷高、陆昌荣、邱耳林、周子和、周文江、周平、周信仁、周腊生、周景和、金克智、张万荣、张文兰、张来元、张希瑞、张良广、张宝富、张振华、张渭良、张豪、张福荣、林贵远、范仁和、尚衍发、武在元、郑长华、郑定富、欧阳代炎、骆家奎、饶一世姜世福姚显儒、赵在柱、赵永旺、赵柏生、赵志恒、赵继华、胡祖卿、段培英、高月明、高守余、高胜德、高润田、高殿禄、徐方斌、徐生、徐申、徐帮礼、柴育民、唐云、唐凤喜、郭隆楷、袁孝文、钱忠胜、黄万丰、黄在渔、黄宗德、崔长海、崔贵江、阎万库、阎洪全、梁封、曹殿生、梅怀清、麻俊坤、韩发成韩国富、韩勤忠、粟学福、谢坤、程九龄、蒋元伦、喻忠奎、曾少才、曾平章、曾南生、傅庆祥、傅绍斌、董恒志、褚庆然、简海金、解法正、蔡金同、蔡朝兴、漆少泉、谭朝志、裴景善、樊金明、潘泽明、薛文德。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王朴,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鬼子和你这个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汉奸!”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为了纪念王朴,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编辑本段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电影《最可爱的人》个人观后感600字
电影《最可爱的人》个人观后感600字《最可爱的人》个人观后感一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
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
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
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
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
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
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
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
名师点评:作者寓意深刻,表面上是写英雄罗盛教,而实际上是用罗盛教的事迹来歌颂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作者通过几件典型事例的描写,将一个英雄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电影《最可爱的人》个人观后感600字《最可爱的人》个人观后感二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非常高兴,在中南海的院子里清唱了一曲京戏。
接着他又对身边的卫士说:“我们可以脱军衣了,我脱,你们也脱。
”脱下军衣,说明他内心的一些忧虑和担心解除了,已经在思考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
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评价抗美援朝,是在1953年9月12日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
他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他主要讲了四个意义,其中第一条就是“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
有关抗战英雄人的故事
有关抗战英雄人的故事那些抗日小英雄们,他们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经典老电影里,《小兵张嘎》让我百看不厌,太喜欢嘎子那种机智勇敢、不屈不挠的小八路精神了!除了张嘎还有很多抗战的英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抗战英雄人的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有关抗战英雄人的故事篇1:谢荣策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诞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
在他幼年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对地主老财仇恨的种子。
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担任茨榆坨村儿童团长。
谢荣策的童年是在苦水里度过的。
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艰难,使荣策幼小心灵上萌发了反抗压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开始战略性反攻。
尤其是东北各线进军更是神速,打得国民党部队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村里地主老财纷纷逃往沈阳。
乡亲们如久旱盼甘露一样的心情,盼望着共产、解放军的到来。
12月18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开进了茨榆坨村,谢荣策在小伙伴们的推选下当上了村儿童团长。
1948年春天,驻辽中一带的我人民解放军,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陆续开往前线。
龟缩在沈阳城里的国民党军队,妄图打通沈辽要道,命令一个骑兵团,乘机对辽中东部四方台、茨榆坨一带进行骚扰。
在这严峻时刻,刚满16岁的谢荣策经过斗争的锻炼,更加成熟起来。
他不顾疲劳,日夜坚守战斗岗位,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
一天,谢荣策和武装队长肖洪义正在农会屋里擦枪,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枪声。
不一会儿,有人向农会报告说,从沈阳城窜出来的那股骑兵已经到了四方台,正沿着公路向茨榆坨村扑来。
荣策和肖洪义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农会干部、土改积极分子和儿童团员安全撤出农会后,俩人才分头走出。
与荣策同时离开农会大院的还有他的叔伯哥哥谢荣环,哥俩直奔谢家坟走去。
当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岗时,被国民党骑兵发现,敌人追上后,枪口对准他们凶狠地叫嚷:“你们是不是儿童团?快说!不说实话就崩了你们!”荣策不谎不忙地说:“我们是学生。
杨思根的英雄事迹简介200字
《杨根思的英雄事迹简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位英雄的故事,他叫杨根思。
杨根思叔叔是一位非常勇敢的战士。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敌人的炮火特别猛烈,但是杨根思叔叔一点都不害怕。
有一次战斗,他们的队伍面对很多很多的敌人。
杨根思叔叔带着战士们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可是,到最后,只剩下杨根思叔叔一个人了。
敌人又冲了上来,杨根思叔叔没有退缩,他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杨根思叔叔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护大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杨根思叔叔,他是我们的英雄。
《杨根思的英雄事迹简介》小朋友们,咱们来讲讲杨根思叔叔的故事哟。
杨根思叔叔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
敌人的飞机在天上不停地轰炸,可是杨根思叔叔他们一点儿都不害怕。
有一回,敌人的进攻特别凶,杨根思叔叔他们的弹药都快用完了。
但是,杨根思叔叔还是想办法打敌人,坚决不放弃。
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也坚决不让敌人占领阵地。
他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我们的国家。
小朋友们,杨根思叔叔是不是很勇敢呀?《杨根思的英雄事迹简介》小朋友们,听我讲杨根思叔叔的故事哈。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一位叫杨根思的叔叔。
他和战友们一起,面对强大的敌人。
敌人的武器很厉害,可是杨根思叔叔他们很勇敢。
战斗打得很激烈,很多战友都受伤了。
到了最后,只有杨根思叔叔还在坚守。
敌人以为他会害怕,会投降。
但是杨根思叔叔没有,他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
就这样,杨根思叔叔牺牲了,但是他保护了阵地。
小朋友们,我们要向杨根思叔叔学习,做勇敢的人!。
忆念“鹫峰阻击英雄”沈树根
忆念“鹫峰阻击英雄”沈树根赵畅2013-07-25期06版我认识沈树根,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有一次,他到市委组织部找领导,我正好在走廊上碰到他。
事后,才知,这位老人叫沈树根,是离休干部,曾参加过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1997年,我友蒋梦兰去朝鲜考察,在平壤军事博物馆瞻仰50位牺牲了的志愿军“一级英雄”铜像时发现,在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的铜像群中,有一尊十分面熟。
经辨认,基座上的英雄生平介绍写的是:“沈树根,浙江诸暨人,1927年生,原志愿军20军60师179团8连3排排长……”于是我友惊呼:这不就是老朋友沈树根吗?回国后,他赶紧将照片交到沈树根手中。
恰恰就是因为我友的这次“邂逅”,开启了沈树根那段被其尘封了的在朝鲜战场上英勇鏖战的记忆闸门。
1950年10月底,刚入朝的志愿军就连续发起了数次战役。
时任志愿军二十军六十师一七九团八连三排排长的沈树根带领他的三排顽强作战,在黄草岭战役中英勇杀敌,最后只剩下6名同志。
同年底,部队休整时,沈树根的排才得以补员。
1951年6月22日傍晚,沈树根接到上级命令:“拿下鹫峰,固守一天。
”鹫峰是华川前线制高点。
当时,美军组织强大兵力进行反击,旨在切断我军退路。
显然,一旦后路被抄,我军可能会付出很大伤亡。
接到任务后,沈树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把三排的34名战士分成7、8、9三个班。
在他的提议下,经过小范围的商量,战斗方案出炉了:先行准备,待夜深时发起攻击,于凌晨拿下鹫峰。
沈树根心里明白,如此战略要地,敌人必有重兵把守,因此,强攻不能成为首选,偷袭攻取才是上策。
于是,他交代每位战士必须随身带好弹药,将用于识别的白毛巾缚在手臂上,并挂好用于联络的小喇叭。
不久,便下起了倾盆大雨。
对于穿着棉衣的战士来说,下雨天也增加了御寒的难度和行动的不便。
沈树根带领大家慢慢地摸上阵地去。
果然不出所料,当大家摸到鹫峰922.4高地时,并未发现敌军。
“我知道,晚上敌联军会产生麻痹思想,但白天他们一定会有所行动。
沈树根的故事
沈树根的故事
《沈树根的故事》
嘿,你们知道沈树根不?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我给你们讲一件和他有关的事儿啊。
那时候,我还小呢,就听村里的长辈们常常提起沈树根。
有一次,村里来了个陌生的老爷爷,大家都说他认识沈树根。
我们一群小孩可好奇了,就围着他问这问那的。
“老爷爷,快给我们讲讲沈树根的事儿呗!”我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老爷爷笑了笑,开始给我们讲起来。
他说沈树根在战场上那可是超级勇敢,面对敌人一点儿都不害怕。
有一次战斗特别激烈,沈树根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那气势,啧啧,简直了!
“哇,这么厉害呀!”我们惊叹道。
老爷爷接着说:“可不是嘛,他为了国家和人民,那可是拼了命啊!”
我们听得入了迷,仿佛看到了沈树根在战场上英勇的身影。
从那以后,沈树根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沈树根,但通过老爷爷的讲述,我感觉他就像是我们身边的英雄,一直激励着我们。
这就是我知道的关于沈树根的一个小故事,怎么样,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
红军树下的英雄故事——感悟心得
红军树下的英雄故事一感悟心得新洲区凤凰镇陈田村肖家田湾村东头水塘边,长着一棵树龄约170多年的古枫香,这棵树树干粗壮,树皮粗砺,如同一张老脸,皱纹里刻满了风霜经历。
树干上的几处黑点,打开了老树关于战斗英雄的记忆。
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爆发,铜锣一响,48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陈田十多名青壮年手持刀矛扁担在树下集合,从这里出发去参加黄麻起义,当时就有三位青年牺牲在攻占红安县城当中。
其队伍撤出红安城后,部分队伍在肖家田驻扎过很长一段时间,部队集合、开会、操练都在树下进行。
当时国民党12军教导师四处围追堵截起义部队,起义部队采取昼伏夜动、远袭近攻、声东击西,绕南进北的方法,与数人周旋在这棵树下,发生过多次激烈战斗,树身上留有多处弹痕。
起义部队撤走后,程鹏万领导的便衣队也经常在这棵树下开展活动,程鹏万他们常在红军树下开会,研究讨论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为红军筹粮筹款等问题。
1930年1月,红十一军31师便衣队来到凤凰,与程鹏万和凤凰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开展游击活动。
在年初一38红团攻打李集时,凤凰的便衣赤卫军中的骨干在红军树下集会,从这里出发,进入尖刀连,配合红军作战,一举攻下李集。
1932年2月,程鹏万同志从红军树下出发,到七家岔开会,被大刀会包围,程鹏万同志双手各持一支手枪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后,他自己却落入魔掌,被捆住手脚投入松柴堆中活活烧死。
程鹏万同志牺牲后,陈田人民自发地来到红军树下进行悼念。
红四军独立师班长陈田村肖家田人刘富保,1930年5月30日,经李紫区共产党员李炳坤介绍,参加红四军独立师,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作战机智勇敢,顽强,很快提升为班长。
红四军独立师经常在新洲、红安、麻城一带与敌作战,在红军攻打岐亭、三店、李集和攻打红安县城参加活捉国民党军师长赵管墨的战斗中,他战功突出,此后他多次参加战斗,多次身负重伤。
在1931年5月的一次与敌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1岁。
当父老乡亲得知英雄牺牲后,纷纷自发来到红军树下,为这位红军班长送行。
小高领的特级英雄杨根读后感受
小高领的特级英雄杨根思读后感受今日值班,开展队伍教育整顿自学时翻至《杨根思:战火淬炼的特级英雄》一文,读后,有一些感触,随记于此。
07年刚参加工作时被分到胡庄派出所(当时胡庄派出所还属于泰兴市),回家途中必定要经过根思乡,经过杨根思烈士陵园。
根思乡就是因特等功臣杨根思而命名。
多少次经过那里,只知道他是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对他的事迹了解其实不是很多,此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看到这篇《杨根思:战火淬炼的特级英雄》文章,对杨根思的童年、他参加新四军、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事迹有了深入了解,内心更是对他钦佩不已。
杨根思的童年是不幸的,万恶的旧社会,普通民众贫苦一生,最终落得凄惨。
杨根思的父亲累死在谷场,母亲积郁而死,哥哥也在贫病交加中凄然离世。
亲人的离去让杨根思受尽磨难,生活让杨根思对吃人的旧社会深恶痛疾,杨根思是不幸的。
青年时期,杨根思遇到了中国共产党,这让杨根思感觉到自己又是幸运的。
经过黄桥决战,广大贫苦百姓心向共产党。
杨根思也在家乡参加了基干民兵队。
在民兵队中,杨根思表现勇敢,但真正让杨根思成长起来是他参加了新四军,在新四军中,他开始学习,开始跟随大部队南征北战,开始建立战功。
杨根思是在部队中成长,在残酷的战争中变强。
为了提高军事技术能力,他学习战斗技能,没有勤学苦练他的投弹技术不会那样高,经历过战斗的洗礼,他获得了“战斗模范”称号。
杨根思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方面得益于他幼年时的不幸遭遇,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部队的培养。
杨根思被送去学习爆破技术,这让他在中国解放战斗时期有了大显神威的机会。
他参加过著名的淮海战役,后来也经历过渡江战役、上海战役。
每次他都能立下新的战功。
从战斗模范到战斗英雄、到爆破大王、到一级战斗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他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接见。
一个贫苦家庭出生的苦孩子,能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这是怎样的荣耀。
杨根思做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杨根思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树”根――一个属于无名英雄的故事_高级中学组.doc
“树”根――一个属于无名英雄的故事_高中组树先生是一个幽默的人,他总和我讲着属于他的故事。
已经62岁了,头发却像一个80岁才应该有的,左侧脸部有一道长长的疤,两眼深深的凹陷,目光深邃,叫人怎么也看不透饿,但总给人透露着和蔼可亲的感觉。
他总是喜欢与我讲故事,尤其与我尝尝谈论院前那棵树,仿佛那棵树承载着他所有的故事,无论早晚,他都会按时为树浇水上肥,如同对待他的孩子那般。
我每天总会很好奇的询问他与那棵树的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我的刨根问底或许勾勒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但那棵树在我心里一直处于若有若无的地位,我甚至经常破坏树枝,他总会阻止我,并对我怒道:那是他们!是他们!他们说着便流下了眼泪,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因为这是老来之泪,一位62岁的老人竟会为一棵树流泪,除非那棵树对他极其重要,否则他也不会如此。
后来,我道歉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后来他给我讲述的故事,令我深深的感动并让我为我的行为感到可耻,那是英雄的故事。
原来树先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位士兵,风华正茂的他们,选择穿上军服,告别家乡,去保卫祖国。
他们曾经共同立下一个誓言,如果回不来了,就把牺牲的人带回家,把骨灰埋在树下。
年轻的他们认为这是一句话,并认为他们都能活着回来,但前方等待的却是一个近40年的承诺306高地,利用天然地形易守难攻,敌人又把机枪排在碉堡之内,解放军几次冲锋,最终都是无果而返,树先生所在的连队接到上级死命令进攻306高地,天黑之前必须拿下,否则会严重阻碍大部队战略。
树先生和战友冲向高地,一次次被敌人猛烈的火力击退,再这么僵持下去,离天黑也越来越近,但只要炸掉那个碉堡,就能取得胜利,于是战士们做出一个决定,用身体去阻挡子弹,最后一个战士用炸药包轰开碉堡,去打开胜利的大门,树先生被安排到最后一位。
他们用生命去冲破,倒下,一个接一个到在硝烟之中,那是如同树一样坚韧的品质,树先生将炸药包投向碉堡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他们取得了胜利,胜利背后是巨大的代价。
红色作文400字(通用34篇)
红色作文400字红色作文400字(通用34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色作文4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色作文400字篇1只有不停的奔跑,手中的旗帜才能飘扬。
——题记在我年纪尚小的时候,我曾经制过一面小红旗,用一块红绸布粘在小木棍上。
但它怎么也飘不起来,像斗败了的公鸡一般,耷拉着它的“脑袋”。
在我要放弃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你跑起来,红旗不就飘了吗?”我按照妈妈的话做,小红旗果然飘了起来。
现在我长大了,许多事情都已抛之脑后,“小红旗”的故事却如刀刻一般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激励着前进。
因为我总会想到我手中的红旗飘起来,我想让它一代代传下去,我才会不停奔跑,努力奋进。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中也是如此。
在我们瓜熟坠地如一张白纸时,我们要学习语言;在我们带上红领巾背上书包时,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做人的道理;在参加工作时,我们学习怎样干好工作……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奔跑,让自己手中的红旗代代相传,让自己手中的红旗飘起是我们的目标,但我们要为之付出行动,万万不可明日复明日。
今天的我们,应该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让红色旗帜代代相传。
红色作文400字篇2“老兵爷爷,您好!”“老兵爷爷,您辛苦了!”……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老兵爷爷终于和我们见面啦!我们为老兵爷爷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戴上红领巾的爷爷们显得格外年轻,如当年一样,雄赳赳气昂昂。
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沈根林老爷爷讲起了当年的战斗故事,生动形象的讲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场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斗中去,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一次战斗中,他带领的5人组成了一支重机枪火力组,在敌人必经的小路设伏,完成任务途中,他走在最前面,不慎踩响了地雷,双腿被炸断。
真的如妈妈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34人挡住1000敌军,志愿军以4人代价歼敌300,他一人杀敌200
34人挡住1000敌军,志愿军以4人代价歼敌300,他一人杀敌200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勇的战斗英雄,他们以一己之力,消灭了数以百计的敌人,比如说沈树根。
沈树根这个名字虽然很普通,也很平凡,但他在朝鲜战场上干的事可一点都不平凡。
他是浙江诸暨市同山镇人,出生于1927年,17岁参军入伍,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战争,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上海等多场著名战斗。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沈树根跟着部队入朝作战,在志愿军20军60师179团8连3排担任排长,在战斗中多次立功,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鹫峰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以少胜多,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
1951年6月,为掩护兄弟部队安全转移,沈树根奉命带领3排战士守住鹫峰高地,挡住联合国军。
鹫峰高地虽然易守难攻,但沈树根他们只有34人,而他们面对的是美军骑兵一师两个营近千名敌军,而且拥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大炮,火力十分凶猛,因此这场战斗的难度非常大。
抵达阵地后,沈树根立即带领战士们抢修阵地,将战士分成几组,分布在不同位置。
等敌人进攻时,沉着应对,灵活指挥,志愿军战士们机枪、手榴弹一起招呼,敌军多次进攻均被打退。
几次进攻受挫后,美军开始动用火炮轰炸鹫峰阵地,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向阵地发射上千发炮弹。
早有防备的沈树根在敌军开始轰炸时就带着战士们躲到了阵地背面,所以美剧的炮弹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等炮击停止后再进入战斗岗位。
在沈树根的灵活指挥下,3排战士坚守阵地2天2夜,打退美军1 3次进攻,共歼灭敌军300多人,沈树根一人就歼敌近200人,志愿军自身仅伤亡4人,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一年沈树根只有24岁。
战后沈树根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和“鹫峰阻击英雄”的荣誉称号。
1951年国庆节时,毛主席还特意接见了从朝鲜回国的沈树根,之后沈树根重回朝鲜战场,还受到了朝鲜领袖金日成接见,并为他颁发了一枚三级国际勋章。
党史故事:江苏泰州根余桥:烈士英名镌大地 红色血脉永相传
江苏泰州根余桥:烈士英名镌大地红色
血脉永相传
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娄庄镇,有一个红色村庄,名为连心村。
连心村有一座横跨红庙大河的根余桥,是当地政府为了纪念1947年在此牺牲的沈根余烈士而命名的。
根余桥
沈根余又名沈庚余,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是原泰县洪林乡人。
1944年冬,沈根余参加革命,先后担任过治安主任、民兵队队长、乡农会会长以及姜北区区农会会长、区委委员等职。
沈根余参加革命后就加入地方武装和民兵一起打土豪、斗地主,搞二五减租,分田分房,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
沈根余像
1947年1月的一个清晨,沈根余率队在张尤庄打了个大胜仗,上午8时左右撤回高家垛。
气急败坏的敌人纠集了大批兵力,带着三十多挺机枪,包围了高家垛。
持续战斗十多个小时后,眼看弹药不多了,沈根余决定突围。
狡猾的敌人把唯一的退路堵死了,要突围只能破冰泅渡。
沈根余一边组织还击,一边组织突围,直到所有同志成功突围,他才撤退。
然而,就在他泅渡途中,不幸腹部中弹,壮烈牺牲。
沈根余烈士墓
山河无恙,英名长存。
为了纪念沈根余烈士,当地政府和人民将他牺牲的地方命名为根余村,红庙大河上的这座桥也被命名为根余桥。
几经区划调整,如今这片英雄的土地是泰州市姜堰区娄庄镇连心村。
镌刻在这片土地上的烈士英名,是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一年级战斗英雄沈
树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怀念一级战斗英雄沈树根
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东四楼“抗美援朝战争馆”展厅中,树立着一块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榜,榜上刻有“一级英雄”共51名,沈树根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赫然在目,而与他并列在旁的正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烈士邱少云。
睹物思人,沈老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
抗美援朝立奇功
1951年6月22日傍晚,在抗美援朝的华川前线阻击战中,时任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九团八连三排排长的沈树根,接受“拿下鹫峰,固守一天”的任务。
鹫峰是华川到山阳里之间的制高点,是战略要地。
鹫峰一旦失守,我军的伤亡会极其惨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战役的胜利。
鹫峰,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
沈树根从连队回到阵地,当即召开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夜深后发起攻击,凌晨拿下鹫峰。
凌晨2时,沈树根带领全排从隐蔽的山沟出发。
快到鹫峰时,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全排摸上鹫峰高地时,发现敌人还没有上来。
沈树根命令七班固守887高地前沿,八班到高地左翼进行防御,九班作为预备队。
各班立即抢修工事。
凌晨,美军先出动一个小分队,借助天气能见度低,对七班固守的887高地进行了试探性攻击,遭到了七班的迎头痛击。
攻击失败后,美军利用空中优势,对我方阵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过后不久,美军以两个连的兵力发起了疯狂进攻。
直到午后,三排严密组织火力,击退了敌人13次疯狂进攻,敌军在我阵地前留下了100多具尸体。
一个小时后,重新集结的美军以营为单位发起了又一次冲锋。
这时,八班班长报告阵地已被敌人突破,沈树根立刻带领预备队九班反击,在阵地上遇到十几个冲上来的美军,一场白刃格斗就此展开……
三排接连打退敌人数次冲锋后,沈树根接到连长电话,坚守任务已经完成,赶快撤退。
此时,沈树根才发现整个阵地已经被美军包围。
经过短暂商量,他决定把受伤的八班班长廖九留下来负责掩护,剩下的人员进行突围。
沈老生前对我们说,突围时有个山头打得很激烈,从天黑起打了三个多小时,始终冲不上去。
后来,他指挥一个班正面攻击,两个班左右包抄才拿下来,战斗中有位姓李的战士牺牲了。
就在这时,他听到高地上的手榴弹爆炸声,知道这是八班长
廖九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廖九同志牺牲了,想起他我就很难受。
后来我们突围出来了,没有他们的牺牲,我们不可能突围出来。
”沈树根如是说。
沈树根指挥全排灵活作战,英勇顽强,共歼敌300余人,以牺牲2人,受伤2人的代价胜利完成了上级要求固守鹫峰一天的任务。
为此,沈树根个人和三排分别荣立特等功,志愿军总部还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和“鹭峰阻击英雄”荣誉称号。
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1951年10月1日,沈树根作为志愿军英模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国庆典礼,被安排在天安门东侧观礼台上。
在此期间,沈树根在怀仁堂受到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还同毛主席一起共进午餐。
10月23日上午9时,18位志愿军归国观礼团同志列席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坐在会场前几排。
毛主席在致开幕词后,走下主席台在代表席前排就坐,座位就在沈树根座位的右前方。
据沈老回忆:会议进行的第三天,陈云作关于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报告。
“今天毛主席还会在原来的座位上就坐吗”他想找机会请毛主席签名留念。
会议开始前,毛主席步入会场,照例坐在原位置。
沈树根鼓足勇气抓住时机,走
到毛主席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军礼,恳请主席题字。
毛主席见是一位志愿军战士,就接过本子,挥笔题签“毛泽东”三个苍劲有力的字。
接下来,他又找机会请周恩来总理签了名。
现这本有“毛泽东”和“周恩来”签名的笔记本,被上虞市档案局收藏并在展厅展出,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
抗美援朝结束后,沈树根回到国内,之后升任二十军某团团长,1979年转业到浙江上虞市财贸办公室任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到地方工作后,沈树根绝口不提当年在朝鲜的光荣历史。
1983年12月离休后,沈树根竭尽全力为上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余热。
当他了解到上虞一些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精简退职的老党员生活还较为困难时,就四处张罗救助。
在他的奔走呼吁下,上虞建立了老党员基金。
现在,上虞老党员基金已达20多个。
为帮助革命老区许岙村脱贫致富,沈树根多方奔走,先后筹集资金40万元,修建了“许岙战斗纪念馆”。
沈树根个人先后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困难学生、孤寡老人等捐款近13万元。
1997年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蒋梦兰赴朝鲜考察,在朝鲜军事博物馆瞻仰英雄铜像时,发现有一尊
铜像十分面熟。
这不就是上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沈树根吗怎么“树”字译成了“如”字正是蒋梦兰的这一发现,才牵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
原来,沈树根转业时,为了不让人们知道他在朝鲜战场上发生的故事,有意将沈如根改为沈树根。
2010年12月28日上午,在上虞市区胜利路一幢普通民居中,沈树根老英雄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享年82岁。
就在沈老离开的前两天,他还在学校给孩子们作报告……
(责任编辑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