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各种景别的拍摄

合集下载

拍摄视频景别归纳

拍摄视频景别归纳

大远景画面用来表现地貌风情远景画面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

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等。

远景画面重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

在绘画艺术中讲究“远取其势,近取其神”,这一点和绘画是相通的。

远景画面的处理,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

在远景画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细微动作,有时人物处于点状,故不能用于直接刻画人物。

但却可以表现人物的情绪,因为影视画面是通过画面组接表情达意的,通过承上启下的组接可以含蓄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绪。

如影片《一个人的遭遇》当主人公索克洛夫从集中营中逃出后,拼命奔跑,最后躺在麦田地里,这时出现一个近拉远的镜头画面,含蓄地表现了主人公获得自由的内心喜悦。

远景还可以表现一定的意境。

远景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时间要长些。

一般不少于10秒。

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1为一场或下一个基调确定任务能活动的空间,承上启下2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表现人物情绪3不注重细节,不能用于直接刻画人物4远景还可以表现一定的意境全景画面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在电视剧、电视专题、电视新闻中全景镜头不可缺少,大多数节目的开端、结尾部分都用全景或远景。

远景、全景又称交代镜头。

因此,全景画面比远景更能够全面阐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通过特定环境来表现特定人物,这在各类影视片中被广泛地应用。

展示人物全身的形态动作。

在叙事、抒情和阐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功能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1大多数节目的开端、结尾部分都用全景或远景2用来表现角色的身世3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4展示人物全身的形态动作中景画面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

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

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

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

《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

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

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

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

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

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

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

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

景别划分及作用例子

景别划分及作用例子

景别划分及作用例子景别是影视拍摄中的一种常见手法,通过调整摄影机与被摄对象间的距离以及拍摄角度,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根据距离和角度的不同,景别通常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1. 远景:远景是指摄影机从远距离拍摄事物,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开阔。

这种景别通常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

例如,可以有效地描绘雄伟的峡谷、豪华的庄园、荒野的丛林,也可以描绘现代化的工业区或阴沉的贫民区。

2. 全景: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与人物的全身动作。

这种镜头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全景画面中包含整个人物形貌,既不像远景那样由于细节过小而不能很好地进行观察,又不会像中近景画面那样不能展示人物全身的形态动作。

3. 中景: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称为中景画面。

中景在视频拍摄中占的比重较大,它将对象的大概外形展示出来,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细节,是突出主体的常见镜头。

4. 近景: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称为近景。

近景能很好地表现对象特征和细节等。

5. 特写:特写用于表现对象的细节。

细节的表现能体现商品的材质和质量等,因此在淘宝视频拍摄中是必用的镜头。

不同的景别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影响。

例如,远景可以展示宏大的场景,引发观众的感慨和思考;全景可以展示完整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有助于理解剧情的发展;中景可以突出主体,使观众更加关注某个角色或物品;近景和特写则可以强调细节和情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影视相关的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的影视制作人员。

景别的运用

景别的运用
1.1 景别
景别又称镜头范围,它是镜头设计中一个重要概念,是指 角色对象和画面在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的大小和范围。不同 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 中景、近景和特写5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讲解一下。
1.1.1 远景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它视野广阔、景深悠远,主要 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和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气氛,内容的中心往 往不明显。远景以环境为主,可以没有人物,有人物也仅占很小 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展示巨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的规 模和气势,拍摄者也可以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用远景的持 续时间应在10秒以上。图1-1为远景画面效果。
图1-3
1.1.4 近景
近景包括拍摄对象更为主要的部分(如人物上半身以上的部分), 用以细致的表现人物的精神和物体的主要特征。使用近景,可以清楚地表 现人物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容易产生交流。使用近景时,持 续时间应在3秒钟以上。图1-4为近景画面效果。
图1-4
1.1.5 特写
特写是表现拍摄主体对象某一局部(如人肩部以上及头部、手或 脚等)的画面,它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展示,揭示特定的含义。特写反应的 内容比较单一,起到形象放大、内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在具体运用 时主要用于表达、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特点,起到震撼人心、引起 注意的作用。
3.快摇
快摇镜头可以增强影视片的节奏感。快摇往往使景物模糊不 清,有时为了加强气氛和节奏,或是为了镜头之间的连接和转 换,便使用快摇镜头。
4.慢摇
慢摇镜头可以使影视片产生节奏舒缓的感觉。
1.2.4 移镜头
移镜头是指摄像机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同时进行拍摄。这种镜头的作 用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将 一些事物连贯起来加以表现。它与摇镜头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表现场景 中的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画面上给人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摇镜头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动,拍摄角度和被拍摄物体的角度在变化,适合 于拍摄远距离的物体。而移镜头则不同,它是拍摄角度不变,摄像机本身 位置移动,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无变化,适合于拍摄距离较近的物体和主 体。图1-10为移镜头的画面效果。

简述景别类型及拍摄范围

简述景别类型及拍摄范围

简述景别类型及拍摄范围
在电影和摄影中,景别是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用来表现事物的整体和细节。

它主要根据拍摄范围的大小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全景
全景是一种较广范围的景别,能够展现事物全貌。

通常用于拍摄大场景,如山川、城市等。

在人物拍摄中,全景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整体形象和动作。

2.中景
中景是在全景的基础上缩小范围,以展现事物的局部细节。

通常用于拍摄场景中的主要元素或人物上半身。

中景能够突出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物品的形状和质感。

3.近景
近景是在中景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范围,通常用于拍摄人物面部或物体的局部细节。

近景能够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以及物品的纹理和质感。

4.特写
特写是一种更近的景别,通常用于拍摄人物的面部特征或物体的细微部分。

特写能够突出表现事物的细节和特点,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大特写
大特写是比特写更近的景别,通常用于拍摄人物的眼部或物品的细微纹理。

大特写能够突出表现事物的细节和特点,营造出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6.远景
远景是一种更远的景别,通常用于拍摄广阔的场景或远处的目标。

在电影中,远景通常用于交代场景和环境,营造出氛围和情感。

在摄影中,远景则能够表现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美丽。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景别类型及拍摄范围,不同的景别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主题和表现需求选择合适的景别,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景别的表现

景别的表现

景别的表现
景别是电影和电视剧中用来表现不同距离的场景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镜头距离拍摄对象的远近,以及拍摄角度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以下是景别的几种表现方式:
1. 大远景:这是最大的景别,通常用来展示广阔的场景,如山川、平原、海洋等。

大远景可以用来表达宏大的场面和深远的空间感。

2. 远景:远景比大远景稍小一些,通常用来展示人物和场景的关系。

它能够呈现整个场景的氛围,以及人物在场景中的位置。

3. 中景:中景是常见的景别,通常用来展示人物的身体和面部表情。

中景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动态,是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常用景别。

4. 近景:近景比中景更小,通常用来展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情感变化。

近景能够让观众更深入地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细节,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5. 特写:特写是最小的景别,通常用来展示人物或物体的局部细节。

特写能够强调细节和特点,突出主题,强化视觉冲击力。

除了以上五种景别,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方式,如大特写、中近景、大近景等。

不同的景别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导演和摄影师会根据剧情和表现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景别。

《摄影角度景别》课件

《摄影角度景别》课件

角度
俯拍
仰拍
视角
通过从上往下的角度拍摄, 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从下往上的角度拍摄, 制造出震撼或英雄主义的氛 围。
通过选择与被摄对象平行的 角度,展现真实的视觉感受。
鸟瞰角
虫瞰角
从上方向下拍摄,展现大局观和空间感。
从下方向上拍摄,突出被摄对象的个性和力量感。
景别
建筑景别
展示建筑物的特点和结构,捕捉 独特的线条和形态。
风景景别
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展现山水之 间的和谐与宁静。
人像景别
突出被摄者的特点、表情和情感, 展现人物的生动性。
实战演练
使用不同角度和景别 进行拍摄
通过实际拍摄,探索不同角度 和景别的效果。
分析不同拍摄效果
对不同角度和景别下的照片进 行剖析和评估,了解其优缺点。
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教 训
总结实战经验,分享拍摄过程 中的教训和收获。
结论
摄影角度景别在拍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景别能够让照片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同 时,摄影师需要具备技术和判断力,才能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景别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杂志
包括《摄影艺术大师》、《摄影技巧指南》等。
具有权威性的网站和文章
如国际摄影联盟官方网站、摄影师博客等。
《摄影角度景别》PPT课 件
摄影角度景别是指根据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景别来创造丰富多样的照片效果。 本课件将介绍摄影中常见的角度和景别,并分享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摄影角度景别
摄影角度景别是指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选择不同的景别来创造独特的照片效 果。它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让照片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Hale Waihona Puke

景别

景别

托气氛,揭示人物心理状态。 2.具有叙事、描写的功能,侧重交代 说明 3.增加画面抒情性。
中景
中景表现角色膝盖以上的部分,因而最
擅长表现角色的上半身动作和行为,包 括手势和神态 与全景镜头交代角色的不同,中景更善 于展示角色之间的交流,全景则通常是 展现角色之间的位置关系
中近景

介于中景与近景之间,表现人腰部以上,适 合展示人物的上半身特别是头部的动作和面 部神情
特点及功能

特点:视距适中,观众既可以看清人物上半 身的活动,又能感受周围的环境。可以同时 满足观众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功能: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 流,生动的展现人物的动作观众看清人物画 面表情的景别。
近景功能
可拉进观众与被摄人物的距离,制造交
3 构建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而某些导演比较偏爱某一类型的景别,并逐渐形 成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影片风格,如台湾导演侯 孝贤。 他是一位以“温暖的目光俯瞰人生”为创作理 念的导演,其影片多采用远景和全景,用冷静的 态度去编织故事,为观众展示客观历史背景下普 通人的命运沉浮,而不喜欢用小景别来控制、引 导观众融入到影片中去。 《悲情城市》大量运用固定的远景和全景景别来叙 事。

(大)远景在镜头的画框中展现出广阔的场 面.如果远景中出现角色,在银幕上显示的 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点,有时甚至没有人物出 现,成为“空镜头”。
大远景
远景
比起大远景,人在画面中的位置明显了些,重要了 些,但仍处于较远的位置。强调人物所处的具体位 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存在于环境中的合 理性。它适合展示事件发生环境和人物活动背景, 展示事件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景物等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大特写

拍摄景别6大技巧教学

拍摄景别6大技巧教学

拍摄景别6大技巧教学
1.选择适宜的光线:在拍摄景别时,光线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要尽量避免直射的阳光,因为这会让照片显得太过明亮或过曝。

相反,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的柔和光线是最好的。

2.角度与构图: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和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尝试不同的角度,比如从低处拍摄或是从上方俯视,同时也可以使用对称或是三分法等构图技巧来营造出更好的拍摄效果。

3.利用前景:在拍摄风景时,利用前景可以增强照片的层次感。

可以选用一些有趣的元素作为前景,比如树木、花朵或是建筑物等。

4.掌握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控制照片清晰度的关键。

拍摄景别时,要注意保持相机稳定,同时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来避免晃动或模糊的情况。

5.调整曝光:在拍摄景别时,要根据光线条件来适当调整曝光。

如果是明亮的天气,可以选择较低的曝光值来避免过曝的情况;如果是阴天或夜晚则需要增加曝光值来保证画面明亮度。

6.拍摄RAW格式:拍摄景别时,使用RAW格式可以更好地保留照片的细节和色彩。

RAW格式的照片可以在后期处理中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整,使照片更加出色。

- 1 -。

摄影教案各种景别的拍摄

摄影教案各种景别的拍摄

摄影教案各种景别的拍摄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各种景别的特点,分析各种景别的不同;熟悉和掌握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

重点:各种景别的比较难点: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教学程序:画面景别,是指被摄主体画面形象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照相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摄影镜头的焦距长短。

也就是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的关系。

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

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接近则影像放大,景别变小;反之,则景别变大。

另一方面,在照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利用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反之,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景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它只表达一个概念。

其原因就是衡量画面景别的标准不一致。

有的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标准,凡表现主体全貌的即为全景;有的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整体即为全景,也有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中表现出的截取人体部位某一范围来划分景别。

目前,多数人同意用成年人的身体作为划分景别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把景别分为五级,即远景、全景、中近、近景、特写。

不同的拍摄景别用于表现不同的效果和主题,不同的景别的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一、中景的拍摄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

中景画面的特点:景别小、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

这种画面主要表现的是被摄体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

但是对于整个画面环境表现的并不多,这种画面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摄影教案(十六)各种景别的拍摄 - 刘老师 - 天津劳技摄影教案(十六)各种景别的拍摄 - 刘老师 - 天津劳技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远全中近特五大景别及常用的景别划分方式

远全中近特五大景别及常用的景别划分方式

远全中近特五大景别及常用的景别划分方式景别是指在用一定的焦距拍摄画面时,因为双方之间距离的远近不同,从而造成镜头呈现出的画面范围的大小不同。

距离越远,展现的画面范围越大,景别越大,距离越小,展现的画面内容越突出,即特写镜头。

通俗来讲,就是取景范围。

通常,大部分的拍摄以人物为主题,分为远景(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因为环境的限制,有时,我们不可能走的很远很远去拍摄远景画面,可以借助广角镜头拍摄远景或全景,同样,有时候不能距离很近很近去拍摄,需要长焦来拍摄近景或特写镜头。

在所有的景别当中,基本上都是用人体去衡量它的景别,在横屏变竖屏之后,被裁剪掉的画面基本上都是它的环境信息。

拍摄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你想要展现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景别。

远景:人物通常小于画面高度的一半,甚至为一个点。

用于表现宏大、壮观的场面,全方位展示开阔的自然景观及环境。

镜头比较客观化。

全景:人物比例超过画面高度的一半但是全身看得见,这个景别也叫“全身镜头”。

包含人物周边的环境,很多人会把远景和全景搞混,这其实很容易区分,远景是人物离镜头近,全景就是人物离镜头远,甚至看不见在哪。

全景的画面内容更偏向于画面的主体,远景甚至可以是没有主体的。

全景拍摄要有一个明显突出的主体,主体居主要位置,环境居次要位置,甚至可有可无。

主体尽可能选择与环境色调不同景。

两者要有明显的反差。

中景:是最常用的景别。

以人像为例,通常意义上的中景是指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

是户外新闻采访最常用的景别。

因为人们谈话的距离,刚好目光注意力集中在上半身,这是每个人都最习惯的一个视角。

用中景可以突出人物状态,如手部动作、面部朝向等。

常用来展示富有表现力的情节和动作性很强的局部。

中景画面通常用于讲故事,是叙事性的画面,在影视作品中运用中景最多。

拍摄中景尽可能不要让过多的其他元素出现在画面中,力求简洁,主体突出。

但是,杂乱总是难免的,在没有办法避开杂乱的背景,比如现场无关人物较多的时候,就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透视关系,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景别拍摄技巧

景别拍摄技巧

景别拍摄技巧以下是 7 条关于景别拍摄技巧的内容:1. 哎呀,全景拍摄可是超级重要的呀!就像给整个世界拍了个大合照。

你想想,拍一场热闹的运动会,用全景能把整个赛场和所有激动的观众都装进去,那场面多震撼呀!比如拍篮球赛,从整个球场到球员和观众,一一呈现,哇塞,是不是感觉超棒?2. 嘿,中景拍摄也很有意思的哟!它就像是给事物来了个半身特写。

比如拍人物说话的时候,用中景就能很好地展现人物的表情和手势,让你清楚看到他在表达啥。

像拍两个人聊天,中景能把他们的互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多生动呀!3. 哇哦,近景拍摄那可是能捕捉到细节的魔法呀!就好像拿了个放大镜去看一样。

像拍一朵娇艳的花,近景可以把花瓣上的纹理和色彩都清晰呈现,好美好美!当你用近景拍人物的面部表情,那种细微的情绪变化都能抓住,超厉害的吧?4. 我的天哪,特写拍摄简直绝了!这就像是把最精彩的部分单独拎出来展示。

比如说拍运动员脸上的汗水,那一颗颗晶莹的汗珠,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和拼搏了?再比如拍一个钟表的指针,特写能让你清楚看到时间的流逝,好神奇呀!5. 哈哈,远景拍摄那可是展现大场面的利器呀!那感觉就像是站在高高的山顶俯瞰一切。

你去拍辽阔的大海,远景能把那无边无际展现得一览无余,太壮观了!或者拍一座城市的天际线,哇,那城市的轮廓和规模,立马让你心胸开阔起来!6. 哎呦喂,人物景别拍摄要注意角度哦!不同的角度拍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呀。

从下往上拍可以让人物显得高大威武,从上往下拍又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像拍模特走秀,不同角度拍出来的照片那差别可大了,是不是很有趣?7. 嘿呀,别忘了灵活运用各种景别呀!这就好像是用不同的画笔来描绘一幅画。

有时候需要全景来展示全貌,有时候又要用特写来突出重点。

就像拍一场演唱会,各种景别轮流上,才能让观众全方位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氛围呀!总之,多尝试,多探索,你的拍摄一定会越来越精彩的!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有真正掌握和运用好景别拍摄技巧,才能拍出令人惊艳的作品呀!。

景别的分类

景别的分类

现实主义风格
• 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通常使用中景和近景,以展现人物 与环境的真实关系 • 通过景别切换,可以表现出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
浪漫主义风格
• 浪漫主义风格的影片通常使用远景和特写,以营造出浪 漫的氛围 • 通过景别切换,可以突出主体,使观众更加关注人物的 动作和表情
景别对电影风格的影响
分类
• 标准中景:摄影机使用标准镜头拍摄,画面比例适中,人物和背景都较为清晰 • 中景特写:摄影机使用中焦镜头拍摄,突出主体,背景略有虚化
中景在电影摄影中的应用
讲述故事
• 中景可以展现出人物与环境的互动,有助于表现角色性 格和情感变化 • 可以通过中景的切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叙事 的连贯性
06 景别切换的技巧与时机
景别切换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原则
• 保持视觉的连贯性:景别切换应遵循视觉规律,避免突 兀,使观众能够顺畅地跟随故事发展 • 突出主题:景别切换应根据故事需要,突出主题,增强 故事的感染力
方法
• 渐变式切换:通过逐渐调整摄影机与主体的距离和角度, 实现景别的平滑过渡 • 跳切式切换:通过突然改变摄影机与主体的距离和角度, 产生视觉冲击力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别与电影风格的融合与创新
融合
• 在电影拍摄中,可以将不同风格的景别相互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 通过景别切换,可以使观众在不同风格之间切换,增强观影体验
创新
• 可以尝试使用新的景别拍摄手法,如使用无人机拍摄远景,使用特殊镜头拍摄特写 等 • 通过景别的创新运用,可以为电影带来新的视觉体验,提高观影满意度

摄影景别的分类及特点

摄影景别的分类及特点

摄影景别的分类及特点摄影景别可以根据拍摄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景别分类包括风景摄影、人文摄影、建筑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等。

不同的景别拍摄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技巧。

1. 风景摄影:风景摄影是指将自然风光或城市景观作为拍摄对象的摄影类型。

风景摄影追求画面的美感和氛围,在构图上注重景深和光线的运用。

常见的风景摄影包括山水、海景、日出、日落等。

在风景摄影中,拍摄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角度,捕捉到最佳的光线和色彩,以展现景物的壮丽和美丽。

2. 人文摄影:人文摄影注重表达人类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问题。

它通过记录人类的行为和生活状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和人类的情感体验。

人文摄影追求真实和自然,强调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人文摄影可以是纪实性的,也可以是创意性的,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构图手法,表达摄影师对人类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3. 建筑摄影:建筑摄影是指将建筑物作为主要拍摄对象的摄影类型。

建筑摄影注重对建筑物的结构、形态和材质的表达。

在建筑摄影中,拍摄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光线,突出建筑物的美感和独特性。

建筑摄影常用的技巧包括借助线条和对称来强调建筑物的结构,利用逆光和反光来突出建筑物的材质和纹理。

4. 动物摄影:动物摄影是指将动物作为拍摄对象的摄影类型。

动物摄影注重捕捉动物的瞬间动作和表情,展现它们的生动和野性。

在动物摄影中,拍摄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和快门速度,以准确捕捉到动物的动态。

动物摄影需要耐心和观察力,拍摄者需要熟悉动物的习性和行为,才能拍摄到自然和生动的瞬间。

5. 静物摄影:静物摄影是指将静止的物体作为拍摄对象的摄影类型。

静物摄影注重对物体的形态、纹理和细节的表达。

常见的静物摄影包括花卉、食物、器具等。

在静物摄影中,拍摄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背景和光线,以突出物体的美感和独特性。

静物摄影需要关注构图和细节,通过合适的角度和光线,表达物体的艺术性和价值。

摄影景别根据拍摄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类,包括风景摄影、人文摄影、建筑摄影、动物摄影和静物摄影等。

电影中的景别举例

电影中的景别举例

电影中的景别举例电影中的景别主要有以下几种:1. 远景:这是镜头相对被摄对象距离最远的景别。

远景画面开阔,景深较大,往往用来展现山川河流、城市全貌、广袤原野、宏大的社会场景。

远景擅长营造庞大的气势,如战争、灾难画面,也可以交代故事发生背景,还可以起到抒情作用。

例如,在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秦军攻打赵国,采用了大量远景,展现了秦军的声势浩大,赵国都城的宏伟,营造了紧张的战争气氛。

2. 中景:中景镜头常见拍摄的是从腰部以上一个或多个人物,同时还包含部分周围环境。

中景镜头是说明性镜头,起场景建置的作用,在发生戏剧变化之前,介绍了环境、人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

双人镜头、多人镜头及过肩镜头多采用中景。

例如在电影《赤裸裸》中,男主人公处于画面焦点的位置,比行人稍微靠上一些,观众比较容易看清男主人公的面部表情。

中景镜头可以展示人物的肢体语言和周围环境,还可以通过角色的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当画面中角色的表情清晰可见时尤为明显。

3. 近景:近景是拍摄范围较小的一种景别,通常用来突出表现人或物的细节和情感变化。

近景镜头下的人或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能够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物品的细节特征。

例如,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主角杰克和罗斯在船头迎风而立的近景镜头,突显了他们的自由与激情,也表现了他们在船上的位置和环境。

4. 特写:特写镜头是近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个细节或特征的景别。

特写镜头能够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人或物的某个特定部分,强调该部分的细节和特点。

例如,在电影《公民凯恩》中,导演通过特写镜头展现了凯恩手中把玩的玻璃球,强调了这个物品对凯恩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电影中常见的几种景别,不同的景别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景别,以表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15-各种景别的拍摄

15-各种景别的拍摄

15-各种景别的拍摄D含的空间范围。

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接近则影像放大,景别变小;反之,则景别变大。

另一方面,在照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利用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反之,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景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它只表达一个概念。

其原因就是衡量画面景别的标准不一致。

有的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标准,凡表现主体全貌的即为全景;有的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整体即为全景,也有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中表现出的截取人体部位某一范围来划分景别。

目前,多数人同意用成年人的身体作为划分景别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把景别分为五级,即远景、全景、中近、近景、特写。

不同的拍摄景别用于表现不同的效果和主题,不同的景别的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一、中景的拍摄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

中景画面的特点:景别小、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

这种画面主要表现的是被摄体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

但是对于整个画面环境表现的并不多,这种画面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中景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

如用中景拍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1、拍摄距离的确定中景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如人民大会堂的中景,可能是突出正门的一排有气势的廊柱。

摄影的景别

摄影的景别


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与中景相比画面内容更趋向单一,表现具体。近景画面仅从空 间大小上就能清楚地分清主体和非主体。表现环境和背景的空间进一步 减弱,物体周围的环境和空间特征已不很明显。重点而细致地表现人物 面部神态和情绪。占主导地位是人物面部形象或物体局部。因此,近景 是将人物或主体物推向观众眼前的景别。 近景的作用:近景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主 要景别。人物处于近景,眼睛是最重要形象元素。人物面部肌肉的颤动, 目光的移动,眉毛的挑动。“喜、怒、哀、乐”各种神情都一览无余地 被表现,内心波动所反映到面部的微妙变化显而易见。特别是对人眼作 为“心灵的窗口”,近景画面是重视刻画的地方。近景带来视距的缩小 与逼近,使观众与被摄人物间的心理距离也缩小了。
全景:表现被摄人物全貌或某一场景全貌。
全景画面能将被摄体全貌表达清楚,特别是纪实新闻拍摄中,最能直接表 现其外观整体形象。全景画面与远景相比,有明显内容中心、结构主体。 重视特定的环境中某一具体对象全貌等。所表现的被摄体、场景全貌,充 当了介绍、记录等角色。 画面特点:注重画框内主体的整体结构和表现意义;与远景相比,全 景要有主体中心或结构中心;重视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如:一 棵树、一个球场、一个广场等,都是特定场景。全景是画面构图中集纳造 型元素最多的一种景别。

中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景物较大的局部画面。 较远景而言,中景画面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为次要位置。 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观众多数看到是膝部以上部位形体运动和情绪 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间关系。 中景的作用: 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手臂的活动范围。手及手臂是人体交代情感,表 达意思较为活跃和多变的部位,人们传递信息常以手势互助。哑语完全 依靠手势和表情。对于人的手臂活动,用全景则过大,用近景则太小, 而用中景既表现的清晰又最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五课各种景别的拍摄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各种景别的特点,分析各种景别的不同;熟悉和掌握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

重点:各种景别的比较难点: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教具:照相机、多媒体教学程序:画面景别,是指被摄主体画面形象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照相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摄影镜头的焦距长短。

也就是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的关系。

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

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接近则影像放大,景别变小;反之,则景别变大。

另一方面,在照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利用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反之,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景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它只表达一个概念。

其原因就是衡量画面景别的标准不一致。

有的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标准,凡表现主体全貌的即为全景;有的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整体即为全景,也有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中表现出的截取人体部位某一范围来划分景别。

目前,多数人同意用成年人的身体作为划分景别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把景别分为五级,即远景、全景、中近、近景、特写。

不同的拍摄景别用于表现不同的效果和主题,不同的景别的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一、中景的拍摄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

中景画面的特点:景别小、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

这种画面主要表现的是被摄体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

但是对于整个画面环境表现的并不多,这种画面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中景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

如用中景拍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1、拍摄距离的确定中景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如人民大会堂的中景,可能是突出正门的一排有气势的廊柱。

中景人物中,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由于中景的景别比较小,所拍摄的物体比较大,所以照相机距离被摄体的距离不能太远,如果距离太远就会因拍摄到过大的背景影响到主体,而如果过近也同样会影响到主体。

拍摄中景时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一般以3~5m 为宜。

2、焦距的确定由于中景所拍摄的被摄体一般比较大,根据焦距与物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就不然看出,拍摄中景时不会用到短焦距镜头,一般采用标准镜头或中焦镜头,也就是焦距在50~100mm之间的镜头。

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摄时就更加自如了。

3、曝光的方法由于中景画面中除了主体外还有一定的背景,如果使用平均测光,肯定会因为背景的存在影响到测光的准确性,所以在拍摄中景的时候一般采用“近测法”,也就是靠近主体进行测光,这样,主体的绝大部分就可以充满画面,避免了背景对主体的影响。

当然,在测光完毕后还要退回原来的拍摄位置上,按照刚刚近测的数据进行曝光。

这种方法在拍摄中景人像的时候最为常见,一般近测的距离在10~30cm之间。

4、主题与背景的关系中景景别的背景一般都会有烘托主体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但过于杂乱的背景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弱化主体的表现力,而过于简单的背景又达不到烘托主体的作用。

所以在拍摄中景画面的时候要注意背景的选择和安排,如图所示。

二、近景的拍摄近景是指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它与中景相比,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

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

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等。

这是课堂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

1、拍摄距离的确定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近取其神”、“近取其质”都说明了近景表现的特点。

人物近景,面部表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眼睛成了画面的中心部分,所以近景要处理好眼神光,以眼传神。

近景拍摄物体时要运用好光线,表现好物体的纹理、质地。

由于近景的景别比中景的景别还要小,而拍摄的物体比中景更大,所以在选择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距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恰到好处,一般在1~3mm之间为宜。

2、焦距的确定近景画面所强调的就是主体,近景的主体要比中景更大,所以在拍摄近景的时候同样不会选择短焦距镜头。

一般使用中焦镜头比较多,以70~100mm的镜头比较常见。

3、曝光的方法由于近景所突出的是主体本身,背景的地位就变得次要了。

很多采用近景画面的照片都弱化了背景从而突出了主体,所以在近景的拍摄中,曝光的时候使用“平均测光”法就可以了。

4、防止畸变近景画面一般距离被摄体比较近,但如果距离被摄体过近,拍摄出来的效果会产生一种畸变,如果使用短焦距镜头拍摄这种畸变就会更加明显,在拍摄的时候应该注意。

三、特写的拍摄特写是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加深记忆。

如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师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等。

1、拍摄距离的确定特写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

较之近景,特写更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

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独具慧眼的观察力,能抓取一些值得特写的局部,以打开观众窥见事物内在的窗户。

比如人物的眼睛常常是特写的内容,因为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通过人的眼睛,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感情。

其次特写人的手,手是一个人行为和动作的焦点,能看出人的职业、年龄等特征。

手还有丰富的“表情”,戏曲行话中说:“指能语”,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常常运用各种手势来帮助表达感情。

特写雪枝下的一朵小迎春花,春天的一株小草芽,夏日的一朵荷花,秋天的一片红叶,都能给人以生命的欢悦,比其他的景别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心弦。

所以,特写常常富有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蓄,能启发人们的想像力。

由于特写表现的主要是被摄体是某一部分的局部特征,所以在拍摄的时候要离被摄体尽量的近,如上图所示。

但是由于照相机的镜头受最近调焦范围的限制,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会无法调焦。

如照相机的最近调焦距离是0.8m,一旦近于这个距离,照相机就会无法清楚调焦,所以对于拍摄特写画面来说,拍摄距离应以照相机的最近调焦距离为标准。

2、焦距的选择拍摄特写画面都会选用中长焦距镜头,一般采用135~300mm以上焦距的镜头,300mm以上的镜头也可以拍摄出特写画面,但是考虑到300mm以上焦距的镜头一般都比较笨重,在拍摄的时候容易抖动而影响画面质量,故一般不推荐使用。

3、器材的选择克服最近调焦距离的限制,在拍摄特写画面的时候,最好使用专门拍摄近距物体的微距镜头来拍摄。

有些镜头带有近摄功能,在拍摄特写画面的时候也可以使用。

带有近摄功能的镜头上都会标有“M”或者“MACRO”的字样。

4、曝光的方法由于特写画面主要是突出主体,主体上任何一点曝光失误都会非常明显。

所以拍摄时一定要注意,一般在拍摄的时候采用点测光,这样可以保证所拍摄出来的物体曝光合适。

四、远、全景的拍摄远景、全景画面的特点:远景是各类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是拍摄时在距离被摄对象远处拍摄,它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

古代画论说“远取其势”。

远景总是以自然的气势取胜,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山川形势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氛围等。

因此,结构远景画面,要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处理好大自然本身的线条,如山岳的起伏、河流的走向、田野的图案、沙漠和海洋所特有的色调和线条等,并且要善于运用各种流动的因素,比如大气的状况,云彩的变幻,风雨阴晴,它们都是远景画面中动人的因素。

全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

全景用来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与远景比较,全景有较明确的内容中心。

全景范围的大小总是与主体对象有关,是与主体对象的大小相对而确定的。

比如人和所处的室内的全景,自然要比人民大会堂的全景范围小得多,但它对主体事物来说都是以全景来称呼。

结构全景画面,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的某种关联,注意主体整体的固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整。

但是此类景别对于景物细节和质感的表现不如中近景,如上图所示。

1、拍摄位置的选择一般拍摄远、全景别的照片都是要表现整个画面恢弘的气势和氛围。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选择拍摄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拍摄远、全景的时候,如果采用平视拍摄,拍摄出来的照片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可能很一般,如果换一下拍摄位置,将拍摄点升高,采用俯拍,通常得到的效果要比平视拍摄好的多。

2、焦距的确定远、全景主要表现的是画面的整体感,这就要求照相机镜头有足够大的视角,所以在选择镜头的时候中、长焦的镜头就不太适用了。

一般拍摄远、全景的画面效果使用短焦距镜头和标准镜头来拍摄。

一般以24~50mm的镜头为宜。

3、曝光的方法由于远、全景画面中包含的景物较多,所以对曝光量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所拍摄景物之间亮度分布得比较均匀,可以采用“平均测光法”来确定曝光值。

如果所拍摄景物的亮度区别比较大,有很明显的明暗对比,就需要改变测光方法,应在平均测光的基础上,进一步测量局部的亮部,将两种测光的结果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曝光。

4、画面景深的控制为了增强远、全景画面的深度感,在拍摄的时候应利用线条透视和空气透视规律,尽量地采用侧光、侧逆光或者逆光来拍摄,同时减少顺光和顶光。

小结1、中景一般的拍摄距离为3~5m,镜头焦距在50~100mm之间,采用近测法。

2、近景一般的拍摄距离为1~3m,镜头焦距在70~100mm之间,采用平均测光法。

3、特写的拍摄距离为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采用点测光。

思考题1、远景和全景的拍摄有哪些方面的区别?2、用文字的形式描绘出用特写方式拍摄荷花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