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校准规程

合集下载

千分尺自校规程

千分尺自校规程

千分尺自校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自校,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千分尺的自校。

3、自校基准外校合格的校对用量杆、刀口尺。

4、环境条件室温。

5、外观5.1目视:千分尺及其校对用量杆不应有锈蚀、碰伤、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2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5.3千分尺上应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5.4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6、各部分相互作用手感: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7、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手感检查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不允许明显松动。

8、测力手感与外检千分尺的测力比较,相差不应太悬殊。

参考量:标准为(5~10)N9、测量面的平面度一级刀口尺检定,不允许出现白光。

在距测量面边沿0.4 mm范围内的平面度忽略不计。

10、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对校对杆(0~25 mm的用0.5 ~1mm塞尺)同一“点位”在四个位置上进行测量(图一),应符合《表1》、《表2》规定。

板厚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应不超过4μm。

表2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测量面的平行度11、示值误差11.1一般只“调零”。

常用尺寸若有怀疑(如窜动)可与外检千分尺比较后“修正”使用。

11.2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表1规定;壁厚千分尺、板厚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8μm;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2规定。

12、校对用标准量杆块12.1外径千分尺校对用标准量块值的尺寸偏差和变动量应不超过《表3》规定。

12.2数显外径千分尺校对用标准量块值的尺寸偏差和变动量应不超过《表4》规定。

外径千分尺自校规程

外径千分尺自校规程

外径千分尺自校规程
1、概述
适用于本公司外径千分尺的定期校准和在用带表卡尺精确度的不定期校验。

2、技术要求:
2.1温度20±5OC,R.H.: 60O/O±20O/O
2.2选经过有资质部门(计量所)进行校准检验合格的外径千分尺或标准量块,储存在恒温、干燥、清洁的橱柜中,以做校准“标样”用,并做好记录。

3、校准规程
3.1 校验前:检查需要校检的外径千分尺的外形
3.2校准场所应符合标准——恒温、恒湿、清洁卫生。

3.3首先使用“标样”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或标准量块,分别取外径千分尺量程的三个不同检点进行测量,并标明测量位置,读取数据并记录。

然后使用待校准的外径千分尺量取工件或标准量块的相同位置,读取数据并记录。

最后将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数据相同,证明在用带表卡尺合格;若不相同,证明在用带表卡尺失准,需要修校或更新。

测量范围(mm)受校点尺寸(mm)
3.4 测量数据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0.02mm),判校准合格。

4 记录标识
4.1校准合格后,贴校准标签
校准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判定为:限制使用,禁止使用,维修,报废处理
4.2将周检计划内规定到期的带表卡尺进行按时校验,将校验数据及时记录在《检测器具内校记录表》内。

千分尺内校检定规程

千分尺内校检定规程

1.目的
为检测设备的校验提供依据,保证测试测量的精密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制造部门使用中的千分尺的检定。

3.校准环境
为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在温度为25+5/-3℃,湿度为60+15/-10%RH的条件下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4.校验项目
外观、示值检测。

5.校准件
编号为LKB001的量块作为校验标准件。

6.校验程序
6.1外观检查
6.1.1要求
6.1.1.1千分尺及校对用的量块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
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
6.1.1.2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6.1.1.3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及出厂编号;
6.1.1.4千分尺的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6.1.1.5可调或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6.1.1.6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6.1.1.8新制的千分尺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千分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6.1.2检定方法:试验和目力观察。

6.2示值检测
6.2.1要求
6.2.1.2用被检千分尺测量标准量块分段对比,测试出误差值;
6.2.1.3校验点为:1mm、3mm、5mm、10mm、20mm;
6.2.1.4测试误差变化量△≤0.002mm。

6.3检定方法
6.3.1使用前需校对起始值设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立即修正设置;。

千分尺校准规范

千分尺校准规范

千分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测量范围(mm)示值误差(µm)
I级
0—100 ±4
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校准
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
匀,对于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键功能正常。

1.2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3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任意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该
相切。

2.示值误差
2.1对于数显千分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各种千分尺的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点上。

2.3
测量范围(mm)示值误差(µm)
I级
0—100 ±4 3.校准条件
3.1环境湿度:20±5℃
3.2相对湿度:≤80%
4.标准器具
量块规格:(2.5~25)mm 10块机身编号:84310-111 技术等级:4等3级
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
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千分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
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千分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

千分尺校准规范

千分尺校准规范

菲恩(江门)科技有限公司千分尺校准规范文件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目的对内部的千分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21-2008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到500mm外径机械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的板厚、壁厚千分尺;以及分辨力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数显千分尺校准。

4、校准条件校准测量范围不大于100mm的外径千分尺,其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应符合5、通用技术要求5.1外观5.1.1千分尺及其校准用的量杆不应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1.2千分尺应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5.1.3千分尺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商(或厂标)及出厂编号5.1.4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4.2.1微分筒传动和测微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4.2.2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和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4.2.3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6计量性能要求与校准方法5.1示值误差5.1.1外径千分尺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得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3的规定。

表-3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量测量面的平行度。

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一、外径千分尺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至300mm外径千分尺的校准、引用文献 2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1216-2004 《外径千分尺》JJG 34-2008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外径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通用长度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各种外尺寸。

4、计量特性4.1 测微螺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测微螺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4.2 测钻工作面与测微螺旋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该偏移量见表1表1 测钻工作面与测微螺旋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mm测量范围偏移量0.05 0,250.08 25,500.13 50,750.15 75,1000.2-0.3 100,2000.3-0.4 200,3004.3测力外径千分尺工作面与球面接触时所作用的力为(5,10)N 4.4刻线宽度及宽度差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为(0.08,0.20)mm,刻线宽度差应不大于0.03mm。

4.5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

4.6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上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当微分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

若不相切时,允许压线应不大于0.05mm,离线应不大于0.1mm。

4.7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外径千分尺和校对用量杆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05μm。

4.8工作面的平面度工作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6μm。

公法线千分尺校准操作规程

公法线千分尺校准操作规程

公法线千分尺校准操作规程一、校准前1、观察校准室温度是否达到规程要求,0~100mm的千分尺室温在20±2℃,若没达到规程要求的温度,启动空调,千分尺恒温两小时后方可进行校准。

2、把清洗后受检的千分尺及4等量块用绸布擦净,一同轻放在校准室的木桌上。

3、把校准中所需的2级平面平晶、平行平晶、塞尺、测力计、粗糙度比较样板等配套设备取出擦净后,放在校准室木桌上备用。

二、校准中1、校准时需戴上白手套。

目测千分尺无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新制的千分尺及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测微头上刻线应清晰,均匀;千分尺上应有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等标志;新制的千分尺应附有调零工具,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各部分相互作用平稳无卡住现象。

锁紧装置作用是否有效。

2、检查测力是否在6N—10N范围内,然后对准零位。

微分筒准面端面与固定套管纵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允许压线<0.05mm,离线<0.1mm。

3、千分尺和校对用量杆的测量面表面粗糙度<0.05um,用粗糙度比较样板以比较法进行校准。

4、千分尺平面度的校准用平面平晶以技术光波干涉法进行校准,1级千分尺平面度小于1 um,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用平行平晶校准,使用时,依次将四块厚度差为1/4螺距的平行平晶放入两测量面间,转动微分筒,使两测量面与平行平晶接触,并调整平行平晶使其接触点在同一侧,记取两测量面上出现的干涉带条数。

5、千分尺示值校准,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五点上进行校准,以千分尺读数偏差减去量块修正值之差作为千分尺的示值误差。

6、校准时做好原始记录,做到数据准确,对合格千分尺应填发校准证书,不合格的千分尺填发校准结果通知书,书写要工整,不能涂改,校准员、核验员必须签名。

三、校准后1、校准完后,量块要及时清洗,干后放置干燥缸内,受检合格的千分尺涂上防绣油。

2、下班前做好校准室清洁,关好电源、门窗后方可离去。

千分尺检定规程

千分尺检定规程

千分尺检定规程千分尺检定规程千分尺是一种非常精度高的测量工具,正式验证其测量精度的检定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检定规程。

一、检定前准备1.1 检定设备进行千分尺检定的设备需要包括专门的卡尺、校正块等测量工具,这些工具需要定期检定以保证其准确度。

1.2 检定环境检定千分尺的环境需要干净、稳定,同时温度、湿度等条件也需要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进行检定前需要仔细清理千分尺上的杂质及水垢等。

1.3 确定检定频次根据千分尺的使用情况,需要确定其检定频次,通常建议进行6个月一次的检定。

二、检定步骤2.1 清洁千分尺首先需要用丝刷去除千分尺上的杂质、污渍等,如果有生锈情况则需要切记不要将其清理过于频繁以防破坏表面涂层。

2.2 校准零点将千分尺的游标调整到零点位置,并用调整螺丝锁定,同时检查千分尺刻度盘和游标是否对准。

2.3 用卡尺检查用卡尺测量标准物体不同位置的长度以检查千分尺的精度,按照规定测量次数和测量方向得到测量值,并计算出平均值。

2.4 误差计算将测量值和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千分尺的误差值,并计算误差值的标准差,如果误差值超过规定精度范围则需要重新校准。

2.5 记录和报告记录千分尺的型号、编号、检定日期、校准人、校准结果等信息,并将检定结果报告给相关人员。

三、检定后维护3.1 保持清洁千分尺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振动等,避免对其精度产生影响。

3.2 定期检定按照千分尺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定,保证其精度达到标准要求。

3.3 使用注意事项千分尺的使用需要注意松紧度、避开低温、热源,避免对其精度产生影响。

以上就是千分尺检定规程的详细介绍,通过以上步骤可对千分尺进行有效检定,避免因千分尺精度不足引起的误差。

作为一种关键的测量工具,千分尺的检定不仅对生产、检测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积极的意义。

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一、外径千分尺校准规范1、范围2、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1216-2004 《外径千分尺》JJG 34-2008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外径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通用长度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各种外尺寸。

4、计量特性测微螺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测微螺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4.2 测钻工作面与测微螺旋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该偏移量见表1表1 测钻工作面与测微螺旋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mm外径千分尺工作面与球面接触时所作用的力为(5~10)N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为(0.08~0.20)mm,刻线宽度差应不大于0.03mm。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

当微分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

若不相切时,允许压线应不大于0.05mm,离线应不大于0.1mm。

μm。

μm。

两工作面的平行度应在表2规定范围内。

表2外径千分尺两工作面的平行度4.10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应在表3的规定范围内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表3校对用的量杆尺寸偏差和变动量在表4规定的范围内。

表4校对用的量杆尺寸偏差和两工作面的平行度5、校准条件校准外径千分尺的室内温度在表5的规定范围内,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少于表5的要求,室内湿度不大于70%RH表5校准外径千分尺的室内温度和室内平衡温度时间校准用标准器及相应设备的计量性能见表6表6校准用标准器及相应设备的计量性能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首先检查外观,确定没有影响计量特性因素后再进行校准。

6.1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窜动采用手感法校准。

千分尺操作规程

千分尺操作规程

千分尺操作规程校准和鉴定一、目的1.1为规范千分尺的正确操作、校准和鉴定,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定适用于千分尺的操作、校准和鉴定。

1.3 质检部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

二、操作程序2.1使用之前,先要检查千分尺零刻度是否对其,校队方法使用前应擦拭干净千分尺两测量面,轻拧微分活络套筒尾端旋转轴,使千分尺两测量平面贴合后,响三下,观察主次“0”刻度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2.2 数显千分尺:擦拭干净千分尺两测量面,轻拧微分活络套筒尾端旋转轴,使千分尺两测量平面贴合后,响三下,观察数字显示是否为“0”。

如不为“0”可按表上的对零按钮使数字对“0”。

2.3 测量:2.3.1 调零后,转动微分活络套筒,使两测量面与所测尺寸相近。

2.3.2 将固定测量面平行紧贴与基准边,转动微分活络套筒,使另一测量面贴于所测尺寸另一端。

2.3.3 测量时先转动微分活络套筒。

当测量面接近工件时,轻拧微分活络套筒尾端的旋钮测量面贴合后,响三下读取数值。

2.3.4 普通千分尺主刻度数值(整数值)+次刻度中与主刻度基线对齐之刻度值(小数值的和)为读数值。

2.3.5 数显千分尺直接读取数值。

三、校准和鉴定3.1 在测量前后,均由操作者自行对本量具进行校准。

方法按2.1、2.2、2.3进行。

3.2 千分尺的测量精度由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周期鉴定,并出具合格的鉴定证书。

3.3 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校准与鉴定周期为6个月。

四、注意事项4.1. 严禁有水或油污粘附与千分尺上。

4.2 严禁千分尺由高出跌落。

4.3 当测量面贴合后,不得用力拧主微分活络套筒。

4.4 测量过程中,当听到响三下后停止旋转。

4.5 使用完后,两测量面加入适量的防锈油,清洁擦拭其表面污渍,将两测量拧紧贴合后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

编制:审核批准:。

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概述本文介绍了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包括检定的目的、范围、要求、方法、设备和检定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化的检定程序和方法,保证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目的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保证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范围本检定规程适用于各类用于精密测量的千分尺,包括手动和数显两种类型。

涉及到的测量范围为0~1000mm。

要求千分尺在检定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准确性要求: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根据具体规格和等级进行评定。

2.重复性要求:千分尺在重复测量同一长度时,示值应保持稳定并在规定的范围内。

3.稳定性要求:千分尺在连续测量一段时间后示值的变化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4.线性度要求:千分尺的线性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示值与实际长度之间的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方法千分尺的检定主要分为静态检定和动态检定两种方法。

静态检定方法静态检定主要用于测量静止物体的长度和尺寸。

具体方法如下:1.准备测量标准:根据千分尺的量程和要求准备合适的长度标准。

2.温度校准:将千分尺和标准放置于恒定温度下,等待温度稳定后进行校准。

3.初始调零: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板与标准的起始位置对齐,调节调零装置使示值为零。

4.测量开始: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板与标准的末端位置对齐,记录示值。

5.结果评定:根据标准要求和测量结果进行评定,确定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态检定方法动态检定主要用于测量动态物体的长度和尺寸。

具体方法如下:1.准备测量标准:根据千分尺的量程和要求准备合适的长度标准。

2.温度校准:将千分尺和标准放置于恒定温度下,等待温度稳定后进行校准。

3.初始调零: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板与标准的起始位置对齐,调节调零装置使示值为零。

4.动态测量: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板与标准物体表面进行接触,进行动态测量。

千分尺校准规程【技巧】

千分尺校准规程【技巧】

千分尺校准规程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1.目的:确保千分尺校准严格按规定操作、保证校准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普通千分尺内部的校准。

3.量块:指专为千分尺校准设置的标准长度量块。

4.测试条件:温度20±5℃,湿度不超过75%.5.内部校准测试步骤:5.1校准前将千分尺清洁干净,准备好校准工具。

5.2确认尺架、测微装置、测微螺杆、固定套筒、微分筒、等是否完好,检查方法:目测。

5.3.校准项目5.3.1外观校准方法:目测5.3.1.1 要求没有碰伤、锈蚀、带磁性、或者其他缺陷;5.3.1.2 必须具有调整零位的工具;5.3.1.2 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5.3.2 各部分相互作用校准方法:实验和目测5.3.2.1 微分筒的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无卡死现象;5.3.2.2 锁紧装置有效;5.3.3 测微螺杆的径向,轴向窜动检查方法:固定千分尺后用杠杆千分尺测量;要求窜动量不大于0.01。

5.3.4 测砧和测微螺杆的相对偏移量校准方法:校正测微螺杆同平板水平后,用杠杆千分尺测量;偏移量不大于0.1。

5.3.4 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校准方法: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比对。

5.3.4 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采用标准量块均匀测量千分尺1.005、1.5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等7点,测量3次,测量值相对零点不超过正负0.004mm。

5.3.4 量杆的校准方法:采用标准量块比对测量,误差不允许超过正负0.004mm。

5.4 校准合格贴上合格标签或者暂停使用标签,并填写《卡尺检定记录表》,合格标签上面必须填写校准修正值。

千分尺校验规程

千分尺校验规程

千分尺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千分尺校验的操作,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温度(20±5)℃,湿度45%~75%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校验方法5.1外观检查用目视观察,千分尺应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5.2仔细检查仪器各零件是否有磨损、碰伤、腐蚀或其他缺陷,同时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被校准千分尺应先清洗,擦拭干净,其侧面应光洁无划痕。

5.4拿取量块时,应带手套,不可对着标准量块及配套设备讲话,以免手汗或唾液造成标准器锈蚀。

5.5选择适当的标准量块,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测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测量时要手持千分尺的隔热装置,测量读数时视线要与千分尺刻度线垂直成90度角,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测量数值减去标准量块数值,即为误差值),普通最大允许误差为±4μm,数显最大允许误差±2μm。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5.7校准完毕后,把量块和配套设备擦拭干净,涂上防锈油放回原处妥善保管。

把校准合格的量具放在已检合格区域摆放整齐。

收拾工作台上的5S保持工作台清洁干净。

校准合格的千分尺,粘贴内校合格标签,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千分尺不准下发现场使用并贴禁用标签隔离,判定后,进入维修流程。

5.8校准记录填写并完成测量仪器内部校验报告。

校准完后需填写校准记录由实验室或档案室保存至少3年。

6.0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凡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修理或示值调整的均需重新校准。

7.0参考文件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8.0记录表格内校合格证千分尺校验记录内校合格证内校合格证仪器编号校准日期复效日期校准人千分尺校验记录送样单位分度值0.01 (mm)制造厂出厂编号检定地点本院测量范围 0 ~ 25 (mm)检定温度(℃)相对湿度(%)检定前样品有效性检查检定后样品有效性检查检定用仪器使用前状态检定用仪器使用后状态本次检定所依据规程JJG 21-2008《千分尺》序号检定项目检定结果1 外观2 各部分相互作用3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mm)4 测砧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mm)5 测力(N)6 刻线宽度及宽度差(mm)7 指针与刻度盘相对位置(mm)8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筒刻线面的距离(mm)9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筒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压线:(mm)离线:(mm)10 测量面的平面度固定测砧:(μm)活动测砧:(μm)11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μm)12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任意位置时数值漂移(μm)13 两测量面的平行度(μm)14 示值误差受检点(mm)千分尺读数误差(μm)量块误差(μm)受检点误差(μm) AA+5.12 -0.12A+10.24 -0.47A+15.36 -0.40A+21.50 -0.02A+25.00 +0.0715 数显千分尺细分误差受检点mm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 0.36 0.40 0.44 0.48误差μm16 校对用量杆标称尺寸: mm 实际尺寸: mm 变动量:μm结论主要设备名称量块主要设备编号640047A、780027A 检定:核验:检定日期:200 年月日注:表中A表示千分尺测量下限。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小于毫米级别的尺寸。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校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以匡助使用者正确进行校验操作。

一、校验前准备1.1 清洁千分尺表面:在校验之前,务必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无尘、油污等杂物。

1.2 检查千分尺零位:将千分尺刻度盘调至零位,确保刻度盘指针指向零刻度。

1.3 准备校验工具:准备好标准尺、外径千分尺和内径千分尺等校验工具。

二、零点校验2.1 外径零点校验: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标准尺的外径,并将千分尺刻度调至与标准尺一致。

2.2 内径零点校验: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标准尺的内径,并将千分尺刻度调至与标准尺一致。

2.3 零点误差修正:如发现零点误差,可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来修正,确保准确度。

三、线性误差校验3.1 选取不同测量范围: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如0-25mm、25-50mm等,进行线性误差校验。

3.2 多点校验:在选定的测量范围内,选取多个点进行测量,确保千分尺的线性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3.3 记录误差值:将每一个测量点的误差数值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修正。

四、重复性校验4.1 连续测量:在同一测量范围内进行多次测量,检查千分尺的重复性。

4.2 分析数据: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算重复性误差。

4.3 判断准确度:根据重复性误差判断千分尺的准确度,如有必要可进行调整或者修正。

五、校验后处理5.1 记录校验结果:将所有校验结果记录在校验报告中,包括零点误差、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等。

5.2 校验结论:根据校验结果判断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有问题可及时处理。

5.3 定期校验:建立定期校验制度,确保千分尺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

结语:通过本文的指导书,希翼读者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千分尺的校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千分尺是精密测量工具,惟独经过正确的校验和维护,才干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千分尺校准教程

千分尺校准教程
100 ~125,125 ~150 150 ~175,175 ~200 200 ~225,225 ~250 250 ~275,275 ~300 300 ~325,325 ~350 350 ~375,375 ~400 400 ~425,425 ~450 450 ~475,475 ~500
最大允许误差/μm ±2 ±3 ±3 ±4 ±4 ±5 ±6
千分尺校准教程
二、概述
• 千分尺是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测 力装置、锁紧装置和读数装置等组成。 如图所示:
千分尺校准教程
二、概述
千分尺校准教程
二、概述
千分尺校准教程
二、概述
千分尺校准教程
二、概述
千分尺校准教程
二、概述
千分尺校准教程
三、计量性能要求
1、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 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
偏差和变动量应不超过表5规定。
千分尺校准教程
三、计量性能要求
表5 数显外径千分尺校对用量杆的尺寸偏差和变动量
标称尺寸/mm
尺寸偏差/μm
变动量/μm
25,50
±1.25
1
75
±1.5
1
100
±2
1
125,150,175
±2.5
1.5
200,225,250
±3.5
1.5
275,300
±4
2
325,350,375,
千分尺校准教程
三、计量性能要求
13 数显外径千分尺细分误差 数显外径千分尺数显装置的细分误差应不
超过±2μm。 14 校对用的量杆 14.1外径千分尺校对用的量杆 外径千分尺校对用量杆的尺寸偏差
和变动量应不超过表4规定。

千分尺计量检定规程

千分尺计量检定规程

千分尺计量检定规程1.0目的规范千分尺校验的操作,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千分尺计量检定。

3.0校验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温度(20±5)℃,湿度45%~75%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5.1外观5.1.1要求➢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刻线应清晰、均匀。

➢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使用中的和修理后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检定方法:目力观察。

5.2各部分相互作用5.2.1要求➢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带有表盘的千分尺,表针移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5.2.2检定方法试验和目力观察5.3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

5.3.1要求: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5.3.2检定方法➢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使杠杆千分表与测微螺杆测微量面接触,沿测微螺杆轴向方向分别往返加力3N~5N。

➢测微螺杆的径向摆动示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将测微螺杆伸出尺架10mm后,使杠杆千分表接触测微螺杆端部,再往杠杆千分表测量方向加力2N~3N,然后以相反方向加力2N~3N,这一检定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径向方向检定。

5.4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相对偏移5.4.1要求千分尺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应不大于JJG21-2008标准中的规定。

5.4.2检定方法在平板上用杠杆百分表检定,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的千分尺用百分表检定,检定时借助千斤顶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板上,根据JJG21-2008要求,调整千斤顶使千分尺的测微螺杆与平板工作面平行,然后用百分表测出测砧与测微螺杆在这方位上的偏移量x,然后将尺架侧转90°按上述方法测出测砧与测微螺杆在另一方位上的偏移量y,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Δ按下式要求的Δ=√x2+y2此项检定也可用其它专用检具检定。

内测千分尺检定校准规程

内测千分尺检定校准规程

内测千分尺检定校准规程
1.检定标准。

内测千分尺的检定校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912-2001《内测千分尺》。

2.检定器具。

(1)内测千分尺标准样本;
(2)外观检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3)电子称或千分尺计量系统;
(4)参照检定器具。

3.检定方法。

(1)外观检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内测千分尺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其主要参数和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2)尺子长度标定:将内测千分尺的两个臂平放于水平面上,使用标准样本按照尺子长度的1000等分点进行校准。

(3)尺子间距标定:将内测千分尺两臂放置于标准参照器具上,按尺子间距的100等分点进行校准。

(4)读数误差检定:使用精密电子称或千分尺计量系统对内测千分尺进行读数误差检定,要求读数误差小于等于0.02mm。

4.检定记录。

(1)对检定设备进行记录,包括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商、检定周期等信息;
(2)对每一项检定步骤进行记录,包括检定日期、检定人员、检定结果等信息;
(3)记录检定设备所在部门和责任人信息。

5.检定周期。

内测千分尺的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或1年,如有情况需要调整,应经检定负责人和使用单位负责人协商并经过批准后执行。

6.检定结果及处理。

(1)符合要求:经检定合格的内测千分尺应在检定记录中注明,并进行适当保养和标识。

(2)不符合要求:经检定不合格的内测千分尺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对检定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及时通知使用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分尺校准规程
1、目的:通过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300㎜范围、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
4-1、外观:
4-1-1、要求:千分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及出厂编号,使用中及修理后的千分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
4-2、各部份相互作用:
4-2-1、要求: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可换或可调测砧的装卸或调整应顺畅,其作用可靠,锁紧装置应切实有效,测微螺杆无明显的轴向窜动与径向摆动。

4-2-2、方法:手感
4-3、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距离:
4-3-1、要求:对准零位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允许压线不大于0.05㎜,离线不大于0.10
4-3-2、方法:调整好千分尺的零位,转动微分筒使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相切,并按微分筒读出零刻线相对于固定套管纵刻线的偏移量,该数值即为离线、压线的数值。

4-4、示值误差:
4-4-1、要求:千分尺的示值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
4-4-2、方法:以5等或2级或相应等级量块,依下表一规定之受检点进行校准。

4-5、校对量杆的尺寸误差
4-5-1、要求:校对量杆尺寸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4-5-2、方法:校对量杆尺寸误差在三座标上进行校准。

表一:单位mm
5、校准周期为12个月
2016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