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转变

合集下载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内容提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她被誉为“婉约之宗”,现在存词近50首,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风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南渡前的李清照,基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天地,词的内容不过是伤春别恨,没有什么创新。

但她大胆地表现了一个贵族少女、少妇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风雅情调,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南渡后,国破家亡,多年惨淡经营所积存的金石书画也毁于一旦,接二连三的打击,颠沛流离的痛苦,因此词风突变。

哀怨、悲愤之情渲染强烈,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无论是南渡前还是南渡后,她的词都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至性的感情代代流传。

她的词擅长白描,在用事、构思、炼字酌句上都有独立性,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清照是北宋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词作家,所以她的词别具特色,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词风;不同点;相同点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词人,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光芒。

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化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她的词①,既沿袭了婉约派的传统,又兼取豪放派之长,极富生活气息,语言朴素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质在两宋词坛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一、前后期词风的不同点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这种风格上的变化与她的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坎坷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从三个时期加以分析。

1、贵族少女天真快乐的生活她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个散文家和学者,母亲王氏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在这种学术空气很浓的家庭里受到极好的熏陶,对于她后来的文学成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的词生动地描写了贵族少女无忧无虑的游乐生活和惜花饮酒的闲情雅趣,基调开朗、乐观,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爱情的渴望。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内容提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她被誉为“婉约之宗”,现在存词近50首,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风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南渡前的李清照,基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天地,词的内容不过是伤春别恨,没有什么创新。

但她大胆地表现了一个贵族少女、少妇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风雅情调,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南渡后,国破家亡,多年惨淡经营所积存的金石书画也毁于一旦,接二连三的打击,颠沛流离的痛苦,因此词风突变。

哀怨、悲愤之情渲染强烈,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无论是南渡前还是南渡后,她的词都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至性的感情代代流传。

她的词擅长白描,在用事、构思、炼字酌句上都有独立性,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清照是北宋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词作家,所以她的词别具特色,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词风;不同点;相同点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词人,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光芒。

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化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她的词①,既沿袭了婉约派的传统,又兼取豪放派之长,极富生活气息,语言朴素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质在两宋词坛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一、前后期词风的不同点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这种风格上的变化与她的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坎坷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从三个时期加以分析。

1、贵族少女天真快乐的生活她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个散文家和学者,母亲王氏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在这种学术空气很浓的家庭里受到极好的熏陶,对于她后来的文学成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的词生动地描写了贵族少女无忧无虑的游乐生活和惜花饮酒的闲情雅趣,基调开朗、乐观,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爱情的渴望。

南宋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演变

南宋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演变

如《声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永遇乐》 《武陵春 》等
声声慢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 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 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 不动,许多愁。
永 遇 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 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 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 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3、语言上: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不雕琢、不堆砌;善于调动比喻、 拟人、夸张、用典、叠字等修辞手段,达到“极炼而不练, 出色而本色”(刘熙载《艺概》)的艺术效果。
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李纲《苏武令》(塞上风高) 张元干《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陆)、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其他如叶梦得、胡铨、赵鼎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 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 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 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清]王士祯在《花草蒙 拾》:“婉约以易安为宗,豪 放惟幼安称首。”
三、“易安体”的特
点。
1、情感表达方面 (1)情感真实动人 李清照词以一个真实女性独 特的视角观察和描绘周围世界, 传达自己的心曲,显得特别真 挚、细腻、动人。
(2)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 美感。 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 来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 感上的微妙变化。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李清照,中国宋代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以其清雅豪放、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于世。

她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更是引人关注。

本文将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探讨她在南渡前后的生活变迁和情感体验对她词作风格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李清照南渡前后生活环境的变迁来解读她词作风格的变化。

李清照是北方人,她的词作大多在北方创作,南渡后,她的创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南方的气候、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都与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种环境的变迁不仅对李清照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也对她的词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渡前的李清照,其词作以豪放洒脱、抒情慷慨为主。

她的词作大多描绘北方的风土人情,表现了她豪放奔放、率真直接的性格特点。

例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以及《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句都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热情和豪放。

此时的李清照擅长以率真直接的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她的词作风格鲜明而直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渡后的李清照,其词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南渡后的李清照深受南方文化的影响,她的词作更加注重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她的词作开始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例如《浣溪沙》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及《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些词句都表现了她对自然景物的深刻体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此时的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变得更加细腻和含蓄,情感更加真挚而深沉,给人留下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印象。

而南渡后的李清照,她的词作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她经历了生活的起起落落,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些情感体验使她的词作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例如《声声慢》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以及《浣溪沙》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些词句都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比较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比较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比较明萌萌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婉约之宗”。

李清照的人生以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词人心境的不同,词风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前期词风多为明朗美好、清新自然,偶有相思之愁;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在颠沛流离之间,她的心中更多的是凄苦与孤寂,词中也流露着哀怨与悲怆。

关键词:李清照;词风;人生经历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北宋末年表面繁华、危机四伏,南宋初年动乱不已、偏安江左,而她恰经历了这一切,多舛的命运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的词风。

北宋于1126-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皆被金人掳去,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江苏杭州)。

南渡前,安定幸福的生活使她善用活泼的语言,表达少女时期的闲愁。

与丈夫短暂的离别,其词中也表现出些许相思的苦涩。

靖康之难,李清照与千千万万民众卷入离乱之中,战火改变了她的生活,加之其丈夫去世,她由一位闺阁才媛变成了“飘流遂与流入伍”的难民,凄苦深沉、低回婉转也变成了后期其词的主旋律。

国土沦丧、家破人亡——宋室南渡对她的词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椅梅回首,却把青梅嗅”1.闲趣之风抒烂漫情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恪藏书甚富。

过人的天赋和家庭的熏陶使少女时期的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能随意自如。

从小生活在宽松明朗的氛围中,她的性格中也就有了一般“大家闺秀”没有的开朗率真,这个时期她的词中尽是生活中的闲趣。

以一首《如梦令》为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词人为回忆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

“常”字有两种解释:一为将“常”理解为时常、经常,整句便可作“时常记起在日暮时分”之解;另一种则认为“常”与“尝”通用,即曾经,作者忆起曾经的一次游玩经历。

笔者采用第二种解释,李清照记起曾经的一次愉悦的游玩经历。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作者:王绪代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8期在宋代,词的创作达到了高峰,涌现出了许多写词的大家,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李清照在宋代的词坛上可谓独树一枝,形成了著名的“易安体”。

她的词风可分为南渡前后两个时期。

一、南渡之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北宋1084年,大约卒于南宋1155年,以诗、词名扬天下,是一代有名的才女。

她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十分浓郁的家庭。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字文叔,是当时有名的学者、文学家、文学理论评论家。

其母王氏是当朝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可谓出身书香门第,受家庭文化的熏陶使王氏也能诗词,善文章,为李清照学习诗词,写作诗词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

唐宋两朝,人们对子女诗词教育还是很重视的,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女子教育家。

这为李清照的诗词学习、创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家庭比较富裕,父母也很开明,使她少年的生活自由自在,性格活泼开朗。

在李清照已被选入中学课本的早期作品《如梦令》一词中有充分体现。

读这首词就会把人带入江南那种渔歌唱晚,暮鼓晨钟的美好境界里。

一个少女自由自在,活泼开朗,无拘无束又有些调皮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怎么不满心欢快呢?那是一个多么欢乐的日子!一丝未消的醉意朦胧,一片暮色的苍茫,一处宁静、幽深的荷花丛中,一叶泛水的小舟,忽然之间惊动了一群栖息的水鸟,扑楞楞全飞起来了。

不沉醉其中那才怪呢?放飞的岂止是一滩鸥鹭?其实放飞的是一个少女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心灵。

短短的33个字,在作者写来,是那样的清新自然,妙趣横生。

好一个“绿肥红瘦”,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出雨后海棠的特点,含着无限的叹惋,深得许多读者喜爱。

李清照前期的生活也有寂寞与忧愁,特别是关于丈夫赵明诚的词,表现了离情别绪以及对丈夫的相思。

如她的《醉花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

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

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生平跨越了南北宋两个时期,其中,南渡成为了她人生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南渡前后,李清照的词作在风格、主题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李清照南渡前后的用词差异,揭示其词风转变的内在动因和深层含义,以期对李清照的文学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包括她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以及南渡事件对她的影响。

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作,从用词选择、意象构造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探讨其词风的转变及其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挖掘李清照南渡后词作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社会意义,以揭示其词作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

本文将对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指出这一研究对于理解李清照文学创作和宋代词坛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李清照南渡前词作风格分析李清照,这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词人,其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清丽,深受后人喜爱。

南渡前,她的生活相对安逸,主要居住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那时她的词作多反映闺中生活、离愁别绪以及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快,情感细腻。

南渡前的李清照词作,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著称。

她的词作中,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爱情、生活的感悟。

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以溪亭日暮为背景,通过描绘词人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展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还表现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会。

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转变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转变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转变李清照是我国两宋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甚至很多杰出男词人的词作与之相比也比不上她。

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举家南渡为界形成鲜明对照。

南渡以前,李清照过的是上层封建贵族的享乐生活,富足而又美满。

而南渡后,李清照举家南渡,而丈夫也在乱世中去死,生活的各种不顺,使她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痛苦而又辛劳。

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也必然使她的词的风格也跟着发生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词的内容来看,前期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人通过对鸥鹭的描写,将自己当时愉快的心情明显表现出来,并把一幅无忧无虑的生活图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生动活泼,富有生机。

而后期李清照多描写自己长期流亡漂泊生活的感受,同时这一时期的词也流露着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即自己的愁。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通过对晚风、淡酒、雁、黄花等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凄凉冷清的景象,咏叹了个人的不幸遭遇和自己内心苦闷,同时,通过比兴的手法,流露出她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战乱的仇恨,含蓄而又悠长。

其次,从词的语言来看,前期李清照的语言清新自然,清丽明快,偶尔有闲愁点缀。

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劲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用“红”、“青”等鲜艳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初夏风光美景图,在轻快的节拍中表达了自己愉快的心情也表现了她愿意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南宋时期杰出的女词人。

她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沉的情感在词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古代词坛的巨星。

在她的创作中,有着南渡前后明显的风格变化,表现出她人生经历的转折和心境的变化。

南渡前的李清照的词作延续了北宋词人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创新与超越。

她的词作追求简洁明了,以笔力雄健著称。

她将自然景物与人情并置,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及对忧愁和离别的感叹。

例如《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句词语简练,表达了词人在夕阳下愁思缠绵的情感。

李清照的词作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她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使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醉花阴》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显示出词人内心的伤感与孤独。

南渡后的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却有了明显的转变。

南渡后,李清照的创作更多地表现出她对社会现实和政治局势的关注。

她的词作中不再只局限于描绘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表达了对时局的痛心和对家园的思念。

《如梦令》中写道:“人未幾,惟故知音,隐者不尽爲儿孙。

”这句词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南渡后的李清照的词作更加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她开始关注人伦关系,并通过描写家庭生活表达出对家庭温馨与幸福的向往。

《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这句词中融入了诗篇般的意境,意味深长,给人以启示。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作风格有明显的差异。

南渡前的李清照作品写景深远,情感深邃,表现出她对个人情感的强烈抒发。

南渡后的李清照作品更注重社会现实,表达了她对时局和家园的关心。

无论是南渡前还是南渡后,李清照的词作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摘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宋代文人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式样,使他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提到宋代的词,人们就会想到一位杰出地女性,她的出现,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她就是被认为是婉约派词人的正宗,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她的资质聪明,博学多能,生活洒脱。

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最能表达出年轻女性的活泼天真,真实的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南渡后,李清照用词诉说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境,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

关键词;李清照词南渡文学作品反映着时代的特征。

李清照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

李清照的词既有女性词的温婉柔丽,又有一般女性次所少有的贞刚之气。

能将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无脂粉气,无闺阁气,细腻柔丽之中透出遒逸,俊爽。

这种不让须眉的洒脱,豪迈之气,使其词别出与一般意义的婉约词而独标一格。

李清照的词既主要写自己的生活,心理和情趣,又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糅合在一起,既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又具有凄壮悲怆的格调,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

一、李清照前期的词李清照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演绎了一个古代知识女性的传奇故事。

俗话说:任何一个故事都不是开天辟地的,它和周围的一切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

李清照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著名才女,与她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在泉水奔涌千载不竭,物宝天华人杰地灵的山东济南,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博古通今,多才多艺,精铟经史,擅长诗文,母亲王氏,也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李清照从小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官宦之家。

更为重要的,李格非身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学术思想,人生态度都深受崇尚真情与个性的苏轼的影响,表现于家庭管理与子女教育方面,就是与我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不让女子有学习诗书文化机会的传统不同,他不轻视或束缚女性,而是对天资聪明,伶俐无比的女儿非常疼爱,任随李清照自由发展身心,这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使得她所受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的。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分析课件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分析课件

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士人阶层逐渐 崛起,成为南渡前后政治、文化领域 的重要力量。
靖康之难的影响
靖康之难后,宋朝失去了大片领土, 国家陷入了长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中 。
士人心态的变化
忧国忧民意识
南渡前后的士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关注国家命运和 民族前途。
忠君报国情怀
士人们坚守忠君报国的信仰,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为国家献身。
寄情山水的田园词风
总结词
南渡后,一些词人选择归隐田园,寄情山水,通过词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详细描述
这些词人如姜夔、吴文英等,他们的作品描绘了山水之美,展现了词人对大自 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追求。
感怀身世的咏史怀古词风
总结词
南渡后,一些词人通过咏史怀古的方式,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 无奈。
促进了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激发了后人的创作灵感,推动了文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后来的文学繁荣奠定了基 础。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是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 后的关键阶段,它既继承了前代的文学传统 ,又为后世的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 学特色
晚唐五代词风的特色
01
02
03
婉约柔美
晚唐五代时期的词风以婉 约柔美为主,注重表达情 感和意境。
细腻的描写
这一时期的词人善于通过 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和 情感。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晚唐五代时期的词与音乐 紧密结合,多数词作都是 为了配合曲调而创作。
北宋词风的发展与变化
豪放与婉约并存
北宋时期的词风逐渐呈现 出豪放与婉约并存的局面 ,两种风格相互影响。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李清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善良,自弹琴写诗,为后人赞誉。

李清照南渡前后,其词体风格也有所变化,今文就试论其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李清照南渡前期,她的词作平淡中见精湛,词风清新脱俗,与词人辈出的北宋词坛有所区别。

她的词不仅形式简练清丽,而且含意深刻,具有诗意。

其词多为抒发哀思,感慨生命短暂,以及对生活的感知。

如《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惜时感怀,抒发诗人的感叹之情。

这首词意境表现深刻,诗人真实感情,引人深思。

又如《如梦令》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歌咏的领域是追遥挽回不可目睹的青春,所脱发出深深的思恋之情,令人感伤。

李清照南渡后期,词偏重于描写个人情感、生活喜悦和家国情怀,语言热烈、朴实、自由。

如《声声慢》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都门桥下游冶处,爱君刘阮故相逢。

” 委婉的描写情意,以及对故人深挚的思念,词情酸婉。

这首词体现出了词人的朦胧美和花间派的特色。

又如《如夜雨声》中“断不信韶华红粉,空负年华,偷将烟火寄微茫。

”以简单的笔法,铺陈出作者浓郁的情感和激昂的心情,风格自然而然。

这首词写尽了她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了对现实的深深关切。

总的来说,李清照南渡前期的词,意境深远,感情浓郁,词体清新脱俗,具有诗性;南渡后期的词,语言热烈自由,追求朦胧美,突显个人情感以及家国情怀,不仅具有词人的风范,还带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可以说,李清照南渡前后,不断地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无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李清照不可缺少的艺术瑰宝。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_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_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措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 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 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郦无定,不 知飞到谁家。
张元干

张元干(1091-1170?) 字仲宗,号芦川居士、 真隐山人,长乐(今属福建)人。官至将作监丞。 高宗绍兴时,不愿与奸臣秦桧同朝,致仕南归。 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犯秦桧,被削去官 职。其词早年即以清新婉丽著称于世。靖康事变 后,词作多以抗金救国为主题,慷慨激昂,风格 豪迈。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对后来张 孝祥、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创作很有影响。有 《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第一节 李清照



《词论》主张: 协音律,重典雅,讲铺叙,主情致,尚 故实 易安体:充满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 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 富于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 美。
如梦令
长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 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 一滩鸥鹭。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 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 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 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 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 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 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 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 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 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 藉,木犀花。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
可以说,李清照的词风格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

从她留下的诗文中,可以看出她在抒情、诗歌写作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清照在她写作的过程中,都是以写本身的感受为主,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词风也比较易懂。

比如说,清照的《南渡》,整首诗歌都是描写了当时作者离别的悲痛心情,词风也是非常抒情的。

一句重点典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写的正是清照的感受:无法应付的思念之情,让思念的人宛如遥远的天涯,隔绝而独自愁。

此外,清照还有许多诗作是具有一定宗教气息的,多是构思得颇为巧妙,言犹在耳,令读者流连忘返,动容备至。

其中有大量旨在祭恩敬佛的作品,比如《灞上醉乡》就是其中一首,清照以胸中春愁和深邃虔诚在此诗作中,表达了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与无限思念。

总而言之,李清照是中国诗歌史上称得上闻名的代表人物,她的诗歌风格大多数把思念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既具有抒情的色彩,又有一定的宗教气息,让人从中感受到流连忘返的美感。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李清照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李清照

第一节 李清照 【作品讲读】《声声慢·寻寻觅觅》
起首连用七组叠字,颇受前人推崇。
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 创意出奇如此。。”
张端义《贵耳集》:“易安《秋词·声声慢》,此 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 十四叠字者。后叠云‘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 字,俱无斧凿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李清照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评析这七组叠字曰: “……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亦。又继之凄 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不 堪任。故终之于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似此步步写来,自信而疑,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 多细腻,不然,将求叠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 堆砌,则叠字不足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 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南渡词人他们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并日益 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 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
南渡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 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第一节 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一、“别是一家”的词论
李清照有《词论》一文,提出词“别是一家”
之说,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明确
提出了诗词分野问题。
第一节 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一、“别是一家”的词论
李清照反对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要求词
“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以便协律可歌。
主张词要典雅、协音律、铺叙、有情致,反对
“词语尘下”。
第一节 李清照 二、李清照的词作
第一节 李清照
三、李清照词作艺术特色 1.善选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

南渡前后宋词风格的演变及原因

南渡前后宋词风格的演变及原因

南渡前后宋词风格的演变及原因凌云志摘要:南渡于宋词的发展而言影响极大,宋词风格的演变及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由是,以宋朝的南渡时期为切入点,对宋词风格的演变及原因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宋词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文学史、词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宋词;词风;南渡;演变;原因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词史上,又以宋词为最,与唐诗一同并称为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诗歌中的“双绝”。

而在对宋词进行研究时,发生于宋朝的南渡则是研究中必须要涉及的内容,其对于宋词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因而,本文中将以南渡为界限,对宋词风格的演变及原因进行研究。

一、南渡前后宋词在风格上的变化比较宋词在南渡前后的风格发展共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北宋末年,即宋徽宗登基为伊始,至金兵入侵为止;第二个阶段是以金兵入侵为伊始,至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宋与金议和为止;第三个阶段是以宋金议和为伊始,至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金兵南侵为止。

[1](一)第一阶段:北宋末年时期的绮丽婉约在百余年的稳定及修养之后,宋朝的经济早已不再是最初那副凋敝的颓败模样,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北宋末年盛行于中上层的贪图享乐之风气提供了物质基础与保障。

同时,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给这时候的宋朝带来的不是新一轮的变革,而是官场上不断升级的势力斗争和对思想的禁锢。

这种沉闷的环境使得有识之士“报国无门”,没有发挥才能的舞台,只好在寻欢作乐中消磨年华,而他们满腹的才情,也只好发挥于此处。

尽管此时的宋词发展历程中已有以苏轼等人为代表的词人崭露头角,为宋词开辟新的境界,然而,在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北宋末年的词作依旧能清晰地看到花间之影——男欢女爱、闲逸生活的主题仍为大多数词人所钟爱,词作也只是徒有华丽的辞藻却无深刻的内容。

因而,宋词发展到北宋末年,虽有想要通过写词来即景抒怀的词人,却未能改变宋词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轨迹,相反,此时的宋词延续并发展着晚唐词风。

加之词人那无处可用的才华只能在享乐时施展,宋词愈发盛行绮丽的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李清照的易安体 第二节 朱敦儒的樵歌体 第三节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第一节 李清照的易安体(P83) 李清照的易安体
一、生平 • (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 今属山东 人。 今属山东)人 约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今属山东 • 有《金石录后序》、《漱玉集》等,今人辑有《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 漱玉集》 今人辑有《 集》。 •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亦能文。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亦能文。 • 十八岁嫁赵明诚,共研诗文和鉴赏金石,婚姻生活美满, 十八岁嫁赵明诚,共研诗文和鉴赏金石,婚姻生活美满, • 靖康二年 靖康二年(1127) ,丈夫病死,本人流落杭州、越州、金华 丈夫病死,本人流落杭州、越州、 等地。 等地。 • 晚年生活凄苦,曾改嫁,并因诉讼离婚而下狱。 晚年生活凄苦,曾改嫁,并因诉讼离婚而下狱。
二、创作 • 居于北宋的 年(1081-1126),词作主要是写男欢女爱、伤离恨 居于北宋的45年 ,词作主要是写男欢女爱、 别的传统题材,也有写逍遥林下的狂逸心怀与风调的作品。 别的传统题材,也有写逍遥林下的狂逸心怀与风调的作品 • 南渡以后的 年,有不少忧国事、叹飘零的词。 南渡以后的7年 有不少忧国事、叹飘零的词。 • 如《苏幕遮》: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 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 有奇才,无用处。壮节 飘零,受尽人间苦。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 • 晚年隐居,写了大量的隐逸词,约占《樵歌》总数 晚年隐居,写了大量的隐逸词,约占《樵歌》总数240余首词的 余首词的 五分之三。 五分之三。 • 《好事近》二首之一: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 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 色,看孤鸿明灭。 • 词追踪苏轼,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自然、飘逸, 在词中能自成一格,遂形成了“朱希真体”或“樵歌体”。但旷 放中带有颓废思想。 • 樵歌体的影响不可低诂,南宋词坛上在传统艳词和新兴爱国词之 外,几乎出现讴歌尘外之想的隐逸词派。
2、农村词 、 • 辛弃疾隐居江西前后达二十余年,创作了—些有关农 辛弃疾隐居江西前后达二十余年,创作了— 村生活剪影和田园风光的农村词, 村生活剪影和田园风光的农村词,为其赋闲生活中的 稼轩词别调。 稼轩词别调。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忽见。 • 《鹧鸪天·博山寺作》: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 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 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 鸟山花好弟兄。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
• 辛弃疾是具有英雄气概的词人,是南宋词坛的第一大家。 1、继承东坡“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开拓词体, 、继承东坡“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开拓词体, 以文为词。稼轩词具有形式解放、内容广泛、 以文为词。稼轩词具有形式解放、内容广泛、品格多样化的特 其所写题材和艺术风格的丰富多彩, 点,其所写题材和艺术风格的丰富多彩,是两宋词人不能比拟 的。 • 以豪爽的英雄本色和充沛的创作才力,把词从写儿女柔情为主 中解放出来,引向比东坡词更广阔更激荡的天地,使之具有英 风豪气,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 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 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 英雄泪! • 此外,辛词中带有牧歌情调的农村词,对词境也是一种开拓。 如《清平乐》“茅檐低小”
第三节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P128-144) )
一、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 •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济南)人。 • 自幼就有为民族复仇、收复失地的志向。 • 22岁加入抗金部队,次年南渡与朝廷取得联系,后又曾 北归擒杀叛徒。 • 23岁南归后,曾上《美芹十论》、《九议》,筹措恢复 大计,未被采纳,将近二十年一直辗转于江淮和两湖一 带任地方官,并未得到重用。 •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 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 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册,换得东家种树书。
二、创作 1、前期词 、 • 前期作品自然妩媚,写极细腻的儿女柔情。 前期作品自然妩媚,写极细腻的儿女柔情。 • 《如梦令》 •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 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 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后期词 、 • 南渡后,诉说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境。 南渡后,诉说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境。 • 《御街行》: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 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 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嘉泰三年(1203),权相韩侂胄筹措北伐,辛弃疾被起 用。第二年,被派到前线镇江做知府。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一年后因遭言官弹劾而被免职,重回铅山故居。 • 开禧二年(1206),正式北伐,重新起用辛弃疾。到任 后不久,因身体有病,于次年获准回家休养。 • 1207年开禧北伐失败,辛弃疾也含愤去世。
4、艳情词 、 • 艳情词是辛词中真正写得缠绵悱恻而婉媚芊丽的。 •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 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 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 能根据所写题材内容,将不同的风格加以融会,也是 能根据所写题材内容,将不同的风格加以融会, 稼轩词的特色。 稼轩词的特色。二、辛 Nhomakorabea的题材内容
• 辛弃疾词生前就广为流传,在他49岁时,其门人范开 编辑的《稼轩词甲集》刊行问世,以后续有编刻。 • 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共收现存的辛词 620余首。 • 按写作题材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英雄词、农村词、 咏春词和艳情词等。
1、英雄词 、 • 辛弃疾是一位英雄词人,常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抒写 辛弃疾是一位英雄词人,常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 爱国情怀的作品是稼轩词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爱国情怀的作品是稼轩词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 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说: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 北固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 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 仲谋。 •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我来吊古,上危楼 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 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 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 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 浪翻屋。 • 岁月虚度、壮志难酬的愤懑是稼轩词中常见的内容。 岁月虚度、壮志难酬的愤懑是稼轩词中常见的内容。
三、易安体的艺术特色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 1、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易 安体常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寻常语” 安体常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以“寻常语”创造不寻 常的意境。 常的意境。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准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 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 2、在传统婉约词的低吟中,渗透着真切、沉重的家国 、在传统婉约词的低吟中,渗透着真切、 之痛和身世之悲,形成“易安体”的特殊格调, 之痛和身世之悲,形成“易安体”的特殊格调,读之 令人凄怆欲绝。 令人凄怆欲绝。 • 《武陵青·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咏春词 、 • 隐居期间,辛弃疾还写了一些具传统风味的体物言情的咏春词, 不乏婉约妩媚的格调。 • 在稼轩词中,咏春词多达60首左右,几占现存辛词的十分之一。 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不乏名篇。 • 辛弃疾咏春词的代表作为《祝英台令·晚春》 辛弃疾咏春词的代表作为《祝英台令·晚春》 • 《祝英台令·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 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 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 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 辛弃疾在体物言情方面可与婉约词人争胜。不过,辛词的妩媚 辛弃疾在体物言情方面可与婉约词人争胜。不过, 乃是以雄健清劲和悲慨深沉的情思为底蕴的。 乃是以雄健清劲和悲慨深沉的情思为底蕴的。
• 3、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有刚 、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 健洒脱之气,倜傥有丈夫气。 健洒脱之气,倜傥有丈夫气。 •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 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 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