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4月 第5卷 第2期 总第十五期

54·

短篇论著

通讯作者:(125001)辽宁省葫芦岛 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董学颖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

肾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董学颖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

肾盂肾炎的CT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增强检查及病理证实,行彩超检查1例。结果 CT平扫肾实质内囊状肿块,混杂低密度影,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多合并结石;病变常向肾外发展;患肾功能多有受损。 结论 CT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需结合病史及尿泡沫细胞检查。

【关键词】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CT;泡沫细胞

【中图分类号】 R814.42;R739.41

【文献标识码】 B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 XGP),

又称为泡沫细胞肉芽肿、肾盂肾炎黄色瘤、肾性黄色瘤病及肿瘤样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等[1]。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炎症始于肾盂,进而延伸破坏周围髓质和皮质,形成多个脓腔,脓腔周围有黄色肉芽组织围绕而得名。1916年Schlagenhanfer首先从病理上描述本病,1935年Oberling命名为XGP。占肾脏炎症疾病的12.7%[1]。该病较少见,易与多种肾脏疾病相混淆,尤其是

不易与肾脏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7例,男2例,女5例,年龄36~76岁,平均52岁,病程1个月~10个月,6例有单侧腰痛,3例有血尿,5例低热,6例白细胞升高(11.6-14.8×109/L),3例尿红细胞(++~+++),肾功能异常。7例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其中1例病理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伴大片出血坏死(图1)。

2. 影像学方法 7例均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彩超使用西门子Omnia,探头频率3.5MHz;CT使用美国GE双层螺旋CT扫描仪,层厚5 mm,螺距1.5,平扫+增强扫描,使用100 ml碘海醇对比剂,以3mg/s的速率经肘静脉团注。

结 果

腹平片:4例见阳性结石,分别位于肾盂(3例)及输尿管(1例);彩超检查2例:1例肾脏大小正常,皮质回声均匀,肾实质内见一中等偏强回声结节(图2),集合系统未见液性分离,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1例病肾增大,肾实质内探及境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并及肾盂结石;CT:7例均单侧发病,1例弥漫型,6例局

限型病灶;囊实性4例,实性3例;等高密度影1例,等密度1例,低密度及混杂低密度5例。7例增强后病灶实性成分均可见强化(图3-5)。肾盂积水2例,正常5例;肾盂或输尿管结石4例,3例向肾外有渗出,肾筋膜增厚。

讨 论

1. 病因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因不明确,目前有几种看法:(1)肾组织受多种细菌感染破坏释放脂质,引起组织细胞的增生和吞噬,形成以含胆固醇

上图分别为局限型XGP 增强3期扫描及病理、彩超图像,XGPCT 增强病灶边缘强化;病理XGP 伴大片出血坏死;彩超示肾实质内中等偏强回声结节。图1 病理:XGP伴大片出血坏死 图2

彩超:肾实质内中等偏强回声结节 图3-5 局限性XGP CT增强

3期 扫描:病灶边缘强化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APR. 2007,V ol.5,No.2 Total No.15

·55

酯的泡沫细胞为特征的黄色肉芽肿。(2)病人因自身代谢障碍和免疫功能低下致病。(3)某些药物的作用。(4)综合因素的作用,如结石、梗阻及出血,促进肾内感染,供血不足,静脉炎症阻塞及肾内脂质沉积等[1]

。2. 病理 肾实质进行性破坏,肿胀形成,可见大片或弥漫散在、充满类脂质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常伴有出血、大片坏死、小动脉增厚及粘液变、含铁血黄素沉着,形成黄色肉芽肿,在肾皮质附近可见纤维组织代替肾实质。炎症常累及肾周间隙、后腹膜和腰大肌,少数甚至可侵犯膈肌、十二指肠、小肠、结肠、肝、脾、胁腹部和肺,导致皮肤瘘或结肠瘘,常伴有肾结石和肾盂积水,根据病变累及范围,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分为局限型及弥漫型[1]。

3. 临床表现 此病好发于中年妇女[2],可能与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有关。临床几乎总是单侧发病,以反复低热、局部疼痛,肿块和白细胞增高为特点,偶有血尿,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多伴有肾及输尿管结石。实验室检查:尿检有脓尿和蛋白尿,尿培养阳性,以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为多,晨尿离心,沉渣涂片80%[4]找到泡沫细胞。

4.CT表现 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1)局限型:平扫肾实质内局灶性囊状肿块,坏死区液性成分,伴出血密度增高,增强可见脓肿壁强化,坏死区无强化,有结石者可见毗邻病灶的结石影,常伴有肾周受累,引起肾筋膜及腰大肌等部位的炎症性粘连增厚等改变。(2)弥漫型:平扫病肾增大,轮廓不规整,肾盂难于分辨,肾窦脂肪减少,被纤维组织所代替;肾脏集合系统结石;肾实质内多个囊实性占位,囊状低密

度的坏死腔或肾盂肾盏积水,CT值-15~+30Hu,这取决于脂类和脓液成分的比例[6]。增强后病灶边缘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肾收集系统扩张、积液,肾功能减退或完全消失,肾周筋膜因炎症浸及增厚粘连,炎症向肾周组织广泛延伸。

5. 其他影像检查 腹平片:弥漫型病肾肾影可见增大,常伴结石,肾轮廓模糊不清。局限型肾外形可无变化,也可并发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弥漫型可见肾盂肾盏变形,或因功能受损显影不良或不显影。局限型肾盂肾盏不同程度受压改变;彩超:弥漫型病肾增大,轮廓模糊不规则,肾实质可探及大小不等、境界欠清的低回声实质性团块或坏死腔[3]

。6. 诊断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在影像上与多种肾脏疾病(如肾肿瘤、肾结核等)不易鉴别,所以在诊断上应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表现及其它临床检查,特别是应重视晨尿涂片找泡沫细胞的检查。鉴别有困难时,建议行B超导向下细针穿刺活检[5]以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

7. 鉴别诊断 (1)肾肿瘤:局限型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CT表现极似肾肿瘤,尤其是与少血供低密度的肾肿瘤不易区分,术前常被误诊为肾肿瘤,但肾肿瘤常无合并结石,且肾肿瘤密度较XGP病灶密度高,增强后动脉期可明显强化,静脉期或排泄期肿瘤密度迅速下降,无边缘性强化特点,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增粗增多,不规则,动静脉短路和血湖出现[1]。(2)肾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有结核中毒症状,尿检可检到结核杆菌,CT表现为肾内多个囊状低密度影,单个或多个肾盏变

形,肾脏病灶多有不规则点状或壳状钙化,甚至为弥漫性钙化,肾结核还可扩散至肾周形成冷脓肿。结核菌可经尿液向下蔓延,肾盂和输尿管壁增厚,较为具有特征性,甚至引起结核性膀胱炎及对侧输尿管下端结核性反应。(3)肾脓肿:肾脓肿也可累及肾周,此不易与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区别,但肾脓肿多突然起病,呈菌血症症状,如转为慢性肾脓肿,症状常不明显,肾实质内可见不规则的厚壁囊腔,有强化,如见到脓肿内出现液平,此肾脓肿较为典型。(4)肾盂积水:多由梗阻性疾病引起,CT显示肾盂肾盏扩张,增强多呈分叶状,囊腔相互沟通,囊腔内密度均匀,无结节,囊腔外有一层薄而强化的皮质构成边缘,肾周筋膜无增厚,肾周组织无炎性改变。

参考文献

李松年,主编.中华影像医学,泌尿生殖

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5.

2周康荣,主编.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91.

黄兆民.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5):314.

Ballesteros JJ, et al. Preoperativediagnosis of renalxanthogranulomatousis by serialurinary cytology: Prelimilaryreport. J Urol, 1980,124:9.5

郑清水,罗义麟,曹林升,等.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1例分析.临床误诊误治,1997,10(3):157.

卢光明,陈君坤,主编.CT诊断与鉴别诊断.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93.

【收稿日期】 2006-09-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